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8|回复: 3

远山绿叶在此论坛部分评贴记录(11)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15 2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4-26 14:54 编辑

七绝 以诗代序
取长补短人人想,都愿听听意见声。可惜评言真费力,总无反馈怎能行。
——以下是近来第十一组部分互动,作为素材,正在纳入系列拙文《诗与人的味道》,先期亮相,以为记录。


远山绿叶在此论坛部分评贴记录(11

  192七绝·反叙
  与人互动要先跟,前后相承方有魂。另起一行新发帖,来龙去脉好寻痕。
  首句当含深辨理,非如抬杠一般陈。写诗倚重虚和实,反意为之岂乱抡。
  写诗要有真方法,不是聪明比放枪。修养居先情支配,贵凭生活认知强。
  比之乎上又何妨,胆怯心怀小肚肠。努力登攀无不达,前人未至后人强。
  托辞一堆皆借口,尿冲稀屎为逢源。俱归掩饰无能处,维护虚荣屁发言。
  与尔斗诗高下分,功夫不在几行文。秋毫可察真修养,纸隔慎当同日云。
  务必学诗须远见,一双锐眼要明瞻。随流付去徒增岁,小趣偷安不识潜。
  一女二门难论嫁,写诗焉可一回双。黔驴技寡堪嘲讽,不可学来充自强。
  要想写诗先悟道,道行不够瞎胡抓。投枪匕首由人用,却怕功夫不到家。
  至今在此三十天,互动远逾十万言。内欲点丝真本领,少说也得一多年。(新韵)
  忆汝说棉抨列强,主攻重点未言详,如同发矢无明的,现象当中乱打枪。
  人生非是过家家,辩日小儿求可夸。能有一秋成熟果,不应四季只图芽。
  游子四方经暖寒,收心才觉为何欢。茫茫歧路多飞彩,同道相扶靠结团。
  万众写诗诗不兴,使何任性做苍蝇。斤斤计较王和寇,恰似滥竽同折腾。
  跟风而动少赢家,鼠目寸光胡乱抓。不辨是非同上屉,成王败寇一锅虾,
  注意语言须畅通,自相矛盾乱填充。要谙急就真能力,文字本身难救穷。
  哑巴比划嘴支唔,要识机关内有胡(和)。文字几行空本领,不聋不哑又何图。
  等尔成诗老半天,文辞不顺竟狂癫。另行一贴从头起,换个新颜替旧篇。
  写诗互动两相彰,缺一难从实践狂。纸上谈兵还可以,几行文字发空枪。
  写诗岂是乱攒言,总是心头语正轩。要量不能抛却质,快灵稳准富资源。
  要识霸权真本质,须知资本血淋淋。人如心黑皆如此,任性极端加好侵。
  莫怨评诗太严格,不严不解现时情。浮夸一片全中国,处处呻吟不住声。
  求贤若渴一平台,只拒庸人与朽材。广敞大门通世界,面朝十四亿中来。
  遇吾算尔有奇缘,浪子从斯变个贤。要逞短长休自诩,识天识地识神仙。
  靠天吃饭非能耐,自力更生方有才。立地拄天人间本,岂甘以梦论诗来。
  随我先思人悟事,不经世道不成才。随风而起皆常辈,天下捷途庸者猜。
  又训沙滩快枪手,料他无奈又如何。认输不认无关紧,铁嘴钢牙纳一箩。
  装枪不可费时间,转眼安能变等闲。打擂嚣嚣回耳畔,退膛上弹要连环。
  193七绝·
  一堆现象列诗行,口号一声难有当,如此非为憋诗状,呻吟还要向何防。
  诗从内在见传承,形式仅为皮上凭。空有呻吟兼技巧,若无修养怎提升。
  心有灵犀一点通,只睁孔洞白双瞳。目光直直栓钩眼,一对棒槌扇大风。
  竟然不见眼前诗,早把问题相告知,如此愚呆还诘问,人无修养自无知。
  写诗非是几行言,出口成章方识源。枯井想当泉涌使,嗟哉空把肚肠翻。
  敢把一缸凝一滴,精华之水抵千金。几行文字鲜如露,回荡江河万古音。
  1这样写诗,把该说的意思说出来了,也算通顺,要形成律式,拟声和对仗还要周密遵循。意思和格式是一对兼顾的本领,意思有格式才是律诗,格式有意思才有价值。
  2拟声,就是调声,包括叶韵,也叫适格,就是按一定格式对声调和韵的要求,把合适的字词填进去,且不能破坏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两方面要兼顾好,此外就是对仗,对仗是特殊要求,尤其要专门学一学。这些去看我的《近体诗试解》。
  猴子自称花果山,我成菩萨点愚顽。从今百变翻筋斗,使结佛缘非等闲。
  人无志向似皮囊,猪狗不如三顿粮。自诩能诗该怎样,可怜毁誉是高堂。
  等你回回老半天,千言回复又成篇,边吟边述同兼顾,不见这头诗有延。
  四行文字非难得,却要弄成劳动何。真货但从胸腹有,激情一抖自婆娑。
  写诗少了诗人气,爱好到头空自歌。此地开荒亲育种,成花成果不蹉跎、
  快手拈诗皆即兴,连珠妙语总连环。切磋调侃全加上,莫让笔头轻等闲
  小孩屁股大人脸,华夏传承出祖先,举止言行乎是上,石头缝里怎成贤。
  斗诗如你费时间,耗得老翁空等闲。岁月不饶忘性大,一磨一蹭已无关。
  但晓人言出良苦,应知其内有宏图。一当同道相携手,必见前程不可污。
  老来记性逊青年,想起前边忘后边。急就章中存学问,岂能磨蹭数支烟。
  苦口婆心对尔才,互相珍惜本应该。哪能如此当儿戏,不自重兮还妄猜。
  我以恒心点石开,一时莫道上天来。灵犀各异多和寡,总有真金炼是才。
  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浮华母更愁。日日所牵成熟否,高堂总在汝身周。
  艺成修养休空炫,练就从今对手稀。一语胜他五车富,谁人轻敢乱扬威。
  196叹归心
  1这首诗虽然写的有道理,但只有否定,没有肯定是不成的,不能只用黑暗的眼睛看社会,越抨击越要看到光明,否则就是无谓泄愤,缺少正能量的境界,而且一针见血可以,也要讲究策略,像鞭辟入里,一剑穿喉,这些都是好词,但不能往极端处理解,永远要跟着理性辩证思维。
  年轻人写诗,还是写得含蓄些好,给自己留用成长的余地,一根绳子绷太紧,就是它的反面。一定要记住,艺术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没有度和由此才可能产生的美。---
  东风时雨共良辰,百草尖尖争占春。良莠同相齐日月,好花独出与常邻。
  2去评论一下大浪淘沙、张润东和酬笔道的帖子,还没有评,留给你的,包括石火的那个七绝改诗,去试试怎么客观交流。
  3这样改,在态度上是合适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思想性问题,思想就是立场,是做一切事情的根和魂,这上要争气。
  此文甚好,通过与书法的联系,道出了写诗的实践意涵,我刚才还和一个书友,借酒后切磋技艺,提到了诗与书法,且演示写与作的联系,此文正合。
  这次谢谢领导,比上次转载诗家语那篇客观,那篇恐皆道好,在此不赏,这篇恐皆不懂,尤赏,谢谢,如此这般客观之体会,可多多转来,唯主观好恶者,则慎之。再致谢!
  198七律晨上
  1欢喜这样来看诗,合我意,比浮夸好,比拍砖有余地,浸透着诗者潜存之一隅。中二联这样捉字择词,有故意之相,“劲射”与“专情”尚好说,“澄莹”和“剔透”则拿来纯属刻意,是这样。写诗有时萌生一些探讨意,便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想逗一下闷子。
  也就是,犯一下有些人认为的“避忌“,但如此犯避忌,不意味真的用避忌,到底是想说明这根本不是避忌。”碧宇澄莹“和”纤云剔透“,就是如此,是针对合掌说,词性方面,亦如是,有人钟情用反义相对,或避开涵盖,我则倾向以不同角度,以实践来证明不一定囿于某一说,某一见。
  这样的诗,若当真,就研究一下,不当真,就嘲笑一下,只要有益于思考,引来的不是浮夸,也就算达到了写的目的。再谢谢朋友,欢迎到评点写论版块参与发帖和互动,那里就是探讨这些的场所,期待!
  2既然朋友也乐见于此,就邀请朋友到评点写论版块发挥特长,以全面评、点、写、论,相互切磋调侃,相关沟通交流,共结诗谊。
  199七绝清明
  1新手初学刚接触声韵,就能写到这个程度,实是难得,基本把整个事情概括得很完整,算把该说的意思说出来了,但离具体怎么写诗,什么是写诗,诗写出来干什么,还有一定距离。
  记住先尽快把我写的那些“团队成员必读”看完,悟透,有不明白就想想自己身边的事,用解释问题的办法来悟,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就得改,以便用这些打好认识基础,用认识当锥子,去看穿看透一切问题和事情,写诗就好写了,不仅有内容,还有深度。
  写诗要避免憋诗,就在于认识,有认识,能认识到,认识到了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让人敏感敏锐,善于关注,就有情,就有话说,毕竟有情之处,才能引起激情和有用的情绪,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灵感来了,还能认识到,怎么说,说什么,都不缺话,想憋诗都憋不成了。
  这首诗就出现有这些问题。写诗要先有情调,没有情调就等于没有情,情是有倾向的,如同好恶爱憎,没有情,有认识也不知往哪里写。这首诗不出现在认识上,也就不缺生活,算是实事求是写的,可惜情调不对,把清明扫墓这么具有凝重肃穆深沉情感的事情,怎么写得如此轻佻,像高歌猛进似的?
  另外,你现在写诗,先不要挂上“七绝”,“七律”等格式名,就直接根据内容写题目。这时即便写不出格式,或格式用不好,都无妨,至少是古风诗,省得鱼目混珠。格式名只有在熟练以后,才能挂上,这是严肃严谨的事情,不能露怯。
  先把我这里写的《近体诗格律探究与试解(五绝)》和《打油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两篇看完,一个用来照着好好练习格式,一个用来好好体会体会,防止写溜手。
  再有,写诗要意思凝练,说过的意思就绝不要重复,而且内容要分主次,该省略不说的就不说,凡是读者熟悉和能猜出的,都要略去,要说读者见不到的,体会不到的,这就是有新意的东西,是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说这之中的。
  你这首诗,等于说了一件人人都做过的事,除此便什么也没有,这不行,要彻底改,怎么改?凭自己憋不行,要靠从读诗品诗悟诗,一点点体会和熏陶出来,看看人家说了哪些你猜不到的,又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就学这个。
  至于用什么文辞来概括这些感受、体会、方法、学问、经验等等,如素材、题材、题材、加工,提炼,章法,手法,句法等等,待阅读那些“必读”时,再好好趸,细细消化,不懂这些,几乎就是瞎子点灯。
  先说这些,这首诗我要是给你改,就等于重作,也就不是你写的了,只要能按我说一点,你能改进一点,就好办。看看,我说完这些,你再写写试试,不局限于什么内容,写诗总是练出来的。
  2怎么样?试着改到什么程度了?往哪方面想哪?像首句“瓜果祭品”,太俗气,说“祭品”就全有了,只有特殊时,才点出什么祭品,没有特别的涵义就要省略。“把车装”要说文雅点,含蓄点,不然是“死孝活不孝”,有炫富意味,后面次句再出现“驾车”就重复了,前后两句联系起来,“兄弟驾车墓前方”像不像高歌猛进?
  第三句“跪叩除草添新土”,是通常可见,若用,后一句要出新,而“焚香洒酒悼前先”只是动作不同,意思还是重复,而且“先”也不在韵上。
  若猜着你的意思,帮你改,至少应该往这方面想?
  兄弟同行何处去,清明时节世人详。虔虔培土深深叩,洒酒叮咛一炷香。
  并且,这才叫七绝,格式是: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再看看,这样一改,像不像你写的?但意思上应该是差不多的,然后想一想,有什么是独特的地方,哪些是读者可明白,又猜不到的?有什么可咀嚼的余味没有?
  3每天要坚持发帖,坚持练习就能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一点就是进步一点,若不坚持,除了还是错的和旧习惯、旧想法,什么都巩固不住,至于什么时候改变方式,我会告诉你。
  200五绝·
  1)与花果山
  但凡无出息,浮躁主心间,打发时儿过,蹉跎充等闲。
  甘认有高低,不知谁者迷,一边还自诩,转瞬又和泥。
  天赐有高低,自然东与西。安于如此活,非狗必为鸡。
  做人应识本,勤奋与知恩。游手好闲里,偷生何是魂。
  嗟哉本啊本,只认教科书。分数谁之罪,无根一地猪。
  本领要加身,居先学掸尘。立场昭底细,错位误人人。
  汝今能换话,艺术则难来,换出无穷美,还须底蕴才。
  有才无有胸,矢志则平庸。贪坑徒自贱,恋井不成龙。
  有心轻莫夸,训汝尚无涯。未使前程显,功夫不到家。
  人人多不一,未必尽真诚。有志应怀远,休贪苟且荣。
  自卑兼自贱,到此莫重提。鸿鹄能飞处,信其高与低。
  恨铁不成钢,此言堪恰当。好为师者习,亦合鄙衷肠。
  鹰同燕雀飞,翅膀怎生威。鹤自鸡群立,虚高复妄希。
  恃才非好词,任性一心思。狭隘奴方寸,远翱无可资。
  披锦归家日,几人游子身。他乡同故土,风采看无尘。
  人是群居物,安能相不沾。要防尘与垢,长眼莫从签。
  与人为善者,得失秉公心。一己中无念,唯图活得深。
  2)与林冲夜奔
  闻人相搭话,可晓有闲听。好马应知驿,良驹也善停。
  问君心底话,可否也思来。此地容真友,开门广纳才。
  有心当挚友,来去可听凭。结谊无先后,人才早出征。
  良驹皆有驿,闲马总无槽。好秤星儿准,浮柴遍地号。
  莫断是牢骚,心声都似挠。无风何起浪,死水易干槽。
  3)与雄关英风
  雄关渐少来,看似近无才。三弟成游子,英风可叹哀。
  莫自一旁窥,身经才有为。既然能长岁,率范要先垂。
  兄弟一条心,其齐利断金。虚年无妄有,相互使何嗔。
  4另起一题,评贴栏看得太乱乎,找不准哪是哪了,不方便了,换一个。这里不再谈了,去另发一贴开始。
  201梦想化云烟
  1我除了象棋略知,其它不晓,对这首诗,首联明白,且觉得很是那么回事,提出了局面好,却输了棋,又引起心理变化的情况,接下来应该是作者怎么自我解读的问题,也就有健康解读和非健康解读两个方面,可惜第三句“假如奕出豹般尾”一出来,尚不明白下的是什么棋,便不敢妄语,也就不好说末句“弃子大师名可冠”,是怎么回事了。
  2朋友这么一注解,便明白了,而且这是一次十分有价值的互动,也说明,写诗一旦涉及行内术语,还是写一点注解好,毕竟写诗是要尽量提供给普遍的欣赏的。
  如此一来,这首诗便应该得到另一番看法,即,这首诗以很好的真情实感和灵感来临时,一刹那的感受和小兴致,让人很值得玩味,唯末句可能是行内特有追求和乐趣,建议能否推而广之,使人在玩味中,通过一件小事,有更广泛的催人进取的普宜性,所谓“以小见大”。
  读到好诗,每每想说谢谢。欢迎朋友坚持常来这里实践和交流,以便互相都能取长补短,如此这个论坛才像诗者的乐园,并有在其中享受人情、友谊、快乐和提高的美好氛围。几句,以诗代话,---
  几行文字有难容,省略机关则不通。常识问题非小事,关乎成与不成功。
  202谈困难
  1这首诗不错,上下贯通,健康向上,论理也恰当,把末句改成“难欺正道对苍天(青天)“体会体会。
  2这个评论称得上有效互动,说的有道理,却混淆了哲理诗和议论诗,不妨去吾爱网看看拙文《究一究赋比兴》( huge),包括转来这里的系列拙文中,谈议论诗的部分章节,或许对写诗会有一些新的看法,包括如何分辨口号和有效议论,以及如何理解诗意诗味。
  203赠竹林三弟
  1感觉老兄这首诗轻巧自如,健康向上,尤其首联”勤学未求真,妄猜亦浑人“,说得很实际,第三句”远离邪外道“也正中时弊,很有诲人义,唯末句”事后念苏秦“狭隘了些,不管什么情况下,个人功劳,总算是末位且微不足道的东西。----
  前回提表率,今劝长兄先。期盼人人有,唯称示范贤。
  2说的有理,这也是我赞赏老兄这首诗的原因,唯独以个人功过论史论事,才不公允,是把看问题往局限里推,顶多能退出来个人英雄主义,人本身就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要从社会和时代看人看事看史,今人更要有这样的眼光、胸怀和气魄,若此诗末句,调整为“解我学苏秦”,想想老弟又该有什么话?-----
  一语透人心,闻之有识音。会听非会道,沆瀣对甘霖。
  “格律就是诗的形式美”,这样说没有意义。形式是一切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有种属类别区分意义,本身无所谓美与不美,“形式美”是一般说法,指的是不可违背事物存在规律,要重视应有的特点特征,这是对比违反客观规律说的,除此无它。
  格律诗和古风诗都有各自的形式美,也是这样,写古风,就选择相对自由的格式,写格律诗就必须学会运用具体格式,不是从哪个美,哪个不美上讲的。
  说话要严密,思维首先要严密起来。思维严密是从运用各种道理开始的,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出真知的产物,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问题。
  205七绝赏花
  1此诗甚好,且深有寓意,虽从“赏花”这一件事起兴而来,却由“百花争艳”,自然而然寓到了“相陪相悦”,也就引入了对家庭生活的思考,并通过作者美好的主观体验,升华出了“家花常绥野花颓”,这一本来人之常情,又富有当今时代意义,而振聋发聩的哲理。--
  每读好诗心发亮,人间正道有相知。此中但愿多繁盛,一地呻吟不复痴。
  1这个看法很好,说明在用脑,把诗看进去了,不浮躁,值得高兴,是我非常非常欣赏老弟的地方,有认识,有情怀,敢说话,能直言,更有实践意识和功底,不过好归好,问题归问题,老弟的见解,看似有道理,仍是主观,以下恐怕要借此多说些,看看怎么理解和寻求共识,并形成一些真正的东西。
  一是关于这首诗的首联。首联两句“紫陌红尘放异辉,百花争艳斗芳菲”,是两个语言思维角度,与其说是观察角度,不如说是提炼和概括角度,两个句子是互为衬托和渲染的联系,且是倒装关系,修辞上也有互文意义,故这种情况极易被看成合掌或重复。
  不知石火老兄是否懂这些,但会用就是生活的赐予,是实践出真知,更说明,是平时很少受僵死知识影响的结果。这种情况,在这个版块好说,在别的版块,恐怕就让作者无所适从,诗意本来挺好,不想改,可是由于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有无道理,似乎不改又不行,于是十之八九就被影响到当今的环境和弯路里去了,无缘无故便抱起了一堆雷池,也就没了写诗实践论,更没有了作者已经走在正路上,最应有的表达。
  我一直在担心和要求改变的,也是张润东老弟这一点,毕竟是从当今这个环境里熏久了的,既了解其中的情况,便于改变自己和对环境有所改变,可稍有不慎,就会让固有认识和经验,同样会带出其中的尘埃,也就是我说的成见偏见和一知半解等因素,包括任性自负和迷茫混沌等各种意识、潜意识混合体。
  这方面,我已经批评过两位比我年长的老兄,一个是雄关英风,一个是汤革三,二位都是很不错的老兄,情感和心理上都能倾向这个版块,有很好的判断,支持版块性质,可惜意识上不能放弃旧有的认识、想法和经验,造成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这个版块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来,尚体会不到既然不能改变旧的环境,走不出老路,也就不可能在这个版块找到并有很好的发挥余地。
  说到底,人不是环境的改造着,就是环境的受动者,后边这种情况是这个版块绝对要避免的,不然就违背了这个版块的存在意义,还会成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东西。
  在这方面,老弟要彻底改变,不然你还是你,否则你早就像我这样,到哪里都在改变着诗界,就不可能混在其中而没有办法,并且不是因为有了这个版块和我保障下的这个环境,就有能力让老弟如鱼得水,这是幻想,只有趸进去我说的话和我的理论,才能让老弟如鱼得水。
  必须加快以归零的姿态,来对待这些东西,稍有争论就是对老弟能量的浪费,凡遇到想法看法不同,乃至怀疑、不满、龃龉、反感,甚至逆反的地方,都是进行反思和悟进的空间,就想一想,我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其中有什么意义,又指向哪里。
  包括其中的原理、方法、策略、意图、眼光、视角、认识和情感基础,以及各种实践和理论依据,这些都在我各种互动和理论中能够找到答案,一时读不到,只要能坚持看,迟早会读到,好多都是谈了几十年的东西,不可能见一次说一次,见一人说一人。
  人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尤其有价值观的作用,就更难,但只要实事求是,只要能认识自我和战胜自我,就什么都不愁,所以更要想一想,你那些东西要成,是不是早成了?为什么不成,一定有不成的道理,必须归到咱们的两个《须知》和一个《规程》上来,这个认识必须统一,且必须坚持。
  还有,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环境和氛围中,评论要尽量不拘小节,或从大到小来,看大局,看整体,看怎么有利于改变环境影响,且不被环境所利用,要不怕多说话,不怕啰嗦,且说话必有原因和结果分析,有充足的依据和论述,这正是当今欠缺的。
  对当今的人,要本着会做人的工作,特别是思想认识工作,能救一个是一个,期望普遍开花是不可能的,不能抱太大改变世界的奢望,要实事求是,加强针对性,也不要搞文人说话所谓“言简意赅,详略得当”那一套,除非针对有基础的人,有相应环境,而且可听可不听,网络写诗多参差不齐,程度不一,心态百出,要本着“诲人不倦,娓娓道来,诸多兼顾”来进行。
  这有个前提,不光是摆事实讲道理,还要把人放在前面,对他人意味把人当人,有充分尊重,即我说的实事求是,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三个信条,对自己意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承认自己能力、经验、认识、眼界、学问等,有所到有所不到,做到评论时,说每句话都能有准确答案,也要有各种自我否定答案,以避免被动和出现误导误帮,自觉不自觉做了主观意识的传播者。
  评论是学术,与一般聊天有本质区别,必须做到严谨周密科学合理,要时刻带着研究意识,以避免出现心理因素,宁可提出问题切磋,也不以结论的方式下判断,除非有百分百的把握,从高位上谋求改变某种不合理认识和作为,以促进版块发展,否则皆不宜,而这也必须跟着大量论述,既让人知其所以然,也逼着自己知其所以然。
  如此才能摆脱说话时,犯轻佻、看不惯、跃跃欲试等心理因素,避免说话闪烁其词,模棱两可,或简单粗暴,避重就轻,轻描淡写,主次不分,以挑剔之心,既想说自己的长处,又想掩饰自己的短处等,表现为沾染昏昏昭昭的俗人毛病,要说话就要本着透彻,到位,不搞浮皮蹭痒,不怕把自己逼到墙角,还要诲人不倦,避免给自己找这样那样托词和借口。
  这一方面有利于什么人都能接受,只要看进去,就谁都可能有所收获,一方面不是为了评论才评论,哪怕再有针对性也进不了人家的耳朵,或者引来不好的反应,但不影响成为实事求是的案例性研究,便于促进你们自己深入评点写论的能力,想想我是不是这么做的?
  评点写论,不是简单的知识、经验、能力和见解等本领体现,是全面有一切学问和可靠实践经验指导下的智慧,其中“评”是这个智慧的全面学问和实践基础,既来自于每时每刻敏锐且刻苦的学习和写诗,又指导各方面学习和无所不能、无所不到、无所不写的写诗,只有会评,才能会点,点是评里的一滴水,没有评做一缸水,点既无法凝聚,也无以展开,等于没有基础,必然是空观点,空言论,逃不出主观主义,“论”则是对全面评点写的研究和总结,代表了关于诗里诗外的全面智慧。
  “评点写论”四个字,除了因声调原因,用于诗句时可说成“点评写论”,其它情况下不可顺口就来,这既是版块意识,也是对评点写论的智慧高度和倾向的体现,包括认识和能力如何。
  在这个版块,巨细都要学会讲究科学严谨,有探索精神,不怕麻烦,要有信条和信守,既防止主观,也防止照本宣科,不搞经验主义,只搞科学探索,追求进步,务真求实,诲人不倦,瞄准正确繁荣诗歌创作倾向,并以此为大局,坚持写诗实践论,练就真实践和真知精神,必须学会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先懂得讲道理和做人工作。
  要知道,当今的人,越欠缺什么,就越反感什么,越需要什么,就越不信什么,这是时代急功近利和怀疑一切的特征造成的,故才从自负自恃任性,玩世不恭等现象反映出来,只有先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说诗上的问题才有意义。
  这也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死记硬背现成书本知识,纷纷远离了基本常识和基本道理,没有直接利害就不阅读,急功近利弄得人人浮躁,只抓容易和至简的东西,导致问题越积越多,都需要道理来解释和解决,可是越没有道理越解释不了,也就什么都不好相信,就只能靠任性和懒惰来抵消,反过来又害怕道理,怕的是自我揭穿。
  这又造成了,不仅看不惯周围,且没有办法改造,还不得不争先恐后攀比于其中,个个怕拉下,最终托举的是少数人成王败寇的机会,而越是这样越加重了看不惯,于是以恶性循环的方式,要么表现为麻木不仁,自私自利,窥伺机会,鸡犬升天,要么表现为气急败坏,破罐破摔,气有笑无,玩世不恭。
  只有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明白咱们这个版块要冲破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才能通过着眼于大的局面,打开写诗这个小场子。这就是杠杆的作用,支点就是道理,只有让人明白了道理,人才有积极上进的长远眼光,才可能明白什么是诗文化,怎么坚持诗文化和对待写诗,怎么做一个有斯文精神的写诗的人,如此也才能自觉不自觉地来与咱们互动,并通过你们锻炼和打造来到这个版块的人。
  这是一个大规划,并非简单地就评点写论,来评点写论,评点写论如果不能多少改变人们的固有认识,就不可能改变现在的氛围,既培养不了人才,也锻炼不了你们自己,至多能满足一下你们小小的发言欲望。
  如果仅仅是这样,就达不到有全国视野的目标,而且离开了我的保护,还是会回到要么被人不搭不理,要么被人随意拍砖的份上,如此是不是等于白混了?
  二是关于诗里“家花常绥野花颓”的“绥”字。不要受“绥靖”一词影响,“绥”仅仅是安好,平安,祺祥,顺绥,和顺的意思,如“台绥”,做动词是使动用法,即“使平安”,“使顺绥”,也就是“安抚”。
  把“安抚”看成迎合、迁就,笼络人心,语言学上属习惯引申义,哲学上是主观经验主义,从词源学上看,引申义在没有替换固有意思时,要继续尊重原义使用。
  引申义细分是语言应用学范畴,是使用中约定俗成的结果,包括利用谐音,趣味转变,以讹传讹等,但无可否定原义。如“沆瀣”与“沆瀣一气”,旧之“小姐”与今之“小姐”,谐音之“桃之夭夭”与“逃之夭夭”。
  即使单从一个词看,若使用义果真发生了很大改变,也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应用和理解适当使用义,不可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哪怕出现可以主观引申理解,也要尽量从有无双关上去判断,宁可推广作为读者的理解和审美范畴,也不可替作者牵强附会。
  这对于写诗和立足于写诗的欣赏,才是实践论,而不是对写诗实践甘苦,毫无所知的没边没沿的欣赏论,不然写诗就摆脱不了各种成见偏见的干扰,就总会有这样那样一知半解的因素,阻滞写诗淋漓尽致的表达,还防范不了怕别人指摘,犯以一个盲人摸象对另一个盲人摸象的任性或不自信。
  看看我上面说了多少内容,若看不进去,或怕麻烦,甚至有不适感,包括坚持自己的和有消化不到的地方,就不可能学会,更不能跟得上我的本领,也就没法像换了个人似的让人刮目相看,以新的面目重新出现在诗坛上。
  即使像我这样,评、点、写、论也仅仅是一滴水的表现,一缸水,乃至一井水,还都在其背后,这就是评点写论的所有秘密。几句我的体会,---
  知无止境诗如是,甘苦何来写者清。可惜惯从欣赏学,倒扳茬里必无明。
  人人暗欲惊人语,眼眼贪图赚眼睛。哪想浮夸不争气,又翻一面起砖声。
  206
  这首诗感来,写得好,不仅首句出奇,想象独到,后面也都是紧扣题目而来,通过几个侧面描述了风无处不在的样子,加之合理的联想,催人上进,倍感生活之美好。
  老兄这首诗写的简洁、概括,四个句子便道出了全面体会,很有文笔凝聚力,且逻辑顺序调动很合理,这意味笔头的支配能力,笔头支配能力越好,说明视野越开阔,也就能大处可见,小处能焦,也谓手笔越大。
  说来,老弟哪可能“全知全能”?不过是老弟爱好广泛一些,凡爱好和思考的,都善于要研究一番,并几十年能够坚持,只能做到看似“之宏论”,仅此而已,所以“百科全书般知识”倒是有点像,总是要面对各种人,各种现象和各种问题,涉及各种道理和知识,也就仍是看似这般了,这样的东西在吾爱网那里,就成了老弟的《即兴和互动》系列,有了近三千人次和几百万字。亦以诗代话,----
  抽闲做点由衷事,为足心头已习之。日日所经常入脑,惯来便是好临池。
  从老兄的体会,就再次证明,写诗的根基在生活,不是表面文字功夫,也说明,写诗的关键在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认识和采集,写诗的人就应该把“艺术来源于生活”真正当回事,不能把这简单看做从看见想见到纸上的搬家,而要通过大脑和情感,反复揉碎嚼烂,最终凝聚为精华,也就是各种感受和最想说给人听的东西。
  可是,如何把生活经过大脑和情感加工和提炼以后,再进入写诗,这不在学校有限的书本现成知识里,而在走入生活后,具体指导实践和实践出真知的脚踏实地过程中,也就是在这样的道理之中,恰恰这方面对当今的人很难。
  一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过于急功近利,走出学校就厌烦道理,普遍不想知道来龙去脉,嫌繁复,也就不爱动脑和阅读有理性的文章。二是从改革开放前过来的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早已成了急功近利的俘虏,甚至经过后来熏染,不仅逆反毛泽东时代的理论,也加倍反感任何理论。
  这两方面,促成了当今普遍以市侩论读书的局面,比如,想写诗就仅仅学点平平仄仄,此外便以为一概无用。如此就反映成了今天的不正常的写诗风气和局面,像写诗却不能阐述写诗是怎么回事,见人家的诗和谈写诗的文章,也没有感觉,或相反,有点感觉,一发现和自己以为的书本知识对不上,便一百个不信,一千个看不惯,所以也有了“拍砖”这个说法。
  老弟就是这么一直逆流而上,搞起写诗实践论来的,这些也就成了一年一年看着教育走向和社会动向的结果。几句诗言,----
  纷纭复杂当今事,表面看来不简单。其实人心无市侩,写诗哪有这般难。

141

主题

401

帖子

24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8
贡献
397
金钱
1095
发表于 2021-4-16 08: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思宏意境,励起盎然心。感念生活里,行为劳动钦。达观心上态,放眼襟怀真。志向诗格颂,平常韵语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773
贡献
22151
金钱
24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4-16 09: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互动珍品,欣赏、学习、收藏。感谢老师!祝福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63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3
贡献
103107
金钱
11640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4-16 14:3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诲人不倦,又纠正了我一些错误认识。比如,中二联词性和节点相同,我以前就认为这是合掌,现在我明白了不是。再比如,写诗要先有情调,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关键的是,首先,思想一定要正,其次,认识一定要深,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思想不正一定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认识不到位,也很难有正确的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