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仄韵诗应归于古风的理由

[复制链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15 21: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21:24
过渡阶段的理论,肯定不及终极理论大道至简的明朝真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了!

沈约的不及元兢,元 ...

释真空我只读过他的歌诀。没看过他对25同不同声的理论。

点评

真空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5 21: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15 21:31
这点我认同。问题是你的25不同声,经过宋元明清,现近代暂不说,这一千多年,问谁做到了?谁会去刻意去避 ...

这是元兢的,不是三羊的啊!
唐诗宋词的句子,都是讲四声,并非讲平仄。
晚唐贞元十二年(796),李程状元试律诗《春台晴望》和《试律赋》,都是讲四声,并非讲平仄。


晚唐贞元十二年(796)李程 状元试律诗《春台晴望》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仄平仄平入?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平?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曲台送春目,仄平仄平仄】

唐贞元十二年(796)状元李程殿试律赋帖《日五色赋》,八韵分八段,逐段如下:

1.第一韵,押麻字韵(华、嘉、遐、家)【10个单句】
德动【去】天鉴【上】,
祥闿【上】日华【平】。

守三光【平】而效祉【上】,
彰五色【入】而可嘉【平】。

验瑞典【上】之所应【去】,
知淳风【去】之不遐【平】。

禀以【上】阳精【平】,体干爻【平】于君位【仄】;
昭夫【平】土德【仄】,表王气【去】于皇家【平】。


2.第二韵,押厚韵(斗、偶)和有韵(有、守、九)【12个单句】

懿彼【仄】日升【平】,
考兹【平】礼斗【上】。

因时【平】而出【入】,
与圣【去】为偶【上】。

仰瑞景【仄】(兮)灿中天【平】,
和德辉【平】(兮)光万有【上】。

既分【平】羲和【去】之职【入】,
自契【去】黄人【平】之守【上】。

舒明耀【去】,符君道【上】之克明【平】;
丽九华【平】,当帝业【去】之嗣九【上】。


3.第三韵,押霁韵(霁、丽)和祭韵(裔)【8个单句】
(时也)
寰宇【上】克清【平】,
景气【入】澄霁【去】。

浴咸池【平】于天末【入】,
拂若木【入】于海裔【去】。

非烟捧【平】于圆象【仄】,蔚矣【上】锦章【平】;
余霞散【仄】于重轮【平】,焕然【平】绮丽【去】。


4.第四韵,押质韵(秩、失、日、匹、一、质)和术韵(出)【12个单句】
(固知)
畴人【平】有秩【入】,
天纪【上】无失【入】。

必观象【上】以察变【去】,
不废时【平】而乱日【入】。

合璧方【平】而孰可【上】,
抱珥比【上】而奚匹【入】。

泛草际【入】而瑞露【去】相鲜【平】;
动川上【上】而荣光【平】乱出【入】。

信比象【上】而可久【上】,
故成文【平】之不一【入】。
(足使)
阳乌【平】迷莫【入】黑之容【平】,
白驹【去】惊受【上】彩之质【入】。


5.第五韵,押虞韵(枢、符、衢)和模韵(谟)

浩浩【去】天枢【平】,
洋洋【上】圣谟【平】。

德之【平】交感【上】,
瑞必【上】相符【平】。

五彩【上】彰施【平】于黄道【去】,
万姓【去】瞻仰【上】于康衢【平】。


6.第六韵,押姥韵(古、土、睹、圃)
(足以)
光昭【去】千古【上】,
照临【平】下土【上】。

殊祥【平】着明【去】,
庶物【入】咸睹【上】。

名翚【平】矫翼【仄】,如威凤【去】(兮)鸣朝阳【平】;
时藿【入】倾心【平】,状灵芝【平】(兮)耀中圃【上】。


7.第七韵,押映韵(命)和劲韵(圣、正、盛)
(斯乃)
天有命【去】,
日跻圣【去】。

太阶平【平】,
王道正【去】。

同夫【平】少昊【仄】,谅感【去】(之)以呈祥【平】;
异彼【上】夏王【平】,徒指【上】(之)而比盛【去】。


8.第八韵,押职韵(域、色)和德韵(德、则)
(今则)
引耀【仄】神州【平】,
扬光【平】日域【入】。

设象【上】以启圣【去】,
宣精【平】以昭德【入】。

彰烛远【去】于皇明【平】,
乃备彩【上】于方色【入】。
(故曰)
惟天为大【去】,
吾君是则【入】。

点评

四声,唐当时的四声根据什么韵书?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如果慢字是去声,为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2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5 21: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15 21:37
释真空我只读过他的歌诀。没看过他对25同不同声的理论。

真空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15 2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21:41
这是元兢的,不是三羊的啊!
唐诗宋词的句子,都是讲四声,并非讲平仄。
晚唐贞元十二年(796),李程状 ...

四声,唐当时的四声根据什么韵书?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如果慢字是去声,为什么转字不是去声。康熙字典说自转的转是上声,以力转物是去声,那么这个不是以风(力)去转游丝吗?为什么说是上声?就因为转字属铣霰两部吗,而慢字属去声,你就选择铣部上声?

点评

四声选择可随心所欲 ------三羊为了证明他的二五交替不同声大唐诗律,采用这种注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戏法变得得心应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2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22: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15 22:15
四声,唐当时的四声根据什么韵书?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 ...

四声选择可随心所欲
------三羊为了证明他的二五交替不同声大唐诗律,采用这种注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戏法变得得心应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6 0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家之阴阳包罗万象,平仄亦不离其中。古风重阴柔,律诗重阳刚。“孤平”“孤仄”只可择其一而救于一边,所以有为避孤平而拗救之说,以突出律诗阳刚之气。然又有律诗之正格体包含仄韵,视为调剂之用。后之宋词亦如此,增仄韵尾同时而不废平韵。




点评

这是王力的堵漏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0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6 01: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3:45
这是词。有的词确实与诗差不多。就把 它当诗来分析吧
1.第五句仄收,不对
2.两组对偶全不对

这次看到了你思路清晰的一面,总算让我放下了一点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6 05: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16 00:55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家之阴阳包罗万象,平仄亦不离其中。古风重阴柔,律诗重阳刚。“孤平”“孤仄”只可择其 ...

这是王力的堵漏剂!

点评

你就是个灌水砖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0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06: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6 05:58
这是王力的堵漏剂!

你就是个灌水砖家!

点评

你也要看看人家的谁发啊! 【然又有律诗之正格体包含仄韵,视为调剂之用。后之宋词亦如此,增仄韵尾同时而不废平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0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6 06: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6 06:00
你就是个灌水砖家!

你也要看看人家的谁发啊!
【然又有律诗之正格体包含仄韵,视为调剂之用。后之宋词亦如此,增仄韵尾同时而不废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6 0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07:36
这个说法比较准确。“入律古风”意思是写的是古风,但很多地方符合格律诗的要求。这种古风关键处还是与格 ...

刚刚啊!你这是打着红旗反红旗,扛着王力反王力啊!
王力对于近体诗的定义,本身就是错误的!
对仗,属于格律吗?

点评

对仗,属于格律  发表于 2017-5-17 0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6 06: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16 06:1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1:29
有道理。
再看: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若按律诗三个条件(字数,声律,对仗):只有声律一条不合,字数对仗两条合。是否应算“古风式律诗”呢?显然不能。因为唐诗三百首列入古诗。若将此种仄韵诗列入律诗,岂不乱套?所以凡仄韵诗应一律列入古风合乎公序良俗。
【因为唐诗三百首列入古诗】,这就是你的理由啊!可笑得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6 06: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3 07:07
你说的有道理。但齐梁体不属于唐代近体诗,若按今古两大类来分,只能划入古风。这也就是唐朝中期“复古运动 ...


【王力将今古中间地带的仄韵诗划为古风式律诗和入律的古风两类,其实界线是十分模糊的】
怎么模糊呢?
既然模糊,王力又是依据什么分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6 0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3 11:11
完全说反了。王力定义是清晰的(律诗的三个条件),但今古分界线本身是模糊的。就如黄鹤楼诗,半古半律, ...

既然,【今古分界线本身是模糊的】,何来王力定义近体诗是【清晰的】
三羊注:假如【今古分界线】,就是【近体与古诗的分界线】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5-16 06: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32.3 这些都是些平韵诗。至于仄韵诗就更不算(律诗)了。既然有人认为律诗无仄韵,则一切仄韵诗都被排斥在律诗范围之外了。即使退一步承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也该要平仄合律,对仗合律。(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二章,古体诗)
================================
你怎么爱好篡改名人呢?你非得将王力气活不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