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6|回复: 3

关于诗味和怎么分辨诗味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4-27 08: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4-27 20:03 编辑

七绝 以诗代序
试问谁知诗味何,莫从好恶总传讹。主观局限充标准,死路一条空琢磨。
——下文是刚刚贴在别网系列拙文中的一篇,原题《写诗的原理三百七十五(关于诗味)》,见huge诗词吾爱网。


关于诗味和怎么分辨诗味

  一首诗有无诗味,诗味多寡,不在于用哪种方式写诗,而在于写得怎么样,哪怕罗列的都是情景意境,该没有诗味还是没有诗味。这也是认识问题,不能把易于蒙住眼睛的人说的话和盲人摸象的看法当回事。
  比如,举古人说的几句话,摘几个诗例,便说怎么怎么写才对,怎么怎么写不行,实际连是不是一类都没弄明白。这是典型的现象论,印象论,感觉论,实际是逮住个现象,就如同发现新大陆似的跑火车,或掩盖,或否定,都是用一个现象来主观推理另一个现象。
  如此做法,无不出于自我迎合心理和选择性态度,除了反映出的是不合理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倒反映的是毫无实际探索深度,属于既浅浮又想炫耀言论的主观糜烂之风,无疑又除了误人误事,还是误人误事。
  认识不仅对用理性把握写感性诗有用,对写议论诗,包括写需要提炼哲理的哲理诗,更尤其有用,而且还关系着最重要的内涵,是第一主要的东西,既属于写诗的原则问题,也涉及写诗的资格问题,违背了原则,诗将不诗,失去了资格,人将无以近诗。没有资格还要干,总是无赖的表现。
  推而广之,认识对写什么诗都一样,总是第一根本性的东西。就写感性诗而言,由于感性诗主要以迂回表达为特点在打马虎眼,多少转移了对认识的视线,让人不知不觉淡化了认识的重要意义,尽管如此仍掩盖不了认识的重要性。
  比较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毛泽东《沁园春•雪》,可以说,两首词在技巧的运用上都一样好,甚至在情感的投入上也很难分出伯仲,但认识的不同,以及由认识支撑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则绝对是二者的分水岭。
  是这让二者在内涵上,有了迥异的差距,如果未打马虎眼的话,瞬间就能辨别出两篇大作,在艺术美感上的优劣。艺术美感不是空洞的艺术性的美感,而是由个性发出的,高度精神化了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美感。
  即使从内容上看,同样面对真实的客观素材,东坡词雄壮而寓悲,主席词大气而豪迈,显然所提炼出来对美的感受也大相径庭。这就反映出,虽都是个性化创作,但精神化倾向不同,普遍意义就不同。
  如果再拿主席词《菩萨蛮·大柏地》来比较,“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与“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景境情调何其类似,然而主席词提炼出的是“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充满了主动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斗争倾向,较东坡词凝聚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无奈和悲观,内涵不知要美上多少倍。
  也因此,主席词更让人品味不尽,乃至已经超越了单纯品味,而具有了实在不能再实在的号角力量,让人鼓舞,不进取都不行。这又是从个性化,到精神化,再到普遍意义的体现。
  写诗写不出来普遍意义,必定缺乏内涵的扩张力量,即张力,如所谓“吸引人,打动人和感染人”,实际还是个性不足,精神化不够的结果,也就冥冥中不比不知道地,影响着作品的欣赏性,而这一切又都是认识和情感的结果。
  认识虽受着这样那样的主客观局限,如时代,经历,情感,志向,但也反作用于这些,总之既是互相较量的关系,也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最终都会以认识的形式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表现。一个人想写出什么样的诗来,不妨从这个地方多得一些启示。
  感性诗有环境、氛围和形象等的视觉优势,突出了直观效应,易于以最近最快的途径刺激人的感性意识,并第一时间引发情感反应,又因为形象思维是人的初始思维能力,是最先显现出来的,所以感性诗总让人自觉不自觉地倍感有诗味。
  这的确是事实,且是古今未变的事实,不过不足以说明这就是写诗不二之法。这方面纵可从诗的形成和发展角度,去历史中寻找客观缘由,如所谓“唐诗重情,宋诗重意”,尚不能从中发现实践本身的必然规律,尤其是其中存在的哲学原理,这必须从不断的认识中获得。
  感性诗的这种情况,不属于诗是哪一类型的原因,而是人的主观感受在起作用。写那一类诗,有哪一类诗的特点,在审美上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无外乎是创作特色使然,而究根结底是人的思维在主导着人的感知。
  这揭示出的是,除了把感性和理性,形象和抽象折中了的哲理诗,尚能够与感性诗一起易于被人感知以外,议论诗的确不易被人随时跳动的情感及其情绪,以感性的方式来捕捉和接受,但这也好有一比,即,见到的第一眼美人未必不让人打眼,而第二眼美人则无一例外地让人打不了眼。
  这说明的是,美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有机联系,而非绝对对立的矛盾关系,谁也不能否定谁。
  就比如学数学,单就一个过程来分析,平面几何总是先学的,首先遵循由易到难建构起合理的逻辑思维,培养的是初步抽象认识和理解能力,然后学习立体几何,在普遍固有的形象思维基础上,把逻辑思维推向更复杂的层级,最终实现两种思维方式的相互成长和完善,进而让人脑逐渐形成全面周密科学合理的系统思维结构,促进综合处理各种信息的本领,也使完整的思维活动能力发达了起来。
  感性诗,哲理诗,议论诗,这三者写诗方式就是这样的辩证统一关系,既不应互相排斥,也不应断定哪个一定有诗味,哪个一定没有诗味,这是不以某个人的盲目主观意志转移的。
  诗味不是虚无的,也不是谁说咋样就咋样,更不是仅凭经验、好恶,甚至打马虎眼就可论定。泛泛讲,诗味是人对诗的天然感受,以越品感受味道越足为有诗味。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地看,这还是有赖于以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认识来判断。
  一言以蔽之,一首诗有没有诗味,都不是形式自身的问题,而是写得出来,写不出来的问题。写不好就怎么写都没有诗味。这其中,既有能力问题,也有认识在冥冥中起作用,二者都是无可替代的。

132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773
贡献
22151
金钱
24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4-27 10: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老师此文,让我认识到,写的诗有无诗味,关键还是认识问题。即:“诗味不是虚无的,也不是谁说咋样就咋样,更不是仅凭经验、好恶,甚至打马虎眼就可论定。泛泛讲,诗味是人对诗的天然感受,以越品感受味道越足为有诗味。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地看,这还是有赖于以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认识来判断。”我很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9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4
贡献
102632
金钱
11589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4-27 1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关于诗味和怎么分辨诗味”的论述,使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诗味。看到有些诗友总是谈“诗味”,我也很好奇,再看看他们关于诗味的解释,却往往让人不敢苟同。比如,有些人说要制造意境,本来营造意境是写感性诗的基本方法,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被他们说成诗味以后就出了问题,因为这明显是以偏概全嘛,这就是原本没有问题而制造问题。还有一些说老干体没有诗味,可是他们又分不清什么是老干体,什么不是老干体,这就造成了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既没有实践,也缺乏调查研究,标准全凭一张嘴,这又如何能让别人相信他们说的正确?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自证的能力和认识。更有一些人说要写出个性,咋一听是那么回事,当问他们什么是个性时,回答却莫衷一是,好多回答甚至让人大跌眼镜。比如有些人说“个性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被条条框框拘束”,咋一听还是那么有道理,当再问他们什么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时候,往往回答的却是沽名钓誉和虚荣自私之类的言论,这犹如让人火热的心,突然一下子掉进了冰窖里,说不出的无趣和冰凉。
      而由老师的文章让我更加明白了,写诗和上学是一个道理,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一个道理,总是从基础向高层发展,总是从简单向复杂进步。感性诗之所以给人一种有诗味的感觉,不是证明诗味就仅仅是感性,而恰恰证明出的是当今社会,人的认识普遍感性,既相对普遍缺乏理性。缺乏理性的认识,就容易把感性当为真理,就像井中的青蛙一样,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一样的道理,是受认识局限和人性缺陷所束缚的结果。认识不到位和感情不合理,也是当今社会的普遍存在,相对而言也是客观的存在,总是和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误导,有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但如果有这样缺陷和局限的人并不这样认为,甚至固执的认为人生就是这样 ,表现出一副只要钱,不要命的无赖作风和习气,那就出了严重的问题。不过,没有见识的人平时说什么别人也许不会听,但如果这样的人不幸的写起了诗,甚至还以为这是诗味,并不遗余力的四处鼓吹和歉眼球,这就很有欺骗性,就像一个恶霸混进了干部的队伍而为非作歹一样性质,那危害的程度是无法估量的。这其中不乏官员名星之类的,比如什么梨花体,羊羔体等等。
      总之,通过老师的文章,让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诗味,即人性的味道,人性的温暖 ,人性的智慧。是人这个决定因素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不是其它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我一定会好好的学习,坚决让自己变得有温暖,有智慧,如此,写出来的东西才可能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401

帖子

24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8
贡献
397
金钱
1095
发表于 2021-4-28 05: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文论诗心宏明,诗歌写作学习及创作,诗者诗情画意达为诗歌欣赏的思想认知于客观事物的不断的深刻进行。诗者情感风采,诗者工作生活的社会意义的美好精神抒发,个性的美好达为整体社会的精神文明的美好风采。感性诗,哲理诗,议论诗,诗者精神世界运动,诗者心衷心感的工作生活的实际实践的美好生发。老师文论启思诗歌学习的写作及创作并欣赏诗歌的诗思励进,诗者诗韵诗意诗志,实际实践的工作生活的鲜活生命的进程,诗韵畅达人心,人心诗心境界,每一次的见证最真实的励进的成长的诗者并欣赏者,每一次的发现新生的诗者自己并欣赏者自己,诗感人性的自然情感之力,承为客观世界的义理给力,人心诗心,人诗合一!诗韵诗者心,意气无所禁。感由心头起,畅怀万里地。思发人性美,惯常德行力。眼眸向心田,抒怀诗之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1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