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农民王旭龙

发现纰漏是我读书的乐趣

  [复制链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圭賦》〈典瑞 以分形立象於以保身為韻〉張仲素
瑟彼信圭諸侯,是執當大君之辨等與五玉而咸集皎以式孚,堅如特立錫山川,以為瑞在享獻,而增襲茲特比德以省躬,豈獨退揚而進揖懿夫潔白,其質縝密,其文得儀,形之是表敘羔鴈以成群,玷絕可磨,不愧南容之復性,惟特達每勞宣代之分,則而效之,惟其嘉矣。觀正直可以行化取毀方于焉,克己至若左右佩珩凄鏘宮徵寧同乎,信以守之,豈嗟乎?不我屑以韋弦可譬琮璧自殊孚尹旁達陽采外敷因追琢以為用,諒小大之合符韞以保焉,匪沽諸善價省其人也。宜賦以生芻,此乃邦之令典,孰可已乎。捧當心而握於掌,足以見古人之象稟,溫潤而洞晶熒於以彰文物之形色,配彼蒼示不言之信神,如此鑒同明德之馨,所以掌節是司藉之乎。繅與蒲穀而齊列,異邦家之永保,比楚玉之無瑕,哂夏璜之有考,或以圭為瑞,或以象為珍傳命自同於符璽,達情可接於君臣,稽彼前典光輝日新,念君子之作誡宜近取諸乎身。

【信圭賦】張仲素
瑟彼信圭,諸侯是執。
當大君之辨等,與五玉而咸集。
皎以式孚,堅如特立。
錫山川以為瑞,在享獻而增襲。
茲特比德以省躬,豈獨退揚而進揖。

懿夫潔白其質,縝密其文。
得儀形之是表,敘羔鴈以成群。
玷絕可磨,不愧南容之復,性惟特達,每勞宣代之分。

則而效之,惟其嘉矣。
觀正直,可以行化;取毀方,于焉克己。

至若左右佩珩,凄鏘宮徵。
寧同乎信以守之,豈嗟乎不我屑以。

韋弦可譬,琮璧自殊。
孚尹旁達,陽采外敷。
因追琢以為用,諒小大之合符。
韞以保焉,匪沽諸善價;省其人也,宜賦以生芻。
此乃邦之令典,孰可已乎。

捧當心而握於掌,足以見古人之象;
稟溫潤而洞晶熒,於以彰文物之形。
色配彼蒼,示不言之信;神如此鑒,同明德之馨。

所以掌節是司,藉之乎繅與蒲;穀而齊列,異邦家之永保。
比楚玉之無瑕,哂夏璜之有考。

或以圭為瑞,或以象為珍。
傳命自同於符璽,達情可接於君臣。
稽彼前典,光輝日新。
念君子之作誡,宜近取諸乎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經籍典第二百七十三卷論語部藝文一
《鏡論語》江淹
巡青史之殘誥,覽朱管之遺冊,惟魯濱之一叟信御道。而探寂世艱險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講業兮,齊衛論精兮,洙泗子之說兮,義已祕成。賈鄭之雄理考黃何之壯?思惜古人之取才,瞰青雲而靖意,意惆悵兮,有端才峻嶒兮,可觀憲媯禹。而析法襲仁誼而求。安不燕婉於戚?施寧踸踔於馬蘭俾。後生之庶士鑒明德之音翰,惟山中兮,寂寞沉憂思兮,無從石紅青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重日下兮〈闕二字〉,月出兮,銅峰竹色兮,拂戶水氣兮,繞窗味哲人之遺珍折片句兮。忘老嘉石門之埋名,憐柳子之耽道書,吳伯於衣袖,鏤顏子於心,抱籌出處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若妙行與上靈,非積學之所紹。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鏡論語】江淹
巡青史之殘誥,覽朱管之遺冊。
惟魯濱之一叟,信御道而探寂。
世艱險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
講業兮齊衛,論精兮洙泗。
子之說兮義已祕。
成賈鄭之雄理,考黃何之壯思。
惜古人之取才,瞰青雲而靖意。

意惆悵兮有端,才峻嶒兮可觀。
憲媯禹而析法,襲仁誼而求安。
不燕婉於戚施,寧踸踔於馬蘭。
俾後生之庶士,鑒明德之音翰。

惟山中兮寂寞,沉憂思兮無從。cong
石紅青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重。chong
日下兮口口,月出兮銅峰。fong
竹色兮拂戶,水氣兮繞窗。cong从囱音,此乃造字者音。【另读chuang】

味哲人之遺珍,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門之埋名,憐柳子之耽道。
書吳伯於衣袖,鏤顏子於心抱。
籌出處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與上靈,非積學之所紹。
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不器賦》〈以用之則行無施不可為韻〉白居易
君子哉。道本生知德惟天縱抱乎?不器之器成乎?有用之用不器者通理。而黃中有用者致遠而任重。蓋識包權變,理蘊通明,業非學致器異琢成審。其時有道舒而無道卷。慎其德,舍之藏而用之行語。其小能立誠以修詞論。其大能救物以濟時。以之理心則一身獨善。以之從政則庶績咸熙。既居家而必達。亦在邦而允釐彼子貢。雖賢唯稱瑚璉之器,彥輔信美空標水鏡之姿是。故非求備者又何足以知之?豈如我順乎?通塞合乎?語默何用不臧?何嚮不克?施之乃伊呂事業。蓄之則莊老道德。雖應物而不滯終飭躬而有,則若止水之在器。因器圓方。如良工之用材,隨材曲直。原夫根淳精於妙,有宅元和於虛受內弘道以惟新外濟用而可久鄙斗筲之奚算哂挈瓶之固守。何器量之差殊在性情之能否?豈不以神為元樞智為?心符全其神則為?而勿有虛其心則用當其無。故動與神合靜與道。俱時或用之必開臧武之。智道不行也則守甯子之愚至乎哉?冥心無我無可而無不可。應用不疲無為而無不為。信大成而大受非小惠。而小知顧庶類曲從,則輪轅適用。若一隅偏執,則鑿枘難施。是以易尚隨時禮貴從宜展矣。君子斯焉。取斯。

【君子不器賦】白居易
君子哉。道本生知,德惟天縱。
抱乎不器之器,成乎有用之用。
不器者通理而黃中,有用者致遠而任重。

蓋識包權變,理蘊通明。
業非學致,器異琢成。
審其時,有道舒而無道卷;慎其德,舍之藏而用之行。

語其小,能立誠以修詞;論其大,能救物以濟時。
以之理心,則一身獨善;以之從政,則庶績咸熙。
既居家而必達,亦在邦而允釐。
彼子貢雖賢,唯稱瑚璉之器;彥輔信美,空標水鏡之姿。
是故非求備者,又何足以知之。

豈如我順乎通塞,合乎語默。
何用不臧,何嚮不克。
施之乃伊呂事業,蓄之則莊老道德。
雖應物而不滯,終飭躬而有則。
若止水之在器,因器圓方;如良工之用材,隨材曲直。

原夫根淳精於妙有,宅元和於虛受。
內弘道以惟新,外濟用而可久。
鄙斗筲之奚算,哂挈瓶之固守。
何器量之差殊,在性情之能否。

豈不以神為元樞,智為心符。
全其神則為而勿有,虛其心則用當其無。

故動與神合,靜與道俱。
時或用之,必開臧武之智;道不行也,則守甯子之愚。

至乎哉,
冥心無我,無可而無不可;應用不疲,無為而無不為。
信大成而大受,非小惠而小知。
顧庶類曲從,則輪轅適用;若一隅偏執,則鑿枘難施。
是以易尚隨時,禮貴從宜。
展矣君子,斯焉取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繪事後素賦》〈以五色成文彰之在素為韻〉張仲素
畫繪之事彰施於文表其能。故散采而設雜其暈。故後素而分運茲潔。白之光,綜彼深淺之色,始其布濩。終若組織成山龍華蟲之美。實曰:當仁後黑黃蒼赤之采。固無慚德間精微而不亂蔚明麗之。相得昭昭以著郁郁。斯皇發眾狀而逾出映繁文。而益彰奪朱紫兮,不能爭其要汙白黑兮。無以損其光於以界道。斯能辨。方昔日瞻之在前,昭其本始今為〈闕〉者,居上爛以主張素為繪兮。事惟從古禮於繪也。義實斯取其素也。同至淳之得一其繪也。合比象而為五理眾者,寡予惟汝明。無使輝華自混。庶幾毫髮難并處皦昧之間。造形則辨居有無之際。遇物皆呈。雖欲勿用,曷其有成?乃知作繪者,惟文是務。言詩者,在理為喻故得盡飾之道。不愆於素探。周禮冬官之職諧衛風碩人之詞。爰遂事而乃眷幸全功。而無疑質不勝文。孰謂何先何後?白能受彩有以顛之倒之。胡未至而取誚。豈卒獲而能期不有分布?孰為文彩恆起予於後進潤色斯存。苟棄我於已。前人文焉在美矣。夫繪事之義,所以刑萬邦而昭四海。

【繪事後素賦】張仲素
畫繪之事,彰施於文。
表其能,故散采而設;雜其暈,故後素而分。

運茲潔白之光,綜彼深淺之色。
始其布濩,終若組織。
成山龍華蟲之美,實曰當仁;後黑黃蒼赤之采,固無慚德。
間精微而不亂,蔚明麗之相得。

昭昭以著,郁郁斯皇。
發眾狀而逾出,映繁文而益彰。
奪朱紫兮不能爭其要,汙白黑兮無以損其光。
於以界道,斯能辨方。
昔日瞻之在前,昭其本始;今為[ ]者居上,爛以主張。

素為繪兮,事惟從古;
禮於繪也,義實斯取。
其素也,同至淳之得一;其繪也,合比象而為五。

理眾者寡,予惟汝明。
無使輝華自混,庶幾毫髮難并。
處皦昧之間;造形則辨;居有無之際,遇物皆呈。
雖欲勿用,曷其有成?

乃知
作繪者,惟文是務。
言詩者,在理為喻。
故得盡飾之道,不愆於素。

探周禮冬官之職,諧衛風碩人之詞。
爰遂事而乃眷,幸全功而無疑。
質不勝文,孰謂何先何後;白能受彩,有以顛之倒之。
胡未至而取誚,豈卒獲而能期。

不有分布,孰為文彩。
恆起予於後進,潤色斯存;苟棄我於已前,人文焉在。
美矣夫繪事之義,所以刑萬邦而昭四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3: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繪事後素賦》張仲素
穆彼作繪。聞諸色工增乎華諒,以文為功分乎像示非素不終惟繪也。成文不亂惟素也。允執厥中。蓋以昭聖人微論諭君子飾躬。豈分黑黃與蒼赤列山龍與華蟲已哉?古人以盼倩之姿,彰敦朴之俗,知女得其禮不專於舜華。士有其容或同於冠玉。雖言詞為藻繪威儀,為朱綠自可果行,不回持禮。自勗亦猶布衣者以質相從為業者,以絢相屬借如葉公之繪飛虯也。蟠蜿騰驤非素則其勢不揚。漢氏之圖明妃也。嬋娟窈窕非素,則其容不彰。是以間其文彩布厥元黃譬瀑布之界道,如溝塍之畫疆。然後五色成,文班簡而不雜。遐方圖,物賦鼎而可詳。且無文無質,其比如櫛何貴?專一之琴瑟,不雜不亂。其間如繖,自同流中之圭瓚既點綴而無遺。亦聯綿而不斷。原夫染人獻色工人,始謀巧心。方逞濡翰方流似刃地之無礙疑繭緒之方抽入眾色之中,自分文質,發群像之表,如別薰蕕。且殊受采之性,寧有奪朱之憂。則知素之體也。真繪之色也。侈守厥貞白雜乎麗靡理眾。惟寡。既以一而處多,守樸不雕。遂出此而入彼。將黼黻而奪麗匪組織之所。擬別有彬彬向就屑屑行諸志。惟厲乃仁,則依於期霄漢之振拔,假詞賦為蘧廬。讀孔聖之言,雖云:由已承卜商之問,終愧起予。

【繪事後素賦】張仲素
穆彼作繪,聞諸色工。
增乎華諒,以文為功。
分乎像示,非素不終。
惟繪也,成文不亂;惟素也,允執厥中。
蓋以昭聖人微論,諭君子飾躬。
豈分黑黃與蒼赤,列山龍與華蟲  已哉。

古人以盼倩之姿,彰敦朴之俗。
知女得其禮,不專於舜華;士有其容,或同於冠玉。
雖言詞為藻繪,威儀為朱綠。
自可果行不回,持禮自勗。
亦猶布衣者,以質相從;為業者,以絢相屬。

借如
葉公之繪飛虯也,蟠蜿騰驤,非素則其勢不揚。
漢氏之圖明妃也,嬋娟窈窕,非素則其容不彰。
是以間其文彩,布厥元黃。
譬瀑布之界道,如溝塍之畫疆。
然後五色成文,班簡而不雜;遐方圖物,賦鼎而可詳。


無文無質,其比如櫛,何貴專一之琴瑟;
不雜不亂,其間如繖,自同流中之圭瓚。
既點綴而無遺,亦聯綿而不斷。

原夫染人獻色,工人始謀。
巧心方逞,濡翰方流。
似刃地之無礙,疑繭緒之方抽。
入眾色之中,自分文質;發群像之表,如別薰蕕。
且殊受采之性,寧有奪朱之憂。

則知素之體也真,繪之色也侈。
守厥貞白,雜乎麗靡。
理眾惟寡,既以一而處多;守樸不雕,遂出此而入彼。
將黼黻而奪麗,匪組織之所擬。

別有
彬彬向就,屑屑行諸。
志惟厲乃,仁則依於。
期霄漢之振拔,假詞賦為蘧廬。
讀孔聖之言,雖云由已;承卜商之問,終愧起予。

《行不由徑賦》〈以處心行道,有如此焉。為韻。〉浩虛舟
澹臺滅明幽棲武城,感朴直之風,散惡姦邪之徑生。苟正其身寧偏僻而是履不以其道。故斯須而不行想乎?塵滿荊扉,草迷荒野,追遊不慎其經歷咫尺。固難於出處。鍾山石上杖藜之意殊乖。蔣氏庭中攜手之期,頓阻牢落幽居交從日疏顧履危之。若是將苟且其焉。如訪野徑以閑遊,恐穿松竹出衡門,而獨步不遶園廬嘉。夫礪志草茅規行畎畝。避幽隱以不到。視崎嶇而何有蕪城?獨賞寧遊舊井之間,山館時歸肯逐樵人之後。至若草樹沉沉,幽芳阻尋,絡野之茅,陰自合緣溪之苔色,空深以遨以遊。見徇公滅私之志。一動一息有去邪崇正之心。是以蕭索鄉閭虛閑襟抱優遊多轍之窮巷往來疏槐之古道,花間絕跡。念蹊樹之徒芳原上無人惜皋蘭之暗老。且遵道如砥,持心若弦,信無私以白首。將抱直以窮年,顏生附郭之田。有時窺矣。謝氏登山之屐,無所用焉。既而披蔓草之荒涼,見遊人之邐迤。方檢身於邪。正寧繫懷於遠邇。楊朱悲道,喪事亦如斯。阮籍哭途,窮意殊若此。當舉直以錯枉,冀風行而草靡。苟非賢智之為心。孰能如是。

【行不由徑賦】浩虛舟
澹臺滅明,幽棲武城。
感朴直之風散,惡姦邪之徑生。
苟正其身,寧偏僻而是履;不以其道,故斯須而不行。

想乎塵滿荊扉,草迷荒野。
追遊不慎其經歷,咫尺固難於出處。
鍾山石上,杖藜之意殊乖;蔣氏庭中,攜手之期頓阻。
牢落幽居,交從日疏。
顧履危之若是,將苟且其焉如。
訪野徑以閑遊,恐穿松竹;出衡門而獨步,不遶園廬。

嘉夫礪志草茅,規行畎畝。
避幽隱以不到,視崎嶇而何有。
蕪城獨賞,寧遊舊井之間;山館時歸,肯逐樵人之後。

至若草樹沉沉,幽芳阻尋。
絡野之茅陰自合,緣溪之苔色空深。
以遨以遊,見徇公滅私之志;一動一息,有去邪崇正之心。

是以蕭索鄉閭,虛閑襟抱。
優遊多轍之窮巷,往來疏槐之古道。
花間絕跡,念蹊樹之徒芳;原上無人,惜皋蘭之暗老。

且遵道如砥,持心若弦。
信無私以白首,將抱直以窮年。
顏生附郭之田,有時窺矣;謝氏登山之屐,無所用焉。

既而披蔓草之荒涼,見遊人之邐迤。
方檢身於邪正,寧繫懷於遠邇。
楊朱悲道,喪事亦如斯;阮籍哭途,窮意殊若此。
當舉直以錯枉,冀風行而草靡。
苟非賢智之為心,孰能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4: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聞韶賦》元稹
韶則盡美聽,何可忘況?至德之斯過,聆奇音之孔。揚天縱多能信以嘉乎?擊拊神資博學,知具美於典章,用而不匱,樂亦無荒。若充乎四門之術,不離乎?數仞之牆驗,則足徵用之可貴聖者,妙而合道志者,仰而自 慰悅五音而易直。孰謂其聾致六府之和平?自忘於味省風而八風葉暢觀德而九德昭宣季子慚遊於魯地,穆公徒響於鈞天。曷若觀率舞聆薰絃變態罔已?周流自然可以深骨髓而期富壽。豈徒資視聽而娛聖賢?至若清磬虛徐朱絃疏越鞀鼓以之迭奏笙鏞於焉。間發以感陰陽於宇宙,耀光明於日月,自表虞德之不衰。豈效文王之?既沒。是知武也。未善濩也有慚鈞化歸於二八讓德明乎?再三所以其道不窮厥監。斯在驗率舞於百獸想同和於四海。如其樂正非關自衛而來儻俟風移有異,從周而改,愔愔不極杳杳乍迷俄將復矣。抑又揚兮夢周公而不見。想聖德而思齋聞。斯行諸厥不踰矩。感心駭目夔乎?如睹悠然而往。三歎如在。夫寥天倏爾。而施萬籟已。吟於九土詎,忘味於三月。諒永懷於千古。幸賦韶樂之遺音美哉。尼父。

【聞韶賦】元稹
韶則盡美,聽何可忘。
況至德之斯過,聆奇音之孔揚。
天縱多能,信以嘉乎擊拊;神資博學,知具美於典章。
用而不匱,樂亦無荒。
若充乎四門之術,不離乎數仞之牆。

驗則足徵,用之可貴。
聖者妙而合道;志者仰而自 慰。
悅五音而易直,孰謂其聾;致六府之和平,自忘於味。

省風而八風葉暢,觀德而九德昭宣。
季子慚遊於魯地,穆公徒響於鈞天。
曷若觀率舞,聆薰絃。
變態罔已,周流自然。
可以深骨髓而期富壽,豈徒資視聽而娛聖賢。

至若清磬虛徐,朱絃疏越。
鞀鼓以之迭奏,笙鏞於焉間發。
以感陰陽於宇宙,耀光明於日月。
自表虞德之不衰,豈效文王之既沒。

是知武也未善,濩也有慚。
鈞化歸於二八,讓德明乎再三。

所以其道不窮,厥監斯在。
驗率舞於百獸,想同和於四海。
如其樂正非關,自衛而來。
儻俟風移有異,從周而改。

愔愔不極,杳杳乍迷。
俄將復矣,抑又揚兮。
夢周公而不見,想聖德而思齋。

聞斯行諸,厥不踰矩;感心駭目,夔乎如睹。
悠然而往,三歎如在夫寥天;倏爾而施,萬籟已吟於九土。
詎忘味於三月,諒永懷於千古。
幸賦韶樂之遺音,美哉尼父。

《弋不射宿賦》王起
禽之生兮,擇其翔集弋為【糹执nie】兮修其決拾飛則騁伎或雕俎是求宿必表仁。亦良弓用戢無欺。其處闇必濟其不及。豈憚殺?而為心將好生之。是急當其白日。既曛皎月纔分斂翮爭萃來巢有群同在籠之無見。雖驚弦而不聞。豈不知剪其羽,飾旌旗之靡靡,裂其肉成炮炙之紛紛?蓋以忘機為心,方同海上之子。俯窺見害奚恃太平之君四鏃既藏六鈞遂弨物則咸若德用不擾,三驅之禮未弘,五豝之仁為小蒲。且希伎自貫於青雲,硩簇設官爰射乎妖鳥。豈以窺城上之烏棲,殞月中之鵲繞。至道在茲。懷仁有歸,恩同於解網戒,比於合圍。且以順行而蒐寧恨於風毛雨血。當夕而殞。奚思於不鳴不飛?諒身剪而知懼,實羽族之有依我。思古人聿求。夫子蓄矍相之藝不發於非。時當山梁之求必資乎?順理從禽之,禮斯得夜獵之。夫多恥物。既全諸真藝,亦藏諸身,則知率是道也。在博施於仁。

《弋不射宿賦》王起
禽之生兮,擇其翔集。
弋為[糹执]兮,修其決拾。【糹执nie】
飛則騁伎,或雕俎是求;宿必表仁,亦良弓用戢。
無欺其處闇,必濟其不及。
豈憚殺而為心,將好生之是急。

當其白日既曛,皎月纔分
斂翮爭萃,來巢有群。
同在籠之無見,雖驚弦而不聞。
豈不知剪其羽,飾旌旗之靡靡;裂其肉,成炮炙之紛紛。
蓋以忘機為心,方同海上之子;俯窺見害,奚恃太平之君。

四鏃既藏,六鈞遂弨。
物則咸若,德用不擾。
三驅之禮未弘,五豝之仁為小。
蒲且希伎,自貫於青雲;硩簇設官,爰射乎妖鳥。
豈以窺城上之烏棲,殞月中之鵲繞。

至道在茲。懷仁有歸。
恩同於解網,戒比於合圍。
且以順行而蒐,寧恨於風毛雨血;當夕而殞,奚思於不鳴不飛。
諒身剪而知懼,實羽族之有依。

我思古人,聿求夫子。
蓄矍相之藝,不發於非時;當山梁之求,必資乎順理。
從禽之禮斯得,夜獵之夫多恥。

物既全諸真,藝亦藏諸身。
則知率是道也,在博施於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4: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沽美玉賦》〈以懷寶迷時豈曰君子為韻〉白行簡
美矣哉。有玉於茲不磷不緇韜而藏,則傷乎?祕寶懷而匿又慮乎失時。是以露瑤華之炯爾。就朝市而沽之。且以辨玉璞之名。且以見至珍之道,耀盈尺之燦,燦彰合拱之。皓皓使思之者,睹其貞清仰之者,知乎?堅好首六瑞,以為瑞排眾寶而稱寶。然後厥聲載路厥價載聞蘊十德,以光代先駟馬以薦君,亦何必隱映其華,韜藏其美?行於魯謂迷邦之士入於宋。比越卿之子。豈獨用為?薦神亦自以為厲已。且時見玉而既重玉。待時而以諧獻楚之忠誠。必賞求秦之價。直非乖自可覆之於匵鬻之於懷間,彼琅玕照追師之。笥離于衣褐。裨天子之階寧令善價。不再良辰無幾且遠於簪裾永疏於筐篚。夫然則玉工貽誚君子不韙韞藏之則爾。能求沽之,則吾豈〈句〉有如垂棘之璧?不琢之珪亦當出彼巖石。鬻此規攜。是以百爾之行一與之齊,未有玉逢價。而更惜士。於時而自迷。然則事有可而必行遇有合而焉。說道既危而斯隱美在我而無伐。故沽玉者遵於賜言待價者存乎?子曰沽哉於斯文。而蓋闕

【沽美玉賦】白行簡
美矣哉。
有玉於茲,不磷不緇。
韜而藏,則傷乎祕寶;懷而匿,又慮乎失時。
是以露瑤華之炯爾,就朝市而沽之。

且以辨玉璞之名,且以見至珍之道。
耀盈尺之燦燦,彰合拱之皓皓。
使思之者,睹其貞清;仰之者,知乎堅好。
首六瑞以為瑞,排眾寶而稱寶。

然後厥聲載路,厥價載聞。
蘊十德以光代,先駟馬以薦君。

亦何必隱映其華,韜藏其美。
行於魯,謂迷邦之士;入於宋,比越卿之子。
豈獨用為薦神,亦自以為厲已。

且時見玉而既重;玉待時而以諧。
獻楚之忠誠必賞,求秦之價直非乖。
自可覆之於匵,鬻之於懷。
間彼琅玕,照追師之笥;離于衣褐,裨天子之階。

寧令善價不再,良辰無幾。
且遠於簪裾,永疏於筐篚。
夫然則玉工貽誚,君子不韙。
韞藏之,則爾能求,[ ]沽之,則吾豈[ ]。
有如垂棘之璧,不琢之珪。
亦當出彼巖石,鬻此規携。

是以百爾之行,一與之齊。
未有玉逢價而更惜,士於時而自迷。

然則事有可而必行,遇有合而焉說。
道既危而斯隱,美在我而無伐。
故沽玉者遵於賜言,待價者存乎子曰。
沽哉於斯,文而蓋闕。

《韞玉求價賦》〈以韞櫝藏諸沽求善價為韻〉獨孤授
物有可為之感憤彼玉也。則良寶而思韞。豈不以識貞。或寡至真難鬻白虹之氣,莫通元圃之英。久伏精鑒,頗期於卞氏,無厭匪及於虞叔懷特達之性。豈傷於山抱堅剛之姿寧毁於櫝雪澤膏光陰中之陽工成六器色備五方,是飾容乘乎?車服亦將頒瑞於侯王,表其華同真士之素,履韞於密葉至人之退,藏誠異乎?石處而以居可比。夫處實而若虛我,則物之貴者,彼宜力以求諸惟賢有孚。豈名是沽佩?諸身可以節君之步,執於手可以息君之趨。或稱之以琬琰,或嘉之以瑾瑜韞櫝。如將於慢藏匪瑕之匿,連城儻用之善,價何脛之無是。知接神祇者,必我之由。奉朝聘者,亦我之求。雖含光之未發,信入用而咸周伊入用也。理均乎?兼濟其含光也。義等乎?獨善詎鄭鼠之足。嗤!寧燕石而莫辨。有客感而歎曰:玉也者,固可取貴乎?天下今不售於人。猶獨高其價。垂大賢之盛,德非小禮之能捨。故有偃蹇。當時沉冥委化,必使反荊王之深惑。審田文之見詐。則美玉器而髦士官。豈徒埋身而照夜?

【韞玉求價賦】獨孤授
物有可為之感憤。
彼玉也,則良寶而思韞。

豈不以識貞或寡,至真難鬻。
白虹之氣莫通,元圃之英久伏。
精鑒頗期於卞氏,無厭匪及於虞叔。
懷特達之性,豈傷於山;抱堅剛之姿,寧毁於櫝。

雪澤膏光,陰中之陽。
工成六器,色備五方。
是飾容乘乎車服,亦將頒瑞於侯王。
表其華,同真士之素履;韞於密,葉至人之退藏。

誠異乎石處而以居,可比夫處實而若虛。
我則物之貴者,彼宜力以求諸。
惟賢有孚,豈名是沽。
佩諸身,可以節君之步;執於手,可以息君之趨。
稱之以琬琰,或嘉之以瑾瑜。
韞櫝如將於慢藏,匪瑕之匿;連城儻用之善價,何脛之無。

是知接神祇者,必我之由。
奉朝聘者,亦我之求。
雖含光之未發,信入用而咸周。

伊入用也,理均乎兼濟;其含光也,義等乎獨善。
詎鄭鼠之足嗤,寧燕石而莫辨。

有客感而歎曰:
玉也者,ja
固可取貴乎天下。xa
今不售於人。猶獨高其價。ja
垂大賢之盛德,非小禮之能捨xa。
故有偃蹇當時,沉冥委化。hua
必使反荊王之深惑,審田文之見詐。za
則美玉器而髦士官,豈徒埋身而照夜。y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歲寒知松柏後凋賦》〈以真心勁節翠貫四時為韻〉裴度
窮陰忽至品物盡瘁。唯良木之堅貞,映衰林而蔥翠。桃蹊李徑聞別葉之互飛。松澗柏陵見修條之自異。諒本性以無易。託斯時而不類。雖殺菽之霜再三,斷蓬之風數四,徒凜凜以終日。竟青青而在地懿。夫春夏榮滋,我不競於芳。時秋冬凄冽,我不改其素節。遙分郁郁之煙遠映霏霏之雪。故雖桑榆種其前後,杞梓植其行列。或蕭瑟以柯空,或離披而條折。何在昔而相混?果迄今而旌別。觀夫陽曜以芳菲為事。陰凝以肅殺為徒。雖乘運而寒暑。豈齊我於榮枯?斯乃時累,不能累。其質天損。不能損,其貞亦被霜氣,亦含風聲挺喬枝。而易識在灌木而難并。故蒼然以殊致。豈蠢爾。以叢生異其鬱鬱秀色,亭亭高榦產二儀之內。我獨後凋。處群木之中。孰云共貫當其黃隕,方可瞻翫庭。有槐兮落際山,有榛兮凋陰。睹枯槁之無色。識茂悅之有心。愛日照而逾靜嚴飆吹而轉勁或出眾而標奇。或處幽而表正。雖結根山嶺,移植軒屏。如全年以葆真,似樂天而率性。客有擇木程材,感衰歎盛悟標新?無永申蚍蜉之歌。愛堅貞不渝,發風雨之詠松兮柏兮。猶君子之志行。

【歲寒知松柏後凋賦】裴度
窮陰忽至,品物盡瘁。
唯良木之堅貞,映衰林而蔥翠。
桃蹊李徑,聞別葉之互飛;松澗柏陵,見修條之自異。
諒本性以無易,託斯時而不類。
雖殺菽之霜再三,斷蓬之風數四。
徒凜凜以終日,竟青青而在地。

懿夫春夏榮滋,
我不競於芳時;

秋冬凄冽,
我不改其素節。
遙分郁郁之煙,遠映霏霏之雪。
故雖桑榆種其前後,杞梓植其行列。
或蕭瑟以柯空,或離披而條折。
何在昔而相混,果迄今而旌別。

觀夫陽曜以芳菲為事,陰凝以肅殺為徒。
雖乘運而寒暑,豈齊我於榮枯。

斯乃時累,不能累其質;天損,不能損其貞。
亦被霜氣,亦含風聲。
挺喬枝而易識,在灌木而難并。
故蒼然以殊致,豈蠢爾以叢生。

異其鬱鬱秀色,亭亭高榦。
產二儀之內。我獨後凋;處群木之中,孰云共貫。
當其黃隕,方可瞻翫。

庭有槐兮落際,山有榛兮凋陰。
睹枯槁之無色,識茂悅之有心。

愛日照而逾靜,嚴飆吹而轉勁。
或出眾而標奇,或處幽而表正。
雖結根山嶺,移植軒屏。
如全年以葆真,似樂天而率性。

客有擇木程材,感衰歎盛。
悟標新無永,申蚍蜉之歌;愛堅貞不渝,發風雨之詠。
松兮柏兮,猶君子之志行。

《三復白圭賦》〈以立身慎言思是用則為韻〉張仲素
賢哉!南容詠白圭於雅什。奉明義以為誡。徵莠辭於口,給諒同符於素履。將辨志而貞立玷生在玉伊良工之可磨言,出於躬縱駟馬之不及。是知詩之為喻言以昭信。研精於奧旨。故凝情於雅韻。詠歎彰其不足。反覆明乎?克慎身之是省。況開卷而念。茲心苟無瑕。異獻璞之往吝允矣。君子宜其念之。徵諸嘉玉觀爾。靈龜尚鮮華之彩,慕特達之詞,知在涅而不昧同居。暗以無欺。重明哲以作,則故沉吟於四時。既切磋以求友。將造次而解頤得之。自中殊學者之四失復而勿斁類夫子之繹思。是謨,是訓,是效,是則諒修己以為物。可自家而刑國。既引之,以改過復重之以比德香芸。自雜於卷舒青蠅寧間乎?白黑彼以圭為瑞。此以誡為珍。苟因文而假物。非貴玉而賤。珉然則懷璧者,恥慢藏而成。玷事君者,畏不密而失身。夫其列於雅頌,備法語之為用。垂於後昆庶厥道之長存。汗簡之文可考。絕編之義再敦。且非守句之末,學有異。斷章而賦言。豈不以賢智之心慎樞機之所?啟瑾瑜之質。懼毫髮以成痕懿。夫志士仁人,明不自是。執一善以無失故三復而樂。只若或志於斯。行秉善價而誰毁?

【三復白圭賦】張仲素
賢哉!   南容,詠白圭於雅什。
奉明義以為誡,徵莠辭於口給,
諒同符於素履,將辨志而貞立。
玷生在玉,伊良工之可磨;言出於躬,縱駟馬之不及。

是知詩之為喻,言以昭信。
研精於奧旨,故凝情於雅韻。
詠歎彰其不足,反覆明乎克慎。
身之是省,況開卷而念茲;心苟無瑕,異獻璞之往吝。
允矣君子,宜其念之。
徵諸嘉玉,觀爾靈龜。
尚鮮華之彩,慕特達之詞。
知在涅而不昧,同居暗以無欺。
重明哲以作則,故沉吟於四時。
既切磋以求友,將造次而解頤。
得之自中,殊學者之四失;復而勿斁,類夫子之繹思。

是謨是訓,是效是則。
諒修己以為物,可自家而刑國。
既引之以改過,復重之以比德。
香芸自雜於卷舒,青蠅寧間乎白黑。

彼以圭為瑞,此以誡為珍。
苟因文而假物,非貴玉而賤珉。
然則懷璧者,恥慢藏而成玷;事君者,畏不密而失身。
夫其列於雅頌,備法語之為用;垂於後昆,庶厥道之長存。
汗簡之文可考,絕編之義再敦。
且非守句之末學,有異斷章而賦言。
豈不以賢智之心,慎樞機之所啟;瑾瑜之質,懼毫髮以成痕。

懿夫志士仁人,明不自是。
執一善以無失,故三復而樂只。
若或志於斯行,秉善價而誰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6: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駟不及舌賦》〈以是故先聖予欲無言為韻〉陳忠師
甚哉!言之出口也,電激風趨過乎?馳驅掉三寸以發
越應千里,於須臾逝不可追。空勞於駟馬。行而無蹤。豈繫於九衢?故君子念彼尤悔,本乎虛無。苟出話之不復,將起羞。而是虞且舌之鼓。也有時而馳,騖類扣虛之。莫獲同捕影之。難遇蕭蕭之響,徒繫於下風,逐逐之音己。疲於中路信樞機之爰發隨小大而作。故儻善守於輔車。何遽煩乎?騏馵遲速相懸奔走。徒然言出於身。所謂往而不反,馬竭其力,猶歎瞻之在前。雖欲適遠邇。課後先如流之巧以失若滅之態。何宣?嗟夫!以駸駸之足追言言之速。豈能之而不欲?蓋窒喋喋之喧,喻駿駿之奔,在誡之而不言肇自微眇倏爾。騰翻疾既甚於過隙患必防於屬垣斯事也。罔念則狂克念則聖誤片言之既往知逸足之難競自然有蹻之造勿謂載翕。其居此不矜於哿矣。彼何患於班如?不然者其出彌。遠其來愈疏是以慕宿諾於季路,悔聽言於宰予。至哉!詩惡翩翩,書懲靡靡,方憑響於無際。豈絕塵之可弭?易象又著。夫寡詞禮經亦防其苟訾。未若古人之深誡饘於是兮。粥於是。

【駟不及舌賦】陳忠師
甚哉!言之出口也,
電激風趨,過乎馳驅。
掉三寸以發越,應千里於須臾。
逝不可追,空勞於駟馬;行而無蹤,豈繫於九衢。
故君子念彼尤悔,本乎虛無。
苟出話之不復,將起羞而是虞。
且舌之鼓也,有時而馳騖。
類扣虛之莫獲,同捕影之難遇。
蕭蕭之響,徒繫於下風;逐逐之音,己疲於中路。
信樞機之爰發,隨小大而作故。
儻善守於輔車,何遽煩乎騏馵。

遲速相懸,奔走徒然。
言出於身。所謂往而不反;馬竭其力,猶歎瞻之在前。
雖欲適遠邇,課後先。
如流之巧以失,若滅之態何宣。

嗟夫!
以駸駸之足,追言言之速。
豈能之而不欲,蓋窒喋喋之喧。
喻駿駿之奔,在誡之而不言。
肇自微眇,倏爾騰翻。
疾既甚於過隙,患必防於屬垣。

斯事也,罔念則狂,克念則聖。
誤片言之既往,知逸足之難競。

自然有蹻之造,勿謂載翕。
其居此不矜於哿矣,彼何患於班如。
不然者,其出彌遠,其來愈疏。
是以慕宿諾於季路,悔聽言於宰予。
至哉!
詩惡翩翩,書懲靡靡。
方憑響於無際,豈絕塵之可弭。
易象又著夫寡詞,禮經亦防其苟訾。
未若古人之深誡,饘於是兮粥於是。

《駟不及舌賦》陳仲卿
言如流兮。唯舌自出咎將至兮。徒駟之疾。既力竭而罔逮,則厲階而非一。孰云不進諒金鑠以難追。尚謂莫捫苟星奔而愈失由是知所失者,吾將誡之。雖欲加於鞭策,誠有謬於毫釐不且息焉。想喋喋而自遠非敢後也。因駸駸而罔追爾其逝矣。將興班如忽越。彼懸蹄之莫馳伊利,口之斯發猶在耳。而旋失須臾若過隙而終煩滅沒,澹澹如掉俄出有而入,無薄薄陟遐想勞筋而苦節。豈獨囂然未殄倏爾。既徂徵其如駕之捷防其不密之樞。如沸如騰訝。己成於枝葉靡瞻靡顧信空騁於道途原。夫慎以寡尤命之不辱慮一出而匪賤。故再驅。而是勗苟,如簧之靡定。是見瘁躬,若捕影之無由。寧勞蹀足是知。聽之,則咎鼓之或非靡不忘於可復。固必在於知機。雖齊景之,則多爰思滅跡儻。張儀之尚在詎可塞違。至哉!立彼教言先乎?根本如影響之靡,誡懼眾多之招損崩騰未蹀侔。逐日而自勤反覆。雖柔見如電之將遠。是知孔甘者,辱若訥者,榮期自免於速禍。故必鑒於遄征君子。所以存勸誡立度程雖奔走而致遠。吾知。夫莫疾於聲。

【駟不及舌賦】陳仲卿
言如流兮,唯舌自出。
咎將至兮。徒駟之疾。
既力竭而罔逮,則厲階而非一。
孰云不進,諒金鑠以難追,尚謂莫捫,苟星奔而愈失。

由是知所失者,吾將誡之。
雖欲加於鞭策,誠有謬於毫釐。
不且息焉。想喋喋而自遠;非敢後也,因駸駸而罔追。

爾其逝矣將興,班如忽越。
彼懸蹄之莫馳,伊利口之斯發。
猶在耳而旋失須臾,若過隙而終煩滅沒。
澹澹如掉,俄出有而入無;薄薄陟遐,想勞筋而苦節。

樞如沸如,騰訝己成於枝葉;靡瞻靡顧,信空騁於道途。

原夫慎以寡尤,命之不辱。
慮一出而匪賤,故再驅而是勗。
苟如簧之靡定,是見瘁躬;若捕影之無由,寧勞蹀足。

是知聽之則咎,鼓之或非。
靡不忘於可復,固必在於知機。
雖齊景之則多,爰思滅跡;儻張儀之尚在,詎可塞違。

至哉!
立彼教言,先乎根本。
如影響之靡誡,懼眾多之招損。
崩騰未蹀,侔逐日而自勤;反覆雖柔,見如電之將遠。

是知孔甘者辱,若訥者榮。
期自免於速禍,故必鑒於遄征。
君子所以存勸誡,立度程。
雖奔走而致遠,吾知夫莫疾於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風偃草賦》〈以上之化人乃如是焉為韻〉羅立言
人之化兮,從政之所向。草之偃兮,隨風之所仰。大小覃及道均乎廣敷,高下必加義存乎溥暢。將咸被於榮悴。匪有阻於遐曠感之化,靡自符於順柔動而悅隨。豈因乎用壯,如雲起於龍?召若臣和於君唱。豈蕭條眾芳之間?翱翔激水之上而已。美其抗威有制應物無私播生成於萬族順炎,涼於四時彌。岡坂以盡仆歷原隰而無遺。颼飀其音時自南而自北扶疏其狀隨左之。而右之汎蘭叢而影分丹穎轉蕙圃而光搖碧。滋有感而施。不獨芃芃其苗觸類,皆長寧遺楚楚者茨,則知草之偃,風威之所藉,人之歸上政之所化。不然則何以喻德君子,比訓小人,佐天地之化育,助雷雨於陶鈞?當槁葉辭條,我則激凄清於霜夕。及晴川解凍,我則散煦嫗其陽春。豈直落餘花?於黃菊翻碎浪於青蘋至哉。凝韻松桂傅香蘭茝不行而疾合帝德之無方,不厲而威若神功之有宰。茲君命俾以樹之。而朕德嘉其時乃〈句〉觀其匪疾匪徐或吹或噓。俾夫曲者,必直勾者,必舒庭葉晚飛墮丹梧於颯爾。池荷夜轉瀉,珠露以連。如是,則草非風不靡,人非化不被。故取鑒者,用於斯觀政者,必於是。況王者致理與物化遷。敬授人時乃何風不順式孚惠澤,則何草不元?既殊拔木之日,斯鄙偃禾之年,賦風行之義可以知其教焉。

【風偃草賦】羅立言
人之化兮,從政之所向;
草之偃兮,隨風之所仰。
大小覃及,道均乎廣敷;高下必加,義存乎溥暢。
將咸被於榮悴,匪有阻於遐曠。
感之化靡,自符於順柔;動而悅隨,豈因乎用壯。
如雲起於龍召,若臣和於君唱。
豈蕭條眾芳之間,翱翔激水之上  而已。

美其抗威有制,應物無私。
播生成於萬族,順炎涼於四時。
彌岡坂以盡仆,歷原隰而無遺。
颼飀其音,時自南而自北;扶疏其狀,隨左之而右之。
汎蘭叢而影分丹穎,轉蕙圃而光搖碧滋。
有感而施,不獨芃芃其苗;觸類皆長,寧遺楚楚者茨。

則知草之偃風,威之所藉;人之歸上,政之所化。

不然則何以喻德君子,比訓小人。
佐天地之化育,助雷雨於陶鈞。
當槁葉辭條,我則激凄清於霜夕;及晴川解凍,我則散煦嫗其陽春。
豈直落餘花於黃菊,翻碎浪於青蘋。

至哉,凝韻松桂,傳香蘭茝。【傅香蘭茝。傅字讹,应为傳】
不行而疾,合帝德之無方;不厲而威,若神功之有宰。
茲君命俾以樹之,而朕德嘉其時乃。

觀其匪疾匪徐,或吹或噓。
俾夫曲者必直,勾者必舒。
庭葉晚飛,墮丹梧於颯爾,池荷夜轉,瀉珠露以連如。

是則草非風不靡,人非化不被。
故取鑒者,用於斯;觀政者,必於是。

況王者致理,與物化遷。
敬授人時,乃何風不順;式孚惠澤,則何草不元。
既殊拔木之日,斯鄙偃禾之年。
賦風行之義,可以知其教焉。

《草上之風賦》〈以君子之德風偃乎草為韻〉蔣防
草綿綿兮擢穎含薰風發發兮,乍靡而分其取象也。散芳馨於知己其為義也。合政令於人君。豈惟動之?而委順抑亦播之。而有聞觀其徜徉,代起激拂無已,轉綠蕙而影亂。時光汎青蘋而文橫。秋水浸淫翳薈振奮蘭芷颯然而動。昔有遇於荊王冷爾。斯來今不乘於列子翻蓊鬱轉葳蕤在芃芃而可玩觀。習習而無遺。被以幽深。諒有條而有暢布乎?原隰誠長之而養之。或徐或疾,順天作則大。以抑其滋蔓,細以蕩其幽默。分乎萬彙。蓋吹萬以齊驅繫於一人。誠畫一於同德不擇乎高下。不棄乎幽蒙。敷葉而重重偃翠。翻花而灼灼駢紅。連綿九野披靡千叢倚伏。俟時小人之心,猶草哀榮。不問君子之德,如風飄眇平皋悠揚茂苑風。何草之不動草?何風而不偃飄?杜衡而芳氣,自遙歷蒿艾而清聲。漸遠是知風為號令之類。草為眾庶之徒,方以俟其披拂。固有適於榮枯立政,則斯為大矣。騰芳而孰不宜乎?故觀其化者,知神之造觀。其風者,知國之道,將有宣於八方。故寓形於蔓草。仲尼以之而取譬宋玉。由是而奮藻。雖異代而殊,時竊敢攄於懷抱。

【草上之風賦】蔣防
草綿綿兮擢穎含薰,風發發兮乍靡而分。
其取象也,散芳馨於知己;其為義也,合政令於人君。
豈惟動之而委順,抑亦播之而有聞。

觀其徜徉代起,激拂無已。
轉綠蕙而影亂時光,汎青蘋而文橫秋水。
浸淫翳薈,振奮蘭芷。
颯然而動,昔有遇於荊王;冷爾斯來,今不乘於列子。
翻蓊鬱,轉葳蕤。
在芃芃而可玩,觀習習而無遺。
被以幽深,諒有條而有暢;布乎原隰,誠長之而養之。

或徐或疾,順天作則。
大以抑其滋蔓,細以蕩其幽默。
分乎萬彙,蓋吹萬以齊驅;繫於一人,誠畫一於同德。

不擇乎高下,不棄乎幽蒙。
敷葉而重重偃翠,翻花而灼灼駢紅。
連綿九野,披靡千叢。
倚伏俟時,小人之心猶草;哀榮不問,君子之德如風。

飄眇平皋,悠揚茂苑。
風何草之不動。草何風而不偃。
飄杜衡而芳氣自遙,歷蒿艾而清聲漸遠。

是知風為號令之類,草為眾庶之徒。
方以俟其披拂,固有適於榮枯。
立政則斯為大矣,騰芳而孰不宜乎。

故觀其化者,知神之造;
觀其風者,知國之道。
將有宣於八方,故寓形於蔓草。
仲尼以之而取譬,宋玉由是而奮藻。
雖異代而殊時,竊敢攄於懷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8: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擊磬賦》〈以敬明爾志人將辨之為韻〉呂牧
大哉!將聖樂天知命憲章文武昭宣孝敬遊道藝之門觀魯衛之政,知禮文之述,作繫王道之衰盛將有託於知音。故先擊其浮磬翕如始奏泠然,激揚旁達草木。獨調宮商律中節而搏以拊,聲清引而越以長。何一氣之立則若五色而成章羽,可以振振獸,可以蹌蹌神。人以和舍此。奚取樂懸之位斯焉。是將諧協於國,風本一於心。始將此易俗。非為悅己作於朝。而君臣同和聽於家,而少長咸喜。不達情者莫究其理。不賞音者莫知其旨。非有為而作焉。豈苟樂而為爾。噫!斯道之行如磬之聲。合於制度,發以清英,應小大以隨戛擊,原始終不可將迎伊物情之滯隔。莫不由此而發明,謂為藝。以吾不試語之道而知吾志。固非繫而不食。豈止垂之如墜?曾見訪於萇弘,反受嗤於荷蕢,彼往而不返,欲潔其身,如樂之無節,則可奪倫義,有昧於反。舌耳無間於日新。何沒沒於隱者,亦硜硜於小人?必也。審音居然大辨動應而溥暢虛中。而獨善使石聲無定,則我心可轉。初未明乎弛張,庸詎議乎深淺,一雅一變,正聲久遺,子擊此者亦屢歎之。唯聖有作闡教命夔。乃知樂正雅頌,復在於明時。

【子擊磬賦】呂牧
大哉將聖,樂天知命。
憲章文武,昭宣孝敬。
遊道藝之門,觀魯衛之政。
知禮文之述作,繫王道之衰盛。
將有託於知音,故先擊其浮磬。

翕如始奏,泠然激揚。
旁達草木,獨調宮商。
律中節而搏以拊,聲清引而越以長。
何一氣之立則,若五色而成章。
羽可以振振,獸可以蹌蹌。
神人以和,舍此奚取;樂懸之位,斯焉是將。

諧協於國風,本一於心始。
將此易俗,非為悅己。
作於朝而君臣同和,聽於家而少長咸喜。
不達情者,莫究其理;不賞音者,莫知其旨。
非有為而作焉,豈苟樂而為爾。

噫!斯道之行,如磬之聲。
合於制度,發以清英。
應小大以隨戛擊,原始終不可將迎。
伊物情之滯隔,莫不由此而發明。

謂為藝,以吾不試;語之道,而知吾志。
固非繫而不食,豈止垂之如墜。
曾見訪於萇弘,反受嗤於荷蕢。

彼往而不返,欲潔其身;
如樂之無節,則可奪倫。
義有昧於反舌,耳無間於日新。
何沒沒於隱者,亦硜硜於小人。

必也審音,居然大辨。
動應而溥暢,虛中而獨善。
使石聲無定,則我心可轉。
初未明乎弛張,庸詎議乎深淺。

一雅一變,正聲久遺。
子擊此者,亦屢歎之。
唯聖有作,闡教命夔。
乃知樂正雅頌,復在於明時。

《性習相近遠賦》〈以君子之所慎焉為韻〉白居易
噫!下自人,上達君,咸德以慎立。而性由習分,習則有常。將俾夫善惡,區別慎之,在始必辨乎是非糾紛。原夫性相近者,豈不以有教無類?其歸於一揆,習相遠者,豈不以殊途異致,乃差於千里?昏明波注導為愚智之原,邪正岐分開成理亂之軌,安得不稽其本?謀其始觀所由察,所以考成敗而取捨,審臧否而行止。俾流遁者返迷途於騷人積習者,遵要道於君子。且夫德莫德於老氏。乃曰:道是從矣。聖莫聖於宣。尼亦曰:非生知之,則知德在修身。將見素而抱朴,聖由志學,必切問。而近思在乎積藝業於黍累,慎言行於毫釐。故得其門,志彌篤兮,性彌近矣。由其徑習愈精兮,道愈遠而其旨可顯,其義可舉,勿謂習之,近徇跡而相背,重阻勿謂性之遠。反真而相去幾許,亦猶一源派別,隨渾澄而或濁或清,一氣脈分任吹喣而為寒為暑。是以君子稽古於時習之初,辨惑於成性之所。然則性者中之,和習者外之,徇中和思於馴致外徇,誡於妄進。非所習而習,則性傷。得所習而習,則性順。故聖與狂由乎?念與罔念福與禍,在乎慎與不慎。慎之義莫匪乎,率道為本,見善則遷觀炯誡於既往審進退於未然。故得之。則至性大同若水濟水也失之則眾心不等猶隔如面焉。誠哉!習性之說吾將以為教先。

【性習相近遠賦】白居易
噫!下自人,上達君。
咸德以慎立,而性由習分。
習則有常,將俾夫善惡區別;慎之在始,必辨乎是非糾紛。

原夫
性相近者,豈不以有教無類,其歸於一揆。
習相遠者,豈不以殊途異致,乃差於千里。
昏明波注,導為愚智之原;邪正岐分,開成理亂之軌。
安得不稽其本,謀其始。
觀所由,察所以。
考成敗而取捨,審臧否而行止。
俾流遁者,返迷途於騷人;積習者,遵要道於君子。

且夫德莫德於老氏,乃曰道是從矣;聖莫聖於宣尼,亦曰:非生知之。
則知德在修身,將見素而抱朴;聖由志學,必切問而近思。
在乎積藝業於黍累,慎言行於毫釐。
故得其門,志彌篤兮性彌近矣。
由其徑。習愈精兮道愈遠而。

其旨可顯,其義可舉。
勿謂習之近,徇跡而相背重阻;勿謂性之遠,反真而相去幾許。
亦猶一源派別,隨渾澄而或濁或清;一氣脈分,任吹喣而為寒為暑。
是以君子稽古於時習之初,辨惑於成性之所。

然則性者中之和,習者外之徇。
中和思於馴致,外徇誡於妄進。
非所習而習,則性傷;得所習而習,則性順。
故聖與狂,由乎念與罔念;福與禍,在乎慎與不慎。

慎之義,莫匪乎率;道為本,見善則遷。
觀炯誡於既往;審進退於未然。
故得之則至性大同,若水濟水也;失之則眾心不等,猶隔如面焉。
誠哉!習性之說,吾將以為教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性習相近遠賦》鄭俞
酌人心之善敗,惟性習之所分習者。物之遷以動為主性者,生之質以靜為君運。情有同於鎔鑄通志,亦比夫耕耘。或定心以純一,或逐境而糾紛。故定心者若疏源而自得逐境者,猶理絲而又棼。且物之感人,無窮人之徇物無已。近之則歸於正性。遠之則滅於天理。雖真妄之多端,諒御用而由己。至若習於所見,則孟母之訓子,其居也初闤闠之。是鄰遂賈鬻而無恥。及夫又徙於學徒,示以墳史,卒能振文行,以標名鬱古今而播美。豈不以性相近而習之至矣。又若效之而非則壽陵之從師。其故也等善行之。無轍見大道之甚。夷及夫邯鄲之學,匍匐於茲。既所能之,未盡終。故步而莫追。豈不以習既相遠而性亦失之固宜人定其情,物安其所。苟欲遷性習以交喪,易賢愚之攸處,則捨於己而效於人。學彌深而性彌阻。遵而莫息,亦莫之禦。是非乖理而亦徇。未若襲真而委順。勿牽外以騖名。在執中而克慎欽。若奧旨聞諸古先習之,則善道可進。守之,則至理自全茲義也。智所不染遇亦難。遷儻中庸之可甄。願斯焉而取焉。

【性習相近遠賦】鄭俞
酌人心之善敗,惟性習之所分。
習者,物之遷,以動為主;性者,生之質,以靜為君。
運情有同於鎔鑄,通志亦比夫耕耘。
或定心以純一,或逐境而糾紛。
故定心者,若疏源而自得;逐境者,猶理絲而又棼。

且物之感人無窮,人之徇物無已。
近之則歸於正性,遠之則滅於天理。
雖真妄之多端,諒御用而由己。
至若習於所見,則孟母之訓子。
其居也,初闤闠之是鄰,遂賈鬻而無恥。
及夫又徙於學徒,示以墳史。
卒能振文行以標名,鬱古今而播美。
豈不以性相近而習之至矣。

又若效之而非,則壽陵之從師。
其故也,等善行之無轍,見大道之甚夷。

及夫邯鄲之學,匍匐於茲。
既所能之未盡,終故步而莫追。
豈不以習既相遠,而性亦失之。

固宜人定其情,物安其所。
苟欲遷性習以交喪,易賢愚之攸處。
則捨於己而效於人,學彌深而性彌阻。
遵而莫息,亦莫之禦。

是非乖理而亦徇,未若襲真而委順。
勿牽外以騖名,在執中而克慎。

欽若奧旨,聞諸古先。
習之則善道可進,守之則至理自全。
茲義也,智所不染,遇亦難遷。
儻中庸之可甄,願斯焉而取焉。

《鑽燧改火賦》王起
乾坤設兮,其儀有二。寒暑運兮,其序有四。聖人則天而順氣,改火而鑽燧大矣。其功博哉。其利智以濟物,時以作事,萬人由是資生六府,以之咸遂爾。其始也,命工徒案林麓選槐檀之樹,度榆柳之木,斬而取也。期克順於陰陽,鑽而改之序。不𠎝於寒燠既類。夫求美玉而琢山石。又似乎採明珠而剖蚌腹爾。其鑽也,勢若旋風,聲如驟雨,星彩晨出,螢光夜聚,赫戲鬱攸赩熾振怒,青煙生而陽氣作,丹焰發而炎精吐,影旁射而曜,威氣上騰而作苦冠五行以斯用。審四時而是取司方守赤以備乎?南北東西利物濟人用配乎?金木水土則知火之為德候。而為期火之為用。無以尚茲輝赫赫而不滅,性烈烈而自馳。其猛也,物則望而畏矣。其炎也,人則寒而附之。豈不以陽氣所稟,厚生所資,用於燧人之氏,職於火正之司,及乎日月。其逝春秋相推取捨有常,必假於人力。新舊迭用,無乖於天時。惟火之用其,則有順其初也。鑽一木而挺英,其大也,燒萬物而為燼。豈止夫田單克燕孟明伐晉或焚舟而濟河或爇牛而破陣而已哉。今我國家七德聿修九牧入貢。若以之爍金為鼎,可以備物致用。若以之鑄金為器,可以安人和眾。然則鑽燧之始既已。如彼利用之美,又亦如此,濟乎?今古達乎?遐邇猗歟火之不可闕也。如此。

【鑽燧改火賦】王起
乾坤設兮,其儀有二。
寒暑運兮,其序有四。
聖人則天而順氣,改火而鑽燧。
大矣其功,博哉其利。
智以濟物,時以作事。
萬人由是資生,六府以之咸遂。

爾其始也,命工徒,案林麓。
選槐檀之樹,度榆柳之木。
斬而取也,期克順於陰陽;鑽而改之,序不愆於寒燠。
既類夫求美玉而琢山石,又似乎採明珠而剖蚌腹。

爾其鑽也,勢若旋風,聲如驟雨。
星彩晨出,螢光夜聚。
赫戲鬱攸,赩熾振怒。
青煙生而陽氣作,丹焰發而炎精吐。
影旁射而曜威,氣上騰而作苦。
冠五行以斯用。審四時而是取。
司方守赤,以備乎南北東西;利物濟人,用配乎金木水土。

則知火之為德,候而為期。
火之為用。無以尚茲。
輝赫赫而不滅,性烈烈而自馳。
其猛也,物則望而畏矣;其炎也,人則寒而附之。
豈不以陽氣所稟,厚生所資。
用於燧人之氏,職於火正之司。
及乎日月其逝,春秋相推。
取捨有常,必假於人力;新舊迭用,無乖於天時。

惟火之用,其則有順。
其初也。鑽一木而挺英;其大也,燒萬物而為燼。
豈止夫田單克燕,孟明伐晉。
或焚舟而濟河,或爇牛而破陣  而已哉。

今我國家七德聿修,九牧入貢。
若以之爍金為鼎,可以備物致用。
若以之鑄金為器,可以安人和眾。

然則鑽燧之始,既已如彼。
利用之美,又亦如此。
濟乎今古,達乎遐邇。
猗歟火之不可闕也,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9: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齊人歸女樂賦》〈以題為韻〉呂溫
昔齊人饋魯傾城者,八十人瑰艷,絕代綺羅,嬌春洞橫波於幔臉,回流風於嫋身。蓋以仲尼定魯禮樂制,齊君臣斬倡優於夾谷之會。復土田於汶水之濱。故遏雲與迴雪實內圖。而外親將敗,魯之政弱,齊之鄰魯君臣果不端操迷,不先覺聞進,淫哇之聲皆忘。聖人之學於是考雷鼓黕,雲幄結齊魯之歡,受鄭衛之樂感煩音之惉懘,成正聲之踳駁。夫子則不可救其失復其迷望龜山以命操觀鳳鳥。而御悽痛王綱之蕩蕩順天命之栖栖。魯侯若盛德,是樹古道。是稽抑麗靡而不納見聖性以思齊,知季孫之僭。惟仲尼是與足以受無疆之休足,以振將墜之緒。何敵國之敢抗良霸功之可佇悲?夫任權臣之傾國,納文馬與美女薦神祇於所歆誘耳目。而不拒荒笑語之啞啞溺衣裳之楚楚。由是齊日以長,魯日以微。見鄰國之侵地,聞志士之沾衣。雖代祀則遠而德音不違。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若監魯道之有蕩放鄭衛而不靡,則可以得域中之大,致天下之歸者矣。

【齊人歸女樂賦】呂溫
昔齊人饋魯傾城者,八十人。
瑰艷絕代,綺羅嬌春。
洞橫波於幔臉,回流風於嫋身。
蓋以仲尼定魯禮樂,制齊君臣。
斬倡優於夾谷之會,復土田於汶水之濱。
故遏雲與迴雪,實內圖而外親。
將敗魯之政,弱齊之鄰。

魯君臣果不端操,迷不先覺。
聞進嗂哇之聲,皆忘聖人之學。【聞進淫哇之聲,皆忘聖人之學。】
於是考雷鼓,黕雲幄。
結齊魯之歡,受鄭衛之樂。
感煩音之惉懘,成正聲之踳駁。

夫子則不可救其失,復其迷。
望龜山以命操,觀鳳鳥而御悽。
痛王綱之蕩蕩,順天命之栖栖。
魯侯若盛德是樹,古道是稽。
抑麗靡而不納,見聖性以思齊。

知季孫之僭,惟仲尼是與。
足以受無疆之休,足以振將墜之緒。
何敵國之敢抗,良霸功之可佇。
悲夫任權臣之傾國,納文馬與美女。
薦神祇於所歆,誘耳目而不拒。
荒笑語之啞啞,溺衣裳之楚楚。

由是齊日以長,魯日以微。
見鄰國之侵地,聞志士之沾衣。
雖代祀則遠,而德音不違。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若監魯道之有蕩,放鄭衛而不靡。
則可以得域中之大,致天下之歸  者矣。

《問津臺賦》鮑防
惟歲臨乎甲午。余經蔡以游陳見巋然之。故臺沒路隅之荒榛側,聞夫子於此問津。敢問夫子何負於人?栖栖夫子魯不容身乃泫然而出涕聊託辭以自申元黃之初,萬物為銅,形象既著,造化無功。匪伊無功,不宰其中禮樂之初,崩壞未正。詩書既出,夫子無命。匪伊無命,不耀其聖。向使魯同季氏齊等田常貪浮雲之不義,忘夕露之瀼瀼。豈無十室之邑?亦有三家之堂。奚自衛而反魯。每困窮於路傍,浩浩其天茫茫。其野近不見於文,武遠不逮於虞。夏彼通津與直道。故無得而知者已矣。夫子時乎?時乎進皆鳥獸之群,退異沮溺之徒,霜雪昏其大澤荊棘穢。其通衢撫川陸之險。難憫人世之崎嶇。方太公迷殷,遇文王伊尹迷莘,遇成湯。何夫子之不遇處,昏濁而遂亡。永追想於遺跡。遂投弔於寒荒。

【問津臺賦】鮑防
惟歲臨乎甲午,余經蔡以游陳。
見巋然之故臺,沒路隅之荒榛。
側聞夫子,於此問津。
敢問夫子,何負於人。
栖栖夫子,魯不容身。
乃泫然而出涕,聊託辭以自申。

元黃之初,萬物為銅。
形象既著,造化無功。
匪伊無功,不宰其中。

禮樂之初,崩壞未正。
詩書既出,夫子無命。
匪伊無命,不耀其聖。

向使魯同季氏,齊等田常。
貪浮雲之不義,忘夕露之瀼瀼。
豈無十室之邑,亦有三家之堂。
奚自衛而反魯,每困窮於路傍。

浩浩其天,茫茫其野。
近不見於文武,遠不逮於虞夏。
彼通津與直道,故無得而知者。

已矣夫子,時乎時乎。
進皆鳥獸之群,退異沮溺之徒。
霜雪昏其大澤,荊棘穢其通衢。
撫川陸之險難,憫人世之崎嶇。

方太公迷殷遇文王,伊尹迷莘遇成湯。
何夫子之不遇,處昏濁而遂亡。
永追想於遺跡,遂投弔於寒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8: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賢良方正策》崔沔
昔仲尼稱鳳凰不至,河不出圖。蓋傷衰周之運,不見聖明之代也。臣今輿頌,芻言肅祇眷。命陪聖蹕於神岳。奉金策於玉宸。賡歌泰清咫尺旒扆。是天縱聰明而超於孔丘不圖幸之至於斯也。

【賢良方正策】崔沔
昔仲尼稱鳳凰不至,河不出圖。
蓋傷衰周之運,不見聖明之代也。
臣今輿頌芻言,肅祇眷命。【臣今輿頌,芻言肅祇眷。命陪聖蹕於神岳。】
陪聖蹕於神岳,奉金策於玉宸。
賡歌泰清,咫尺旒扆。【賡歌泰清咫尺旒扆。】
是天縱聰明而超於孔丘,不圖幸之至於斯也。
【是天縱聰明而超於孔丘不圖幸之至於斯也。】

《賢良方正策》袁暎
策曰:文質再復忠敬,何適於時?齊魯一變,親賢何近於道也?大哉!聖問臣敢颺之質,再而復文正朔三。而改殷因於夏,周因於殷夏。尚忠厚殷人質也。周人文也文質。雖變忠敬咸宜不敬,則禮節遂乖不忠,則弼諧斯替匡朝闡化。適時惟一。然則敬自外,飾忠由內,淳必也。奚先請同去。食若乃親。親而尊尊者。其有周公之餘化乎?舉賢而尚忠者,其有太公之遺風乎?孔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魯。由舊章斯焉殆庶。

【賢良方正策】袁暎
策曰:
文質再復,忠敬何適於時。【文質再復忠敬,何適於時?】
齊魯一變,親賢何近於道也。

大哉,聖問臣:【大哉!聖問臣敢颺之質,】
敢颺之質,再而復;文正之朔,三而改。【再而復文正[ ]朔三。而改殷因於夏,】
殷因於夏,周因於殷。【周因於殷夏。】
夏尚忠厚,殷人質也,周人文也。【尚忠厚殷人質也。周人文也文質。】
文質雖變,忠敬咸宜。【雖變忠敬咸宜不敬,】
不敬,則禮節遂乖;【則禮節遂乖不忠,則弼諧斯替匡朝闡化。】
不忠,則弼諧斯替。
匡朝闡化,適時惟一。

然則敬自外飾,忠由內淳。【然則敬自外,飾忠由內,淳必也。】
必也奚先,請同去食。【奚先請同去。食若乃親。親而尊尊者。】
若乃
親親而尊尊者,其有周公之餘化乎?
舉賢而尚忠者,其有太公之遺風乎?

孔子曰:
齊一變至於魯,
魯一變至於道。【魯一變至於道魯。由舊章斯焉殆庶。】
魯由舊章,斯焉殆庶。

清样

【賢良方正策】袁暎
策曰:
文質再復,忠敬何適於時。
齊魯一變,親賢何近於道  也。

大哉。
聖問臣:
敢颺之質,再而復;
文正之朔,三而改。【我妄补之字】

殷因於夏,周因於殷。

夏尚忠厚,
殷人質也,
周人文也。

文質雖變,忠敬咸宜。

不敬,則禮節遂乖;
不忠,則弼諧斯替。

匡朝闡化,適時惟一。

然則
敬自外飾,忠由內淳。
必也奚先,請同去食。

若乃
親親而尊尊者,其有周公之餘化乎?
舉賢而尚忠者,其有太公之遺風乎?

孔子曰:
齊一變至於魯,
魯一變至於道。

魯由舊章,斯焉殆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8: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
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着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

《賢良方正策》張柬之
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師說曰:聖人自傷己有能致之資而天不致也。陛下有能致之資。而天蘊者所以扶助聖德,撫寧兆人也。臣今觀朝廷,含章贍博之士,鯁言正議之。臣陛下誘而進之,並踐丹地伏青。規顒顒昂昂,雲屬霧委鸞鶱鳳振佩金鳴,玉曳朱紋揚翠縷,充牣於階庭矣。盡善盡美。雖甚盛德無以加此。
臣聞皇王之制,殊條共貫。雖有改制之名,無不相因而立事。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然則虞帝之三考,黜陟周王之六廉察士。雖有沿革,所取不殊。雖有損益,所因不異。要於禮而已。

【賢良方正策】張柬之
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吾已矣。夫師說曰:[经查果为:吾已矣夫]】
師說曰:
聖人自傷,己有能致之資,而天不致也。【聖人自傷己有能致之資,而天不致也。】
陛下有能致之資,而天蘊者。
所以扶助聖德,撫寧兆人也。
臣今觀朝廷含章贍博之士,鯁言正議之臣。【鯁言正議之。臣陛下誘而進之,】
陛下誘而進之,並踐丹地,伏青規。【並踐丹地伏青。規顒顒昂昂,】
顒顒昂昂,雲屬霧委。【雲屬霧委鸞鶱鳳振佩金鳴,】
鸞鶱鳳振,佩金鳴玉。【玉曳朱紋揚翠縷,充牣於階庭矣。】
曳朱紋,揚翠縷。
充牣於階庭矣,盡善盡美。
雖甚盛德,無以加此。【雖甚盛德無以加此。】
臣聞皇王之制,殊條共貫。
雖有改制之名,無不相因而立事。
孔子曰: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
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
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
然則虞帝之三考黜陟,周王之六廉察士。【然則虞帝之三考,黜陟周王之六廉察士。】
雖有沿革,所取不殊;
雖有損益,所因不異。
要於禮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辭雅麗策》張楚
臣聞:在昔聖皇之撫運也。政寬事,明法簡,心一巍巍蕩蕩。蓋無德而稱焉。自大道既隱,成康已往,頌聲不作。仲尼生,周末傷道不行,乃刪詩書,定禮樂,立君臣上下之節,明奢儉揖讓之序。尚不敢救當代之變。於陪臣而稱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者矣。

【文辭雅麗策】張楚
臣聞:在昔聖皇之撫運也。
政寬事明,法簡心一。【政寬事,明法簡,心一巍巍蕩蕩。】
巍巍蕩蕩,蓋無德而稱焉。
自大道既隱,成康已往,頌聲不作。
仲尼生周末,傷道不行。【仲尼生,周末傷道不行,】
乃刪詩書,定禮樂。
立君臣上下之節,明奢儉揖讓之序。
尚不敢救當代之變於陪臣,而稱曰:【尚不敢救當代之變。於陪臣而稱曰:】
邦君樹塞門,
管氏亦樹塞門。【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

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禮,
孰不知禮者矣。

《陋巷銘》陸龜蒙
魯國千乘,豈無康逵傳?載陋巷以顏居之鄙,委側僻樞桑,覆茨簞瓢,屢空其樂。怡怡聖人之言終日不違。易讚獨入云:顏庶幾門直大道,堂如翬飛粱肉在御狼貪豕肥陋巷。相去不其遠。而我實狂狷蓬蒿所宜勒于柴荊賢哉!是思。

【陋巷銘】陸龜蒙
魯國千乘,豈無康逵。【豈無康逵傳?】
傳載陋巷,以顏居之。【載陋巷以顏居之鄙,委側僻樞桑,】
鄙委側僻,樞桑覆茨。【覆茨簞瓢,屢空其樂。】
簞瓢屢空,其樂怡怡。【怡怡聖人之言終日不違。】
聖人之言,終日不違。
易讚獨入,云顏庶幾。【易讚獨入云:顏庶幾門直大道,】
門直大道,堂如翬飛。【堂如翬飛粱肉在御狼貪豕肥陋巷。】
粱肉在御,狼貪豕肥。
陋巷相去,不其遠而。【相去不其遠。而我實狂狷蓬蒿所宜勒于柴荊賢哉!是思。】
我實狂狷,蓬蒿所宜。
勒于柴荊,賢哉是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經籍典第二百七十四卷論語部藝文二
《仲尼為素王賦》宋·王禹偁
鳳鳥不至兮,河不出圖。聖人無位兮,立教崇儒道之將行。但棲遲而歷聘,民受其賜,猶南面以稱孤。有以見同乎?王者孰云乎?蓋出司徒者也。原其運屬陵遲力興儒素道將侔於皇極化實,行於黔庶文,行忠信設萬世之紀綱,《禮》、《樂》、《詩》、《書》崇百王之法度於斯時也。魯道有蕩,周德下衰言。念萬國將同四夷不有聖也。誰其救之?我所以行教化、序尊卑,造次顛沛兮。於是東西南北兮。忘疲用能定君臣父子之道。述皇王帝霸之基夫如是。則土無二以並矣。位通三兮,偉而異。夫振乃素風齊諸大寶贊易象兮。奉人時修春秋兮。行天討講於洙水初彰化下之功,登彼泰山,宛契升中之道,自然其教斯廣其號稱尊。豈止同明於日月?亦將比德於乾坤,居無求安四載之勤勞。是效弋不射宿三驅之田獵斯存。蓋由宅一畝以卑宮佩五常而克己其位也。困於陪臣其道也。齊乎天子列四科而升十哲元凱,何殊誅正卯而斬俳優四,凶竊比聖德洋洋同諸帝王行束脩而陳玉帛端逢掖。而垂衣裳夢見周公,求傅巖而允理問於老子,師尚父而彌。光大哉!道濟古今教流,華夏瞻不泯之廟,貌若無疆之宗社。悲夫!黃農虞夏歿兮。千齡萬祀獨此一儒者。

【仲尼為素王賦】宋·王禹偁
鳳鳥不至兮,河不出圖。
聖人無位兮,立教崇儒。【立教崇儒道之將行。】
道之將行,但棲遲而歷聘;民受其賜,猶南面以稱孤。
有以見同乎王者,孰云乎蓋出司徒  者也。【有以見同乎?王者孰云乎?蓋出司徒者也。】

原其運屬陵遲,力興儒素。【原其運屬陵遲力興儒素道將侔於皇極化實,】
道將侔於皇極,化實行於黔庶。【行於黔庶文,】
文行忠信,設萬世之紀綱;【行忠信設萬世之紀綱,】
禮樂詩書,崇百王之法度。【《禮》、《樂》、《詩》、《書》崇百王之法度於斯時也。】

於斯時也,
魯道有蕩,周德下衰。【周德下衰言。】
言念萬國,將同四夷。【念萬國將同四夷不有聖也。】
不有聖也,誰其救之。
我所以行教化、序尊卑。
造次顛沛兮於是,東西南北兮忘疲。【造次顛沛兮。於是東西南北兮。忘疲用能定君臣父子之道。】
用能定君臣父子之道,述皇王帝霸之基。【述皇王帝霸之基夫如是。】
夫如是則土無二以並矣,位通三兮偉而。【位通三兮,偉而異。】

異夫
振乃素風,齊諸大寶。【夫振乃素風齊諸大寶贊易象兮。奉人時修春秋兮。】
贊易象兮奉人時,修春秋兮行天討。【行天討講於洙水初彰化下之功,】
講於洙水,初彰化下之功;
登彼泰山,宛契升中之道。

自然其教斯廣,其號稱尊。【自然其教斯廣其號稱尊。】
豈止同明於日月,亦將比德於乾坤。
居無求安,四載之勤勞是效;【居無求安四載之勤勞。是效弋不射宿三驅之田獵斯存。】
弋不射宿,三驅之田獵斯存。

蓋由宅一畝以卑宮,佩五常而克己。【蓋由宅一畝以卑宮佩五常而克己其位也。】
其位也困於陪臣,其道也齊乎天子。【困於陪臣其道也。齊乎天子列四科而升十哲元凱,】
列四科而升十哲,元凱何殊;【何殊誅正卯而斬俳優四,】
誅正卯而斬俳優,四凶竊比。【凶竊比聖德洋洋同諸帝王行束脩而陳玉帛端逢掖。】

聖德洋洋,同諸帝王。
行束脩而陳玉帛,端逢掖而垂衣裳。【而垂衣裳夢見周公,】
夢見周公,求傅巖而允理;【求傅巖而允理問於老子,】
問於老子,師尚父而彌光。【師尚父而彌。光大哉!】

大哉!
道濟古今,教流華夏。xia【道濟古今教流,華夏瞻不泯之廟,】
瞻不泯之廟貌,若無疆之宗社。xa【貌若無疆之宗社。】
悲夫!
黃農虞夏歿兮,千齡萬祀獨此一儒者。ja

《進論語狀》尹焞
孔子以來道學屢絕。言語文字去本益賒。是以先聖遺書,雖以講誦而傳或以解說,而陋況其所論所趣,不無差謬。豈惟無益害有甚焉?脫使窮其根本。謹其辭說苟不踐行等為虛語。此先聖所以重講解甚言辭也。況如臣者,材質甚愚,修為無取,施之於己,未見其功資以事君。亦將何有其於聖賢言行?何足以窺測奧妙發明指歸?強顏為之第塞詔旨。臣無任慚羞恐懼之至。

【進論語狀】尹焞
孔子以來,道學屢絕。
言語文字,去本益賒。
是以先聖遺書,雖以講誦而傳,或以解說而陋。
況其所論所趣,不無差謬。
豈惟無益,害有甚焉。
脫使窮其根本,謹其辭說。
苟不踐行,等為虛語。
此先聖所以重講解,甚言辭也。
況如臣者,材質甚愚,修為無取。
施之於己,未見其功;資以事君,亦將何有。
其於聖賢言行,何足以窺測奧妙,發明指歸。
強顏為之,第塞詔旨。
臣無任慚羞,恐懼之至。

經籍典第二百八十二卷大學部藝文一
《進大學衍義表》真德秀
臣德秀言伏准九月十五日。尚書省劄子為臣具奏乞投進所撰《大學衍義》。奉聖旨令疾速投進者。
伏以汗竹雖廑何補聖經之奧?食芹欲獻誤蒙天語之溫,以十年纂集之勤欣一旦遭逢之幸。臣德秀惶懼惶懼頓首頓首。惟大學設八條之教為人臣立。萬世之程,首以格物致知示窮理乃正心之本。推之齊家、治國。見修己為及物之原曾子之傳獨得其宗。程氏以來,大明厥旨迨師儒之。繼出有章句之昭,垂臣少所服膺晚而知趣,謂淵源遠矣。實東魯教人之徽。音而綱目粲然乃南面臨民之要道。曩叨侍從論思之列,適當姦諛蒙蔽之時,念將開廣於聰明,惟有發揮於經術,使吾君之心炳如白日於天下之理,洞若秋毫。雖共鯀雜進於虞朝,豈魑魅能逃於禹,鼎不量菲薄,欲效編摩遽罹三至之讒,徒結九重之戀。既投閒而置散,因極意於研精畎畝,不忘君每惓惓於報。上藩牆皆置筆幾,兀兀以窮年首剟聖賢性命道德之言,旁采古今治亂安危之跡,必提其要,皆聚此書。凡諸老先生之講,明粗加該括於君子小人之情狀。尤極形容載瞻海嶽之崇,深期效涓埃之裨補。茲蓋恭遇皇帝陛下乾旋坤轉,日就月將於緝熙殫厥,心基命遹隆於成后念終始典於學,遜志克邁於商宗,方將切磋琢磨而篤於自修定靜安慮,而進於能得。事欲明於本末,理期貫於精粗。適稡成編冒塵清燕止其所止。願益加止善之功,新以又新,更推作新民之化。臣干瀆天威,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臣所撰到大學衍義四十三卷并目錄共成二十二帙。用黃羅夾複封全謹隨表上進以聞。臣德秀惶懼惶懼頓首頓首謹言。

【進大學衍義表】真德秀
臣德秀言,伏准九月十五日尚書省劄子。為臣具奏乞投進所撰《大學衍義》。奉聖旨令疾速投進者。
伏以汗竹雖廑,何補聖經之奧;食芹欲獻,誤蒙天語之溫。
以十年纂集之勤,欣一旦遭逢之幸。

臣德秀惶懼惶懼,頓首頓首。
惟大學設八條之教,為人臣立萬世之程。
首以格物致知,示窮理乃正心之本。
推之齊家治國,見修己為及物之原。
曾子之傳,獨得其宗。
程氏以來,大明厥旨。
迨師儒之繼出,有章句之昭垂。

臣少所服膺,晚而知趣。
謂淵源遠矣,實東魯教人之徽音;
而綱目粲然,乃南面臨民之要道。
曩叨侍從論思之列,適當姦諛蒙蔽之時。
念將開廣於聰明,惟有發揮於經術。
使吾君之心,炳如白日;於天下之理,洞若秋毫。
雖共鯀,雜進於虞朝;豈魑魅,能逃於禹鼎。
不量菲薄,欲效編摩。
遽罹三至之讒,徒結九重之戀。
既投閒而置散,因極意於研精。
畎畝不忘,君每惓惓於報上;
藩牆皆置,筆幾兀兀以窮年。
首剟聖賢性命道德之言,旁采古今治亂安危之跡。
必提其要,皆聚此書。
凡諸老先生之講明,粗加該括;
於君子小人之情狀,尤極形容。
載瞻海嶽之崇深,期效涓埃之裨補。
茲蓋恭遇皇帝陛下,
乾旋坤轉,日就月將。
於緝熙,殫厥心。
基命遹隆,於成后念。

終始典於學遜,
志克邁於商宗。

方將切磋琢磨而篤於自修,定靜安慮而進於能得。
事欲明於本末,理期貫於精粗。
適稡成編,冒塵清燕。
止其所止,願益加止善之功;
新以又新,更推作新民之化。
臣干瀆天威,無任激切屏營之至。
臣所撰到大學衍義四十三卷并目錄共成二十二帙。
用黃羅夾複封全。
謹隨表上進以聞。
臣德秀惶懼惶懼,頓首頓首。
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進大學衍義節略表》楊廉
伏以位居楓宸乃膺君師之任道,在闕里實遺治教之書,學雖上下之皆同,責于南面而獨重。若能實用其力,則必大有其功。經則誦于孔子,而曾子述之傳,則原于曾子而門人記之。至程子姑取之,禮經迨朱子乃為之章句。若夫引用五經四書之文,揀擇諸史百氏之說,據千載之微言為一編之實。詣或言理則造其精,或舉事則極其核,體用一原即理而事無不包,顯微無間,即事而理,無不在每條祇引其凡逐節。惟提其要簡以御煩,約以該博此。則莫有逾於衍義之書,而實成于真氏之手。其所以修己而明德者,一二帝三王之明法。其所以治人而新民者,一唐虞三代之成。功此書在祖宗朝,或書之以為朝夕之諦觀,或贊之以為出治之條格,仰列聖之承傳同執中之授受。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以至于今也。茲者恭遇皇帝陛下入繼大統益衍天潢聰明睿知素著于潛藩,仁勇聖神頃觀乎登極然程子為說書,拳拳焉。進涵養薰陶之說,朱子繼講習切切然,有窮理讀書之言。臣嘗言于孝宗皇帝,謂經筵不必泛及。夫他卷而勸講惟當專用。夫是編覽之數日已可窺其大端,講之浹旬決可會其歸宿。茲者竊慮萬幾之煩在于一日之內。于是尋行數墨竭精力,以繙閱其全輯短截長忘寡陋,而採取其半非敢精以求精。第欲省而又省近年學士有病其闕,而補以治平之編。今日愚臣乃懼其多而妄有節略之。舉既簡矣。而簡之至則本于一心已約矣。而約之極則在於一敬此聖賢之真傳乃道學之密旨,九重誠留意焉乙夜儻過目矣。則所謂大端者當不待于數日,而後窺所謂歸宿者抑豈俟于浹旬,而後會哉。蓋二帝三王之為君皆為如此之學。故唐虞三代之致治咸臻如是之。隆瑟僴赫喧今復見之聖詣親賢樂利,亦何幸於躬逢所有《大學義衍節略》凡二十卷。臣之愚識間附一二繕寫裝潢共計十帙謹隨表上進。

【進大學衍義節略表】楊廉
伏以
位居楓宸,乃膺君師之任;【伏以位居楓宸乃膺君師之任道,】
道在闕里,實遺治教之書。【在闕里實遺治教之書,】
學雖上下之皆同,責于南面而獨重。
若能實用其力,則必大有其功。
經則誦于孔子,而曾子述之;【而曾子述之傳,】
傳則原于曾子,而門人記之。【則原于曾子而門人記之。】
至程子姑取之禮經,【至程子姑取之,禮經迨朱子乃為之章句。】
迨朱子乃為之章句。

若夫引用五經四書之文,揀擇諸史百氏之說。
據千載之微言,為一編之實詣。【據千載之微言為一編之實。詣或言理則造其精,】
或言理則造其精,或舉事則極其核。
體用一原,即理而事無不包;【體用一原即理而事無不包,】
顯微無間,即事而理無不在。【即事而理,無不在每條祇引其凡逐節。】
每條祇引其凡,逐節惟提其要。【惟提其要簡以御煩,】
簡以御煩,約以該博。【約以該博此。】
此則莫有逾於衍義之書,而實成于真氏之手。
其所以修己而明德者,一二帝三王之明法。
其所以治人而新民者,一唐虞三代之成功。【一唐虞三代之成。功此書在祖宗朝,】
此書在祖宗朝,
或書之以為朝夕之諦觀,
或贊之以為出治之條格。
仰列聖之承傳,同執中之授受。【仰列聖之承傳同執中之授受。】
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
以至于今也。

茲者恭遇皇帝陛下【茲者恭遇皇帝陛下入繼大統益衍天潢聰明睿知素著于潛藩,】
入繼大統,益衍天潢。
聰明睿知,素著于潛藩;
仁勇聖神,頃觀乎登極。【仁勇聖神頃觀乎登極然程子為說書,】

程子為說書,拳拳焉,進涵養薰陶之說;
朱子繼講習,切切然,有窮理讀書之言。【朱子繼講習切切然,】
臣嘗言于孝宗皇帝,謂經筵不必泛。【謂經筵不必泛及。】
及夫他卷,而勸講惟當專用。
夫是
編覽之數日,已可窺其大端;【夫是編覽之數日已可窺其大端,】
勸講之浹旬,決可會其歸宿。【[ ]講之浹旬決可會其歸宿。句前有缺字,我妄补勸字】
茲者竊慮萬幾之煩,在于一日之內。【茲者竊慮萬幾之煩在于一日之內。】

于是
尋行數墨,竭精力以繙閱其全;【于是尋行數墨竭精力,以繙閱其全輯短截長忘寡陋,】
輯短截長,忘寡陋而採取其半。【而採取其半非敢精以求精。】
非敢精以求精,第欲省而又省。【第欲省而又省近年學士有病其闕,】
近年學士有病,其闕而補以治平之編;【近年學士有病其闕,而補以治平之編。】
今日愚臣乃懼,其多而妄有節略之舉。【今日愚臣乃懼其多而妄有節略之。舉既簡矣。】
既簡矣而簡之至,則本于一心;【既簡矣。而簡之至則本于一心已約矣。】
已約矣而約之極,則在於一敬。【而約之極則在於一敬此聖賢之真傳乃道學之密旨,】
此聖賢之真傳,乃道學之密旨。【此聖賢之真傳乃道學之密旨,】
九重誠留意焉,乙夜儻過目矣。【九重誠留意焉乙夜儻過目矣。】

所謂大端者,當不待于數日而後窺;【則所謂大端者當不待于數日,而後窺所謂歸宿者抑豈俟于浹旬,】
所謂歸宿者,抑豈俟于浹旬而後會哉。【抑豈俟于浹旬,而後會哉。】

蓋二帝三王之為君,皆為如此之學。【蓋二帝三王之為君皆為如此之學。】
故唐虞三代之致治,咸臻如是之隆。【故唐虞三代之致治咸臻如是之。隆瑟僴赫喧今復見之聖詣親賢樂利,】
瑟僴赫喧,今復見之聖詣;【瑟僴赫喧今復見之聖詣親賢樂利,】
親賢樂利,亦何幸於躬逢。【亦何幸於躬逢所有《大學義衍節略》凡二十卷。】
所有《大學義衍節略》凡二十卷。
臣之愚識,間附一二。【臣之愚識間附一二繕寫裝潢共計十帙謹隨表上進。】
繕寫裝潢,共計十帙。
謹隨表上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進大學衍義補表》明·丘濬
國子監掌監事禮部右侍郎臣丘濬誠惶誠懼稽首頓首。上言伏以持世立教在六經,而撮其要於《大學》。明德新民有八目,而收其功於治平,舉德義而措之。於事為酌古道而施之。於今政衍先儒之餘,義補聖治之。極功惟知罄獻芹之誠,罔暇顧續貂之誚原。夫一經十傳乃聖人全體。大用之書分為三綱八條。實學者修己治人之要。章句既有以大明聖蘊衍義,又所以上格君心。書雖成於前朝,道則行於今代。惟太祖之建極,嘗大書於殿壁之間,暨列聖之紹基屢,聽講於經筵之上。既已致夫雍熙泰和之治一皆本乎?躬行心得之餘,善推所為者固無俟乎?盡言欲全其功者,亦難補其闕略。竊觀衍義之四,要尚遺治平之二條。雖曰舉而措之為無難,不若成而全之為盡善。況有其體則有其用既成乎己當成乎?人理固無一之可遺功,豈有一之可闕善法不能以徒舉本末則貴乎?兼該每當繙閱之時,輒起編劘之念。顧一人之見聞有限,而天下之事體多端居一室而料度乎?四方據己私而折衷乎?眾務亦固知其不可,猶強為其所難是蓋一念區區報國之忠。抑亦平生孜孜為學之志,是以頓忘下賤僭倣前修。豈不知妄儗非倫竊。亦欲薄陳所見,念惟天下之大其本在於一身。人心之微其用散於萬事。一物有一物之用,一方有一方之宜。所以化之者固本於身。所以處之者各有其道。事皆有理,必事事皆得其宜。人各有心,須人人不拂所欲。伊欲處之,適當其可,必先講之務盡其詳,考古以證。今隨時而應用積小以成其大補,偏以足其全,鉅細精粗而曲折周詳,前後左右而均齊方正。於以衍治國平均天下之義,用以收格致誠正修齊之功。舉本末而有始有終,合內外而無餘無欠期。必底於聖神功化之極,庶以見夫大學體用之全。體例悉準於前,書楷範用垂於後學,稽聖經訂賢傳剟取無遺。紀善行,述嘉言,蒐求罔棄附以管中之所見。覬於日下之可,行俯竭涓塵之微,仰裨海嶽之大。茲蓋恭遇皇帝陛下睿智,有臨剛明不惑,學古訓而獲大道,慎儉德以懷永圖。蚤毓德於青宮服膺大訓時潛心於黃卷,玩味聖經,開導盡忠益之言,體驗極擴充之力。每躬行而實踐恆日就以月將仁孝之德孚於宮闈。元良之聲播於函夏。一旦承天而踐祚萬邦仰德,以歸心大志夙成適符漢宣登極之歲。小毖求助肇啟周成訪落之心,首深究於大猷亟恢弘於至治。凡新政之大有建置,皆舊學之素所講明克廣格致誠正之功。用臻修齊治平之效,太平之治,可計日而待也。臣濬下愚陋質荒陬孤生生世無寸長頗留心於扶世。讀書有一得輒妄意以著書。固非虞卿之窮愁,亦匪真氏之去位。猥以官居三品,慚厚祿以何裨年近七旬惜餘齡之無幾。一生仕宦不出國門,六轉官階皆司文墨。莫試涖政臨民之技徒懷愛君憂國之心,竭平生之精力始克成編。恐無用之,陳言終將覆瓿。幸朝廷更化中外肅清總攬權綱一新政務儻得徹九重之聽取以備乙夜之觀。采於千百之中用其二三之策,未必無補於當世。亦或有取於後人民。物於是乎一新世道茲焉乎?復古好所好,惡所惡,一人永子育乎?兆民賢其賢,親其親,四海咸尊戴於萬世臣,千冒天威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臣所撰到《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補前書一卷并目錄三卷共成四十帙謹奉表隨進以聞。

【進大學衍義補表】明·丘濬
國子監掌監事禮部右侍郎臣丘濬,誠惶誠懼,稽首頓首。
上言伏以
持世立教,在六經而撮其要於大學;
明德新民,有八目而收其功於治平。

舉德義而措之於事為,
酌古道而施之於今政。

衍先儒之餘義,
補聖治之極功。

惟知罄獻芹之誠,
罔暇顧續貂之誚。

原夫一經十傳,乃聖人全體大用之書;
分為三綱八條,實學者修己治人之要。

章句既有以大明聖蘊,
衍義又所以上格君心。

書雖成於前朝,
道則行於今代。

惟太祖之建極,嘗大書於殿壁之間,
暨列聖之紹基,屢聽講於經筵之上。

既已致夫雍熙泰和之治,
一皆本乎躬行心得之餘。

善推所為者,固無俟乎盡言;
欲全其功者,亦難補其闕略。

竊觀衍義之四要,
尚遺治平之二條。

雖曰舉而措之為無難,
不若成而全之為盡善。

況有其體則有其用,
既成乎己當成乎人。

理固無一之可遺,
功豈有一之可闕。

善法不能以徒舉,
本末則貴乎兼該。

每當繙閱之時,
輒起編劘之念。

顧一人之見聞有限,
而天下之事體多端。

居一室,而料度乎四方;
據己私,而折衷乎眾務。

亦固知其不可,
猶強為其所難。

是蓋一念,區區報國之忠,
抑亦平生,孜孜為學之志。

是以
頓忘下賤
僭倣前修。

豈不知妄儗非倫,
竊亦欲薄陳所見。

念惟
天下之大,其本在於一身。
人心之微,其用散於萬事。

一物有一物之用,
一方有一方之宜。

所以化之者,固本於身;
所以處之者,各有其道。

事皆有理,必事事皆得其宜;
人各有心,須人人不拂所欲。

伊欲處之,適當其可;
必先講之,務盡其詳。

考古以證今,
隨時而應用。

積小以成其大,
補偏以足其全。

鉅細精粗而曲折周詳,
前後左右而均齊方正。

於以衍治國平均天下之義,
用以收格致誠正修齊之功。

舉本末而有始有終,
合內外而無餘無欠。

期必底於聖神功化之極,
庶以見夫大學體用之全。

體例悉準於前書,
楷範用垂於後學。

稽聖經,訂賢傳,剟取無遺;
紀善行,述嘉言,蒐求罔棄。

附以管中之所見,
覬於日下之可行。

俯竭涓塵之微,
仰裨海嶽之大。

茲蓋恭遇皇帝陛下
睿智有臨,
剛明不惑。

學古訓而獲大道,
慎儉德以懷永圖。

蚤毓德於青宮,服膺大訓;
時潛心於黃卷,玩味聖經。

開導盡忠益之言,
體驗極擴充之力。

每躬行而實踐,
恆日就以月將。

仁孝之德孚於宮闈;
元良之聲播於函夏。

一旦承天而踐祚,
萬邦仰德以歸心。

大志夙成,適符漢宣登極之歲。
小毖求助,肇啟周成訪落之心。

首深究於大猷,
亟恢弘於至治。

凡新政之大有建置,
皆舊學之素所講明。

克廣格致誠正之功,
用臻修齊治平之效。

太平之治,可計日而待也。

臣濬
下愚陋質,荒陬孤生。
生世無寸長,頗留心於扶世;
讀書有一得,輒妄意以著書。

固非虞卿之窮愁,
亦匪真氏之去位。

猥以
官居三品,慚厚祿以何裨;
年近七旬,惜餘齡之無幾。

一生仕宦,不出國門;
六轉官階,皆司文墨。

莫試涖政臨民之技,
徒懷愛君憂國之心。

竭平生之精力,始克成編;
恐無用之陳言,終將覆瓿。


朝廷更化,中外肅清。
總攬權綱,一新政務。

儻得徹九重之聽,
取以備乙夜之觀。

采於千百之中,
用其二三之策。

未必無補於當世,
亦或有取於後人。

民物於是乎一新,
世道茲焉乎復古。

好所好,惡所惡,一人永子,育乎兆民。
賢其賢,親其親,四海咸尊,戴於萬世。

干冒天威,無任激切屏營之至。
【千qian冒天威無任激切屏營之至。千字讹,应为干gan。千干极其难辨,易混】
臣所撰到《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
補前書一卷并目錄三卷共成四十帙。
謹奉表隨進以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5: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經籍典第二百八十五卷中庸部藝文一
《車同軌賦》唐·白行簡
倬彼皇道大哉,聖君窮厚,載于宇宙,俾咸駕於海濆,故得遙遙之形,周八埏,而匪間彭彭之響,經萬國而俱聞,所以義在知方理資,從式見軫轉,而不阻諒輻輳,而有則弘濟之利,既均美於三,無順動之端,方齊功於一德,是故達于疆埸,踐彼幽遐表合,蹤而道廣,知轍跡而路賒,亦由誡於險,去其邪,推善御,於有截被至治,於無譁殊途同歸,方見域中之大,引重致遠,是睹天下為家,然則將利於時,必徵所措,既同轍,而異履,爰發軔而循度,周流勿越誠,轉蓬之足施轥,轢非逾將挂轊,而可布至若偈兮,無外隱爾如斯念,徵至而必繼嘉大同,而在茲固將混區宇會華夷,始曳輪而寧虧遠邇,終推轂而不失毫釐,觀其政之大者,道亦斯假苟憑,軾而知風矧,擊轅而合雅願,踐履之奚到,豈獨不東信?應用之無疆,寧唯諸夏,原夫達皇極,開帝功三才既美,九有攸同,可使循環如貫,運動不窮,四會五達之莊,悠然盡屆島夷卉服之俗逖矣,皆通爾乃庶政聿修遐,方可討俾守位者,將順其理利轉者,必會其道,故車書而混同,誠鴻業之斯保。

【車同軌賦】唐·白行簡
倬彼皇道,大哉聖君。【倬彼皇道大哉,聖君窮厚,】
窮厚載于宇宙,俾咸駕於海濆。【載于宇宙,】
故得
遙遙之形,周八埏而匪間;【周八埏,而匪間彭彭之響,】
彭彭之響,經萬國而俱聞。

所以義在知方,理資從式。【所以義在知方理資,從式見軫轉,】
見軫轉而不阻,諒輻輳而有則。【而不阻諒輻輳,而有則弘濟之利,】
弘濟之利既均,美於三無;【既均美於三,無順動之端,方齊功於一德,】
順動之端方齊,功於一德。

是故達于疆埸,踐彼幽遐。xa【踐彼幽遐表合,蹤而道廣,】
表合蹤而道廣,知轍跡而路賒。xa【另读she】
亦由誡於險,去其邪。xa【另读xie】
推善御於有截,被至治於無譁。hua
殊途同歸,方見域中之大;引重致遠,是睹天下為家。ja

然則將利於時,必徵所措。
既同轍而異履,爰發軔而循度。
周流勿越,誠轉蓬之足施;【周流勿越誠,轉蓬之足施轥,】
轥轢非逾,將挂轊而可布。【轢非逾將挂轊,而可布至若偈兮,】

至若偈兮無外,隱爾如斯。【無外隱爾如斯念,】
念徵至而必繼,嘉大同而在茲。【徵至而必繼嘉大同,而在茲固將混區宇會華夷,】
固將混區宇,會華夷。
始曳輪而寧虧遠邇,終推轂而不失毫釐。

觀其政之大者,道亦斯假。【道亦斯假苟憑,】
苟憑軾而知風,矧擊轅而合雅。【軾而知風矧,擊轅而合雅願,】
願踐履之奚到,豈獨不東;【踐履之奚到,豈獨不東信?】
信應用之無疆,寧唯諸夏。

原夫達皇極,開帝功。【開帝功三才既美,】
三才既美,九有攸同。
可使循環如貫,運動不窮。
四會五達之莊,悠然盡屆;【悠然盡屆島夷卉服之俗逖矣,皆通爾乃庶政聿修遐,】
島夷卉服之俗,逖矣皆通。

爾乃庶政聿修,遐方可討。【方可討俾守位者,】
俾守位者,將順其理;【將順其理利轉者,】
利轉者,必會其道。
故車書而混同,誠鴻業之斯保。

中庸部藝文二〈詩〉
《講中庸詩二十韻》朱長文【齐言韵诗也搞错,唉】
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寀釋奠於先聖,既而升公堂,命學官講書,竊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嘗以是誨人,閱歲既久,嗣音者稀,某孤陋無似竊慕前哲其啟講也,今龍圖閣黃公嘗臨之其終講也,金部使君又臨之群儒在列,咸與榮觀,輒成五言律二十韻,敘謝

天意,紹斯文成書,在聖孫一篇,窮妙理萬古誦,微言美行,敷華葉精,誠固本根並明,參日月幽贊,極乾坤奧義,誰鑽仰真儒,善討論披雲,觀太華行水,自崑崙庠序,匪才處詩書素志,敦崇朝羞倚席暇日廢窺園辨,惑開群聽,潛心到大原意,將追往哲學,豈為專門明府連稱治,耆英繼典藩,始終臨講席,前後枉高軒。全帳羅金鼎盈庭倒,玉樽旌旗,來有慶,衿佩寂無喧,士識師資,貴民知道義尊,僖公史館頌鄭校相君,存芹藻歡欣,意陵阿長,育恩中材,多杞梓寶器,列瑤琨五紀,登朝盛群英,著籍繁美哉,文正學遺澤洽元元。

【講中庸詩二十韻】朱長文
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寀釋奠於先聖,既而升公堂,命學官講書,竊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嘗以是誨人,閱歲既久,嗣音者稀,某孤陋無似竊慕前哲其啟講也,今龍圖閣黃公嘗臨之其終講也,金部使君又臨之群儒在列,咸與榮觀,輒成五言律二十韻,敘謝:

天意紹斯文,成書在聖孫。
一篇窮妙理,萬古誦微言。
美行敷華葉,精誠固本根。
並明參日月,幽贊極乾坤。
奧義誰鑽仰,真儒善討論。
披雲觀太華,行水自崑崙。
庠序匪才處,詩書素志敦。
崇朝羞倚席,暇日廢窺園。
辨惑開群聽,潛心到大原。
意將追往哲,學豈為專門。
明府連稱治,耆英繼典藩。
始終臨講席,前後枉高軒。
全帳羅金鼎,盈庭倒玉樽。
旌旗來有慶,衿佩寂無喧。
士識師資貴,民知道義尊。
僖公史館頌,鄭校相君存。
芹藻歡欣意,陵阿長育恩。
中材多杞梓,寶器列瑤琨。
五紀登朝盛,群英著籍繁。
美哉文正學,遺澤洽元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5: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經籍典第二百九十卷孟子部藝文一
《畏天者保其國賦》宋·歐陽修
聖人以凝命恭默膺圖肅祇爰務畏天之義,但彰保國之規,惟帝難之翼,翼固欽於乾道為人上者,兢兢慎守於邦,基用能御寶位,而惟永隆昌運以咸熙者也,探齊王之式,陳憶子輿之。所謂將設治民之術,先本為君之貴,且曰:天惟簡在誠由乎不敢荒,寧國乃治平是宜乎,克自抑畏惠此方國欽。若昊天實克遵於慄,慄示無爽於乾,乾慮威宣咫尺之間,所以嚴恭罔怠,致疆啟幅員之內,所以底定無愆,蓋由仰高明以惟勤,遂邦家而永保,又新之戒斯,在無逸之篇可考。順帝之則始敦,危懼之誠俾民不迷,終得阜安之道,豈不以天者本降鍳而是顯國者,在輯綏而以興畏乎?天表降鑒之甚邇保乎?國示輯綏而可憑審,雖休勿休之理,遵日慎一日之稱,是故懼無災,以為懷見楚莊之勿伐不敢康,而在念識周成之有能,夫如是則垂拱是圖,持盈可久不遑啟居兮。以圖靈之是奉,無敢暇豫兮,以中區而自守,昭事而宜乎。宗社咸寧之旨攸同欽承而惠彼民人設險之功,何有不然,又安得惟寅謹爾?匪懈昭其蓋足憚於覆燾必克,固於蕃維周詩垂陟降之文,亦足畏也。洊雷著修省之說,于時保之至哉。闡繹聖猷鋪昭皇極眷戁悚以為本在撫綏,而作式有以見,惟天為大而君則之故定于萬國。

【畏天者保其國賦】宋·歐陽修
聖人以凝命恭默,膺圖肅祇。【聖人以凝命恭默膺圖肅祇爰務畏天之義,】
爰務畏天之義,但彰保國之規。
惟帝難之翼翼,固欽於乾道;【惟帝難之翼,翼固欽於乾道為人上者,】
為人上者兢兢,慎守於邦基。【兢兢慎守於邦,基用能御寶位,】
用能御寶位而惟永,隆昌運以咸熙  者也。【而惟永隆昌運以咸熙者也,】

探齊王之式陳,憶子輿之所謂。【探齊王之式,陳憶子輿之。所謂將設治民之術,】
將設治民之術,先本為君之貴。
且曰:
天惟簡在,誠由乎不敢荒寧;【天惟簡在誠由乎不敢荒,寧國乃治平是宜乎,】
國乃治平,是宜乎克自抑畏。【克自抑畏惠此方國欽。】

惠此方國,欽若昊天。【若昊天實克遵於慄,】
實克遵於慄慄,示無爽於乾乾。【慄示無爽於乾,乾慮威宣咫尺之間,】
慮威宣咫尺之間,所以嚴恭罔怠;致疆啟幅員之內,所以底定無愆。

蓋由仰高明以惟勤,遂邦家而永保。
又新之戒斯在,無逸之篇可考。【又新之戒斯,在無逸之篇可考。】
順帝之則,始敦危懼之誠;【順帝之則始敦,危懼之誠俾民不迷,】
俾民不迷,終得阜安之道。

豈不以天者本降鍳而是顯,國者在輯綏而以興。【豈不以天者本降鍳而是顯國者,在輯綏而以興畏乎?】
畏乎天,表降鑒之甚邇;【天表降鑒之甚邇保乎?國示輯綏而可憑審,】
保乎國,示輯綏而可憑。
審雖休勿休之理,遵日慎一日之稱。【雖休勿休之理,】
是故
懼無災以為懷,見楚莊之勿伐;【是故懼無災,以為懷見楚莊之勿伐不敢康,】
不敢康而在念,識周成之有能。【而在念識周成之有能,】

夫如是則垂拱是圖,持盈可久。
不遑啟居兮,以圖靈之是奉;
無敢暇豫兮,以中區而自守。
昭事而宜乎宗社,咸寧之旨攸同;【昭事而宜乎。宗社咸寧之旨攸同欽承而惠彼民人設險之功,】
欽承而惠彼民人,設險之功何有。【何有不然,】

不然,
又安得惟寅謹爾,匪懈昭其。【又安得惟寅謹爾?匪懈昭其蓋足憚於覆燾必克,】
蓋足憚於覆燾必克,固於蕃維。【固於蕃維周詩垂陟降之文,】
周詩垂陟降之文,亦足畏也;
洊雷著修省之說,于時保之。【于時保之至哉。】

至哉,闡繹聖猷,鋪昭皇極。【闡繹聖猷鋪昭皇極眷戁悚以為本在撫綏,】
眷戁悚以為本,在撫綏而作式。【而作式有以見,惟天為大而君則之故定于萬國。】
有以見惟天為大,而君則之,故定于萬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6: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匠誨人以規矩賦》宋·歐陽修
工善其事,器無不良;用準繩而相誨,由規矩以為常;度木隨形,俾不欺於曲直;運斤取法,必先正於圓方。載考前文,爰稽哲匠伊作器,以祖善必誨人而攸尚有模有範,俾從教之克精中矩中規貴任材,而必當誠以人於道也,非學而弗至匠之能也。在器而攸施既諄諄而誨爾,俾拳拳而服之,默受以全曲,則輪而直則軫動,皆有法捖為鞠而斷為棋,然則道不可以,弗知人不可以,無誨苟審材之義失,則教人之理昧。規矩有取為圭為璧以異,宜制度可詢象地象天,以是配匠之心也,本乎大巧工之事也,作于聖人,因從繩而取喻,彰治材而有倫學在其中辨,蓋輿之異狀,藝成而下明,鑿枘之殊陳義不徒云道,皆有以將博我,而斯在寧小巧而專美殊玉工之作器,惟求磨琢之精,異扁人之斲輪,但述苦甘之旨,是知直在其中者,謂之矩曲,盡其妙者。本乎規然工藝,以斯下俾,後來之可師道,或相營引圓生方,生而作諭言,如未達譬周旋折旋,而可知是何樸斲為工剞劂斯主翫,其役以雖末聽乃言而可取,故孟子謂學者之誨,人亦必由於規矩。

【大匠誨人以規矩賦】宋·歐陽修
工善其事,器無不良。
用準繩而相誨,由規矩以為常。
度木隨形,俾不欺於曲直;運斤取法,必先正於圓方。

載考前文,爰稽哲匠。【爰稽哲匠伊作器,】
伊作器以祖善,必誨人而攸尚。【以祖善必誨人而攸尚有模有範,】
有模有範,俾從教之克精;【俾從教之克精中矩中規貴任材,】
中矩中規,貴任材而必當。【而必當誠以人於道也,】

誠以人於道也,非學而弗至;【非學而弗至匠之能也。】
匠之能也,在器而攸施。【在器而攸施既諄諄而誨爾,】
既諄諄而誨爾,俾拳拳而服之。
默受以全,曲則輪而直則軫;【默受以全曲,則輪而直則軫動,皆有法捖為鞠而斷為棋,】
動皆有法,捖為鞠而斷為棋。

然則道不可以弗知,
人不可以無誨。【然則道不可以,弗知人不可以,無誨苟審材之義失,】
苟審材之義失,則教人之理昧。
規矩有取,為圭為璧以異宜;【規矩有取為圭為璧以異,宜制度可詢象地象天,】
制度可詢,象地象天以是配。【以是配匠之心也,】

匠之心也,本乎大巧;【本乎大巧工之事也,】
工之事也,作于聖人 。
因從繩而取喻,彰治材而有倫。【彰治材而有倫學在其中辨,】
學在其中,辨蓋輿之異狀;【學在其中辨,蓋輿之異狀,】
藝成而下,明鑿枘之殊陳。【藝成而下明,鑿枘之殊陳義不徒云道,】

義不徒云,道皆有以。
將博我而斯在,寧小巧而專美。【將博我,而斯在寧小巧而專美殊玉工之作器,】
殊玉工之作器,惟求磨琢之精異。【惟求磨琢之精,異扁人之斲輪,】
扁人之斲輪,但述苦甘之旨。

是知
直在其中者,謂之矩;【謂之矩曲,】
曲盡其妙者,本乎規。【盡其妙者。本乎規然工藝,】
然工藝以斯下,俾後來之可師。【以斯下俾,後來之可師道,】
道或相營,引圓生方生而作諭;【或相營引圓生方,生而作諭言,】
言如未達,譬周旋折旋而可知。【如未達譬周旋折旋,而可知是何樸斲為工剞劂斯主翫,】

是何樸斲為工,剞劂斯主。zhv【另读zhu】
翫其役以雖末,聽乃言而可取。qv【其役以雖末聽乃言而可取,】
故孟子謂學者之誨人,亦必由於規矩。jv【故孟子謂學者之誨,人亦必由於規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9: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代侍講說書官為經筵進講孟子終篇謝賜金帶牙簡同侍讀修注官謝賜祕書省御筵及鞍馬香茶進詩表       王應麟

伏以華光講藝備觀亞聖之書,蓬省賜筵並錫多儀之寵,感洪恩而播詠瞻丹扆以颺言,〈臣〉某等惶懼惶懼,頓首頓首。竊惟漢帝論經,虎觀侈賜衣之渥。唐宗嚮學瀛州邀給膳之榮意,皆寓於隆儒禮特,豐於接下矧軻書之眇,指傳孔道之正宗,由義居仁七篇之言,靡不載垂憲治後百世之王,莫能違於穆熙朝。若稽丕訓祖禹,闡明於元祐,表臣敷繹於紹,興逮聖神尊德以有為於問學,逢原而自得,細旃晝訪聆責難陳善之規,峨弁星環探知性,盡心之縕華編甫徹寵澤頻,頒酬侍言誦說之勞,獎著紀纂修之職鏐鞶絢采復盼象齒之珍玉,斝示慈咸綴麟臺之席,上駟式調於沃轡,團龍交粲於奇芬,稽古所蒙省躬莫稱歸美以報,拜手載歌贊知聖之大成,述君臣之相說辭,陳約禮遠希積翠之篇句,寫賜牋俯效集仙之飲,退慚斐墨曷對閎休茲,蓋恭遇皇帝陛下,居安資深守約,施博存神,過化與天同流,明物察倫取人為善,覽大賢之論集。興盛治之雍熙,德醉從容,秩大清之華,燕幣將舄,奕邁崇政之彝文。〈臣〉等識愧寤疑,恩霑同樂,讀古書而尚友諒,懷望道之思頌清廟以致平期,盡正君之義。〈臣〉等無任感天荷聖激,切營屏之至,謹各齋沐撰成,謝恩詩隨表上進,以聞〈臣〉某等惶懼惶懼頓首頓首。

【代侍講說書官為經筵進講孟子終篇謝賜金帶牙簡同侍讀修注官謝賜祕書省御筵及鞍馬香茶進詩表】       王應麟
伏以
華光講藝,備觀亞聖之書;
蓬省賜筵,並錫多儀之寵。

感洪恩而播詠,
瞻丹扆以颺言。

臣某等惶懼惶懼,頓首頓首。

竊惟
漢帝論經,虎觀侈賜衣之渥。
唐宗嚮學,瀛州邀給膳之榮。

意皆寓於隆儒,禮特豐於接下。
矧軻書之眇指,傳孔道之正宗。
由義居仁,七篇之言靡不載
垂憲治後,百世之王莫能違。
於穆熙朝,若稽丕訓。
祖禹闡明於元祐,
表臣敷繹於紹興。

逮聖神,尊德以有為;
於問學,逢原而自得。
細旃晝訪,聆責難陳善之規;
峨弁星環,探知性盡心之縕。
華編甫徹,寵澤頻頒。
酬侍言誦說之勞,
獎著紀纂修之職。
鏐鞶絢采,復盼象齒之珍;
玉斝示慈,咸綴麟臺之席。
上駟式調於沃轡,
團龍交粲於奇芬。
稽古所蒙,省躬莫稱;
歸美以報,拜手載歌。
贊知聖之大成,
述君臣之相說。
辭陳約禮,遠希積翠之篇;
句寫賜牋,俯效集仙之飲。
退慚斐墨,曷對閎休。

茲蓋恭遇皇帝陛下,居安資深,守約施博。
存神過化,與天同流;
明物察倫,取人為善。
覽大賢之論集,
興盛治之雍熙。
德醉從容,秩大清之華燕;
幣將舄奕,邁崇政之彝文。
臣等識愧寤疑,恩霑同樂。
讀古書而尚友,諒懷望道之思;
頌清廟以致平,期盡正君之義。
臣等無任,感天荷聖,激切營屏之至。
謹各齋沐,撰成謝恩詩,隨表上進,以聞。
臣某等惶懼惶懼,頓首頓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經籍典第二百九十九卷四書部藝文一
君子不器賦〈以用之則行無施不可為韻〉 唐白居易
君子哉!道本性知德,惟天縱抱乎,不器之器成乎?有用之用不器者通理,而黃中有用者,致遠而任重,蓋識包權變,理蘊通明,業非學致器,異琢成審。其時有道舒而無道卷,慎其德捨之,藏而用之,行語其小能立,誠以修詞論,其大能救物,以濟時,以之理心,則一身獨善。以之從政,則庶績咸熙,既居家而必達,亦在邦而允釐。彼子貢雖賢,唯稱瑚璉之器。彥輔信美,空標水鏡之姿,是故非求備者,又何足以知之豈?如我順乎?通塞合乎?語默何用?不臧何嚮?不克施之,乃伊呂事業蓄之,乃莊老道德,雖應物而不滯,終飭躬而有。則若止水之在器,因器圓方。如良工之用材,隨材曲直。原夫根淳精於妙,有宅元和於虛,受內弘道以惟新,外濟用而可久,鄙斗筲之,奚算哂挈瓶之固守?何器量之差殊,在性情之能否。豈不以神為元,樞智為心,符全其神則為。而勿有虛其心,則用當其無。故動與神合,靜與道俱,時或用之,必開臧武之智道不行也。則守甯子之愚至乎哉!冥心在我,無可而無不可,應用不疲,無為而無不為,信大成而大受。非小惠而小知,顧庶類曲從,則輪轅適用。若一隅偏執,則鑿枘難施。是以易尚隨時,禮貴從宜展矣。君子斯焉取斯。

【君子不器賦】 唐白居易
君子哉!道本性知,德惟天縱。
抱乎不器之器,成乎有用之用。
不器者通理而黃中,有用者致遠而任重。

蓋識包權變,理蘊通明。
業非學致,器異琢成。【業非學致器,異琢成審。】
審其時,有道舒而無道卷;慎其德,捨之藏而用之行。【慎其德捨之,藏而用之,行語其小能立,】

語其小,能立誠以修詞;【誠以修詞論,其大能救物,以濟時,】
論其大,能救物以濟時。
以之理心,則一身獨善;以之從政,則庶績咸熙。
既居家而必達,亦在邦而允釐。
彼子貢雖賢,唯稱瑚璉之器;彥輔信美,空標水鏡之姿。
是故非求備者,又何足以知之。【又何足以知之豈?】

豈如我順乎通塞,合乎語默。【如我順乎?通塞合乎?語默何用?】
何用不臧,何嚮不克。【不臧何嚮?不克施之,乃伊呂事業蓄之,】
施之,乃伊呂事業;蓄之,乃莊老道德。
雖應物而不滯,終飭躬而有則。【終飭躬而有。則若止水之在器,】
若止水之在器,因器圓方;如良工之用材,隨材曲直。

原夫根淳精於妙有,宅元和於虛受。【原夫根淳精於妙,有宅元和於虛,受內弘道以惟新,】
內弘道以惟新,外濟用而可久,
鄙斗筲之奚算,哂挈瓶之固守。【鄙斗筲之,奚算哂挈瓶之固守?】
何器量之差殊,在性情之能否。

豈不以神為元樞,智為心符。【豈不以神為元,樞智為心,符全其神則為。】
全其神,則為而勿有,虛其心,則用當其無。
故動與神合,靜與道俱。
時或用之,必開臧武之智;道不行也,則守甯子之愚。

至乎哉!
冥心在我,無可而無不可;應用不疲,無為而無不為,
信大成而大受,非小惠而小知。
顧庶類曲從,則輪轅適用;若一隅偏執,則鑿枘難施。
是以易尚隨時,禮貴從宜。
展矣君子,斯焉取斯。

繪事後素賦〈以五色成文彩之在素為韻〉 張仲素
畫繪之事,彰施於文表,其能故散采而設雜,其暈故後素而分運。茲潔白之光,綜彼深淺之色,始其布濩終若,組織成山,龍華蟲之美,實曰當仁後黑黃蒼赤之采,固無慚德間精,微而不亂,蔚明麗之相得昭昭,以著郁郁斯。皇發眾狀而逾出映繁,文而益彰。奪朱紫兮,不能爭其要,汙白黑兮,無以損其光。于以界道斯,能辨方昔實瞻之在前,昭其本始。今為本者居上爛,以主張素為繪兮,事惟從古禮于繪也義,實斯取其素也。同至淳之得一其繪也。合比象而為五理眾者,寡予惟汝明,無使輝華自混,庶幾毫髮,難并處皦昧之間。造形則辨居有無之際,遇物皆呈,雖欲勿用,曷其有成?乃知作繪者惟文是務,言詩者在理為喻,故得盡飾之道,不愆於素探周禮冬官之職。諧《衛風》、《碩人》之詞,爰遂事而乃眷幸成,功而無疑,質不勝文,孰謂何先何後?白能受采,有以顛之倒之,胡未至而取誚,豈卒獲而能期?不有分布,孰為文彩恆起?予於後進潤色斯存,苟棄我於已前人文焉。在美矣,夫繪事之義,所以刑萬邦而昭四海。

【繪事後素賦】 張仲素
畫繪之事,彰施於文。
表其能,故散采而設;雜其暈,故後素而分。

運茲潔白之光,綜彼深淺之色。
始其布濩,終若組織。
成山龍華蟲之美,實曰當仁;後黑黃蒼赤之采,固無慚德。
間精微而不亂,蔚明麗之相得。

昭昭以著,郁郁斯皇。
發眾狀而逾出,映繁文而益彰。
奪朱紫兮不能爭其要,汙白黑兮無以損其光。
于以界道,斯能辨方。
昔實瞻之在前,昭其本始;今為本者居上,爛以主張。

素為繪兮,事惟從古;
禮于繪也,義實斯取。
其素也,同至淳之得一;其繪也,合比象而為五。

理眾者寡,予惟汝明。
無使輝華自混,庶幾毫髮難并。
處皦昧之間,造形則辨;居有無之際,遇物皆呈。
雖欲勿用,曷其有成。

乃知作繪者,惟文是務;言詩者,在理為喻。
故得盡飾之道,不愆於素。

探周禮冬官之職。諧衛風碩人之詞。
爰遂事而乃眷,幸成功而無疑。
質不勝文,孰謂何先何後;白能受采,有以顛之倒之。
胡未至而取誚,豈卒獲而能期。

不有分布,孰為文彩。
恆起予於後進,潤色斯存;苟棄我於已前,人文焉在。
美矣夫繪事之義,所以刑萬邦而昭四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7: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繪事後素賦 張仲素
穆彼作繪,聞諸色工增乎?華藻文以為功,分乎像示,非素不終惟繪也。成文不亂,惟素也。允執厥中,蓋以昭聖人微論,諭君子飾躬,豈分黑黃與蒼赤,列山龍與華蟲已哉?古人以盼倩之姿,彰敦朴之俗。知女得其禮,不專於舜華。士有其容,或同於冠玉,雖言詞為藻繪,威儀為朱綠,自可果行不回,持禮自勖,亦猶布衣者以質相從,為業者以絢相屬借。如葉公之繪,飛虯也。蟠蜿騰驤,非素則其勢不揚。漢氏之圖明妃也,嬋媚窈窕,非素則其容不彰,是以間其文彩,布厥元黃譬瀑布之界道,如溝塍之畫,疆然後五色成文班。簡而不雜,遐方圖物賦,鼎而可詳,且無文無質,其比如櫛何貴專一之琴瑟,不雜不亂,其間如繖,自同流中之圭,瓚既點綴而無遺,亦聯綿而不斷。原夫染人獻色,工人始謀巧心,方逞濡翰,方流似刃,地之無礙,疑繭緒之方,抽入眾色之中,自分文質,發群像之表,如別薰蕕且殊受采之性,寧有奪朱之憂?則知素之體也,真繪之色也。移守厥貞白雜乎,麗靡理眾,惟寡既以一而處多,守樸不雕,遂出此而入彼,將黼黻而奪麗,匪組織之所擬,別有彬彬向就,屑屑行諸志。惟厲乃仁,則依於期霄漢之振,拔假詞賦為蘧廬。讀孔聖之言,雖云由己承卜商之問,終愧起予。

【繪事後素賦】 張仲素
穆彼作繪,聞諸色工。【聞諸色工增乎?】
增乎華藻,文以為功。【華藻文以為功,】
分乎像示,非素不終。【非素不終惟繪也。】
惟繪也,成文不亂;惟素也,允執厥中。
蓋以昭聖人微論,諭君子飾躬。
豈分黑黃與蒼赤,列山龍與華蟲 。 【列山龍與華蟲已哉?】

已哉,
古人以盼倩之姿,彰敦朴之俗。
知女得其禮,不專於舜華;士有其容,或同於冠玉。
雖言詞為藻繪,威儀為朱綠。
自可果行不回,持禮自勖。
亦猶布衣者,以質相從;【亦猶布衣者以質相從,】
為業者以絢相屬。【為業者以絢相屬借。】

借如
葉公之繪飛虯也,蟠蜿騰驤,非素則其勢不揚。
漢氏之圖明妃也,嬋媚窈窕,非素則其容不彰。
是以間其文彩,布厥元黃。【布厥元黃譬瀑布之界道,】
譬瀑布之界道,如溝塍之畫疆。【如溝塍之畫,疆然後五色成文班。】
然後
五色成文,班簡而不雜;【然後五色成文班。簡而不雜,】
遐方圖物,賦鼎而可詳。【遐方圖物賦,鼎而可詳,】

無文無質,其比如櫛,何貴專一之琴瑟;【其比如櫛何貴專一之琴瑟,】
不雜不亂,其間如繖,自同流中之圭瓚。【自同流中之圭,瓚既點綴而無遺,】
既點綴而無遺,亦聯綿而不斷。

原夫
染人獻色,工人始謀。【工人始謀巧心,】
巧心方逞,濡翰方流。【方逞濡翰,方流似刃,】
似刃地之無礙,疑繭緒之方抽。【地之無礙,疑繭緒之方,抽入眾色之中,】
入眾色之中,自分文質;發群像之表,如別薰蕕。【如別薰蕕且殊受采之性,】
且殊受采之性,寧有奪朱之憂。

則知素之體也真,繪之色也移。【則知素之體也,真繪之色也。移守厥貞白雜乎,】
守厥貞白,雜乎麗靡。【麗靡理眾,】

理眾惟寡,既以一而處多;【惟寡既以一而處多,】
守樸不雕,遂出此而入彼。
將黼黻而奪麗,匪組織之所擬。

別有彬彬向就,屑屑行諸。【屑屑行諸志。】
志惟厲乃,仁則依於。【惟厲乃仁,則依於期霄漢之振,】
期霄漢之振拔,假詞賦為蘧廬。【拔假詞賦為蘧廬。】
讀孔聖之言,雖云由己;【雖云由己承卜商之問,】
承卜商之問,終愧起予。

行不由徑賦〈以處心行道有如此焉為韻〉 浩虛舟
澹臺滅明幽棲,武城感朴直之風,散惡奸邪之徑,生苟正其身,寧偏僻而是履不以其道?故斯須而不行想乎。塵滿荊扉,草迷荒野,追游不慎,其經歷咫尺,固難於出處。鍾山石上,杖藜之意,殊乖蔣氏庭中,攜手之期,頓阻牢落,幽居交從,日疏顧履,危之若是,將苟且其焉。如訪野徑以閑遊,恐穿松竹。出衡門而獨步,不遶園廬。嘉夫礪志,草茅規行,畎畝避幽,隱以不到,視崎嶇而何有蕪城?獨賞寧遊舊井之間,山館時歸肯逐樵人之後,至若草樹沉沉,幽芳阻尋,絡野之茅陰,自合緣溪之苔色,空深以遨以遊,見徇公滅私之志,一動一息,有去邪崇正之心。是以蕭索鄉閭,虛閑襟抱優遊多轍之窮巷,往來疏槐之古道,花間絕跡。念蹊樹之徒芳,原上無人惜皋蘭之暗。老且遵道如砥,持心若弦,信無私以白首,將抱道以窮年。顏生附郭之田,有時窺矣。謝氏登山之屐,無所用焉。既而披蔓草之荒涼,見遊人之邐迤,方檢身於邪正,寧繫懷於遠邇?楊朱悲道喪事,亦如斯阮籍哭途窮意,殊若此,當舉直以錯,枉冀風行,而草靡苟非賢智之為心,孰能如是?

【行不由徑賦】 浩虛舟
澹臺滅明,幽棲武城。【澹臺滅明幽棲,武城感朴直之風,】
感朴直之風散,惡奸邪之徑生。【散惡奸邪之徑,生苟正其身,】
苟正其身,寧偏僻而是履;【寧偏僻而是履不以其道?】
不以其道,故斯須而不行。【故斯須而不行想乎。】

想乎
塵滿荊扉,草迷荒野。shu【另读ye/ya】
追游不慎其經歷,咫尺固難於出處。chu【追游不慎,其經歷咫尺,固難於出處。】
鍾山石上,杖藜之意殊乖;【杖藜之意,殊乖蔣氏庭中,】
蔣氏庭中,携手之期頓阻。zu【攜手之期,頓阻牢落,】

牢落幽居,交從日疏。【幽居交從,日疏顧履,】
顧履危之若是,將苟且其焉如。【危之若是,將苟且其焉。如訪野徑以閑遊,】
訪野徑以閑遊,恐穿松竹;出衡門而獨步,不遶園廬。

嘉夫礪志草茅,規行畎畝。【嘉夫礪志,草茅規行,畎畝避幽,】
避幽隱以不到,視崎嶇而何有。【隱以不到,視崎嶇而何有蕪城?】
蕪城獨賞,寧遊舊井之間;【獨賞寧遊舊井之間,】
山館時歸,肯逐樵人之後。【山館時歸肯逐樵人之後,】

至若草樹沉沉,幽芳阻尋.
絡野之茅陰自合,緣溪之苔色空深。【絡野之茅陰,自合緣溪之苔色,空深以遨以遊,】
以遨以遊,見徇公滅私之志;一動一息,有去邪崇正之心。

是以蕭索鄉閭,虛閑襟抱。【虛閑襟抱優遊多轍之窮巷,】
優遊多轍之窮巷,往來疏槐之古道。
花間絕跡,念蹊樹之徒芳;
原上無人,惜皋蘭之暗老。【原上無人惜皋蘭之暗。老且遵道如砥,】

且遵道如砥,持心若弦。
信無私以白首,將抱道以窮年。
顏生附郭之田,有時窺矣;謝氏登山之屐,無所用焉。

既而披蔓草之荒涼,見遊人之邐迤。
方檢身於邪正,寧繫懷於遠邇。ni【另读er】
楊朱悲道,喪事亦如斯;【楊朱悲道喪事,亦如斯阮籍哭途窮意,殊若此,】
阮籍哭途,窮意殊若此。
當舉直以錯枉,冀風行而草靡。【當舉直以錯,枉冀風行,而草靡苟非賢智之為心,】
苟非賢智之為心,孰能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8: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的扫地活才歇了几天,之前的小区保洁管理员就来电话,要我回那里去干,说我真是一把扫地的好手。命苦哇,我答应11日去。毕竟是钱的召唤,虽然不多,70块一天,比在这里面空玩好。
聞韶賦           元稹
韶則盡美聽,何可忘?況至德之斯過,聆奇音之孔,揚天縱多,能信以嘉乎?擊拊神資,博學知具美於典章,用而不匱,樂亦無荒。若充乎四門之術,不離乎數,仞之牆驗,則足徵用之可貴聖者,妙而合道志者,仰而Z·W。悅五音而易直,孰謂其聾致六府之和平?自忘於味省風而八風葉暢觀德。而九德昭宣季子慚遊於魯地,穆公徒享於鈞天,曷若觀率舞聆薰絃?變態罔已。周流自然可以深骨髓,而期富壽,豈徒資視聽而娛聖賢?至若清磬虛徐,朱絃疏越,鞀鼓以之迭奏,笙鏞於焉,間發以感,陰陽於宇宙,耀光明於日月,自表虞德之不衰,豈效文王之既沒,是知武也。未善濩也。有慚鈞化歸於二八,讓德明乎。再三所以其道不窮,厥監斯在驗。率舞於百獸,想同和於四海,如其樂正非關,自衛而來儻俟。風移有異,從周而改,愔愔不極,杳杳乍迷,俄將復矣。抑又揚兮,夢周公而不見,想聖德而思齊聞,斯行諸厥,不踰矩感心駭目夔乎。如睹悠然而往三歎,如在夫寥天倏爾。而施萬籟已吟於九土詎,忘味於三月諒,永懷於千古,幸賦韶樂之遺音美哉!尼父。

【聞韶賦 】          元稹
韶則盡美,聽何可忘。【韶則盡美聽,何可忘?】
況至德之斯過,聆奇音之孔揚。【聆奇音之孔,揚天縱多,】
天縱多能,信以嘉乎擊拊;【能信以嘉乎?擊拊神資,】
神資博學,知具美於典章。【博學知具美於典章,】
用而不匱,樂亦無荒。
若充乎四門之術,不離乎數仞之牆。【不離乎數,仞之牆驗,】

驗則足徵,用之可貴。【則足徵用之可貴聖者,】
聖者,妙而合道;志者,仰而自 慰。【聖者妙而合道志者,】
悅五音而易直,孰謂其聾;【孰謂其聾致六府之和平?】
致六府之和平,自忘於味。【自忘於味省風而八風葉暢觀德。】

省風而八風葉暢,觀德而九德昭宣。【而九德昭宣季子慚遊於魯地,】
季子慚遊於魯地,穆公徒享於鈞天。
曷若觀率舞,聆薰絃。【曷若觀率舞聆薰絃?】
變態罔已,周流自然。【周流自然可以深骨髓,】
可以深骨髓而期富壽;豈徒資視聽而娛聖賢。

至若清磬虛徐,朱絃疏越。
鞀鼓以之迭奏,笙鏞於焉間發。qve【另读fa】【笙鏞於焉,間發以感,】
以感陰陽於宇宙,耀光明於日月。
自表虞德之不衰,豈效文王之既沒。mie【另读mei/mo/ma/me】

是知武也未善,濩也有慚。【是知武也。未善濩也。有慚鈞化歸於二八,】
鈞化歸於二八,讓德明乎再三。【讓德明乎。再三所以其道不窮,】

所以其道不窮,厥監斯在。【厥監斯在驗。】
驗率舞於百獸,想同和於四海。【率舞於百獸,想同和於四海,】
如其樂正,非關自衛而來;【如其樂正非關,自衛而來儻俟。】
儻俟風移,有異從周而改。【風移有異,從周而改,】

愔愔不極,杳杳乍迷。
俄將復矣,抑又揚兮。
夢周公而不見,想聖德而思齊。【想聖德而思齊聞,】

聞斯行諸,厥不踰矩。【斯行諸厥,不踰矩感心駭目夔乎。】
感心駭目,夔乎如睹。【如睹悠然而往三歎,】
悠然而往,三歎如在夫寥天;【如在夫寥天倏爾。】
倏爾而施,萬籟已吟於九土。【而施萬籟已吟於九土詎,】
詎忘味於三月,諒永懷於千古。【忘味於三月諒,永懷於千古,】
幸賦韶樂之遺音,美哉尼父。【幸賦韶樂之遺音美哉!尼父。】

弋不射宿賦         王起
禽之生兮,擇其翔集。弋為縶兮,修其決拾。飛則騁伎,或雕俎是求,宿必表仁,亦良弓用戢,無欺其處。闇必濟其不及,豈憚殺而為心,將好生之是急。當其白日既曛,皎月纔分,斂翮爭萃,來巢有群,同在籠之無見,雖驚弦而不聞,豈不知剪其羽,飾旌旗之靡靡,裂其肉成炮炙之紛紛,蓋以忘機為心,方同海上之子,俯窺見害,奚恃太平之君,四鏃既藏,六鈞遂弨物,則咸若德用,不擾三驅之禮,未弘五豝之仁,為小蒲且希伎自貫於青雲,硩蔟設官,爰射乎妖鳥,豈以窺城上之烏,棲殞月中之鵲,繞至道在茲,懷仁有歸,恩同於解,網戒比於合圍,且以順行而搜,寧恨於風毛雨血?當夕而殞,奚思於不鳴不飛,諒身剪而知懼,實羽族之有依我,思古人聿求。夫子蓄矍相之藝,不發於非時,當山梁之求,必資乎順理。從禽之禮,斯得夜獵之。夫多恥物,既全諸真藝,亦藏諸身,則知率是道也。在博施於仁。
【弋不射宿賦】         王起
禽之生兮,擇其翔集。
弋為縶兮,修其決拾。
飛則騁伎,或雕俎是求;宿必表仁,亦良弓用戢。
無欺其處闇,必濟其不及。【無欺其處,闇必濟其不及,】
豈憚殺而為心,將好生之是急。

當其白日既曛,皎月纔分。
斂翮爭萃,來巢有群。
同在籠之無見,雖驚弦而不聞。
豈不知剪其羽,飾旌旗之靡靡;裂其肉,成炮炙之紛紛。【裂其肉成炮炙之紛紛,】
蓋以忘機為心,方同海上之子;俯窺見害,奚恃太平之君。

四鏃既藏,六鈞遂弨。【六鈞遂弨物,】
物則咸若,德用不擾。【則咸若德用,不擾三驅之禮,】
三驅之禮未弘,五豝之仁為小。【未弘五豝之仁,為小蒲且希伎自貫於青雲,】
蒲且希伎,自貫於青雲;【蒲且希伎自貫於青雲,】
硩蔟設官,爰射乎妖鳥。
豈以窺城上之烏棲,殞月中之鵲繞。【豈以窺城上之烏,棲殞月中之鵲,繞至道在茲,】

至道在茲,懷仁有歸。
恩同於解網,戒比於合圍。【恩同於解,網戒比於合圍,】
且以順行而搜,寧恨於風毛雨血;當夕而殞,奚思於不鳴不飛。
諒身剪而知懼,實羽族之有依。【實羽族之有依我,】

我思古人,聿求夫子。【思古人聿求。夫子蓄矍相之藝,】
蓄矍相之藝,不發於非時;當山梁之求,必資乎順理。
從禽之禮斯得,夜獵之夫多恥。【從禽之禮,斯得夜獵之。夫多恥物,】

物既全諸真,藝亦藏諸身。【既全諸真藝,亦藏諸身,】
則知率是道也,在博施於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8: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沽美玉賦〈以懷寶迷時豈曰君子為韻〉 白行簡
美矣哉!有玉於茲,不磷不緇,韜而藏,則傷乎祕。寶懷而匿,又慮乎失時。是以露瑤華之炯爾,就朝市而沽之,且以辨玉璞之名,且以見至珍之道,耀盈尺之燦燦,彰合拱之皓皓,使思之者睹其貞,清仰之者知乎堅。好首六瑞以為瑞,排眾寶而稱寶,然後厥聲載路,厥價載聞,蘊十德以光,代先駟馬以薦君,亦何必隱映其華,韜藏其美?行於魯謂迷邦之士,入於宋比越卿之子,豈獨用為薦神?亦自以為厲己。且時見玉而既重玉,待時而以諧獻楚之忠誠,必賞。求秦之價直,非乖自可覆之於匱,鬻之於懷間。彼琅玕照追師之笥,離於衣褐,裨天子之階,寧令善價,不再良辰無幾,且遠於簪,裾永疏於筐篚。夫然則玉工貽誚,君子不韙韞藏之則爾。能求沽之,則吾豈〈句〉有如垂棘之璧,不瑑之珪,亦當出彼巖石,鬻此規觿,是以百爾之行,一與之齊。未有玉逢價而更惜士干,時而自迷,然則事有可而必行,遇有合而焉。說道既危,而思隱美在我而無伐。故沽玉者,遵於賜言,待價者,存乎?子曰:沽哉!於斯文而蓋闕。

【沽美玉賦】 白行簡
美矣哉!
有玉於茲,不磷不緇。
韜而藏,則傷乎祕寶;【則傷乎祕。寶懷而匿,】
懷而匿,又慮乎失時。
是以露瑤華之炯爾,就朝市而沽之。

且以辨玉璞之名,且以見至珍之道。
耀盈尺之燦燦,彰合拱之皓皓,
使
思之者,睹其貞清;【使思之者睹其貞,清仰之者知乎堅。好首六瑞以為瑞,】
仰之者,知乎堅好。
首六瑞以為瑞,排眾寶而稱寶。

然後厥聲載路,厥價載聞。
蘊十德以光代,先駟馬以薦君。【蘊十德以光,代先駟馬以薦君,】

亦何必隱映其華,韜藏其美。
行於魯,謂迷邦之士;入於宋,比越卿之子。
豈獨用為薦神,亦自以為厲己。
且時見玉而既重,玉待時而以諧。【且時見玉而既重玉,待時而以諧獻楚之忠誠,】

獻楚之忠誠必賞,求秦之價直非乖。【獻楚之忠誠,必賞。求秦之價直,非乖自可覆之於匱,】
自可覆之於匱,鬻之於懷。【鬻之於懷間。】
間彼琅玕,照追師之笥;離於衣褐,裨天子之階。

寧令善價不再,良辰無幾。
且遠於簪裾,永疏於筐篚。【且遠於簪,裾永疏於筐篚。】

夫然則玉工貽誚,君子不韙。【君子不韙韞藏之則爾。】
韞藏之,則爾能;求沽之,則吾豈。【韞藏之則爾。能求沽之,則吾豈〈句〉】
有如垂棘之璧,不瑑之珪。
亦當出彼巖石,鬻此規觿。
是以百爾之行,一與之齊。
未有玉逢價而更惜,士干時而自迷。【未有玉逢價而更惜士干,時而自迷,】

然則事有可而必行,遇有合而焉說。xve【另读shuo/shuei/yve】【遇有合而焉。說道既危,】
道既危而思隱,美在我而無伐。pie【另读fa】【而思隱美在我而無伐。】
故沽玉者,遵於賜言;待價者,存乎子曰。yve【存乎?子曰:】
沽哉!於斯文而蓋闕。qve

韞玉求價賦〈以韞櫝藏諸沽求善價為韻〉 獨孤授
物有可為之感憤,彼玉也。則良寶而思韞,豈不以識貞?或寡至真,難鬻白虹之氣,莫通元圃之英,久伏精鑒頗期於卞氏,無厭匪及於虞叔懷,特達之性,豈傷於山抱堅剛之姿?寧毀於櫝,雪澤膏光陰中之陽,工成六器,色備五方,是飾容乘乎?車服亦將頒瑞於侯王,表其華,同真士之素履韞,於密葉至人之退藏,誠異乎?石處而以居,可比夫處。實而若虛,我則物之貴者。彼宜力以求諸,惟賢有孚,豈名是沽佩?諸身可以節君之步,執於手可以息君之趨。或稱之以琬琰,或嘉之以瑾瑜,韞櫝如將於慢藏,匪瑕之匿連城,儻用之善價,何脛之?無是知接神祇者,必我之由奉朝聘者,亦我之求。雖含光之未發,信入用而咸周伊入用也。理均乎?兼濟其含光也。義等乎?獨善詎鄭鼠之足嗤。寧燕石而莫辨?有客感而歎曰:玉也者,固可取貴乎?天下今不售於人,猶獨高其價,垂大賢之盛德,非小禮之能捨。故有偃蹇當時,沉冥委化,必使反荊王之深惑,審田文之見詐,則美玉器而髦士官,豈徒埋身而照夜?

【韞玉求價賦】 獨孤授
物有可為之感憤,
彼玉也則良寶而思韞。

豈不以識貞或寡,至真難鬻。【豈不以識貞?或寡至真,難鬻白虹之氣,】
白虹之氣莫通,元圃之英久伏。【莫通元圃之英,久伏精鑒頗期於卞氏,】
精鑒頗期於卞氏,無厭匪及於虞叔。【無厭匪及於虞叔懷,】
懷特達之性,豈傷於山;【特達之性,豈傷於山抱堅剛之姿?】
抱堅剛之姿,寧毀於櫝。

雪澤膏光,陰中之陽。【雪澤膏光陰中之陽,】
工成六器,色備五方。
是飾容乘乎車服,亦將頒瑞於侯王。【是飾容乘乎?車服亦將頒瑞於侯王,】
表其華,同真士之素履;【同真士之素履韞,於密葉至人之退藏,】
韞於密,葉至人之退藏。

誠異乎石,處而以居。【誠異乎?石處而以居,】
可比夫處,實而若虛。
我則物之貴者,彼宜力以求諸。
惟賢有孚,豈名是沽。【豈名是沽佩?】
佩諸身,可以節君之步;【諸身可以節君之步,】
執於手,可以息君之趨。【執於手可以息君之趨。】
或稱之以琬琰,或嘉之以瑾瑜。
韞櫝如將於慢藏,匪瑕之匿;【韞櫝如將於慢藏,匪瑕之匿連城,】
連城儻用之善價,何脛之無。【何脛之?無是知接神祇者,】

是知接神祇者,必我之由;【必我之由奉朝聘者,】
奉朝聘者,亦我之求。
雖含光之未發,信入用而咸周。【信入用而咸周伊入用也。】

伊入用也,理均乎兼濟;【伊入用也。理均乎?兼濟其含光也。】
其含光也,義等乎獨善。【義等乎?獨善詎鄭鼠之足嗤。】
詎鄭鼠之足嗤,寧燕石而莫辨。

有客感而歎曰:
玉也者,固可取貴乎天下。xia【固可取貴乎?天下今不售於人,】
今不售於人,猶獨高其價。jia
垂大賢之盛德,非小禮之能捨。xa【另读she】
故有偃蹇當時,沉冥委化。hua
必使反荊王之深惑,審田文之見詐。za
則美玉器而髦士官,豈徒埋身而照夜。ya【另读y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9: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歲寒知松柏後凋賦〈以真心勁節翠貫四時為韻〉 裴度
窮陰忽至,品物盡瘁,唯良木之堅貞,映衰林而蔥翠。桃蹊李徑,聞別葉之互飛,松澗柏陵,見修條之自異,諒本性以無易,托斯時而不類。雖殺菽之霜,再三斷。蓬之風數,四徒凜凜以終日,竟青青而在地。懿夫!春夏榮滋,我不競於芳時。秋冬凄冽,我不改其素節。遙分郁郁之煙,遠映霏霏之雪,故雖桑榆種其前,後杞梓植其行列。或蕭瑟以柯空,或離披而條折,何在昔而相混,果迄今而旌別觀。夫陽曜以芳菲為事,陰凝以肅殺為名,徒運彼以寒暑,豈齊我於榮枯,斯乃時累,不能累其質,天損,不能損其貞。亦被霜氣,亦含風聲,挺喬異而易識,在灌木而難并。故蒼然以殊致,豈蠢爾?以叢生異,其鬱鬱秀色,亭亭高榦,產二儀之內,我獨後凋,處群木之中,孰云共貫?當其黃殞,方可瞻翫庭有槐兮落際山,有榛兮凋陰,睹枯槁之無色,識茂悅之有心,愛日照而逾靜嚴,飆吹而轉勁。或出眾而標奇,或處幽而表正,雖結根山嶺,移植軒屏,如全年以葆真,似樂天而率性。客有擇木程材,感衰歎盛。悟標新,無永申蚍蜉之歌,愛堅貞不渝,發風雨之詠。松兮,柏兮,猶君子之志行。

【歲寒知松柏後凋賦】 裴度
窮陰忽至,品物盡瘁。
唯良木之堅貞,映衰林而蔥翠。
桃蹊李徑,聞別葉之互飛;松澗柏陵,見修條之自異。
諒本性以無易,托斯時而不類。
雖殺菽之霜再三,斷蓬之風數四。【雖殺菽之霜,再三斷。蓬之風數,四徒凜凜以終日,】
徒凜凜以終日,竟青青而在地。
懿夫!
春夏榮滋,我不競於芳時;秋冬凄冽,我不改其素節。
遙分郁郁之煙,遠映霏霏之雪。
故雖桑榆種其前後,杞梓植其行列。【故雖桑榆種其前,後杞梓植其行列。】
或蕭瑟以柯空,或離披而條折。jie【另读zhe】
何在昔而相混,果迄今而旌別。【果迄今而旌別觀。】

觀夫陽曜以芳菲為事,陰凝以肅殺為名。
徒運彼以寒暑,豈齊我於枯榮。ving/rong 【豈齊我於榮枯,枯ku不韵,荣枯颠倒了。】
斯乃時累,不能累其質;天損,不能損其貞。
亦被霜氣,亦含風聲。
挺喬異而易識,在灌木而難并。
故蒼然以殊致,豈蠢爾以叢生。【豈蠢爾?以叢生異,】

異其鬱鬱秀色,亭亭高幹。
產二儀之內,我獨後凋;處群木之中,孰云共貫。
當其黃殞,方可瞻翫。【方可瞻翫庭有槐兮落際山,】

庭有槐兮落際,山有榛兮凋陰。【庭有槐兮落際山,有榛兮凋陰,】
睹枯槁之無色,識茂悅之有心。

愛日照而逾靜,嚴飆吹而轉勁。【愛日照而逾靜嚴,飆吹而轉勁。】
或出眾而標奇,或處幽而表正。
雖結根山嶺,移植軒屏。
如全年以葆真,似樂天而率性。

客有擇木程材,感衰歎盛。
悟標新無永,申蚍蜉之歌;【悟標新,無永申蚍蜉之歌,】
愛堅貞不渝,發風雨之詠。
松兮柏兮,猶君子之志行。

草上之風賦〈以君子之德風偃乎草為韻〉 蔣防
草綿綿兮,擢穎含薰。風發發兮,乍靡而分。其取象也。散芳馨於知己,其為義也。合政令於人君,豈惟動之。而委順抑亦播之而有聞,觀其徜徉,代起激拂無已。轉綠蕙而影亂,時光汎青蘋而文橫秋,水浸淫翳薈,振奮蘭芷颯然,而動昔有遇於荊王。泠爾斯來今,不乘於列子,翻蓊鬱轉,葳蕤在芃,芃而可玩觀,習習而無遺,被以幽深,諒有條而有暢,布乎原隰,誠長之而養之。或徐或疾,順天作則大,以抑其滋蔓。細以蕩其幽默,分乎萬彙,蓋吹萬以齊驅繫於一人,誠畫一於同德,不擇乎高下,不乘乎幽蒙,敷葉而重重,偃翠翻花,而灼灼駢紅,連綿九野,披靡千叢,倚伏俟時,小人之心,猶草哀榮,不問君子之德,如風飄眇,平皋悠揚。茂苑風何草之不動?草何風而不偃?飄杜蘅而芳氣,自遙歷蒿艾而清聲漸遠,是知風為號令之類,草為眾庶之徒,方以俟其披拂,固有適於榮枯,立政則斯,為大矣。騰芳而孰不宜乎?故觀其化者,知神之造觀,其風者,知國之道,將有宣於八方。故寓形於蔓草,仲尼以之而取譬。宋玉由是而奮藻,雖異代而殊時,竊敢攄於懷抱。

【草上之風賦】 蔣防
草綿綿兮,擢穎含薰。
風發發兮,乍靡而分。
其取象也,散芳馨於知己;其為義也,合政令於人君。
豈惟動之而委順,抑亦播之而有聞。【豈惟動之。而委順抑亦播之而有聞,】

觀其徜徉代起,激拂無已。【觀其徜徉,代起激拂無已。】
轉綠蕙而影亂時光,【轉綠蕙而影亂,時光汎青蘋而文橫秋,水浸淫翳薈,】
汎青蘋而文橫秋水。
浸淫翳薈,振奮蘭芷。【振奮蘭芷颯然,】
颯然而動,昔有遇於荊王;【而動昔有遇於荊王。】
泠爾斯來,今不乘於列子。【泠爾斯來今,不乘於列子,】

翻蓊鬱,轉葳蕤。【翻蓊鬱轉,葳蕤在芃,】
在芃芃而可玩,觀習習而無遺。【芃而可玩觀,習習而無遺,】
被以幽深,諒有條而有暢;布乎原隰,誠長之而養之。

或徐或疾,順天作則。ze【順天作則大,】
大以抑其滋蔓,細以蕩其幽默。me
分乎萬彙,蓋吹萬以齊驅;【蓋吹萬以齊驅繫於一人,】
繫於一人,誠畫一於同德。de

不擇乎高下,不乘乎幽蒙。mong/meng
敷葉而重重偃翠,翻花而灼灼駢紅。
連綿九野,披靡千叢。
倚伏俟時,小人之心猶草;【小人之心,猶草哀榮,】
哀榮不問,君子之德如風。【不問君子之德,如風飄眇,】

飄眇平皋,悠揚茂苑。【平皋悠揚。茂苑風何草之不動?】
風何草之不動,草何風而不偃。
飄杜蘅而芳氣自遙,歷蒿艾而清聲漸遠。【飄杜蘅而芳氣,自遙歷蒿艾而清聲漸遠,】

是知風為號令之類,草為眾庶之徒。
方以俟其披拂,固有適於榮枯。
立政則斯為大矣,騰芳而孰不宜乎?【立政則斯,為大矣。】


觀其化者,知神之造;【知神之造觀,其風者,知國之道,】
觀其風者,知國之道。
將有宣於八方,故寓形於蔓草。
仲尼以之而取譬,宋玉由是而奮藻。
雖異代而殊時,竊敢攄於懷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0: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復白圭賦〈以立身慎言思是用則為韻〉 張仲素
賢哉!南容詠白圭於雅什,奉明義以為誡徵,莠辭於口給,諒同符於素履,將辨志而貞立玷生。在玉伊良工之可磨,言出於躬,縱駟馬之不及,是知詩之為喻,言以昭信,想研精於奧旨,故凝情於雅韻,詠嘆彰其不足,反覆明乎?克慎身之是省,況開卷而念,茲心苟無瑕,異獻璞之往吝允矣。君子宜其念之徵,諸嘉玉觀爾。靈龜上鮮華之彩,慕特達之詞,知在涅而不昧同居,暗以無欺,重明哲以作則,故沉吟於四時,既切磋以求友,將造次而解頤,得之自中,殊學者之四,失復而勿斁類。夫子之繹思,是謨是訓,是效是則,諒修己以為物,可自家而刑國,既引之以改過,復重之以比德,香芸自雜於卷,舒青蠅寧間乎白黑。彼以圭為瑞,此以誡為珍,苟因文而假物,非貴玉而賤。珉然則懷璧者,恥慢藏而成,玷事君者,畏不密而失身。夫其列於雅頌,備法語之為用,垂於後昆,庶厥道之長存,汗簡之文,可考絕編之義,再敦且非守句之末,學有異斷章而賦言,豈不以賢智之心,慎樞機之所啟。瑾瑜之質,懼毫髮以成痕。懿夫!志士仁人,明不自是,執一善以無失,故三復而樂只若,或志於斯行,秉善價而誰毀?

【三復白圭賦】 張仲素
賢哉南容,詠白圭於雅什。
奉明義以為誡,徵莠辭於口給。
諒同符於素履,將辨志而貞立。
玷生在玉,伊良工之可磨;言出於躬,縱駟馬之不及。

是知詩之為喻,言以昭信。
想研精於奧旨,故凝情於雅韻。
詠嘆彰其不足,反覆明乎克慎。
身之是省,況開卷而念茲;心苟無瑕,異獻璞之往吝。

允矣君子,宜其念之。
徵諸嘉玉,觀爾靈龜。
上鮮華之彩,慕特達之詞。
知在涅而不昧,同居暗以無欺。
重明哲以作則,故沉吟於四時。
既切磋以求友,將造次而解頤。
得之自中,殊學者之四失;復而勿斁,類夫子之繹思。

是謨是訓,是效是則。
諒修己以為物,可自家而刑國。
既引之以改過,復重之以比德。
香芸自雜於卷舒,青蠅寧間乎白黑。

彼以圭為瑞,此以誡為珍,
苟因文而假物,非貴玉而賤珉。
然則懷璧者,恥慢藏而成玷;事君者,畏不密而失身。
夫其列於雅頌,備法語之為用;垂於後昆,庶厥道之長存。
汗簡之文可考,絕編之義再敦。
且非守句之末學,有異斷章而賦言,
豈不以賢智之心,慎樞機之所啟;瑾瑜之質,懼毫髮以成痕。

懿夫!志士仁人,明不自是。
執一善以無失,故三復而樂只。
若或志於斯行,秉善價而誰毀?

駟不及舌賦〈以是故先聖予欲無言為韻〉 陳忠師
甚矣,言之出口也。雷激風趨,過乎馳驅,掉三寸以發越,應千里於須臾,逝不可追。空勞於駟馬,行而無蹤,豈繫於九衢?故君子念彼,尤悔本乎。虛無苟出,話之不復將起羞,而是虞且舌之鼓也。有時而馳騖類,扣虛之莫獲,同捕影之難遇,蕭蕭之響,徒繫於下風,逐逐之音,已疲於中路,信樞機之爰,發隨大小而作。故儻善守於輔車,何據煩乎?騏馵遲速,相懸奔走,徒然言出於身,所謂往而不反,馬竭其力,猶歎瞻之在前。雖欲適遠,邇課後先。如流之巧,以失若滅之態,何宣?嗟夫!以駸駸之足,追言言之速,豈能之而不欲?蓋窒喋喋之喧,喻駿駿之奔,在誡之而不言,肇自微眇倏爾。騰翻疾既甚於過,隙患必防於屬垣,斯事也。罔念則狂克,念則聖誤片言之。既往知逸足之難,競自然有蹻之造,勿謂載翕。其居此不矜於哿矣。彼何患於班,如不然者。其出彌遠,其來愈疏,是以慕宿,諾於季路悔聽,言於宰,予至哉!詩惡翩翩,書懲靡靡,方憑響於無際,豈絕塵之可弭?易象又著夫寡詞,禮樂亦防其苟訾,未若古人之深,誡饘於是兮粥於是。

【駟不及舌賦】 陳忠師
甚矣,言之出口也,雷激風趨,過乎馳驅。
掉三寸以發越,應千里於須臾。
逝不可追,空勞於駟馬;行而無蹤,豈繫於九衢。
故君子念彼尤悔,本乎虛無。
苟出話之不復,將起羞而是虞。

且舌之鼓也,有時而馳騖。
類扣虛之莫獲,同捕影之難遇。
蕭蕭之響,徒繫於下風;逐逐之音,已疲於中路、
信樞機之爰發,隨大小而作故。
儻善守於輔車,何據煩乎騏馵。

遲速相懸,奔走徒然。
言出於身,所謂往而不反;馬竭其力,猶歎瞻之在前。
雖欲適遠,邇課後先。
如流之巧以失,若滅之態何宣。

夫以駸駸之足,追言言之速,豈能之而不欲。
蓋窒喋喋之喧,喻駿駿之奔,在誡之而不言。
肇自微眇,倏爾騰翻。
疾既甚於過隙,患必防於屬垣。

斯事也,罔念則狂,克念則聖。
誤片言之既往,知逸足之難競。

自然有蹻之造,勿謂載翕其居。
此不矜於哿矣,彼何患於班如。
不然者,其出彌遠,其來愈疏。
是以慕宿諾於季路,悔聽言於宰予。

至哉!詩惡翩翩,書懲靡靡。
方憑響於無際,豈絕塵之可弭。
易象又著夫寡詞,禮樂亦防其苟訾。
未若古人之深誡,饘於是兮粥於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33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6
贡献
6454
金钱
7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1: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駟不及舌賦】陳仲卿
言如流兮,唯舌自出。咎將至兮,徒駟之疾。既力竭而罔逮,則厲階而非一,孰云不進諒?金鑠以難追尚,謂莫捫苟星奔而愈失。由是知所失者,吾將誡之。雖欲加於鞭策,誠有謬於毫釐。不且息焉,想喋喋而自遠,非敢後也。因駸駸而罔追爾,其逝矣。將興班如忽越彼懸,蹄之莫馳,伊利口之斯,發猶在耳,而旋失須臾。若過隙而終須沒滅,澹澹如掉,俄出有而入,無薄薄陟遐,想勞筋而苦節,豈獨囂?然未殄倏爾。既徂徵,其如駕之捷,防其不密之樞。如沸如騰,訝已成於枝葉,靡瞻靡顧,信空騁於道途,原夫慎以寡,尤命之不辱。慮一出而匪踐,故再驅而是勗。苟如簧之靡定,是見瘁躬。若捕影之無,由寧勞蹀足,是知聽之,則咎鼓之。或非靡不忘於可復,固必在於知機。雖齊景之則多爰,思滅跡儻張儀之尚在詎,可塞違至哉?立彼教言先乎。根本如影響之靡,誡懼眾多之招,損崩騰未蹀侔。逐日而自勤反覆,雖柔見如電之將遠,是知孔甘者,辱若訥者,榮期自免於速禍。故必鑒於遄征君子,所以存勸誡立度程,雖奔走而致遠,吾知夫莫疾於聲。

【駟不及舌賦】陳仲卿
言如流兮,唯舌自出。
咎將至兮,徒駟之疾。
既力竭而罔逮,則厲階而非一。
孰云不進,諒金鑠以難追;尚謂莫捫,苟星奔而愈失。
由是知所失者,吾將誡之。

雖欲加於鞭策,誠有謬於毫釐。
不且息焉,想喋喋而自遠;非敢後也。因駸駸而罔追。

爾其逝矣將興,班如忽越。
彼懸蹄之莫馳,伊利口之斯發。
猶在耳而旋失須臾,若過隙而終須沒滅。
澹澹如掉,俄出有而入無;薄薄陟遐,想勞筋而苦節。

豈獨囂然未殄,倏爾既徂。
徵其如駕之捷,防其不密之樞。
如沸如騰,訝已成於枝葉;靡瞻靡顧,信空騁於道途。

原夫慎以寡尤,命之不辱。
慮一出而匪踐,故再驅而是勗。
苟如簧之靡定,是見瘁躬;若捕影之無由,寧勞蹀足。

是知聽之則咎,鼓之或非。
靡不忘於可復,固必在於知機。
雖齊景之則多,爰思滅跡;儻張儀之尚在,詎可塞違 。

至哉,
立彼教言,先乎根本。
如影響之靡誡,懼眾多之招損。
崩騰未蹀,侔逐日而自勤;反覆雖柔,見如電之將遠。

是知孔甘者辱,若訥者榮。veng/ving
期自免於速禍,故必鑒於遄征。zeng/zing
君子所以存勸誡,立度程。ceng/zing
雖奔走而致遠,吾知夫莫疾於聲。seng/sing

風偃草賦〈以上之化人乃如是焉為韻〉 羅立言
人之化兮,從政之所向。草之偃兮,隨風之所仰。大小覃及,道均乎?廣敷高下,必加義存乎?溥暢將咸被於榮悴,匪有阻於遐曠感之化。靡自符於順,柔動而悅隨,豈因乎用壯?如雲起於龍,召若臣和於君,唱豈蕭條眾芳之間,翱翔激水之上而已。美其抗威,有制應物,無私播生,成於萬族。順炎涼於四時彌。岡坂以盡仆歷,原隰而無遺,颼飀其音,時自南而自北,扶疏其狀,隨左之而右之,汎蘭叢而影分,丹穎轉蕙圃,而光搖碧滋,有感而施,不獨芃芃其苗觸類,皆長寧遺楚楚者,茨則知草之偃,風威之所藉,人之歸上,政之所化,不然則何以喻德君子,比訓小人,佐天地之化育,助雷雨於陶鈞,當槁葉辭條,我則激凄清於霜。夕及晴川解凍,我則散煦嫗其陽春,豈直落餘花於黃菊,翻碎浪於青蘋至哉?凝韻松桂傳香,蘭茝不行而疾合,帝德之無方,不厲而威,若神功之有宰,茲君命俾,以樹之。而朕德嘉其時,乃〈句〉觀其匪疾匪徐,或吹或噓,俾夫曲者,必直勾者,必舒庭葉晚,飛墮丹梧於颯雨池荷,夜轉瀉珠露,以連洳是,則草非風不靡,人非化不被。故取鑒者,用於斯觀政者,必於是。況王者致理與物化,遷敬授人,時乃何風不順?式孚惠澤,則何草不元?既殊拔木之日,斯鄙偃禾之年,賦風行之義,可以知其教焉。

【風偃草賦】 羅立言
人之化兮,從政之所向;
草之偃兮,隨風之所仰。
大小覃及,道均乎廣。
敷高下必加,義存乎溥暢。
將咸被於榮悴,匪有阻於遐曠。
感之化靡,自符於順柔;動而悅隨,豈因乎用壯?
如雲起於龍召,若臣和於君唱。
豈蕭條眾芳之間,翱翔激水之上。
而已。

美其抗威有制,應物無私。
播生成於萬族,順炎涼於四時。
彌岡坂以盡仆,歷原隰而無遺。
颼飀其音,時自南而自北;扶疏其狀,隨左之而右之。
汎蘭叢而影分丹穎,轉蕙圃而光搖碧滋。

有感而施,不獨芃芃其苗;
觸類皆長,寧遺楚楚者茨。
則知草之偃風,威之所藉。

人之歸上,政之所化。
不然則何以喻德君子,比訓小人。
佐天地之化育,助雷雨於陶鈞。
當槁葉辭條,我則激凄清於霜夕;
及晴川解凍,我則散煦嫗其陽春。
豈直落餘花於黃菊,翻碎浪於青蘋。

至哉凝韻松桂,傳香蘭茝。
不行而疾,合帝德之無方;不厲而威,若神功之有宰。
茲君命俾以樹之,而朕德嘉其時乃。

觀其匪疾匪徐,或吹或噓。
俾夫曲者必直,勾者必舒。
庭葉晚飛,墮丹梧於颯雨;
池荷夜轉,瀉珠露以連洳。

是則草非風不靡,人非化不被。
故取鑒者用於斯,觀政者必於是。
況王者致理,與物化遷。
敬授人時,乃何風不順;
式孚惠澤,則何草不元。
既殊拔木之日,斯鄙偃禾之年。
賦風行之義,可以知其教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1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