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寸草晨露

创新,还是创新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11 18: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鉴赏辞典》: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沈熙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1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0-11 19:47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1 16:00
在唐,出现词,原因有二:


诗和音乐一样关系密切,尤其是乐府诗,离不开音乐。所以不是谁与音乐关系密切的问题。而是文体特征。词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押韵的方式,而在于平仄。词与格律诗的区别,不在于平仄,而在于句式和押韵方式。所以整齐的句式,一切都符合格律的除非押韵方式不同,便是格律诗,哪怕是收入词,也改不了诗的本质。这点有不少专家曾谈及,钦定词谱的说明也谈到了《词律》也有说明。不能因为它收进了词谱,便认为它脱离了诗。同样,乐府诗也有入词的,那平仄要正好合乎要求(即四声与平仄正好一致)或略作改造



补充
请看针叶林帖子,说明了“广收”原因:《杨柳枝》,唐教坊曲名。“此”(合律仄起首句入韵),“原属绝句,因《花间集》载此,。”(《钦定词谱》原注)。           是因为《花间集》把它当成了词,所以《钦定词谱》收它“故采以备调”,但它“本唐人七言绝句”,这就是它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19: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1 16:06
你那些律句,是以你的口头发音为准的吗?

大眼怪说:“谁说诗不唱了,成了纸上的东西?”还真说对了,古风本来是唱的,但谱丢失了,大眼怪,你唱几首来听听。格律诗便不是唱的,新乐府也不是唱的。再到后来,古风也不唱了。诗歌改成吟。但大眼怪,估计你吟也不会,只会诵。会吟的话你说说看,如何吟。会不会吟骗不了我,因为我会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19: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枝词》,本是唐代蜀地少数民族(宜宾一带)的民歌。本也是格律民歌,不当入谱。但它引进了曳尾,改变了格律的形式,使押韵形式也改变了,成为长尾韵,因此与格律诗有所不同了,可以是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20: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1 16:35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此本唐人七言绝句”(合律仄起首句入韵),“原属绝句,因《花间集》载此,故采 ...


是的,这些说明都指出它们是格律诗,收进词中是以广见闻,“采以备调”、“当时音律必有所属,今歌法不传矣。聊为类列”

句式整齐的古风入词,与格律诗情况一样。收了少数,“采以备调”。

真正的词,1多是长短句、2只管律句,不管相对相粘、3押韵多不依格律。这三条就是词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1 20: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0-11 18:43
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就文化的时代性来说,它的突出表现是有着相对不变的形式。所以对曾经处于世界领 ...

你们把创新局限了,以偏概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0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8-10-13 09:44 编辑


在诗这种文学艺术形态里,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但,诗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依然是意象表达,其次是诗的构建,其语言文字运用也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押韵、可唱、可吟、可诵、可读等。运用使之活谐(活,鲜活),四声的使用有一定作用。

我批判康熙《钦定词谱》,是它仅强调四声,固化了词创作,违背应鲜活、活泼的需求,违背了词(曲)的素质本源,为控制知识分子制造枷锁牢笼。《洞仙歌》调,极其典型,一个词调牌60体,即60个平仄各异的分类,这种一调多体,有甚必要?诗词创作,四声有压倒性作用吗?业余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2 08: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正确对待历史和中华文化遗产,不要因产生的朝代不同而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06: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有不少共通的。说音乐无国界:西方五线谱对中国宫商角徵羽、西方音阶的1234567,对中国民间工尺上四合六乙。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3 0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3 06:53
人类有不少共通的。说音乐无国界:西方五线谱对中国宫商角徵羽、西方音阶的1234567,对中国民间工尺上四合 ...

确实很奇怪,不管各国音乐有多大差异,居然都是以1234567为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3 11:0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类声调;抑扬,即平仄。五大音阶:12356,(47是2个半音),是由人的声带决定的。世人差不多。

点评

轻轻问一声: 古上声,今阴平,倒是抑扬兼备?就字词之音调,应是中性的。说有些适合表达抑有的因调适合表达扬,较为中肯。 笑有伪笑,怒有嗔怒。抑扬主要是人的情感表达;四声间用,声调起伏,有助抑扬顿挫。把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2: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3 11:07
两类声调;抑扬,即平仄。五大音阶:12356,(47是2个半音),是由人的声带决定的。世人差不多。 ...

轻轻问一声:

古上声,今阴平,倒是抑扬兼备?就字词之音调,应是中性的。说有些适合表达抑有的因调适合表达扬,较为中肯。

笑有伪笑,怒有嗔怒。抑扬主要是人的情感表达;四声间用,声调起伏,有助抑扬顿挫。把四声两分平仄,特别新声韵,不合声律规律。

点评

上声什麽时候变成今阴平了? 阴笑也是笑的一种,莫管背后的心情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12:36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3 12: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3 12:31
轻轻问一声:

古上声,今阴平,倒是抑扬兼备?就字词之音调,应是中性的。说有些适合表达抑有的因调适合 ...

上声什麽时候变成今阴平了?
阴笑也是笑的一种,莫管背后的心情如何。

点评

我此前有论述。在上面。 古上声定义“高呼猛烈强”、普通话阴平(一声)亦高呼猛烈强。即如不与新声比,高呼猛烈强的仄声,不能作“抑”看。三个声调作仄的归类,今日看,有其不合理一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5: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3 12:36
上声什麽时候变成今阴平了?
阴笑也是笑的一种,莫管背后的心情如何。

我此前有论述。在声韵专贴里。


古上声定义“高呼猛烈强”、普通话阴平(一声)亦高呼猛烈强。即如不与新声比,高呼猛烈强的仄声,不能作“抑”看三个声调作仄的归类,今日看,有其不合理一面。


点评

今天的普通话,主要包括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对应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05:38
原来上声可变为阴平,是你的发明啊,高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15:07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3 15: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3 15:02
我此前有论述。在声韵专贴里。

原来上声可变为阴平,是你的发明啊,高见!

点评

先生,这定义不是我下的。我只是做了比较。我的口语,也就是读阴平“高呼猛烈强”。 究竟什么是高呼猛烈强,这也就是古人一个定义,长什么样,只能估摸。今天不同的是,可以拿真声真调录音录像,口口相传。 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3 1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6: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3 15:07
原来上声可变为阴平,是你的发明啊,高见!

先生,这定义不是我下的。我只是做了比较。我的口语,也就是读阴平“高呼猛烈强”。

究竟什么是高呼猛烈强,这也就是古人一个定义,长什么样,只能估摸。今天不同的是,可以拿真声真调录音录像,口口相传。



再,我对所谓“平水”提了不少质疑,起码属音韵归类杂乱无章,只是一道风景,不会再流传。因为后代不会对这东西起太多兴趣。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6: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是批判的继承,在问为什么里,把中华优秀文化精气神予以光大。


所谓“创新”,不是纠缠什么音调什么体,是作者要尽力站在时代前沿,尽多借用新语汇、新观念,写出符合新审美新大众情趣的向上的诗歌作品。



我也曾说过,新打油诗,要写成诗中小品,在幽默笑谈里励志出彩。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04: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向着未来

      中华
五千年的脚步走到今天,是一个进步连着一个进步。就诗歌,是四言五言到七言,有整齐句式、长短句式再到今天的新体诗。
   我们需要承继文明基因。中华文化有自己的辉煌传统,中华诗歌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我们应当接过前人递过的接力棒,站在已有成就的百尺竿头上,更进一步。
   我们继承基因是为了发展,而不是返祖,身披胡叶、茹毛饮血那是古人适应古代生活环境的作为。古代生活产生古代文明古代文化;今天互联网时代,有更新的生活,而且还要创新,向着未来。
文学(含诗歌)作为时代的反映,不仅需要当代气息,也要向着未来走去。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4 05: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0-14 08:31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3 15:02
我此前有论述。在声韵专贴里。

今天的普通话,主要包括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对应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190513tcyvjj3yv32z3sdd.jpg
-----该图引自“解读中华通韵”,由图可见四声中音域上声最小,由小到大依次是上声,去声,阳平,阴平。有什么根据说上声不是抑调,可变成阴平?

点评

新声一声定阴平,声调高,一般是不拖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7:17
我说的是康熙字典“高呼猛烈强”定义的上声,不是新华字典定义的今谱通话上声。谱通话上声,我上面举过范例:回答闻声“有没有”的“有”(-/),可以扭弯向上。文友可以自己口头试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2
贡献
13126
金钱
1555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14 0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上声变作今阴平的字,能否举几个实例?俺找了半天,一个也没找到。

点评

叟,枚不胜举。 佩文“高呼猛烈强”定义的上声,与普通话一声之高呼平声,应是如出一辙。我举过的点名应声之“有”,就是阴平的“高呼猛烈强”。但平水的“高呼猛烈强”,只是定义,长什么样不得而知,得有人出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0: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8-10-14 12:4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4 05:38
今天的普通话,主要包括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对应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该图 ...

我说的是康熙字典“高呼猛烈强”定义的上声,不是新华字典定义的今普通话上声。普通话上声,我上面举过范例:回答闻声“有没有”的“有”(-/),可以扭弯向上。文友可以自己口头试试。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0: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8-10-14 09:54
古上声变作今阴平的字,能否举几个实例?俺找了半天,一个也没找到。

叟,枚不胜举。

佩文“高呼猛烈强”定义的上声,与普通话一声之高呼平声,应是如出一辙。我举过的点名应声之“有”,就是阴平的“高呼猛烈强”。但平水的“高呼猛烈强”,只是定义,长什么样不得而知,得有人出个“样板”,才有可比性。

点评

说枚不胜举,把枚前置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7:18
叟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叟,古是多音字,平声是老者,叟叟双声平声是形声,并非古上声今变平声: 〔古文〕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后切,音藪。《說文》老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3:37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4 13: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4 10:36
叟,枚不胜举。

佩文“高呼猛烈强”定义的上声,与普通话一声之高呼平声,应是如出一辙。我举过的点名应 ...

叟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叟,古是多音字,平声是老者,叟叟双声平声是形声,并非古上声今变平声:

〔古文〕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后切,音藪。《說文》老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疎鳩切,音搜。叟叟,淅米聲。《詩·大雅》釋之叟叟,蒸之浮浮。《註》釋,淅米也。叟叟,聲也。《集韻》或作溞,通作溲。
又《正韻》先侯切,漱平聲。尊老之稱。《劉琨·贈盧諶詩》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濱叟。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同搜。搜搜,動貌。或省作叟。

点评

这贴是回复植杖叟。我呼的叟,是植杖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86
贡献
21824
金钱
2853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4 14: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4 05:38
今天的普通话,主要包括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对应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该图 ...

可见阴平阳平还是可以列为一类的。一是落脚点一至,二是不像上声,中途无变化,三是没有去声的四级那么大的度数

点评

阴平不拖声,阳平是上坡音,有点类似佩文上声的定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4 13:37
叟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叟,古是多音字,平声是老者,叟叟双声平声是形声,并非古上声今变平 ...

这贴是回复植杖叟。我呼的叟,是植杖先生。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4 05:38
今天的普通话,主要包括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对应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该图 ...

新声一声定阴平,声调高,一般是不拖声的。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8-10-14 10:36
叟,枚不胜举。

佩文“高呼猛烈强”定义的上声,与普通话一声之高呼平声,应是如出一辙。我举过的点名应 ...

说枚不胜举,把枚前置了。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0-14 14:13
可见阴平阳平还是可以列为一类的。一是落脚点一至,二是不像上声,中途无变化,三是没有去声的四级那么大 ...

阴平不拖声,阳平是上坡音,有点类似佩文上声的定义。

点评

你说上声接近阴平,不用说在普通话中,在古代也大不相同。 “天子万福”是历史上关于四声最有名的一个典故。这四个字就是四声,“天”是平声字,“子”是上声字,“万”是去声字,“福”是入声字。天(平)的发音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4 17:57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声调的定义,是书面的,没有真声真调录音作样板,所以诗词文章仅靠表,无法体现真音。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7: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声调,在佩文、在国语普通话,都是集中一些人搞规定。用新声韵,是新时代的必然。要讨论,就是如何运用的运用之法为宜。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