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2-28
威望1116
金钱7609
贡献6454
金牌会员
 
威望- 1116 点
贡献- 6454 次
金钱- 7609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1-6-7 2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川典第十五卷泰山部藝文一
《御祝文》宋·真宗赵恒
維大中祥符元年,歲次戊申十一月戊子朔四日辛酉,崇文廣武聖明仁孝皇帝,謹遣尚書兵部員外郎邵某,告於青帝廣生帝君:伏以峻功,丕顯誕彰,陰騭之仁,神化無方。實主發生之宇,惟高真之攸館。乃喬嶽之靈區,屬以祗奉元符。躬陳大報,仰繄靈貺,克舉上儀,式彰昭代之稱,以表欽崇之禮合,伸致告用,達虔誠。
【御祝文】宋·真宗赵恒
維大中祥符元年,歲次戊申十一月戊子朔四日辛酉,崇文廣武聖明仁孝皇帝,謹遣尚書兵部員外郎邵某,告於青帝廣生帝君:
伏以
峻功丕顯,誕彰陰騭之仁;【伏以峻功,丕顯誕彰,陰騭之仁,】
神化無方,實主發生之宇。
惟高真之攸館,
乃喬嶽之靈區。
屬以
祗奉元符,躬陳大報。
仰繄靈貺,克舉上儀。
式彰昭代之稱,
以表欽崇之禮。【以表欽崇之禮合,】
合伸致告,用達虔誠。【伸致告用,達虔誠。】
《泰陰亭碑銘》宋·真宗赵恒
朕聞一區宇而恢德教,安品物而致昇平,此邦家之大業也。考茂典而薦至誠,登喬嶽而答純錫,此王者之昭事也。結繩已往,茫茫而莫知。方冊所存,章章而可考。罔不開先流福,累洽儲休,長發其祥,永錫爾類。故能禋祀上帝,肆覲群后,追八九之遐躅,徇億兆之歡心。是以武王勦獨夫,集大統,而成王以之東巡。高帝平三猾,啟天祿,而武帝以之上封。曩以五代陵夷,四方分裂,嗷嗷九域,顧影而求存,顒顒萬民,龥天而仰訴。不有神武,多難何以戡。不有文明,至治何以復。恭惟太祖啟運立極,英武聖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積善自始,受命無疆,歷試於艱難,終涉於元后。威靈震疊,元澤汪翔,無往不賓,有來斯應。濟民于塗炭,登物于春臺。俾乂萬邦,成湯之甚盛。咸宣九德,文王之有聲。啟運于前,垂裕于後。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大明廣孝皇帝,洪基載紹,景貺誕膺,如日之升燭于率土,如天之廣覆于群生,人文化成,神道設教,尊賢尚德,下武後刑。金石之音,明靈是格。玉帛之禮,蠻貊來同。書軌畢臻,典儀無闕。上元降鑒虞舜之溫恭,庶民不知唐堯之於變。重熙之盛,冠絕于古先。增高之文,已頒乎成命。逡巡其事,謙莫大焉。肆予沖人獲守丕構,其德不類,其志不明,弗克嗣興,罔識攸濟。屬以陽春屆節,靈文錫慶。由是濟河耆老,鄒魯諸生,啟予以神休,邀予以封祀,不遠千里,來至闕廷。朕惕然而莫當,彼確乎而莫止。俄而王公藩牧,卿士列校。獻封者五上,伏閤者萬餘。以為景命維新,珍符紛委,不可辭者天意,不可拒者群心。天意苟違,何以謂之順道。群心苟鬱,何以謂之從人。是宜登介丘成,大禮敦諭。雖至勤請,彌固切念,乾坤垂祐,宗祏儲祉,導揚嘉氣,僅洽小康。俾夫疆場以寧,干戈以息,風雨以順,稼穡以登。無震無驚,既庶既富,皆天之賜也,豈朕之功歟。雖則告成功紀,徽號非涼德之克堪也。然而序圖錄答殊禎,非眇躬之敢讓也。天孫日觀,梁甫仙閭,五嶽之宗,萬物之始。升中燔燎,舊章斯在。繼繩先志,懿範遵已定之規。祗事圜壇,嚴配肅因心之孝。於是詔輔臣以經置,命群儒而講習。給祠祀者,罔有不至。供朕身者,毋必求豐。故玉幣犧牲,朕之所勤也;羽儀服御,朕之所簡也。精意篤志,夙興夕惕。誠明洞達,顯應還彰。自天垂恩,正真親臨于雲馭,奉符行事,子育敢怠于政經。粵以暮秋之初,恭享清廟,告以陟配。孟冬之吉,虔登岱宗,伸乎對越。奉寶籙于座左,升祖宗以並侑禮之正也。孝之始也,乃禪社首,厥制咸若于時,天神畢降,地祇畢登,肸蠁可期,奠獻如睹。其薦也,雖慚乎明德。其感也,實在乎至誠。亦復酌酆宮之前聞,遵甘泉之受計。百辟委珮,五等奉璋,肆眚施仁,舉善勸治。稽考制度,採摭風謠。文物聲明,所以揚二聖之洪烈。歡娛慶賜,所以慰百姓之來思。蓋又兩儀之純嘏,七廟之餘慶,邦家之盛美,烝黎之介福。豈予寡昧所可致焉。唯當寤寐寅威,夙夜惕厲,不自滿假,不自逸豫,寵綏庶國,茂育群倫,以答穹昊之眷命焉。勒銘山阿,用垂永世。銘曰:節彼岱嶽,巋然東方。庶物伊始,元感其章。自昔受命,反始穹蒼。燔柴于此,七十六王。顧惟寡薄,恭嗣洪猷。乾乾慄慄,雖休勿休。元符昭錫,餘慶遐流。群情所迫,盛則妥修。前王丕顯,是月告成。伊予沖眇,無德而名。永懷眷祐,祗答景靈。聿崇嚴祀用,達精誠殊。祥疊委㝢,縣奔馳禮。無違者,神實格思。藏封石累,刻字山嵋。烝民永泰,繁祉常垂。
【泰陰亭碑銘】宋·真宗赵恒
朕聞
一區宇而恢德教,安品物而致昇平。此邦家之大業也。
考茂典而薦至誠,登喬嶽而答純錫。此王者之昭事也。
結繩已往,茫茫而莫知;
方冊所存,章章而可考。
罔不開先流福,累洽儲休;長發其祥,永錫爾類。
故能禋祀上帝,肆覲群后。
追八九之遐躅,徇億兆之歡心。
是以
武王勦獨夫,集大統,而成王以之東巡;
高帝平三猾,啟天祿,而武帝以之上封。
曩以五代陵夷,四方分裂。
嗷嗷九域,顧影而求存;顒顒萬民,龥天而仰訴。
不有神武,多難何以戡;不有文明,至治何以復。
恭惟太祖啟運立極英武聖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積善自始,受命無疆。歷試於艱難,終涉於元后。威靈震疊,元澤汪翔。無往不賓,有來斯應。
濟民于塗炭,登物于春臺。
俾乂萬邦,成湯之甚盛;
咸宣九德,文王之有聲。
啟運于前,垂裕于後。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大明廣孝皇帝,洪基載紹,景貺誕膺。
如日之升,燭于率土;如天之廣,覆于群生。
人文化成,神道設教。
尊賢尚德,下武後刑。
金石之音,明靈是格;玉帛之禮,蠻貊來同。
書軌畢臻,典儀無闕。
上元降鑒,虞舜之溫恭;庶民不知,唐堯之於變。
重熙之盛,冠絕于古先;增高之文,已頒乎成命。
逡巡其事,謙莫大焉。
肆予沖人,獲守丕構。
其德不類,其志不明。
弗克嗣興,罔識攸濟。
屬以陽春屆節,靈文錫慶。
由是濟河耆老,鄒魯諸生,啟予以神休,邀予以封祀。
不遠千里,來至闕廷。
朕惕然而莫當,彼確乎而莫止。
俄而王公藩牧,卿士列校。
獻封者五上,伏閤者萬餘。
以為景命維新,珍符紛委。
不可辭者天意,不可拒者群心。
天意苟違,何以謂之順道;群心苟鬱,何以謂之從人。
是宜登介丘,成大禮。【是宜登介丘成,大禮敦諭。】
敦諭雖至,勤請彌固。【雖至勤請,彌固切念,】
切念乾坤垂祐,宗祏儲祉。
導揚嘉氣,僅洽小康。
俾夫
疆場以寧,干戈以息。
風雨以順,稼穡以登。
無震無驚,既庶既富。
皆天之賜也,豈朕之功歟。
雖則告成功,紀徽號,非涼德之克堪也。【雖則告成功紀,徽號非涼德之克堪也。】
然而序圖錄,答殊禎,非眇躬之敢讓也。【然而序圖錄答殊禎,非眇躬之敢讓也。】
天孫日觀,梁甫仙閭。
五嶽之宗,萬物之始。
升中燔燎,舊章斯在。
繼繩先志,懿範遵已定之規;祗事圜壇,嚴配肅因心之孝。
於是詔輔臣以經置,命群儒而講習。
給祠祀者,罔有不至。
供朕身者,毋必求豐。
故
玉幣犧牲,朕之所勤也;
羽儀服御,朕之所簡也。
精意篤志,夙興夕惕。
誠明洞達,顯應還彰。
自天垂恩,正真親臨于雲馭;奉符行事,子育敢怠于政經。
粵以
暮秋之初,恭享清廟,告以陟配。
孟冬之吉,虔登岱宗,伸乎對越。
奉寶籙于座左,升祖宗以並侑。【升祖宗以並侑禮之正也。】
禮之正也,孝之始也。
乃禪社首,厥制咸若。【厥制咸若于時,】
于時,天神畢降,地祇畢登。
肸蠁可期,奠獻如睹。
其薦也,雖慚乎明德。
其感也,實在乎至誠。
亦復酌酆宮之前聞,遵甘泉之受計。
百辟委珮,五等奉璋。
肆眚施仁,舉善勸治。
稽考制度,採摭風謠。
文物聲明,所以揚二聖之洪烈;歡娛慶賜,所以慰百姓之來思。
蓋又兩儀之純嘏,七廟之餘慶;邦家之盛美,烝黎之介福。
豈予寡昧,所可致焉。
唯當寤寐寅威,夙夜惕厲。
不自滿假,不自逸豫。
寵綏庶國,茂育群倫。
以答穹昊之眷命焉。
勒銘山阿,用垂永世。
銘曰:
節彼岱嶽,巋然東方。
庶物伊始,元感其章。
自昔受命,反始穹蒼。
燔柴于此,七十六王。
顧惟寡薄,恭嗣洪猷。
乾乾慄慄,雖休勿休。
元符昭錫,餘慶遐流。
群情所迫,盛則妥修。
前王丕顯,是月告成。
伊予沖眇,無德而名。
永懷眷祐,祗答景靈。
聿崇嚴祀,用達精誠。【聿崇嚴祀用,達精誠殊。】
殊祥疊委,寓縣奔馳。【祥疊委,寓縣奔馳禮。】
禮無違者,神實格思。【無違者,神實格思。】
藏封石累,刻字山嵋。
烝民永泰,繁祉常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