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43|回复: 218

浅说唐音:王之涣之凉州词

  [复制链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3-18 1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20 16:32 编辑

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读好这两首诗,特别是第一首,也许还真要把唐朝地图拿来,放在一起读,才或可领略盛唐诗歌之伟美。

我们都知道,王之涣《凉州词》写的是戌边将士不得还乡的怨情,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悲凉而慷慨,“征人苦情含蓄不露”,“深情蕴藉”,所以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何为唐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指出,盛唐诗歌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如此也。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讲到: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又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

我看今天为诗的人大多数,就是毛主席说的宋人而不懂形象思维。我的看法是,读好这首诗,眼光不要局限于一处地方,束缚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建议大家把唐代地图拿来,感受一下唐代诗人的思维境界是多么的开阔弘远。

诗人王之涣在什么地方写的这首诗,就我个人里理解,我以为,不在黄河,不在凉州,不在玉门关,而在更远的唐朝西部边疆,安西都护府的一个辖区的一个边关塞城。

题目:《凉州词》,又名《出塞》,《凉州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这首诗是王之涣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诗人出游边塞,途经黄河上游,看到黄河远上的壮丽景象,而在写诗的时候,并不在黄河附近,而是运用形象思维,这是想象的虚拟画面,为什么用黄河远上来入诗,黄河是母亲河,流淌在中华大地,含着边关将士的思乡情结。黄河远上白云间,这是黄河上游的景象,地处高原广阔地带,场景与天边白云相接。戌边将士向东遥望故乡,连黄河都看不到,黄河是精神寄托,在诗里是虚拟的画面。

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就是写实了,又不完全写实,一片孤城是实写,万仞山有实写成分,也有想象的成分。一片戌边的城堡在塞上高原大漠显得处境孤危,万仞山这里还是形象思维,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地理地势西高东低,塞上高原大漠地势遥遥阻隔了与家乡的距离,更添离愁别绪,表现了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征战边关的残酷危险。

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杨柳勾起离愁,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何须怨三字,表明怨情之强烈而又能自我宽解、互相安慰。

第四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都吹不到玉门关,这里要看唐朝地图,哪还能吹到更远的唐朝西部边疆,所以还是好好的守卫疆土、保卫祖国吧,悲壮苍凉,慷慨壮烈,的的是我汉家精神、唐人风骨。

这首七绝,四句每一句都在写边关将士的离情,诗境之开阔远大,全由第一句而来,若是“黄沙直上”,盛唐诗格骤降,不见唐人之风骨气象境界,有好多不同版本,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可以是“黄河直上”,但绝不是“黄沙直上”,“沙”字是“河”字的误读,古人的行草书,“河”字很容易看成“沙”字,因此不要误读。

观此凉州词绝句,可知王之涣胸襟之浩渺,有如李太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当然,他本人也有很著名的另一首五绝《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这是诗人看到的实际景象,黄河入海流,真的在鹳雀楼上看到了黄河入海流吗,这就是形象思维,胸怀、气度、精神、境界,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我想说说,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孤烟直”是指什么,众说纷纭,有的理解成沙漠旋风引起沙尘飞旋如孤烟直上,有的理解成边防烽火台燃起的平安火,或者是其他之类,诗无达诂。我说说我的理解,我们都知道王维还有一首《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使至塞上》里的孤烟就是《观猎》里的暮云,孤烟直的景象类似于暮云平的景象。




                                                                                                                                   放棹江湖
                                                                                                                               2018年3月18日


(65楼有续)

(181楼又有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9 金钱 +9 贡献 +29 收起 理由
荆州一鬼脚 + 20 赞一个!
穿越梅嶺 + 9 + 9 + 9 欣赏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4
金钱
26497
发表于 2018-3-18 12:2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门关在历史上一变再变,汉时最西,唐时东移,宋时再东移。但不管怎么变,玉门关只是西域与中原联系的一个关隘,而不是边城。盛唐时疆域直达葱岭,作者吟边声,又岂能在玉门关感慨了事。他的目光是茫茫的西部,所以,黄河、玉门关皆在其中。象乌贼禅师这种,他只会站在屋顶,写其目之所及,自然无法理解诗人心中的山川河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5: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18 15:15 编辑

谢谢北山首版沙发赏读,坛上关于王之涣《凉州词》的讨论,我没有太多关注,也没参与,发个帖子,说说我的理解和看法,盛唐的诗人们真的可以说是伟人,我们这一代和他们比起来差太多,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5: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18 15:38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3-18 12:27
玉门关在历史上一变再变,汉时最西,唐时东移,宋时再东移。但不管怎么变,玉门关只是西域与中原联系的一个 ...

谢谢大眼怪诗友临帖赏读,明代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说:予尝谓识得十分,只做得八九分。其一二分乃拘於才力………然未有识分数少而作分数多者,故识先而力後。

这首七绝凉州词作品,有其高度、厚度、深度、广度、力度,无愧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压卷之作有很多种说法,王昌龄之秦时明月、王翰之葡萄美酒、王维之渭城朝雨、李白之朝辞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这首王之涣的黄河远上可以说是唐代七绝压卷之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91

帖子

22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682
金钱
803
发表于 2018-3-18 15: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是运用夸张手法,而不是照形象描写。玉门关又不是没有四季之分,有春天怎会没风呢?既然不是照形象描写,写黄河有何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15: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想说说,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孤烟直”是指什么,众说纷纭,有的理解成沙漠旋风引起沙尘飞旋如孤烟直上,有的理解成边防烽火台燃起的平安火,或者是其他之类,诗无达诂。我说说我的理解,我们都知道王维还有一首《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使至塞上》里的孤烟就是《观猎》里的暮云,孤烟直的景象类似于暮云平的景象。

----王维描写的“大漠孤烟直”是大漠上一副特有的图画。浩瀚无边的沙漠里在无风的晴空万里的天气里,经常会出现一缕笔直的旋风,像是烟尘一般,从地面直上天空,但会很快消失。别的地方也不时又会出现。不是暮云,也不是烽火台的狼烟,十分奇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6: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骚仔 发表于 2018-3-18 15:30
此诗是运用夸张手法,而不是照形象描写。玉门关又不是没有四季之分,有春天怎会没风呢?既然不是照形象描写 ...

问好阿仔诗友,黄河远上应是比兴手法吧,这里写春风不度玉门关,旨在说明戌边之遥远,明代的杨慎《升庵诗话》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18 16: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6: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8 15:44
另外,我想说说,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孤烟直”是指什么,众说纷纭,有的 ...

谢谢针叶林诗友临帖指教,也许只有亲身经历大漠的人们,才能体会到大漠出现一缕笔直的旋风的景象,我的理解可能有偏颇,见谅,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6: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18 16:31 编辑
吾闽 发表于 2018-3-18 16:13
不错!

我不卷入争论。只问两个小问题:

吾闽同志你好,呵呵,我在主题帖说了,请参照唐代地图,黄河的河套地区以西都可以称之为上游地带。。。。。
你说的,唐代边塞诗吟咏到西域,很少有写“黄河”的。这是问题的所在吗,诗词手法赋比兴,你也应该问问李白,黄河之水为什么天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6: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18 17:06 编辑

我又不是不知道李白写的不是边塞诗,诗词手法赋比兴,我是说你问的问题离题太远,多围绕诗歌本身,好了,就这吧,第一句为什么用黄河远上来入诗,该说的,我在主题帖已经说了,不要做毛主席说的宋人不懂形象思维。

唐诗七绝压卷中的压卷,压卷之首,王之涣《凉州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3-18 1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3-18 19:02 编辑

羌笛、杨柳、春风,这里主要是象征意义,个见
另,理解一首小绝还得具备唐朝疆域、边塞的详细情况,怎么着都赶脚别扭,有点床前明月光之床究竟是睡床还是胡床、井栏等等被考据家们随意误导的赶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1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8-3-18 19:40 编辑

这个评论是假设在诗人出塞亲历的基础上的。

如果出塞必要过兰州黄河,河西走廊是非常狭长的,几乎是唯一一条路,也是最便捷的。所以诗人要出塞几乎只能在兰州才能看到黄河。

兰州本身就有万仞山,也有孤城。楼主既然说孤城是实写,不知是实写的哪座?嘉峪关也可称得上是孤城万仞山。但是假设如此,放着兰州的已有的孤城万仞山不表,难道要再去表千里之外的孤城万仞山?

另外若如楼主所述的顺序表意会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并且诗文跳跃性太大,这首诗不能再算作好诗。

唯有前两句实写兰州,然后用羌笛杨柳来过渡,最后用“春光(春风)”把读者带到玉门关才能使此诗轻盈而脱俗。

楼主夸了唐诗半天,但是若真按楼主的思路来解诗,恐怕此诗就不能再算作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292

帖子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
贡献
1685
金钱
2012
发表于 2018-3-18 1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论述好,严重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18 19: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8 19: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18 19:52 编辑

王之涣写诗用的地图是唐时地图?还是现代的唐时地图?一般来说,写诗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王在玉门关看到沙龙卷后诗兴大发,写下千古名篇黄沙直上白云间。何来看图写诗,可见是一大发明。可能是你看着地图在指导王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0: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18 20:05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3-18 18:53
羌笛、杨柳、春风,这里主要是象征意义,个见
另,理解一首小绝还得具备唐朝疆域、边塞的详细情况,怎么着 ...

问好梅花山人,这诗让你我来读,也许不需要这么费劲写这么多。论坛上这么多读者思维境界不够开阔,不具备形象思维,不具备唐人的精神境界,就不能恰当理解欣赏这首唐诗,我这么写,是有意为之,所以建议拿唐代地图来,这里无考据之意。

诗的第一二句是写景,山川之雄阔苍凉,戌边者处境之孤危,这是全诗的基调,才引出三四句抒情,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悲凉而慷慨,绝句嘛,一般三四句转结才是全诗主旨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2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8-3-18 20:22 编辑
吾闽 发表于 2018-3-18 19:48
按你的“兰州说”,这个诗的“怨”就没有来处。试想想,陇右是李唐根基,哪能“春风”不到呢? ...

王之涣(688—742),他所处的时期大唐国就是如图的形势,突厥复国,吐蕃窥视。前后夹击之下兰州至武威就形成了一个极为狭长的通道,可以说是真正的孤城。所以他要出塞只能经过兰州,没有其他的选择。兰州和武威就是抗敌最前线了,这里才是真正的边关,形势很危急。


大唐地图(王之涣时期)

大唐地图(王之涣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18 21:33 编辑

唐玄宗时期唐代地图
5555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3-18 21:35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8-3-18 19:27
这个评论是假设在诗人出塞亲历的基础上的。

如果出塞必要过兰州黄河,河西走廊是非常狭长的,几乎是唯一一 ...

问好如观诗友,你自己上的地图你也看到了,点击放大,我在主题帖说的诗人不在黄河,不在凉州,不在玉门关,而在更远的唐朝西部边疆,安西都护府的一个辖区的一个边关塞城。

这里的安西都护府,就是你地图里的陇右道,再看我上的地图,点击放大,就能看到安西都护府,或者是北庭都护府,万仞山指的是什么,我看就是新疆的天山或者昆仑山,而不是你说的在你们兰州,兰州在哪里,还在凉州以东,凉州可是当时唐朝三大政治经济中心之一,你自己想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2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8-3-18 21:51 编辑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18 20:55
问好如观诗友,你自己上的地图你也看到了,点击放大,我在主题帖说的诗人不在黄河,不在凉州,不在玉门关 ...

"万仞山“是指的新疆的天山或者昆仑山?那就更离谱了。第一句写黄河(兰州)?第二句写万仞山(天山?昆仑山?),那孤城在哪里?最后的结句又写玉门关?先写两头,后写中间?你这个次序就更颠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雪草堂 发表于 2018-3-18 19:44
这篇论述好,严重支持一个。

谢谢听雪诗友临帖赏读,互相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2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3-18 20:03
转:
由于古人不具备准确测绘广袤的西域地图的条件,对西域各地的地理方位往往只是凭途径的大概感觉去描述 ...

这种可能性不太大,经历了秦汉、南北朝应该把河流的大致走向都摸清了。隋朝修建了那么多水利工程,不对河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不敢随便动工的,特别是黄河这样重要的一条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2: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3-18 19:49
王之涣写诗用的地图是唐时地图?还是现代的唐时地图?一般来说,写诗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王在玉门关看到 ...

问好唐尧诗友,这首诗不存在触景生情,我在主题帖已经说了,这首诗是王之涣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但必须有边塞生活的经历感触才能写出来。

我让看地图,是让读者们开阔眼力境界,激发形象思维,更好的理解这首边塞诗,你的理解黄沙直上可以做保留。诗的第四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遥远吗,怎么体现遥远,我已经在主题帖说了,诗境之开阔远大,全由第一句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2: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8-3-18 20:03
转:
由于古人不具备准确测绘广袤的西域地图的条件,对西域各地的地理方位往往只是凭途径的大概感觉去描述 ...

谢谢江南雪诗友临帖赏读,互相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18 22: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3-18 22:04
问好唐尧诗友,这首诗不存在触景生情,我在主题帖已经说了,这首诗是王之涣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 ...

那就是说王是在长安写的。如果没人请他填词,还不会问世?这种说法有依据吗?你认为黄河远上会离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8-3-18 21:42
"万仞山“是指的新疆的天山或者昆仑山?那就更离谱了。第一句写黄河(兰州)?第二句写万仞山(天山?昆仑 ...

你就不好好看我的帖子吗,重新读一遍我的帖子,再来讨论,我的主题帖说诗人在安西都护府,或者诗人描写的是安西都护府的将士戌边,第一句黄河远上虚拟画面,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是实写,三四句抒发情感,春风都不到玉门关,看地图,哪还能到了安西都护府。

我在主题帖写那么多,是白写了吗,好好看看我的帖子,里面写了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4

帖子

4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5
贡献
123
金钱
156
发表于 2018-3-18 2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一家之言,比日前的纷纷攘攘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22: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3-18 22:12
那就是说王是在长安写的。如果没人请他填词,还不会问世?这种说法有依据吗?你认为黄河远上会离题吗? ...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起兴,是营造一种山川开阔远大之距离和境界,照应第四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大唐江山万里,才有春风吹不到西部边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