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读老师《闲话诗的几个“物理量”》

[复制链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很多写景、写物、写事的诗,古今都有以如此写诗为美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便进入了为创作而创作,为咬文嚼字而咬文嚼字的怪圈,以为非此便不纯粹,非此便不具有诗的语感,例如那些过度的“炼字”、“炼句”、“炼意”,其实是不足取的,是不懂得诗的吃重感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二把同样的原材料,置入特定的环境里锤炼,寓意便生发了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句之所以有了寓意性质,是因为后两句对其有加工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两句没有被动迎合前两句,而是“站”得更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前两句不仅有了新的赋予,也有了不同于内容本身的新的内涵,更因此有了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空间以及这样的指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辅相成的是,后两句在前两句的铺垫和衬托下,既有了进一步创造特定情境的基础,也有了对前两句内涵深入提炼和自身进一步升华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写诗,诗的起承转合前后才是真的自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是主动创作行为,不是被动就事论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写诗仅有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内涵的提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较例一被动顺流而下的写法,例二主动乘势而上的积极承担感,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比较才有鉴别。例一显然像个壳子,让人感觉无味和平淡,得不到读诗带来的身心滋养和文化教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二才是诗,不仅能够让人感受诗的张力,也让人通过读诗和自己的生活联 系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疑,例二要比例一更能吃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这些分析可知,诗的内涵也是意涵,代表作者的意图和对内容的理解,指向读者的感知和感受,意味写诗的全部意义,也意味诗的最深刻方面及其价值,是最能表明吃重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涵必须经过对内容的一定加工才能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对内容的加工过程也是对内涵的培育过程,这个过程要顺理成章,恰到好处,才能给人以水到渠成,自自然然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说明,内涵既然不能硬塞,就只有“轻松自如”、“手到擒来”、“天衣无缝”,这样的词在等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拿用典来说。例如上面毛泽东诗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整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一句而来;“斑竹一枝千滴泪”,亦是整句化用清代洪升《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诗中的一句而得;“我欲因之梦寥廓”则是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化用,或引申高远,或寓意别具,或寄怀更加雄壮,都比原来的内涵有很大的提升,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不和谐,可谓非巨人巨手,非妙笔天成,不可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借典化典的做法才是用典的高程,才是写诗者学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诗的内涵是诗里无处不在的东西,用典还只是之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一斑全豹的联 系还是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诗的冗度
俗称“匡量”,是“舒适”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把弓拉得太满,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这样才能保证事物间和谐相处,以及自我纠正的能力。写诗也是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不是小马拉大车,也不是拼举重,这种感受不能说明诗的载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要信手拈来,要“天然去雕饰”,要能在不知不觉的吃重间完成载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要给人以这种轻松自如的感受,这时舒适性就是极其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诗的壳子装起一段内容,或说用写诗的手段串联起一段语言文字,就等于在一定的时空里做事,要给人以多而不挤,少而不缺,杂而不乱,疏密得当,举重若轻的感受,才让人觉得舒适,这就要求写诗要藏有一定的冗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7
金钱
10680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冗度既有基于形式的,也有基于内容的,不管怎样都是基于诗的空间这个基础上的,是为了满足更好地载荷而把诗的空间做舒服的需要,也是这样的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