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寸草晨露

创新,还是创新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4 17: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0-14 17:59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4 17:21
阴平不拖声,阳平是上坡音,有点类似佩文上声的定义。

你说上声接近阴平,不用说在普通话中,在古代也大不相同。 “天子万福”是历史上关于四声最有名的一个典故。这四个字就是四声,“天”是平声字,“子”是上声字,“万”是去声字,“福”是入声字。天(平)的发音与子(上声)的发音岂不有天壤之别?

点评

我说的是佩文规定的“上声”定义“高呼猛烈强”,同普通话定义的阴平声,极其类似;佩文规定的“四声”定义里,没有爬坡上声音。 普通话四声规定里,没有拖声调平声;阳平是上扬后拉平?阴平为什么是“阴”?我还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8: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4 17:57
你说上声接近阴平,不用说在普通话中,在古代也大不相同。 “天子万福”是历史上关于四声最有名的一个典 ...

我说的是佩文规定的“上声”定义“高呼猛烈强”,同普通话定义的阴平声,极其类似;佩文规定的“四声”定义里,没有爬坡上声音。

普通话四声规定里,没有拖声调平声;阳平是上扬后拉平?阴平为什么是“阴”?我还没理解,是跟着规定叫。


天子的子,我的方言不是高呼猛烈强,更不是上扬音调,有入声味道。

点评

这可能是你的错误理解,或你的普通话也不见得标准的缘故,不能以此不科学的定义律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8:19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8: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0-14 17:34
文化创新这一提法本身并没错,但具体到传统文化上,其主要问题是怎样传承,还是怎样进行创新?值得探讨。 ...

上面转的有习近平论文化创新。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4 1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4 18:14
我说的是佩文规定的“上声”定义“高呼猛烈强”,同普通话定义的阴平声,极其类似;佩文规定的“四声”定 ...

这可能是你的错误理解,或你的普通话也不见得标准的缘故,不能以此不科学的定义律人。

点评

正是规定的错位,才有必要探讨,而不是起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8:28
古今关于音、调的规定都是缺豁的不完整,考真说真音应有五声,也涵盖不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8: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

  创新,是创造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大抵有两类模式:
一是在旧有之上进行更新。就比如嫁接,植入新接穗,使旧根之上长出新型的苗芽而成为新的事物;
二是在本无中发明、创造,搞出新有。

所以,创新绝不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突破旧的常规戒律。

创新,就不满足于既有;创新的突破,就是不满足既有。创新者的眼里没有完美的事物。围着人的新需求而创新;
创新,需要发散的思维模式:眼光向四面八方去看、去想,尤其是要向前看;
创新,需要平等的思维模式,创新面前人人平等,突破权威、挑战过去是创新的起点;
创新,还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与轫性。孜孜不倦、甚而痴迷。比如贾岛的推敲那样。
    突破,首先是突破自我,然后是突破前人。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8: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4 18:19
这可能是你的错误理解,或你的普通话也不见得标准的缘故,不能以此不科学的定义律人。 ...

古今关于音、调的规定都是缺豁的不完整,考真说真音应有五声,也涵盖不全。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8: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4 18:19
这可能是你的错误理解,或你的普通话也不见得标准的缘故,不能以此不科学的定义律人。 ...

正是规定的错位,才有必要探讨,而不是起哄。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8: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破除迷信 解放自己》(十年前的)

   所以提出“破除迷信”,是诗坛迷信现象还不算轻松:一是洋迷信;二是古迷信。诗歌的求新求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实就是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羊水是为了保护孩子,有了孩子才能代代延续。“五四”砸烂孔家店,剔除封建糟粕,却丢掉了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是个极端。羊水同孩子不能一起倒掉。一起倒掉是最不可取的。诗歌,继承不可弃、创新不能少。
  .
   白话入诗,又借鉴外洋的一些创作方法,是五四以来新体诗的进步。但学洋诗,不能搞洋迷信,是拿过来为我所用;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按中华文化传统翻译,使其增色不少。今天孔子学院办遍世界,外国也在学中华文化、中华诗歌。中华诗歌的表现手法,也会为外国创作所吸收。这才是真正的相互融通、相互交流。抱着洋诗集卧轨,无助于中华诗歌的发展,也是极端。
.
   诗歌(诗词曲赋)是最能创新最需创新的文学形式。华夏诗歌文化是在几千年的传承创新中发展的,创新从未停顿。


创新主要是三个方面:一形式(体如衣履)、二内容(核如身心)、三写法(法如游刃)。诗歌的“写什么”与“怎么写”就是讲求“出新”,每一首诗作必出新,即使借用前人一句,但必合其用,用则赋予新意;而形式与写作方法的选用是约定俗成,突破则是有人率先一步,大多作者合力,长期积累的结果。一种新形式新写法甚至是多少年的创新实践的结果。
华夏诗歌创新历来都是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的。不能也不会抛除优良传统。一个新的体式脱颖而出,旧有的形式也仍然存在。诗歌创新实质上是道路的拓宽。


   白天鹅是丑小鸭走来的。诗体出新,是一个过程。
      一切形式的基本要义,是为写作内容服务的,衣之为身,履之为足。创新之高,在灵魂内核与外在新市的完美统一。

     曹雪芹与莎士比亚都是世界级文化大师。他们的创新成就,都有利于世界文化;都值得学习、继承;都是高峰。但事物是运动的、发展的,不是静止的不变的,不论有多高的造诣,在人类历史上,也都说不上“顶峰”,都是要发展的。崇拜可以,迷信则不可。诗在继承上,学唐很必要。唐的精髓是创新、发展。不因前有孔子、屈原而不进,不因前有建安、谢陶而固守,
.
   人们对新诗与古诗两分诗坛,是暂时容忍了,但很不满意。就是需要破除洋迷信与古迷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是可取的路子。时语新诗无韵无格随意乱写、古体则言必平水(今学庠既不按平水教,也不按平水学,更不按平水考,中国也从无按平水流通对话,今少数民族外国人也会普通话),真令人匪夷所思。
.
   所谓解放自己,走出洋迷信、走出古迷信:新体诗学习、继承中华文化传统,融进中华民族特色;仿古诗吸取新鲜空气、学习采用新的表达方法。诗创作,走继承、创新的路。从现实生活里汲取营养,把中华文化特色,鲜活时代特色融进作品里。
.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9 07: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陈规,不是创新,是背包袱。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9 07: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淬叶之声:面对历史的涛声   


詩歌是歷史濤聲的記錄儀與感測器。詩歌為人類文化生活所需求、精神之食糧。有史以來,“聽取新翻”,詩歌為歷代人所重視;“各領風騷”,也為歷代所刷新。


新體詩誕生以來,面對的是詩學的包括語言、節奏、音樂、和諧藝術性以及接地等氣問題;古體詩在百年斷層後,面對的是更新思維、怎樣適應現代多元審美等問題。


新體詩的 “自由”常被誤解。以為自由詩愛怎麼寫就怎麼寫,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束縛。這是最大的誤區。“自由”意味著獨立的、充分自覺自發的創造活動,而非放任自流。
仿古詩的創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少新意、二缺內涵、三無佳句。出成色的太缺乏,稀缺立異標新感。


創作的時代特色、新鮮的空氣,還需進入筆端。若少新意,還是沿襲過往那一套,怎會不讓人說,還不如去看唐詩?若缺內涵,直不楞登,不可咀嚼,無讀者再創作餘地,又有幾多人喜歡;佳句是在橫托氛圍裏適時出現的,是作者境界決定的。若無佳句,不能讓人越品越出味,怎能成為廣為流傳的至理名言。


洋詩的引進、華夏現代新體詩的興起,是世界詩壇一件大事。古典、新詩,相互指摘相互否定是不正常的:一、有各自自以為是的湯水翻滾;二、互指摘,露出各自的短板。


詩,有史以來都非保守園地。哪有“創”而不“新”的道理?詩,也是最大度能容的。包容五湖四海、古今中外,即如科考這種關乎人生命運的桎捁,也未擋住詞體的出現、也未擋住曲體的高山聳立。行政命令,絕非詩的頂頭上司。詩人是獨立的,詩是自立的。所以,古典,不復古,學習新詩的張力;新詩不媚外,學習傳統的神韻,白話入詩,想傳神也得吸收傳統詩詞的東西。詩界形成中西融合、古今和諧共識。出佳作而不作假。華夏詩則意新韻諧,振興有望。



所以淬葉以為:


一、給予新詩的是創造形式的自由,如自行量體裁衣,給自己的詩做一件合身得體的形式;


二、古體,是前邊已做好的衣服樣式,作者把自己的詩套進去,不要呈“削足適履”態;


三、改良者,是把新思維融進詩裏,把舊裝束適當放寬些,以適應自己的創意所需。


詩本有世界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學洋、學古都是是為了今。地球村裏,文化交流、融合,是浩浩蕩蕩潮流,是無可阻擋的。


但是華夏詩的根在華夏,“異調來後匯我風”,接地氣是必須的,加進古典傳統是必要的。新體詩、傳統香。植根大地才有走不完的蔥蘢。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05: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这里的,提创新就撇嘴,可以看出,离出新有多远。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2-6 16:3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2-6 05:28
来这里的,提创新就撇嘴,可以看出,离出新有多远。

一年12个月,全世界通用,你创新一个20个月的出来,如何?
为什么要创新?旧的有哪些不足?创新要达到什么要求?

点评

大眼这说法叫没文化。 就文艺类,创作就是创新,不创新就是抄袭。比如“捉浪花”,早就有了,有人抄来当自己的,就是抄袭。 推陈出新,这个词早就有。大眼看来还没有真正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6 21:54
日新月异  发表于 2018-12-6 1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2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8-12-6 16:35
一年12个月,全世界通用,你创新一个20个月的出来,如何?
为什么要创新?旧的有哪些不足?创新要达到什 ...

大眼这说法叫没文化。


就文艺类,创作就是创新,不创新就是抄袭。比如“捉浪花”,早就有了,有人抄来当自己的,就是抄袭。


推陈出新,这个词早就有。大眼看来还没有真正理解。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1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