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读老师《写诗与灵感(三)》

[复制链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6: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代表了作者的全部生活,唯独在杠杆另一端翘起的情感和认知(外界),则是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6: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是什么?是人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6: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实包括自然的和人类的,也包括古今中外历史的和现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剩下的就是支点的位置和翘起的高度。支点越靠近被翘物,动力臂越大,就等于内容越贴近生活这个外界,作者创作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6: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支点与翘物太近或近得跟翘物重叠,便意味对支点位置的不讲究乃至无理,多么轻的被翘物也就不好翘起来了,这时所有的准备,包括杠杆高高扬起的动力臂,也意味着徒劳而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7: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比方说明,一个作者的内心越靠近生活,越有利于创作,但必须有比外界高出的地方,否则便找不到支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反,支点过高,动力臂变短,说明作者的情感和认知高高在上于外界,远离于真正的生活,即便动力臂自感有多么强的能耐,他的创作也是费力的,甚至是无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反思古之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离开了合理的支点,既取不成,也发不成,多么好的积累都可能失去应有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要问,翘起的高度该如何呢?对于要翘起的东西而言,只要不失去平衡,翘起来就是本事,就受外界欢迎,所谓“高于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作者而言,对象一旦翘了起来就没有向上的限制,永无止境,哪怕翻过来将自己砸倒,碾碎,甚至否定自己,都是这一过程有所作为的表现,也是为下一次创作积累的宝贵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比方里,一个作者在创作中与外界是融合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如同外界的代言,外界的声音就是他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外界的声音,随外界一同起伏跌宕,当外界提升的时候也是他的提升,他的提升也是外界的提升,当他砸向自己的时候,也是外界一同落下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辩证来观察这个比方又可知,创作不应总是对外界“高于生活”般的歌颂,还要有敢于揭露,讽刺,乃至鞭笞的勇气,最终不管怎样总是要带着底气起来,或者落到底气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此,这个比方还说明了艺术创作的一个明明白白的“奥秘”,即创作什么,怎样创作,用什么来搞创作,以及创作的底线和高程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这个比方也说明了创作要遵循的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联 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有人以为创作就是显示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事,果真如此吗?缺了其它更重要的东西,创作本身无非是一个空架子。这个空壳子真的算不了什么,也证明不出什么,更无需说那些仅凭想象搞创作的情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在这个比方中灵感又是什么?是一个号子,一个命令,乃至独自的一声“嗨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句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过硬的方方面面“能耐”,什么灵感都是接不住的。反之,仅以灵感虚张声势也不具有实际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换个说法,一个人不管拥有能耐多少,只要以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态搞创作,有不应有的防患心、嫉妒心、保守心,就永远出不来艺术,永远走出不了比比划划的藩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对比比划划的幻想都是没出息的,搞创作要超越一切与生存有关的念想,也就是超越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地讲,就是为他人创作。不要问这对作者有什么意义,要问是谁搞的,这不就是对作者的意义吗?所以,这也是创作的辩证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为他人创作仍然不能迷失自己,不能走向另一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需要点“车轱辘思维”的,转到哪不要紧,要紧的是喜欢创作的人得喜欢来回思考一些事情和有这样的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8: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只有反复思考,才有对生活反复印证的可能,仅凭偶然印证一些东西是得不出可靠的体会,并可上升为经得起打压和锤炼的灵感和感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08: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外界不是用来看的,也不仅仅因为创作得需要它。外界是用来给自己定位的,有定位才迷失不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2: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创作总想着他人,让写出来的东西一丝不假而充满启迪和教益,这时即使一个人不知道外界为何,一个真正的外界早已经在他眼前乃至心里了,无处不是他的外界,又无处不是他的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文而化之。只有文而化之,才能找到自己,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外界,且非此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2: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4、关于文而不化

干了教育几十年,深知道文化是什么,也深感功利教育越来越严重,更切感凭一小部分人的坚守实在难以扭转这个局面,每每想到文而不化现象必然要批一通,下面也是。这样一来,恐怕得多写一千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2: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批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觉悟,让人学会像文而化之的人那样,做什么事情都仿佛轻而易举,水到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2: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说到文而不化,特别是对那些自以为有点墨水的人,最难说。这样的人除了有点墨水,什么都缺,的确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一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反动”?因为墨水在肚子里不老实。这些人只知自己有,不知自己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