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精华77
注册时间2014-8-12
威望2695
金钱19956
贡献12454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威望- 2695 点
贡献- 12454 次
金钱- 19956 枚
 
|
发表于 2014-8-29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8-29 10:35 编辑
卜算子.戏索
契阔死生陈,戏索潘郎赋。
懊恼胡思不与言,忿对无情语。
岂是爱伤春,只恐人非故。
纵使他朝向九泉,不要伤心句。
都是诗词弄了那么久的,格律俺就不校了,字词也只是手头功夫了。
本作,从表象上来看,是一篇闺怨词,大致给咱描绘的一个场景是,一位对爱情和幸福生活心思神往的女性,以“倒追”的勇气,追求自己所爱。从文中的“无情语”、“潘郎赋”,以及“伤春”,“伤心句”等词眼,我们可以看得出。
虽说是小词,但所表现的情感非常丰富,而且在情绪上的转换比较流畅,这是在有限篇幅中,陡然进行情绪转换比较考水平的方面。若是为长调,咱们可以慢慢来,先铺垫,再酝酿,然后慢慢地过度过去,但中调中,要完成情绪转换,难度就相对比较高一些。而本作所涵盖的情绪范畴,以及过度手法的运用,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从“戏索”到“忿对”,然后“伤春”,到最后的结句”不要伤心句“,四重情绪的互相交叠,而且没有”脱轨“之态,这是一个亮点。特别是”向九泉“句,让我想到的是”山无陵,江水为竭“的决心。这种决然毅然的情绪,表现得的比较好。
同时,另一个值得表扬的,是”举重若轻“的手法。固然,我”欲与君相知“,是一种誓死不渝,海枯石烂的情结,但此作,从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藏而不露的表象,而内心,却是波涛汹涌的情绪和矢志不渝的决心。风平浪静的字词下,是暗流汹涌的澎湃,这是又一层境界。
不过开个玩笑来说,既然你都说了你所有的作品,都是有感而发,那么,这篇作品你就小心收着,别让你的”现任“看到,不然人见你这”人非故“啊,向了九泉都不要”伤心句“啊之类的话,一不小心会问一句:你啥意思?你就尴尬了。
然后说一说本作的言外之意。
当然,这属于读者的臆想,究竟作者有没有这层意思,那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若是有,她非说没有,那你拿她也没辙。
写闺怨词者,特别是前世的大家,有这样的一种手法,就是将自己生平的不得志也好,所处政治环境或宦场沉浮也好,隐喻于闺怨,寄托自己的情怀。我严重怀疑作者有借用此手法的嫌疑。
原因在哪?首先是一个词眼,潘郎赋,这个赋其实不是代指潘岳,或者他所有的赋,而特指的,是《秋兴赋》,而这篇赋虽然是对秋景的铺陈和描写,但实际内涵对当时达官显贵们的轻蔑和自己处境的愤懑,解开了这层,那么下面便顺理成章了。
”无情语“,究竟是小情小爱中的无情语,还是在作者生活际遇中的不如意?特别是前面还加了个”忿对“,你追人家即使人不理你,有必要那么”忿“么?
”伤春“,究竟伤的是自己感情的春,还是风华正茂时候的得意景象?
”非人“,究竟是非自己所爱的那个人,还是人生中的”所遇非人“?
而不要的那个”伤心句“,是作者因为”倒追“不成,最终暗自伤心落泪呢,还是对人生事业的不如意,导致最后的伤心失望。
其实这里都有两解。
当然,我们对作者的个人资料和生平不了解,如果是老苏,是三变,是八叉写的这篇东西,那么我们也许很容易就判断得出来。
而对网络作者,咱也只有作者说是,那就是,说不是,那就不是啦。
另外,小篇幅作品,能避重字,则尽量避,伤春,其他字词也可以代,没必要非得和伤心撞个字,当然,这是小瑕。
就这些吧,希望爱妃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