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关于“无情对”必须具备的条件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6: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5:52
【联律通则基本没错】?你如何看待中国楹联学会《对联通则》第六条:
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 ...

重复话题,不重复回复

点评

恐怕中国楹联学会,也是大眼瞪小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7: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5:52
【联律通则基本没错】?你如何看待中国楹联学会《对联通则》第六条:
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 ...

问你一个问题,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为何能称对,是否如半山楼所言,无情对是不论平仄的?

点评

楼上帖子里有版本说:"看来金老对于无情对的理念确实有些偏差。"为何能称对,是否如半山楼所言,无情对是不论平仄的? ...~~~~~ 您梅花的见识正确; 据我观察,这个老金不懂无情对,他的所谓理论,是胡说八卦的,自己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08:02
无情对是对联的特款,但是特款并不特在不讲声律上。没有声律规矩,就不是格律文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8 17:38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6:49
重复话题,不重复回复

恐怕中国楹联学会,也是大眼瞪小眼!同为:
上句与下句的是否关联,在于【词义】而不在于【句意】
句意主管:上句与下句之间的相隔相离;
词义主管:上句与下句之间的相关相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7:02
问你一个问题,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为何能称对,是否如半山楼所言,无情对是不论平仄的? ...

无情对是对联的特款,但是特款并不特在不讲声律上。没有声律规矩,就不是格律文体了!

点评

换个角度再问,对联在平仄、三仄三平上遇上专有名词【或者说特定名词】时是不是有从宽的相关规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7:21
无情对是对联的特款,但是特款并不特在不讲声律上。没有声律规矩,就不是格律文体了! ...

换个角度再问,对联在平仄、三仄三平上遇上专有名词【或者说特定名词】时是不是有从宽的相关规则?

点评

讲平仄,为近体诗专有。词曲的平仄可以与近体诗不同。对联并不存在什么律与谱,《联律通则》更是胡扯!对联的要素是讲对仗,只要对仗成立,这对联就成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46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他直接决定着对联生命线! 【联律通则基本没错】?你如何看待中国楹联学会《对联通则》第六条: 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40
不应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8 17:36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7:28
换个角度再问,对联在平仄、三仄三平上遇上专有名词【或者说特定名词】时是不是有从宽的相关规则? ...

不应该!也无道理

点评

不是吧,据我所知,特定名词因其不可分割的特性是可以从宽的,比如白兰地、黄梅天都是特定名词,三星白兰地应是平仄从宽,五月黄梅天则是三平从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7:28
换个角度再问,对联在平仄、三仄三平上遇上专有名词【或者说特定名词】时是不是有从宽的相关规则? ...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他直接决定着对联生命线!

【联律通则基本没错】?你如何看待中国楹联学会《对联通则》第六条:
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试问:【墙上芦苇】与【山间竹笋】,如何【统一于主题】:究竟是【山间】统一【墙上】,还是【墙上】统一【山间】?这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中国楹联学会分本说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7: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7:32
不应该!也无道理

不是吧,据我所知,特定名词因其不可分割的特性是可以从宽的,比如白兰地、黄梅天都是特定名词,三星白兰地应是平仄从宽,五月黄梅天则是三平从宽

点评

【特定名词因其不可分割的特性是可以从宽的】,这又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胡说八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7:41
不是吧,据我所知,特定名词因其不可分割的特性是可以从宽的,比如白兰地、黄梅天都是特定名词,三星白兰 ...

【特定名词因其不可分割的特性是可以从宽的】,这又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胡说八道

点评

哪么,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就不能成对啰?不能成对是不是也不能称为无情对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7: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7:28
换个角度再问,对联在平仄、三仄三平上遇上专有名词【或者说特定名词】时是不是有从宽的相关规则? ...

讲平仄,为近体诗专有。词曲的平仄可以与近体诗不同。对联并不存在什么律与谱,《联律通则》更是胡扯!对联的要素是讲对仗,只要对仗成立,这对联就成立!

点评

《联律通则》严格说来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讲平仄的格律形式的对联是适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20:39
不是吧,对联也叫对仗、对偶,脱胎于俳句或近体对仗,当然,对偶句从诗经就存在,历史上也存在过一些全平全仄的对联,对联完全不讲平仄似乎说不过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7: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7:43
【特定名词因其不可分割的特性是可以从宽的】,这又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胡说八道 ...

哪么,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就不能成对啰?不能成对是不是也不能称为无情对呢?

点评

这是一个历史的遗留问题! 唐宋时期的律句规矩是:25两字四声律,并非24两字平仄律。 依据【25两字四声律】,他就是一个合律句。 依据【24两字平仄律】,他就是一个出律句! 大观楼对联,依据平仄律,并不完全合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句意相关的说法,原本就是谬论!
对联诗钟无情对,都是【词义】,不是【句意】关联!
无情对为何叫嚣【字字工】,字字工就【字字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7: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7-28 17:46
讲平仄,为近体诗专有。词曲的平仄可以与近体诗不同。对联并不存在什么律与谱,《联律通则》更是胡扯!对 ...

不是吧,对联也叫对仗、对偶,脱胎于俳句或近体对仗,当然,对偶句从诗经就存在,历史上也存在过一些全平全仄的对联,对联完全不讲平仄似乎说不过去吧

点评

对联是对联,对仗是对仗。 对联是文体,对仗不是文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8 18:00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7:46
哪么,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就不能成对啰?不能成对是不是也不能称为无情对呢? ...

这是一个历史的遗留问题!
唐宋时期的律句规矩是:25两字四声律,并非24两字平仄律。
依据【25两字四声律】,他就是一个合律句。
依据【24两字平仄律】,他就是一个出律句!
大观楼对联,依据平仄律,并不完全合律【一处失对,两处失替】;依据四声律,则是完全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7: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8 17:58 编辑

梳裹就——风鬟——雾鬓;……。莫孤——四围——香稻,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卷不——暮——朝云;……。只赢——几——疏钟,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分析或衡量古贤的格律文体诗词曲赋联,务必使用四声律(称尺),忌讳使用平仄律(称尺)。如上天下第一名联大观楼。手持平仄【称尺】来衡量,是出律的;换成四声【称尺】来衡量,则是合律的。这就是万树著名的声律理论:平仄固有定律矣,然平止一途,仄兼上、去、入三种,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盖一调之中,可概者十之六七,不可概者十之三四

点评

不反对四声律,原因是近体未形成前就是四声律的,当然,全赖四声律似也不妥,按万树的说法也是平仄之外尚讲四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8: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7-28 19:03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7:52
不是吧,对联也叫对仗、对偶,脱胎于俳句或近体对仗,当然,对偶句从诗经就存在,历史上也存在过一些全平 ...

对联是对联,对仗是对仗。
对联是文体,对仗不是文体!
对仗句,加入声律则是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8: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有权威的资料是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上面几乎收录了清朝以上的名联。对联只要各边对偶句成对就是对联。作者用律句成对,这对联就是讲平仄的。如用对偶成对,这对联就是不讲平仄的。
例如《楹联四话卷六》:七品八品九品,品越趋而赿下;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积而日多。仄声对,重字对,只有最后一字上仄下平。

点评

按互律体全平句,弄个句给老金对 无聊人前无聊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9:08
七品八品九品,品越趋而赿下;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积而日多。 这个是否可以用互律体来解释呢 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南溪老翁垂钓归。”上四字全用平声。“秋山入檐翠滴滴”律全用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9:03
七品【上】、八品【上】、九品【上】,品越趋【平】而赿下【去】; 一集【入】、二集【入】、三集【入】,集日积【入】而日多【平】。 四声律,合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7-28 18:30
最有权威的资料是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上面几乎收录了清朝以上的名联。对联只要各边对偶句成对就是对 ...

七品【上】、八品【上】、九品【上】,品越趋【平】而赿下【去】;
一集【入】、二集【入】、三集【入】,集日积【入】而日多【平】。

四声律,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9: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7:55
梳裹就——风鬟——雾鬓;……。莫孤负——四围——香稻,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上——仄平 ...

不反对四声律,原因是近体未形成前就是四声律的,当然,全赖四声律似也不妥,按万树的说法也是平仄之外尚讲四声

点评

唐近体的律句规则,是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9: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7-28 18:30
最有权威的资料是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上面几乎收录了清朝以上的名联。对联只要各边对偶句成对就是对 ...

七品八品九品,品越趋而赿下;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积而日多。
这个是否可以用互律体来解释呢

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南溪老翁垂钓归。”上四字全用平声。“秋山入檐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槛云依依。”律全用侧。

这些古律体跟近体律是有差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9: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9:00
不反对四声律,原因是近体未形成前就是四声律的,当然,全赖四声律似也不妥,按万树的说法也是平仄之外尚 ...

唐近体的律句规则,是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

点评

其实三星白兰地不是非得祭出25大法才解释得通的,用准律句平平仄平仄就OK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2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19: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7-28 18:30
最有权威的资料是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上面几乎收录了清朝以上的名联。对联只要各边对偶句成对就是对 ...

按互律体全平句,弄个句给老金对

无聊人前无聊人

点评

互律体,实际是病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8 19: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19:08
按互律体全平句,弄个句给老金对

无聊人前无聊人

互律体,实际是病句!

点评

因“八月九月芦花飞‘不适合25大法就是病句呀。忒不靠谱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2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之人面前没有聊天的人。不是病句。对好了就是无情对。

点评

无聊人前无聊人,双关,也可解为无聊之人面前无聊人,无聊具多义性,不太好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8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2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9:05
唐近体的律句规则,是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

其实三星白兰地不是非得祭出25大法才解释得通的,用准律句平平仄平仄就OK

点评

准律句的说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错误。 24分明是律句,24不明是律句。 这【24分明】的法则,岂不成了违反逻辑统一律的非马非驴的骡子理论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0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20: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7-28 17:46
讲平仄,为近体诗专有。词曲的平仄可以与近体诗不同。对联并不存在什么律与谱,《联律通则》更是胡扯!对 ...

《联律通则》严格说来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讲平仄的格律形式的对联是适用的

点评

什么叫【严格说来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0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2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7-28 19:23
互律体,实际是病句!

因“八月九月芦花飞‘不适合25大法就是病句呀。忒不靠谱了吧

点评

本句并不符合,沈约的蜂腰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0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7-28 2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7-28 20:59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7-28 20:33
无聊之人面前没有聊天的人。不是病句。对好了就是无情对。

无聊人前无聊人,双关,也可解为百无聊赖之人面前【对】无聊之人,无聊具多义性,不太好对,如用全仄去对,难度更大

点评

全仄或全平的对子,大概就是这要出笼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0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9 0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20:36
其实三星白兰地不是非得祭出25大法才解释得通的,用准律句平平仄平仄就OK ...

准律句的说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错误。
24分明是律句,24不明是律句。
这【24分明】的法则,岂不成了违反逻辑统一律的非马非驴的骡子理论了吗?

点评

辩证法中矛盾分普遍性和特殊性吧,24分明是普遍性,平平仄平仄是特殊性,王力称之为特坳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7-29 00: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7-28 20:39
《联律通则》严格说来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讲平仄的格律形式的对联是适用的 ...

什么叫【严格说来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点评

金先生也说过联律通则是胡扯的话,但又说到了’作者用律句成对,这对联就是讲平仄的。‘,用律句成对不就是联律通则的适用范围了吗 但是,对联,尤其是某些古联是不讲究平仄声律的,这部分自然就不受联律通则的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0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