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再回首

恳请各位老师为我指点迷津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8: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08:11
你说说在第几页?我当然研究过!

呵呵。你如果研究过,当知洪武正韵中,已经有今天的Y(即今迂音)韵了,而平水中是没有的,是IU韵,读音近似于(哟)。从这个上可以辨别明人写诗的押韵情况。如果有Y、U韵押的,则是平水。其它也就不说了。你既然研究过,不妨讲讲,明人用洪武正韵写诗的比例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8: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08:11
你说说在第几页?我当然研究过!

又诗韵源流,401页上。

点评

这我又看了一遍,洪武是因反切注音不准而再次重编,而不是诗的押韵问题。中华新韵是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故未来得及推开,解放后叫《诗韵新编》再版多次就证明用的人之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0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7 08:54
又诗韵源流,401页上。

这我又看了一遍,洪武是因反切注音不准而再次重编,而不是诗的押韵问题。中华新韵是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故未来得及推开,解放后叫《诗韵新编》再版多次就证明用的人之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09:24
这我又看了一遍,洪武是因反切注音不准而再次重编,而不是诗的押韵问题。中华新韵是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呵呵。明时,用洪武正韵写诗的,多注明用正韵。就象当今用新韵写诗的,注明新韵或今音一样。由此可知,明人写诗的主流还是平水韵。

点评

我去明诗搜索了一下,任何诗体均未见标注正韵的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0:43
没有注明用洪武正韵写诗这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7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衰翁爱索居,只缘多病故人疏。来依陆氏三间屋,胜得刘公一纸书。

同辈谩推年齿大,后生应笑老成迂。知心赖有通家子,早晚相过意迥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09:24
这我又看了一遍,洪武是因反切注音不准而再次重编,而不是诗的押韵问题。中华新韵是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再版多次,不见得用新韵写诗的人多。我也买过,后来送人了。我用的更多是词韵(押韵宽些)。毕竟今平读的入声字,用在诗中,今音是不能解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09:24
这我又看了一遍,洪武是因反切注音不准而再次重编,而不是诗的押韵问题。中华新韵是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洪武正韵,与平水的最大的区别是今之Y韵的确立。而平水中是没有这个Y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7 09:35
不是衰翁爱索居,只缘多病故人疏。来依陆氏三间屋,胜得刘公一纸书。

同辈谩推年齿大,后生应笑老成迂。知 ...

问好谭版。我们自己也要老的。对老一辈,理当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7 09:34
呵呵。明时,用洪武正韵写诗的,多注明用正韵。就象当今用新韵写诗的,注明新韵或今音一样。由此可知,明 ...

没有注明用洪武正韵写诗这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10-7 09:5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09:45
没有注明用洪武正韵写诗这回事!

诗韵源流中讲到:到了明代,有的作者写律绝,明确标出用“正韵”。
再:你只要看那些诗是否是Y、U韵相押的,若是,则是用平水的。洪武正韵中,Y韵已经确立,按时音读是不能相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7 09: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7 06:39
你这人,连实事求是这点都不敢承认,清朝一方面推行官话,而另方面试帖诗却要求用平水,难道不是读写分离 ...

晚清酸臭文人采用平水韵起码还有科举制度和民族情结可以遮羞,你又拿什么遮羞呢?皇帝的新衣,还是厚脸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09: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7 09:51
晚清酸臭文人采用平水韵起码还有科举制度和民族情结可以遮羞,你又拿什么遮羞呢?皇帝的新衣,还是厚脸皮 ...

现实就是现实,岂是你想否定就有用的?厚脸皮的是你不敢承认这个事实!就是用今音来写诗的,也还得要用韵书或字典来较对,普通话讲不标准的人更多。这难道不是说明:韵书只是一个解释平仄和押韵的工具吗?!

点评

典型的诗词门外汉的说辞!你连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都不懂,还在这儿奢谈什么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涂宗涛的《诗词曲格律纲要》2000年第二版,在《诗的源流及改革刍议》中说:“也可按普通话平声相叶(包括古入声变为平声的字在内)”(原载广州诗词报1993年第十二期)。2000年前还没有改革老干的新十四韵平仄这玩意,他说的是旧平仄押今韵。这和我主张的“平仄从严,押韵从宽,宽到词韵,乃至方言,甚至今声”是一致的!“也可按普通话平声相叶(包括古入声变为平声的字在内)”,这证明不是那个混蛋所挂在嘴上的“混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7 10: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7 09:56
现实就是现实,岂是你想否定就有用的?厚脸皮的是你不敢承认这个事实!就是用今音来写诗的,也还得要用韵 ...

典型的诗词门外汉的说辞!你连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都不懂,还在这儿奢谈什么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7 10: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7 10:47 编辑

和缪叔正韵(元末明初·顾瑛)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显示自动注释

白云开处见山棱,我欲跻攀力未胜。岁晚不为干禄士,前身应是小乘僧。
竹林载酒邀山简,草阁裁诗愧薛能。结习未除閒未尽,焚香且对佛前灯。



游临溪寺和钟学正韵(明·刘崧)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显示自动注释

涧束西流水,门临北向山。渡桥惊鸟散,扫石爱僧閒。
雾薄林花紫,春深石笋斑。云峰如可问,杖策未须还。



恭谒孝陵正韵(明·徐渭)
  七言律诗   显示自动注释


汉高彷佛皇祖而以少文终其身故五云然是日陵监略陈先事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杯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当时事业难身遇,冯仗中官说与听。



醉翁亭次徐驾部子正韵(明·潘希曾)
  押有韵  显示自动注释

滁山偶为醉翁有,终古亭台屹不朽。涧泉清浅碧玉流,石刻盘拿老蛟走。
峦回树翳日色迟,仰视卓午忽己酉。吁嗟翁醉何时醒,更上翁亭酹翁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10:09
涂宗涛的《诗词曲格律纲要》2000年第二版,在《诗的源流及改革刍议》中说:“也可按普通话平声相叶(包括古 ...

呵呵。他说的就是普通话押韵,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自然是包括入声已作平读的情况。这点你不要搞错了。另他还讲到,用旧韵宽到词韵,其实这个在明时,就已经有人这样做了。毛、郭写诗更是如此。我用词韵写诗,也是受此影响。我第一次写的诗就用词韵。因有白这个入声字,若用今音不能解释,故只能用词韵解释。——韵书不过是个工具罢了。
五绝(无题)
(1985年于马金,依词韵)
秋风拂面轻,
闲步沙汀。
柳立莺声失,
波平晚照明。

点评

他说的就是普通话押韵,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自然是包括入声已作平读的情况。这点你不要搞错了。-----也不知是谁搞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0: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7 10:43
我去明诗搜索了一下,任何诗体均未见标注正韵的诗。

在涂宗涛的诗韵源流中讲到这个过。
在明人诗中,可以去看下,是不是有Y、U韵相押的,若是则为平水写。洪武正韵中,Y韵已经确立,是不能与U韵相押的。我们可用此来分辨哪些人写诗是用平水的,如果有将Y韵和I韵类相押的,必是用洪武正韵的。
对明人诗,我未去比对过。但也不妨按我说的方法去比对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7 1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诗就有在诗题上标正韵的:

阅武喜晴和厉寺正韵(宋·于定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元戎笳鼓闹新晴,风柳丝丝万马鸣。尺籍伍符亲点检,牙旗甲马喜晶明。

潢池刀剑虽安帖,紫塞烟尘欠扫清。闻道玉皇新有诏,禁中虚席待谈兵①。

按:① 《宋诗纪事补遗》卷八六引《截江网》

用齐正韵送叔勤归湖北(宋·陈天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霜点螭坳侍紫皇,高文大册玉锵锵。传家信有青袍物,当代争推古战场。

故国未应穷地脉,难兄先已破天荒。相逢若话情亲事,分我朝回满袖香。


次郭秘正韵(宋·陈造)
  押尤韵  显示自动注释
伊昔乃祖使朔幽,艰难以来无此流。节旄欲尽气弥厉,始元属国真其畴。

清篇神护到江表,河梁诉别岂所侔。嗣孙学力有家法,洪毅不割清不浮。

骥子受辔抹燕越,粉袍长铗犹小留。人称张籍好古淡,我爱赵壹辞伊优。

往之论交恐避俗,是人摇飏如缀旒。长年闵默堕俗学,夙志顾省伤羁囚。

颀然扣门出新作,山奇海秘困穷搜。顷从同盟漫著脚,欻遇强对须抽头。

吾乡巨擘子龚子,磊块贮腹皆阳秋。丽唱妍和日九返,君腕脱矣盍少休。

恶语送似定一笑,共笑燕石酬精璆。


劝农即事和厉寺正韵 其一(宋·林宋伟)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显示自动注释
春将新绿满郊原,喜逐双旌晓出关。初度麦畦行诘曲,却穿竹径俯潺湲。

阴阴霁色催归骑,猎猎溪风醒醉颜。父老欢呼随幼稚,隔途争看使车还。


劝农即事和厉寺正韵 其二(宋·林宋伟)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我不归耕却劝耕,下车且伴老农行。莱苗已过花才盛,桑叶方开葚早生。

此去耕牛无暇日,新年啼鸟总欢声。定符贤守丰年愿,甘返田园老太平①。

按:① 《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五引《截江网》

还珠洞次曾宏正韵(宋·萧桂林)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显示自动注释
标柱征南不记春,未应追感泪流痕。岩虚生白□①心地,波洑澄清肃耳根。

壮士于斯留显迹,大夫非此赋招魂。江山今古人何在,战马嘶风忆故园。

按:① 《宋诗纪事补遗》引《金石续编》作灰

癸水亭次曾宏正韵(宋·萧桂林)  显示自动注释
□□□古碑,神奇永符谶。履岩俯冯夷,坐石存精祲。

拂剑逼珠光,乘槎掉柯枋。风清明月怀,云隐高山兴①。

按:① 以上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四

阅武喜晴和厉寺正韵(宋·游清夫)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阅武堂前宿雨晴,柳营刁斗五更鸣。风生貔虎誇身健,日射旌旗照眼明。

管领春光三月暮,雕镌诗句十分清。折冲樽俎今馀事,自有胸中十万兵①。

按:① 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七引《截江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7 1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山宴集用韩学正韵(元·曹伯启)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时潘令在座
与客携壶上碧山,茫茫天宇一开颜。江涛汹涌怀思处,民屋萧条指顾间。

落日照蓬趋水驿,清风拂座笑尘寰。安仁解作閒居赋,栖鹘危巢也自攀。


和缪叔正韵(元末明初·顾瑛)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显示自动注释
白云开处见山棱,我欲跻攀力未胜。岁晚不为干禄士,前身应是小乘僧。

竹林载酒邀山简,草阁裁诗愧薛能。结习未除閒未尽,焚香且对佛前灯。




宋元明诗题标正韵的能搜索到的菌近十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1: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7 10:54
宋诗就有在诗题上标正韵的:

阅武喜晴和厉寺正韵(宋·于定国)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所以也只是转述了一下而已。谭版的资料很好。那宋时标正韵是何意?是宋时的实际读音还是用礼部韵略?这个,谭版是否告知?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1: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7 10:17
典型的诗词门外汉的说辞!你连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都不懂,还在这儿奢谈什么呀? ...

门外汉的名称,最好用在你自己的头上去。我就是喜欢看唐诗宋词,但不会看你的吹牛、骂街的。当写的诗尽是吹牛、骂街的,还敢来教训他人,岂不是笑话!难道,要大家都跟着你学坏才好吗?一个连做人的底线都不要的人,最后也只能是现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1: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7 10:44
呵呵。他说的就是普通话押韵,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自然是包括入声已作平读的情况。这点你不要搞错了。 ...

他说的就是普通话押韵,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自然是包括入声已作平读的情况。这点你不要搞错了。-----也不知是谁搞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1: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11:47
他说的就是普通话押韵,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自然是包括入声已作平读的情况。这点你不要搞错了。----- ...

呵呵。你想怎样是你自己的事。接不接受是他人的事。你就继续宣传你的那个东东吧…………呵呵

点评

总是胡闹是不是?这本书是你提供的。幸亏我也有这本书,我弄什么东东了?你不会普通话?“滑”已读平声,这本书何处说是混押了?和谁混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7 11:53
呵呵。你想怎样是你自己的事。接不接受是他人的事。你就继续宣传你的那个东东吧…………呵呵 ...

总是胡闹是不是?这本书是你提供的。幸亏我也有这本书,我弄什么东东了?你不会普通话?“滑”已读平声,这本书何处说是混押了?和谁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6

帖子

1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48
金钱
6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7 05:14
此亦大好,不过老朽不通此道,徒唤奈何。手机手写上网,尚需校正多次,不致乱字连篇。 ...

多谢老师!那就请老师在这个诗词理论版先教我一些预备知识好吗?
注意到五四老师韵乃声韵的说法,潭州雨梦老师对此怎么看呢?诗韵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点评

诗韵的本质简而言之让所写的诗朗朗上口,更有韵味。写诗押平声韵,你觉得平水韵同一韵韵部的韵合辙你就挥,不会的就不押。至于入声字在平韵诗中处于韵脚,就全当仄声用。那你的诗则是标准的平水韵诗。否则,你就用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7 12: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10-7 12:4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7 12:02
总是胡闹是不是?这本书是你提供的。幸亏我也有这本书,我弄什么东东了?你不会普通话?“滑”已读平声, ...

呵呵。不是跟你说过,我不想纠緾于此。你想怎样,你就自言自语去吧。恕不奉陪!
附涂宗涛原话:也可按普通话平声同韵相叶(包括古入声变为平声的字在内),在诗题后标(依今韵)即可。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7 12: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7 12:56 编辑
再回首 发表于 2016-10-7 12:14
多谢老师!那就请老师在这个诗词理论版先教我一些预备知识好吗?
注意到五四老师韵乃声韵的说法,潭州雨 ...

诗韵的本质简而言之让所写的诗朗朗上口,更有韵味。写诗押平声韵,你觉得平水韵同一韵部的韵合辙你就押,不合的就不押。至于入声字在平韵诗中不处于韵脚,就全当仄声用。那你的诗则是标准的平水韵诗。否则,你就用新韵好了。

点评

老师说的好像不是诗韵的本质,应该是诗韵的作用吧? 既属同一韶部,按理都应合辙呀,难道还有不合辙的吗? 您看这样好不,我稍后贴个习作,请老师用注音符号注明平水音怎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6

帖子

1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48
金钱
6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9: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7 12:44
诗韵的本质简而言之让所写的诗朗朗上口,更有韵味。写诗押平声韵,你觉得平水韵同一韵部的韵合辙你就押, ...

老师说的好像不是诗韵的本质,应该是诗韵的作用吧?
既属同一韶部,按理都应合辙呀,难道还有不合辙的吗?
您看这样好不,我稍后贴个习作,请老师用注音符号注明平水音怎样?

点评

我说的是你觉得合辙则压,你觉得不押则不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7 19: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7 19:35 编辑
再回首 发表于 2016-10-7 19:02
老师说的好像不是诗韵的本质,应该是诗韵的作用吧?
既属同一韶部,按理都应合辙呀,难道还有不合辙的吗 ...

我说的是你觉得合辙则压,你觉得不押则不押。因为有些读音与现代读音大异,你用今音衡量,可能觉得不押。

点评

老师好!我已另贴个习作“反差,,恭请老师移步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21:18
多谢老师!是的,十三元尤甚。 哦,您说的今音是普通话音还是今平水音呀?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6

帖子

1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0
贡献
48
金钱
6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7 19:30
我说的是你觉得合辙则压,你觉得不押则不押。因为有些读音与现代读音大异,你用今音衡量,可能觉得不押。 ...

多谢老师!是的,十三元尤甚。

哦,您说的今音是普通话音还是今平水音呀?

点评

这是针对你而言,今音当然指普通话。要你用今天的平水音不觉得怪怪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7 2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