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潭州雨梦

王安石五言律诗(175 首)析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4:20
雨梦论诗持字字必论观点。

杜诗的五言律诗中,就有“仄平仄仄仄”式19句——这与赵氏的“第三字仄,第一字必平”并不相合。遥握。

对于“仄仄平平仄”句,其第一字不论的,在杜诗中就是如此。我在搜韵网搜杜甫五律诗,在前三首中,就发现两句用了“平仄平平仄”式。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遥握。

点评

杜甫三仄尾诗有150多句,19句不相合的病句是偏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8:12
陆游大拗大多是救了的。不救者乃大意也。不承认别体(如吴心如,及学诗百法作者)如顺风调,折腰体均认为 ...

顺风调、折腰体,是失粘不失对的,可看作近体的变格——与拗律既失粘又失对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些都可看作是律有别体的,我们还是要承认的。遥握。

点评

失对为江左体,杜秋娘之劝君莫惜。。。即是。唐诗中至少几百首,我在书中已全部圈点,只是无心整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1:21
杜诗的五言律诗中,就有“仄平仄仄仄”式19句——这与赵氏的“第三字仄,第一字必平”并不相合。遥握。

...

杜甫三仄尾诗有150多句,19句不相合的病句是偏多.

点评

谢谢。仄平仄仄仄,其第一字还是以平为好的。在这里只是说明杜甫也用过该句式而已。 但对于“平仄平平仄”句,在搜韵网查杜甫五言律诗,其前三首就有两句用了,这足可说明,平仄平平仄句在唐人也是常用的。我将“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1:34
顺风调、折腰体,是失粘不失对的,可看作近体的变格——与拗律既失粘又失对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些都可看作 ...

失对为江左体,杜秋娘之劝君莫惜。。。即是。唐诗中至少几百首,我在书中已全部圈点,只是无心整理

点评

谢谢说明。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5:14
我是将调声与拗分开的,不然不能解释,大拗不救也是归入律诗的情况。既然不救也能归入律诗,那么所谓的“ ...

归入律诗的非律句还有哩,如八月湖水之类

点评

是的。此类非律句,其实也是大拗句。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是称之为平收大拗句式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52
在唐宋诗中,非律句也是常见的(我是看作大拗句的)。所以对于是否是律诗,我是以律句占多来判断的。我将律诗分为两半,在各半中,律句是必须过半的,否则就直接定为拗律。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07
杜甫三仄尾诗有150多句,19句不相合的病句是偏多.

谢谢。仄平仄仄仄,其第一字还是以平为好的。在这里只是说明杜甫也用过该句式而已。
但对于“平仄平平仄”句,在搜韵网查杜甫五言律诗,其前三首就有两句用了,这足可说明,平仄平平仄句在唐人也是常用的。我将“平仄平平仄”与“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一样称作等律句应该是可以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诗病
9.上尾病联(2例)
秦征天下材,入作阿房宫。
晨兴望南山,不见南山根。
雨梦按:材疑树误

10.非律句(4例)
晨兴望南山/平平仄平平
云南暗蛟螭/平平仄平平
蘧蘧独迟明/平平仄平平
垣屋荒葛藟/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二字误为平,非大拗句)
12.三平尾(4)
不见南山根    岂但焚人功    佛古但泥多    的皪成玙璠

13.平头诗(1首)重游草堂
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沈。(屋平头)
鹤有思颙意,鹰无恋遁心。
禅房闭深竹,斋钵度遥岑。
寂寞黄尘里,金身倚一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11
失对为江左体,杜秋娘之劝君莫惜。。。即是。唐诗中至少几百首,我在书中已全部圈点,只是无心整理 ...

谢谢说明。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0:53
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在不论救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这三个句式都是可用的。故不救的只 ...

平平仄仄平//此句式若算,那绝大部分第一字俱论,五万句才193句犯孤平.

点评

孤平句因其极少,我将其列为禁忌,应该是对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49
平平仄仄平是标律句。中平平仄平是拗救句,在平仄理解上,与其它三个等律句也还是有区别的。遥握。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提到:律句有七个,即四个标律句加三个等律句。而中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只是视同合律——是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0:53
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在不论救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这三个句式都是可用的。故不救的只 ...

平平平仄平//非标准句式,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里

点评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都是标律句平平仄仄平的变式。但因其都可救上句的失平拗,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15
归入律诗的非律句还有哩,如八月湖水之类

在唐宋诗中,非律句也是常见的(我是看作大拗句的)。所以对于是否是律诗,我是以律句占多来判断的。我将律诗分为两半,在各半中,律句是必须过半的,否则就直接定为拗律。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0:53
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在不论救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这三个句式都是可用的。故不救的只 ...

仄平平仄平//其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属本句异位(一三)互救句。

点评

对于这个句式,我是以拗救句称之的,即可以救上句失平拗的。虽然在上句不拗时,也是常用的。同理,平平平仄平,也是如此。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22
平平仄仄平//此句式若算,那绝大部分第一字俱论,五万句才193句犯孤平.

平平仄仄平是标律句。中平平仄平是拗救句,在平仄理解上,与其它三个等律句也还是有区别的。遥握。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提到:律句有七个,即四个标律句加三个等律句。而中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只是视同合律——是拗律句吧。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2: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0:53
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在不论救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这三个句式都是可用的。故不救的只 ...

个人认为,应从多人多首统计。各占50%即为可救可不救,不救占30%为救为好,不救也可以。占10%为病句,小于1%的为忌,占0.5%以下为大忌

点评

从唐宋诗的总体来看,我还是支持以救为好的。毕竟就是按我的观点来讲吧,调声也是一种技巧吧。 再说陆游诗吧,若按随机言,不救的当有27句,然实际情形是只有18句,这也可说明,另有9句他是有意识的救了。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27
仄平平仄平//其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属本句异位(一三)互救句。

对于这个句式,我是以拗救句称之的,即可以救上句失平拗的。虽然在上句不拗时,也是常用的。同理,平平平仄平,也是如此。遥握。

点评

拗救句指本身被救,如;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救拗句指去救他句,如;仄仄/仄平(孤平)/仄(小拗句),平平/平仄(孤仄)/平(救拗句)他们平仄对称,实成他句互救。即上句孤平,下句孤仄,互补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24
平平平仄平//非标准句式,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里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都是标律句平平仄仄平的变式。但因其都可救上句的失平拗,故我称之拗救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37
个人认为,应从多人多首统计。各占50%即为可救可不救,不救占30%为救为好,不救也可以。占10%为病句,小 ...

从唐宋诗的总体来看,我还是支持以救为好的。毕竟就是按我的观点来讲吧,调声也是一种技巧吧。
再说陆游诗吧,若按随机言,不救的当有27句,然实际情形是只有18句,这也可说明,另有9句他是有意识的救了。遥握。

点评

其它是无意识地救了?所谓“按随机言”行不通,诗界整体而言未救的必竟是少数,而未救的造成大多是大意,也有无知造成。诗词创作与诗格知识远比古代普及,倒现在仍为一些理论争论不休。古代亦可想而知。少时从王力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22
平平仄仄平//此句式若算,那绝大部分第一字俱论,五万句才193句犯孤平.

孤平句因其极少,我将其列为禁忌,应该是对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2: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2:15
归入律诗的非律句还有哩,如八月湖水之类

是的。此类非律句,其实也是大拗句。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是称之为平收大拗句式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08: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拗句:凡与标淮律句句式不同的均为拗句。可分为:
1.非律句,原则上不属格律诗句(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2.拗句:(狭义,为律诗所容许的拗句)
2.1.标拗句:已救或不须他救的拗句。(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及有争议的仄仄平平平)
2.2.准拗句:须他救的拗句。(中仄中仄仄/大拗句,仄仄仄平仄/小拗句,仄平仄仄平/孤平句,
非律句为避免与准拗句混淆,不应称大拗句

点评

我的律句观有7个,即四个标律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再加三个等律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视同合律句的有三个(一个特拗句,两个拗救句):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0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2:44
从唐宋诗的总体来看,我还是支持以救为好的。毕竟就是按我的观点来讲吧,调声也是一种技巧吧。
再说陆游 ...

其它是无意识地救了?所谓“按随机言”行不通,诗界整体而言未救的必竟是少数,而未救的造成大多是大意,也有无知造成。诗词创作与诗格知识远比古代普及,倒现在仍为一些理论争论不休。古代亦可想而知。少时从王力诗论,小拗多采用不救,如今也懒得去改了。想必古代亦有持大拗不救的塾师,恐怕贾岛就算一个。他的大拗句有22例,10例未救;小拗37例救了,22例未救,故可猜测他或许持(王力式的)大拗小拗可救可不救观

点评

如果不论救,那么也只能按随机概率计算,即救或不救都是无意识的。从唐人律诗的情况看,“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是事实存在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4 09: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9:15
其它是无意识地救了?所谓“按随机言”行不通,诗界整体而言未救的必竟是少数,而未救的造成大多是大意, ...

如果不论救,那么也只能按随机概率计算,即救或不救都是无意识的。从唐人律诗的情况看,“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是事实存在的。遥握。

点评

是事实不否定,那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也在近体出现,能否认为其合律呢?诗中必有弊病,才可能指出,不然是无的放矢。如不准随处小便,这个规定没错,但总有人情急无奈中,或无视卫生的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09: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22:38
对于这个句式,我是以拗救句称之的,即可以救上句失平拗的。虽然在上句不拗时,也是常用的。同理,平平平 ...

拗救句指本身被救,如;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救拗句指去救他句,如;仄仄/仄平(孤平)/仄(小拗句),平平/平仄(孤仄)/平(救拗句)他们平仄对称,实成他句互救。即上句孤平,下句孤仄,互补平仄之不足。

点评

我讲拗救句的概念是指能救出句之拗。遥握。 对于孤平自救句,我更倾向于是规避,而不是自救。(用三救一好象救得远了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4 0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8:54
拗句:凡与标淮律句句式不同的均为拗句。可分为:
1.非律句,原则上不属格律诗句(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 ...

我的律句观有7个,即四个标律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再加三个等律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视同合律句的有三个(一个特拗句,两个拗救句):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除了以上10个句,皆定为拗句。遥握。

点评

多不合拗句定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4 09: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9:28
拗救句指本身被救,如;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救拗句指去救他句,如;仄仄/仄平(孤平) ...

我讲拗救句的概念是指能救出句之拗。遥握。
对于孤平自救句,我更倾向于是规避,而不是自救。(用三救一好象救得远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09: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4 09:23
如果不论救,那么也只能按随机概率计算,即救或不救都是无意识的。从唐人律诗的情况看,“小拗可救可不救 ...

是事实不否定,那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也在近体出现,能否认为其合律呢?诗中必有弊病,才可能指出,不然是无的放矢。如不准随处小便,这个规定没错,但总有人情急无奈中,或无视卫生的要犯此规定,事实也并不少见-样

点评

谢谢。对于孤平、特拗句式,我虽与你救说有异(我用规避),但效果还是一样的,只是我的说法更加强调吧。在律诗中,出现平收句大拗的情况,如果他在唐人律诗中出现情况极少(我认同你对大忌看法:当少于千分之二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0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4 09:29
我的律句观有7个,即四个标律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再加三个等律句:平 ...

多不合拗句定义

点评

对于五言大拗句的定义(特拗句是其中之一),我是按二四同平或同仄来定的。我对诗律的观点是凭自己的理解来写的,并不只是抄于书本或某一人的观点。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4 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4 0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4 09:56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4 09:40
是事实不否定,那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也在近体出现,能否认为其合律呢?诗中 ...


谢谢。对于孤平、特拗句式,我虽与你救说有异(我用规避),但效果还是一样的,只是我的说法更加强调吧。在律诗中,出现平收句大拗的情况,如果他在唐人律诗中出现情况极少(我认同你对大忌看法:当少于千分之二时,视为大忌),则可认作例外的。又作为律诗,拗句总是不能多用的。有些律诗,拗句较多的,我是将他认作拗律的——不作近体诗看。遥握。

杜甫诗:
野亭逼湖水,仄平仄平仄,(大拗)
歇马高林间。仄仄平平平。(本联下句三平尾)
鼍吼风奔浪,平仄平平仄,(等律句)
鱼跳日映山。平平仄仄平。(标律句)
暂游阻词伯,仄平仄平仄,(大拗)
却望怀青关。仄中平平平。(本联下句三平尾)
霭霭生云雾,仄仄平平仄,(标律句)
唯应促驾还。仄平仄仄平。(等律句)
这首诗的大拗句及禁忌句就占了四句,由此可定这首诗应归入拗律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4 1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五言大拗句的定义(特拗句是其中之一),我是按二四同平或同仄来定的。我对诗律的观点是凭自己的理解来写的,并不只是抄于书本或某一人的观点。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