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味难求兀自求 于 2021-9-14 12:16 编辑
【讨教】一个铁杆平水韵拥趸的瞬间蜕变究竟说明了什么?
在盘外招式主帖《双轨制是客观现实,为何攻击?》下,雄关英风先生回复锦绣云溪先生时说: “各大论坛几乎无一例外的禁止韵争。兄以为新韵优,其他人则认为旧韵好,如何判别?谁能说清楚?” 紧接着,在回复晓青先生时,雄关英风先生又说: “跟帖中,一味多次劝我去学习“白皮书”,可见他亦是把雄关当作朋友看待的。” 在此,我们姑且不论“各大论坛几乎无一例外地禁止韵争”之说的片面性和有关诗词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利益驱动之下的无德无行,也不论一味拿所有诗友都当朋友的皆大欢喜心理。单说一味难求兀自求曾经多次郑重建议搜读《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雄关英风先生缘何一直不去搜读,反而煞有介事地投诉一味,直至引发了一场以《双轨制是客观现实,为何攻击?》为舞台的闹剧呢? 忽然想起不久以前,有个粤籍铁杆平水韵拥趸瞬间蜕变,前后判若两人的真实案例,或可有助于雄关英风先生并其他认知能存在明显偏差的朋友打开思路甚或茅塞顿开吧。为那位粤籍诗友计,同时也为行文方便,我们不妨给这位平水韵拥趸起个化名,干脆就叫业余赛车手吧。 据笔者旁观,大概也是因为所谓韵争,无冕之王先生不慎惹恼了业余赛车手先生。业余赛车手盛怒之下,把无冕之王骂了个狗血淋头,并将有关骂帖到处粘贴,一时之间,无冕之王几乎全部主帖下全都跟有业余赛车手的骂帖。我们不妨简单对比着看一下业余赛车手先生翻脸前后乃至读完《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正文五章后的一些代表性跟帖: 【翻脸前】 “我系广东人,08年开始认真学习古典诗词,本人幼年时没学过汉语拼音,普通话较差,但精通粤语,粗通客家方言,对9声6调花过很多时间研究,所以一直用平水韵,很少用新韵。
有些人可能以为,平水韵完全过时了,用它都靠死记硬背。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精通粤语的人看来,平水大部分仍不过时,我用粤语能轻易分清大部分字的平仄,分阴平阳平也是小菜一碟,入声字更是瞬间可辨认岀来。认为平水韵过时的人,通常是那种只懂普通话的,并且从未深入了解过各地方言。
我有句诗,冷透重衫亦不知,当时斟酌时拿不定“透”字究竟用透,彻,入,贯,哪一个好,自己一个人用半生普通话和粤语念了不下百遍,最后选了透字。为什么呢?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声律,因为原句的声律是:冷(5)透(3)重(4)衫(1)亦(6入)不(1入)知(1),用入(6入),声律和亦相同,何必浪费空间呢?彻(3入)最有力量,但我嫌它太有力了,透(3)和贯(3)相同,但普通话里透是四声,比贯更有力量,于是就选了它。
那些总批评平水如何如何的人,我觉得他们真是太闲了,也太无知,有时间还不如多写多学,争啥呢?” 【翻脸后——看完《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前两章之际】 【其一】 “哟呵!你原来不但会改头换面,还会指桑骂槐啊!叼了你那首烂不拉叽的“望汨罗”,面上挂不住了吧?
我看完两章你力推那破烂自封的“白皮书”,没有臭叼你一锅,算给你留面子了,你还不领情,我也就不客气了。
就你对诗词的认识和人品、野心,力推“改革”?吔屎啦你,吔屎狗!稍为有点阅历眼界的成年人,都不会被那破白皮书鼓动,那里面满满一股想指点江山做大事的野心私欲,振兴中华诗词文化,靠你!?你吔屎啦!全世界当你苍蝇来拍,你竟一点廉耻之心都没有,活到狗身上去了。”
无冕之王先生不恼不怒,更未回骂,而是继续耐心劝其搜读《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剩余三章,请他务必等待读完白皮书全部正文五章之后再来交流。 【其二】 “碎纸机诗叼某某某某
佳人才子伴身旁,身在华堂意气扬。
长笈短篇全塞满,奈何全是烂文章。” 【其三】 “此后一见你只兰坦岀现就问候你老味兮!” 【其四】 “你是不是吔屎吔懵了!?凭你这挺兰坦衰革货,谈改革,谈振兴,谈责任!?你吔屎就得!” 【过程中少不了来来往往,业余赛车手先生仍有诸如此类揶揄】 “我不知道你今年多大,认真学习古典诗词多久了?我觉得,或者说我的观点是:如果你已经年过30,并且认真学习古典诗词超过5年,而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诗论会由一帮老干大爷大妈执掌话事,而不是由一群有***的年轻人掌舵,那么,可能你的文化水平没有问题,但你的眼界,阅历,生活经验,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制度,运作思路和方式,你的认识一定非常浅薄,书生意气,不识时势。” 【及至读完白皮书第四章,业余赛车手先生态度已然大变】 “在一定意义上,我可能是现实世界里你少有的知已,因为我把白皮书前1/2/3/4章都认真看完了。根据白皮书和你在论坛的言论,我百分之百肯定你就是某某。” 【无冕之王继续激将,希望业余赛车手能把白皮书全部五章都看完】 “我是谁不重要,你接着把白皮书第五章看完才重要。”“只要你认真读完白皮书,其它全都不重要了。” 【业余赛车手很快就读完了《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全部正文五章,谁都没想到,这位粤籍铁杆平水韵拥趸居然回了这样不失中肯与公允、同时又热情洋溢的一帖】 “五章全部读完了,谈点观感。 应该承认,作者写作这五篇长文,是费了很大精力甚或心血的,至少在时间上花费不少。文章内技术上,细节上的很多观点,坦白说我是认可的,比如对当代诗词文化的理解和分析,对蜃楼(暂且沿用作者的这一称呼)的状况和批评,音韵声韵的理解,对诗与情感的关系的理解等等……我都认可。 在第五章中,作者也对中国诗词文化的未来,发展,提岀了比较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感觉得出来,作者确实是花了时间、心血去思考这些问题,并因心中对诗有爱对中国诗词文化未来有期望,才能写得岀这些相对比较具体的意见。我以前未看完五篇,仓促给岀评价,对作者确实有失公平。 所以我最新的评价是,除了草案中有些政治正确的空谈部分,其他的关于技术关于细节关于建议,还是值得一读的,有些发问,值得思考一下。毕竟,作为一个爱诗之人,谁都乐见一个新的诗词盛世的重现。 不过,客观地说,在某些大问题上作者的观点和论据,是有明显缺失和不足的,比如蜃楼的成因,蜃楼文化的理解,诗词文化衰落的理解等等。我倾向于作者是明白的,但岀于回避或其他原因,并没有真正触到要害,隐约还有刻意回避之意。 看完全篇,对作者推广传递自己的理想理念的方式方法更加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难道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方式方法有严重问题?难道还没有意识到必须转变?如果没有,我只能表示遗憾了。 问好,凭你花那么多时间心血热情,写就这几篇长文,凭你那句“因情成诗”,也值得我向你问声好。” 【随后,二人握手言和,相谈甚欢,有业余赛车手回帖为证】
“刚才看你回帖,很偶然发现老兄原来是搞科研岀身,如果早知你是技术类人士,我之前都不会和你吵起来了。 终于完全解开了我心中的疑问,终于明白了很多事的前因后果。技术人士,常常不缺技术不缺热情不缺情怀,缺的往往是政治眼界政治嗅觉。平水,蜃楼,哪里是技术问题啊? 希望有机会能平静探讨。” “问好,我之前之所以会和你吵起来,是因为我把你误会为“处心积虑想通过攻击中诗会搏岀位牟利的奸人”了。 五章草案我看得很细,当初看的时候就有很多疑问,不理解作者的目的,现在想来,吟者应该也是技术领域人士吧?技术眼光十足,情怀满满,但世界眼光,历史眼光,政治眼光,却嫌不够,过于偏重于把问题技术化逻辑化科学化合理化。但诗词这个东西,包含的东西远不止于此。 你是不是某某不重要,我不执着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细读过草案的读者,你如有兴趣听听我的一些深入看法,可以去百家开个帖,大家平静探讨一下。” 【无冕之王感慨】 无冕之王踌躇两三天后,终于回了一篇长文在百家论坛开帖,其中“应邀”一节全文如下: “5、应邀 尽管迟了两三天,最终毕竟还是应邀了。业余赛车手发出在百家论坛开帖之邀后,笔者之所以考虑了整整三天才开设本主帖,最根本的原因乃在: 业余赛车手乃粤籍人士,而且就在不久之前还曾力挺过平水韵并诋毁过白皮书。业余赛车手读完《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全部正文五章之后的重新评价、重新表态以及真诚道歉,实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曾到处查看过,被热心诗友们郑重建议认真搜读《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正文五章和《《中华通韵》批判》的朋友其实有很多,并齐刷刷地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有所反馈,但无一例外地都是佯称尚未读完,此后便再无回音了;另一类则是干脆没有任何回音反馈,而是就此蔫退了。业余赛车手先生是唯一一个敢于坦承读完了白皮书并且最终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朋友。 作为平水韵诗者,业余赛车手先生无疑是讲求诗者基本诚信的,这一点弥足珍贵,简直可与同样作为平水韵诗者的格那丁先生媲美。据《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披露,在《难道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下: “面对“请问诸位先生,您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这一只消用“能”或“不能”,便可圆满回答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儿科问题,众多相当资深的平水韵诗友都曾被问得哑口无言,既不敢说能——因为一旦说能,下一步就得拿出证据证明,却又不肯说不能,那样不就自扇嘴巴了吗? 过程中,有位资深平水韵诗友格那丁先生曾令吟者肃然起敬,吟者不是客套,而是打心眼儿里敬佩。为什么呢?因为格那丁先生敢于实事求是,未辱诗者基本诚信呀!面对同样的问题,格那丁先生的确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大智大勇。尽管他也没能直接答“能”或是“不能”,但从以下答帖中,应该不难看出格那丁先生的潜台词儿: 【格那丁答帖一】 你读得出听得懂中古音?谁裁判的?沈约、陆法言还是刘禹锡、柳宗元?胡扯。 【格那丁答帖二】 网上一群人成天就中古音中古音的,还煞有介事读来读去,简直无聊!即使你能通过域外汉音、韵书、方言、汉字规律恢复部分中古音,也不可能全部恢复。最最重要的是,汉语不仅仅是声母韵母问题,还有节奏、语调、基调等等问题。 【格那丁答帖三】 听过老外说汉语吗?即使字音准确也不是那味,因为他没有掌握汉语的节奏、语调等。说什么中古音,还读啊说啊!你读啊说啊?那叫鸟语。” 说实在的,业余赛车手先生同样令我肃然起敬。我也不是客套,而是打心眼儿里敬佩。至于原因嘛,其实也与吟者先生类同,那就是:业余赛车手先生敢于实事求是,未辱诗者基本诚信。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迄今仍有那么多朋友面对同样的问题,连句真话都不敢说,甚而至于仍然有人堂而皇之底在光天化日之下瞪着眼睛说瞎话呢? 本人多么希望,在事关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兴衰的诸多大是大非问题上,能有更多的平水韵朋友——尤其是诗词界高端人士像格那丁先生和业余赛车手先生一样,以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大义为重,勇敢地站出来,当众说出一句像个诗者、像个爷们的话啊!” 【无冕之王因评《题驴磨图》得罪权贵,躺枪而亡,交流中断】 无冕之王与业余赛车手先生在百家论坛友好交流过程中,因以主帖形式点评了《题驴磨图》,称其有隔,而得罪了《题驴磨图》作者弟子和疑似弟子——那家诗词论坛的两位副坛主,遂于突然之间躺枪而亡,与业余赛车手先生的交流也被迫中断了。 这是一个新近发生的完全真实的故事。本不想讲,因日前与雄关英风、针叶林、晓青、林金建、老榆、山水有相逢、温柔的风、川上等多位诗友在双轨制、诗词学术研讨规矩等问题上发生分歧,加之精力实在有限,无法一一说服诸位,才想到《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正文五章,相信大家认真搜读之后,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一定会有所改变的,也算是本人偷个懒儿吧。 强烈建议诸公都能抓紧抽暇搜读一下白皮书,在此基础上,建议诸公再搜读一下《《中华通韵》批判》系列转载,看看吟者先生等人推荐的21韵是否瞎说八道。如果没有此等共同的基础,我想我们之间是很难产生交集的,然则笔者只能选择暂时保持沉默了。不过,我坚信各位认真搜读之后,大抵也会像业余赛车手先生那样修正自己先前的观点并真诚道歉的。当然,列位先生尽可不说出口,也可不诉诸笔端,心里有即可。不过,列位读完之后,最好能悄悄地告诉我一声,但愿如此罢! 哦,白皮书存在明显的文字错误,未知缘何一直没人修订,《中华通韵》批判系列已经出到27期,疑似未完,也不知为什么,多时未见续集。另外,大家不妨抱着挑剔、批评、批判的态度去审读,然后在诗词理论版连发批判文章才好哈,诚如是,这里的学术氛围一定会越来越浓的。 最后,烦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一个铁杆平水韵拥趸的瞬间蜕变究竟说明了什么呢?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