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潭州雨梦

王安石五言律诗(175 首)析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4: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4:13
规避四连平为何不以不变应万变呢?应老老实实按标律句写。既然第四字拗平而不可改的情况下,三字拗仄为唯 ...

那是写不来诗的人的诳语。

点评

你也可这么认为。但直接用规避不是更好?既更能理让人解,同时也更为强调。效果是绝对强于救说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4: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邂逅 发表于 2017-6-3 14:54
这是学术研讨,锱铢必纠,何来人情理解!

路过,学习!

谢谢。我是指在理解上有不同观点的,往往容易在用词上过火。我的说法,只是委婉说法罢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5: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4:17
不言救,却用断断两字,其强调性是远胜于救的。我的观点是,用规避更能说明断断两字的含意。遥握。 ...

我作联多写韵句,再考虑对出句也。特别是步韵和诗。

点评

常写诗的,以联句为基础,扩句成诗的多有。在这个上,我是没有资格讲话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5: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4:17
不言救,却用断断两字,其强调性是远胜于救的。我的观点是,用规避更能说明断断两字的含意。遥握。 ...

救诗界通用语,用规避未免标新立异,只是玩弄字面上的功夫,非关理论的创新。诗界大多还是认可拗救的。

点评

并非字面上的不同。我因为对孤平句是持禁忌的观点,所以对孤平自救说,也不是很认同的。既然是禁忌,第一字用仄了,其第三字还能不改为平字吗?!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5: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5:00
我作联多写韵句,再考虑对出句也。特别是步韵和诗。

常写诗的,以联句为基础,扩句成诗的多有。在这个上,我是没有资格讲话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5: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4:30
对于救,我是从调声上来理解的。所以我不会否定他人的救。我否定的只是“救了就是合律,不救就不合律”这 ...

调声即调平仄,调平仄即为合声韵,合声韵即为合律。

点评

我是将调声与拗分开的,不然不能解释,大拗不救也是归入律诗的情况。既然不救也能归入律诗,那么所谓的“救了就是合律”这点,也就自然的不攻自破了。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5: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4:58
那是写不来诗的人的诳语。


你也可这么认为。但直接用规避不是更好?既更能让人理解,同时也更为强调。效果是绝对强于救说的。遥握。

点评

规避只是个口号,措施即是调声,实践乃拗救,结果是“仍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5: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5:04
救诗界通用语,用规避未免标新立异,只是玩弄字面上的功夫,非关理论的创新。诗界大多还是认可拗救的。 ...

并非字面上的不同。我因为对孤平句是持禁忌的观点,所以对孤平自救说,也不是很认同的。既然是禁忌,第一字用仄了,其第三字还能不改为平字吗?!遥握。

点评

改三救一为本句自救,也可以采用他句同位补救。若不取二者之一,则为大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7: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5: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5:06
调声即调平仄,调平仄即为合声韵,合声韵即为合律。

我是将调声与拗分开的,不然不能解释,大拗不救也是归入律诗的情况。既然不救也能归入律诗,那么所谓的“救了就是合律”这点,也就自然的不攻自破了。遥握。

点评

归入律诗的非律句还有哩,如八月湖水之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15
不救者不是大意则属无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7: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5:11
并非字面上的不同。我因为对孤平句是持禁忌的观点,所以对孤平自救说,也不是很认同的。既然是禁忌,第一 ...

改三救一为本句自救,也可以采用他句同位补救。若不取二者之一,则为大忌。

点评

孤平他句救,在目前情况下,还是没有多少人能认同的。对于本句自救认同的人多。我是直接以规避来理解的——为何规避,因他是禁忌句啊。  发表于 2017-6-3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7: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5:14
我是将调声与拗分开的,不然不能解释,大拗不救也是归入律诗的情况。既然不救也能归入律诗,那么所谓的“ ...

不救者不是大意则属无知。

点评

贾岛律诗中多有大拗不救的。韩愈的诗也是如此。同样你比对过的陆游的诗也有这种情况。如果说,唐时律尚未定型,那么在陆游的时候总该定型了吧。我们能说陆游对此无知吗?!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7: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5:08
你也可这么认为。但直接用规避不是更好?既更能让人理解,同时也更为强调。效果是绝对强于救说的。遥握。 ...

规避只是个口号,措施即是调声,实践乃拗救,结果是“仍律”。

点评

在调声这点上,我们观点一致。但规避的要求则是强于救的。赵氏为何不说本句“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的第三字是救呢——但用了断断!而当上句拗时却用“下句中平平仄平的第三字必平以救上句拗”呢。这种区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7: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2:44
如是为低标准要求。受一三不论之惑也。你可去了解一下换头论,双换头为最好。 ...

注意,双换头是韵律最高境界,平平换仄仄,仄仄换平平,平仄换仄平(平仄平平仄,下句双换头成仄平仄仄平,即孤平他救法),仄平换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亦为孤平他救法)。单换头只能同平,不能同仄,如仄仄平平仄,不能单换成仄平仄仄平,只能同平成平平仄仄平,这样可以避免孤平句产生。不同仄如平平平仄仄,允许平仄仄平平,及仄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仄允许平仄仄平平。(两句均为自救句,该联又为他句互救联)

点评

你可以认为双换头最好。然实际情形却是第一字多不论的(除“平平仄仄平”句的首字为有条件的不论外)。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7: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7:24
规避只是个口号,措施即是调声,实践乃拗救,结果是“仍律”。

在调声这点上,我们观点一致。但规避的要求则是强于救的。赵氏为何不说本句“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的第三字是救呢——但用了断断!而当上句拗时却用“下句中平平仄平的第三字必平以救上句拗”呢。这种区分,我们不应否认。虽然结果一样,但其语气就不一样,强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遥握。
我的观点是,须规避的,其句式是一定的,它是带有强制性的。而救却只一种提倡。“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不正是对此最好的说明!问潭版好。

点评

“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不符合王士稹之论,而赵氏是偷学其舅,实于业未精。小拗犯孤平,王力仅依其在第三位置,显然不适。孤仄才为小拗,才是可救可不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8:21
注意,赵氏在自救例论述中均未使用救字,包括孤平拗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7:21
不救者不是大意则属无知。

贾岛律诗中多有大拗不救的。韩愈的诗也是如此。同样你比对过的陆游的诗也有这种情况。如果说,唐时律尚未定型,那么在陆游的时候总该定型了吧。我们能说陆游对此无知吗?!遥握。

点评

陆游大拗大多是救了的。不救者乃大意也。不承认别体(如吴心如,及学诗百法作者)如顺风调,折腰体均认为是作者一时大意。但此类必竟太多,故成别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8: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7:19
改三救一为本句自救,也可以采用他句同位补救。若不取二者之一,则为大忌。 ...


孤平他句救,在目前情况下,还是没有多少人能认同的。对于本句自救认同的人多。我是直接以规避来理解的——为何规避,因他是禁忌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8: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8:03
贾岛律诗中多有大拗不救的。韩愈的诗也是如此。同样你比对过的陆游的诗也有这种情况。如果说,唐时律尚未 ...

陆游大拗大多是救了的。不救者乃大意也。不承认别体(如吴心如,及学诗百法作者)如顺风调,折腰体均认为是作者一时大意。但此类必竟太多,故成别体。

点评

顺风调、折腰体,是失粘不失对的,可看作近体的变格——与拗律既失粘又失对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些都可看作是律有别体的,我们还是要承认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1:34
其大拗句共有句,按机率计算,其不救的该有27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三种句式都是可用的)。然只有18句是不救的(即用了平平仄仄平)。——这说明有意识的救的只是9句,占了三分之一(9/27)。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8: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7:59
在调声这点上,我们观点一致。但规避的要求则是强于救的。赵氏为何不说本句“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注意,赵氏在自救例论述中均未使用救字,包括孤平拗救。

点评

是的。我对孤平自救也是不很认同的。我是直接将孤平句视为禁忌句。那么既然是禁忌句,还有不避之理?!我更倾向于用规避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8: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8:12
陆游大拗大多是救了的。不救者乃大意也。不承认别体(如吴心如,及学诗百法作者)如顺风调,折腰体均认为 ...


其大拗句共有81句,按机率计算,其不救的该有27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三种句式都是可用的)。然只有18句是不救的(即用了平平仄仄平)。——这说明有意识的救的只是9句,占了三分之一(9/27)。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8: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8:15
注意,赵氏在自救例论述中均未使用救字,包括孤平拗救。

是的。我对孤平自救也是不很认同的。我是直接将孤平句视为禁忌句。那么既然是禁忌句,还有不避之理?!我更倾向于用规避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8: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7:59
在调声这点上,我们观点一致。但规避的要求则是强于救的。赵氏为何不说本句“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不符合王士稹之论,而赵氏是偷学其舅,实于业未精。小拗犯孤平,王力仅依其在第三位置,显然不适。孤仄才为小拗,才是可救可不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8: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岛律诗中多有大拗不救的。韩愈的诗也是如此//
你作过统计吗?可拿数据说话。

点评

贾岛诗大拗“中仄中仄仄”的有18例。其中有7处是不救的。以机率计不救的该有6句,却有7处未救,显然在贾岛诗中,是没有大拗需救的概念的。——这个例子,我可是能够拿出的。 附例子: 池满风吹竹,时时得爽神。声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8: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8:23
贾岛律诗中多有大拗不救的。韩愈的诗也是如此//
你作过统计吗?可拿数据说话。 ...

贾岛诗大拗“中仄中仄仄”的有18例。其中有7处是不救的。以机率计不救的该有6句,却有7处未救,显然在贾岛诗中,是没有大拗需救的概念的。——这个例子,我可是能够拿出的。
附例子:
池满风吹竹,时时得爽神。声齐雏鸟语,画卷老僧真。月出行几步,花开到四邻。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秋宵已难曙,漏向二更分。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会自东浮去,将何欲致君。
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梦泽吞楚大,闽山阨①海丛。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前日独拘束,披衣起晓钟。
闲宵因集会①,柱史话先生。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谁伴南斋宿,月高霜满城。
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落日收病①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韩愈独钓诗
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有两句大拗皆未救)

点评

救与不救,机率各占50%,而救的机率明显大于未救,这能证明贾岛诗中,是没有大拗需救的概念吗?接近50%或超过50%才可为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19: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17:49
注意,双换头是韵律最高境界,平平换仄仄,仄仄换平平,平仄换仄平(平仄平平仄,下句双换头成仄平仄仄平 ...

你可以认为双换头最好。然实际情形却是第一字多不论的(除“平平仄仄平”句的首字为有条件的不论外)。遥握。

点评

双换头最好不是我的认为,而是古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0:37
四种句式中平平仄仄,及仄平平仄仄因是己救句式,可以不统计,平平仄仄平因涉孤平亦可排除,那么光统计仄仄平平仄句式,你任选有一百首以上的诗人,作个统计看“实际情形却是第一字多不论的”是否有诗例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9:06
你可以认为双换头最好。然实际情形却是第一字多不论的(除“平平仄仄平”句的首字为有条件的不论外)。遥 ...

四种句式中平平仄仄,及仄平平仄仄因是己救句式,可以不统计,平平仄仄平因涉孤平亦可排除,那么光统计仄仄平平仄句式,你任选有一百首以上的诗人,作个统计看“实际情形却是第一字多不论的”是否有诗例支持。

点评

在杜诗中“仄仄平平仄”句,其第一字是不论的,查搜韵网杜甫五言律诗,前三首就有两句用了平仄平平仄。崩石欹山树;之子时相见;  发表于 2017-6-3 2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0: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9:06
你可以认为双换头最好。然实际情形却是第一字多不论的(除“平平仄仄平”句的首字为有条件的不论外)。遥 ...

双换头最好不是我的认为,而是古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3 21:17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0:36
四种句式中平平仄仄,及仄平平仄仄因是己救句式,可以不统计,平平仄仄平因涉孤平亦可排除,那么光统计仄 ...


杜诗的五言律诗中,就有“仄平仄仄仄”式19句——这与赵氏的“第三字仄,第一字必平”并不相合。遥握。

又仄仄平平仄句,其第一字不论的,在杜诗中就是如此。我在搜韵网搜杜甫五律诗,在前三首中,就发现两句用了“平仄平平仄”式。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2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3 18:56
贾岛诗大拗“中仄中仄仄”的有18例。其中有7处是不救的。以机率计不救的该有6句,却有7处未救,显然在贾 ...

救与不救,机率各占50%,而救的机率明显大于未救,这能证明贾岛诗中,是没有大拗需救的概念吗?接近50%或超过50%才可为证。

点评

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在不论救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这三个句式都是可用的。故不救的只是平平仄仄平句式,从概率言不救的句式占三分之一。即使不论救的,则也有三分之二是救的形式出现。所以从严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0:37
双换头最好不是我的认为,而是古汌

在换头中有讲到第一字不换,非大病的。——其实就是不忌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3 20: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6-3 20:46
救与不救,机率各占50%,而救的机率明显大于未救,这能证明贾岛诗中,是没有大拗需救的概念吗?接近50%或 ...

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在不论救时,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这三个句式都是可用的。故不救的只是平平仄仄平句式,从概率言不救的句式占三分之一。即使不论救的,则也有三分之二是救的形式出现。所以从严谨上分析,是要从如果不救,会有多少是不救的情形来分析。遥握。

点评

个人认为,应从多人多首统计。各占50%即为可救可不救,不救占30%为救为好,不救也可以。占10%为病句,小于1%的为忌,占0.5%以下为大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37
仄平平仄平//其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属本句异位(一三)互救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27
平平平仄平//非标准句式,归属平平仄仄平句式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24
平平仄仄平//此句式若算,那绝大部分第一字俱论,五万句才193句犯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