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37
金钱115435
贡献102236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37 点
贡献- 102236 次
金钱- 115435 枚
 
|
统帅军队这种事,要沉着镇静而幽密深邃,公平严正而整肃有方,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无知。常改变所行之事,常变更所设之谋,使人无法识破用意;驻扎常变地方,行军常迂回绕道,使人无法捉摸真实意图。将帅给部队下达战斗命令,像登高抽去梯子一样,使士卒有进无退;将帅与士卒深入诸侯重地,捕捉战机,发起攻势,焚舟毁桥,砸烂锅灶,像驱赶群羊一样,赶过去,赶过来,没有谁明白到底要到哪里去。聚集三军之众,将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这就是领兵作战的职责。各种地形的灵活运用,攻守进退的利害关系,士卒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
大凡进入敌国作战的规律是:进入敌境越深,军心越专一 越浅,士卒越容易离散。离开本土穿越边境去敌国作战的地方,称为绝地 四通八达的战地为衢地 进入敌境纵深的地方叫重地;进入敌境不远的地方叫轻地 背靠险固前路狭窄的地方叫围地 无路可走的地方叫死地。因此,在散地,我将很好地统一士卒心志,在轻地,我将注意使部队保持连续 遇争地,我将紧紧地从后驱赶部队快速前进 在交地,我就要谨慎地加强防守 在衢地,我将巩固与加强同诸侯国的联系;在重地,我将注意保证军需粮饷的不断供应;在圮地,我将率部迅速通过;在围地,我将堵住可逃生的缺口;在死地,我将向士卒表示必死的决心。士兵的心理变化规律是:被包围就会合力抵御,不得已时就会殊死奋战,陷于深重危难境地就非常听从指挥。
不清楚各诸侯国企图的人,不能参与外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及其运用原则的人,不能领军作战;不用向导的人,得不到有利的地形,类似这四五个方面的事,有一个方面不知道,就不能算霸王的军队。所谓霸王的军队,攻伐大国,迅猛得使敌国无法及时调动民众与集结军队;兵威指向敌人,那么敌人的外交就无法成功。因而,不必争着与任何国家结交,也不随便培植他国的权威,多多施恩于自己的民众、士卒,把兵刃指向敌国,那么,敌国城池可拔,国都可毁。实行破格的奖赏,颁发非常的政令,驱使三军部队像使唤一个人一样。授以任务,不说明意图;告诉他有利的条件,不告诉他危险的一面。把士卒投入危亡境地,士卒才会拼死奋战获得生存,士卒陷于死地,必然舍命奋战以求生。兵士们陷入危险境地,才能主动地奋力夺取胜利。领兵作战这种事,就在于假装顺着敌人的意图,我则集中精锐兵力指向敌人一处,哪怕奔袭千里也可斩杀敌将,这便是通常说的机智能成就大事。决定实施战争的时候,就封锁关口,废除通行凭证,停止与敌国的使节往来。在庙堂上反复研讨,制定战争计划。敌人出现可乘之隙,一定马上攻入,首先夺取敌人所心爱的部位,不要与敌约期决战。执行作战计划一定要随敌情变化而灵活处置,来争取战争的胜利。因而,开始要像处女一般沉静,使敌人放松戒备;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如同脱逃的兔子一般敏捷,使敌人来不及抗拒 。
火攻篇(卷十二)
火攻有五种,一是焚敌营栅人马,二是焚敌"委积",三是焚敌辎重,四是焚敌武库,五是焚敌交通要道设施。实施火攻需具备一定条件,点火器材必须平日准备好。发动火攻要依据一定天时,具体点火要有恰当日子。所谓天时,指气候干燥的时期;所谓恰当的日子,就是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四星所在位置的日子。大凡月亮运行到这四个星宿的日子,都是风起的日子。
大凡火攻,一定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情况变化采取相应的策应措施。从敌方内部放火,则早派兵在外策应。火已烧起敌兵仍镇静的,要等待观察,不要急于进攻;待到火势最旺时,可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火也可从外施放,不必等待内应,按准确的时机发火就行。火施放在上风,不要从下风进攻。白天发火以兵从攻,晚上发火不要从攻。大凡领导作战一定要熟悉五种火攻所引起的情况变化,并根据火攻应循遗的自然规律紧紧把握住火攻的时机。用火来辅助进攻者高明,以水来辅助进攻者强大。水可以阻隔敌人,但不如火攻那样直接剥夺敌军实力。仗打胜了,城攻取了,但不能因之建立功业、巩固政权,那是危险的,这叫白费力气。因此说,英明的君主应该很好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应该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是于国有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用兵,不是处于危险境地不要交战。君主不可因为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领也不能因为一时恼火而命令作战。合于国家长远利益就行动,不合符国家长远利益就停止。愤怒可以转化为高兴,恼火可以转化为喜悦,但灭亡了的国家却不可再存在,死掉人也不可能再活过来。因而,明智的君主应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优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个问题,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根本原则啊!本篇的要点在于修,即修功,巩固胜果,把敌人的力量吸收到自己内部,人员,武器,物资等,来增强自己的力量。
孙子重利的原则在此篇得到完全体现。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只有在合于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行动。世俗之人则恰恰相反,以性格、情绪、恩怨......为行动的一时动因。结果逞一时之快,得来的只是利益的损失,陷入更恼火、更后悔的境地。不能简单地把利看作钱、财富,它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主动权、士气、人心、信誉、威慑等。开战前,不应立即考虑如何打胜仗,而要考虑此仗的结果是否对己有利。如果是,才可以集中精力考虑如何取胜;如果否,应该坚决地避免战斗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