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寸草晨露

浸润诗的亮色----浅说音韵

[复制链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05: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韵,是诗歌形式基本要求之一。一般诗歌(诗词歌赋、民风、山歌等),都要押韵,为诗歌的节奏、音色、风味增添亮色。科考要求严苛,是增加比试难度,与文艺的诗歌放出心声,是两股道。科考利用选拔人才,推动了诗歌格律文化延续千三百年不断,是命题型,不少是挤压加拼凑,所以上品比例不高。非科考作品,亦良莠不齐,但高的优秀的诗歌作品出于自发自然成诗,是为必然。全唐诗里遴选的《唐诗三百首》(比如蘅塘退士本),就是例证。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05: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当今推行科考体,是不适宜的。2004年在张弛版论坛注册“寸草晨露”后,就一直疾呼。我是十几年一贯制。

作为普通人,我希望践行自己,走自己的路,让诗道更宽。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1-1 09: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已经进入语言统一的伟大时代。中华普通话,加油!加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1-1 09:33
全球已经进入语言统一的伟大时代。中华普通话,加油!加速!

是的。

中华普通话,已享誉世界;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在世界传授普通话,外国小子西洋妞,有的比中国的老百姓说普通话还标准。普通话代表中华语言文字,已傲然挺立世界之林,这是没有什么力量能移动的。

有个被少数人钻进的什么学会,逆历史潮流而动,试图兴什么平水疯,是徒劳的。作为被古科考利用的切韵,也会恢复其语音学里的本来面目。

什么双规制?56个民族语言怎么规?全国那么多方言怎么规?现代诗歌那么多类怎么规?为了一个科考格律体,要改变中国语言现状是异想天开!真有能量,就鼓捣全国人大通过一个平水音大法。如果什么也不是,那些人将被诗史定位为可怜虫!

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肯定不是没有形成公用语的什么平水!平水只是历史,不会还魂!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03: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古音存在,肯定有,是口口相传,不是原则规定的。音、味等用文字表达是很难的。古音存于一隅,我用文字表述一个,但切拼不成,你读了是你的方言,不是这一隅真音。

中原某地有个唐凹村,按当地今方言,叫唐洼(tang wa),按普通话叫唐奥(tang ao),古代口口相传的土语村名是特窝(te wo),特读新音第三声、窝读新韵第四声。这个村的村志不存,是唐代李世民在此躲避过,还是唐姓建村?不得而知。询问,这村早多少代都无唐姓人家。这古语现实还有,再过些年,可能就只有唐洼的方言了,也许再再过些年,就是唐奥了。特窝村,不用于写诗,只是一方古语。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2-14 2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研究些真东西,让滥竽充数偏说平仄的靠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2-15 04: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事求是说音韵,在地域在民族各有不用;在时代,流变出差异。
新旧韵(其实每个字,有声、有调、皆有韵)之不同,不在于反切、注音、拼音这些方法,而是存在的“差异”巨大。


民间韵十三辙、普通话就是那十几个“韵母”,反切则两百多缩到一百多韵,古韵表里,今天看,韵类混乱。这些已远离现实。


有人说“粤白话”读古诗合古韵,有依据?全国各地方言读古诗都好。各方言都能“传承”!所以电视广播抖音以普通话为准,是使全国人(包括民族)都能听懂。用粤语,闽南话等读,听懂的只能是地方人群了。


以传承为名说音韵,很不现实。春秋音远去了,《诗经》不照样传到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2-15 21: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18:16
汉语有多少种方言?方言的分区如何确定?方言的分区大部分受地理的影响,一般所说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

语言学者赵元任,是天才,会39种汉语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2-15 2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18:33
古汉语本无声调,声调的产生源于韵尾的转化和消变。由于声母韵尾的大量简化,声调作为补偿手段应运而生, ...

声调是客观存在,发现后被总结的代表人物是沈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2-15 2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方言,都可寻踪深探。没有最优越的方言。

执行“公用语”,早就有探索:如雅言、太学语等,可惜,没有普及。科考制定韵表规定四声,是学子必背必记,但非口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2: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2:19
福建的陈、林二大姓都是从河南迁移过来的,方言中保持不少洛阳雅音。闽南话要算厦门市的最好听,台湾的闽 ...

先生,莫要听信他们。《音韵学》讲来讲去,只是三个字【声、韵、调】。

何为声?何为纽?何为音?何为韵?何为腔?何为调?等等,一些基础性的【字学知识】解决了,也是会有有一些体悟的。

《音韵学》并不是【玄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2: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18:33
古汉语本无声调,声调的产生源于韵尾的转化和消变。由于声母韵尾的大量简化,声调作为补偿手段应运而生, ...

《音韵学》,目前国内,先生记住两位老师的名字即可。浙大黄笑山、武大万献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2: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2:48
汉语音韵的研究,从开始辨析字音发展到有系统地研究汉语音韵沿革,已有1600多年了。 ...

这个不大清楚。音韵学知识,俺是和【黄万】二位老师学习起来的。

虽然。只学点滴一二,却也觉得是受益终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2:53
不知这两位有什么研究新成果?

俺也不是很清楚。俺是网上听学二位老师的课程讲座的。

抱歉:具体二位老师有何成就建树,俺是不太晓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3: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3:00
清代学者把研究汉语音韵学问分为古韵、今韵、等韵三科。古韵指的是研究周秦古音;今韵指的是研究《广韵》 ...

清代学者《训诂学》,作的也不错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3: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3:09
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任务,是探讨历时和共时语音类别,音值特征、音位系统结构模式和声母、韵母、声调三者相 ...

俺,个人感觉:二位老师,均有涉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3: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3:09
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任务,是探讨历时和共时语音类别,音值特征、音位系统结构模式和声母、韵母、声调三者相 ...

先生之【纵线横项】或【横项纵线】,似为臆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3: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3:10
网上能否买到他俩的书?

俺,涉网不深,不敢妄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3: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3:20
估计应该能买到,明天我上网搜搜看,这类书价格都较高,我手头有几本都比较贵。 ...

现实中,俺最喜欢逛【旧书摊】,淘【旧书】;书店,多是【涉猎】,购书不多。网上购书,一般,俺喜欢去《当当网》,价格比较亲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3: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3:22
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嘛,断线缺项了还研究什么?

也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2-15 23: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3:20
估计应该能买到,明天我上网搜搜看,这类书价格都较高,我手头有几本都比较贵。 ...

淘旧书,俺引以为傲的是:淘得一套【89年版《辞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2-16 05: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2-15 22:19
福建的陈、林二大姓都是从河南迁移过来的,方言中保持不少洛阳雅音。闽南话要算厦门市的最好听,台湾的闽 ...

严格说字音,是声、韵、调的三方统一,即一个字的出音上为声母、下为韵母,切韵反拼就是这么来的。只是古代还没有声韵母符号,只能用两个字的上下切开,一字取上部声母,下个字取其下部韵母。调即四声。

中华方言众多,一字各地读音不一,方块字又一字多一音多字。一个声韵母拼音里四声不同字不同。这些很现实。就是平常语言说话体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5-2 07: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是说音韵,就是几千年汉语音韵的承继与流变。没有哪一环,可以锯掉。


理论版是大家共同探讨。探讨就是摆事实说道理,没有什么例外的特殊人士。


请那些半懂半桶的认真研读寸草晨露先生的这个楼的各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12

帖子

3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1
贡献
827
金钱
1533
发表于 2021-5-13 1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到那里都是好帖子,是金子总会发光。内容丰富详实,收藏了。有些板块为何就容不下呢?向作者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21: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