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10
金钱28615
贡献2185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10 点
贡献- 21856 次
金钱- 2861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12 1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宫体诗的价值
南北朝的宫体诗,对格律诗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宫体诗是永明体出现的后期,南朝梁后期和陈代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这种风格(按 此术语不是我说的)的诗歌,自梁武帝及吴均、何逊、刘孝绰已开其端。宫体诗的主要作者就是萧纲、萧绎以及聚集于他们周围的一些文人如徐干、庾肩吾、徐陵等,陈后主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宫体诗最早缘起于人们对徐摛(chī)诗体的称呼,以其流行于太子的东宫而得名(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我们知道萧纲的父亲萧渊一不懂(可能是假的)四声,二反对四声,所以沈约虽然大力推广四声八病成效却不大,但到萧纲是则大不一样了,四声八病全面铺开,萧纲们的宫体诗一是继承了永明体的声律,另外24律的蜂腰说代替了25律的蜂腰说,四声开始二分法,这是与永明体的分水岭。于是诗歌的声律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出现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宫体诗吸收永明体的成果,合律者颇多。在形式上更趋格律化。据有的学者统计,宫体诗中符合律诗格律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基本符合的数量尤多。这说明宫体诗对后来律诗的形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更主要的是格律诗强调对偶,永明体不管这条。宫体诗由于追求绮靡文风,便形成了骈体形式主义诗,骈体是非常重视对偶的,这样格律诗的第二条腿便出现了。有了两条腿,格律诗才能下地走路了。
所以说永明体不是格律诗,一是它连格律诗的第一条腿的条件都不大具备,更不要说格律诗的第二条腿。
同样宫体诗的体与永明体的体一样不是诗体,而是时代风格、体裁、文风之类的内容。因为二者都不具备诗体的外在形态,这可以用我上面诗体基本条件的方法去检验。
对于体的1文体2风格,两者区别总是分不清的的朋友,在具体问题上你们是无法与人交流的。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个问题,请不要为了反对我而反对我的朋友,而忽视这个“辩体”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