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64
金钱115901
贡献102642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64 点
贡献- 102642 次
金钱- 115901 枚
 
|
1、写诗与怎样理解艺术性
谢谢老师对“写诗与怎样理解艺术性”的论述,使我明白了技巧和内容的主次关系。这让我想起以前自学时候的事情,我当时学诗就深受《锦瑟》的影响,因为此诗确实比较出名,有些电视剧里也经常念叨,当时我错以为写诗本身就要表达的朦胧,于是就开始了我的云山雾绕的写诗过程。幸亏遇到老师,及时纠正了我这样的错误,否则我可能就会一直追求诗意茫然的效果。可见,名家也有打盹的时候,同样也有犯虚荣的时候,所以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味的盲目崇拜。
通过老师的文章让我更加明白了,形式必须服从内容,这是表情达意的效果所决定的。纵然是要突出艺术性本身的节目表演,也是如此,因为这个时候艺术性本身就成了主要表达的内容。而玩花活和炫耀一定会影响艺术的表达效果,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玩花活和炫耀,只能说是更准确的表达,或者是不同角度的表达方式。这样我就明白,艺术对于表达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是喧宾夺主。
总之,这篇文章也同样让我明白了,正如老师所说的那样,“艺术的追求还是美的表情达意,也可以说成表情达意的美”。而艺术性正是服务于艺术表达这样的需求,是方法,技巧,工具。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73877-1-1.html
2、写诗与怎样领会美
1)谢谢老师的教诲,让我明白了万事一理的道理。回想起当初自己刚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我对您的文章和写诗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白。但我是抱着内容好就行,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系统的学习哲学理论,对这些方面是有缺失的,所以想通过您的文章来提升一下自己各方面的修养,也包括为自己将来写文章打下基础。记得您评价了我写的一篇散文时说“说是散文吧,又不够散,说是小说吧,语言又不够凝练”,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但随着我读您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中的道理帮助我解决了好多曾经的困惑,出于对真理的追求,我有种一天不读文章,心里就觉得空虚的感觉。我以前也试过从中国传统经典中找寻真理的答案,可是并不系统,往往只得到一些只言片语,而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所以一直也没明白真理到底在哪里。后来,我读您的文章中慢慢的又发现,写诗和写文章仅是一回事,也就明白了老师的教育规律,所以我就更加喜欢上了读文章,反而对写诗的愿望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这就是文章对我的改变。
我对老师说的“原点效应和开放效应的双重作用”,是这样理解的。世上的美不管如何运动,发散,扩散,如何的多姿多彩,如何的现象复杂,其本质都是真理的不同存在形式,这既是客观世界规律的真实存在,也同样是万事一理的理论支撑。而人在这个客观世界中生存,就不可能离开这些美,这些规律,否则就不可能彻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一定要学习道理的主要原因。可偏偏是,这些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经济发展,也就把道理放在了一边,而没有道理规范的发展终究是盲目的,如今社会的种种乱象也证明了这些,其中,也包括普遍人的精神迷茫和患得患失意识。因为人不能明白道理,也就找不到真理的方向,如此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生活目标。所以我就明白,要想发现真理,就首先要明白道理,道理是通往真理的道路,就是宇宙开始的原点。但想发现真理决不能直观,因为真理只隐藏在实质的深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只有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
有些人既想得到真理的荣耀,又不想践行真理,这这种想法非但是以偏概全,也注定是痴人说梦。这就像一个不明事理的农夫,既想摘桃子,可偏偏嫌辛苦而不想种树,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事实上,真理是人类万物发展和谐的规律,人类都应该主动的站在它的光辉之下,而不是妄图夺走它的光辉,这就是自私自利,没有前途的原因。不管别人如何拿自己的标准当真理,拿影子当真身,可这终究是自欺欺人的幻梦,因为真理不会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写诗就是这样,有道理,自然写得美,没道理就是不美,纵然自认为很美,也终究是假的。
2)谢谢老师的教诲,是这样的。我通过读老师的文章也发现了,认识和感情不到位,会什么都是白搭,浪费时间而已。所以只有先把道理弄明白了,具体运用于生活中而形成思考和有所感悟时,写诗就容易多了,这样也避免了无病呻吟。写二句奉师,如下:写诗不是乱呻吟,造作扭曲见不深。灵感来时休放过,言之有物诉真心。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72833-1-1.html
3,写诗与怎样看艺术美
谢谢老师对“写诗与怎样看艺术美”的论述,让我明白了艺术美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形式美,包括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写诗也是这样。写诗的整个过程,是人用主观认识和情感来支配客观工具的过程,也就是用客观工具来承载主观美的过程,所以诗的艺术美是形式美和主观美的共同结果。
比如,主观的美来自于人对包括自身在内的客观世界的正确和准确的反映,即来源于人对生活的认识再认识,同样来自于对规律的探索,把握和运用,终究是一个长期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学习和实践的大背景就是生活,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打开生活的大门。生活是形成和提高人的修养和素质的来源,更是艺术的源泉。所以,每个人对生活都要有严肃且正确的态度,不能仅仅为了生活而生活,更不能把生活看成了个人自私自利的舞台。一个人要能够通过不断的战胜自我,透过生活的现象看到了其中的规律,也就等于看到了其中的问题,从而才能寻求正确和准确的解决办法,这样的认识就叫一针见血和入木三分,也叫“有出息”
总之,只有先解决了人这个主体的问题,然后能够有美赋于艺术性,否则哪来的美?壳子再美也是客观的,与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执着于此就必定成为千人一面和无病呻吟。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75871-1-1.html
4、本领成长中的烦恼:质的飞跃
1)谢谢老师对“本领成长中的烦恼:质的飞跃”的论述,使我更加明白了评点写论的真实意义和内涵。这个是建立在战胜自我基础之上的改风移俗,首先改的是自己的固有观念和错误认识,其次才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培养自己的全面视野,最终形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智慧。
评点写论,就是建立在智慧基础之上的评点写论。评,是通过科学周到严谨全面的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来把诗里诗外的条理,视角,视野,心理等等,主客观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梳理清楚。点,就是把这些处理好的关系和联系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最终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关键根源。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策略等等。其实到这一步评点任务实际已经结束,不过为了更好的引导作者的写诗积极性,也同时为了锻炼自己能够抓住灵感即兴写诗的能力,把这些评点的感受,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人对己都是很好的鼓励和锻炼,这就是写。论,是要把自己这些评点写的全部心得和发现,形成合理且有效的论述,这是一种科学,探索,实践的总结,是形成自身研究成果的必经之路,是把精神成果物态化的具体表现,为以后形成更完整的理论做好储备。
总的来说,让我更加明白,这就是一个先正己再正人的过程。首先,要把这之中的任何痛苦,都视为自己成长进步的阶梯,要有直面的勇气,而非逃避。其次,才是通过学习道理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要注意的是,一切的进步都来源于对道理的接受,开始的痛苦也往往来自于对道理的学习,但是当这些痛苦消失和得以解决的时,就是进步的时候,这也是进步和痛苦的辩证关系。
2)谢谢老师的教诲,我记住了。学术研究就是为了自身更好的明白事理,从而为大多数人更好的服务,如果搞成了盛气凌人的学术姿态,那无疑是走偏了路,是文而不化的表现。文而不化是以知识自恃,是功利和虚荣的不良风气,也是一种令人厌恶且无知的表现。 “评点写论”的难处,我一直不敢小视,经过老师这么一说,就更加不敢轻视了。到这个版块的第1天,我就在研究这4个字,直到写上面那一篇留言,我才算有了个大概的脉络,这也是根据自己的有限评帖实践,结合老师曾经的论述等等多方面内容和例证,来谈的。正如老师说的那样,这是极其严谨的学术研究,在没有完全经得起考验之前,是不宜搞成话语权的,否则就是误人误己,也就背离了与人为善的方向和初心。
我以后在推广咱这个板块的时候,一定遵循老师的教诲,把“评点写论”与写诗实践和理论的内容保持距离,坚决不做扯虎皮拉大旗的事情。总要以实事求是,以真凭实据,从公平,合理,科学,严谨的全面角度与人探讨学术问题,总是做到对人有益,以礼待人,以诚待人。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70466-1-1.html
5、写诗与怎样辩证认识问题
1) 谢谢老师对“学诗与怎样辩证认识问题”的论述,使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客观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概率点,是众多的偶然性变成了必然性,或者是左右了必然性的方向,偶然性就像水一样,必然性就像渠,水到则渠成。也可以说成,偶然性是对必然性的主观误解,事实上,偶然性本身就是必然性,所以才有“看似偶然,实为必然”的说法,只是其中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被众人所知罢了。从发展的角度看,偶然性是一时的必然性,必然性是连续的偶然性,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是主观和客观的共同结果,最终还是客观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用片面,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和联系。
如果说矛盾的特殊性是偶然性,那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一分为二的看待。矛盾的特殊性多以现象存在,是不同事物和个体的表现区别。就像春天万紫千红的花朵一样,都有各自独特的美。但是,花朵的美终究还是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的感受,但天下的美却不仅仅是这样。比如,空气新鲜也是一种美,冬日的阳光也是一种美,家人的温暖更是一种美的感受等等,可以说,世间的美就像花儿一样缤纷多彩,充斥于人的各种感官。只是,纵然有再多的美,美也只能是大多数人喜欢,且有益于大多数人利益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存在。所以,美有唯一的方向和标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对人有益,正是这样,才相对于人是美的。所以,为人民服务和与人为善一样,都是遵循这样的原理。
就像,中国人在特殊时期往往表现出的团结一致和坚强不屈精神,就是一种民族根性的美,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最有利于整个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所以,任何美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否则,也无法让别人心甘情愿和信服。如果说基因可以遗传的话,那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两种基因。一种是生物学上的基因,来自于对祖先的继承,包括先天的感情和天赋方面等等内涵。另外一种就是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来自于先贤们的共同智慧,也来自于后人对这种智慧的继承。原理上,是所有中国人都有的基因,如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等等。中国人正是有了这两种基因,才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顽强不息而不曾被淹没,文化始终也没有断绝。怪不得克松曾经对美国记者说过,“等中国人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时,就是我们胜利的时候”,这个是有几分道理的。
由此可见,特殊性就是对普遍性的特殊反映,是普遍性的现象存在方式,而普遍性就是特殊性的统一方向和标准,是特殊性的抽象存在方式。说白了,特殊性就是普遍性,这方面好的也是,坏的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分为二的看待,这就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和联系。
2)实事求是,永远是人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前提,永远是人自信且自醒的表现。需要防止是,错把自以为是当成了实事求是,可见这个“”也不是谁都能求得,没有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远大胸怀的人,是难以办到的,这也是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续上)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2330-1-1.html
6、写诗与怎样练就客观意识
1)谢谢老师对“写诗与怎样练就客观意识”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客观意识和主观意识的辩证关系。正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是一回事,不过是视角和叫法的不同而已。客观意识,来自于人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且准确的反映和认识,这既受制于个人经历,环境等等外部因素,也同样受制于个人原有的情感,认识,立场等等内部因素。
客观的讲,一个人总有自己的主观立场,这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我是一个农民,我就习惯于从农民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这也是一种主观意识。由于农民阶层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正确利益和意志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我这种主观意识的正确性,虽有客观的事实,而实际上却有运气的成分,未必没有犯主观主义。因为,我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缺乏理性全面的考量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实际上是缺乏唯物主义眼光,也就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这就是缺乏智慧。
想一想,我就应该明白,实际上大多数农民都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什么才才对他们真正有利,这就有被民粹主义利用的危险。而避免被别人利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有全局的眼光,要有彻底的唯物主义智慧,要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对大多数人真正的有益。毛主席经常提起的,“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基于这样的智慧和原理。所以 ,一个人要想真正的与人为善,首先就是要突破自己的各种局限和缺陷,甚至是原有的立场,以周全普照的客观意识和智慧来选择自己的立场,也只有这样的智慧,才能给人带来旗帜鲜明的立场和原则性。由此可见,没有立场的“和稀泥,做好人”现象,这种虚伪性是民粹主义者的主要特点和特征,是想通过模糊是非,而达到他们自私自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
说到写诗,我想也是如此,古人说,诗言志,也正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当然也就是意识的认识,情感的集中体现。所以,写诗最要命的东西就是一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如果情感认识出现了问题,写诗就不可能没有问题,这也是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的统一性原理,只是这样的统一性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说到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写诗这种现象,是当今社会写诗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还是人人向钱看的大环境下,人人贪腐和自私自利等落后思想意识,从局部走向全面的结果,这也是矛盾的普遍性寄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的道理,只是,同样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的来说,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客观意识和主观意识的统一性和对立性。好的,坏的都能统一,坏的统一和好的统一是一种对立关系。而辩证统一的思想,就是抓住不良思想和意识这条毒蛇的七寸,从而顺势引导,让人的思想和观念完成真正的统一,真正的有力一处使,真正的团结一致。如此,对立也就变成了统一,这也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谢谢老师的教导,我得整理一下,等整理好了,就发上去,我会尽快的。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3332-1-1.html
7、怎样让写诗有智慧
谢谢老师对“怎样让写诗有智慧”的论述,使我明白了什么是写诗的智慧。我的理解是,智慧是人思想和见识的集中反映,高度反映,深刻性反映,是认识和情感的综合体现。比如,在认识方面,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不断的认识再认识,从而把认识推入深刻的理性高度,这是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掌握和把握,及运用能力,是一个人的硬实力。在情感方面,一定要瞄准人类发展的大方向,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做事原则,一定要有战胜自我的反省意识和自我定位等等,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远大胸怀,这是人的软实力。要注意的是,不能割裂孤立静止的看待认识和情感的关系和联系,实际上是一个不行,另一个也高不到哪里去的关系。
比如,一个人认识不行,那他合理的情感就难以保障,纵然他人格高尚,也不能保证他不好心办坏事。相反也是如此,一个人再怎么看似认识深刻,如果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以与人为善为与他人相处原则,那他的认识就一定有缺陷,否则绝不会如此的冷冰冰像根木头。事实上,认识是情感的分辨力,是情感的战术参考坐标,否则情感因缺乏参考而难以合理,比如著名的东郭先生和救蛇的农夫,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人物。而情感是认识的倾向性,是战略性的认识方向,脱离情感的认识就容易失去控制,往往好多战争狂人和世界恶魔都是这种的类型,如希特勒,日本的裕仁天皇等等。
正如老师说的意思那样,一但内涵被揭示出来,实际上也就变成了现象的存在,而更深的本质还有待我们去认识再认识,和感受再感受。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全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是一个方面,而各种社会不合理现象的集中爆发也是另一种本质的反应。比如,几千所福田系医院的曝光,又比如,方方这样的文化代表的缺乏大局观,还比如,美国的不断诋毁和甩锅行为等等现象,看似无关,其实都有着相应的联系。我的理解是,在没有危及广大人民生命安全的疫情发生时,人人向钱看就成了貌似合理的现象,所以,自私自利者往往能浑水摸鱼和滥竽充数的生存下去。而一旦发生危及多数人生命安全的疫情时,国家一定会把主要矛盾调整为人民生命至上这方面来,这时自私自利和发国难财的人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就很容易被暴露出来。而美国的反应固然有其无耻和不负责任的一面,但也有被中国这种高度的动员力量所吓到的成分,因为团结而令他们恐惧,这才是他们不顾一切要栽赃和陷害中国的主要原因。 写诗我想也是如此,总是要挖出事情的根源和隐藏在背后的规律,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真实的内涵,即能让人有茅塞顿开的认同感,也能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健康合理情感,这就是艺术的精神食粮作用,能有这样作用的认识和情感,也是智慧的。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3939-1-1.html
8、写诗与怎样具体分析和评价
谢谢老师对“写诗与怎样具体分析和评价”的论述,让我更加清晰的明白了感情和认识间的协调和相互作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现实中,从感情上说,人人都有向善的愿望,也都希望帮助别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做一个天生的坏蛋和社会败类,可实际的情况是,混蛋的人太多了,如果不明白辩证法,这就是一个悖论,是违反本心的现象。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想做一个好人,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坏人,了解的越深刻,越有利于自身的反省和进步。这即是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合起来就是唯物主义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讲,想做好人的人,如果认识不到位,仅仅向他认为的,好的现象来学习,往往会被现象所迷惑而任性自恃,从而犯以偏概全的主观主义错误,甚至更加容易被有些居心叵测的人所利用。由此可见,与人为善不单单是一种美好的心愿,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力,根本上还是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智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不停的学习和实践,不能让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停留于在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层次而止步不前,如果那样的话,本身就证明了已经被主观所局限,有需要彻底反省和重新认识的地方。
具体到写诗也是这样,写诗是一种艺术的实践创造行为,也就必须要有自己立得住脚的观点和认识,也就必须给以有条有理科学严密周全谨慎的证明,而这个证明的过程,就是写诗的过程。所以,写诗绝不是空洞洞的,放几个观点就行了,或者喊几声口号就了不起了,没有论证过程和事实支撑的豪言壮语,和说大话是一个意思。也就是,一个人情感再向好,没有深刻认识的保障也多是主观幻想,反之亦然。务虚和务实也是这样的道理,虚和实也不能仅凭主观判断。比如,有些事情看似虚却实在的很,辽宁号现在还在演习,习总书记现在到处慰问考察等等,台湾的分裂分子,现在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有些东西看似实在,其实都是虚的,比如美国说,要帮助台湾,帮助日本,帮助印度,拯救全世界等等豪言壮语,实际上,印度已经变成人间炼狱,美国却仍然拒绝了,他们想进口疫苗和疫苗生产原材料的急切请求。
通过读老师的文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事物的实质总是隐藏在纷纭复杂的现象深处,需要靠人们的认识去不断挖掘,总是一个认识再认识的过程,也就总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4963-1-1.html
9、关于诗味和怎么分辨诗味
谢谢老师对“关于诗味和怎么分辨诗味”的论述,使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诗味。看到有些诗友总是谈“诗味”,我也很好奇,再看看他们关于诗味的解释,却往往让人不敢苟同。比如,有些人说要制造意境,本来营造意境是写感性诗的基本方法,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被他们说成诗味以后就出了问题,因为这明显是以偏概全嘛,这就是原本没有问题而制造问题。还有一些说老干体没有诗味,可是他们又分不清什么是老干体,什么不是老干体,这就造成了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既没有实践,也缺乏调查研究,标准全凭一张嘴,这又如何能让别人相信他们说的正确?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自证的能力和认识。更有一些人说要写出个性,咋一听是那么回事,当问他们什么是个性时,回答却莫衷一是,好多回答甚至让人大跌眼镜。比如有些人说“个性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被条条框框拘束”,咋一听还是那么有道理,当再问他们什么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时候,往往回答的却是沽名钓誉和虚荣自私之类的言论,这犹如让人火热的心,突然一下子掉进了冰窖里,说不出的无趣和冰凉。
而由老师的文章让我更加明白了,写诗和上学是一个道理,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一个道理,总是从基础向高层发展,总是从简单向复杂进步。感性诗之所以给人一种有诗味的感觉,不是证明诗味就仅仅是感性,而恰恰证明出的是当今社会,人的认识普遍感性,既相对普遍缺乏理性。缺乏理性的认识,就容易把感性当为真理,就像井中的青蛙一样,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一样的道理,是受认识局限和人性缺陷所束缚的结果。认识不到位和感情不合理,也是当今社会的普遍存在,相对而言也是客观的存在,总是和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误导,有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但如果有这样缺陷和局限的人并不这样认为,甚至固执的认为人生就是这样 ,表现出一副只要钱,不要命的无赖作风和习气,那就出了严重的问题。不过,没有见识的人平时说什么别人也许不会听,但如果这样的人不幸的写起了诗,甚至还以为这是诗味,并不遗余力的四处鼓吹和歉眼球,这就很有欺骗性,就像一个恶霸混进了干部的队伍而为非作歹一样性质,那危害的程度是无法估量的。这其中不乏官员名星之类的,比如什么梨花体,羊羔体等等。
总之,通过老师的文章,让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诗味,即人性的味道,人性的温暖 ,人性的智慧。是人这个决定因素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不是其它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我一定会好好的学习,坚决让自己变得有温暖,有智慧,如此,写出来的东西才可能有味道。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5827-1-1.html
10、关于诗味和审美
谢谢老师“关于诗味和审美”的论述,让我真切的明白了审美和认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正如老师讲的那样,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出真知是提高人认识的两条路,实际上是一回事。感性认识是人认识的基础,每个人的学习和实践都从此开始,不管是泛泛的经历,还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具体经历,也大多从此开始。比如,教育就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具体经历,遵循的就是认识的原理,所以才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非等认识和思想有了理性再去教育。这样我就明白,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本身并无矛盾,只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也是一个物质和精神的问题,更是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回事,都是人认识和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发展阶段。
常听人说,社会才是大学堂,人具体的经历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认识和情感,终究是要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对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就尤为重要。社会中因利益的驱动,就能够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其中多以纷繁复杂的现象存在,没有经验或者是有所贪图的人,最容易身陷其中,而随波逐流,如此认识和情感也随之扭曲而堕落。但是凡是有两个方面的可能,如果能从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就不会被表相所迷惑,就能够让自己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这需要人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唯一这句话说着好说,做着不容易,需要一步一步的坚持原则,需要一点一点的提高认识,更需要时时刻刻的反省自和警惕意识,最终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任何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的想法,注定于认识的规律背道而驰,也同样与客观世界事物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这就是认识是对客观世界正确和准确的反映的原理所在。
对于审美就是认识,我是这样理解的,具体来说审美就是认识的选择和倾向,这就又关系到了情感的合理与否。是非曲直是是认识的分辨能力,这也是审美的分辨能力,但审美能力绝不仅仅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审美不能仅仅只看到短期的是非对错,而是要从更长远的眼光,来时刻瞄准普遍规律和大的方向,从而做总的价值观判断和审美。这样我就知道,靠谱的审美是认识和情感的共同结果,是人智慧的选择,也同样是智慧的能力。诗味之所以通常给人一种主观审美体验的感觉,原因就在这里,这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基础之上的感性选择和表达。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86684-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