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234
金钱10417
贡献7955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234 点
贡献- 7955 次
金钱- 10417 枚
|
发表于 2023-5-9 07: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9 09:42 编辑
你也真是不开窍
‘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这是节律搭配的四声碎用,八病中的前四病说的是声调上的四声搭配碎用,后四病说的是声母韵母【按今之话】的搭配,【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段是互文性,前两句说的是前后浮切搭配,加后四句联系起来说的是一句中和一联中要浮切配搭、轻重悉异、音韵尽殊。
近体是唐时有史以来最为简约的诗体了,真以为沈约时代的永明体碎用四声会象近体的两两替对哪么好说呀,除了节律上比较明显的平与非平、上与非上等的对立尚可一窥其豹外,其句律、对律、篇律上跟汉魏古风类似还没有形成必然的规律,或者换句话来是这规律我们还不能完全破解。
逮至刘滔之论后句律上就稍明显了一些,只声调而言是着重24四声碎用,平与非平、上与非上。。。句首上有平头制约,押韵上有上尾制约,句内有蜂腰制约,白脚上有鹤膝制约,除蜂腰外句内还有后四病制约,这些构成了永明诗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规律
为什么却用“碎”?碎,散也,细破也,这也难懂?碎用,不就是分散而用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