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93|回复: 120

五言句式总例(修订版)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8-2 2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言句式总例(修订版):2017.07.24
本文讨论的平韵诗的五言句式。句例选自杜甫近体及古风。
1.五言诗句共有三十二种句式。古人对平韵诗仄收句比较宽容,虽失替,单仄或单平仍可算格律诗句。其中部分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需对句补救。
2.平收句不允许失替,凡失替均为古诗句(非律句)。
3.格律诗由格律诗句依平、仄、对、粘规律组成。格律诗句包括律句和拗句(狭义)
3.1标律句:双平双仄音节交替,单音节置于其后或其中。共有-、二、三、四四种句式。
凡不符合标律句有三种情况:
3.1.1.准律句:仄平平仄仄及平仄仄平平二式,与标律句组成格律诗正格的六大诗句
3.1.2(广义)拗句:凡不符合标律句的句式均为拗句。为格律诗所能接受的称为拗句(狭义),为格律诗所不能接受的称为古诗句(非律句)。拗句又分大拗句,小拗句,特定拗句三种。
3.1.2.1大拗句:犯单平及失替句。(要求他句补救)
3.1.2.2小拗句:犯单仄及单仄单平自救句,不要求他句补救。
3.1.2.3特定拗句:(平平/仄/平仄),此句式第三音节犯单仄,原平声单音节改为仄声,二四失替,本应属古诗句,但由于历代诗人大量使用,其频率超过三仄尾句(15%),达20--30%.故王力先生定为拗句的特殊型式,简称特定拗句或特拗。
3.1.3.古诗句。凡不符合标准律句及拗句(狭义)形式的诗句均为古诗句,即非律句。
4.是否是格律诗句,主要依其在格律诗中所占比例确定。
如旧论三仄尾与三平尾属大忌,但三仄尾在唐人近体诗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占15%,(约7500句),今人多认可其非大忌。
5.全唐近体三平尾约250句,约占仄仄仄平平句式0.5%。属古诗句。(三平尾是否大忌尚可讨论,调声三术中护腰术及相承术均认为三平尾合律.三平尾统计出入大,因很多含三平尾的诗被划入古诗)
6全唐近体王力诗论中的孤平句共有193句(若除去七言本句自救及他救只有98句),约占唐人近体诗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的0.39%
7.近体诗有非律句入诗现象,如孟浩然之八月湖水平,所占比例为万分之几,故属诗中病句。
....
.
仄仄平平仄
此句式称作仄起仄收句。解镫式句型(221),可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仄仄平平仄/好雨知时节--正格
2.小拗句。平仄平平仄/诗罢闻吴咏--单仄句
3.小拗句。平仄仄平仄/云薄翠微寺--单仄单平互救句
4.大拗句。仄仄仄平仄/落日放船好--单平句(王力诗论中的小拗句)
5大拗句。仄仄平仄仄/远送从此别--单平、失替句
6.大拗句。平仄平仄仄/江敛洲渚出--单仄、单平、失替句
7.大拗句。平仄仄仄仄/幽意忽不惬--四连仄句
8.大拗句。仄仄仄仄仄/草木岁月晚--五连仄句
....

平平/仄仄/平。
此句式称作平起平收句。解镫式句型(221),可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平平仄仄平/当春乃发生.--正格
2.小拗句。平平平仄平/春寒花较迟--单仄(此句式多用于拗句他救)
3.小拗句。仄平平仄平/影斜轮未安--单平单仄互救句(拗句他救)
4.大拗句。仄平仄仄平/夜深露气清--单平(王力诗论中的孤平句)
5.古诗句。平平平平平/时清犹茹芝--五连平失替句
6.古诗句。仄平仄平平/几时树功勋--单平、单仄失替句
7.古诗句。仄平平平平/手中挑青丝--尾四连平,失替句
8.古诗句。平平仄平平/虚空不离禅--单仄失替句


平平/平/仄仄
属平起仄收句,撷腰式句型(212)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平平平仄仄/林风纤月落--正格
2.准律句仄平平仄仄/竹批双耳峻--孤平拗救句,
3.小拗句平平仄平仄/淹留问耆宿--特定拗句。
4.小拗句平平仄仄仄/青钱买野竹--三仄尾句
5.大拗句仄平仄平仄/昔闻洞庭水--孤平特拗句
6.大拗句仄平仄仄仄/使君自有妇--孤平三仄尾句
7.古诗句仄平平平仄/浦帆晨初发--单平,单仄失替
8.古诗句平平平平仄/衰颜甘屏迹--四连平,单仄失替
....
仄仄/仄/平平
属仄起平收句式,撷腰式句型(212)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仄仄仄平平/万里可横行--正格
2.准律句。平仄仄平平/衣露静琴张--孤仄拗救句
3.古诗句。仄仄平平平/漠漠秋云低--三平尾句
4.古诗句。平仄仄仄平/尝果栗皱开--单仄失替句
5.古诗句。仄仄仄仄平/可望不可攀--四连仄,单平失替句
6.古诗句。平仄平平平/吾亦离殊方--单仄三平尾句
7.古诗句。平仄平仄平/亡命婴祸罗--单仄,单平失替句
8.古诗句。仄仄平仄平/一胜何足论--单平,失替句
五言格律句为双平双仄音节交替,单音节置于其后或其中。其句式共四句如下: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古人推崇双音节交替,即认为这是音韵最完美的体现,故诗句中不宜出现单平和单仄,出现单平即所谓孤平病,出现单仄即所谓孤仄病,
四种句式都含有一个双平音节,和有一个双仄音节,都有犯病的可能。
古人讲究忌孤平,不忌孤仄。但从音韵最高艺术形式而言,均不宜不忌。
我们作诗首倡正格,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拗救方法。凡音节拗了,就应该救,救然后方可称为合律。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0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8-3 07:54
3.小拗句。平平仄平仄/淹留问耆宿--特定拗句。这是我最喜欢,也最常用的抝句,因为我觉得格律过于机械呆板 ...

拗句中特拗用得最多,成为标律句(4句)准律句(2句)后的第七大句式.

点评

“平仄平平仄”句式用的与“仄仄平平仄”句式差不多,故“平仄平平仄”句式,应该视为等律句。律句有标律和等律组成,共有7句,再加上特拗句式(准律)和两个拗救句式(个见:也可视为准律句),故合律句式总共应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1:30
平平仄平仄潭版把这个放在小拗中?  发表于 2017-8-8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0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8-8 04:23 编辑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8-3 07:49
5.大拗句。仄平仄平仄/昔闻洞庭水--孤平特拗句。……我的“嘴尖岂清露”便是!其实我也可以改为:嘴尖焉晓 ...

此句式王力根据古论亦反对。其原因是特拗已是拗句,而第一音节又犯孤平,当忌。古人也论述过此句可在对句第一字改平,即孤平他救法也。杜甫有十多句,还得检查一下是否他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8-4 06:1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句式,无论五言、七言,标准的也就四句。各句的合理变化很容易理解,没必要死记。

点评

未见得,很多人搞不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0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0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8-4 06:13
诗的句式,无论五言、七言,标准的也就四句。各句的合理变化很容易理解,没必要死记。 ...

未见得,很多人搞不清楚。

点评

搞清楚的,是谁? 王力,还是赵执信? 但是,王力赵执信的说法,并不对接唐朝诗格说,也不对接唐朝省试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0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06: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8 06:45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8 04:25
未见得,很多人搞不清楚。

搞清楚的,是谁?是王力启功林正三?还是赵执信董文焕仇兆鳌王渔洋?
但是,王力赵执信的说法,并不对接唐朝诗格说,也不对接唐朝省试帖!

点评

不敢说大神,是说极少部分初学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8-8 08:08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06:42
搞清楚的,是谁?是王力启功林正三?还是赵执信董文焕仇兆鳌王渔洋?
但是,王力赵执信的说法,并不对接唐 ...

不敢说大神,是说部分
初学者。

点评

初学者的说法,也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0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08: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8 08:07
不敢说大神,是说部分
初学者。

初学者的说法,也不对

点评

咋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8 09: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版的内容,有的地方我会非议的。但是做学问这个板没有谁比潭版认真,我也比不上。因此不管我怎样批评他的某些观点,甚至吵架,但我对潭版从内心佩服。
此文分析得非常详细认真,绝大部分是准确的。有的内容可以再考虑。我看到一点说一点,潭版自己参考。我只提那一条,不具体说,也不辩论。
其中部分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需对句补救。--------前句对,后句绝对了,要修改为“大拗大多对句补救”。请看我的《大拗》帖,大拗不救的例子数百,类别近二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8 1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称的统一,比如大拗句和古风句,一回事,既然都在格律诗中,都24不分明,便都是大拗,有的是小拗与大拗结合的,也该叫大拗,因为格律的关键在节奏点上。不管别人有没有论及,我在《大拗》中就是一个标准。采取标准不明确的名称会降低文章的质量和水平。一见。

点评

除标准律句外均是拗句(广义),为律诗有条件或无条件接收的叫拗句(狭义)。为律诗所不能接收的拗句为古风句。是否接受是按其在律诗出现的频率而定,(小于千分之一)。大|拗中孤平,三平尾及仄收失替句依律应救,但不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8 1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对平韵诗仄收句比较宽容,虽失替,单仄或单平仍可算格律诗句。”“古人推崇双音节交替,即认为这是音韵最完美的体现,故诗句中不宜出现单平和单仄,出现单平即所谓孤平病,出现单仄即所谓孤仄病”前后这两话要插入一段说明,才不会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8-8 10:08
名称的统一,比如大拗句和古风句,一回事,既然都在格律诗中,都24不分明,便都是大拗,有的是小拗与大拗结 ...

除标准律句外均是拗句(广义),为律诗有条件或无条件接收的叫拗句(狭义)。为律诗所不能接收的拗句为古风句。是否接受是按其在律诗出现的频率而定,(小于千分之一)。大|拗中孤平,三平尾及仄收失替句依律应救,但不救的现象有是正常现象。如三平尾近三百句,孤平句近二百句,大拗不救也不过三百句左右。这种数量约为千分之五。杀人犯法,谁人不知?但时有杀人者,不足为奇,比例极小,影响不了安定团结。大拗不救同理,影响不了诗词格律的严肃性。

点评

这种研究方法我不同意,但你可坚持自己的。但不管怎样名称的统一却一定要注意  发表于 2017-8-8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8 11: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8-8 11:12 编辑

“古人对平韵诗仄收句比较宽容,虽失替,单仄或单平仍可算格律诗句。”正确,也是事实

点评

失替就是失替,失替就是不合律! 24分明,就是24分明,哪有24不分明,等于或约等于分明的外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14: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1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8 15:2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8-8 11:09
“古人对平韵诗仄收句比较宽容,虽失替,单仄或单平仍可算格律诗句。”正确,也是事实 ...

失替就是失替,失替就是不合律!
24分明,就是24分明,哪有24不分明,等于或约等于分明的歪理?!

点评

平平/仄/平仄,属于孤仄已救句。其造成二四不分明,明显违律。定为小拗句的原因是: 1.它是为救第三音节(双仄音节)的孤仄形成 2.救拗后仍使该句保持三平二仄不变 3.上面两条仍不能证明其非古诗句,最強劲的证明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08
指的是24分明,  发表于 2017-8-8 15: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08:32
初学者的说法,也不对

咋不对

点评

也是,象三羊这种专家级的也搞不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10
还是妄图将24不分明的臭鱼烂虾,塞在律句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1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1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妄图将24不分明的臭鱼烂虾,塞在律句例!

点评

你不是二五大法吗?不坚持到底了?倒是欢迎你回到公认的二四(五)法则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14:54
失替就是失替,失替就是不合律!
24分明,就是24分明,哪有24不分明,等于或约等于分明的歪理?! ...

平平/仄/平仄,属于孤仄已救句。其造成二四不分明,明显违律。定为小拗句的原因是:
1.它是为救第三音节(双仄音节)的孤仄形成
2.救拗后仍使该句保持三平二仄不变
3.上面两条仍不能证明其非古诗句,最強劲的证明是因这种句式为从唐至今诗人的偏爱,而成为第七大句式。王力的弟子认为其使用频率甚至超过标准律句,王力定其为拗句的特殊形式,另有论者认为与其说是拗句,不如说它是一种定句。雨梦根据各种统计数据,确定它占该句式的15-30%,大于三仄尾(10-15%)按最高算,它在全唐格律诗有15000句,能睁着眼睛说它不合律吗?凡有特拗句式的诗都该打入古体诗吗!
4.同类式句式仄仄/平/仄平为孤平拗救句,它符合上列1.条2.条,却因为数量极少(三平尾有三百句被定为大忌)而被定为古诗句。

点评

平平/仄/平仄 说破天,也是24同平不分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0: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象三羊这种专家级的也搞不清楚。

点评

专家级,倒是不敢说,三羊很清楚的是246分明,必须分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2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8 20:08
平平/仄/平仄,属于孤仄已救句。其造成二四不分明,明显违律。定为小拗句的原因是:
1.它是为救第三音节 ...

平平/仄/平仄
说破天,也是24同平不分明!

点评

拿通通.杀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19:55
还是妄图将24不分明的臭鱼烂虾,塞在律句例!

你不是二五大法吗?不坚持到底了?倒是欢迎你回到公认的二四(五)法则来。

点评

唐朝的理论,是25四声律! 明朝的理论,是24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2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8 20:10
也是,象三羊这种专家级的也搞不清楚。

专家级,倒是不敢说,三羊很清楚的是246分明,必须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2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8 20:26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8 20:22
你不是二五大法吗?不坚持到底了?倒是欢迎你回到公认的二四(五)法则来。 ...

唐朝的理论,是25四声律!
明朝的理论,是24平仄律!五言句子,只要24平仄分明,必定律句!

点评

不要屙尿擤鼻子,两头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仄仄/中仄/仄句是大拗句,失替句,光杜甫就有几十句,古人云,救后仍律。你是否认为杜老师写不来格律诗,拿烂鱼来充数呢!这样低级问题拿来讨论,是不是有失理论版的颜面呢??

点评

仄仄/中仄/仄,是否属于唐近体的律句,要看25俩字是否同上同去同入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2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8 20:33
仄仄/中仄/仄句是大拗句,失替句,光杜甫就有几十句,古人云,救后仍律。你是否认为杜老师写不来格律诗,拿 ...

仄仄/中仄/仄,是否属于唐近体的非律句,要看25俩字是否同上同去同入声!

点评

哟这里二四失替又不是烂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0: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20:47
仄仄/中仄/仄,是否属于唐近体的非律句,要看25俩字是否同上同去同入声! ...

哟这里二四失替又不是烂魚了。

点评

不同的规则,不同的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1: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20:24
唐朝的理论,是25四声律!
明朝的理论,是24平仄律!五言句子,只要24平仄分明,必定律句! ...

不要屙尿擤鼻子,两头捏了!

点评

我们总不能把唐朝没有的理论,硬说成就是有、就是有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2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8 20:21
平平/仄/平仄
说破天,也是24同平不分明!

拿通通.杀了

点评

平平仄平仄, 符合唐律【25四声法】。并不符合【24平仄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8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8 21: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云山人 发表于 2017-8-3 07:49
5.大拗句。仄平仄平仄/昔闻洞庭水--孤平特拗句。……我的“嘴尖岂清露”便是!其实我也可以改为:嘴尖焉晓 ...

“仄平仄平仄”句式,并非大忌,与一般出句大拗相仿,只是不能救罢了。但出句连平大拗“中平平平仄”,在杜诗五律中,却是比孤平、三平尾用的情况还少,可以说是必须规避的。这也是声调谱中有对“平平仄平仄”句式的解释:四字用平,三字万万不可再用平的原因。

点评

出句连平大拗“中平平平仄”,//谬也,非大拗,乃非律句,即古诗句。用在近体,病句也。有此两句则算古风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09:09
“仄平仄平仄”句式,并非大忌,与一般出句大拗相仿,只是不能救罢了。//谬也,古人有救之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09:07
古人明确称此为极拗,为什么呢,我已阐述得很清楚。四种句式的论文我己发在诗词吾爰。王力反对,林省三也明确反对,对于启功来说,这是标准的二仄夹平,两平夹仄的孤仄孤平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0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8-8 21: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 09:50
拗句中特拗用得最多,成为标律句(4句)准律句(2句)后的第七大句式.

“平仄平平仄”句式用的与“仄仄平平仄”句式差不多,故“平仄平平仄”句式,应该视为等律句。律句有标律和等律组成,共有7句,再加上特拗句式(准律)和两个拗救句式(个见:也可视为准律句),故合律句式总共应该有十个。—— 一点个见,供参酌。

点评

你可以坚捋持你的淮律句说法,要么都是小拗句,要么都是准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05:28
不符合平仄两两相替的就是拗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0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8 22: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8 20:59
哟这里二四失替又不是烂魚了。

不同的规则,不同的标准!

点评

你若混而一谈,则是鬼话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9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