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7-27
威望103
金钱1264
贡献882
高级会员

威望- 103 点
贡献- 882 次
金钱- 1264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1-10-14 00: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味难求兀自求 于 2021-10-14 00:12 编辑
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学海长孺先生这个比喻尤其蹩脚啊!难道学海先生没读过《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吗?诚如是,则强烈建议先生尽快搜读为宜哈。
须知,以现今各地相互难于有效交流的方言土语冒称中古平水韵乃是公然不讲基本诚信,尽管很多人是被逼迫裹挟的,是情有可原的。更要命的是,在诗韵造假浪潮之下,诗也公然造假,而今以形代质、以韵代诗现象极为普遍,也极为严重。学海先生竟然视而不见吗?
中古平水哑韵综合症感染面积之大、感染程度之深,是远远超乎学海先生想象的,众多新声韵大咖也深受其害啊!哦,网上还有个《《中华通韵》批判》系列转载,郑重建议学海先生也去搜读一下,然后回来当众解释一下e与ie、üe合韵之类奇葩韵部的韵理依据何如?
当然,最能服人的,还是当众示范一下学海先生心目中的平水韵音规范读法并说明理由。前帖已然敦请植杖叟先生当众范读一下李太白的《静夜思》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学海先生也别闲着,来来来,跳进圈内来,也大大方方地当众示范一下吧,让我等众位诗友都开开眼。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