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对仗不是近体诗格律的必要条件

[复制链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0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08:55
王力大师就是这个观点!

王力说可以不对仗是有条件的,并非盲目地不看对仗。
另外,你不如再把你认为所谓的近体诗(试律诗)再贴一次出来,看看那一首没有对仗的吧。别自打嘴巴。

点评

三羊的档次不行啊!来段王力主编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09:47
王力说可以不对仗是有条件的,并非盲目地不看对仗。
另外,你不如再把你认为所谓的近体诗(试律诗)再贴 ...

三羊的档次不行啊!来段王力主编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注: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是完全不用对仗的律诗,但也有人以为这是以律句写古体诗。),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点评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注:李白《夜泊牛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1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10:18
三羊的档次不行啊!来段王力主编叶圣陶审阅的《古代汉语》: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 ...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注: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是完全不用对仗的律诗,但也有人以为这是以律句写古体诗。),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那你看清楚了吗?人家都说了,律诗极少,是极少,是极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完全不用对仗。而完全不看对仗的条件是: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出自王力诗词格律)。另外是不是这个极少就可以否定律诗不要对仗?是不是极少全首都用对仗,就认定律诗非要四联对仗!

点评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没了。这主要条件就是那平仄的严格的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0: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10:35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 ...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没了。这主要条件就是那平仄的严格的规律

点评

谁不知道平仄,用韵,对仗是律诗三要素。 王力那里明确说出律诗不需要对仗的? 唐宋两朝的大家,那一个大家写律诗完全不用对仗?别说律诗,诗经都多有对仗。 就李白一首诗没有用到对仗,就否定诗律不用对仗,你这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1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10:40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没了。这主要条件就是那平 ...

谁不知道平仄,用韵,对仗是律诗三要素。
王力那里明确说出律诗不需要对仗的?
唐宋两朝的大家,那一个大家写律诗完全不用对仗?别说律诗,诗经都多有对仗。
就李白一首诗没有用到对仗,就否定诗律不用对仗,你这种结论,不觉得儿戏吗

点评

对仗,只是格律诗词曲赋的充分条件或次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或主要条件。 充分条件或主要条件,不能事物的本质! 必要条件或主要条件,才能事物的本质! 因此,王力才有【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0 11:07 编辑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10:51
谁不知道平仄,用韵,对仗是律诗三要素。
王力那里明确说出律诗不需要对仗的?
唐宋两朝的大家,那一个大 ...

对仗,只是格律诗词曲赋的充分条件或次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或主要条件。

充分条件或次要条件,不能决定事物的本质!
必要条件或主要条件,才能决定事物的本质!

因此,王力才有【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没了。这主要条件就是那平仄的严格的规律】的说法。

点评

王力还说过: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但是不是就代表律诗不看对仗?不若你再举出李白第二第三不用对仗的例子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1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11:06
对仗,只是格律诗词曲赋的充分条件或次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或主要条件。

充分条件或次要条件,不能决 ...

王力还说过: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但是不是就代表律诗不看对仗?不若你再举出李白第二第三不用对仗的例子来?

点评

李白五言八句律诗,诗中无对仗24例 卷164_33 【大堤曲】李白 1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折腰体】 卷165_7 【树中草】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1: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11:21
王力还说过: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但是不是就代表律诗不看对仗?不若你再举出李 ...

李白五言八句律诗,诗中无对仗24例

卷164_33 【大堤曲】李白 1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折腰体】

卷165_7 【树中草】李白 2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折腰体】

卷165_11 【少年子】李白 3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折腰体】

卷168_14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2】李白 4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山道。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换头体】

卷168_22 【赠崔侍郎】李白 5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折腰体】

卷169_22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李白 6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折腰体】

卷172_4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李白 7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折腰体】

卷173_12 【江上寄巴东故人】李白 8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换头体】

卷173_14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李白 9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换头体】

卷175_8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李白 10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折腰体】
卷176_25 【送侯十一】李白 11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折腰体】

卷176_34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 12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折腰体】

卷177_22 【送郄昂谪巴中】李白 13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换头体】

卷178_38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李白 14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折腰体】

卷178_45 【酬崔十五见招】李白 15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折腰体】

卷182_21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李白 16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换头体】

卷182_52 【对酒忆贺监二首 1】李白 17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折腰体】

卷182_56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李白 18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换头体】

卷183_7 【感遇四首 3】李白 19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
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折腰体】

卷183_31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李白 20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换头体】

卷184_25 【白田马上闻莺】李白 21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折腰体】

卷184_29 【长信宫】李白 22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换头体】

卷184_39 【湖边采莲妇】李白 23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换头体】

卷184_55 【越女词五首】李白 24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换头体】

点评

其他先不说,这些诗就符合你所以主要条件:平仄的严格了?就下面两首为例,那里符合了?不是失粘就是失对,15首更离谱,平仄韵乱押。 卷178_38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李白 14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1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11:28
李白五言八句律诗,诗中无对仗24例

卷164_33 【大堤曲】李白 1

其他先不说,这些诗就符合你所谓主要条件:平仄的严格了?就下面两首为例,那里符合了?不是失粘就是失对,15首更离谱,平仄韵乱押。


卷178_38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李白 14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折腰体】

卷178_45 【酬崔十五见招】李白 15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折腰体】

找这些就说是律诗,怕是只有你三羊认为是律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1: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去掉
卷178_45 【酬崔十五见招】李白 15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折腰体】

点评

不用去,你这些是乐府居多,不然就是五古。比如第一首与最后一首,一眼就看出是乐府。比如第五首,一看就是五古。还说什么折腰换头,谁认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11: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11:41
可以去掉
卷178_45 【酬崔十五见招】李白 15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不用去,你这些是乐府居多,不然就是五古。比如第一首与最后一首,一眼就看出是乐府。比如第五首,一看就是五古。还说什么折腰换头,谁认为的?

点评

不知道你区分【乐府】与【五古】的标准究竟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3
贡献
13136
金钱
1556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0 11: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八句的,不一定就是五律。三羊还需重新寻找例证。

点评

这个三羊明白,只是三羊找的的【五律】,不一定符合你的口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11:50
不用去,你这些是乐府居多,不然就是五古。比如第一首与最后一首,一眼就看出是乐府。比如第五首,一看就 ...

不知道你区分【乐府】与【五古】的标准究竟如何?

点评

我的标准不重要,关键是你的标准,如果你认为歌行体及失粘失对的诗都认为是律诗的话,那我们的对律诗的定义也不一样,更不会有共同点。你最起来要举出李白那首“夜泊牛渚怀古”,平仄合律,没有失粘失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1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11:56
不知道你区分【乐府】与【五古】的标准究竟如何?

我的标准不重要,关键是你的标准,如果你认为歌行体及失粘失对的诗都认为是律诗的话,那我们的对律诗的定义也不一样,更不会有共同点。你最起码要举出李白那首“夜泊牛渚怀古”,平仄合律,没有失粘失对。

点评

失粘或折腰,就不是近体格律诗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2: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5-20 11:55
五言八句的,不一定就是五律。三羊还需重新寻找例证。

这个三羊明白,只是三羊找的的【五律】,不一定符合你的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2: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12:04
我的标准不重要,关键是你的标准,如果你认为歌行体及失粘失对的诗都认为是律诗的话,那我们的对律诗的定 ...

失粘或折腰,就不是近体格律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说:

【3.11】实际上,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没了。这主要条件就是那平仄的严格的规律。譬如古风也常有对仗,但若不依近体诗的平仄,就不能认为排律。

点评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是什么?是不是只要25不同声都是近体诗?下面那样的格式是不是近体诗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22: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12:49
王力说:

【3.11】实际上,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但若不认清近体诗的主要条件,就把那界限泯 ...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是什么?是不是只要25不同声都是近体诗?下面那样的格式是不是近体诗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点评

大唐律句只有以下4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2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22:18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是什么?是不是只要25不同声都是近体诗?下面那样的格式是不是近体诗的平仄?
平平仄平 ...

大唐近体诗的律句只有以下4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点评

如果O代表可平可仄的话。那么是不是这样: 〇平〇〇仄-----平平平平仄。 〇仄〇〇平------仄仄仄仄平。 〇仄〇〇仄-----此处不论【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平平平平平 是不是这样的格式都叫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22: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我告犹 于 2017-5-20 22:3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22:25
大唐近体诗的律句只有以下4类:

〇平〇〇仄。

如果O代表可平可仄的话。那么是不是这样:
〇平〇〇仄-----平平平平仄
〇仄〇〇平------仄仄仄仄平
〇仄〇〇仄-----此处不论【25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平平平平平

是不是这样的格式都叫近体诗?或者我会错意了,你再举一例完整的格式给我看看

点评

不叫近体诗!抠字眼的说法! 唐朝近体诗或格律诗的四类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2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22:31
如果O代表可平可仄的话。那么是不是这样:
〇平〇〇仄-----平平平平仄。
〇仄〇〇平------仄仄仄仄平。

不叫近体诗!抠字眼的说法!
唐朝近体诗或格律诗的四类律句。

点评

那你77层的“但若不依近体诗的平仄”这句的近体诗平仄是怎么样的平仄?你标出一个完整的八句平仄格式给我看看。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2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22:35
不叫近体诗!抠字眼的说法!
唐朝近体诗或格律诗的四类律句。

那你77层的“但若不依近体诗的平仄”这句的近体诗平仄是怎么样的平仄?你标出一个完整的八句平仄格式给我看看。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是不是这样的也叫依近体诗的平仄?

另:你最好标一个八句的格式给我看看,不然我还看不懂你所谓近体诗的标准平仄格式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22: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起: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仄起: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点评

明白了,我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23: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22:59
平起: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明白了,我败了。

点评

夏木多好鸟。 好,俺看可以读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3: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2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木多好鸟。
好,俺看可以读平。

点评

这个不论,没什么好讨论的。 在此,我想问问你,你知道王力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23: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23:21
夏木多好鸟。
好,俺看可以读平。

这个不论,没什么好讨论的。
在此,我想问问你,你知道王力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吗?

点评

三羊知道,但是不知道王力【近体诗平仄格式】的来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23: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20 23:24
这个不论,没什么好讨论的。
在此,我想问问你,你知道王力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吗? ...

三羊知道,但是不知道王力【近体诗平仄格式】的来源

点评

知道与否也不重要,你不觉得他的近体诗平仄格式与你不一样,而你却用你的近体诗平仄格式去否认他的拗救及对对仗这些,是不是自作多情了?两者能比较吗? 你的平仄格只有二分明,而他却是二四分明(变格除外,即拗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23: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12状元殿试帖

12首唐朝状元殿试帖,完全符合元兢声律理论体系。其中11首符合元兢的换头体,1首符合元兢的折腰体。在11首元兢换头体中,搭接涵盖着7首符合真空声律理论体系的律诗。12首诗篇中,共有7个二四同声句,多少不等分布在5首诗篇里。符合真空理论体系的是7/12,百分率是58%,不足60分即是不及格。

==============================


二四同声四拗类(以唐诗使用量多少为序):
甲】〇平〇平仄:遥知太平代,平平去平去。(崔曙 状元帖)
乙】〇仄〇仄仄:泛滟翘振鹭,仄上平去去,(郑谷 省试贴)
丙】〇平〇平平:开元太平时,平平去平平。(李肱 状元帖)
丁】〇仄〇仄平:宴罢水殿空,仄仄仄仄平。(李肱 状元帖)

==============================

1、开元(713—741)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崔曙 状元殿试帖《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〇去平平入,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上,〇去仄平平。
〇去平平入,〇平仄仄平。〇平仄平去,〇上仄平平。

【遥知太平代,平平仄平仄】=================不合24分明1


2、【天宝(742-756)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

唐天宝四年(745)殷寅 状元殿试帖《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应历生周日,修祠表汉年。复兹秦岭上,更似霍山前。
昔赞神功启,今符圣祚延。已题金简字,仍访玉堂仙。
睿祖光元始,曾孙体又玄。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北阙心超矣,南山寿固然。无由同拜庆,窃抃贺陶甄。

〇入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上,〇仄仄平平。
〇去平平上,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入,〇仄仄平平。
〇上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仄平平。
〇入平平上,〇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仄平平。


3、上元(674-676)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唐上元二年(761)张濯 状元殿试帖《迎春东郊》

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旂处柳疑新。
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

〇入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入,〇仄仄平平。
〇去平平上,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入,〇仄仄平平。
〇入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入,〇仄仄平平。
〇上平平去,〇平仄仄平;〇平平仄上,〇仄仄平平。


4、唐大历年间(766―779)

唐大历十年(775)丁泽 状元殿试帖《龟负图》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
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〇入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去,〇仄〇〇平。
〇去〇〇入,〇平〇〇平;〇平上〇去,〇仄上〇平。
〇入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去,〇仄〇〇平。

【还寻九江去,平平仄平仄】==========================2
本诗押【虞韵】,浮字,【尤韻】。三羊疑为,唐朝浮字读【fu】的韵书,大概丢失了!

【卦/义】两字同去声,并不忌讳元競的“龃龉病”
【喜/幸】两字同上声,不忌元兢的护腰!!!!!!!!!!!



5、
唐大历十四年(779)王储 状元殿试帖《花发上林》

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秾枝藏宿鸟,香蕊拂行车。
散白怜晴日,舒红爱晚霞。桃间留御马,梅处入胡笳。
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岂同幽谷草,春至发犹赊。

平入平平去,平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上,〇仄〇〇平。
〇入平平去,平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上,〇仄〇〇平。
〇入平平去,平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上,〇仄〇〇平。



6、
唐贞元八年(792)贾棱 状元殿试帖《御沟新柳诗》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入,〇仄〇〇平。
〇入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上,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上,〇仄〇〇平。

【轻云度斜景,平平仄平仄】=================不合24分明3


《御沟新柳诗》陈羽【榜眼】

宛宛如丝柳,含黄一望新。未成沟上暗,且向日边春。
嫋娜方遮水,低迷欲醉人。託空芳郁郁,逐溜影鳞鳞。
弄色滋宵露,垂枝染夕尘。夹堤连太液,还似映天津。

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去,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入,〇仄〇〇平。
〇入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入,〇仄〇〇平。


7、
唐贞元十年(794)陈讽 状元殿试帖《冬日可爱诗》

寒日临清昼,寮天一望时。未销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采宁偏照,流音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〇入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入,〇仄〇〇平。
〇去〇〇上,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入,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去,〇平〇〇平;〇平〇〇去,〇仄〇〇平。

【客、昔】两字,同入声。并不忌讳元競的“龃龉病”!

【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晋/谢,同去声。

照/就,同去,不忌鹤膝!!!!!!!!!!!!!!!!!1




8、
唐贞元十二年(796)李程 状元殿试帖《春台晴望》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仄平仄平入?仄仄仄平平?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平?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曲台送春目,仄平仄平仄】======================不合24分明【4】


9、
唐贞元十五年(799)孟绅 状元帖《行不由径》
欲速意何成,康庄欲砥平。天衢皆利往,吾道泰方行。
不复由莱径,无由见蒋生。三条遵广达,九轨尚安贞。
紫陌悠悠去,芳尘步步清。澹台千载后,公正有遗名。

仄入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入?仄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10、
唐元和五年(810)陈彦博 状元帖《恩赐》:
阿衡随逝水,池馆主他人。天意能酬德,云孙喜庇身。
生前由直道,殁后振芳尘。雨露新恩日,芝兰旧里春。
勋庸留十代,光彩映诸邻。共贺升平日,从兹得谏臣。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11
唐开成二年(837)李肱 状元帖《省试霓裳羽衣曲》——折腰体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统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入?仄上平平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去?

【开元太平时,平平仄平平】======================不合24分明【5】
【霞衣统摇曳,平平仄平去】======================不合24分明【6】
【宴罢水殿空,仄仄仄仄平】======================不合24分明【7】



12、
唐会昌三年(843)卢肇 状元帖《风不鸣条》: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点评

这些不重要,我不与你讨论什么叫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我与你讨论的是你认为你的平仄格式与王力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何必用你的近体诗去否定他的近体诗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23: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0 23:41 编辑

    依据明朝真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论,近体诗的平仄谱应为以下格式。王力的所谓近体诗平仄格式,只是以下格式的部分,二不是整体!顺便提及,明朝真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论,是决然不能去套唐宋时期的近体诗的!否则,不是张冠李戴、寅吃卯粮,就是关公战秦琼了!


平起:
〇平〇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
〇仄〇平仄,
〇平〇仄平。
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平。
〇仄〇平仄,
〇平〇仄平。

仄起:
〇仄〇平仄,【平】
〇平〇仄平。
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平。
〇仄〇平仄,
〇平〇仄平。
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平。

点评

那么我问问你,元兢可有明确地说试律诗是近体诗?沈佺期是否也有说过?是不是只有你三羊一厢情愿去理所当然地认为试律诗是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0 2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20 23: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0 23:26
三羊知道,但是不知道王力【近体诗平仄格式】的来源

知道与否也不重要,你不觉得他的近体诗平仄格式与你不一样,而你却用你的近体诗平仄格式去否认他的拗救及对对仗这些,是不是自作多情了?两者能比较吗?
你的平仄格只有二分明,而他却是二四分明(变格除外,即拗救,暂不论)。就你69层的例子,都是一些乐府及五古,你却认为是近体诗,这让人怎么辩论?就第22例,长信宫,为什么平仄合了王力的标准,还是归类为乐府呢?想过这些吗?平仄符合了,也不一定是近体诗的,还要看内容。

乐府. 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他的思想性主要有:1、反映的是老百姓被君主、官吏所奴役和迫害的痛苦;2、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的痛苦;3、批判了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他的艺术性主要有;1、叙事性成分占很大比重,并通过叙事塑造人物形象,从乐府开始,中国叙事诗开始了新纪元;2、比兴的大量运用,是以前诗歌所没有的;3、形式多样,有四言句,有五言句 ,有杂言句,语言活泼生动.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传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它与近体诗的区别是:句式比较灵活自由,比兴的大量运用,形式多样,语言活泼生动.而绝句,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平仄、押韵,讲究语言的凝练,意境的营造等.


这个就是乐府与近体诗的区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1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