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232
金钱10412
贡献7952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232 点
贡献- 7952 次
金钱- 10412 枚
|
发表于 2023-5-12 21: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12 21:55 编辑
研究诗律史,以今察古是实用主义,以今律古是主观主义,以古考古是学究主义。徐青《古典诗律史》用今天平仄观考察齐梁体,曾被著有《永明体到近体》的何伟堂批评为以今察古,但以今察古并非完全不对,用四声八病考察齐梁体固然符合当时理论,但以平仄观考察齐梁体更能解决今天平仄律形成过程,南开大学张培阳博士在其论文《近体诗律研究》一文中就辨析过这个问题:
--------------------------------
楼也歪得够多了,回到主题上来,门外谈诗先生的这段话其实是涉及了理论态度和理论方式、方法问题。
以今察古是实用主义,这是理论方式、方法的问题。
以今律古是主观主义,这是理论态度的问题。
以古考古是学究主义,这是理论态度和理论方式、方法两方面的问题。
所以,理论应先建立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有正确的理论方式、方法
有什么样的理论态度往往就有什么样的理论方式、方法,正确的理论态度往往都是建立在尊重传统、尊重经典、尊重前贤的基础之上而运用各种理论方式、方法去探索、发现及发明,相反的是,不正确的理论态度往往都是建立在反传统、反经典、反前贤的基础之上而假作运用各种理论方式、方法去假作探索、发现及发明,这样的假作探索、发现及发明其实质却是炮制,所以,辨别理论态度便可能是头等大事,而假作的运用各种理论方式、方法的辨别往往就比较容易发现出问题了。
徐青《古典诗律史》用今天平仄观考察齐梁体这点没错,但曾被著有《永明体到近体》的何伟棠批评为以今察古应该也是没错,因为他们之间的角度是不相同的,虽然他们的方向可能是一致的,但何伟棠要的是从考察永明、齐梁诗律的角度着手,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指出用今天平仄观考察齐梁体的方式上所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其简单性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