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发表于 2020-3-21 18: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21 18:37 编辑
网文《唐代科举考试的诗赋》
三羊转载按:【声律】和【韵律】,是科举制度的硬指标。考生答卷和考官判卷,各负其责。唐五代考官,判卷出错罚【俸禄】;大清朝考生,答卷出错罚【停科】。
唐代及以后的科举考试的赋,评判的主要标准是“韵”,如果在“韵”上出现了问题,落选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下面这个故事是关于如何以声律为标准选拔进士的。这件事发生在后唐天成五年庚寅(930),即唐代灭亡之后的第二十四年的事,但是五代的科举考试基本承袭唐代,所以还是可以用它来说明唐代科举考试的用韵标准的。
《册府元龟》卷六四二云:
六月壬子,中书门下奏:敕新及第进士所试新文,委中书门下览详覆,方具奏闻,不得辄徇人情,有隳事体。中书于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帖贡院,准元敕指挥,中书量重具详覆者。李飞赋内三处犯韵,李榖一处犯韵,兼诗内错书“青”字为“清”字;并以词翰可嘉,望特恕此误。今后举人,词赋属对并须要切,或有犯韵及诸杂违格,不得放及第。仍望付翰林,别撰律诗赋各一首,具体式一一晓示。将来举人合作者,即与及第。其李飞、樊吉、夏侯珙、吴沺、王德柔、李榖等六人,望放及第。卢价赋内“薄伐”字合使平声字,今使侧声字,犯格。孙澄赋内“御”字韵使“宇”字,已落韵;又使“膂”字,是上声。“有”字韵中押“售”字,是去声,又有“朽”字犯韵;诗内“田”字犯韵。李象赋内一句“六石庆兮”,并合使此“奚”字;“道之以礼”,合使此“导”字;及错下事。“尝”字韵内使“方”字。计中言“十千”,“十”字处合使平声字;“偏”字犯韵。杨文龟赋内“均”字韵内使“民”字;以君上为骖骈之士,失奉上之体。兼“善”字是上声,合押“遍”字是去声。“如”字内使“舆”字;诗中“遍”字犯韵。师均赋内“仁”字犯韵,“晏如”书“宴”。又“河清海晏”,“晏”不合韵,又无理;“晏”字即落韵。杨仁远赋内“赏罚”字书“法”字,“衔勒”字书“针”字。诗内“莲蒲”字合着平声字,兼“黍梁”不律。王谷赋内“御”字韵押“处”字,上声则落韵,去声则失理。“善”字韵内使“显”字,犯韵。“如”字韵押“殊”字,落韵。其卢价等七人,望许令将来就试,仍放再取文解。高策赋内于“口”字韵内使“依”字,疑其海外音讹;文意稍可,望特恕此。其郑朴赋内言“肱股”,诗中“十千”字犯韵,又言“玉珠”。其宾贡郑朴许令将来就试,亦放取解。
这则数据主要记载了中书门下复核新及第进士诗赋的三个音韵问题。一、犯格:指在诗赋中违犯平仄格律,宜平而仄或宜仄而平。卢价赋内“薄伐”的位置应是平声,而“薄伐”为仄声中的入声,故犯格。二、犯韵:指在诗赋中用了跟韵脚同韵的字。如李象赋内“尝”字使用“方”字,而“尝”、“方”都属平声阳韵。三、落韵:指诗赋在押韵时,将韵书上没有规定“同用”的几个韵押在一起,或者主要元音韵尾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几个韵押在一起。如王谷赋内“如”字韵押“殊”字。“殊”字和“如”字分属平声“虞”韵和“鱼”韵,而“鱼”独用,故“如”字不能跟“殊”字同用。李澄赋内本来限押去声“虞”韵中的“御”字,但他却将上声“语”韵中的“宇”、“膂”与“御”字混押,故落韵。在这段史料中,卢价等人因没按限韵字押韵,在中书门下详覆时被查出除名,只被允许将来就试。知贡举张文宝因负责阅卷不严,被罚一季俸。
中书门下详覆的重点在用韵是否准确,至于文章的文采如何、立意是否深刻,很难有一个评判的标准,但应试者是否按限韵字用韵,阅卷者与复核者都一目了然(他们都是金榜题名的精通声韵的儒士)。因此,赋题考试的限韵就成为唐宋进士科考试的硬标准。虽说赋题限韵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限制了他们才华的发挥,正如北宋翰林学士宋祁所说:“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但是,“诗赋声病易考,而策论汗漫难知”。(《文献通考》卷三十一)所以,甲赋的限韵因其便于评卷而始终占据着唐代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