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许传刚

关于大拗救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0 0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5-19 07:32
题目“大拗无法救”,宜改为“大拗必须救,不救也拿你没办法”

题目的不严谨,就已经是个笑话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0 06: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0 06:50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19 23:43
这里混的人没几个有真才实料,无非度上一娘,然后吱吱歪歪。让它们写诗,当场尿遁。 ...

我在上世纪80年代看的就是王力的诗词格律,故能写出几首虽不象样但也合律的诗词来。写得怎样?还请君来定夺。
五律(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三桥久未行,
袅袅柳风迎。
眼失群芳艳,
心从一水清。
平波时泼剌,
渔唱任纵横。
南岸炊烟起,
依依向晚晴。
这是第一次写的五律。


满江红(记六四)
(1989年于华埠)
促促琴声,谁堪听?悄然愁结。
遥望处,寒郊犬斗,腥风淅冽。
泪看青稞忧鼠啮,心悬赤县除饕餮。
忽吵吵,鸡豕笑吾痴,何悲咽?

感“五四”,谁慰悦?
叹“六四”,空情切!
只狂潮嚣荡,迷羔猖獗。
风静波平真可羡,旗开血染何须说!
但思今,鼠餮尽除无?弦音绝。


五律(冬莲语)
(1990年于华埠,依词韵)
不恨霜冰冻,
常思昔日容。
淡妆春雨后,
清馥暑风中。
裙曳凌波绿,
颦开映日红。
今虽形色改,
依旧洁心同。
容字必用,那就用词韵吧。

又91年后,基本绝笔,所以现在要写也是不如那时的。
附近期一首回文诗。是因觉得难,故试着和一首:
回文诗(春日)
(2017.5.6)
天阳艳染绿川长,袅袅春丝柳嫰黄。
圆露缀花初日暖,正心从物景风凉。
年时寄望还勤谨,月旦悬评敢放狂。
蝉鬓着兰芳郁郁,烟轻淡竹翠前堂。
回文:
堂前翠竹淡轻烟,郁郁芳兰着鬓蝉。
狂放敢评悬旦月,谨勤还望寄时年。
凉风景物从心正,暖日初花缀露圆。
黄嫰柳丝春袅袅,长川绿染艳阳天。
注:依半山楼主人韵。看他人都是和写秋日的。我不想雷同,那就写春日吧。
附原玉:
秋日
天排雁字一行长,遣兴将诗赋菊黄。
圆日落波凌照晚,淡山晴爽送风凉。
年年到眼迷云乱,郁郁吟怀酒客狂。
蝉唱数声秋色暮,烟尘锁处望高堂。
回文
堂高望处锁尘烟,暮色秋声数唱蝉。
狂客酒怀吟郁郁,乱云迷眼到年年。
凉风送爽晴山淡,晚照凌波落日圆。
黄菊赋诗将兴遣,长行一字雁排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5-20 07:2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9 12:21
访网友开会等出外一个半月,不来上网,不再烦你们了。对此文作个归纳
1.题目没问题。根据针叶林的解释:一 ...

11.本楼帖子虽多,针对主贴内容的却一个也没有,难道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确实正确的?

……
今天读了一遍,许先生的质疑有些道理,“平平仄平仄”有人解释为三拗四救,有人解释为四拗三救,解释不免有矛盾之处,现象是不错的。
      至于“仄仄平仄仄”,下句第三字以平救,正是元兢调声术的承平法,许先生强调二四节奏点,但据我观察,唐代上下句平仄平衡的重要性高于二四分明。大拗无法救的结论不适合实情。
       许先生的质疑文章还是很好的,希望多些这样的文章,我看题目否定内容实在太轻率了。

点评

这篇文章根本就是连拗救都不懂的人写出来。还说什么有些道理。平平仄平仄,谁说四拗三救了?你写诗先写第四字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0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0 07: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19 23:09
诗句是讲究节奏的,因为句中的中心位置双平不全而导致舒缓不了,这就是孤平带来的危害。所以,四句标准句 ...

诗句是讲究节奏的,因为句中的中心位置双平不全而导致舒缓不了,这就是孤平带来的危害。所以,四句标准句都会出现孤平的现象。什么仄尾无孤平,纯属扯淡。启功也就能写一手好字,他所谓的“理论”只是个笑话,偏偏有人迷信,太可笑了。
王力在两岸三地均享有崇高的地位,你们这些三脚猫连个屁都算不上,还批他?


------这位是乱说一通!这和启功有啥关系?仄收句无孤平之忌,王力启功是一致的,不知你在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0 07: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0 07:46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5-20 07:23
11.本楼帖子虽多,针对主贴内容的却一个也没有,难道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确实正确的?

……

对于大拗,有救有不救,但不能因此就轻率的下结论:大拗无法救。这样的题目,就让人就笑掉牙了。遥握。
又对于特拗句:平平仄平仄,我与潭版有过交流。无论是三救四说,还是四救三说,都是错误的。该句本就不存在救的问题。对于该句,首先承认拗了,再者又说明了特殊,故有特拗之名——因为唐人常用,故作准律句(等同于:平平平仄仄)。既是准律句了,何需相救之说。对于我这个观点,潭版甚是认同。遥握。

点评

许先生是从理论上推导的,不是举反证得出结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0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5-20 07:4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0 07:38
对于大拗,有救有不救,但不能因此就轻率的下结论:大拗无法救。这样的题目,就让人就笑掉牙了。遥握。 ...

许先生是从理论上推导的,不是举反证得出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0 07: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5-20 07:44
许先生是从理论上推导的,不是举反证得出结论。

无论是理论推导,还是从实例论证,下结论都不能过于轻率。特别是对格律理论理解不深之时,更应多看看这方面的,才好与人交流。在这点上,我能与潭版交流得上,甚感欣慰。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0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5-20 07:23
11.本楼帖子虽多,针对主贴内容的却一个也没有,难道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确实正确的?

……

这篇文章根本就是连拗救都不懂的人写出来。还说什么有些道理。平平仄平仄,谁说四拗三救了?你写诗先写第四字的啊?

点评

说的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0 08: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08:18
这篇文章根本就是连拗救都不懂的人写出来。还说什么有些道理。平平仄平仄,谁说四拗三救了?你写诗先写第 ...

呵呵。无知才无畏吗。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5
发表于 2017-5-20 1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拗必须救,而不是大拗无法救!
此篇文章楼主把特拗句(仄仄脚)与大拗句(平仄脚)混淆在一起了!
特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是公认的,约定俗成的,并且注意第一字必须要
仄仄平平仄句型,若第三字用了仄音,属小拗,可救可不救,若第四句用了仄音便是大拗,必须在下句第三字以平音补救。
潭先生有一篇给刚刚的帖子,说得很清楚。
作学问要严谨,讨论要平和,忌戾气十足,否则错了会贻笑大方的。

点评

说的很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5: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08:18
这篇文章根本就是连拗救都不懂的人写出来。还说什么有些道理。平平仄平仄,谁说四拗三救了?你写诗先写第 ...

说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5: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邂逅 发表于 2017-5-20 13:59
大拗必须救,而不是大拗无法救!
此篇文章楼主把特拗句(仄仄脚)与大拗句(平仄脚)混淆在一起了!
特拗句 ...

说的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1 05:3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仄平仄,不能叫拗救,其标准句式为:平平/平/仄仄,一、四为音节第一声,本就平仄不论,四用平自然而然,无所谓拗。但四用平也不是无原则的,不然可能会出现平平平平仄,或仄平平平仄的窘境。因而,四用平时,一是一二双平要完整,不可出现孤平;二是独立的半音节三,要做变性手术,强制用仄。这么做,一是保证不出现孤平(也就是拗),二是保证四灵动不论时,句子还分出节奏来,不至于中间全平。这是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的合理变形,不存在什么拗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7: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1 07:12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1 05:38
平平仄平仄,不能叫拗救,其标准句式为:平平/平/仄仄,一、四为音节第一声,本就平仄不论,四用平自然而然 ...

赞!对前人的理论有扬有弃。对于特拗句,我与潭版有过探讨。谭版问我:三救四说,四救三说,承认哪个?我说:无论是三救四说,还是四救三说,都是错误的。该句即名为特拗(既承认了拗,又说明特殊),是作为准律句用的,在平仄粘对的理解上,等同于平平平仄仄句式,何来拗救之说?——对于我的解释,潭版是认同的。遥握。

点评

孤平为拗,也就是双平不完整使得节奏加快,所以要通过相邻音节来调节,恢复双平,把节奏控制下来,这就是拗救的实质。 所以我认为拗就是拗,无所谓大小。更不存在什么仄尾句无孤平这种谬论。 我还认为,平平/平/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8:23
平平仄平仄,是平仄论诞生之后对原有这种句型的标注,不是有了平仄论后因为拗救才诞生的。这是对的。但理论的作用是既能解释以往,也能指导未来。平平仄平仄是违背平仄交替律的,所以叫拗句。在平起五言句平平平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7: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1 07:40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07:07
赞,不是死读书的,对前人的理论有扬有弃。对于特拗句,我与潭版有过探讨。谭版问我:三救四说,四救三说 ...

平平仄平仄,是平仄论诞生之后对原有这种句型的标注,不是有了平仄论后因为拗救才诞生的。这是对的。但理论的作用是既能解释以往,也能指导未来。平平仄平仄是违背平仄交替律的,所以叫拗句。在平起五言句平平平仄仄第四字需要平声时,根据一三五不论,第三字可改为仄,使本句内平仄不失衡,成为平平仄平仄,这当然可以叫四拗三救(所谓救,就是使平仄均衡)。比如王维:寒山转苍翠,第四五字须要用“苍翠”这词,但“苍”却是与“寒山”相同的平声,总不能“寒山仍苍翠”平平平平仄,所以第三字用个仄声字,故可谓之拗救。这么理解只是为了有利于后来的作者构思文句而已。并非指原来大量古风句诗中类似句子都是通过“拗救”来的。比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思君令人老”“无为守穷贱”等,当时绝无拗救理论。

点评

【平衡法】的妙用: 仄仄仄仄仄, 第三子,应平而仄是【拗】;第四子,应平而仄是【救】。 又因为,有拗有救便不为病,所以: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7: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7: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1 07:3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07:29
平平仄平仄,是平仄论诞生之后对原有这种句型的标注,不是有了平仄论后因为拗救才诞生的。这是对的。但理 ...

对特拗句,要从特拗两字上去理解。即承认拗,又说明特殊。取名特拗,多好啊。对这句式,唐人多用,已成定例。因在平仄理解上,等同于平平平仄仄,故又称准律句——即是准律句,还需要救吗?!用拗救说的,是不懂这个理呢!遥握。

点评

所以叫特拗句,准律句,只是因为其多用。其余特点街等同于本句自救的拗救句理论,所以称之为拗救句无错。不是你说的“平仄理解上,等同于...”。一是二四同平仄的拗句,一是标准律句,怎么会等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7: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7: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07:34
对特拗句,要从特拗两字上去理解。即承认拗,又说明特殊。取名特拗,多好啊。对这句式,唐人多用,已成定 ...

所以叫特拗句,准律句,只是因为其多用。其余特点皆等同于本句自救的拗救句,所以称之为拗救句无错。不是你说的“平仄理解上,等同于...”。一是二四同平仄的拗句,一是标准律句,怎么会等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1 07: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1 07:5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07:29
平平仄平仄,是平仄论诞生之后对原有这种句型的标注,不是有了平仄论后因为拗救才诞生的。这是对的。但理 ...

【平衡法】的妙用:

仄仄仄仄仄,
第三子,应平而仄是【拗】;第四子,应平而仄是【救】。
又因为,有拗有救便不为病,所以: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大拗句,根本不必麻烦对句相救,完全可以:本句问题,本句解决。本句犯病,本句自救;本句解决或本句消化,这样还充分了自力更生不依靠外援的好名声!





点评

这句型不存在自救,而是连仄的古风句,但可以使用于律诗中作为出句的一种。原因在于对句可以“救”之,即在对句中可多用个平声,以弥补两句的平仄数的失衡。估计这样说对羊来说也难以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7: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07:45
【平衡法】的妙用:

仄仄仄仄仄,

这句型不存在自救,而是连仄的古风句,但可以使用于律诗中作为出句的一种。原因在于对句可以“救”之,即在对句中可多用个平声,以弥补两句的平仄数的失衡。估计这样说对羊来说也难以理解~~

点评

相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1 07: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1 08:0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07:51
这句型不存在自救,而是连仄的古风句,但可以使用于律诗中作为出句的一种。原因在于对句可以“救”之,即 ...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救死扶伤,是护士医生的人道职责。

护士(本句)能救,何必麻烦医生(对句)呢?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顺便提及:转天有空,三羊再将【拗救】妙法,扩展到【颔联拗句,颈联相救】!
至于扩展到【李白拗句,杜甫相救】,那就不是你针叶林所能认识的得了么!

点评

羊的思维,你永远难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8: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07:53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救死扶伤,是护士医生的人道职责。

护士(本句)能救,何必麻烦医生( ...

羊的思维,你永远难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8: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1 08:2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07:45
所以叫特拗句,准律句,只是因为其多用。其余特点街等同于本句自救的拗救句理论,所以称之为拗救句无错。 ...

特拗已经是这个句式的特称了,不宜再说这是拗救句的。拗救句是对“中平平仄平”句式的叫法。在名称上,可不能混乱啊。在格律理论上,我曾说,需要各家都看下,如何严谨起来才好。你可看下,我所有的理论帖,都是在王力的基础上有扬有弃的,只是比王力说更严谨些罢。我因为懂得拗救,才更有资格谈否定——我不是否定救,而是否定救了,出句就是合律这一观点。救仅仅是调声而已,但并没有解决出句拗这一事实;况且救或不救,只要是律句多,也都是认可为律诗的——在唐宋诗中,这个事实是不能否定的;潭版虽在拗救说上与我有异,但也是认可我的说法:即无论救或不救,只要是律句多就认可为律诗。遥握。
王力的拗救说上,没有对“仄平仄仄仄”相救法,只说第一字必须用平,实际并非如此,第一字是可以用仄的。出句为“仄平仄仄仄”,对句可用“平仄仄平平”来救。这就算是我对王力拗救说的补充吧。
又:说实在的,对于救或不救这点,我们都是无权否定的——救或不救,是作者的权力啊。所以,我才说:认为救好的,就让他救去吧,当调声好了。认为不救也可的,那就不救吧,只要诗好就行!
又:那些否定拗救说,以“左手断了,再折右手”来取笑的,是刻薄的,非我所为也。在拗救论上,你还是强于金混混的——金混不懂装懂,可笑极了!

点评

其实,你就是和稀泥的老好人!和为贵吗? 其实你婊子牌坊都想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8:27
谢谢。理论探讨,越准确越彻底越好。没必要含混。是拗救就是拗救,不必勉强。关于小拗(如仄平仄仄仄)是不需要对句救的。小拗多对句救的是中仄仄平仄句型,这也是根据唐诗实际得出的结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8: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08:12
特拗已经是这个句式的特称了,不宜再说这是拗救句的。拗救句是对“中平平仄平”句式的叫法。在名称上,可 ...

谢谢。理论探讨,越准确越彻底越好。没必要含混。是拗救就是拗救,不必勉强。关于小拗(如仄平仄仄仄)是不需要对句救的。小拗多对句救的是中仄仄平仄句型,这也是根据唐诗实际得出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1 08:2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07:07
赞!对前人的理论有扬有弃。对于特拗句,我与潭版有过探讨。谭版问我:三救四说,四救三说,承认哪个?我 ...

孤平为拗,也就是双平不完整使得节奏加快,所以要通过相邻音节来调节,恢复双平,把节奏控制下来,这就是拗救的实质。
所以我认为拗就是拗,无所谓大小。更不存在什么仄尾句无孤平这种谬论。
我还认为,平平/平/仄仄,实为平平/仄仄/平的变形而来。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所谓的仄尾句无孤平之说才成了笑柄。我在实践中常常是将这种变形玩弄于掌中:
本来起句:平平/仄仄/平,突然不想押韵了,五前移一个音节,变成平平/平/仄仄。如果谁认为首句的这么甩尾巴会导致下面各句的排列发生变化,我将往他脑袋里灌注一百吨大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8: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07:45
【平衡法】的妙用:

仄仄仄仄仄,

呵呵。他是借此说你的特拗句的本句自救呢。——前人正确的理论,我们应该继承,对其错误或是不够严谨的理论,我们应该否定或修正。遥握。
对特拗句的理解,潭版与我一致。对其他拗句,救或不救,虽然我们意见相左,但对事实的承认倒是一致的。算是殊途同归吧。

点评

潭版和你一样,无理赖三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0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1 08: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08:12
特拗已经是这个句式的特称了,不宜再说这是拗救句的。拗救句是对“中平平仄平”句式的叫法。在名称上,可 ...

其实,你就是和稀泥的老好人!和为贵吗?
其实你婊子牌坊都想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08:18
谢谢。理论探讨,越准确越彻底越好。没必要含混。是拗救就是拗救,不必勉强。关于小拗(如仄平仄仄仄)是 ...

对于小拗,是可救可不救。如说是不需救的,对那些认为救好的,打击就大了啊。——一笑。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1 08: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08:23
呵呵。他是借此说你的特拗句的本句自救呢。——前人正确的理论,我们应该继承,对其错误或是不够严谨的理 ...

潭版和你一样,无理赖三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8: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1 08:18
谢谢。理论探讨,越准确越彻底越好。没必要含混。是拗救就是拗救,不必勉强。关于小拗(如仄平仄仄仄)是 ...

从拗救说来说,对“仄平仄仄仄”和“中仄仄平仄”的救法是不同的。前者用对句第一字改用平字来救,后者用对句第三字改用平字来救。当然,因为可救可不救,那么要不要救,倒是作者的权力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08: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1 08:23
孤平为拗,也就是双平不完整使得节奏加快,所以要通过相邻音节来调节,恢复双平,把节奏控制下来,这就是 ...

谢谢。对于孤平,我是从禁忌来说的。如有,当例外看吧。这点,我与潭版探讨的甚多。遥握。
又:拗分大小,是从位置上说的,以分别拗在什么地方。

点评

从五言句考察最明了,句中仅一个双平音节,如何维持其完整或补救到恢复双平是写近体诗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保住了双平就不会有拗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还争得天翻地覆,这些人脑子都有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