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68|回复: 207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3-19 07:0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格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能讲具体些吗?

前言

格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学习的一个口诀,有助于初学者记住格律诗平仄相间的基本规则。

不论,是指平仄都可以的意思,类似于麻将中的混子。

但这个口诀并不100%严谨,虽然格律诗的句式只有四种,但是并不完全符合。

我们以杜甫的这首绝句为例,这首仄起平收的绝句恰好用了四种律诗的句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上面标记为“中”的,表示在杜甫这首诗里,肯定可以“不论平仄”,但是其中还有很多变化。

首先要说明的是:

七律的第一个字永远可以不论平仄。

所以后面只讨论三和五。其实就是讨论五言诗的一和三。


一、中仄中平平仄仄 不可“三、五”同时不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仄中平平仄仄
这种句式有两个变格,三仄尾和锦鲤翻波。

1、三仄尾 不可三五同时不论

唐诗的这种句式,有两个常用的变格,其中一个叫做三仄尾,第五个字【鸣】可以改为仄声【隐】:

两个黄鹂【隐】翠柳,中仄平平【仄】仄仄。
在三(黄)固定为平声时,五是可以不论平仄的。

但是三仄尾时,第三个字不可以为仄。例如【黄】改为仄声【幼】,就出律了。

两个【幼】鹂【隐】翠柳,中仄仄平【仄】仄仄。
宋朝刘颁的《中山诗话》中写过:

白乐天诗曰:「请钱不早朝。」「请」作平声,唐人语也。 ..................二公诗自非语病
可见,【请】在宋朝是仄声:请钱不早朝,仄平仄仄仄。

但是这个【请】在唐朝是平声:平平仄仄仄,所以说在唐朝“二公诗自非语病”。

宋朝人早就注意到:唐朝五言诗的三仄尾不可以写作:仄平仄仄仄。

其实这也符合清朝人总结的规律是:

五言诗,除了韵脚以外,没有连续两个平声就是孤平。
这个句式,一可以不论,三、五不可以同时不论

2、锦鲤翻波 三必须平,五必须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上面说了一个变格是三仄尾,下面说另一个变格锦鲤翻波:

中仄平平【仄平】仄,这是把第五个字和第六个字颠倒过来。
例如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

休问梁园【旧宾】客,中仄平平【仄平】仄
这个句式中:

一可以不论, 三和五,都绝对不可以不论,三必须平,五必须仄。




二、中平中仄仄平平 五不可不论

一行白鹭上青天。中平中仄仄平平
这种句式,三可以不论,白是入声,仄。可以改为平声例如“飞”:

一行【飞】鹭上青天。中平【平】仄仄平平
但是第五个字的仄改为平的话,叫做三平调(三平尾),这个孤平一样,是格律诗大忌。例如上,改为【归】

一行白鹭【归】青天。中平仄仄【平】平平
可见这个句式, 一和三不论,五必须论。



三、中平中仄平平仄 唯一可以“一三五不论”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平中仄平平仄 ,
这个句式,是唯一的“一三五不论”。第三个字平仄无所谓,例如改为【北】也可以。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五个字【千】,如果改为仄声的话,叫做半拗体,是唐朝律诗中常见的一个句式,而且可以不必救拗。

例如【千】改为【万】:

窗含西岭【万】秋雪,中平中仄【仄】平仄
所以,这个句式是唯一没有条件,即可同时“一三五不论”的句式。



四、中仄平平中仄平,不可“三、五”同时不论

为了避免孤平,不能三五同时不论平仄的句式是:

中仄平平中仄平
以第一句为例:

门泊东吴万里船,中仄平平中仄平。
第三、五的位置【不可以同时不论平仄 】。

1)三平,五不论

第三个字是平声的话,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

例如第五个字可以改为平声,万改为千。

门泊东吴【千】里船,,中仄平平平仄平

2)五平,三不论

第五个字是平声的话,第三个平仄可以不论。

例如第三个字可以改为仄声:楚。

门泊【楚】吴【千】里船,中仄仄平平仄平。

3)三、五不可以同时仄,避免孤平

三、五的位置【不可以同时不论平仄 】, 否则犯孤平,例如:黄改为幼、鸣改为隐。

门泊【楚】吴【万】里船,中仄仄平仄仄平。

关于孤平

这种三和五同时仄声就是格律诗大忌:孤平。

在五言诗中,仄平仄仄平就是标准的孤平(七言诗看后五个字),这也符合清朝人总结的规律是:

五言诗,除了韵脚以外,没有连续两个平声就是孤平。


结束语

相对来说,二四六分明比较简单,杜甫的这首诗,四句都是“二四六分明”。

关于一三五不论,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其实只有一种句式是“一三五不论”:

中平中仄平平仄
另外,格律诗还有必须救拗的拗体句式, 如:

(中平)仄仄仄仄仄,(中平)平仄仄仄仄,(中平)仄仄平仄仄。
前面加(中平),表示七律,主要看后五个字(即五律)。
这三种都是”仄仄平平仄“的变化,第六个字本来应该是”分明的平声“,但是也”不分明“了。

这三种救拗句式都是:(中仄)中平平仄平,却变成了”分明“,每个字的平仄,都不可更改。

例如: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中平)仄仄仄仄仄,(中仄)中平平仄平。
@老街味道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9 07: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是王力的,还是效颦王力的?

点评

最后老街味道是作者,请钱不早朝,应是仄平仄仄平,不知作者为何判为仄平仄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9 0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07:4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19 07:31
这个帖子,是王力的,还是效颦王力的?

最后老街味道是作者,请钱不早朝,应是仄平仄仄平,不知作者为何判为仄平仄仄仄。

点评

白居易自注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9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3-19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0-4-3 23:48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19 07:44
最后老街味道是作者,请钱不早朝,应是仄平仄仄平,不知作者为何判为仄平仄仄仄。 ...

白居易自注也。请钱不早朝,按白之意为平平仄仄平。正文误作平平仄仄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4:1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诗话:
白乐天诗曰:「请钱不早朝。」「请」作平声,唐人语也。今人不用廝字,唐人作斯音,五代已作入声,陶谷云「尖檐帽子卑凡廝」是也。白曰:「金屑琵琶槽,雪摆胡腾衫。」琵琶与今人同。杜曰「皂雕寒始急」,白曰「千呼万唤始出来」,人皆谓语病。事之终始,音上声,有所宿留,今甫然者音去声。二公诗自非语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9 14: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19 14:12
中山诗话:
白乐天诗曰:「请钱不早朝。」「请」作平声,唐人语也。今人不用廝字,唐人作斯音,五代已作入 ...

请钱不早朝。仄平仄仄平。

千呼万唤始出来。平平仄仄仄仄平。

【请】字,读平读仄,与【请钱不早朝】是否律,没有任何关系!
】字,读入读去,与【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否律,没有任何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3:3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辛丑。谕、据覆勘乡试试卷大臣等奏、河南省中式举人。年八十一岁之曹逢庚诗内。彩散云汉外句。汉字误作平声。应议停会试。一科等语。律诗平仄。向有一三五不论之说。今曹逢庚于应用平声之第四字。误用仄声非如一三五等字可比。虽诗家拗体。或可不拘。然场屋中讲求声病。此等拗字。自非所宜。本应照议停科。但该生诗句内。若第三字亦用仄声。则于音调更为错误。今第三字所用云字系属平声。虽第四字失拈。较之全行舛错者有间。且该生年逾八十。妥协完场。文理竟能中式。所有一字之疵。尚可姑原。曹逢庚、著加恩免其罚科。以示优恤耆年。格外施恩至意。

点评

1.已经肯定他错了2.因他年纪大而原谅。用此来评论135不论246分明的,无论做正、反论据的,都是论据找错了,毫无说服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21:58
这帖三羊为何不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3:3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民权素诗话》
凡作七言绝、七言律诗,造句平仄须协。近人往往有一三五不论之拗句,误也。凡七言诗句,第三字若用仄声,则第五字必用平声。盖拗句亦有定格,第一字固平仄不拘,而第三用仄,第五用平;或第五用仄,则第三应用平,此为正法。但此就七言律、绝言之也,其他七古拗句,则平平仄仄下,亦有作平仄平,或平平平者。但无平仄仄平仄仄平之句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3:4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光绪《青楼梦》

第三十八回 夫作先生二乔受业 妻操中馈众美钦贤



  话说挹香次日起身,众人仍集梅花馆说话。挹香道:“今日秋、素两妹从事门墙,理该执贽拜师才是。”小素与秋兰听了,都好笑起来,便道:“请先生教诲,我们洗耳恭听。”挹香道:“如此你们二位贤契听着,凡作诗宜先知平仄,继而要知锻炼。《袁简斋诗话》中说得好:‘吟成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又要日将诸大家的诗集时时翻阅,熟读深思,参其如何起,如何转,如何合。诗贵用意,不贵词华,对仗却要工致。即景诗要做得诗中有画,咏史诗要做得慷慨激昂,香奁诗要做得温柔敦厚,感慨诗要做得兴会淋漓。此皆做诗的法则。其余押韵、选韵,俱要切当,有倒韵,有虚韵,有叠韵,俱不可草率。倒韵如‘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虚韵如‘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客世人非我独’。一无生敲杂凑,熨贴非凡;叠韵如‘废砌翳薛荔,枯湖无菰蒲’。天然工妙,绝不硬装。凡此皆宜留意。”
  二人听了便问道:“平仄如何说法?”挹香道:“待我抄些式样与你们,便可体会了。”于是写了一张,付与二人。二人接来一看,见上写着:
  七言律诗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又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又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诗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诗式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人看完了,挹香道:“六个式样,法已备矣。调四声之法,亦有分别总诀,听我道来:‘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两人又问道:“一首诗中,必须照你的平仄,不可移动一些么?”挹香道:“这也有法则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诗中第一第三第五或用平用仄,不必拘定;惟第二第四第六用平仄,不可移易。如五言律止论第二第四两字。”两人听了,已有四五分明白。
   爱卿道:“可要出几个题目?”挹香道:“自然要的。”便想了一想,将两张诗笺写了几个题目,递与二人道:“限明晨交卷。”爱卿与琴、玉二人都看那题目,见小素的却是《积雪》七律一首,《腊梅》、《水仙》七绝两首;秋兰的却是《待雪》七律一首,《梅妻》、《鹤子》七绝两首。爱卿道:“先生倒也会出题目的。”挹香笑了笑,向小素道:“妹妹,你这《积雪》须要刻划‘积’字。秋兰妹妹的《待雪》亦要双关‘待’字,《梅妻》、《鹤子》两题能刻划更佳。”二人唯唯听训。坐了一回,各自回房。他们两个人究属初次吟诗,见了题目,倒难下手,便来求教爱卿。爱卿便与细细讲究。两人把两首律诗托爱卿做了,各将两绝自做,自午至夜,方才脱稿誊正。
  明日,挹香在梅花馆起身后,小素先来交卷。接来展开一看,见上写着:
  积雪七律
  万里缤纷入望赊,江山点缀十分华。
  花飞远浦迷樵路,絮满荒村失酒家。
  孤岭老梅添冷淡,小窗翠竹愈欹斜。
  灞桥有客倘徉去,诗思频搜兴更加。
  腊梅七绝
  朔风连日暗惊人,报道梅花点缀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景清真。
  水仙七绝
  多情作伴小窗前,丰格翩翩似少年。
  冷艳疏香推第一,棱棱态度似神仙。
  挹香看了便道:“《积雪》一律巧思绮合,刻划人神。《腊梅》误解为梅花,且抄袭古人之句,不合题旨。考《梅谱》,腊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腊,故名腊梅。考《宾朋宴语》,腊梅原名黄梅,故王安国熙宁间有咏黄梅诗,至元间苏、黄始名为腊梅。《水仙》一绝错乱无章,措词亦谬。吾今替你们从浅近改之,你们就可进境。”说着将两绝改了,递与小素。爱卿等也一同来看,见上写着:
  腊梅 改原作
  朔风连日暗惊人,报道黄梅点缀新。
  冷艳疏香凡卉异,岁寒别作一家春。
  水仙
  多情作伴小窗前,风格翩翩合受怜。
  尘世谪来原负尔,如卿不愧直呼仙。
  爱卿等看了道:“果然改得好,不愧先生。”
  正说间,秋兰交卷至,挹香接来一看,见上写着:
  待雪七律
  欲吟佳句望檐前,耳畔风声万壑连。
  卜得天公将戏玉,谁为地主预开筵。
  红梅未冻香初动,黑树全迷絮漫延。
  待到来朝重赏处,茫茫空际讶花旋。
  梅妻七绝
  竟把花来当作具,如鱼似水共相亲。
  美人高士情如许,索笑孤山几度频。
  鹤子七绝
  遨游孤岭自西东,性与仙禽约略同。
  好鹤笑他具有癖,痴玉自号阿家翁。
  挹香评道:“《梅妻》句法欠佳,《鹤子》尚称平稳。惟《待雪》一律清新可爱,若无葫芦在别处,则日后必臻妙境。”
  大家听了倒好笑起来。挹香道:“什么好笑?”素玉道:“诗中有什么葫芦不葫芦?”挹香道:“依样画葫芦不是有的么?”大家听了笑之不休。挹香道:“如今变了掩口葫芦了。”
  说罢就将《梅妻》一绝改了,递与秋兰。秋兰与三人一同细阅,见上写着:主
  梅妻 改原作
  处士孤高迈俗人,闲寻风月到山滨。
  罗浮有迹甘同梦,好倩霜媒作伐频。
  挹香改完了两美之诗,二人十分钦服,日夕揣摩,终朝锻炼。闺中人究竟比须眉心细,容易进境,不及半月,二人的诗已罗罗清疏了。
  其时乃是十二月初五,铁山夫妇因为年纪大了,欲将家务托付爱卿,便命侍婢去调大少奶奶到来。俄倾爱卿至,见了翁姑,铁山夫妇便将一切家务章程调度细告爱卿道:“嗣后要烦贤媳操持,我等老年人好省些力了。”爱卿唯唯听命。自此以后,操持一切,竭力尽心。挹香与众美人俱钦其贤孝,十分欢喜。
  十三日,爱卿忽然腹中疼痛,将欲临盆,急得挹香十分忙乱,一面叫四美人陪了
  爱卿,一面遣人去唤稳婆。复至梅花馆,见爱卿一阵一阵更加疼得紧了,挹香无计可施,便向家堂灶司前点烛焚香,祈求早产。到了二鼓,挹香也在梅花馆守候,忽听得半空中仙乐盈盈,床上爱卿几声:“嗄唷。”
  要知贵子临门,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1:5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0 13:36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辛丑。谕、据覆勘乡试试卷大臣等奏、河南省中式举人。年八十一岁之曹逢庚诗内。 ...

这帖三羊为何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0 22: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那句口诀的都可以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00: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21 01:01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0 13:44
清.光绪《青楼梦》
第三十八回 夫作先生二乔受业 妻操中馈众美钦贤
  话说挹香次日起身,众人仍集梅花馆说话。挹香道:“今日秋、素两妹从事门墙,理该执贽拜师才是。”小素与秋兰听了,都好笑起来,便道:“请先生教诲,我们洗耳恭听。”挹香道:“如此你们二位贤契听着,凡作诗宜先知平仄,继而要知锻炼。《袁简斋诗话》中说得好:‘吟成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又要日将诸大家的诗集时时翻阅,熟读深思,参其如何起,如何转,如何合。诗贵用意,不贵词华,对仗却要工致。即景诗要做得诗中有画,咏史诗要做得慷慨激昂,香奁诗要做得温柔敦厚,感慨诗要做得兴会淋漓。此皆做诗的法则。其余押韵、选韵,俱要切当,有倒韵,有虚韵,有叠韵,俱不可草率。倒韵如‘是时山水秋,光景何鲜新’;虚韵如‘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客世人非我独’。一无生敲杂凑,熨贴非凡;叠韵如‘废砌翳薛荔,枯湖无菰蒲’。天然工妙,绝不硬装。凡此皆宜留意。”
  二人听了便问道:“平仄如何说法?”挹香道:“待我抄些式样与你们,便可体会了。”于是写了一张,付与二人。二人接来一看,见上写着:
  七言律诗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又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又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诗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诗式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人看完了,挹香道:“六个式样,法已备矣。调四声之法,亦有分别总诀,听我道来:‘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两人又问道:“一首诗中,必须照你的平仄,不可移动一些么?”挹香道:“这也有法则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诗中第一第三第五或用平用仄,不必拘定;惟第二第四第六用平仄,不可移易。如五言律止论第二第四两字。”两人听了,已有四五分明白。
   爱卿道:“可要出几个题目?”挹香道:“自然要的。”便想了一想,将两张诗笺写了几个题目,递与二人道:“限明晨交卷。”爱卿与琴、玉二人都看那题目,见小素的却是《积雪》七律一首,《腊梅》、《水仙》七绝两首;秋兰的却是《待雪》七律一首,《梅妻》、《鹤子》七绝两首。爱卿道:“先生倒也会出题目的。”挹香笑了笑,向小素道:“妹妹,你这《积雪》须要刻划‘积’字。秋兰妹妹的《待雪》亦要双关‘待’字,《梅妻》、《鹤子》两题能刻划更佳。”二人唯唯听训。坐了一回,各自回房。他们两个人究属初次吟诗,见了题目,倒难下手,便来求教爱卿。爱卿便与细细讲究。两人把两首律诗托爱卿做了,各将两绝自做,自午至夜,方才脱稿誊正。
  明日,挹香在梅花馆起身后,小素先来交卷。接来展开一看,见上写着:
  积雪七律
  万里缤纷入望赊,江山点缀十分华。
  花飞远浦迷樵路,絮满荒村失酒家。
  孤岭老梅添冷淡,小窗翠竹愈欹斜。
  灞桥有客倘徉去,诗思频搜兴更加。
  腊梅七绝
  朔风连日暗惊人,报道梅花点缀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景清真。
  水仙七绝
  多情作伴小窗前,丰格翩翩似少年。
  冷艳疏香推第一,棱棱态度似神仙。
  挹香看了便道:“《积雪》一律巧思绮合,刻划人神。《腊梅》误解为梅花,且抄袭古人之句,不合题旨。考《梅谱》,腊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腊,故名腊梅。考《宾朋宴语》,腊梅原名黄梅,故王安国熙宁间有咏黄梅诗,至元间苏、黄始名为腊梅。《水仙》一绝错乱无章,措词亦谬。吾今替你们从浅近改之,你们就可进境。”说着将两绝改了,递与小素。爱卿等也一同来看,见上写着:
  腊梅 改原作
  朔风连日暗惊人,报道黄梅点缀新。
  冷艳疏香凡卉异,岁寒别作一家春。
  水仙
  多情作伴小窗前,风格翩翩合受怜。
  尘世谪来原负尔,如卿不愧直呼仙。
  爱卿等看了道:“果然改得好,不愧先生。”
  正说间,秋兰交卷至,挹香接来一看,见上写着:
  待雪七律
  欲吟佳句望檐前,耳畔风声万壑连。
  卜得天公将戏玉,谁为地主预开筵。
  红梅未冻香初动,黑树全迷絮漫延。
  待到来朝重赏处,茫茫空际讶花旋。
  梅妻七绝
  竟把花来当作具,如鱼似水共相亲。
  美人高士情如许,索笑孤山几度频。
  鹤子七绝
  遨游孤岭自西东,性与仙禽约略同。
  好鹤笑他具有癖,痴玉自号阿家翁。
  挹香评道:“《梅妻》句法欠佳,《鹤子》尚称平稳。惟《待雪》一律清新可爱,若无葫芦在别处,则日后必臻妙境。”
  大家听了倒好笑起来。挹香道:“什么好笑?”素玉道:“诗中有什么葫芦不葫芦?”挹香道:“依样画葫芦不是有的么?”大家听了笑之不休。挹香道:“如今变了掩口葫芦了。”
  说罢就将《梅妻》一绝改了,递与秋兰。秋兰与三人一同细阅,见上写着:主
  梅妻 改原作
  处士孤高迈俗人,闲寻风月到山滨。
  罗浮有迹甘同梦,好倩霜媒作伐频。
  挹香改完了两美之诗,二人十分钦服,日夕揣摩,终朝锻炼。闺中人究竟比须眉心细,容易进境,不及半月,二人的诗已罗罗清疏了。
  其时乃是十二月初五,铁山夫妇因为年纪大了,欲将家务托付爱卿,便命侍婢去调大少奶奶到来。俄倾爱卿至,见了翁姑,铁山夫妇便将一切家务章程调度细告爱卿道:“嗣后要烦贤媳操持,我等老年人好省些力了。”爱卿唯唯听命。自此以后,操持一切,竭力尽心。挹香与众美人俱钦其贤孝,十分欢喜。
  十三日,爱卿忽然腹中疼痛,将欲临盆,急得挹香十分忙乱,一面叫四美人陪了
  爱卿,一面遣人去唤稳婆。复至梅花馆,见爱卿一阵一阵更加疼得紧了,挹香无计可施,便向家堂灶司前点烛焚香,祈求早产。到了二鼓,挹香也在梅花馆守候,忽听得半空中仙乐盈盈,床上爱卿几声:“嗄唷。”
  要知贵子临门,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青楼梦》中的律诗法则,是游艺原文精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诗中第一第三第五或用平用仄,不必拘定;
惟第二第四第六用平仄,不可移易。如五言律,止论第二第四两字。
=============================================
闽谭游艺子六氏辑《诗法入门》解读: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
谓诗句中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或当用平而用仄亦可,或当用仄而用平亦可,不必拘定。
二四六分明
谓诗句中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当用平者,一定用平;当用仄者,一定用仄,不可移易。

如五言律,止论第二、第四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0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21 01:09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0 21:54
这帖三羊为何不看?

看俞达的《青楼》,不及看游艺的《诗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评

让你看7楼的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01: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0 22:47
看不懂那句口诀的都可以来看看。。

针叶林,你是否:只认青楼,不认诗法?
你看懂了,你为何不说说你的《看后感》?

点评

什么看后感?看后感就是你拿着鸡毛当令箭。思想方法偏执,是你不能进步的原因。几年以前你就固执地说:“(口诀)是根本大法。凡二四六不分明的就不是律诗!”这话你是否还坚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0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1 0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1 01:29
针叶林,你是否:只认青楼,不认诗法?
你看懂了,你为何不说说你的《看后感》? ...

什么看后感?看后感就是你拿着鸡毛当令箭。思想方法偏执,是你不能进步的原因。几年以前你就固执地说:“(口诀)是根本大法。凡二四六不分明的就不是律诗!”这话你是否还坚持?

点评

我赞成三羊的“凡二四六不分明的就不是律诗!”只是太严了,改一下“凡二四六不分明的就不是正统的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09:2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1 01:03
看俞达的《青楼》,不及看游艺的《诗法》!

让你看7楼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09: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1 08:49
什么看后感?看后感就是你拿着鸡毛当令箭。思想方法偏执,是你不能进步的原因。几年以前你就固执地说:“ ...

坚持!当然坚持!!坚持到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09: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1 09:29
让你看7楼的内容。

已经看过,没有发现新大陆!

点评

这个史料说明科举考试中平仄失误了并不一票否决,由此可见试贴诗会有不合律的流传下来,不能因试贴诗有拗句而否认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0:5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1 09:33
已经看过,没有发现新大陆!

这个史料说明科举考试中平仄失误了并不一票否决,由此可见试贴诗会有不合律的流传下来,不能因试贴诗有拗句而否认平仄律。

点评

但也不是一票定鼎,是综合评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2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1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1 10:55
这个史料说明科举考试中平仄失误了并不一票否决,由此可见试贴诗会有不合律的流传下来,不能因试贴诗有拗 ...

你拿清朝比唐朝,犹如王力拿着明朝比唐朝!

点评

唐朝比清朝更宽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1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1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1 10:55
这个史料说明科举考试中平仄失误了并不一票否决,由此可见试贴诗会有不合律的流传下来,不能因试贴诗有拗 ...

落榜已经定局,只是罚科不罚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3:2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1 11:55
你拿清朝比唐朝,犹如王力拿着明朝比唐朝!

唐朝比清朝更宽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13: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1 13:28
唐朝比清朝更宽松。

宽松,也不会宽松到没有规矩!

点评

从格律角度,唐朝的宽松是不值得学习的,因为唐朝的格律尚在探索中,我们却常常用唐朝的不成格律的格律来辩论,往往是浪费时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18: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21 18:37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1 10:55
这个史料说明科举考试中平仄失误了并不一票否决,由此可见试贴诗会有不合律的流传下来,不能因试贴诗有拗 ...

网文《唐代科举考试的诗赋》

三羊转载按:【声律】和【韵律】,是科举制度的硬指标。考生答卷和考官判卷,各负其责。唐五代考官,判卷出错【俸禄】;大清朝考生,答卷出错罚【停科】。

    唐代及以后的科举考试的赋,评判的主要标准是“韵”,如果在“韵”上出现了问题,落选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下面这个故事是关于如何以声律为标准选拔进士的。这件事发生在后唐天成五年庚寅(930),即唐代灭亡之后的第二十四年的事,但是五代的科举考试基本承袭唐代,所以还是可以用它来说明唐代科举考试的用韵标准的。

《册府元龟》卷六四二云:
    六月壬子,中书门下奏:敕新及第进士所试新文,委中书门下览详覆,方具奏闻,不得辄徇人情,有隳事体。中书于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帖贡院,准元敕指挥,中书量重具详覆者。李飞赋内三处犯韵,李榖一处犯韵,兼诗内错书“青”字为“清”字;并以词翰可嘉,望特恕此误。今后举人,词赋属对并须要切,或有犯韵及诸杂违格,不得放及第。仍望付翰林,别撰律诗赋各一首,具体式一一晓示。将来举人合作者,即与及第。其李飞、樊吉、夏侯珙、吴沺、王德柔、李榖等六人,望放及第。卢价赋内“薄伐”字合使平声字,今使侧声字,犯格。孙澄赋内“御”字韵使“宇”字,已落韵;又使“膂”字,是上声。“有”字韵中押“售”字,是去声,又有“朽”字犯韵;诗内“田”字犯韵。李象赋内一句“六石庆兮”,并合使此“奚”字;“道之以礼”,合使此“导”字;及错下事。“尝”字韵内使“方”字。计中言“十千”,“十”字处合使平声字;“偏”字犯韵。杨文龟赋内“均”字韵内使“民”字;以君上为骖骈之士,失奉上之体。兼“善”字是上声,合押“遍”字是去声。“如”字内使“舆”字;诗中“遍”字犯韵。师均赋内“仁”字犯韵,“晏如”书“宴”。又“河清海晏”,“晏”不合韵,又无理;“晏”字即落韵。杨仁远赋内“赏罚”字书“法”字,“衔勒”字书“针”字。诗内“莲蒲”字合着平声字,兼“黍梁”不律。王谷赋内“御”字韵押“处”字,上声则落韵,去声则失理。“善”字韵内使“显”字,犯韵。“如”字韵押“殊”字,落韵。其卢价等七人,望许令将来就试,仍放再取文解。高策赋内于“口”字韵内使“依”字,疑其海外音讹;文意稍可,望特恕此。其郑朴赋内言“肱股”,诗中“十千”字犯韵,又言“玉珠”。其宾贡郑朴许令将来就试,亦放取解。

    这则数据主要记载了中书门下复核新及第进士诗赋的三个音韵问题。一、犯格:指在诗赋中违犯平仄格律,宜平而仄或宜仄而平。卢价赋内“薄伐”的位置应是平声,而“薄伐”为仄声中的入声,故犯格。二、犯韵:指在诗赋中用了跟韵脚同韵的字。如李象赋内“尝”字使用“方”字,而“尝”、“方”都属平声阳韵。三、落韵:指诗赋在押韵时,将韵书上没有规定“同用”的几个韵押在一起,或者主要元音韵尾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几个韵押在一起。如王谷赋内“如”字韵押“殊”字。“殊”字和“如”字分属平声“虞”韵和“鱼”韵,而“鱼”独用,故“如”字不能跟“殊”字同用。李澄赋内本来限押去声“虞”韵中的“御”字,但他却将上声“语”韵中的“宇”、“膂”与“御”字混押,故落韵。在这段史料中,卢价等人因没按限韵字押韵,在中书门下详覆时被查出除名,只被允许将来就试。知贡举张文宝因负责阅卷不严,被罚一季俸。

    中书门下详覆的重点在用韵是否准确,至于文章的文采如何、立意是否深刻,很难有一个评判的标准,但应试者是否按限韵字用韵,阅卷者与复核者都一目了然(他们都是金榜题名的精通声韵的儒士)。因此,赋题考试的限韵就成为唐宋进士科考试的硬标准。虽说赋题限韵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限制了他们才华的发挥,正如北宋翰林学士宋祁所说:“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但是,“诗赋声病易考,而策论汗漫难知”。(《文献通考》卷三十一)所以,甲赋的限韵因其便于评卷而始终占据着唐代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21 18: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1 13:28
唐朝比清朝更宽松。

《略论清代试律诗的体式标准》陈圣争

    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会试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加入了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试律诗,这是当时清王朝在科举考试上做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成为清代科举的分水岭,此后14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试律诗都是重要的考试内容之一。此外,广义上的试律诗更是广泛地用于当时除乡、会试之外的多种国家性质考试场合,如童试、岁科二试、优贡生的选拔考试、翰詹大考、散馆、考差及巡幸献诗等。在这些场合中的试律诗有着严格的限制,如乡、会试规定为五言八韵,童试和岁科二试为五言六韵等。尤其是乡会试,甚至严格到限制诗题的具体格式为“赋得××(某句)得×字(某字)五言八韵”,而且由于在乾嘉时的会试、顺天乡试的诗题基本上由皇帝钦定,是以其诗题的标准格式为“钦定赋得(或‘钦命诗题赋得’、或‘恭赋御制’)××得×字五言八韵”,其他省份的乡试则以规定的格式为准。
    由于乡会试中的试律诗诗题、得字、韵字由官方给定,是以在诗作中从用字、用韵、用语都极有讲究,正如商衍鎏所指出:“试帖试则拘牵声韵、限制束缚,语要庄重风雅,不可泛滥离题,其艳语谈情,词字轻佻,里巷忧愁,讽刺时政,皆所禁忌。”诸如此类等等,在其评定标准上还有着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如抬写、避讳、平仄、拗字等方面都有相关的禁忌。
    在体式标准中,有的是出于对帝王恭敬的需要,如抬写及避讳;有的是从试律诗本身的角度考虑,如平仄失粘、拗字借对等情况。这些问题作为官方规定,士子应当恪遵,而考官则亦须谨记,否则一旦犯错,考官和士子都会遭到一定的惩处。是以对于试律诗本身相关问题的探讨,先须从基本体式上论起。
一、抬写与避讳(三羊略)
二、平仄与拗字
    乾隆二十二年((1757)率先在会试中实行试律诗时,以唐律五言八韵作为考试内容,这在科举中已经消失了四百多年,不仅当时士子已非常陌生,即便是当时诗坛著名诗人,如袁枚等人亦已不太懂得这类应试诗的体裁。如乾隆四年的散馆诗题为《赋得“因风想玉珂”得“珂”字》,袁枚在所写诗中用“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一句,因其显得有些艳语轻佻而被诸总裁欲以“语涉不庄”黜置。又如乾隆二十二年散馆诗题《赋得“和阗玉”得“珍”字》诗中,钱维城在“讵以连城贵,惟因比德清”一句中更是犯了出韵之误。名家都有如此者,更何况每科会试有数千之众,乡试更是数万举子,其中自是良莠不齐。如在乾隆二十二年,有会试举子在谢恩本中用“稽千佛之名经”及“载赓云汉”等诗句,更是乱用典故或语涉鄙俚,便遭到乾隆帝的训斥:“在制科巨典,自当诵习圣贤,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岂得谩为摭拾?”
    在乡、会试中,士子除了试律诗的特殊体裁而注意措词之外,更要知道律诗的基本写法,即所写之诗至少要平仄、用韵不出差误,否则就是失粘、出韵,亦会受到相关处分。但一则由于士子已久不习诗,二则由于各地方言盛行,地方上的士子难以短时间依官韵而成诗,即便在试律诗推行一段时间后,甚至一再有法例规定,但仍有士子作诗平仄失粘或不懂体裁的现象存在。如乾隆四十二年时,有大臣上奏说:“磨勘试卷诗内间有平仄失粘,例应罚科。大抵北五省及云贵小省之人居多,请将一二字偶然失粘者姑免置议。”乾隆帝阅后也认为:“北省及边省士人,语音限于风土,试帖内平仄未能悉叶,自所难免……但试帖著于功令,且诗韵具在,士子如果留心学习,断无终于不能之理。”最后有些无奈地说,对这些地方的士子限以十科,“俟十科后,仍有失粘者,照大省一体停科。”此时,边省之士子虽因限于方言土音而得幸免,但大省士子,如顺天、江南、浙江等地的士子试律诗若犯有失粘之处,当是难逭停科之罚。
    虽然严法在上,若士子不加意研习,其诗仍难免有平仄失粘之处,即便到了乾隆朝晚期,如“蜃字,古无平声,因避宋嫌讳,南方人往往读为辰。乾隆丙午(乾隆五十一年,1786),北闱试‘蓬瀛不可望’诗,蜃楼、蜃气等字有作平声用者,磨勘例当停科。后检得明代韵书,云有此俗音,因得免。”此等情弊,若无人细究前后声韵,则用“蜃楼、蜃气”等字词之士子亦会依例停科。
    由此可见,士子在作诗时要熟习《佩文》之字韵,用常见之字为妥,若用险字则须有更深厚的音韵学知识才行,否则就是以身犯险。在韵书之中,还存在“两韵兼收,或平仄两用而音义迥期别者,误押误用,皆于义不通。”如“差”字,上平声“四支”“九佳”、下平声“六麻”皆收录,然其音自是各异,分别读为“cī”“chāi”“chā”,其义亦各殊。以乾隆时试律诗观之,在韵字中多属“四支”韵,但在乾隆四十六年朝考诗题《赋得“瑾瑜匿瑕”得“差”字》中,其得字“差”则属于“六麻”韵。据后来记载,更有人在诗中将“红”字入八庚韵者,“‘红’字与八庚韵字迥不相似,岂其人读‘红’字似‘衡’字欤?闻从前有安徽举人覆试诗题得‘春’字,而其人全用二冬韵,余谓其人必读‘春’字如‘冲’字也。”可见各地方言对当地士子影响之深之固外,亦可见方言区士子欲取得功名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然而,对一般士子而言,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情况,这又成了浅显易犯的弊病。即便是新中进士者仍存在“诗句平仄不调”,因而对其严加覆试,然所作之诗“仍复失粘,且有属对未工、用字讹舛之处”,乾隆帝念其初犯,斥革其进士功名,并谕旨说:“嗣后,如有诗文荒谬与中式原卷迥殊者,即行严切审讯,……立置重典,以示惩儆。”是以平仄亦是试律诗中一大问题,亦是士子欲取得功名而必须克服的一大痼疾。
    与平仄相关者,还有拗字情况。所谓拗字,就是在试律诗句中出现不合常格的字,即该平的地方用仄,该仄的地方却用了平声字。在试律诗中,因官方限定的字都是平声,是以其诗句格式以首句不入韵为准,故其八韵(或六韵)分为两类:1.平起式,2.仄起式。
(一)八韵平起式: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八韵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说明:〇可平可仄)
    在五言律诗中,二、四必严论,故平仄不能出错,如若平仄有误,则属拗字。而在“一三五不论”中,也是有讲究的,如平起式中的第四句第一个平声字改为仄声则不可,因为这叫做犯孤平,若此句第一字以仄声起,亦属拗字。在一般律诗中,如若出现拗字,尚有拗救之说,但在试律诗中,则基本上不允许这种情况。
    如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当时有一位年逾八十的中式举人诗内有“彩散云汉外”之句,其“汉”字本应用平声,但此人将“汉”字误作平声,覆堪试卷大臣便上奏请将其“议停会试一科”,乾隆帝谕旨说:“律诗平仄,向有‘一三五不论’之说,今曹逢庚于应用平声之第四字误用仄声,非如一三五等字可比。虽诗家拗体,或可不拘。然场屋中讲求声病,此等拗字,自非所宜。本应照议停科,但该生诗句内,若第三字亦用仄声,则于音调更为错误。今第三字所用‘云’字系属平声,虽第四字失拈,较之全行舛错者有间。”后来考虑到该生的高龄和其他试卷情况,予以宽宥,免罚其停科。乾隆帝在谕旨中,曲为该生辩解以示其宽宏仁慈之外,还是非常强调试律诗作为场屋之诗与一般律诗的拗救有着区别,若寻常士子在诗内出现拗字、有失平仄,则免不了停科之罚。
    这不仅在乡、会试中需要避免,在贡生考试中,亦不能有拗字的出现。如乾隆五十五年,彭元瑞等人在考试各省拔贡时,发现其中一份试卷“诗句平仄讹错甚多,又脱写二字,难以句读”时,便奏请将该生斥革,乾隆帝亦谕旨将其原卷与学政选拔贡生时所答之卷详核,发现其“文理亦属平常,诗句兼有拗字”,便将其贡生资格全行斥革,其学政及总督亦交部议处,并再次重申:“拔贡定例,如本学实无可拔之人,原应宁缺无滥。”由此可见,试律诗与日常律诗的一大区别就在于试律诗中不许有拗字,也就是说试律诗中不存在律诗拗体的情况,只容许律诗正体的存在。
三、余论
    从乾隆二十二年科举考试中加入的试律诗,虽言以唐律为准,但较之唐代的试律诗已更为严苛,从诗题、用字、用韵、用典到具体的书写格式上都极为讲究,这对此后清代的普通士子而言固然是增加的难度。但若熟悉基本的规则和禁忌之后,亦产生了不少试律诗名家,如纪昀、翁方纲、王芑孙等人,他们在清代诗歌领域亦自成一家,是以在某种程度而言,试律诗的推行对于清代诗歌的兴盛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点评

为什么考试中不许出拗,就是因为拗不合格律。所以我们天天在这儿为拗挤进格律而辩护,真的是浪费时间呢。如果是辩论拗可不可存在,如何用好拗,那倒是值得讨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1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1 21: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0 13:36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辛丑。谕、据覆勘乡试试卷大臣等奏、河南省中式举人。年八十一岁之曹逢庚诗内。 ...

1.已经肯定他错了2.因他年纪大而原谅。用此来评论135不论246分明的,无论做正、反论据的,都是论据找错了,毫无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1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1 18:43
《略论清代试律诗的体式标准》陈圣争

    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会试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加入了一 ...

为什么考试中不许出拗,就是因为拗不合格律。所以我们天天在这儿为拗挤进格律而辩护,真的是浪费时间呢。如果是辩论拗可不可存在,如何用好拗,那倒是值得讨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1 2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1 13:33
宽松,也不会宽松到没有规矩!

从格律角度,唐朝的宽松是不值得学习的,因为唐朝的格律尚在探索中,我们却常常用唐朝的不成格律的格律来辩论,往往是浪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1 22: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20-3-21 10:55
这个史料说明科举考试中平仄失误了并不一票否决,由此可见试贴诗会有不合律的流传下来,不能因试贴诗有拗 ...

但也不是一票定鼎,是综合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1 22: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1 08:49
什么看后感?看后感就是你拿着鸡毛当令箭。思想方法偏执,是你不能进步的原因。几年以前你就固执地说:“ ...

我赞成三羊的“凡二四六不分明的就不是律诗!”只是太严了,改一下“凡二四六不分明的就不是正统的律诗!”

点评

“凡二四六不分明的就不是正统的律诗! ” ----------这里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正统的律诗”? 公认的“正统律诗”无疑是沈宋定型的,李杜等唐代诗人发扬光大的,被宋元明清一致到今天所传承的唐近体诗。你看看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4 15:36
马莹萤此论貌似公允,六不分明的诗估计占30%,它们仍属正体律诗.只有失对诗(平头诗,江左体,)失粘诗(顺风调,折腰体)格诗(进退格,辘轳格}属变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4 00:20
严格说应是二四七分明,此论亦可见王步高教授诗论。 六不分明有几种情况 大拗句:中平中仄平仄仄,中平仄仄仄仄仄,中平平仄仄仄仄, 仄收六拗五救句: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收六拗五救句:平平仄仄平仄平 拗极句: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4 00:11
今曹逢庚于应用平声之第四字。误用仄声非如一三五等字可比。虽诗家拗体。或可不拘。然场屋中讲求声病。此等拗字。自非所宜。 …… 这段说的很明白,科举考试不允许二四六不分明,平常诗人是可以违反的,称为“诗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08:25
不对。 这句口诀只是一种顺口形象易记的说法而已。王力说“一三五不能不论”和“二四六不一定分明”,启功说“一三五不论是谬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0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2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