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邓钧

关于特拗

   关闭 [复制链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5 1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2-15 19:41 编辑

安铜川诗友:
请你移步到中华诗词论坛看看我在那里和其诗友的讨论。你先在本论坛上面点一下嘤鸣诗社,
然后按一下回车键,最下面有两行字,第一行 友情连接 第三行是 中华诗词论坛,你按一下这行字,就到了中华诗词论坛网。在这个论坛的分论坛中,有一个  东坡赤壁诗词  分论坛。在这个分论坛中我发了个帖子 “古风与近体诗的区别”,谈到有拗救的诗是古风还是律诗。参加讨论的有三四个新的诗友发表意见。你去看看他们的意见,也可以和他们讨论。

点评

东坡赤壁诗词分论坛,知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1:59
欢迎讨论,欢迎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5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67
贡献
3428
金钱
4759
发表于 2022-12-15 2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2-12-15 21:58 编辑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12-13 12:02
科举考试不一定是考律诗。

律诗,有二四交替,与二五四声之说。

苏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 开始收录了历史上多数的 科举考试 例子,这就是依据。
     另有 白居易 的自己编 的诗集,分为律诗,格诗两种。 这就是依据。
       可以从中进行对比分析。
       安铜川 的反对意见 有何依据?

安铜川: 科举考试不一定是考律诗。
       律诗,有二四交替,与二五四声之说。

苏 :我没有说 科举考试一定是考律诗。是说:“可以从中进行对比分析。”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科举考试 大多数是 考律诗。同样,白居易 的自己编 的诗集,分为 律诗的诗,也是绝大部分是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是严格的律诗。

     因为科举考试考官的看法的是一个时代的有代表性的看法。这就是依据之所以成为依据的理由。

     律诗,有二四交替,(略)。 律诗的二四交替说,仅是其中的要素,诗句的构成仅是“有二四交替”,并不足于判断是否是律诗。

     律诗,有二四交替规律,是来自漫长的历史实际的诗的创作,人们从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一个合理的规律中的一个要素。
     同样,一个律诗特别认可的一个律句的变形--“特拗句”,也是这样产生的,也是人们从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一个合理规律中的一个要素。(见前面提的依据,多有实例)。


     为何一个律诗就不能特别认可一个律句的变形--“特拗句” 句式? 你 的反对有何依据?


点评

二四交替,已为清朝人承认。 写律诗,就要严谨规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9 14: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5 23: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2-15 23:39 编辑

苏星空版主:
    在中华诗词论坛东坡赤壁诗词 分论坛上,我发了名为 古风与近体诗的区别 的主题帖子,有几位版主和诗友详细列出了古体诗(古风)的特点和近体诗(绝句,律诗)的特点,引经据典,最后得出结论,有拗句而又进行了拗句的七言诗和五言诗,属于律诗。
  建议您也去看看。
  另外,在这个大中华诗词论坛这个诗词理论分论坛上,各位版主都认为有拗句而又进行了拗救的五言诗和七言诗是律诗,不妨在投稿须知上说明:本栏目是律诗专栏,正格的律诗和有拗救的律诗都可以在这里发表。另外,各位版主结集出版时候 也带头注明五律或七律就是了。辩论的双方观点和依据都摆出来了,不必再讨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2-12-16 08: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12-15 17:51
另外的灵活性,由你自已掌握。
如你觉得按律诗规则写,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你可以写古体诗,或参照律诗, ...

自己掌握嘛,说法不错的。律诗的定义并不统一,就是自己掌握的结果。这一首诗是律诗,这一首诗不是律诗,没有权威裁决,也是自己掌握。这与懂不懂文学无关,只与标准把握宽严有关,而标准把握宽严,其实就是个自己掌握。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是严律诗;一三五不论是宽律诗;拗救和平平仄平仄是更宽一点的律诗。宽与更宽一点,无非都是灵活性。

点评

都失对了,写出裂口诗来了。 律诗,是不能失对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9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2-12-16 08: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12-15 17:43
流行性,人家写的是古体诗,自然可以用平平仄平仄。不能把唐人写的诗,都当作律诗。只有符合律诗定义,符 ...

规范律诗---一三五不论就是严格规范之外的补充规定。

点评

一三五,是格律的一部分。 格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灵活性,二是原则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9 14: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80
贡献
21229
金钱
27399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6 1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科考的诗,对近体诗的形成有些影响,但对近体诗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别没研究便想当然。
当今的高考,只有大纲,那次有对以后有决定性的规定?唐朝应类似,他还没有大纲呢,考官不同,规定就不同,皇帝点个头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9 14: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24 09:45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2-15 21:42
苏 :钦定四库全书  文苑英华卷一百八十 开始收录了历史上多数的 科举考试 例子,这就是依据。
     另有 ...

二四交替,已为清朝人承认。
写律诗,就要严谨规范。不能搞敷衍了事的自救,他救之类的名堂。

同样,一个律诗特别认可的一个律句的变形--“特拗句”,也是这样产生的,也是人们从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一个合理规律中的一个要素。

     平平仄平仄,违反了交替原则,且在古体诗中经常出现,怎么会成为特拗句或特定格式呢?平平仄平仄,应是律诗之大忌。用平平仄平仄写诗,会失对,写出有裂口的诗。
律诗,要句内相间,句间相对,联间相粘,这就是律诗的铁三相原则。写律诗,不能违反铁三相原则。
    平平仄平仄,在唐诗中经常出现,是因为人们写的就是古体诗,或参照律诗写古体诗。参照律诗,写出来的古体诗,从表面看,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律诗。
    一首诗,出现一个古风句 平平仄平仄,人们也会谅解,把作品视为律诗,或准律诗。   含有平平仄平仄的诗,被认为是律诗,是人们谅解所致。
   含有平平仄平仄的诗,是唐宋律诗中的古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9 14: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19 15:34 编辑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2-16 08:32
自己掌握嘛,说法不错的。律诗的定义并不统一,就是自己掌握的结果。这一首诗是律诗,这一首诗不是律诗, ...

用平平仄平仄,都失对了,写出裂口诗来了。

律诗,是不能失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9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2-16 08:50
规范律诗---一三五不论就是严格规范之外的补充规定。

一三五,是格律的一部分。
格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灵活性,二是原则性。

点评

既有此灵活性,不妨再加上一些另外的灵活性。对有两种,音对,意对。仅仅个别地方音不对,不是大问题。一三五也会导致音不对,只是没有在节奏点上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9 15: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9 15: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2-19 15:46 编辑

到现在为止,在两个诗词网上,大多数版主和诗友认为有 仄仄平平仄平仄  句式的七言诗是带有特拗而又已经自救的律诗,有 平平仄平仄句式的五言诗是有特拗而又已经进行本句自救的绝句。只有刚刚和安铜川两位版主坚持认为有这两种句式的诗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古风)。理由是这种句式,与其对句是失对,而只要有一个失对的七言诗就不是近代诗的律诗,而是古风。同样,只要有一个失对的五言诗,就不是近代诗的绝句,而是古风。

点评

失对了,就不是律诗。 形式完美,是律诗的基本特征,美学要救。 写律诗,就要严谨规范,不允许搞偷工减料,敷衍塞责之类的拗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52
你说平平仄平仄,怎么自救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2-12-19 15: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12-19 14:58
一三五,是格律的一部分。
格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灵活性,二是原则性。 ...

既有此灵活性,不妨再加上一些另外的灵活性。对有两种,音对,意对。仅仅个别地方音不对,不是大问题。一三五也会导致音不对,只是没有在节奏点上罢了。

点评

律诗,要严谨,规范。246音不对,就是出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9 16: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2-19 16:40 编辑

我认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唐朝诗人写近代诗遵循的规则,在唐朝以前写诗并没有这个规则。凡是规则,必有例外。一三五不论有例外,二四六分明也有例外。二四六分明的例外就是除了第七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是正格以外,还认为 仄仄平平仄平仄 也是允许的。在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的近代诗(律诗,绝句)中大量出现这种句式。王力先生在他的著作中称呼这种律诗和绝句中出现的句式为特拗并已经自救。
  为什么允许出现 仄仄平平仄平仄  和  平平仄平仄 呢?因为诗句通顺自然所要求,例如 上面唐诗中的“作胡语”“夜深坐”“旧时月”“故乡水”“共公子”等等。与诗句要通顺自然这条原则相比,失对的规定就不那么重要了。


点评

只要你承认是拗句,就已经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我不愿多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9 19:14
特拗,还有其他拗之类的写法,写出的诗,都是古体诗。 那些写法,都是偷工减料,敷衍塞责的写法。都 是违反律诗定义,违 反交替原则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2-12-19 15:47
既有此灵活性,不妨再加上一些另外的灵活性。对有两种,音对,意对。仅仅个别地方音不对,不是大问题。一 ...

律诗,要严谨,规范。246音不对,就是出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24 09:20 编辑
邓钧 发表于 2022-12-19 16:13
我认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唐朝诗人写近代诗遵循的规则,在唐朝以前写诗并没有这个规则。凡是规则, ...

特拗,还有其他拗之类的写法,写出的诗,都是古体诗。
那些写法,都是偷工减料,敷衍塞责的写法。都是违反律诗定义,违反交替原则的。形式完美,是律诗的基本特征,和美学要救,那些写法,不符合律诗的基本特征,美学要救。
世界上那有谎言重复一万遍,就能成为真理的说法与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拗之类的写法,都写出了裂口诗,还在说是特定格式。
就好比皇帝的新衣里的皇帝一样,已经赤身裸体了,还在说自已穿着世上最美丽的新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0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2-24 09:33 编辑

你和刚刚两位版主是坚持把平仄交替当作律诗唯一标准的人,我已经明白你们的观点了,不必反复重述。

点评

平仄交替,是原则,是铁门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律诗定义,就要按律诗定义去写。没有律诗定义,你想怎么写都 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2-12-13 20:23
不是我错,也不是王力先生在《汉语诗词格律诗》中叙述错,不是《诗词津梁》作者王佐邦说错,更不是唐朝大 ...

你还想阻止别人评论你的帖子。
都违 反了律诗定义,还不是错。都违反了交替原则,还不是错。
依你之见,世界上就没有错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09: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的定义没有说对句一定要平仄交替。

点评

用句句都必须是律句,律句必须符合交替原则去验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2-12-19 15:39
到现在为止,在两个诗词网上,大多数版主和诗友认为有 仄仄平平仄平仄  句式的七言诗是带有特拗而又已经自 ...

你说平平仄平仄,怎么自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2-12-24 09:25
你和刚刚两位版主是坚持把平仄交替当作律诗唯一标准的人,我已经明白你们的观点了,不必反复重述。 ...

平仄交替,是原则,是铁门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24 09:54 编辑
邓钧 发表于 2022-12-19 15:39
到现在为止,在两个诗词网上,大多数版主和诗友认为有 仄仄平平仄平仄  句式的七言诗是带有特拗而又已经自 ...

失对了,就不是律诗。
形式完美,是律诗的基本特征,美学要救。
写律诗,就要严谨规范,不允许搞偷工减料,敷衍塞责之类的拗救。 写律诗,不搞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成为真理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2-12-24 09:40
律诗的定义没有说对句一定要平仄交替。

用句句都必须是律句,律句必须符合交替原则去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0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你把平仄交替是律诗铁门槛,违反这个铁门槛就是古体诗的根据说出来。

点评

律诗要遵守相间,相粘,相对的三相原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10:00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4 0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09: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2-12-24 09:57
请你把平仄交替是律诗铁门槛,违反这个铁门槛就是古体诗的根据说出来。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1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2-12-24 09:57
请你把平仄交替是律诗铁门槛,违反这个铁门槛就是古体诗的根据说出来。

律诗要遵守相间,相粘,相对的三相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4 10: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2-12-15 18:41
安铜川诗友:
请你移步到中华诗词论坛看看我在那里和其诗友的讨论。你先在本论坛上面点一下嘤鸣诗社,
然后 ...

欢迎讨论,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些,辩论双方都知道。但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都有例外。王佐邦在《诗词津梁》中已经引用王力先生的著作诗词格律学律诗部分关于特拗的论述,说二四六分明有个例外,就是可以出现拗句,并且可以进行拗救。拗救后仍然是律诗。你说,二四六分明是帖门槛,不允许有例外,除了你以外,还有哪位研究律诗的人说过?

点评

世界上那有谎言重复一万遍,就能成为真理的说法与做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五不论也有例外,并不是铁门槛,请看下面的例子:


那么“一三五不论”是不是就是在一三五位置上平仄随意呢?从这句话的理解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我前面就说了,所谓口诀、俗语必然有他不严谨的地方。
“一三五”大的原则上是不论平仄,但是如果因为不论而出现了格律诗严禁出现的“诗病”,那也是不允许的,会造出出律的结果。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黄河入海流”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如果我们不用“黄”,而换一个仄声字,比如“大河入海流”,听上去也不错,但是平仄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在格律诗中除了韵脚之外,整句只有一个平声,这就是“孤平”,是严重的诗病,这一句出律,就导致整首诗不是格律诗了。

点评

不违反135不论246分明。你这已经转移了论题,是哪种更好的问题,而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转移话题是无法正常交流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9 19:17
孤平,不是诗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主题

1734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575
贡献
2722
金钱
59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0: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2-24 10:59 编辑

二四六分明也有例外,王佐邦的《诗词格律》引用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学》关于律诗中允许出现特拗,并且可以进行本自救,就是二四六分明的例外,其例子在本帖中已经列举出来了。总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给初学者讲的,进了这个门槛就算初步入门了,但还是进一步深造。

点评

允许特拗,就是自想矛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5 1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2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