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10|回复: 155

荒唐不过拗救论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08: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22 09:04 编辑

荒唐不过拗救论

    近体诗的形式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近体诗的句子也是永明体的句子:
    上句: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下句: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少了一个仄平仄仄平,古人认为这种句式不可以,后人叫它孤平虽然不科学,但作为一个名子也未尝不可。
    拗救理论却说: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为定式。其他为变格。这也罢了。但拗救理论者又生出新花样:他们把这种句式仄平平仄平挑出来说第三个平声是为了救第一个仄声。那么平平平仄平,第一个不是仄声,那第三个平声又是干什么?把平平仄平仄挑出来,说是第四个平声是为了救第三个仄声。那为什么没有仄仄平仄平这个句子用第三个平声救第四个仄声?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2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09:1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糊涂到自已已经找到答案却不知道,故总是自已打自已嘴巴。你第二段列出的标准句式不是比你开头列出的句式少多了吗?这就是答案。用三羊的口头禅:你的明白?

点评

你看不懂吗?永明体自己的标准句子不是拗救理论者的正格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2 0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2 09:29 编辑

荒唐不过拗救论

    近体诗的形式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近体诗的句子也是永明体的句子:
    上句: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下句: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少了一个仄平仄仄平,古人认为这种句式不可以,后人叫它孤平虽然不科学,但作为一个名子也未尝不可。
    拗救理论却说: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为定式。其他为变格。这也罢了。但拗救理论者又生出新花样:他们把这种句式仄平平仄平挑出来说第三个平声是为了救第一个仄声。那么平平平仄平,第一个不是仄声,那第三个平声又是干什么?把平平仄平仄挑出来,说是第四个平声是为了救第三个仄声。那为什么没有仄仄平仄平这个句子用第三个平声救第四个仄声


=========================

1、
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三拗四救说:
【念】应仄而平,是【拗】;【君】应平而仄,是【救】!
四拗三救说:
【君】应平而仄,是【拗】;【念】应仄而平,是【救】!
在下三羊,特别说明:只可【本句自救】,不宜【对句相救】。


2、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本句自救:
【湖】应仄而平,是【拗】;【水】应平而仄,是【救】!
对句相救:
【水】应平而仄,是【拗】;【混】应平而仄,是【救】!

3、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本句自救:
【湖】应仄而平,是【拗】;【水】应平而仄,是【救】!
对句相救:
【水】应平而仄,是【拗】;【混】应平而仄,是【救】!


4、
《田家》王绩
家住箕山下,门枕潁川滨。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枕】应平而仄,是【拗】;【川】应仄而平,是【救】!
【言】应仄而平,是【拗】;【避】应平而仄,是【救】!
【劝】应平而仄,是【拗】;【园】应仄而平,是【救】!
【忝】应平而仄,是【拗】;【川】应平而仄,是【救】!


5、
《落花》李商隐
髙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客】应平而仄,是【拗】;【竟】应平而仄,是【救】!
【未】应平而仄,是【拗】;【忍】应平而仄,是【救】!


6、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
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本句相救法:
【酒】,应平而仄是【拗】;【扬】,应仄而平是【救】。
【荷】,应仄而平是【拗】;【罩】,应平而仄是【救】。

两联双救法:
【酒】,应平而仄是【拗】;【荷】,应仄而平是【救】。
【扬】,应仄而平是【拗】,【罩】,应平而仄是【救】。


7、
《田家》王绩
家住箕山下,门枕潁川滨。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本句自救法:
【枕】应平而仄是【拗】,【川】应仄而平是【救】
【言】应仄而平是【拗】,【避】应平而仄是【救】
【劝】应平而仄是【拗】,【园】应仄而平是【救】
【得】应平而仄是【拗】,【林】应仄而平是【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09:15
金筑子糊涂到自已已经找到答案却不知道,故总是自已打自已嘴巴。你第二段列出的标准句式不是比你开头列出的 ...

你看不懂吗?永明体自己的标准句子不是拗救理论者的定式句。

点评

【近体诗的形式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近体诗的句子也是永明体的句子】 不是【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而是照搬。凡是永明体的律句,近体诗都可用。 近体诗使用永明体的律句是有条件的。依据平韵8句近体诗来说,最多使用6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0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22 10:01 编辑

沈宋什么格式都写。沈宋也没说什么是正格,什么是变格。沈宋更没说他的变格一经拗救就都变成正格了。
病人,通过医救,他就是健康人。病句,不管怎么救它还是病句。
病人,通过医救,是他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成为健康人。病句,是甲处少了什么,在乙处再长出一个什么,叫自救。自己少了什么,别人多了什么,它就得救了,叫大拗救。也就是大谬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2 1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个诗例就有一个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2 1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仄仄平仄平你能在平韵诗举出十个以上诗例吗?需知孤平都能举出193例!

点评

举出不举出有什么用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2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22 09:04 编辑
荒唐不过拗救论
   近体诗的形式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近体诗的句子也是永明体的句子:
    上句: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下句: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提示:永明体中上句还缺:
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
  
下句还缺:
仄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2 1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09:30
你看不懂吗?永明体自己的标准句子不是拗救理论者的定式句。

【近体诗的形式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近体诗的句子也是永明体的句子】
不是【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而是照搬。凡是永明体的律句,近体诗都可用。
近体诗使用永明体的律句是有条件的。依据平韵8句近体诗来说,最多使用6个永明体的律句。剩下的2个律句,则是纯正的近体诗律句。

点评

如果都照搬永明体,哪还要律诗干什么? 狭义律诗肯定是比永明体与广义律诗进化充分,所以我们今天才去写。 前人摸索,后人总结,这很正常。平水韵是如此,拗救理论为什么不可以? 儒门的“四书五经”其实也是在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2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10:17
仄仄平仄平你能在平韵诗举出十个以上诗例吗?需知孤平都能举出193例!

举出不举出有什么用处?

点评

个例不足为证其合理,反而证其不合理。如王力说全唐诗只有两句孤平句,即证其大忌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2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0: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拗救理论却说: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为定式。其他为变格。这也罢了。
--------这就是结论。有时候真理还真在小孩子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5-22 13:08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0:21
【近体诗的形式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近体诗的句子也是永明体的句子】
不是【从永明体择优而来】,而是照搬 ...


如果都照搬永明体,哪还要律诗干什么?

狭义律诗肯定是比永明体与广义律诗进化充分,所以我们今天才去写。

前人摸索,后人总结,这很正常。平水韵是如此,拗救理论为什么不可以?

儒门的“四书五经”其实也是在汉代才真正总结的。如果秦朝不是那么快灭亡,那么儒门可能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

一代的火车一开始也是在马路上跑的,后来为什么“画蛇添足”的铺上铁轨?那么为了减少与地面的磨擦的。肯定是那样做更好才会采用,否则还费那事干什么?诗词同理。


点评

这个火车轨道的比喻非常好。当初提出建设铁路的时候,反对的人很多理由也很充分。异想天开,路长的不到头,哪里有铺路的?还是铁的,哪里有这么多铁?这要花多少钱?能给多少山区居民脱贫?结果铁路铺的满世界都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2:07
永明体的律句,你可以随便举例,都可以用于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2 11: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2 11:38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5-22 11:18
如果都照搬永明体,哪还要律诗干什么?

狭义律诗肯定是比永明体与广义律诗进化充分,所以我们今天才去写 ...

永明体的律句,你可以随便举例,都可以用于近体诗!三羊给你找证据!为了方便起见,反过来说,在平韵首句不押的8句近体诗里,每首必有6句符合永明体的律句标准!这是一个定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2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22 11:18
如果都照搬永明体,哪还要律诗干什么?

狭义律诗肯定是比永明体与广义律诗进化充分,所以我们今天才去写 ...

这个火车轨道的比喻非常好。当初提出建设铁路的时候,反对的人很多理由也很充分。异想天开,路长的不到头,哪里有铺路的?还是铁的,哪里有这么多铁?这要花多少钱?能给多少山区居民脱贫?结果铁路铺的满世界都是,反对的人也坐在火车上享受不做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2 12: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0:30
举出不举出有什么用处?

个例不足为证其合理,反而证其不合理。如王力说全唐诗只有两句孤平句,即证其大忌也。。

点评

孤平,仄平仄仄仄,是孤平吗?是律句还是病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07: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句: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下句: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
从永明体到沈宋,以上句子为近体格式的常用句。它们互相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不能说哪句是救,哪句不救。只是到了清人,才分出了什么定体,什么救体(变体)。从永明体到沈宋,只有一种理论,叫“上句平声少,用下句三平承之”。但这是对这一联上下整体的声调平衡而言,并非是什么“下句第三字平声救上句大拗”。这就是我不同意大拗救的原因。

点评

金筑子,你要首先弄清,唐朝时期的近体诗的声律,是【25四声律】,还是【24平仄律】! 永明体3类律句: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近体诗4类律句:在继承永明体3类的基础上,增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3 0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12:46
个例不足为证其合理,反而证其不合理。如王力说全唐诗只有两句孤平句,即证其大忌也。。 ...

孤平,仄平仄仄仄,是孤平吗?是律句还是病句?

点评

孤平,只出现在仄平脚的句子里,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都是孤平句。仄平仄仄仄,大拗句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3 08: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3 08:39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3 07:50
上句: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
    下句:仄仄仄平平 ...

金筑子,你要首先弄清,唐朝时期的近体诗的声律,是【25四声律】,还是【24平仄律】!
永明体3类律句: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近体诗4类律句:在继承永明体3类的基础上,增加一个  〇平〇〇平
唐朝近体诗,平韵平起换头格式的声调谱: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依据以上整篇的排列:

纵向的是【平仄律】!
横向的是【四声律】!
从以上声调谱可知:近体诗继承了永明体的6个律句,
只有2个【〇平〇〇平】,才是堂堂正正的近体诗律句。

依据单句为计,每首换头平韵近体诗的句子,75%都是直接借用了永明体的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08: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皇甫冉诗曰: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
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
这是空海的例诗。地吴襟,两个去声,近体诗并非二五异声。

点评

你转载帖子的版本,可能不对!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全唐诗: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皇甫冉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9:26
从明朝真时期空,到六朝沈约时期,依据现有可见史料: 我们找不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片言只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9:09
控 又《集韻》《韻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0
贡献
13066
金钱
1548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08: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07:55
孤平,仄平仄仄仄,是孤平吗?是律句还是病句?

孤平,只出现在仄平脚的句子里,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都是孤平句。仄平仄仄仄,大拗句也。

点评

【仄平仄仄仄,大拗句也】 名为【拗句】,是出律?还是合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3 08: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3 08:42
皇甫冉诗曰: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点评

三羊注音法:将去声控注为上声讲jiǎng。 请问山羊控字什么时候发这音?你能举出诗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3 0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5-23 08:55
孤平,只出现在仄平脚的句子里,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都是孤平句。仄平仄仄仄,大拗句也。 ...

【仄平仄仄仄,大拗句也】
名为【拗句】,是出律?还是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3 09: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3 09:1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3 08:42
皇甫冉诗曰: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从明朝真时期空,到六朝沈约时期,依据现有可见史料:
我们找不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片言只语!探索唐朝声律,务必要【以唐朝证唐朝】,
既不是【以明朝证唐朝】,也不是【以清朝证唐朝】,更不是【以王力证唐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3 09: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3 08:42
皇甫冉诗曰: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你转载帖子的版本,可能不对!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全唐诗: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皇甫冉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

点评

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皇甫冉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 -----金筑子的“有光”抄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2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09:26
你转载帖子的版本,可能不对!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有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 ...

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皇甫冉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

-----金筑子的“有光”抄错。

点评

自己去查一下秘府论原文。三羊说的是全唐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3 10:47
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皇甫冉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高汉缙绅。

自己去查一下秘府论原文。三羊说的是全唐诗。

点评

文镜秘府论的影印件: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何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2:30
空海抄的皇甫冉等人的诗多有错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2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3 08:58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若貢切,空去聲。(送韻)

  • 三羊注音法:将去声控注为上声讲jiǎng。
    请问山羊控字什么时候发这音?你能举出诗例吗?

    点评

    永明体、唐近体,四声皆以切韵为准。三羊找的以外的四声都不能用来作根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1: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3 11:05
    三羊注音法:将去声控注为上声讲jiǎng。
    请问山羊控字什么时候发这音?你能举出诗例吗? ...

    永明体、唐近体,四声皆以切韵为准。三羊找的以外的四声都不能用来作根据。

    点评

    谁说的?你又在杜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8
    发表于 2017-5-23 11: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3 11:12
    永明体、唐近体,四声皆以切韵为准。三羊找的以外的四声都不能用来作根据。 ...

    谁说的?你又在杜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