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12-3
威望589
金钱1838
贡献1188
高级会员

威望- 589 点
贡献- 1188 次
金钱- 1838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5-11 08:0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五律声律特点:第一、失对仍是主流。在所有统计的214首平韵五律中,失对有136首,比例为63.55%。第二、非律句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基本保留在萧纲一人的诗中(庾信两句非律句可能是讹文造成的,详见下文)。第三、单纯存在失粘的诗歌,数量和比例都有所上升,前一阶段106首有13首,而这一阶段214首,则有58首。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又产生了第四个特点,即合律五律的数量和比例略有提升,第一阶段106首中有2首,而这一阶段214首中则有15首。不过,由于此时,失对仍很常见,造成了合律五律总体上的稀有。第五、就单个诗人而言,庾肩吾和徐陵的声律水平,各自都是他们时代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徐陵,无论从以上数据中的任何一项来看,他都是引领潮流者。由于庾肩吾长于萧纲,徐陵又长于庾信、王褒、阴铿等人,仅此而论,足见声律之事,并非都能后出转精。
以上五个特点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第二个特点。即非律句,几乎集体性的消失。这种特征,后来又延续到陈、隋和初唐,而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声律特点。正因此,凡是新体五律在这几个时段中出现了非律句,就应该特别谨慎。如果详加考察的话,不难发现,这些时段的一些非律句,往往多是由文本讹误造成的。这种讹误有的有版本依据,如萧纲《和武帝宴诗二首》(其二)末句"步陈始分旗","陈"当为"阵"之讹,王褒《和殷延尉岁暮诗》第六句"财殚密亲疏","亲"当为"戚"之讹,下文将要提到的张正见《后湖泛舟诗》第三句"泛荷分兰棹","荷"当为"荇"之讹,骆宾王《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第四句"清歌落范尘","范"当为"苑"之论。有的虽没有版本依据,但从其撰辞也可以见出,如庾信《拟咏怀诗二十七首》(二七)第六句"杨排久飞灰"、《问疾封中录诗》第六句"回溪狭猿还","杨排"和"狭猿"都不甚通,当是流传有误所致,或谓"狭猿"当作"峡猿",意虽通,但整个句子应该还有问题,因为改过来的"回溪峡猿还"仍是非律句。又如下文张正见《还彭泽山中早发诗》第三联"残暑避日尽,断霞逐风开","残暑"、"断霞"等用语也明显不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