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寸草晨露

创新,还是创新

  [复制链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9 07: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9 06:41
以后古典诗的排列是打油第一、回文第二、格律第三、古风第四。格律诗在急速退化中。哈哈,我是诗词预言家 ...

只说回文诗。?-------这种认识加个前提“网络上”,那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不会比网络格律差,格律也“只不过是文字游戏的东东,有几首像样的有诗意的”。如果用于宋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宋朝的回文可以说绝大多数都不比宋朝的格律诗差

点评

你是说类似于下列的宋回文诗?真假另说,这种回文诗惨不忍睹,有何价值?这才是对律诗的亵渎和退化! 碧芜 (宋)王安石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春深。 客倦留酣饮,身闲累苦吟。 吟苦累闲身,饮酣留倦客。 深春晚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9 15: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0-9 09:0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0-8 15:55
古人不创新,哪来的永明体,哪来的唐代古风,哪来的近体诗?又哪来的词,又哪来的曲?汪洋大海的你看不起 ...

现有诗歌体裁有几种?它们有什么特点,不足又在哪里?
当你有了答案再来扯什么创新。
诗歌不是靠什么复古来续命,也不是以什么创新的花样来换得一时的聒噪。当下的这体那体之类的创新还少吗?写出当今的时代风采才是诗歌唯一要做的工作。在什么格式上搞“创新”这种噱头只会阻碍诗歌的健康发展。

点评

同样的你有哪些证据说古代的各种诗体不是创新,你再来扯你的“时代风采”吧  发表于 2018-10-9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9 15: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0-9 07:47
只说回文诗。?-------这种认识加个前提“网络上”,那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不会比网络格律差,格律也“只 ...

你是说类似于下列的宋回文诗?真假另说,这种回文诗惨不忍睹,有何价值?这才是对律诗的亵渎和退化!
碧芜 (宋)王安石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春深。
客倦留酣饮,身闲累苦吟。

吟苦累闲身,饮酣留倦客。
深春晚菊黄,旷野平芜碧。

点评

古代汉语若没把握千万不要冒失去批判,会闹笑话的。别拿现代汉语去比仿,认为安石病句多多。人家可是真正的古董。  发表于 2018-10-9 16:31
别读不懂装聪明。你评评看  发表于 2018-10-9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9 16: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9 06:41
以后古典诗的排列是打油第一、回文第二、格律第三、古风第四。格律诗在急速退化中。哈哈,我是诗词预言家 ...

就是打哈哈掩盖一点尴尬,-----让事实说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9 16: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9 15:30
你是说类似于下列的宋回文诗?真假另说,这种回文诗惨不忍睹,有何价值?这才是对律诗的亵渎和退化!
碧 ...

安石的我估计你水平不够,会评出笑话的,还是评首容易的吧:
晓起     (宋)程俱
霜林一望极空寒,晓鼓催人觉梦残,
黄雾帯秋江渺渺,劲风翻影露漙漙。
香飘引篆新添火,髪密胜簪慢整冠,
狂拙懒便惟少事,兴来闲借逺山看。

看山逺借闲来兴,事少惟便懒拙狂。
冠整慢簪胜密髪,火添新篆引飘香。
漙漙露影翻风劲,渺渺江秋帯雾黄。
残梦觉人催鼓晓,寒空极望一林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8-10-9 17: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9 17: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回文东东,纯属拼凑,凑成可倒读而已,毫无文学性,人们不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5: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8 07:59
诗词引入平仄声律,是进步还是退步?是优点还是缺点?既然仿效古典诗词,却不遵守声律,是否舍本求末之举 ...

词用平水平仄谱之,是禁锢,就是不让人好好写作(赵丽蓉语“就是不让人好好说话”)。

词牌即唱调,是官场的“宫商角徵羽”五音,民间的“工尺上四合六乙”七音谱曲,词本就是唐代文人在平仄格律方块诗之外,为诗抒情的一种突破。一牌多体,是清弄的,其实就是一种唱调的字音四声的不同填写,第二首词不按第一首的平仄,恰恰证明平仄为次或不予顾及。李白清平调一气写三首,平仄不同,李龟年谱曲,一曲三首,更证明词与歌行体一样,不是抠住平仄创作的。


抠平仄写格律体,还有什么“八病”,演化为禁锢而已。平仄是从真声真调来的,南腔与北调四声大相径庭,合了南腔就不合北调。比如京剧的四声与豫剧黄梅音的四声就相异。所以由官方定礼部韵略以求统一,而这个“公用”音调,并未走出字表,半个多世纪乃至百年的国语普通话还未完全一统呢,哪有什么平水一统?


让人死记字表,是英明皇上康熙的统治策略,要控制百姓先控制知识分子(百姓子弟精英),要控制知识分子就是利用科举进士,科举就要增加难度,几个人进士,百万人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孔乙己”。


顺便说,汉代选拔是举孝廉,沿袭后成了官宦与巨贾们走后门的专利,所以科举考试选拔是一种进步。但到清龚自珍呼“不拘一格”时,科考弊端就表现的相当充分了。考场作弊,那是必然的,于成龙时的恩科,就卖试题。


科考的禁锢加捣鬼,使清代大量知识分子无所建树:即如康乾盛世期,GDP那时世界第一。但同期,西洋的科技人才大量涌现,中华呢,纪晓岚们在翻故纸堆,在禁锢上再加镣铐?中华的创造发明人才哪儿去了?所以,格律科考之弊,罪莫大焉!后来戊戌知识界大反思到五四成文化运动,皆是中华疼痛发出的吼声


今天,高考加上诗考题,会考平水音?异想天开!?一些人又打着继承的旗,搞禁锢,真的是不应该的。

点评

平水是禁锢,格律是镣铐,谁让戴的?还不是自愿?现在不是讲自由吗?尽可以抛弃它们,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互不干涉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0 07:04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5: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8-10-10 05:32 编辑

词,诗体之一个种别。词体利于抒情,但非不言志。毛泽东先生《沁园春.雪》,就是借景言志的上乘之作。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0 07: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0 05:12
词用平水平仄谱之,是禁锢,就是不让人好好写作(赵丽蓉语“就是不让人好好说话”)。

词牌即唱调,是官 ...

平水是禁锢,格律是镣铐,谁让戴的?还不是自愿?现在不是讲自由吗?尽可以抛弃它们,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互不干涉好了~

点评

平水还真的要丢弃。 今天,无论作者标榜用什么音韵,到朗读时,大公众场合是用普通话朗读,小场合是方言读,此外没有别的音。说不用古音不能继承古诗,是不符合历来实践的;不用东周春秋音,就不能领会诗经?不用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0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0-10 08:4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0 07:04
平水是禁锢,格律是镣铐,谁让戴的?还不是自愿?现在不是讲自由吗?尽可以抛弃它们,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

没有规矩,哪来方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2
贡献
13126
金钱
1555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10 09: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寸草在中华坛就讲过,李白清平调三首,是突破格律的名篇。如果懂格律,就不会这样说,清平调是三首合律的七言绝句。

点评

这个题,是对李白三首清平调定平仄谱。先生当时站出来为其平仄了。其实不用费力,在软件上一下就定出了。这三首清平调词牌,平仄是不同的;竹枝词也会平仄。钦定词谱放过这个名作,有苦衷,得定李白一体、二体、三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0 22:11
清平调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0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0 1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8-10-10 09:19
记得寸草在中华坛就讲过,李白清平调三首,是突破格律的名篇。如果懂格律,就不会这样说,清平调是三首合律 ...

清平调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平仄粘对和声律韵律完全合近体七绝之律。

点评

说李白三首清平调不是词牌,是七绝?历代古籍无此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0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22: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0 07:04
平水是禁锢,格律是镣铐,谁让戴的?还不是自愿?现在不是讲自由吗?尽可以抛弃它们, 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

平水还真的要丢弃。
今天,无论作者标榜用什么音韵,到朗读时,大公众场合是用普通话朗读,小场合是方言读,此外没有别的音。说不用古音不能继承古诗,是不符合历来实践的;不用东周春秋音,就不能领会诗经?不用屈原楚音,就不能理解离骚?

唐音长什么样,我们不知道了,但全国各地方言都能读唐诗。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22: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8-10-10 09:19
记得寸草在中华坛就讲过,李白清平调三首,是突破格律的名篇。如果懂格律,就不会这样说,清平调是三首合律 ...

这个题,是对李白三首清平调定平仄谱。先生当时站出来为其平仄了。其实不用费力,在软件上一下就定出了。这三首清平调词牌,平仄是不同的;竹枝词也会平仄。钦定词谱放过这个名作,有苦衷,得定李白一体、二体、三体。三个清平调平仄谱,一个谱曲,就都唱了。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2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0 11:52
清平调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说李白三首清平调不是词牌,是七绝?历代古籍无此论。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22: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0-10 08:12
近代之中国文化,旧的文化体系被摧毁,新的文化体系又建立不起来,所谓文化创新,说白了几乎是在移植、模仿 ...

先生不少论述,说“洋化”。洋东西可为中用。马克思主义就是从西洋飘过来的。


邓小平先生提出的开放,放进来许多“洋”:洋科技、洋产品、洋管理等等等等。
习总提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现在是个大村落,这才是中华自信。
古代有用的拿过来、西洋有用的借过来。自信,是有批判的吸取营养,为我所用。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0 22: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0 22:13
说李白三首清平调不是词牌,是七绝?历代古籍无此论。

是组诗不是词牌。见【搜狗百科】《清平调词》,出自《全唐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是组诗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04: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0 22:37
是组诗不是词牌。见【搜狗百科】《清平调词》,出自《全唐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是组诗作品。
...

不同认识而已。按说,诗就是从歌而来,但后来只立于书面,不唱了。词体是诗的分支,李白《菩萨蛮》《忆秦娥》,就是填的唱牌。《竹枝词》,是唐代蜀地少数民族(宜宾一带)的民歌。《清平调》词,就是词,有歌词有谱曲,没有说七绝。看来七绝平仄比词牌宽泛,所以给词牌加平仄谱,是枷锁不枉。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05: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1 04:43
不同认识而已。按说,诗就是从歌而来,但后来只立于书面,不唱了。词体是诗的分支,李白《菩萨蛮》《忆秦 ...

清平调虽然可以算作词牌,但实际就是七绝。而且是平起和仄起不拘的七绝,须严格按平仄粘对。所以这种词谱是没有意义的,将七绝称为词的作品极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0-11 06:4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1 04:43
不同认识而已。按说,诗就是从歌而来,但后来只立于书面,不唱了。词体是诗的分支,李白《菩萨蛮》《忆秦 ...

谁说诗不唱了,成了纸上的东西?诗确实是从歌中走来,但诗除了唱,更多的,还是吟,当然还有诵。正是因为侧重于口头表达,在格式上才特别注重音调的组合。
你不适宜在“理论”里混,你对诗歌的认识太浅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10-11 08: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7 12:51
古韵则不可诗——只能说可游戏。

-------又来胡说八道!

无人能读的东西均不可诗,文字游戏则另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10: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0 22:13
说李白三首清平调不是词牌,是七绝?历代古籍无此论。

是标准的七绝。钦定词谱收了部分绝句进词谱,说得很清楚,是广收,未必是承认它们真的是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  一绝大多数的词是长短句
二即使是整齐的句子,句子为律句,但不会按相对相粘进行
三即使是整齐的句子,句子为律句,押韵却不按格律诗要求进行
四整齐的句子,句子为律句,按相对相粘进行,押韵按格律诗要求进行,那便是格律诗。少数进入词,是“广收”的原因,虽然收入,但应该认识到它们不是真正的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6: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0-11 10:38
词  一绝大多数的词是长短句
二即使是整齐的句子,句子为律句,但不会按相对相粘进行
三即使是整齐的句子, ...

在唐,出现词,原因有二:


一、诗从古风歌行扭转为“格律体”占上风,文人基本上天天绷紧炼律句,准备走仕途以便鸡犬升天(孟浩然还不以科考为意,还是走推荐之徒,科考是逐步转换为仕途之路的);诗的歌唱功能逐步转给应考。诗之余,就是填词以补充活跃文化生活;李白《菩萨蛮》是当时的域外曲调;刘禹锡竹枝词是少数民族曲调......


二、大唐盛世少不了歌舞。不可能在宫廷乃至民间的文艺节目去朗诵诗歌。所以宫廷梨园需要弹唱歌舞填新词作新曲,民间演唱小调自然也会影响文人写作。(元曲兴起同唐词的环境影响与社会需求如出一辙,也由于词也不唱了)。


词牌、曲牌,是给唱的,有宫廷五音民间七音曲谱,不以句子齐不齐为准。说清平调是词,还是梨园演唱宫廷词,不仅干巴巴立于案头,是歌曲有谱的。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16: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8-10-11 06:48
谁说诗不唱了,成了纸上的东西?诗确实是从歌中走来,但诗除了唱,更多的,还是吟,当然还有诵。正是因为 ...



你那些律句,是以你的口头发音为准的吗?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16: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0-11 16:37 编辑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此本唐人七言绝句”(合律仄起首句入韵),“原属绝句,因《花间集》载此,故采以备调。”(《钦定词谱》原注)。《八拍蛮》,唐教坊曲名。 是折腰七绝,首句用韵或不用韵。  《清平调辞》,七言绝句(平起或仄起,押平韵)。 还有《水调歌》,《凉州歌》,《伊州歌》: 皆五言(仄起)和七言(平起)平韵绝句。《陆州歌》是仄起平韵五言绝句。  
 《钦定词谱》注云:“以上六调皆唐人七言绝句,当时音律必有所属,今歌法不传矣。聊为类列,至《清平调》三首、《水调》、《梁州》、《伊州》诸词,此宋人大曲之源。另辑一卷,附于卷末。”可见这些诗(绝句)名确实曾经是当时的一些古曲名。只是因为曲调没有流传下来,使这些歌词徒有其名,变成仅有平仄声调的诗体了。
只有一些不合律的诗作,若因有仿作而流传,就成为词牌。“不合律”包括平仄不合声律,长短句,句数字数变得灵活,押韵平仄皆有,而且有转韵和叶韵。如小令《字字双》,其实就是一首古风(七言乐府歌词):
字字双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四平韵     王丽贞
床头锦衾斑复斑(韵),架上朱衣殷复殷(韵),空庭明月闲复闲(韵),夜长路远山复山(韵)。
-----可见词确实起源于诗(古风,乐府歌词),但只有脱离了诗的格律和形式的诗才成为词,在命名成谱之后流传了下来。所以宋人将词称为诗余或长短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11 17: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辩坻》:
太白《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二“想”字已落填词纤境“若非”,“会向”,居然滑调。“一枝浓艳”、“君王带笑”,了无高趣,“小石”*之坦涂耳。此君七绝之豪,此三章殊不厌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11 18: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三诗俱铄金石,此篇更胜。字字得沉香亭真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11 18: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绝句精华》:
第三首总结,点明名花、妃子皆能长邀帝宠者,以能“舞释存风无限恨”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