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9348
3万
金牌会员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4:20 雨梦论诗持字字必论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8:12 陆游大拗大多是救了的。不救者乃大意也。不承认别体(如吴心如,及学诗百法作者)如顺风调,折腰体均认为 ...
1779
1万
7万
论坛元老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1:21 杜诗的五言律诗中,就有“仄平仄仄仄”式19句——这与赵氏的“第三字仄,第一字必平”并不相合。遥握。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1:34 顺风调、折腰体,是失粘不失对的,可看作近体的变格——与拗律既失粘又失对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些都可看作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5:14 我是将调声与拗分开的,不然不能解释,大拗不救也是归入律诗的情况。既然不救也能归入律诗,那么所谓的“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07 杜甫三仄尾诗有150多句,19句不相合的病句是偏多.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11 失对为江左体,杜秋娘之劝君莫惜。。。即是。唐诗中至少几百首,我在书中已全部圈点,只是无心整理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0:53 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在不论救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这三个句式都是可用的。故不救的只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15 归入律诗的非律句还有哩,如八月湖水之类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22 平平仄仄平//此句式若算,那绝大部分第一字俱论,五万句才193句犯孤平.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27 仄平平仄平//其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属本句异位(一三)互救句。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24 平平平仄平//非标准句式,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里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37 个人认为,应从多人多首统计。各占50%即为可救可不救,不救占30%为救为好,不救也可以。占10%为病句,小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2:44 从唐宋诗的总体来看,我还是支持以救为好的。毕竟就是按我的观点来讲吧,调声也是一种技巧吧。 再说陆游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9:15 其它是无意识地救了?所谓“按随机言”行不通,诗界整体而言未救的必竟是少数,而未救的造成大多是大意,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2:38 对于这个句式,我是以拗救句称之的,即可以救上句失平拗的。虽然在上句不拗时,也是常用的。同理,平平平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8:54 拗句:凡与标淮律句句式不同的均为拗句。可分为: 1.非律句,原则上不属格律诗句(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9:28 拗救句指本身被救,如;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救拗句指去救他句,如;仄仄/仄平(孤平)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4 09:23 如果不论救,那么也只能按随机概率计算,即救或不救都是无意识的。从唐人律诗的情况看,“小拗可救可不救 ...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4 09:29 我的律句观有7个,即四个标律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再加三个等律句:平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9:40 是事实不否定,那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也在近体出现,能否认为其合律呢?诗中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9:41 多不合拗句定义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坚诗友勋章
勤勉版主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