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4

怎样看写诗“两层皮”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0
贡献
24963
金钱
609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2 09: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4-27 12:54 编辑

七绝 以诗代序
虚荣支使上心间,顾自写诗如美颜,规律不知何物也,竟然当做化妆关。
——下文是刚刚贴在别网系列拙文中的一篇,原题:《写诗的原理三百五十(怎样看写诗“两层皮”)》,见huge诗词吾爱网。


怎样看写诗“两层皮”

  人的内涵如同自身的土壤,认识就是其中的水肥和各种营养的来源。有认识,土壤才肥沃,但土壤不能吸收或不能及时吸收营养,也还会像背书的机器一样,是贫瘠的。
  这也是没有营养就没有修养的意思。通俗而言,发生不了化学变化,有多少营养都有可能被大风刮跑,当不了一个人到底做为人怎么样。
  土壤贫瘠到一定状态,便如同僵硬的水泥地,撒上多少肥料,对于土壤也是假的,因为两不搭,或许肥上能长些苗,依然不属于土壤的,只能属于肥料自然带有的价值,改变不了土壤贫瘠的本质,只有当土壤把肥吸收,贫瘠的本质才可能发生改变。
  这就是对“两层皮”现象的描述。在写诗的人中,为什么会常常见到“两层皮”现象?是什么导致了“两层皮”,而成了所谓“写诗”?又是通过什么道理,才能看穿“两层皮”现象。
  “两层皮”现象,是创作造假现象,若再从哲学角度讲,假也不是无端而成的,诗若有假,实际是作者有假。比如抄袭和胡编乱纂。
  有些人想逃避这个原理,总是无意于用人的内涵来证明诗的内涵,反而企图用所谓“诗”来证明自己,却不知这等于用苗来证明肥,而无法直接证明土壤,倒自曝出的是贫瘠的人,是贫瘠的人抱着死记硬背的知识写诗,似乎像那么回事,却因文而不化,又实在经不住一点推敲。
  这也是常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现,包括这样的人如此说出来的话,这种情形非但不是有内涵的表现,恰恰是内涵干瘪,甚至缺失的反映。
  按说,人是不可能没有一点内涵的,怎么也得有点当人的意思,不论多少,这就是内涵,不然平时就没法与周围人一起生活。就凭这一点内涵,也是可以有说处的。
  例如,有些人总看不惯别人讲道理,竟冒出来个观点说:“诗是凝练语言结晶,如果一个人总喜欢动不动就杨杨洒洒千万篇,就已经决定了不可能还有诗的大气候,还枉谈诗干麻,提醒还执迷不悟就更可悲了。”
  看一看,先不说这手下错字频率多么糟糕,多么不严谨,就说这个观点,是不是主观又主观地犯“一根筋”?有没有自相矛盾?
  实际上,“诗是凝练语言结晶”虽有点以偏概全,但还是有对的一面,完全可以从这个认识开始,将这个做法变为人的内涵,然后这么认真修炼下去,毕竟经过实践的反复摔打,只要不是撞南墙不回头,随着修养的提高,人的内涵必定增加,什么都可以随之完善起来,进而也会反哺认识。
  事实证明,在主观主义执拗的情况下,人是极其任性和懒惰的,往往对什么事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反好以小博大,满足于现成认识,用成见偏见来看待眼中的一切,十之八九真的会撞南墙不回头。如此一来,要想自我完善,哪有这么轻松?
  这便注定的是,非但仅有的一点内涵把握不住,生成不了新的内涵,更注定这一点内涵,因为找不准往哪提炼和归属,而必然是飘忽不定的,也就不可能与什么和谐起来,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可怜的是,这些又往往是不自知的。
  试问一下,“凝练语言结晶”是无源之水吗?再问一问,一个有发达思维而善于研究和著述的人,如果同时还是写诗的人,会不会比终日手头不给力而胡思乱想的人,更有对外界敏锐觉察能力?会不会因思维发达而更理解诗意诗兴,并赋予写诗更多靠得住的灵感和内涵?
  这种人的观点,因为对自身内涵不知何物,缺乏运用和把握能力,实际就意味自身内涵的欠缺,造成不著述还贪好发言,歪理邪说一大片,满嘴有理,不啻为典型的背书主义,文而不化和不老实,看来就是这样的人在误人,尤其易于蒙骗初学者。
  其实,戳穿这些无须多么深的认识,更无须多少洞察力,想想毛泽东老人家这个理论功底好、著述颇丰的光辉榜样,就知道学习道理、懂得道理、研究理论,对写诗有没有助益了。
  再例如,有人看到本人讲如何提炼内涵,就在拙文下留言说“思想陈腐,还停留在共产主义坑道里。”对这样的留言该做出什么反应?
  一是不能无视,这已经涉及是非问题,无视是非问题就意味麻木不仁,不是好的策略,非予以揭露不可,二是要找准症结,一针见血,哪怕引起气急败坏,也要加以驳斥,因为自知和良知无可妥协,都意味责任,这是最起码的为人品质和道德。
  对这样的言论,不但要能立马看得出,因为已经证明了说话者在写诗时一定是“两层皮”的,也要避免受其影响,避免落得近墨者黑,得不偿失。同时还要看得出这样的言论,既是忘了本而缺乏自知和良知的,更有着从反面当试金石的作用。
  比如,一是能够鉴定出,是否分得清什么是“陈腐”、什么是“坑道”,一是在这样的人面前,有无坚定的自信和真正的自知与良知,若就是有同样思想的人,恐怕就只能用一丘之貉来解释了。

本系列在此贴出部分:
360、写诗与怎样明辨是非                   361、写诗与怎样领会美
362、写诗与怎样理解艺术性                 363、写诗与怎样对待艺术性
364、写诗与怎样看艺术美                  365-7、怎样看写诗同理论和实践

2431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573
贡献
58213
金钱
65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4-2 16: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4-2 16:46 编辑

       谢谢老师对《怎样看写诗“两层皮”》的论述, 使我明白了内涵,认识,和写诗的关系。这样我就明白了,内涵就是一个人的观念和思想,即是人人学习的基础,也同样是与别人打交道和做人做事的修养。内涵即是认识的结果,也是外因被内因俘获的证明,更是感情趋向合理的动力。也就是说,内涵是在原有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和情感的共同结果,不但是知识的存储,更是知识起到了修身养性作用的必然。
        而认识,即是一个人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的行为,以及这样的过程,同样是这样的结果。认识的基础来源于人的原有素质和内涵,既来自于原有的认识和情感。认识是一个人进步的来源,认识的对象,包括客观世界和自身,所以认识也是一种修养的过程。认识的目的是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和运用规律,所以认识就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否则停留于表面就是认识浅薄和缺乏内涵的表现,也同样是人一知半解和浅尝辄止的证明。认识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所以认识需要全面的视角和分析,包括视觉和感知,也包括来龙去脉和普遍联系,这也是认识需要的视野。认识要贡献于人的思维,因为思考的过程也同样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认识和情感的交融时刻,也同样是内涵产生的过程。
        而写诗就是写内涵,就是表达作者对事物认识的深刻性,也同样是作者人性美好的表现。这样我就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理论和运用理论?为什么要主动的修身养性而开阔胸怀?为什么要摒弃自私自利而与人为善?实际上都是人在弘道,而非道来弘人,道是来救人的,写诗作为精神食粮的作用也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1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573
贡献
58213
金钱
65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8 07: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文章,这是个人诗合一的道理,非如此诗也就成了文字游戏,成了炫耀的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主题

37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7
贡献
3844
金钱
5394
发表于 2021-6-18 07: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也就不配写诗,问好。

点评

对,赞同诗友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1

主题

5万

帖子

19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573
贡献
58213
金钱
656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8 0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射雕人 发表于 2021-6-18 07:28
我想,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也就不配写诗,问好。

对,赞同诗友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0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