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6431
2万
金牌会员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7:00 除四个标律句外,其它统统是拗句(广义)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9348
3万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6:58 咋漏了,小拗句也。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7:03 我是认定有拗必救才是音韵艺术的最高体现,不追求自可乱写。
1779
1万
7万
论坛元老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8-9 07:31 拗而有救,是理想状况,这个我并不否认。但拗而不救,也是存在的。故我将拗句分为不忌,如平平仄仄仄;宜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8-9 07:25 将一个完全与标律句同等用的句式,视为小拗来解释,是很不确当的。 在文镜秘府论中,就有两两交替,第一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8-9 07:09 平仄交替,第一字的要求并不严,(除孤平句外)平仄自然可以不论的。当然,潭版的两两交替,也是更为理想 ...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9 07:07 声律,只有合律或出律的两分法,没有似是而非【拗句】说! 拗句说,完全就是非驴非马、黑白不分、是非不 ...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9 07:01 怎么,你是否又感到理亏的压力了?!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8-8 21:17 “仄平仄平仄”句式,并非大忌,与一般出句大拗相仿,只是不能救罢了。但出句连平大拗“中平平平仄”,在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03 呵,三羊自是洋论。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22:38 不同的规则,不同的标准!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9 06:32 你所谓的【平仄两两相替】,是否就是【两平】与【两仄】的交替?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11 你若混而一谈,则是鬼话了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14 基本知识,不答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6:50 。准字理解误矣。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9 06:55 二五蜂腰法,就是:25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四、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20 只是修辞上的毛病,非格律丄的病,老扯它废话也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9 07:00 被唐人诗论大家高度赞扬为【声律宛态,无出其右】佼佼者,竟然一句【古风诗】,岂能不了了之?! 眘虚诗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17 以此为准,准绳等准字用法,难道比等还远律,等,相似也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8-9 06:28 即然有标律,那就说明还有标律之外的律句。我将律句分为标律、等律以及准律,划分是清晰的。等律者,等同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24 春江花月夜,盖全唐之诗,亦是古风也。难道要将充满古诗句的诗硬充近体。古风并非说它不是好诗。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25 先把拗句的定义搞明白再说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9 09:26 看来三羊寡闻了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8-9 06:13 出句大拗,无论能救与否,其实都是忌的。只是忌的程度有别。我是分为宜忌(最好是避)、大忌(必须规避)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坚诗友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