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羊

论证唐朝声律,盛唐·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复制链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5 17: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7-5 17:33
都说就是都不对,这个问题不用少数服从多说!
你引用卢盛江,卢盛江不知道近体诗的律句是25四声律! ...

就只有你对?可惜无人说你对,你说了几年,到处被人打落水狗,很佩服你这种挨打不低头

点评

这是理解不理解的问题! 三羊的希望并不叫人认可,三羊的目的是叫人驳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7: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5 17:30
我没听到他说,也不相信他说,他比你还是行多了。你可真的实在太差啦

潭州雨梦针叶林,都是拗救邪说的铁杆粉丝!

点评

潭与你一样,有时固执得很,他的拗句例,跟你的25律有得一拼。有的也不是什么拗,也是多音字作怪。至于拗救,不知宋人有此说么。从理论上是不可能拗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5 17: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7-5 17:18
徐陵诗——既符合沈约声律,又符合元兢声律,还符合真空声律
陈朝·徐陵
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〇上〇 ...

你的25律,百分百符合24律。既有24律何来25律

点评

论伯仲,24平仄律,永远高于25四声律!但是!可惜的是24平仄律,珊珊来迟早明朝,而不是唐朝a!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1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7: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5 17:31
就是拗句,各自命名而已,有什么奇怪的。读书不动脑

这不就是王力的错误吗?
用对立统一的钥匙,不就立见分晓吗?
平仄
仄平的共性,不就是二者2同平5仄吗?!
特拗句的大量使用,说明近体诗的律句:
不是24平仄律,而是25四声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7: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2-7-5 18:04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2-7-5 17:37
就只有你对?可惜无人说你对,你说了几年,到处被人打落水狗,很佩服你这种挨打不低头 ...

这是理解不理解的问题!
三羊的希望有人认可,三羊更希望的是叫人驳倒!在被人驳倒之中可以学到自己系统中的自己短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7: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5 17:47
你的25律,百分百符合24律。既有24律何来25律

论伯仲,24平仄律,永远高于25四声律!但是!可惜的是24平仄律,珊珊来迟早明朝,而不是唐朝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5 19: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7-5 17:40
潭州雨梦针叶林,都是拗救邪说的铁杆粉丝!

潭与你一样,有时固执得很,他的拗句例,跟你的25律有得一拼。有的也不是什么拗,也是多音字作怪。至于拗救,不知宋人有此说么。从理论上是不可能拗救的

点评

凡是当老师都有如此职业病!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改也改不了,收也收不回!尤其是对王力教材的照本宣科,不合王力的说法,坚决反对,如若不然总觉对不住自己教过的学生。即便王力错了,也要死不承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7-5 19:45
潭与你一样,有时固执得很,他的拗句例,跟你的25律有得一拼。有的也不是什么拗,也是多音字作怪。至于拗 ...

凡是当老师都有如此职业病!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改也改不了,收也收不回!尤其是对王力教材的照本宣科,不合王力的说法,坚决反对,如若不然总觉对不住自己教过的学生。即便王力错了,也要死不承认!

点评

胡三羊曰  发表于 2022-7-22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7
贡献
7690
金钱
159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5 21: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7-5 21:4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2-7-5 16:46
平平仄平仄,能当成24平仄律么?我说了么?不能由你怎么安吧

平平仄平仄是典型的非律句,唐朝的试帖诗里也允许出现。

点评

唐朝格律在形成中,还没定性定型,各人看法也没统一,所以试帖诗当然可以允许出现非律句。任何诗体,形式开始都不统一,在后人的规范下才统一格式的。所以,不能怪格律诗在明朝才一统,也千万不要总是拿唐朝说事,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18:27
唐朝科举试帖诗能够出现平平仄平仄,可以充分说明近体律诗的律句不是【24平仄律】而是【25四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1 13:5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7
贡献
7690
金钱
159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5 21: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7-5 21:31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2-7-5 16:29
出现拗句,并非不合律。

律句,不可能包罗万象,或概括一切。拗句或非律句,可以弥补律句之不足。会用拗句或非律句,是一种高端技巧。初学者,或一般诗人,只能机械地按所谓的平仄规则去写。只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杰出诗人,才会运用拗句,或非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7
贡献
7690
金钱
159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5 21: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6-30 12:06
谁说是律绝呢?

律句,不可能包罗万象,或概括一切。拗句或非律句,可以弥补律句之不足。会用拗句或非律句,是一种高端技巧。初学者,或一般诗人,只能机械地按所谓的平仄规则去写。只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杰出诗人,才会运用拗句,或非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7
贡献
7690
金钱
159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21 08: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羊兄,请问:是先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声律规则,还是先有董董锵锵董董锵的锣鼓敲法。

点评

锣鼓调永远早于平平仄仄平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21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3: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7-5 21:22
平平仄平仄是典型的非律句,唐朝的试帖诗里也允许出现。

唐朝科举试帖诗能够出现平平仄平仄,可以充分说明近体律诗的律句不是【24平仄律】而是【25四声律】!

点评

你小时候尿过床,我能不能说你就是习惯尿床?小时候不代表长大了,所以不要把小时候(唐朝)的格律诗一直用“三岁看到老的”的观点来看待。你们几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用历史发展的阳光看问题,忽视了辩证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1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13: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7-21 08:10
羊兄,请问:是先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声律规则,还是先有董董锵锵董董锵的锣鼓敲法。 ...

锣鼓调永远早于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评

是的。但最后受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影响,于是锣鼓调最后基本节奏也成了董董锵锵董董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7
贡献
7690
金钱
159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7: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8-16 17:13 编辑

杜甫诗一首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杜甫的这首诗,可说是按二五大法写成的。   当然,如说是按135,246在写,也行,但要允许出现非律句。

点评

一首诗只考虑357句?也叫大法?第5句25为平仄,又不需要去考虑。于是一首诗只管两句,有这样的大法?这两句中,三个声调选两,瞎猫碰到死老鼠,都有九分之六的正确性(百分之七十),有人为去限制的价值吗(凡律都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19:18
唐朝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唐初只要大部分是律句(相间),就可称为格律诗,太宗到武则天时,大家重视了相对,到沈宋时提出了相粘,格律诗的三要素齐备了,但还需要一个磨合期,这个磨合期是很漫长的,到杜甫(712年2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8: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7-5 21:22
平平仄平仄是典型的非律句,唐朝的试帖诗里也允许出现。

唐朝格律在形成中,还没定性定型,各人看法也没统一,所以试帖诗当然可以允许出现非律句。任何诗体,形式开始都不统一,在后人的规范下才统一格式的。所以,不能怪格律诗在明朝才一统,也千万不要总是拿唐朝说事,就如评论一个人,不要把重点放在他小时候尿床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8: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7-21 13:52
唐朝科举试帖诗能够出现平平仄平仄,可以充分说明近体律诗的律句不是【24平仄律】而是【25四声律】! ...

你小时候尿过床,我能不能说你就是习惯尿床?小时候不代表长大了,所以不要把小时候(唐朝)的格律诗一直用“三岁看到老的”的观点来看待。你们几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用历史发展的阳光看问题,忽视了辩证法

点评

你能拿着小孩当成年吗? 唐朝近体诗有清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吗? 你就是吹破天,大唐宫殿的角落里也找不到明朝真空律句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8: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7-21 13:54
锣鼓调永远早于平平仄仄平平仄!

是的。但最后受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影响,于是锣鼓调最后基本节奏也成了董董锵锵董董锵

点评

我要人们回答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与董董锵锵董董锵有没有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8: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8-16 18:57 编辑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8-16 17:10
杜甫诗一首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唐朝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唐初只要大部分是律句(相间),就可称为格律诗,太宗到武则天时,大家重视了相对,到沈宋时提出了相粘,格律诗的三要素齐备了,但还需要一个磨合期,这个磨合期是很漫长的,到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时,“打铁边打边像”,已经像模像样了,但还是不十分规范。据人考证,到李贺(790年—816年),他写的格律诗才绝大部分很规范了。
至于二五大法唐朝有人提出过吗?这么重要的课题,唐朝诗人都熟视无睹,全是白痴?把25皆平又当作正规,本身只剩下三句,最多四句,也就是说二五大法就只占一半比例或八分之三,25为平仄自然有的除外,便只剩下三个声调,占八分之三或三十二分之九而已,有多大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8: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8-16 18:32
你小时候尿过床,我能不能说你就是习惯尿床?小时候不代表长大了,所以不要把小时候(唐朝)的格律诗一直 ...

你能拿着小孩当成年吗?
唐朝近体诗有清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吗?
你就是吹破天,大唐宫殿的角落里也找不到明朝真空律句理论!

点评

大唐宫殿的角落里也找不到明朝真空律句理论!大唐宫殿的角落里找得到25大法?25大法的根据在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20:45
清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但清朝有25大法么?唐朝没提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难道唐朝有25大法么? 起码一个后人有,你的纯粹是无中生有,淆乱乾坤 我不能拿着小孩当成年,可你偏偏把小孩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9: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8-16 17:10
杜甫诗一首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一首诗只考虑357句?也叫大法?第5句25为平仄,又不需要去考虑。于是一首诗只管两句,有这样的大法?这两句中,三个声调选两,瞎猫碰到死老鼠,都有九分之六的正确性(百分之七十),有人为去限制的价值吗(凡律都是人为限制定下来的)?
这两句中还偏偏第三句还失粘,2为平,因此只剩下要考察第七句而已,就这样的全诗只考察一句的大法?把我肚子笑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7
贡献
7690
金钱
159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9: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8-16 18:34
是的。但最后受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影响,于是锣鼓调最后基本节奏也成了董董锵锵董董锵 ...

我要人们回答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与董董锵锵董董锵有没有关系。

点评

有。鼓点就是节奏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20: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8-16 19:20
我要人们回答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与董董锵锵董董锵有没有关系。

有。鼓点就是节奏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2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8-16 18:57
你能拿着小孩当成年吗?
唐朝近体诗有清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吗?
你就是吹破天,大唐宫殿的 ...

清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但清朝有25大法么?唐朝没提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难道唐朝有25大法么?
起码一个后人有,你的纯粹是无中生有,淆乱乾坤
我不能拿着小孩当成年,可你偏偏把小孩当成年,还大言不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20: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8-16 20:4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2-8-16 18:57
你能拿着小孩当成年吗?
唐朝近体诗有清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吗?
你就是吹破天,大唐宫殿的 ...


大唐宫殿的角落里也找不到明朝真空律句理论!大唐宫殿的角落里找得到25大法?25大法的根据在那?就凭你的那种无中生有的分析?总得从唐人口中或书中找点根据出来啰

点评

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 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还知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中唐·德宗贞元十二(796) 《春台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6 2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23: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8-16 20:45
大唐宫殿的角落里也找不到明朝真空律句理论!大唐宫殿的角落里找得到25大法?25大法的根据在那?就凭你的 ...

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
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还知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中唐·德宗贞元十二(796)
《春台晴望》李程状元帖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晚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霓裳羽衣曲》李肱状元帖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元兢《诗髓脑》另发专贴可见: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thread-2064864-1-1.html





点评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还知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中唐·德宗贞元十二(796) 《春台晴望》李程状元帖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0:04
你的缺陷 就是不开窍。 没否认“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但它们是摸索阶段的、残缺的、对后代没有示范作用的。每年的科举试律诗要求都会不同,比如沈宋二人当考官时,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0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7 0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8-16 23:51
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
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

你的缺陷 就是不开窍。
没否认“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但它们是摸索阶段的、残缺的、对后代没有示范作用的。每年的科举试律诗要求都会不同,比如沈宋二人当考官时,便增加了相粘,他们以前便没有这条规定。所以,事物是发展的,是变化的。元兢理论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不足以概括格律诗的全部,更不能说明成熟后的格律诗的全貌。把它当宝,那是瞎子摸象、一叶障目。
你一定要学会用历史辩证法去分析诗词,否则你永远是半担水。

点评

不否认“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就是你的理论进步! 唐朝时期的律句理论, 只是小米加步枪的【25四声律】! 并无飞机和大炮的【24平仄律】! 从六朝沈约到明朝真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1:04
近体诗的粘对理论,你怎么张冠李戴成了沈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0:56
没否认“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 -------------------------------- 你【没否认】? 你的178楼,难道不是翻脸否认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17 1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8-17 10:2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2-8-16 23:51
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
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


中唐·德宗贞元十二(796)
《春台晴望》李程状元帖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晚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霓裳羽衣曲》李肱状元帖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试卷分析  说明唐试是灵活多变的,并不是都考格律诗,也考古风。第二首是古风
其次说明这时的格律诗仍然没有完全定型。已要求相粘、相对。但个别非律句允许(失间)。要求中间各联严格对仗。押平声韵。奇句仄收,偶句平收。
第二首为古风。一是仄声韵,二是奇句并没有都平收。三是不一定相粘,有两处失粘,(相粘是格律诗的关键),四是并非都律句。但这种古风属于王力说的入律古风。一是多为律句,有三句非律句(即失间),二是要求中间各联严格对仗。三是基本上做到了相对

点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认为什么时候近体诗才定型! 三羊相信,你大概不会说唐朝近体诗定型于宋朝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1:12
不合【24平仄律】,就是科举的灵活多变! 你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王力【入律的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1:08
以上三首状元试律诗,谁是律诗谁是古风,全凭你刚刚张口就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0:17
试卷分析 说明唐试是灵活多变的,并不是都考格律诗,也考古风 ------------------------------------------------------------------------------ 否定了【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剩下的不就是各自为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1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8-17 09:59
你的缺陷 就是不开窍。
没否认“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但 ...

没否认“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唐朝近体诗的理论,是元兢诗髓脑!”
--------------------------------
你【没否认】?
你的178楼,难道不是翻脸否认吗?

点评

这是否认吗?太没眼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1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2-8-17 10:1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2-8-17 10:04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还知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中唐·德宗贞元十二(796)
《春台晴望》李程状元帖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晚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霓裳羽衣曲》李肱状元帖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试卷分析  说明唐试是灵活多变的,并不是都考格律诗,也考古风

试卷分析  说明唐试是灵活多变的,并不是都考格律诗,也考古风
------------------------------------------------------------------------------
否定了【唐朝近体诗的样品,是科举试律诗】,剩下的不就是各自为政了吗?!

点评

唐朝后期多考格律,但非全部。你说都是考格律,拿各年考试要求来说事,不是你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的,别想当然的主观想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17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