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唐尧

语言大环境决定了写诗用什么韵 唐尧

   关闭 [复制链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8
贡献
13797
金钱
16804
发表于 2018-1-16 19:5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16 18:28
雪中梅  普通话声韵  绝句
入夜北风王,平明雪盖房。
不知梅好否?依旧送来香。

北风天,没有‘黄云′(积雨云),何来雪盖房,真的雪盖房的话,还“梅"、“香″?

点评

是啊,问题: 雪中梅 入夜北风狂,平明雪盖房。 红梅无觅处,何处送来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6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6 2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1-16 19:59
北风天,没有‘黄云′(积雨云),何来雪盖房,真的雪盖房的话,还“梅"、“香″? ...

是啊,问题:
雪中梅  
入夜北风狂,平明雪盖房。
红梅无觅处,何处送来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8-1-16 2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个美国人,语言学家史蒂夫•汉森(Steve Hansen)和凯伦•帕克(Kellen Parker)建立了一个收集中国各地方言的网站。名称是《乡音苑》。   目前,据收集到的资料编成一张中国各地方言分布图,如下:
    方言分布图.jpg
白色圆圈,是代表北方官话,或近北方官话的一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2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1-16 19:59
北风天,没有‘黄云′(积雨云),何来雪盖房,真的雪盖房的话,还“梅"、“香″? ...

这种质疑是可笑的。我亲身多次经历过的事情。冬天北风起云涌,后半夜就下起雪来了,早晨起来一看,雪已经厚厚的压在房顶上。再说你不要管意境真实与否。按主题写一篇评一篇就是了。帮帮金首版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6 2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8-1-16 20:15
有两个美国人,语言学家史蒂夫•汉森(Steve Hansen)和凯伦•帕克(Kellen Parker)建立了一个收集中国各地 ...

中国方言有多少,问谁谁也不知道

点评

过小的可以不用知道,只要知道几个大方言种类,如粤语、客语、闽语、吴语、赣语、官话、湘语与晋语等就可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6 2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发表于 2018-1-16 20: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8-1-16 2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6 20:24
中国方言有多少,问谁谁也不知道

过小的可以不用知道,只要知道几个大方言种类,如粤语、客语、闽语、吴语、赣语、官话、湘语与晋语等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6 2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6 20:42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18-1-16 20:34
过小的可以不用知道,只要知道几个大方言种类,如粤语、客语、闽语、吴语、赣语、官话、湘语与晋语等就可 ...

《切韵》编者陆法言,八大方言难读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8-1-16 21: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8-1-16 21:24 编辑

应该说  陆法言的《切韵》,使多数方言大概都能读全。陆法言   本人也参考古来的韵书,并非都全精通八大方言。
再也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比《切韵》更能切读出一个汉字(各方言)的读音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6 2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8-1-16 21:17
应该说  陆法言的《切韵》,使多数方言大概都能读全。陆法言   本人也参考古来的韵书,并非都全精通八大方 ...

《切韵》的字调多、韵部多,就说明牵涉的方言多。但是韵书的【字调多、韵部多】,并不说明知道或了解的方言多。例如,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字,知道两读,并不一定平仄两读字的所属哪个地区或所属那种方言。例如,【望】字,我们这里只读去声,而不读仄声,同时也不知道读去声的是哪个地区或何种方言。再如,【北】字,我们地区读【bei】,胶东地区读【bo】。又再如,【六】字,我们只读【liu】不读【lu】,也不知道读【lu】的方言或地区。

点评

望本平仄两读,明母阳韵和漾韵,其义同,平声音亡【别用普语读,普语声母和韵母均变了,平声读法可参考康熙字典在线的粤语读法,读的就是那个韵味】,六是入声字,简单来说,liu的读音后面加个塞音k就对了,k音不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00:05
我所用方言,按 北,《唐韻》博墨切。 六, 《正韻》盧谷切,都是很接近正确的读法。但广州话同样也读“盧谷切”。 力竹切 倒是听得到是附近地区的另一种可以听得到读法。 切韵,切出来的读音,基本上是仅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6 2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8-1-16 22: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8-1-16 22:51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1-16 22:21
《切韵》的字调多、韵部多,就说明牵涉的方言多。但是韵书的【字调多、韵部多】,并不说明知道或了解的方 ...

  我所用方言,按 北,《唐韻》博墨切。  六, 《正韻》盧谷切来切读,都是很接近正确的读法。但广州话同样也读“盧谷切”。 力竹切 倒是听得到是附近地区的另一种可以听得到读法。
  切韵,切出来的读音,基本上是仅一个近似的有特征的音类, 具体的地方方言特点是被省略了。应该是无法具体指定地方,仅到大概,但偶然也有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7 00: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8-1-17 00:40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1-16 22:21
《切韵》的字调多、韵部多,就说明牵涉的方言多。但是韵书的【字调多、韵部多】,并不说明知道或了解的方 ...

望本平仄两读,明母阳韵和漾韵,其义同,平声音亡【别用普语读,普语声母和韵母均变了,平声读法可参考康熙字典在线的粤语mong读法,读的就是那个韵味】,六是入声字,简单来说,liu的读音后面加个塞音k就对了,k音不必读出音来,把liu读得很短促就可以了,北的读音也是这样,北,pək,对应于拉丁音标而言类似于bei k
顺便说一下,这些字音在客家话中都能跟广韵拟音高度相同

点评

应该是这样,客家话历史上受外来影响较少,应都能据广韵拟音高度相同。  发表于 2018-1-17 0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03: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17 05:39 编辑
马英 发表于 2018-1-16 20:29
王是狂吧。好大的雪呀,所以梅被雪覆盖了,只有香如故

王是讲北风称王,风大也。这篇诗包含了三篇古诗词的意境和含义。你讲的香如故,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狂也可。但我有一篇小诗形容风大的,已用过,故避之!狂,风更大!王,风较弱,更精准一些。一

点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0 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7 06: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7 06:09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8-1-17 00:05
望本平仄两读,明母阳韵和漾韵,其义同,平声音亡【别用普语读,普语声母和韵母均变了,平声读法可参考康熙字典在线的粤语mong读法,读的就是那个韵味】,六是入声字,简单来说,liu的读音后面加个塞音k就对了,k音不必读出音来,把liu读得很短促就可以了,北的读音也是这样,北,pək,对应于拉丁音标而言类似于bei k
顺便说一下,这些字音在客家话中都能跟广韵拟音高度相同
【北,pək,对应于拉丁音标而言类似于bei k】,但是,无法对应和近似胶东的【bo】或【b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发表于 2018-1-17 10: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4: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韵之争,就是古韵和普通话声韵之争。在普通话的语言大环境下到底谁是声韵的主宰?答案是明明白白的。是不是问题的问题,时间长短的问题。

点评

你这说法不对。何来声韵之争?你说你的普通话,他说他的广东话,碍着谁了?哪来的声韵之争? 如果说关于诗词用韵的争论,按照双轨制,愿意用新韵你就用新韵,不愿用新韵你就用旧韵,谁逼迫你用什么韵了?所以实际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1 1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14: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古韵和新韵列出的押韵的字读起来不合韵?其原因是脱离了语言大环境。当代是普通话语言大环境,在这个语言大环境下产生的普通话声韵的韵字肯定合韵,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而其押韵的字是根据韵母相同、韵腹相同选用。又在谈声韵了,感到有必要顶上来供大家讨论,以利中华传统诗词的伟大复兴创造必要的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4-20 18:4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哑巴诗,讲什么声韵。诗无声不为诗。全都胡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4-20 2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4-20 20:34 编辑

[quote]唐尧 发表于 2018-1-17 03:28
王是讲北风称王,风大也。这篇诗包含了三篇古诗词的意境和含义。你讲的香如故,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30/PWRNUYMERNMEKOXVB.shtml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又【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又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4-20 20: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4-20 20:21 编辑

這 "王" 字讀去聲, 第三次犯擠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0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4-20 20:19
這 "王" 字讀去聲, 第三次犯擠韻了。

在“普通话声韵”里,不存在撞韵、串韵、挤韵等规矩。好好学习一下唐尧的“普通话声韵”格律理论和“不四不三平仄法则”吧。如有弄不懂的问题,可在唐尧任何主题帖里跟帖提问。你要发言,就按此主题发言。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4-21 1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 "普通话声韵",只有你一个人玩,水准如小学鸡,无法无规,像疯子打醉拳。

贴版干啥? 还不是上来给众人讪笑、奚落、蹧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292

帖子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
贡献
1685
金钱
2012
发表于 2018-4-21 1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5 06:26
诗歌用韵,对诗歌的质量并没有影响,有什么好争?
但总有一些人喜欢沽名钓誉,搞一些不三不四的玩意。废 ...

这个论评虽然尖刻了些,但还是有道理的。平水也好,新韵也好,习惯罢了,不必以韵害诗。总想着要朝着一个方向进行法理统一,这不是诗词之兴。繁荣,就当多方向发展,百花齐放才是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21 1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18 14:19
声韵之争,就是古韵和普通话声韵之争。在普通话的语言大环境下到底谁是声韵的主宰?答案是明明白白的。是不 ...

你这说法不对。何来声韵之争?你说你的普通话,他说他的广东话,碍着谁了?哪来的声韵之争?
如果说关于诗词用韵的争论,按照双轨制,愿意用新韵你就用新韵,不愿用新韵你就用旧韵,谁逼迫你用什么韵了?所以实际无争。
现在有争论的只是一些人故意的歪理邪说和胡说八道,比如想当当新韵皇帝等等,其目的只是通过灌水增大发帖量而已------实际网站并不欢迎这类水贴和骂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13: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4-21 10:15
你这 "普通话声韵",只有你一个人玩,水准如小学鸡,无法无规,像疯子打醉拳。

贴版干啥? 还不是上来给众 ...

又一次落荒而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13: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4-21 10:56
你这说法不对。何来声韵之争?你说你的普通话,他说他的广东话,碍着谁了?哪来的声韵之争?
如果说关于 ...

君不见?有奖诗词大赛几乎全规定只允许“平水韵”诗词,其它韵免谈。这就是“平水韵”利用其先天优势排挤其它韵争天下企图一统诗韵的有力证明。最近作了一次小范圍当代诗词的初中文化以上档次的调查,结果反映是“平水韵”诗大部份不合韵,不好听,记不住。谈到唐诗宋词用普通话也有不合韵,学生们认为古代没有普通话,用现代普通话读不合韵是很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2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声韵之辩出现了突破!可能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古韵将开始退出诗词声韵历史舞台,普通话声韵将开始登上诗词声韵历史舞台。

点评

古韵将开始退出诗词声韵历史舞台 --------何以见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26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4-22 20:34
这次声韵之辩出现了突破!可能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古韵将开始退出诗词声韵历史舞台,普通话声韵将开始登上 ...

古韵将开始退出诗词声韵历史舞台

--------何以见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17: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好诗友,你好!你要看的“语言大环境”帖子北山副站长已经解开。今顶上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1334

帖子

51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2
贡献
1443
金钱
1832
发表于 2018-7-7 21: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大环境是普通话 但是普通话也不是万能的
用普通话就写不了近体诗 因为普通话的平仄和平水韵的平仄是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1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