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39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295
金钱28557
贡献21830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295 点
贡献- 21830 次
金钱- 28557 枚
 
|
发表于 2017-8-2 15: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8-2 16:39 编辑
定义早已有。关于诗,在不同的词典字典中,有的是介绍,有的是下定义。先看一下文学理论中“下定义”条目,分清楚什么是定义,就不会被各种辞典搞晕了。
新华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很多,多押韵,可以歌咏、朗诵。
辞源:有韵律可歌咏者的一种文体。
辞海:文学的一种体裁、样式。
比如这三本辞典,辞源便属于定义。
诗歌是一种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文学体裁。----我认为这个定义下得比较好。前面为外部形态,后面为核心内容。外部形态是根基,没有它就不存在后者,外部与内部结合既准确又全面,可把大家的争论化解了。歌唱改为表现更准确。
有个帖子说:“给诗下定义是很难的,如果一定下一个的话,就是诗是心灵的产物。”这不是下定义,这叫描写,“下定义”条规定不能描写,只能用说明的文字。
“诗歌就是用语言提炼历史、提炼人生。” “情之所感,意之灵动,语句凝练,赋予文字,我认为,这便是诗了” “诗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认同而感发的愤怒和不满。”都不是下定义。
下定义 应该淘汰以下六种信息: (1)重复、冗赘信息。 (2) 比较信息(3)成因、背景信息(4)描写信息(5) 作用、意义信息(6)举例的信息。
下定义要用好“四条原则” 定义是否准确严密,我们通常用“四条规则”来检 验。 1、 定义必须相称 所下的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 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2、 定义不能循环 定义不能循环,就是说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地 包含被定义概念,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重复, 否则就达不到通过下定义明确概念的目的。 3、 定义不能否定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因为否定形式只能说明 有关概念不具有什么属性,而不能直接说明它具有 什么属性。 4、 定义不能比喻 定义应该提示概念的内涵,用比喻涌过到这个目 的。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节选某学者文:
诗 歌的定义多种多样,大略有言志说、缘情说、想像说、感觉说,法度说、押韵说、语言结构说、综合说等诗歌传统定义。
言志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定义,延续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认可并尊重。《说文》解释诗就是志也。尚书·尧典》中提出了“诗言志”。言志说抓住了诗歌的一种重要内容。
缘情说,在我国最早出现在陆机的《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这种认识得到了更多的赞同。特别是在写作教材和文学理论教材中, 人们广泛认为这是诗歌最明显的功能。应当这样认为,抒情确是诗歌的一种最重要的功能。但是,诗歌不仅仅有这一种功能,它还有其它的功能如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等。不能把这种功能以偏概全地当作诗歌整体的定义。只能说有许多诗歌是从感情生发的,但也有一些诗歌不是从感情而仅仅是从一种轻微的还未上升到感情的感觉及感受而生发出来的。
以上二者是从诗歌表现的内容来片面认识的。
法度说、押韵说、语言结构说等,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来片面认识的。法度说过于强调了外在形式的规则。古典诗歌最为讲究法度。押韵说,明显可以看出它是非常片面的--许多现代诗并不押韵,而以分行排列来显示音乐性,甚至不讲外在音乐性而只讲内在音乐性。语言结构说也是这样。
一般写作教材和文学理论教材便是引用当代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何其芳的看法作为诗歌定义:“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蕴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以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关于写诗和读诗》,作家出版社1956 年版)。我国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盛行着这种认识。这是一种历史的曲折。
文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必须从心理中去认识文学。诗歌的定义,就要从心理活动这一根本上去找它的特殊之处。经过反复认识,笔者认为,诗歌的定义应当这样表达:诗歌是一种直接表现创作主体心理活动并表达为相应的语言形式的文学体裁。这种认识可以称为“表现说”。
---------表现说的定义太抽象。
再看一段文章:
诗歌的定义
走进诗的世界 尝试给诗下定义的人很多,但是到现在为止,为所有诗人和读者所公认的定义还没有出 现。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诗无论从主题、样式还是语言、技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我也不打算给诗下一个固定的定义,而只想在介绍有关诗的若干基本特征的同时,指出 某些关于诗的认识,廓清一下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就像在大理石上雕像,去掉了多余 的部分,所要雕的东西就自然呈现 首先,所有的现代诗在外形上的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分行。当然这是针对现代诗而言, 我国古代的诗是不分行的;还有一种不分行的诗体叫散文诗,但它与一般意义的诗不大一样。 现代诗有时行数多了还要分节,这主要是根据内容需要而安排的。他依据人们呼吸的休止, 把空间间隔转化为时间间隔,使小的停顿与大的间歇更为明晰;它又适应人们的感情波动, 把重要的东西用分行来强调。 可是,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特别是对于新诗来说,分行虽说有重大作用,但它毕竟是 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构成诗的决定因素。有些非诗的东西,即便分了行也丝毫不会令其增色, 比如分行写的标语口号能算诗吗?郭沫若曾经讲:“广义的来说吧,我所写的好些剧本或小 说或论述,倒有些确实是诗,而我写的一些‘诗’却毫无疑问地包含有分行写出的散文或韵 文”(《序我的诗》)。这话固然包含着郭沫若的自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他以及许 多现代诗人创作的实际情况,因而有着普遍意义。 其次,一些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押韵 不仅使诗具有了音乐性,便于记忆,而且相同的韵脚本身构成了一种复沓,这就起到强调的 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的集中。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诗人、民歌手以及不少新诗人都是 很注重押韵的。不过,有的人把押韵强调得过分甚至绝对化了,就难免适得其反。某些初学 者把凑字找韵的顺口溜当成诗,他们为了押韵甚至娇揉造作,削足适履。其实,韵并非构成一首诗的决定因素,押韵的不一定是诗。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惠特曼的《草叶集》 不押韵,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押韵,但没有谁说它们不是诗。 再次,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或抒发美好的情感,或表达发人深省 的哲理,或描绘动人的场景。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华丽词藻的组合 不一定是诗。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而 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诗人朱湘认为:“本来在诗力用形容词就是一种最笨最乏的 方法;有想象力的人决不肯滥用它们的。遇到不得已的时候,他们只是轻描淡写的用一二个 字带过去,决不让读者的注意耗费在这种小的枝节上。”(《闻君一多的诗》)有些人写诗, 却不从内在的本质下功夫,而是致力于堆砌词藻,结果只会引人反感。诗的语言是一种形象 的语言、独创的语言。诗人善于将自己的崭新发现或超拔领悟,用一种十分形象的语言表达 出来。诗贵在发现,即诗人要有自己的语言。诗人不写诗则已,要写就要力求出新,要让作 品有独特的情思,独特的神韵,独特的风采。 最后,诗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来源于生活。有人认为,既然诗来源于生活, 那么生活中有什么我就照样写什么,于是大量罗列生活现象的“诗”就制作出来,并充斥在 我们的书刊上了。其实,生活现象的罗列不一定是诗,诗不是生活的“照相”。诗与现实的 关系,不像平面镜似的直接反映,而是要经过诗人头脑的折射。因此,诗与现实生活相比, 有省略,有集中,有变形,而这归根结底是由诗人的思想感情决定的。在各种文学形式中, 诗的主观性最强,一般不宜太实。当然这不是说诗排斥写实,实的细节、情景、场面,放在 一个特定的诗的构思中去,也会有妙趣。
-------------这篇文章似乎解说什么是诗,其实很不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