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26|回复: 408

论证唐朝声律,盛唐·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10-26 11: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0-26 12:28 编辑

论证唐朝声律,盛唐·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三羊考正刘慎虚近体诗的“声律婉态,无出其右”

    盛唐人选编盛唐诗集,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盛唐人综评盛唐诗风,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盛唐人高赏盛唐声律,殷璠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殷璠《河岳英灵集·原序》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征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馀,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618—626)初,微波尚在。贞观(627--649)末,标格渐高。景云(710-712)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璠不揆,窃尝好事,愿删略群才,赞圣朝之美,爰因退迹,得遂宿心。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集》为号。诗二百三十四首,分为上下卷,起甲寅,终癸巳。伦次于叙,品藻各冠篇额。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厌梁、窦,终无取焉。唐丹阳进士殷璠

殷璠《河岳英灵集》在刘慎虚(714-767)诗集目录下,评价刘慎虚: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昚虚近体诗11首,首首不合真空【24平仄律】,只有1句犯蜂腰!

11——1
盛唐·刘昚虚《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平去平仄上,仄平平平平。
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仄去仄仄上,平平平仄平。
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前心方杳眇,此路劳夷犹。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平入仄平去,平平仄平平。
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日莫骊歌后,永怀空沧洲。仄入平平去,仄平平平平。
11——2
盛唐·刘昚虚《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日莫东林下,山僧还独归。仄入平平上,平平平仄平。
常为垆峰意,况与远公违。平平平平去,仄仄仄平平。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仄去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仄平平平去,仄仄平平平。
11——3
盛唐·刘昚虚《送韩平兼寄郭微》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沽酒。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上。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仄平平仄去,仄入平仄上。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上。
到时春未莫,风景自应有。仄平平仄入,平上仄平上。犯蜂腰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上。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平平仄平去,仄入仄平上。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上。
11——4
盛唐·刘昚虚《寄阎防》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平平平平上,平仄平仄平。
深路入古寺,乱花随莫春。平入仄仄去,仄平平仄平。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平平仄仄入,仄仄仄平平。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平入平仄上,平平平仄平。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仄平仄平去,平仄平仄平。
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平上平仄入,仄平仄仄平。
深林度空夜,烟月锁清真。平平仄平去,平仄仄平平。
莫叹文明日,弥年从隐沦。仄去平平入,平平平仄平。
11——5
盛唐·刘昚虚《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仄入平平去,平平仄平平。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平入仄仄上,平平仄平平。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平平平平去,仄仄平仄平。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平入仄平上,仄平仄平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仄平平平入,平仄平平平。
11——6
盛唐·刘昚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平去平平入,平平平仄平。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仄入平仄去,仄平平仄平。
相如有遗草,为一问家人。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11——7
盛唐·刘昚虚《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朝夕浔阳县,白衣来几年。平入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仄上仄平去,仄平平平平。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11——8
盛唐·刘昚虚《登庐山峰顶寺》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庭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平去平仄入,平平平平平。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平入仄平去,仄平平仄平。
徒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平上平平去,仄平平仄平。
11——9
盛唐·刘昚虚《寻东溪还湖中作》
出山更回首,日莫清溪深。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平上平仄去,仄平仄平平。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平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仄去仄平入,仄平平平平。
11——10
盛唐·刘昚虚《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莫,一帆今始归。平上平平入,仄平平仄平。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平去仄平上,仄平平仄平。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平去仄平上,平平仄仄平。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平上平仄入,仄平平仄平。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11——11
盛唐·刘昚虚《江南曲》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仄上仄仄去,平平平平平。
歌声随绿水,怨气起青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仄入平平去,平平平仄平。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0-26 11:53 编辑

卢盛江《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内容提要

    殷璠《河岳英灵集》,其序及其集论,有不少地方论及声律。《河岳英灵集叙》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河岳英灵集·集论》论编选原则,说:“言气骨则建安为俦,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河岳英灵集》评刘眘虚:“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但是殷璠论声律有很多费解之处。殷璠是盛唐有代表性的诗论家,他的声律说,反映的是盛唐人的思想。对殷璠声律说,释其疑惑之点,解其费解之处,对于准确把握殷璠乃至盛唐人的声律和文学思想,就很有必要了。

    【一】
    殷璠论声律的疑惑费解之点有好几处。
    殷璠明确反对齐梁声律说。《河岳英灵集·集论》追溯历代声律,说:“齐梁陈隋,下品寔繁,专争拘忌,弥损厥道。夫能文者,匪谓四声尽要流美,八病咸须避之。”他是明确反对四声八病的。他又说:“沈生虽怪曹王‘曾无先觉’,隐侯去之更远。”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认为声律是他的发明,不但自骚人以来,此秘未睹,而且汉魏时的张衡、蔡邕、曹植、王粲等人“曾无先觉”。殷璠则反其说而言之,认为恰恰是沈约本人“去之更远”,更为远离了声律之道。这都看出殷璠对齐梁声律说的态度。殷璠认为,近体诗律也未必需要严格遵守。收入《河岳英灵集》的作品,大量的是古体或者歌行体。这些古体诗和歌行,并不合近体诗律。《河岳英灵集叙》说:“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言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五言并侧,十字俱平,既未避齐梁声病说,也不合近体诗律,而殷璠却认为它“逸价终存”。他说四声八病未必要避忌,然后说:“纵不拈二,未为深缺。”这里所谓“拈二”,就是元兢所说的“双换头”,是说每一联头二字平仄相对,而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互粘。这事实上已将齐梁声律的平头说发展为近体诗律的粘对说。不拈二,也违背了近体诗律的原则。

    既反对齐梁声律,又认为不需严格遵守近体诗律,那么,为什么又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呢?

    刘眘虚的例子也颇为费解。现存《河岳英灵集》选诗人24家,以“声律宛态”给予高度评价,刘昚虚是唯一的一个。但奇怪的是,《河岳英灵集》选入刘昚虚诗共11首,虽其中也有一些律句,却没有一首完全合于近体诗律②。大量的是三平声、四平声,乃至五平声,或四仄声、五仄声。至于其他的二、四同声,则更为普遍。所选刘昚虚的诗句,普遍而严重地违背了近体诗律,为什么却说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呢?

    【二】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分析殷璠声律说的具体内容。
    殷璠对声律的态度,他的声律说的具体内容是复杂的。
    一方面,殷璠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不讲声律,相反,从他的论述来看,他还很重视声律。《河岳英灵集·集论》说:“昔伶伦造律,盖为文章之本也。是以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焉。豫于词场,不可不知音律焉。”以声律为文章之本,就是说,对文章来说,声律是不可或缺的。他又说:“孔圣删诗,非代议所及。自汉、魏至于晋、宋,高唱者十有余人;然观其乐府,犹时有小失。”历代在声律上都时有小失,即使只有小失,也受到他的批评,这说明他是看重声律的。

    他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河岳英灵集》所选诗作,确实大量是不合律的古体或者歌行体,但也有不少近体律诗。有的诗人,近体律诗占的比例还比较大。比如,选綦毋潜6首中有4首,祖咏6首中有3首,孟浩然6首中有4首,崔国辅13首中有6首,王湾8首中有5首。这些近体律诗,绝大部分完全合律,少数的有一处二处平仄不合,或未讲粘法。不是近体律诗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多有律句律联,而且既讲对,又讲粘。从诗体来说,比较多的是五言律诗,还有七绝、五绝、五言排律。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七言律诗。据殷璠自述,《河岳英灵集》的编纂“终癸巳”,也就是终于天宝十二载(753)。这时七言律诗还没有发展成熟,出现数量不多。这时七言律诗的重要作家是杜甫,《河岳英灵集》没有收录杜甫的作品,而杜甫那些名世的七言律诗,主要作于这之后,有人作过统计,天宝十三载之前,杜甫七律还只有5首。而《河岳英灵集》却选入不少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除第二联不合律,崔颢《雁门胡人歌》除第一句第六字,第二句第二字,第五句末字平仄不合,其余均合七律。而高适《九日酬顾少府》则完全合律。 还有一些长篇七言诗,就诗体来说,是七言歌行,或说七言古诗,但其中多有律联。比如,李颀《送陈章甫》九联中五个律联,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14联中6个律联,高适《燕歌行》14联中9个律联。这已很接近七言排律。如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除第一第二句,其余的除个别字外,均合诗律,直接可称之为七言排律也未尝不可。所以,说殷璠实际上接受了近体诗律,是有事实根据的。这一点,从殷璠所编的《丹阳集》也可以看出。殷璠编《丹阳集》,全书今已佚,《吟窗杂录》存有残文。据陈尚君著《殷璠〈丹阳集〉辑考》,确收入《丹阳集》的诗,共20首又26句,20首中,五律8首,七律1首,五绝3首,近体律诗也占相当比例。这或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殷璠的思想。讲到这里,应该回过头来看殷璠那句话。他说:“纵不拈二,未为深缺。”他只是说未为“深缺”,它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只是小缺,反过来说,则是犹有小缺。既不必像齐梁以来诗人一样对声律“专事拘忌”,又接受近体诗律,认为不守诗律,虽未为深缺,却犹有小缺。这样来理解殷璠,是不是更为完整一些呢?接受近体诗律,且有诗体类型众多,可以说,后来近体律诗的主要类型基本都有。是不是正在这个意义上,殷璠说声律“始备”呢?

    【三】
    在声律上,殷璠可能还有他自己的标准,有他自己的一些思想。
    《河岳英灵集·集论》说:“即‘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雅调仍在,况其他句乎?故词有刚柔,调有高下;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败,便是知音。”又说:“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闲新声,复晓古体。”这里提出几点:一是雅调;二是既闲新声,复晓古体;三是词与调合。这三点或者集中反映了殷璠的声律标准和思想。

    雅调应该是最基本的标准。《河岳英灵集叙》说建安曹植刘桢之诗,“或五言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集论》说的“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二句,就是十字俱平。这样的诗,逸价终存,雅调仍在。可见,对声律来说,雅调是第一位的。所谓雅调,可能指声调之雅,但更可能指格调之雅,指思想格调感情格调之雅。在具体创作中,离开思想内容感情格调,就单纯的声调而言,是无所谓雅俗之分的。《河岳英灵集叙》提出雅体、野体、鄙体、俗体,这里说的雅、野、鄙、俗,就是指诗的整体风貌。所谓雅调,也就是雅体,而所谓雅体,是从广义上来说的。气扬采飞,淡远细婉,兴寄托情,兴象玲珑,神来气来情来,都是雅。只要有雅调,不论怎样的声律形式,都是被容许的。这完全是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的声律。这或者就是殷璠的一个思想。

    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是又一个思想。所谓新声,显然指近体诗律。近体诗律是从齐梁声律发展而来的。所谓闲,是娴(闲)熟。既闲新声,既表明了殷璠对近体诗律的态度,也可能还说明他熟习齐梁声律。所谓古体,可能从内容上讲,从诗的整体风貌上讲。从这方面讲,所谓古体,应该就是指有风骨。所谓复晓古体,也就是下文所说的“言气骨则建安为俦”。但既与新声相对,所谓古体也还可能是从声律上来讲,兼指声律之古体。而不论从内容上讲还是从声律上讲,这古体都当以建安文学为中心。从声律上讲,所谓古体当指建安文学体现出来的声律特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如曹植、刘桢等人虽五字并侧,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雅调仍在”的声律特点。当然,也可能泛指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这就很让人想起杜甫《戏为六绝句》所说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所谓“既闲新声,复晓古体”,可能就表明在声律上兼容并包的态度。《河岳英灵集》选诗,既有大量古体,也有不少近体,或许正可以作为声律上这种兼收并蓄态度的生动印证。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词与调合。什么是词与调合?殷璠也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可以结合殷璠的其他论述和选诗评诗作些推测。它可能是前面说的,诗要有雅调。不论新声古体,都在格调高雅,都要与诗的高雅的感情格调思想格调相合。但它还可能有别的意思。

    所谓词与调合,可能还指声律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我们可以看刘昚虚的诗。前面我们说过,《河岳英灵集》中,以“声律宛态”给予高度评价,刘昚虚是唯一的一个。细细分析一下,《河岳英灵集》所选刘昚虚的诗,它的声律变化和诗的内容格调变化总有些关系。连用平声的,诗的感情格调往往比较平和舒缓,或者境界比较平远。比如《浔阳陶氏别业》,诗有三个三平声句,一个四平声句,一个五平声句,而诗写陶家归隐江边,而霁云明岭,秋水澄天,物象清旷,野情绵联,而最后兴发归耕东田之愿,总的格调比较闲适,比较平和。《登庐山峰顶寺》写登庐山峰顶寺而见秋气高清,林端江明,山门幽声,而照有无之界,识真机之静;《寻东溪还湖中作》写日暮清溪,云峰幽兴,湖水远心,舟中鸣琴,都写得悠闲自得,心静意平,而前诗有二个三平声,一个四平声,一个五平声,而后诗有一个三平声,二个四平声。而连用仄声的,则感情格调往往起伏较大,欹侧不平。比如《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沧溟万里而友人唯一孤舟归于东海,于是旷望绝国之所,微茫天海之际,心生愁思,起伏不平。这时用了一个五仄声的句子。殷璠是不是认为,声律节奏应该和感情节奏相合呢?如果这样认为还有些道理,那么,刘昚虚的诗明显普遍地不合诗律,殷璠却称他“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前面提出的这一疑问也许就不那么费解了。

    殷璠所谓词与调合,可能还说要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刘昚虚仍然是一个例证。基本的原则还是要平仄和谐,节奏分明,但常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他有一些五言诗,上句二、四同为平声或仄声,而下句二、四则改用仄声或平声,以和上句相对。《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寄阎防》“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寻东溪还湖中作》“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都是例子。有时,则是五言第四字平仄不合,而在第三字改用仄声或平声以求谐调。前面这些二、四同声的句子多数也同时可以看到这一点,另外,《送韩平兼寄郭微》“近家见门柳”,《寄阎防》“深林度空夜”,《越中问海客》“自云发南海”,《江南曲》“湖上风日长”,也都是例子。殷璠说刘昚虚“声律宛态”,是不是也指这种情况呢?类似的例子,其他诗人也有。常建《闲斋卧疾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作》“旬时结阴霖,檐外初白日。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王湾《晚夏马升卿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竹绕清渭湄,泉流白渠口”,“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王湾《奉使登终南山》“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都是上句二、四同为平声或仄声,而下句二、四则改用仄声或平声,以和上句相对。至于五言第四字平仄不合,则在第三字改用仄声或平声以求谐调,例子就更多了。前面引的例子基本都属这种情况。此外綦毋潜《若耶溪逢孔九》“相逢此溪曲”,“人言上皇代”,祖咏《古意二首》其二“碧罗象天阁”,“年深玉颜老”,“生前妒歌舞”,还有孟浩然《归故园作》“北阙休上书”,李颀《东郊寄万楚》“偃息青琐闱”,李颀《送卢逸人》“青溪入云木”,薛据《题丹阳陶司马厅壁》“唯余好文客”,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登山一临哭”,都是例子。这些诗句,只要三、四字平仄互换,就合于诗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声律问题,是否就是殷璠所谓词与调合的的一层意思呢?

    【四】
    反对齐梁声病,而接受近体诗律,同时主张声律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在讲求节奏,和谐变化的大的原则之下,根据其他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声律问题。声律要有内在的雅调,在诗的雅调兴象基础上,讲求因任自然的声律。根据《河岳英灵集》所提供的线索,或者可以这样描述殷璠关于声律的基本思想。

    前面提出的那些似乎费解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殷璠既反对齐梁声病,又认为不需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何以又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就因为他对声律的态度比较复杂,论声律有他的标准。刘昚虚的诗没有一首完全合律,却高度评价其“声律宛态”,也可能因为他的诗能做到词与调合,诗的声律既能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又能灵活处理各种情况。

    这或者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声律思想。一方面严密而节奏和谐的近体诗律已经成熟并仍在发展,杜甫后来就发展了七律和排律。但另一方面,又不愿受格律的束缚,不论是齐梁四声八病说还是近体诗律。感情的抒发,凛然的风骨与峻发的气势,兴象玲珑的诗境的创造,对他们来说仍是第一位的。因此他们在声律上仍然追求自然。因任自然的艺术追求,在声律上也表现出来。也正因为此,所以盛唐时代不仅诗体大盛,诗美的境界大盛,而且声律形式也是既日臻成熟又丰富多彩。一方面,诗体类型众多,后来近体律诗的主要类型基本都有,另一方面,古体也注入新鲜血液而得以大盛,既雅调仍在,诗的声律又能随内容而变化,而且出现各种灵活的平仄形式。如殷璠所说的,既闲新声,复晓古体,而且词与调合。是不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殷璠说开元十五年后,盛唐时代“声律风骨始备”呢?

    注释:
    ①本文所用殷璠《河岳英灵集》,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河岳英灵集叙》及《集论》的个别异文,据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②《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相如有遗草,为一问家人。”是其中最为合律的,即使这一首,它的第七句“相如有遗草”第四字仍然是当仄而用平。
    ③如《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此路劳夷犹”为三平声,“送君东悠悠”,“永怀空沧洲”为四平声,“旷望绝国所”为五仄声;《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岂复无清机”为三平声;《寄阎防》“深路入古寺”为四仄声;《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天海空青苍”为三平声;《浔阳陶氏别业》“秋水澄寒天”,“明宰非徒然”为三平声,“野情何绵联”,“萧萧丘中赏”为四平声,“归耕东山田”为五平声;《登庐山峰顶寺》“秋气何高清”,“振锡闻幽声”为三平声,“林端西江明”为五平声,“徒知真机静”为四平声;《寻东溪还湖中作》“日莫清溪深”为三平声,“云峰劳前意”,“坐鸣舟中琴”为四平声;《江南曲》“玉手欲有赠”为五仄声,“裴徊双明珰”为五平声。
    ④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雁门胡人歌》:“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雾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⑤高适《九日酬顾少府》:“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客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时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参考文献】
    [1]傅璇琮. 唐人选唐诗新编[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陈尚君. 唐代文学丛考[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杨胜宽. 从《河岳英灵集》不选杜诗说到殷璠的选诗标准[J]. 杜甫研究丛刊,1994(1).
    [4]卢盛江.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5]仇兆鳌. 杜诗详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79.6号


点评

卢盛江《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内容提要 殷璠《河岳英灵集》,其序及其集论,有不少地方论及声律。《河岳英灵集叙》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河岳英灵集·集论》论编选原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14:24
此文基本上是谈论永明声律在唐朝的变迁,与近体诗关系甚微。由于三羊始终认为永明体就是近体诗,所以把错误当真理。这种无法讨论的东西,大家不要去浪费时间,让他一个人去自得其乐吧。 其次永明体的“体”根本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1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18: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叫近体诗?明明是古风嘛。真叫人无语

点评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殷璠傻瓜一个,竟然高赞刘昚虚的古风【声律婉态,无出其右】!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7 20:10
你说的很难超越盛唐人评盛唐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1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19: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与宫商有关的都不要去研究。因为宋朝时唐朝的宫商已失,宋人对唐时的宫商十人十异。元时由于历史原因,宋朝的宫商全毁,明朝人已基本搞不清宋朝的宫商。今人都感叹唐宋时的宫商已无法说清,更无法恢复。所以我见凡与宫商挂钩的议论都不以理睬,那都是自说自话的骗人玩意。劝诸君不要去浪费生命。
唐人说到的词,其实是辞,南北朝后辞都写成词,与诗体概念的“词”一点关系都没有,它说的就是声律、音乐类的东西。后来有人误把乐府诗中一些题目含“词”的放进词谱,目之为以诗入词。所以遇到谈论唐人有关“词”时要认真区分。因为真正的诗体“词”那时不叫词,被叫做曲子词。“词”这个概念是南宋初才定下来的。包括词大盛的北宋,都不叫“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1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6 11:52
卢盛江《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内容提要

此文基本上是谈论永明声律在唐朝的变迁,与近体诗关系甚微。由于三羊始终认为永明体就是近体诗,所以把错误当真理。这种无法讨论的东西,大家不要去浪费时间,让他一个人去自得其乐吧。
其次永明体的“体”根本不是诗体的“体”,而是风格的“体”因此永明体不是近体诗,连诗体二字都谈不上。
理论是讲究科学的,不是想当然的

点评

此文基本上是谈论永明声律在唐朝的变迁,与近体诗关系甚微。由于三羊始终认为永明体就是近体诗,所以把错误当真理。这种无法讨论的东西,大家不要去浪费时间,让他一个人去自得其乐吧。 其次永明体的“体”根本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10:44
永明体,不但是诗体,而且是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19:36
不要自开小灶!永明体与近体诗也可以重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19: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所谓的25律谈得那么透彻,它不是“律”是自然规律,三羊就是听不进,大家有什么办法把这个花岗岩脑袋敲破去?救救三羊吧

点评

沈约制定永明格律诗,难道不及你会抬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20:07
因为你说的不对!你不是在说理而是在抬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9: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6 18:43
这也叫近体诗?明明是古风嘛。真叫人无语

你说的很难超越盛唐人评盛唐人!

点评

盛唐人评盛唐人没错。错的是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9: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1-19 18:51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6 19:08
此文基本上是谈论永明声律在唐朝的变迁,与近体诗关系甚微。由于三羊始终认为永明体就是近体诗,所以把错误当真理。这种无法讨论的东西,大家不要去浪费时间,让他一个人去自得其乐吧。
其次永明体的“体”根本不是诗体的“体”,而是风格的“体”因此永明体不是近体诗,连诗体二字都谈不上。
理论是讲究科学的,不是想当然的

不要自开小灶!永明体与近体诗也可以重叠!

点评

三羊大师新理论 永明体居然可以与近体诗重叠 滑天下之大稽,误尽天下苍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16:22
三羊的羊式理论万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0-26 19:4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6 19:08
此文基本上是谈论永明声律在唐朝的变迁,与近体诗关系甚微。由于三羊始终认为永明体就是近体诗,所以把错 ...
永明体,不但是诗体,而且是格律诗!讲究声律的问题,竟然不是格律文体,岂不怪哉?!唐朝·李延寿《南史·陆厥传》云:
齐永明九年,诏百官举士,同郡司徒左西曹掾顾暠之表荐厥,州举秀才。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点评

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这就叫诗体?你的文化知识0分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20:23
你连什么叫诗体都不懂,还哼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2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6 19:11
我把所谓的25律谈得那么透彻,它不是“律”是自然规律,三羊就是听不进,大家有什么办法把这个花岗岩脑袋敲 ...

因为你说的不对!你不是在说理而是在抬杠!

点评

问问大家,是你抬杠还是我抬杠?比这么一条道走到死,什么也不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2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2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6 19:11
我把所谓的25律谈得那么透彻,它不是“律”是自然规律,三羊就是听不进,大家有什么办法把这个花岗岩脑袋敲 ...

沈约制定永明格律诗,难道不及你会抬杠?

点评

你除了胡扯,能不能正经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6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2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6 20:07
沈约制定永明格律诗,难道不及你会抬杠?

你除了胡扯,能不能正经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2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6 19:42
因为你说的不对!你不是在说理而是在抬杠!

问问大家,是你抬杠还是我抬杠?比这么一条道走到死,什么也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2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6 19:36
永明体,不但是诗体,而且是格律诗!讲究声律的问题,竟然不是格律文体,岂不怪哉?!唐朝·李延寿《南史· ...

你连什么叫诗体都不懂,还哼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2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6 19:27
你说的很难超越盛唐人评盛唐人!

盛唐人评盛唐人没错。错的是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20: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6 19:36
永明体,不但是诗体,而且是格律诗!讲究声律的问题,竟然不是格律文体,岂不怪哉?!唐朝·李延寿《南史· ...

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这就叫诗体?你的文化知识0分呢

点评

沈约、李延寿,两人不及一刚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7 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20: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6 19:35
不要自开小灶!永明体与近体诗也可以重叠!

三羊的羊式理论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2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6 20:23
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这 ...

沈约、李延寿,两人不及一刚刚!

点评

他们没错。是你错,别把自己的错误拉别人来抵债,不道德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8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2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6 18:43
这也叫近体诗?明明是古风嘛。真叫人无语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殷璠傻瓜一个,竟然高赞刘昚虚的古风【声律婉态,无出其右】!三羊真正无语!!!

点评

他对你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8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8 09: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7 20:02
沈约、李延寿,两人不及一刚刚!

他们没错。是你错,别把自己的错误拉别人来抵债,不道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8 09: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1-10-28 09:39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7 20:10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 ...


他对你错。你永远在错误的大道上飞驰。无救无解无法,喜欢花岗岩脑袋,就随你去吧

点评

你正确,你永远正确!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殷璠真是傻瓜,竟然高赞刘昚虚的古风【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8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10: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0-28 10:37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8 09:37
他对你错。你永远在错误的大道上飞驰。无救无解无法,喜欢花岗岩脑袋,就随你去吧 ...

你正确,你永远正确!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殷璠真是傻瓜,竟然高赞刘昚虚的古风【声律婉态,无出其右】!
   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点评

因为你从来不愿认错,所以你感到自己永远正确。把背书当知识的人不会有真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8 1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8 19: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8 10:34
你正确,你永远正确!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 ...

因为你从来不愿认错,所以你感到自己永远正确。把背书当知识的人不会有真知识。

点评

殷璠说: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 殷璠说【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8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2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8 19:14
因为你从来不愿认错,所以你感到自己永远正确。把背书当知识的人不会有真知识。 ...

    殷璠说: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
    殷璠说【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说的是不讲声律的古风吗?不讲声律的古风如何【声律婉态】呢?三羊如你所说真的不懂!

点评

再去读一百遍,看看你是什么样的理解能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5 16:24
还有不讲声律的古风?三羊创举。三羊简直是文盲,也敢在此论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8 2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0-28 2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0-28 20:09
殷璠说: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婉态,无出其 ...

还有不讲声律的古风?三羊创举。三羊简直是文盲,也敢在此论诗。

点评

【古风】也讲声律,古风的声律是什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9 0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09: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1-10-28 20:59
还有不讲声律的古风?三羊创举。三羊简直是文盲,也敢在此论诗。

【古风】也讲声律,古风的声律是什么呢?!

点评

1.押韵呀。比格律诗丰富若干倍 2.永明的八病,讲究四声的搭配,也就你说的什么25律之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18 0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103
贡献
19613
金钱
25779
发表于 2022-5-8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致敬母亲

点评

谢谢你的关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9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5-9 0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关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103
贡献
19613
金钱
25779
发表于 2022-5-9 0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笔墨传神,诗句飘香,画龙雕凤,横锦散珠

点评

抱歉!三羊漏了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29 0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4

主题

8158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8
贡献
7690
金钱
1591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5-18 08: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阙题
【作者】刘昚虚 【朝代】唐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