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寸草晨露

说说诗歌

  [复制链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12: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5-26 07:33
是以,对古典诗词我等只能老老实实传承,因为骄傲属于我们的祖先。温习也好,探讨也罢都要服务于怎样传承而 ...

继承不是复古。

仅言格律体,是以偏概全。以格律仅言平水,是偏颇。新韵必行是大势。每天搞科考秘籍,用偏了力量。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04: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文字组合”论,不准确且无法立脚,因为“文字组合”的,不全是诗。“诗是文字组合”论不仅肤浅,还是为游戏文字铺垫;无独有偶“诗是形式”论、以及形体决定论,也把诗引向偏辙。不解决诗究竟是什么,散文杂文,朦胧先锋,自由五毒等等,都打了“诗”的标签。诗被边缘化,在“诗”自身这里,有自取其局的诱因。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05: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与歌的融合:

江河万古流
电视片《九州方圆》主题歌
王立平 曲
苏叔阳 词

长江流,
黄河流,
滔滔岁月无尽头,
天下兴亡多少事,
莽莽我神州。
情悠悠,
思悠悠,
炎黄子孙志未酬,
中华自有雄魂在,
江河万古流。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8 06: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8 06:08 编辑

好歌词欣赏:

再度重相逢    作词:伍佰(台湾男歌手)

你说人生如梦
我说人生如秀
那有什么不同
不都一样朦胧

朦胧中有你
有你跟我就已经足够
你就在我的世界
升起了彩虹

简单爱你心所爱
世界也变的大了起来
所有花都为你开
所有景物也为了你安排

我们是如此的不同
肯定前世就已经深爱过
讲好了这一辈子
再度重相逢

-----意境有创新,有深情,有佳句。韵有转有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07: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8 06:06
好歌词欣赏:

再度重相逢    作词:伍佰(台湾男歌手)

问候针板,你的古典研究是认真的,能涉现代,就可古今融通。

台湾是中华文化保留比较完好的宝地,没受太多意识形态争斗干扰;台湾也是开放最多的,现代诗也赶潮流。

余光中先生的思念诗,继承诗经遗风。诗,有继承有创新有发展,才有再辉煌。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8 07: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6-7 00:12 编辑

寸草:这是我写给一位有病的朋友的逗趣诗。若写成古诗他不见得喜欢,故写成打油,你给提提意见: 大连约友棋牌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1: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8 07:15
寸草:这是我写给一位有病的朋友的逗趣诗。若写成古诗他不见得喜欢,故写成打油,你给提提意见:心刚指老电 ...

所谓打油,今天就是带“小品”味道(小品,原本是戏剧电影等招收学生弟子的小考项目、类似活报剧,后搬上舞台,已成为单独的文艺类演出品类,深得大众喜爱。此,也属文艺门类的发展)。打油诗,当然可以发展为幽默风趣搞笑诗,若有诗意、有诗味又能调侃人情、戏说哲理,也会得大众青睐。

针板此作,按民间韵押“彩排”(“徘徊”)韵,按新韵押“ai”韵,一韵到底。再浓缩为20字、28字、40字、56字,将是另一种表达方式,不如这个细腻欢快。只要朋友间喜欢,就是无可挑剔。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两手现代诗:

1.《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风很美》
小小的风很美
自然界的乳房很美
水很美
水啊
无人和你

说话的时刻很美

诗,到底该怎么走。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3: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一篇打油词,油料尙不足油味不浓,算个小试:


《仿醉花荫. 2006-07-08 / 22:23:01
绣荷锦帐透汗香,花荫醉目张。
交颈枕温存,断续呢喃,软语逗听房
竹摆十番雨潇湘,河洛醇千觞。
音响声旋放,遮住吃笑:徒贴耳近窗
  
[新婚夜,不少地方有闹房听房习俗。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打油:

寸草晨露《跟 帖》(打油) 2004-2-23/ 19:46:00
       --次西溪病夫的一片
芭蕾竞着天鹅裙,时装巧绣巫山云。
临网跟帖点何语,半是玩味半问君。
【附录】西溪病夫原诗: 《即景.再重来》
2004-2-23 / 14:38:00
夭夭红绽竞榴裙 袅袅青烟渡边云
蝶舞香风莺细语 春山浓淡问郎君
附二 shicimi和西溪病夫诗 2004-2-23 / 19:20:00
满街红绿走榴裙, 春花一朵压鬓云。
归燕呢喃听耳语, 改天不忘谢东君。
附三 小心我重来 和诗:
春山浓淡问郎君  快快陪侬买短裙
美眉满街风光好  一步一回眼发晕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5-28 13:5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属于艳词范围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5-28 13:54
这个应该属于艳词范围了吧

问候瑞版。


西溪,系越语方言。我曾约他网上即席对诗,成为不同观点的网友。越语虽近平水,但即席毕竟是方言,字表记得再熟,但方言即席无法矫正,出律是必然的。以十几年前的风气,第一位扣平仄。即席出律,说明吟诗与平水无必要关联。


西溪先生夭夭红绽作,引起诗词迷、重来两人的误会而调侃,他实是写花。我的应和,也是因于当时的说法:戴脚镣跳芭蕾舞。今天看来,戴脚镣跳,是增难度,脚镣与舞没有必然联系。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6: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5-28 13:32
寸草晨露一篇打油词,油料尙不足油味不浓,算个小试:

寸草陋作,是新婚夫妇有意对付听房者,试图使作品气氛活跃一些,但手拙。

诗词曲,从打油这里开一条近似“小品”的路,即幽默诗,倒是值得一试的。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05: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一、诗不只有格律体,体裁广泛;二、体之为用。量体裁衣,得体合身是也;三、诗内容形式完美切合,上品主在诗意;四、无最完美的诗体,短则一句,长则歌行,都是诗体,关键在用;五、独尊格律是偏颇的,为格律抬出南宋《礼部韵略》,也是偏颇的。以崔颢《黄鹤楼》为例,他是临场题壁,文不加点,才情可嘉,诗为上品,这就够了,是否格律有啥要紧?谁写个七律黄鹤楼超越崔颢,举国为之鼓掌。后世为之喝彩。若不能跨越,就学李白。人们如此纠结平水为依托的格律,意义何在?为诗意,还是为朗诵?拿个阅读音碟上“诗词大会”?

迂腐不批,诗词不兴。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七律·贺中华诗词新韵研究开题会在京召开
    文/太阳之火

春苗破土笑春风,十载骚坛景色浓。
重往诗山别老调,再游词海换新声。
格依古律佳辞秀,情醉今音美句丰。
同韵同身容量大,中华国语更恢宏。

    *近日,国家语委2016年度重大科研项目“中华诗词新韵研究”开题会在京召开。由南开大学施向东教授,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孟蓬生研究员、程荣研究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郭龙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高永安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课题开题进行指导。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派员出席。

  课题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冯蒸教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总体思路、主要内容、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成果。课题组成员、著名音韵学家郑张尚芳教授和北京大学王韫佳教授分别介绍了课题音韵理论部分和语音实验部分的具体内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制诗词新韵标准意义重大,对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促进中华诗词文化传播、满足当代诗词创作需要都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研究方法科学可行,既有基础理论支撑,又兼顾现实需求。课题将传统音韵学理论与语音实验相结合具有创新性,有效协调了语言审美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与会专家还从韵书分类、成果形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1: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5-26 07:33
是以,对古典诗词我等只能老老实实传承,因为骄傲属于我们的祖先。温习也好,探讨也罢都要服务于怎样传承而 ...


不能总是停留在嘴上说,要付诸行动。如何去呵护中华传统文化,要列出提纲来,要有时间表。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儒释道思想为主导的文化,儒释道好比是我们大中华的“三公六卿”中的“三公”,当有人随意去贬损时,我们究竟有几个人站出来去制止了?不仅如此,还对勇于制止的人说风凉话。这和鲁迅笔下的那些看客有何区别?

诗词也是如此,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人分不清。格律、用韵是它的核心。宋朝时创平水韵已经离唐代间隔了上百年,语音习惯已经与唐代发生了差异,那么他们为什么还去依据唐代的用韵习惯去创制平水韵?还不是为了顾及传承?

时隔千年清代也在使用,这说明了什么?平水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相反,从明朝的《洪武正韵》,民国的《中华新韵》推行的失败就可以反证出平水韵的生命力。

《平水韵》的创立者至今还未形成定论,有人是说金人创立在先,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的大宋当年为了与金国争夺《平水韵》的“原创版权”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国破社稷在,他们不愧是炎黄子孙。

如观反复强调了,坚持使用《平水韵》的意义已经不限于诗韵本身,早已经上升为国家政治的层面。希望那些鼓吹新韵的诗友好好反思一下这个问题。为了自己创作时方便顺口就可以完全不顾及传承,这是不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4: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5-30 14:51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5-26 07:18
至目前为止,中国在文化艺术方面,也就剩下古典诗词这一块堪与西方媲美。 ...


“似有端午节不宜说“快乐”一说。问好!”
-------------------------------------------------
你也知道有这个说法,这很好。端午节与清明节类似,具有缅怀先祖之意,说快乐就有点不恰当。

在佛门也是如此,无论何种节日,祝福法师的时候要说“法师吉祥”、“祝法师法喜充满”等之类的话,不可说“祝法师快乐”。佛教视三界为火宅,佛教也以出离于轮回、救度众生为己任。因此不可贪图于今世的“快乐”。所以祝福别人快乐只能对一般人而言,如此来祝福法师便不妥。

这些礼节今天早已不知。所以你所说的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就是要从重塑中华礼制开始。不重礼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04: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5-30 12:11
余光中先生是福建永春县人,毕业于台大英文系,他虽写的是新诗,但由于文字功底厚实,还是很有诗味的;而 ...

顾城海子自短,神经失常者;余秀华脑残。诗歌,若常歌不衰,诗作品不可犯神经病更不能脑残。
把两首作品一比较,优劣一现。余光中的格式看似重复,却是有序层递,所以,是有《诗经》遗风,而非一些的装疯。鲁山谓之“看不懂”类。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04: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30 11:52
不能总是停留在嘴上说,要付诸行动。如何去呵护中华传统文化,要列出提纲来,要有时间表。

中华传统文化 ...

平水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相反,从明朝的《洪武正韵》,民国的《中华新韵》推行的失败就可以反证出平水韵的生命力。----这句论述偏颇。先生是按平水诵经吗?

中国泱泱大国,方言纷陈,即使闽、粤、吴、浙之内,其方言又有诸多分支,从无那代一统本地、何曰官话贯通南北。沈约,南朝人;刘渊,南宋人。一个吴语,一个浙音。陆法言那些切韵,到他们,北腔转了南调。方言,读音有别、声调不同。而所谓“平仄”云云,只看重了“四声”。真四声,方言而已。为四声定个规格,与诗何干?请指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曹雪芹《秋窗秋雨夕》,哪一点不如律绝?黄鹤楼怎么按清严格的平仄写?严苛平仄优越性在哪里?科考秘籍为求官,今天严苛为什么?手高?城府深?或是游戏文字拼七巧板?


如有不同认识,请一一反驳。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07: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例:


淬叶之声即席和家鸽(步韵)
片片白帆挂云端,帆边歌王云上仙。
顺流乘风兴新韵,诗红桃源歌红天
家鸽原作:
李白杜甫挂云端,才子佳人效圣仙。
提笔轻舒平水韵,咧开大嘴闹吟坛。
(shī)红(hóng)桃(táo)源(yuán)歌(gē)红(hóng)天(tiān)

*诗红桃源歌红天----按旧韵“七连平”(但是依旧韵说平仄,仍是按今声出语音)。旧韵的“七连平”,按新声是“1 2 2 2 1 2 1,是阴平阳平相搭,朗读抑扬顿挫依然和谐。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9
贡献
13101
金钱
1552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1 1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顺眼。七连平,这一句拖得过长。不仅要考虑升降调,还应该注意时值长短,平仄交替,就是要避免过于局促、过于拖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5-31 10:10
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顺眼。七连平,这一句拖得过长。不仅要考虑升降调,还应该注意时值长短,平仄交替,就 ...

问候植杖先生。
这正显示了新、旧韵的区别。古平声、方言平声,是可以腔调拉得很长的。幼年在山村听大人喊叫孩子腔拖得就很长------这就是方言平声......;而普通话的一声阴平“高呼猛烈强”,二声阳平尾音上扬,两个平声,声调不同,都可以不拖声腔。相间使用,有抑有扬。

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顺眼,现在很普遍,实际上缺乏知音与共鸣,诗不仅需要适应现实情趣、审美,还要大幅度提升质量。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7-5-31 10:19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候江南先生。

民歌也讲对仗。我在广西三姐歌墟,同民间艺人对过歌。不少歌手即兴应对,很有才华。以后的对歌会随着文化水平提升水涨船高。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7-5-31 10:21
总之,我认为诗当以境至上,写出自己的风格才是王道。

诗需要出佳作上品。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1: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例2:

寸草晨露2005发在《中原诗词论坛》的:

《春临津渡》(修改稿)
渔舟姗姗桃花津,碾碎水底朵朵云。
东风漫数浪藏秀,一网轻取一江春。

当年就被人指出七连平,按新韵,是一二平相间。我以为,应研究新声韵的使用,而不是沿袭。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1 1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5-31 13:13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5-31 04:50
平水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相反,从明朝的《洪武正韵》,民国的《中华新韵》推行的失败就可以反 ...

四声的区分是汉语发音进化的结果。但是今天读不准四声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不能以此为由而不推广普通话了。我们至今传承的是《切韵》体系,今声是以《切韵》为原点经过千余年的揉合而形成的。

《平水韵》中的很多窄韵部明显是为了作诗而设置,所以诗韵不是字典韵部的机械合并归类。它成于宋代且未注音,这说明它不能完全等同于字典。

佛经中有很多梵文,汉字没有相应的字义与之对应。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多采用音译,非意译。目的就是为了保持佛经原貌。

平水韵是一种诗韵,不是字典,所以没有必要为迎合当世的发音而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1 12: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5-31 12:14 编辑

比如《论语》,今人可以注疏,引用,借鉴,为今之所用。但是不可篡改《论语》原话。

诗韵也是如此。唐人创格律,宋人总结诗韵。它已是作为一种诗礼来传承的。

所谓可杀不可辱。格律诗要么完全废除,要么就严格遵守。另立诗韵其实同篡改《论语》的性质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3: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31 12:12
比如《论语》,今人可以注疏,引用,借鉴,为今之所用。但是不可篡改《论语》原话。

诗韵也是如此。唐人创 ...

梵语可以译华语,易其音而保其意;文言可以译白话,易其音而保其意;......这个规律就来了:音可变、字形可变而不移其意。意是“核心”。

平水的来历有版本歧义:一金的北半壁,山西人王文郁主编,刊印与河南开封,因王文郁是临汾人,临汾地称“平水”;二南宋南半壁,浙江人刘渊主编,刘渊居平水镇。又一说,刘渊修改了王文郁本。


平水之前有唐礼部韵略,北宋因变而有新的礼部韵略......会韵集韵等的出现,一说明在时间里演化,语音在历代是在变化的;二说明在地域上一字音调不全一致,南腔北调的字音、声调有差异。我这样认定王文郁平水本是以北腔为参照;刘渊本是以南调为参照。这些资料的原刻档案还没发现。无法证明两个刻本是一样的。


南宋的《礼部韵略》不能代替唐本。所以说崔颢《黄鹤楼》出律云云,没有依据。按新韵,杜甫诗不少出律。出不出律,与诗作佳不佳,没有必然关系。


词有《词林正韵》十九部、曲有《中原音韵》十九部,平水106部,哪个最正宗?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31 13: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5-31 14:03 编辑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5-31 13:34
梵语可以译华语,易其音而保其意;文言可以译白话,易其音而保其意;......这个规律就来了:音可变、字形 ...


梵语可以译华语,易其音而保其意;文言可以译白话,易其音而保其意
---------------------
《佛经》、《论语》都主要是为了表意的,所以音声(当然密宗的一些咒语,显教的一些特定词汇等除外)不是它们的核心。但是诗歌则不同,音声是它的要素、是核心。特别是格律诗更是如此。所以你的这个类比不成立。

宋代的《礼部韵略》是承袭了唐代的《礼部韵略》,是为唐代的格律诗服务的。

《平水韵》和对句拗救、特拗句理论等对唐诗都具有总结作用,虽然这些总结不完善,但是它们毕竟有概括性,是迄今为止概括性最强、最高的、无可替代的诗韵与格律理论。

所以,宋朝的《礼部韵略》与清代以来的对句拗救、特拗句理论不是对唐代律诗用韵及格律的一种否定,而是一种继承与增润。

但是明朝的《洪武正韵》与民国的《中华新韵》则不同。它是对唐代律诗用韵的一种彻底否定,是一种破坏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23: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31 11:57
四声的区分是汉语发音进化的结果。但是今天读不准四声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不能以此为由而不推广普通话了 ...

平水106韵部大繁琐;如冬、东本一韵,分两部极不合理等等问题多了。所以才有后来的词林正韵十九部,中原音韵十九部。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