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10
金钱28615
贡献2185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10 点
贡献- 21856 次
金钱- 2861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14 1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明体与宫体诗出现律句的概率为什么不同
永明体的时代以萧渊统治时为主,蜂腰是25不同调的25律。“五字之内,音韵悉异”,在24位置上出现声调相同虽不大好,但还不属于八病,根据四声组合,24位上四声共有16种组合,其中平声与其他三声的组合有6种,占37%。也就是说37%的概率会出现符合唐朝格律诗平仄的情况,这个比例是很大的,所以在永明体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律句”。到刘韬提出24位置更重要,蜂腰改成24不同调的24律,于是24位上四声只有12种组合了,其中平声与其他三声的组合仍然是6种,占50%。这个时期已是萧纲时期,属于宫体诗为主的时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永明体由于没有注意24位置的声调,因此在24位置上出现平仄符合唐朝要求的,一是偶然性随意性,二是出现的概率相对不大,只有37%,三是永明体与格律诗在24平仄分明这个关键的键上毫无关系,所以,永明体虽然对推动格律诗的形成关系重大,出现的“律句”也不少,但永明体属于古风范畴,不属于格律诗的范畴。到宫体诗时代,由于重视了24位置,24的声调搭配已从随意性到必然性,虽然没有提出平仄问题,但只是一步之遥,平仄搭配已从37%提高到50%,加上梁陈五子们对平声的情有独钟,于是平仄的符合率(也就是律句)分别达到77%到95%的程度。这时所差的只有平仄的明确提出,相对相粘的确立。因此宫体诗虽然还在古风的范畴中,但其中相当多的诗已接近格律诗,因此我们说宫体诗时代才是格律诗时代的桥梁。格律诗的形成应该从梁陈时代开始(梁指梁朝后期),唐朝初期开疆辟土,沈宋正式宣布确立,然后有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磨合,到大历以后才成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