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放棹江湖

浅说唐音:王之涣之凉州词

  [复制链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22: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3-19 22:48
你的帖子有什么新东西,都是以前帖子里人家讲过的拚凑而成,套话大话,无东西可看?在酒楼茶馆里唱的能证 ...

以前你们的讨论了什么,我还真没关注,我只是看到版面上一段时间一直飘着关于王之涣《凉州词》的话题,说说我的看法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9 22: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3-19 22:36
历代法帖“河”字,数一数,几个会被认作“沙”,以备比对:

这个帖子拿来批驳错写论者有份量!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19 2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9 23: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3-19 22:57
互相抄错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倒也不能完全否定。但,仅靠信口雌黄,指鹿为马,是不成功的,对吧?
我们 ...

用概率来批驳錯写论者是最好不过了。错写论者,只有闭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9 23: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19 22:53
以前你们的讨论了什么,我还真没关注,我只是看到版面上一段时间一直飘着关于王之涣《凉州词》的话题,说 ...

这叫英雄所见略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19 23: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19 2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9 23: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3-19 22:43
人家楼主一直在就诗谈诗,你杨逍又开始东扯西拉了。要不,本座把版主辞了再来好好教教你,帮你杨逍再长进 ...

这怎么不是谈黄河诗论黄沙诗?河沙抄错论者在此次辫论中有很重的份量,因为双方都没有铁证。而作为旁证抄错概率大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抄错这一块,是沙是河?概率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9 2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信先生 发表于 2018-3-19 21:31
2002年,我的《唐诗三百首》书法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写所用底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横塘退士 ...

启功先生的解读就是一诗两个主题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9 23: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3-19 23:09
我还说了,查查盛唐西域方向的边塞诗,看多少写“黄沙”,多少写“黄河”,这里也能看概率。
可惜,“黄 ...

从西部广阔的土地来看,干旱荒凉的土地比黄河的地域面积大多少倍?万倍,千万倍?西部处处是黄土黄沙,细、小、长的黄河影子都看不到。玉门关没有黄河,以玉门关为中心,半径七百公里都挨不着黄河边。黄河之说从何来?踏遍西部没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20 0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204

帖子

44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1277
金钱
1547
发表于 2018-3-20 01: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焚詩爐 于 2018-3-20 09:23 编辑

他奶奶的(忍不住粗话,众生原谅),朕忍无可忍了。朕叫竹可真,也叫爱茵斯毯,也叫豁金。其实朕真名叫上帝!朕有个官员下界投胎,唤做王之涣,他就写了个黄河,朕叫他写的,你们想咋的。朕告诫他,黄河一词不是人类可理解的。没想到千年后,人类有考证者,朕无语。你考证就考证吧,朕当你闲吧。但你考证最后想证明的是勾股定理。朕说过:人类目前的智慧可以学会勾股定理,不能教他微积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7
贡献
13790
金钱
16796
发表于 2018-3-20 03:5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19 21:23
问好山水诗友,最早记录王之涣《凉州词》的是《国秀集 》,第一二句是: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 ...

放棹江湖先生好!
其实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黄沙″、“黄河”我一直不持立场,不过见先生所论,全然不顾自己的立论可被“反将一军”,也一往无前,故忍不住多嘴搭讪而已。这不,又要忍不住多嘴一下了。先生说《国秀集》的编撰者老眼昏花,把王之涣的名字写作王焕之,先生您记错了吧?把王之涣写成王涣之的,恰恰正是《集異记》的作者薛用弱。
或者再讲讲你引为证据的《旗亭画壁》?在《集異记》中作《王涣之》(恕不再抄录)
王昌龄(公元698~公元757)、高适(公元704~公元765)、王之涣(公元688~公元742)。按原故事的顺序
出现第一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作于公元741年,即王之涣死前一年);出现第二首诗:开箧泪霑臆……(高适作于公元734年,即高适开始找门路当官至《别董大》(公元747年)都当不了官兼无酒钱的时间);出现第三首诗:奉帚平明金殿开……(此作无准确编年时间,网上说专家定为公元742~公元756年,即王之涣死的当年)。小心了!王之涣2月死的,你王昌龄怎地不济,也得在公元742年的正月要把诗写出来,还得交给伶官、乐工练唱配乐,且要一高二王三人聚,更要之后的乐工、伶官、美姬对王昌龄是不认得的,这简直就是安排一出让王之涣“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戏份,哪里像在推崇王之涣的《凉州词》?
这就是放棹江湖先生您要的例证——《旗亭画壁》?
可参见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七八年1月新1版《唐人小说-集異记(二四六页)-王涣之(二五二页)》
言尽于此,我仍回到墙上。

点评

《国秀集》的作者芮挺章、《集異记》的作者薛用弱,两个人都把王之涣三字写成王涣之,这两人都搞错了,可能是因为王之涣在大唐盛世人微官卑,在官位时间也不长,不被世人所熟知和重视,《旧唐书》《新唐书》都没给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06: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20 06:25 编辑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19 22:21
一切崇高美好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魅力一样,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七个字的艺术效果,决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

黄河远上如同一件女人的时装穿在男人身上,你认为美好不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06: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3-19 22:06
起句都为了造境,渲染气氛。

起句就是点明本诗的主题,所谓破题,这是诗界的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0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3-19 22:15
你要用境界去感受啊!你感受不到诗中的境界,我对你的任何规劝都没有用哦!你可以不相信我之所言,但国家 ...

我要醒悟什么?难道抛弃真理去宣扬谬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20 06: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20 07:05 编辑

说了半天,主张是“黄沙直上”的也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所以我认为还是应从诗本身分析看哪种写法更合理。我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为第一句更合理。黄河远上有别的诗可佐证。而黄沙直上的用法无一首诗有这说法。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该诗可和王之涣诗互相印证。刘禹锡(772年—842年)

二华篇(明·宗臣):黄河直上峰头坐,忽散人家室屋里,往往屋上游赤鲤。千门万户半作鬼,广厦高宫尽成土。

席上有女校书介剑秋乞诗(清·丘逢甲)楚楚风神剧可怜,乞诗亲捧彩云笺。春风杨柳人将别,更唱黄河远上篇。

风流子(清·吴藻)黄河远上曲,旗亭句、唱到木兰舟。

但古诗中再无“黄沙直上”的词句。

点评

问好针叶林先生,这是我找的关于黄河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这是黄河派的诗句,黄沙派,吾闽,唐尧,请找出你的诗句。 魏晋,阮籍 《咏怀》黄河为裳带 南北朝,无名氏 《木兰辞》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辞》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07: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20 07:4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20 06:53
说了半天,主张是“黄沙直上”的也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所以我认为还是应从诗本身分析看哪种写法更合理。我 ...

谁拿出证据了?到目前为止,最有力的旁证就是沙龙卷照片和抄错概率论、唐时边塞诗写黄沙黄河的概率论。“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讲黄河曲曲弯弯流过了万里沙漠,实讲黄沙。就是黄河的黄也是源于黄沙。由于黄沙黄土的混入河水,使清水变成黄水,从而得名黄河。要讲河之父,黄沙黄土当之无愧。引证的诗均晚黄沙诗,何以为证?

点评

“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讲黄河曲曲弯弯流过了万里沙漠 …… 万里沙应指黄河河底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0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20 07:5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3-20 07:47
谁拿出证据了?到目前为止,最有力的旁证就是沙龙卷照片和抄错概率论、唐时边塞诗写黄沙黄河的概率论。“ ...

“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讲黄河曲曲弯弯流过了万里沙漠

……
万里沙应指黄河河底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20 08: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08: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20 08:32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20 07:55
“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讲黄河曲曲弯弯流过了万里沙漠

……

也可这样认识。这是从暗处解。总之这句表面是写黄河实质为黄沙。即黄河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左右周边都是黄沙黄土。总之沙多!我认为黄河在古代唐代诗人眼里是不值得歌颂的,有百害而无一利。歌颂黄河是近代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08: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3-20 08:09
黄河,古称河水、河。“黄河”之名,汉代始,但通行起来,是唐宋。

但是,黄河之“黄”,主要是流经黄土 ...

不错。上游水清而少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8: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20 10:23 编辑
吾闽 发表于 2018-3-20 00:00
主要是因为唐代建都长安,加之陇右是李氏发祥地,盛唐时期兰州段黄河算不上边关的,更无理由怨春风不到… ...

这个是我用词不当,不应是出使,而应是出游,我修改过来,可以在《王之涣墓志铭》里找到,“会有诬人交构,公因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淡圭爵,酷嗜闲放。”这里的化游青山,夹河数千里,就指的黄河。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举这两个例子是说,两首诗第一句“黄河远上”和“青海长云”的写作手法,都是浪漫主义,都是比兴手法,而不是实际,不要混淆视听,王之涣的黄河,王昌龄的黄沙,完全是两码事,不要一提到边关边塞,就是先入为主认为是黄沙,根据诗的语境、语镜、语境,盛唐的这些诗和李太白一样都写的很浪漫,很奔放,很雄浑,很瑰丽,很大气,很自信,所以称之为盛唐气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0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焚詩爐 发表于 2018-3-20 01:54
他奶奶的(忍不住粗话,众生原谅),朕忍无可忍了。朕叫竹可真,也叫爱茵斯毯,也叫豁金。其实朕真名叫上帝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2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46
贡献
72923
金钱
9095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20 09: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3-19 22:43
人家楼主一直在就诗谈诗,你杨逍又开始东扯西拉了。要不,本座把版主辞了再来好好教教你,帮你杨逍再长进 ...

好吧,江南雪先生,专版给您留一个嘉宾席位,恭祝先生在【谈诗论词】版交流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0: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3-20 03:50
放棹江湖先生好!
其实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黄沙″、“黄河”我一直不持立场,不过见先生所论,全然不 ...

《国秀集》的作者芮挺章、《集異记》的作者薛用弱,两个人都把王之涣三字写成王涣之,这两人都搞错了,可能是因为王之涣在大唐盛世人微官卑,在官位时间也不长,不被世人所熟知和重视,《旧唐书》《新唐书》都没给这位大诗人立传,《唐才子传》虽说提到王之涣,但也语焉不详,生平经历很少记述。王之涣的名字在当时都搞错,说明他真的人微言轻,王之涣的诗作流传下来只有6首,这说明王之涣怀才不遇、在大唐盛世才华埋没人间,但这6首诗已足够奠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唯一值得要说的就是,当时有一个叫靳能的官员给王之涣写了墓志铭,这个墓志铭是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的。

还有,《旗亭画壁》的故事,这应是传说,不足为信,明代胡应麟就对《旗亭画壁》的故事做了否定,认为是虚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1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20 10:23 编辑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20 08:50
这个是我用词不当,不应是出使,而应是出游,我修改过来,可以在《王之涣墓志铭》里找到,“会有诬人交构 ...

是两码事。谁举证的?

点评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讲到: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又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0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0: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3-20 10:17
是两码事?谁举证的?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讲到: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又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1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20 08:50
这个是我用词不当,不应是出使,而应是出游,我修改过来,可以在《王之涣墓志铭》里找到,“会有诬人交构 ...

浪漫主义是写诗的格式还是一种风格?搞清了再发言。简直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20 1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20 10:20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讲到: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 ...

不要专门把毛主席大旗打出来,是何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