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刚刚

格律诗研讨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5: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组  两组对仗的绝句
  12.两组对仗的绝句
    ①五言
    画  唐诗(实际上是清朝人高鼎所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弓  唐•李世民(一作董思恭诗)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咏小山  唐•李世民
    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
    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失粘失对)
  
    赋得临池柳  唐•李世民
    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
    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
  
    赋得临池竹  唐•李世民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赋得弱柳鸣秋蝉  唐•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唐•李世民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
    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失粘)
  
    赐萧瑀  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失粘)
  
    辽东山夜临秋  唐•李世民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
    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失粘)
  
    赐魏徵诗  唐•李世民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瓒。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失粘)
  
    重阳锡宴群臣  唐•李忱
    款塞旋征骑,和戎委庙贤。
    倾心方倚注,叶力共安边。
  
    岭外守岁(一作李德裕诗)  唐•李福业
    冬去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秋浦歌  唐•李白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栏,泪满黑貂裘。
  
    秋浦歌十七首 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唐•李白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元日恩赐柏叶应制(景龙四年)  唐•李乂
    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
    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是并肩对,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流水对。
  
    春庄  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失粘)
  
    春园  唐•王勃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失粘)
  
    答武陵田太守  唐•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失对)
  
    尝春酒  唐•王绩
    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
    但令千日醉,何惜两三春。(失粘)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失对)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咏剪花  唐•裴延
    花寒未聚蝶,色艳已惊人。
    悬知陌上柳,应妒手中春。(失粘)
  
    咏舞  唐•萧德言
    低身锵玉珮,举袖拂罗衣。
    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失粘)
  
    咏舞  唐•杨师道
    二八如回雪,三春类早花。
    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唐•杨师道
    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
    九重丽天邑,千门临上春。
  
    奉和咏弓  唐•杨师道
    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初晴应教  唐•虞世南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失对)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失粘)
  
    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唐•赵彦昭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11 16:01 编辑

    奉和正旦赐宰臣柏叶应制  唐•武平一
    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
    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
  
    奉和春日池台  唐•元万顷
    日影飞花殿,风文积草池。
    凤楼通夜敞,虬辇望春移。
  
    登鹤雀楼  唐•畅诸(一云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唐•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武侯庙  唐•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绝句六首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复愁十二首
    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归。
    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
  
    洛中送人东游  唐•杜牧
    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失对)
    三四座遗堵,八九所高丘。(失对)(结构合掌)
  
    盆池  唐•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他,與佗它通。凡牛馬載物曰負他。佗,負何)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微雨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高丽使与贾岛联句
    海岛浮还没,山云断复连。(高丽使)
    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贾岛)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福顺乐
    上天垂景贶,哲后举鸾觞。
    明德今方祚,邦家万世昌。
  
    武后长寿元年民间谣
    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欔槌侍御史,碗脱侍中郎。
  
    杂曲歌辞。陆州歌第三
    香气传空满,妆花映薄红。
    歌声天仗外,舞态御楼中。
  
    杂曲歌辞。排遍第一
    树发花如锦,莺啼柳若丝。
    更逢欢宴地,愁见别离时。
  
    杂曲歌辞。长命女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大言  唐•雍裕之
    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
    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失对)
  
    封丘作  唐•高适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大酺乐  唐•张文收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
    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边思  唐•张祜
    苏武节旌尽,李陵音信稀。
    花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
  
    从驾闾山咏马  唐•上官仪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芙蓉榭  唐•顾况
    风摆莲衣干,月背鸟巢寒。(失对)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春游曲三首  唐•令狐楚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
  
    闺人赠远二首  唐•令狐楚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
    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半空。
  
    从军词五首  唐•令狐楚
    荒鸡隔水啼,汗马逐风嘶。
    终日随征旆,何时罢鼓鼙。
  
    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
    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
    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
  
    王昭君  唐•令狐楚
    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
    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李相薨后题断金集(一作裴夷直诗)  唐•令狐楚
    一览断金集,载悲埋玉人。
    牙弦千古绝,珠泪万行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遇刘二十八  唐•裴度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稀。
    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唐•裴迪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西塞山  唐•韦应物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夜闻独鸟啼  唐•韦应物
    失侣度山觅,投林舍北啼。
    今将独夜意,偏知对影栖。(失对)
  
    偶题  唐•司空图
    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
    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
  
    闲步  唐•司空图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
    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早朝  唐•司空图
    白日新年好,青春上国多。
    街平双阙近,尘起五云和。
  
    即事二首  唐•司空图
    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
    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退居漫题七首  唐•司空图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
    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
    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即事九首  唐•司空图
    宿雨川原霁,凭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马,云影带耕人。
  
    十年深隐地,一雨太平心。
    匣涩休看剑,窗明复上琴。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
    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衰鬓闲生少,丹梯望觉危。
    松须依石长,鹤不傍人卑。
  
    幽鸟穿篱去,邻翁采药回。
    云从潭底出,花向佛前开。
  
    独坐  唐•司空图
    幽径入桑麻,坞西逢一家。
    编篱薪带茧,补屋草和花。
  
    借居  唐•司空图
    借住郊园久,仍逢夏景新。
    绿苔行屐稳,黄鸟傍窗频。
  
    偶书五首  唐•司空图
    色变莺雏长,竿齐笋箨垂。
    白头身偶在,清夏景还移。
  
    掩谤知迎吠,欺心见强颜。
    有名人易困,无契债难还。
  
    杂题九首  唐•司空图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
    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愍征。
  
    楼带猿吟迥,庭容鹤舞宽。
    㬠书因阅画,封药偶和丹。
  
    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
    岸香蕃舶月,洲色海烟春。
  
    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
    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
  
    舴艋猿偷上,蜻蜓燕竞飞。
    樵香烧桂子,苔湿挂莎衣。
  
    溪涨渔家近,烟收鸟道高。
    松花飘可惜,睡里洒离骚。
  
    送从弟赴上都  唐•刘商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
    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善贤长安令三人皆黑)  唐•刘行敏
    叔慎骑乌马,僧伽把漆弓。
    唤取长安令,共猎北山熊。
  
    秋虫  唐•白居易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关中伤乱后  唐•殷尧藩
    去岁干戈险,今年蝗旱忧。
    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
    
    题山院  唐•权审
    万叶风声利,一山秋气寒。
    晓霜浮碧瓦,落日度朱栏。
  
    和重阳锡宴御制诗  唐•魏谟
    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
    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  唐•温庭筠
    吴国初成阵,王家欲解围。
    拂巾双雉叫,飘瓦两鸳飞。
  
    遇边使  唐•罗隐
    累年无的信,每夜望边城。
    袖掩千行泪,书封一尺金。
  
    和杨侍郎  唐•吴融
    目极家山远,身拘禁苑深。
    烟霄惭暮齿,麋鹿愧初心。
  
    题壶山  唐•翁承赞
    井邑斜连北,蓬瀛直倚东。
    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惠严寺  唐•崔庸
    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
    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
  
    秋词  唐•徐锴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
    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李皋试诗  唐•何仲举
    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
    可怜两片木,夹却一枝花。
  
    失题  唐•范夜
    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
    南游李邕死,北望宋珪殂。
  
    送朱放  唐•灵一
    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
    纵令山鸟语,不废野人眠。
  
    题户诗  唐•唐末僧
    枕有思乡泪,门无问疾人。
    尘埋床下履,风动架头巾。
  
    赐齐州李希遇诗  唐•吕岩
    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
    福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嘲赵谦光  唐•贺遂涉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绝句  宋•敖陶孙
    霜风欺断柳,星月爱平芜。
    船暖知村近,钟寒想寺孤。
  
    峨眉  宋•白麟
    四海佛宫阙,三峨不待夸。
    山深龙听法,野迥鹿衔花。
  
    清趣  宋•艾性夫
    雨阑流水急,风定落花迟。
    一老临溪钓,双童画地棋。
  
    晚霁  宋•艾性夫
    天空蜡灭影,风定水无纹。
    半树挂残日,千岩吞湿云。
  
    宝慈寺  宋•白玉蟾
    殿古涵烟冷,楼空得月多。
    钟声巡远岫,塔影卧清波。
  
    春日散策二首  宋•白玉蟾
    水长二三尺,梅余六七花。
    明朝须不雨,今晚已成霞。
  
    柳眼开何媚,蒲芽长得伸。
    寒花方谒日,新燕已参春。
  
    冬暮  宋•白玉蟾
    风落松梢雪,山收竹外烟。
    清吟凝醉眼,独立耸新肩。
  
    感春  宋•白玉蟾
    晴少春光浅,寒多酒力微。
    一声山鹧过,数点海棠飞。
  
    寒食  宋•白玉蟾
    日落千山暝,风吹一路香。
    燕依花色紫,莺体柳丝黄。
  
    护国寺秋吟八首  宋•白玉蟾
    雁过天成画,鱼惊水作纹。
    檐牙宵吐雨,殿脊晓驮云。
  
    嫩竹容归鹊,寒松捧落晖。
    危红和露落,空翠扑衣飞。
  
    香篆孤烟袅,灯龛寸火微。
    梦和明月冷,心与白云飞。
  
    偶作二首  宋•白玉蟾
    露滴中宵月,松摇古谷风。
    三身红萏菡,四智碧芙蓉。
  
    雪后竹君子,霜前松大夫。
    梅残半点白,猿叫一声孤。
  
    晚眺  宋•白玉蟾
    岭口云拖白,江头叶借绯。
    西风来问罪,老火不须威。
  
    晚吟二首  宋•白玉蟾
    山似诗肩耸,江如酒量宽。
    云描秋色老,松写暮声寒。
  
    晚酌翛然阁  宋•白玉蟾
    残暑犹拖尾,新凉恰打头。
    酒方屯鲁郡,舞已彻伊州。
  
    闲吟三首  宋•白玉蟾
    啼鸟千山暮,轻风一路清。
    草连江色暝,月对夕阳明。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宋•白玉蟾
    人远看来短,山遥淡欲无。
    水边渔舍密,天际客帆孤。
    
    霜月沉青嶂,汀鸥卧白沙。
    晓风删竹叶,秋雾补山丫。
  
    饮彻  宋•白玉蟾
    美事般般四,良辰盏盏双。
    霜风冰砚水,山月影轩窗。
  
    有怀聂尉五首  宋•白玉蟾
    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
    想应知鹤怨,未得伴鸥闲。
  
    北阙投封事,南山返故庐。
    李衡千树橘,张琰一园蔬。
  
    不是无知己,相忘独有君。
    孤襟开皓月,往事付浮云。
  
    玉艳亭即事五首  宋•白玉蟾
    正月梅花尽,一溪春雨香。
    燕方寻故垒,蜂已葺华房。
  
    夙酒萦怀处,芳亭拄颊间。
    一莺黄翠柳,双鹭白青山。
  
    犬见行人吠,牛寻熟路回。
    烟光迷碧嶂,花片点苍苔。
  
    风雨平安日,山林富贵天。
    笋芽青露爪,蕨蕻紫伸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景  宋•白玉蟾
    岸树冥茫外,人家点画中。
    断烟分紫翠,残照抹青红。
  
    嘉游歌  宋•曹勋  
    紫殿香风暖,珠帘璧月斜。
    阁中调宝瑟,门外驻羊车。
  
    古意  宋•宋祁
    持鹬蚌谋壮,贪蝉鹊意深。
    渔人一拱手,弹者笑依林。
  
    古意十四首  宋•章云心
    龙马图犹在,麒麟使亦传。
    羲皇心不死,孔子梦难圆。
    
    试问  宋•陈杰
    试问屋藏书,何如斛贮珠。
    奄奄投阁老,凛凛坠楼姝。
  
    黄梅五首
    旧鬓千丝白,新梅百叶黄。
    留花如有待,迷国更须香。
  
    冉冉梢头绿,婷婷花下人。
    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巨野二首
    红落芙蕖晚,青深蒲稗秋。
    平湖无过鸟,鸣鼓有行舟。
  
    蒲港侵衣绿,莲塘乱眼红。
    将身供世事,结缆待回风。
  
    雁二首
    截水无留影,哀空有断群。
    翅开先作字,行断不成文。
  
    夜句三首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
    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寒食元无火”诗词壶
    寒食元无火,轻松自有烟。
    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
  瓷壶字迹清楚,诗文内容语出自然,立意精洁。通篇对仗,虽为“宽对”形式,但亦可称之为工整。第三、四句本应为“新柳”对“古坟”,“上”对“前”,最终将“柳”与“上”的次序调换,“上”之词性亦随之改变,使“鸟啼新上柳”极写时间之早而非原来的季令之早,尽管打破了对仗,但通观全篇,不得不承认这一变动确有别出心裁之妙。诗中所提的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其九 韭  宋•刘克庄
    清泉浇后活,夜雨剪来新。
    有客陈三韭,无钱致八珍。
  
  有投刺称诗伯者,主人讶之,偶见地上沙,面试以诗。其人应声赋曰:
    平平黄出塞,漠漠日铺汀,
    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主人遂叹服。(《樗乡集》)
  
    放言五首  宋•刘克庄
    丹剂乾铅汞,红尘扫秕糠。
    只消一只鹤,安用万头羊。(三仄尾)
  
    镜悲鸾独舞,射感雉双飞。
    早认色空是,晚知婚宦非。
  
    万里先行脚,三家晚闭关。
    曾求诗入海,亦作史藏山。
  
    春贴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宋•苏轼
    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
    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宋•苏轼
    翠筒初窒楝,芗黍复缠菰。
    水殿开冰鉴,琼浆冻玉壶。
  
    《红楼梦》林黛玉和薛宝钗二钗的姓名画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失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②七言
A、“应制”“奉和”等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沈佺期
    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剑人。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唐•李乂
    绮萼成蹊遍籞芳,红英扑地满筵香。
    莫将秋宴传王母,来比春华奉圣皇。
  
    游苑遇雪应制  唐•李峤
    散漫祥云逐圣回,飘飖瑞雪绕天来。
    不能落后争飞絮,故欲迎前赛早梅。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唐•李峤
    万骑千官拥帝车,八龙三马访仙家。
    凤凰原上开青壁,鹦鹉杯中弄紫霞。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唐•张说
    西京上相出扶阳,东郊别业好池塘。(失对)
    自非仁智符天赏,安能日月共回光。(失对)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庄应制  唐•苏颋
    树色参差隐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飞。
    传闻此处投竿住,遂使兹辰扈跸归。
  
    奉和春日二首(前首一作上官仪诗)  唐•元万顷
    花轻蕊乱仙人杏,叶密莺喧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凤辇迎风乘紫阁,鸾车避日转彤闱。
    中堂促管淹春望,后殿清歌开夜扉。
  
    唐享昊天乐。第八
    奠璧郊坛昭大礼,锵金拊石表虔诚。
    始奏承云娱帝赏,复歌调露畅韶英。(失粘)
  
    唐大飨拜洛乐章。齐和
    沉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
    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
  
    中宗祀昊天乐章。舒和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璇图宝历欣宁谧,晏俗淳风乐太平。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璿仪气爽惊缇籥,玉吕灰飞含素商。
    鸣鞞奏管芳羞荐,会舞安歌葆眊扬。 (失粘)
  
    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送文舞迎武舞
    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礼容。
    沧溟赴海还称少,素月开轮即是重。(失粘)
  
    郊庙歌辞•享节愍太子庙乐章•送文舞出迎武舞入
    邕邕阐化凭文德,赫赫宣威藉武功。
    既执羽旄先拂吹,还持玉鏚更挥空。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忠顺乐
    木铎敷音文德昌,朱干成列武功彰。
    雷鼗鹭羽今休用,玉鏚相参正发扬。
  
    杂曲歌辞。入破第三    唐代
    昨夜遥欢出建章,今朝缀赏度昭阳。
    传声莫闭黄金屋,为报先开白玉堂。
  
    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二
    彤闱晓辟万鞍回,玉辂春游薄晚开。
    渭北清光摇草树,州南嘉景入楼台。
  
    五郊乐章。舒和  唐•魏徵
    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媵,剩)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
  
    祈谷乐章。舒和  唐•褚亮
    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
    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失粘)
  
    明堂乐章。舒和  唐•褚亮
    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
    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雩祀乐章。舒和  唐•褚亮
    凤曲登歌调令序,龙雩集舞泛祥风。
    彩旞云回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B、一般的题目
    阶下莲  唐•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戏答诸少年  唐•白居易
    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岁暮道情二首  唐•白居易
    壮日苦曾惊岁月,长年都不惜光阴。
    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见志  唐•李播
    去岁买琴不与价,今年沽酒未还钱。
    门前债主雁行立,屋里醉人鱼贯眠。
  
    漫成五章  唐•李商隐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
    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送司马先生  唐•李峤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
    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七  唐•李白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饯唐永昌  唐•李乂
    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
  
    汉阴庭树  唐•赵嘏
    掘沟引水浇蔬圃,插竹为篱护药苗。
    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
  
    夜坐  唐•贾岛
    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
    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
  
    存殁口号二首  唐•杜甫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这是隔句对中的意对。所谓意对,是一联之中上下两句以词互对,两联四句均以句意相隔为对。[注][1]郑公:郑町,唐代画家,工山水画。[2]曹霸:与杜甫同时代画家,曾应诏画功臣像和御马图。[3]骅骝:本意为赤色骏马,周穆王八骏之一。引申为卓异之人才。
  
    绝句四首其一  唐•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唐•杜甫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唐•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绝句漫兴九首之六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问,沙上凫雏傍母眠。
  
    漫成一绝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夔州歌十绝句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解闷十二首
    沈范早知何水部,曹刘不待薛郎中。
    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策马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家,万里黄河绕黑(读hè)山。
  
    羽林少年行  唐•皇甫冉
    骏马牵来御苑中,鸣鞭欲向渭桥东。
    红蹄乱踏春城雪,花领骄嘶上苑风。
  
    海上相逢赵同  唐•吕岩
    南宫水火吾须济,北阙夫妻我自媒。
    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为贾师雄发明古铁镜  唐•吕岩
    手内青蛇凌白日,洞中仙果艳长春。
    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
  
    春日(一作元万顷诗)  唐•上官仪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失粘)
  
    戏题辋川别业  唐•王维
    柳条拂地不须折,松树披云从更长。
    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
  
    秋思赠远二首  唐•王涯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塞上曲二首  唐•王烈
    红颜岁岁老金微,砂碛年年卧铁衣。
    白草城中春不入,黄花戍上雁长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12 08:35 编辑

    赠廖融  唐•王正己
    病起正当秋阁迥,酒醒迎对夜涛寒。
    炉中药熟分僧饭,枕上琴闲借客弹。
  
    夜宴安乐公主宅  唐•韦元旦
    主第新成银作榜,宾筵广宴玉为楼。
    壶觞既卜仙人夜,歌舞宜停织女秋。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登楼寄王卿  唐•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自对)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过郑山人所居  唐•刘长卿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落花芳草无寻处,万壑千峰独闭门。
  
    春日宴魏万成湘水亭  唐•刘长卿
    何年家住此江滨,几度门前北渚春。
    白发乱生相顾老,黄莺自语岂知人。
  
    赠远  唐•顾况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黄檗馆  唐•权德舆
    驱车振楫越山川,候晓通宵冒烟雨。
    青枫浦上魂已销,黄檗馆前心自苦。
  
    朝拜元陵  唐•包佶
    宫前石马对中峰,云里金铺闭几重。
    不见露盘迎晓日,唯闻木斧扣寒松。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唐•窦牟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舍弟未应丝作鬓,园公不用印随身。
  
    题剑津  唐•窦巩
    风前推折千年剑,岩下澄空万古潭。
    双剑变成龙化去,两溪相并水归南。
    
    率题  唐•司空图
    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
    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题击瓯楼  唐•张祎
    驻旌元帅遗风在,击缶高人逸兴酣。
    水转巴文清溜急,山连蒙岫翠光涵。
  
    南山池  唐•梁藻
    翡翠戏翻荷叶雨,鹭鸶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茶靠石煎。
  
    望中有怀  宋•朱长文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诗一首  宋•白麟
    谁破天荒开僰道,千栽岩木护天宫。
    背城山合疑无路,面水窗横自有风。
  
    安陶舟中  宋•晁补之
    缭绕春堤去欲穷,参差烟坞到还通。
    依依润柳侵晨雨,细细吹花傍午风。
  
    四时诗•春  宋•徐瑾
    风吹细浪低田麦,雨过初分浅水秧。
    红树半开桃脸嫩,绿波深映柳丝长。
  
    四时诗•秋
    红飘乱叶树连枝,雨著疏花菊狞篱。
    蓬转恨多饶白发,鸿归数处寄新诗。
  
    对月六首  宋•白玉蟾
    醉袖舞低千嶂月,清歌遏住九天云。
    鸿归燕去伤秋老,鹤唳猿啼觉夜分。
  
    观物二首  宋•白玉蟾
    蜂占蔷薇封食邑,蚁侵蜾蠃借军须。
    雨天风急鸠呼妇,水国烟寒雁唤奴。
  
    晓鹭守溪图口腹,暮蛛借屋计家生。
    不羁野马空中骋,无喘蜗牛壁上耕。
  
    集句赠王秀才  宋•白玉蟾
    富贵必从勤苦得,名位岂肯卑微休。
    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新正三首  宋•白玉蟾
    九重天上星三点,万顷波心月一钩。
    醉有百篇来笔下,愁无半点到眉头。
  
    雪中三首  宋•白玉蟾
    晓来红日尚羞明,四外彤云欲诈晴。
    一夜九天开玉阙,六花万里散璚英。
  
    雁阵  宋•白玉蟾
    几是霜翎巢白草,数行云足篆青冥。
    方将寄字来苕霅,莫便翻身过洞庭。
  
    夜坐忆刘玉渊三首  宋•白玉蟾
    多多泻酒愁无况,久久吟诗淡有情。
    花作雪飞深一寸,月随云上恰三更。
  
    易道录招饮五首  宋•白玉蟾
    竹风不断凉如水,山雨无声细似尘。
    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
  
    诗酒交游如骨肉,江湖聚散似云萍。
    已烦鹤唳供头盏,且借岚光作画屏。
  
    素白见招真慷慨,苍黄欲赴又趦趄。
    命存一定百年见,事要十全千古无。
  
    山居十三首  宋•蔡格
    天下无如闻道乐,人间惟有养心高。
    烟花过眼须臾灭,明德馨香万古牢。
  
    秋日  宋•蔡襄
    城头蔓草受新霜,天外孤鸿叫夕阳。
    送客情怀枫树老,着人襟袖菊花香。
  
    道傍得熟人家  宋•曹彦约
    旧雨留烟饰短垣,浅沙催水撼衡门。
    旗帘动眼新迎客,䆉稏关心故弄孙。
  
    祁门道中即事  宋•曹彦约
    识面山川尚可寻,跳丸日月更相侵。
    语音改道家山近,行色不知春事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16: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12 08:35 编辑

    
    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
    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哭林艾轩  宋·陈俊卿
    出为岭峤澄清使,归作甘泉侍从臣。(从,【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俗去聲。隨行也。)
    百担有书行李重,千金无产橐中贫。
  
    送叶寺  宋·陈康伯
    海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农桑四境丰年屡,箫鼓千村吹气多。
  
    咏梅  宋·陈亮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挽傅仲斐生母李氏  宋·陈宓  
    版舆当日到莆阳,盛事于今语未央。
    教子延师如学校,挥金提路作康庄。
  
    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  宋·陈师道
    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已有余。
    痴子未知天上乐,先生今解世间书。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余。
    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绝句四首  宋·陈师道
    芒鞋竹杖最关身,散发披衣不待人。
    三两作邻堪共活,五千插架未为贫。
  
    绝句四首  宋·陈师道
    昏昏嗜睡元非病,续续题诗不耐闲。
    作意买山还得笑,多方拔白郤成斑。
  
    卧疾绝句  宋·陈师道
    老里何堪病再来,愁边不复酒相开。
    一生也作千年调,两脚犹须万里回。
  
    戏元弼  宋·陈师道
    翩翩别去七经年,特特归来两浩然。
    东道有时推谢令,後堂无地著彭宣。
  
    梦中作  宋·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散不知人换世,烟阑无奈客思家。
  
    陌上花三首之三  宋·/苏东坡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优歌缓缓妾回家。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宋·苏东坡
    忠臣谅节今千岁,孝女孤风满四方。
    不复巫阳占郢梦,空余仲御扣《河章》。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宋·苏东坡
    玉盆沉李滟清泉,金鸭嘘空袅细烟。
    自有梧楸障畏日,仍欣麦黍报丰年。
  
    闲居  元·仇远
    仰屋著书无笔力,闭门觅句费心机。
    不如花下冥冥坐,静看蜻蜓款款飞。
  
    拟夏日宫中行乐词(三首)  明·顾璘
    紫霄不与下方同,秋爽常回六月中。
    风羽对摇云母榻,冰池全浸水晶宫。
    
    雾縠云绡细欲无,倚风临水弱须扶。(自对)
    玉鱼疗渴辞盘露,纨扇伤秋对井梧。
  
    山行  清·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清朝初年,有一些原来高喊民族气节的官吏,看到局势稳定,纷纷投靠清廷。有人作过一首讽刺诗云:
    满洲衣帽满洲头,满面威风满面羞。
    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忠忿满腔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08: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组  只一联对仗的
  (1)中二联中有一联对仗
  13.颔联对仗(燕颌格、颈联不对体)
  与“蜂腰格”相仿,是颌联单独用对仗,其余三联都不对仗,历代诗作中少见,未有七律诗例。一般而言,颈联处于律诗之颈,颈联不对仗犹如一诗折颈,是断不容许的。颈联不对仗的情况比较罕见。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对仗)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不对仗)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别常征君  唐•杜甫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对仗)
    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不对仗)
    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万山潭  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益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对仗)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不对仗)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08: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4.颈联对仗(蜂腰格)
  只有第三联(颈联)对仗。古风中有,但在律诗对仗中则是一种特殊变格。唐时格律诗常见,现在不宜用。
  所谓蜂腰体是指律诗中颔联不对,仅颈联对仗者。格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都要对仗,只一联对仗者都非正规,称之为变式。此对仗叫蜂腰体,或叫蜂腰格,因为这一联是对仗,所以从对仗角度说便叫蜂腰对。叫格是对的,叫体是诗体还是体式,较含混。
  宋人魏庆之所辑《诗人玉屑•诗体》将“蜂腰格”作为一种诗律格式提出:“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
  有次联不对,至第三联方对者,谓蜂腰对,言已断而复续也。(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
  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辩》也将“蜂腰体”作为作为诗律正体之外的一种变体提出,将它正式列入杂体诗:“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
  按照齐梁及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除开首尾两联不做要求,中间各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但是由于严格对仗可能因为声律形式而损害内容意义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有意用特殊形式达到别样的表达效果,导致颔联没有对仗,直到颈联才对仗分明。这种首联、颔联、尾联都没有对仗而只有颈联对仗的变格诗体,就是所谓蜂腰体,谓之腰细(相对中间两联对仗而言)意指两头有宽松的散句,中间却用骈偶紧束,看起来像蜜蜂的细腰一样。蜂腰体在盛唐五律中尤其多见,贾岛、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用这种蜂腰体的诗作。五律受古体诗歌的影响较深,诗中多用蜂腰格;七律新起,无古可仿,蜂腰格就用得少些。不过,蜂腰格多在盛唐流行,中唐承用。到了宋代,日趋少用,就连五律中也少见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蜂腰体中,人们仍会在颔联上用上一些似对非对的句子,暗暗响应律诗中间两联用对仗的要求。如:诗中颔联“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见下),半对半不对,正是对律诗颔联要用对仗的呼应。
  (1)注意:采用“蜂腰体”后,首颔两联散句必须遵循“十字格法”(即“十字叙一事法”)各叙一事,然后让颈联在语意上总束,意贯上两联。
  (2)注意:采用“蜂腰体”,最好在颔联用些似对非对的句子,暗暗回应律诗颔联必对的要求。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不对仗)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半对半不对)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对仗)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不对仗)
  
    诸将五首  唐•杜甫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半对半不对)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半对半不对)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对仗)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  唐•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半对半不对)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对仗)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此诗失粘、两处三仄收)
  
    即事  唐•杜甫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即非。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不对仗,连节奏都不一致)
    秋思抛云鬓,腰支剩宝衣。(对仗)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人认为这联是意对,是流水对,“小儿女”是宾语,又是下句的主语。但意对毕竟不是对。)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对仗)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经青山吊李翰林  唐•杜荀鹤
    何谓先生死,先生道日新。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半对半不对)
    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对仗)
    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詩法易簡録14卷•卷九•五言律詩》評此詩:“前四句一氣直下,不用對偶,倍見超逸。”
  
    下第  唐•贾岛
    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不对仗)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对仗)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唐•李白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不对仗)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对仗)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不对仗)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对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听蜀僧浚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不对仗)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对仗)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送长沙陈太守 其一  唐•李白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
    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不对仗)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对仗)
    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长门怨  唐•李白
    妾命何偏薄,君王去不归。
    欲令遥见悔,楼上试春衣。(不对仗)
    空殿看人入,深宫羡鸟飞。(对仗)
    翻悲因买赋,索镜照空辉。
  
    鹦鹉洲  唐•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不对仗)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对仗)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狷氏子  唐•梁锽
    杏梁初照日,碧玉后堂开。
    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台。(不对仗)
    含声歌扇举,顾影舞腰回。(对仗)
    别有佳期处,青楼客夜来。
  
    艳女词  唐•杨巨源
    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
    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不对仗)
    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对仗)
    心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题慎言法师故房  唐•储光羲
    精庐不住子,自有无生乡。
    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不对仗)
    浮云归故岭,落月还西方。(对仗)
    日夕虚空里,时时闻异香。
  
    寒夜江口泊舟  唐•储光羲
    寒潮信未起,出浦缆孤舟。
    一夜苦风浪,自然增旅愁。(不对仗)
    吴山迟海月,楚火照江流。(对仗)
    欲有知音者,异乡谁可求。
  
    送李擢游江东  唐•王昌龄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不对仗)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对仗)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不对仗)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对仗)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不对仗)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对仗)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折杨柳  唐•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不对仗)
    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对仗)
    更愁征戍客,鬓老边城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半对半不对)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对仗)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送贺遂员外外甥  唐•王维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不对仗)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对仗)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唐•王维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
    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不对仗)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对仗)
    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
  
    送岐州源长史归(同在崔常侍幕中,时常侍已殁)  唐•王维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不对仗)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对仗)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归田  唐•元稹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不对仗)
    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对仗)
    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半对半不对)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对仗)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不对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半对半不对)
    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的平仄也不达标,复辞使用也不遵纪,虽都说是律诗,实际上古风是其娘家。)这首不符合“如果一首诗平仄、押韵等都没有问题”,不在此论。
  
    清明步城东有怀邵二仲游  清•黄仲则
    水明楼下涨纹平,柳外遥山抹黛轻。
    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半对半不对)
    征鸿归尽书难寄,燕子来时雨易成。(对仗)
    寻遍舣舟亭畔路,送君行处草初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此诗有争论,因第二联是当句对。)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刚刚说  此诗颔联应该是对仗。先从字对上看,完全符合。再看词对,上下比的前四字本身当句对,上下也对得好。后三字仍然是当句对,只有“胜”“而”按现代汉语动词对连词,对不上,但古代都是虚字对虚字,可以说对得上。
    
  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律诗至少要颈联对仗,否则不能算作律诗。至于颔联,能够对仗那属于极为标准的律诗,但不能仅仅因为颔联不对仗,就把某首诗排除在律诗范围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08: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6-12 13:42 编辑

  (2)中二联中无对仗
  15.首联对仗(垂条变格、垂绦变格、垂条、垂帘)
  只首联对。例极少。大概格律未定型的唐朝人会出现这种情况。格律定型后,规定中二联对仗,不对者违规,所以大家写格律诗尽量不要写这种违规的东西。
    相和歌辞•婕妤怨  唐•李白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对)
    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散)
    更有留情处,承恩乐未穷。(散)
    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散)
  此本就是古风乐府,虽平仄遵格律,对仗却不受限制的。
  
    感遇十二首 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对)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散)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散)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散)
  此也非格律诗。
    
  16.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对仗不太适宜用作结束语。因此不知能找得到例子么。
  
  小结
  1.有人说只要平仄押韵对,没用对仗也是律诗。哈,那是广义的律诗,与狭义的律诗无关。我们研究的是狭义的律诗。
  2.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无A必定无B,有A未必有B”,没有对仗的不可能是律诗。(只狭义的,下面不再说明)
  3.中二联对仗的是正格。
  4.三个对仗的,如果含中二联对仗的是正格。
  5.三个对仗的,如果含中一联对仗的是变式。
  6.四个对仗的是正格。
  7.一个对仗的是变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13: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12 14:59 编辑

十九、拗句与拗救
  这两个概念,虽然都是古人定的,但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
  古典诗律学意义上的所谓“拗”的概念,是南宋方回首先提出的。

    拗句这个概念,是正确的,而且名称定得很科学。
  拗句是针对律句来定的,所以在古风中这种句式比比皆是,因是正常的句式,所以不能叫拗句。在律诗中,这是特殊的句子,所以定名为拗句。
  律句是按节奏进行平仄交替的句子。
  拗,有两个音读,ào音义为“不顺、不顺从”,niù音义为“固执、不驯服”。总之是不服从不听话。对律句而言,不服从不听话,那就是不老老实实地平仄交替。用一般的话说就是非律句。非律句是解说,拗句是正规命名。
  这一个“拗”字就把句子的特征说得很清楚了。有人试图换个名称,比如用“别句”。
  别:1.分开;分离。2.区分;区别。3.差异;差别。4.类别;分类。5.另外。6.特殊;不同寻常。7.指错读或错写成另外的(字)。8.用针等把东西附着或固定。
  无论用哪个含义去解释,别句与律句的关系都不能准确的表达。
  1.与律句分开(分离)的句子;2.与律句有区别的;3.与律句有差异的;4.与律句是不同类别的;5.与律句是属于另外的;6.与律句比,是特殊的不同寻常的。
  大家还可以试着去改名比较一下。因此拗句这个名称叫得非常恰当。
  解决了“拗”与“拗句”,对“拗救”我们就好分析了。
  既然“拗”是平仄交替不听话,那么“拗救”就是通过救治,使平仄交替恢复了正常了。人们基本都是这样理解的。
  但是马上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出句是拗句,对句无论怎样救,已经定型的出句能改变么平仄失替的原貌么?不能。不但不能,甚至对句还会出现新的拗句,从纠正平仄失替的角度分析,岂不是病上添病,这也叫“救”?有人形象的比喻说:“犹如左腮抽了个耳光,右腮再抽回来,左腮就不疼了吗?”我说,左边的脸打肿了,于是再抽右边的脸,右边的脸也肿起来了,平衡倒是平衡了,能说正常吗?
  既然不能救,那怎么能叫拗救呢?
  我们还是从拗救的实践中去看看,它“拗救”到底救了什么?所有的例子,都说明因为出句的拗,不但平仄失替而且因失替引起了平仄数量的不平衡,对句所救的原来是通过增减平仄的数量,使整联平仄数量达到基本平衡。这一下我明白了,它救的并不是什么失替,救的只是为了平仄数量的平衡。这不就是初唐时上官仪等的调声吗?只是上官仪等调的是声调,律诗调的不是声调而是平仄,因为调的是平仄,所以不好用调声术的术语,于是用上“拗救”。这个“拗”倒是没有用错,可是这个“救”却指东打西了。由于术语定名的不当,引起数百年的争端。不知大家弄明白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特拗句是律句吗
  (一)、“拗”的提出
  唐朝诗人王睿在《炙毂子诗格》中提到过“讦调体”,即拗体。
  宋朝魏庆之《诗人玉屑》对于黄庭坚的拗句就做过解读:
  拗句  鲁直换字对句法,如“只今满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忽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体,独鲁直变之。苕溪渔隐曰:此体本出于老杜,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甘犹自青。”“江外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沙上草阁柳新晴,城边野池莲欲红。”似此体甚多,聊举此数联,非独鲁直变之也。今俗谓之拗句者是也。(《诗人玉屑》)胡仔《苕溪渔隐》指出黄庭坚的拗句其实是学习杜甫。
  宋末元初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第25卷的解读:
  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体凡十九出。不止句中拗一字,往往神出鬼没,虽拗字甚多,而骨骼愈峻峭。.....五言律亦有拗者。(《瀛奎律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平平仄平仄”的各种解释
  拗分为小拗大拗和特拗三种情况。特拗是平平仄平仄句型,不需要下句救。特拗句和准拗句都来自王力。
  1.仄仄平平平仄平是拗句吗?答:不是拗句,无需补救。仄仄平平平仄仄变格: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刚刚质疑  1.仄仄平平平仄平不是拗句?2.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这是王力的变格说。)
  2.因这个大拗句式古人使用的频率很高,王力先生将此拗句定义为“准律句”。准律句的意思是这个拗句和正格一样有效,四个基本句式加一个准律句,成了五个句式。(刚刚质疑  准律句的意思是这个拗句和正格一样有效,四个基本句式加一个准律句,成了五个句式?)
  3.特拗句,也叫准律句。是千百年来诗人们在创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也就是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和第四个字对换,变为“平平仄平仄”的形式。不过这里必须说明的一问题是,既然是固定格式,那么就不存在再拗的问题。以五言为例,前面两字,必须是“平平”。(摘自席金友的《诗词基本知识》)(刚刚质疑  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和第四个字对换,变为“平平仄平仄”的形式?)
  4.“平平仄平仄”虽然是律句中一个特殊的格式,但是这个格非常常见,王力教授在书中说:“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王力《诗词格律》)(刚刚按  “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已被大家证明是错误的,其他地方都可用。)
  5.王力老师批注道:“唐人试帖诗都用了,为什么不承认其为律句?”(孤鹤按  这个理由也太没力了吧?能因为多便要承认它是律句吗?如此做学问不如不做。)(刚刚按  王力“为什么不承认其为律句”,是采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他没有说明是否是合法的。而且从三段论的角度说,王力的推理是大小前提不一致的。大前提:唐朝的律句是节奏点平仄交替的。小前提:唐人试帖诗都用了“平平仄平仄”。结论:所以“平平仄平仄”是律句。)
  所以我(何伟棠)写《古典诗律史》时仍承认其为律句的一种常见的变式,但为什么古人特喜这种变式,解释不清楚,从平仄分配上和节奏段上都说不清楚。(刚刚按  何伟棠一是指出这是一种变式,“变式”其实是法理上的否认。二是指出历史上一直“解释不清楚”又“从平仄分配上和节奏段上都说不清楚”,这是试图研究它的合法性,结果失败,何伟棠承认了理论上没解决“平平仄平仄”是律句的问题。我们的雨梦先生也是强作解人而已。)
  6.“平平仄平仄”是一种特殊的平仄格式,王力老师称它为“一种特殊句式”。王力先生在其著述中对其它拗救论述详尽,但对特拗却谈的极少,更未从声律音韵的高度深入研究,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迴避的态度,其他学者对此更是无人问津,使之长期成为诗坛上的大冷门。(刚刚按  委婉地指出王力研究的缺陷。)
  7.王力《诗词格律》:(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 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例如: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现在两举毛主席的诗来证明:
    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刚刚按  王力先生的变格说不符合历史事实。见后。)
  8.王力在介绍格律诗时,使用了“标准律句”的概念。即平仄形式如: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又承认平平仄平仄是标准律句。(刚刚按  那岂不是自打耳光?估计王力不是说“标准律句”,而是“准律句”吧。)
  9.把“平平平仄仄”的五言句子改成“平平仄平仄”,或把“仄仄平平平仄仄”的七言句子改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就是把腹节的两个字“平仄”互换,本是“平仄”的改成了“仄平”,这是一种特拗句,古人美之名曰“锦鲤翻波”,使全篇声韵严整而有变化,是一个非常有用句式。因为它是“本句自救”的典型,古代科举考试的试贴诗对于格律的要求是极严的,那其中就已经把这样的句式视为“合律”。
  (摘自田牧的《特拗句诗例》)(刚刚按  说是“拗”,是对的;分析“救”,则未必对。)
  10.现代学者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说:腹节上字该平而仄,是拗;腹节下字该仄而平,是救。近体诗的出句和对句本该是平仄相对的,尤其是节奏点,现在的出句第四字和对句的第四字(七言为第六字)均为平声,就该算是不合常规,也就可以叫做拗。如果要叫做拗的话,我们建议叫做特拗。
  这是关于特拗的最早最明确具体的理论论述,这种句式经王力定名为“特”拗后,遂为诗词学术界的论文和专著所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理论分析
  准律句有两种,分别是:
  五言  平平仄平仄
  七言  仄仄平平仄平仄
  1.准律句不是从“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体而来。
王力等人认为准律句是从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体而来。但事实上准律句并非变体,它早已存在。
  平平仄平仄在“古诗十九首”(东汉)那时就有。那时没有律诗,也无人讲“拗救”,怎么还这么多“平平仄平仄”句子呢?可见是古风句型之一。在永明体中这种古风句型更是多见,说明很早以前这种古风句型已是喜闻乐见的句型了。
  不能因为李白,杜甫,王维这些大诗人写了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等诗句,我们就牵强地把它定为“准律体”,是从“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体而来。
  2.特拗句不存在自救
  有人说;“特拗句本身已自救,不须他救”。“不须他救”是对的,但不存在自救。因为它本身是拗句,平仄失替,这种句子是无法救的,平平仄平仄,只是与平平平仄仄一样保持了平仄的数量平衡,不使出现四仄一平。调声之术非拗救之法。
  3.准律句不是律句,也不能叫标准律句。
  首先要搞清“半”“次”“准”“标准”的区别。汉语的近义词太多,看似差不多,实则有差距。
  “准”的本义:指向确定;目标不再游移。准律句的“准”在此为引申义,解作“与某类事物差不多,可以当成某事物看待的。”“差不多”和“当成……看待”,是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的意思。是把标的物当做它的依据、根据。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准将;准军事区、准军事部队、准军事基地、准军事组织、准军事化、准军事化口号、准军事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的政府部门、准军事化管理学校、准军事化训练。
  准尉之上为少尉,准将之上为少将。准尉,一些国家军队军人的职衔,地位介于军官与士官之间,经上级选拔推荐、军官候补教育合格后可晋升为少尉。就说明与标的物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准军事化的定义并不是仅仅包括内务卫生和训练程度,而是服从命令、听从逐级指挥的一种管理方式。在中国大陆,铁路系统的管理就是准军事化的。一切工作行为和行动都是有路令的,而这些路令都是要经过逐级领导审核后下达的。而铁路职工的工作机制和行为准则也都是半军事化管理的,包括服装的穿戴、工作岗位和等级的固定、交接班的时间精准化等等。
  警察、海关等职业都是准军事化的职业。
  这个“准”与“半”是近义词,比如“企业准(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半军事化管理”又叫“准军事化管理”。但“准军事化的级别要比半军事化高,准军事化的含义就是很接近军事化了”,比如“军训结束,由‘准军事化’过渡到‘半军事化’,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容易接受,贵在坚持。”“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就是从本的实际出发,仿效军队正规化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做到服从服务于教学。”
  准律句属于次标准律句,次标准律句和标准律句两个阶梯。准律句和标准律句,虽然只差一个字,很多人把准律句解释为标准律句是错误的。
  “次”的含义比较笼统,“半”比“准”低,“准”比“标准”低。
  如何看待“准律句”?
  从命名上看“特拗句”不“准律句”科学,“准律句”且容易与“标准律句”混淆。
  准律句“准律句”属于拗句,与律句又本质的区别,那就相间与失间的区别。因此“准律句”虽然有“律句”二字,但绝不是律句。
  那为什么又可以把它当律句看待呢?
  把它当律句看待,没有问题,这与它是否就是律句是两个话题。只要两个话题的范畴明确,坐在一起又何妨?
  把它当律句看待(只是“当”而已),那是历史的存在,这种句式喜闻乐见,唐人喜欢用,所以它有与律句等同的地位。唐人把它看得与律句一样重,因此可以把它当律句看待(所以是准呀,特拗呀)。在唐朝格律诗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格律诗中掺入一些拗句,尤其是用喜闻乐见的准律句,又有谁反对?所以唐朝准律句常见,不足为奇。
  后代,给格律诗定下了条条框框,你再把它当律句看,认为它的存在是正常的,那就对不起格律诗的那些要素了,这条因为特殊,可以打破,那么其他的为什么不能特殊而打破呢?规矩一破,格律诗何在?
  当然,准律句的诗,只要你不把它当格律诗的正格,不挂羊头卖狗肉,你可以灵活的处理,那就不犯什么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相关的文章
      1.关于“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 
 杨柳志芳菲节  2021.5.27.
  我的一首律诗中,颈联是这样的:转眼天堂涌人浪,夺时客路品肴羞。
  这联的出句标准句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我把它写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而且搜韵检测无疑问通过。
  康庄安庆老师是跟我交流得很好的师友,我们探讨了这个“新句式”的由来。
  为省时间、少费事,我把对话发表在这里,欢迎有兴趣的诗友参与。
  (是康庄老师让我公开的哦!原来只是个跟评互动,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特意发一帖)
  
  康庄安庆 跟评: 2021.5.26.
  可否探讨诗之音韵——
  转眼天堂涌人浪 —— “涌人浪”,对仗“品肴羞”,可,但失平仄;若用“人浪涌”,则合音节奏,却失仗工,何取?
  
  杨柳志芳菲节 跟评: 2021.5.27.
①格律诗里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当它被改写为“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时候,是一种过去诗人们常用的“句内自救”的方法,可参见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有大量例句,此处有限,只选录一二: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皇求买万金无。”(苏轼•傅尧俞济源草堂)
  以上两位诗人的出句里都使用了这种句内自救方式。
  ②专业诗词网站搜韵网认同并为之宣传这种特殊的拗救方式。
  早先,遇到有人检测这种诗句,搜韵检测里会主动弹出解说文,宣传这种句式可行。
  现在,知道的人多了,它就只加上一句话:“本联上句为本句自救的拗救方式。”
  ③搜韵检测还允许“小拗不救”,这里只举一例: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五字,若是写成了平,就不必救,完全通过。(当然,若是作者自己一定要救,那当然可以啦。)
  ④您问:“失平仄”与“失仗工”,何取?
  现在已经被专家和资深网站认同的“句内自救方式”,它和其他要拗救的句式一样待遇:可以使用。那么,采用了这种特殊拗救方式,平仄就已经被救,不存在出律问题,也让每位作者都有一个新的句式可以用,何乐而不为?(下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2.拗句之平平仄平仄及仄仄平仄平  潭州雨梦  2018.3.9.    2020.07.08修定:(刚刚参考二文修正之)
  平平仄平仄,王力先生称作拗句的特殊形式,简称特拗,又名特定拗句。
  这种句式在汉魏诗中即有,《孔雀东南飞》共有平平/平/仄仄句系57句。(刚刚按  说明早已有之)
  “平平仄平仄”,属属平起仄收句。撷腰式句型(212)(刚刚按  无稽之谈)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刚刚按  是由它“演变成”的?)
  1.标律句。平平平仄仄/兰芝惭阿母。正格6句
  2.准律句。仄平平仄仄/十三能织素。孤平拗救句6句
  3.小拗句。平平仄平仄/--特定拗句。12句
  鸡鸣入机织。黄泉共为友。东家有贤女。勤心养公姥。君当作磐石。
  还家十余日。兰芝仰头答。媒人下床去。心中大欢喜。黄泉下相见。
  东家有贤女。东西植松柏。
  4.小拗句。平平仄仄仄/槌床便大怒。三仄尾句 12句
  5.大拗句。仄平仄平仄/可怜体无比。孤平特拗句 8句
  6.大拗句。仄平仄仄仄/伏惟启阿母。孤平三仄尾句 8句
  7.非律句。仄平平平仄/出门登车去。单平。单仄失替 3句
  8.非律句。平平平平仄/时时为安慰。四连平。单仄失替 2句
  他与三仄尾句并列冠军。各占平平/平/仄仄句系约15%(按  初文为21%)。
  此句式唐至今诗人均爱采用。属四拗三救句。(刚刚按  雨梦的拗救理论)
  “平平/平/仄仄”句式第三音节为双仄音节,第四字拗平时造成第三音节为孤仄,故第三字(第二音节,单平音节)拗仄以救第三音节的孤仄。古称单拗法  
  赵执信《声调谱》
  行人碧溪渡【拗句○第四字拗平,第三字断断用仄,不论者非。】
  赵执信之《声调谱》此论,即为特拗句的理论根据
  清代《诗法易简录》律诗拗体卷一又称此为【单拗法】
  送人从军(唐•杜甫)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度【宜平而仄】沙【宜仄而平,本句三四字拗,谓之单拗法】碛,累月断人烟。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这种句式在唐诗该句系约占25%,其合理性已无人置疑。
  仄仄平仄平属平平仄平仄姊妹花,同为四拗三救句。
  这种句式在汉魏诗中亦有,《孔雀东南飞》共有仄仄/仄/平平 135句(刚刚按  拗救是专门针对格律诗的,格律诗用拗救,古风用调声术,完全两回事。你拿个古体研究什么呢?做的无用功呀。)
  属仄起平收句式。撷腰式句型(212)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仄仄仄平平/五里一徘徊。正格(39)句
  2.准律句。平仄仄平平/何乃太区区。孤仄拗救句(18)句
  3.非律句。仄仄平平平/孔雀东南飞。三平尾句(21)句
  4.非律句。平仄仄仄平/头上玳瑁光。单仄失替句(11)句
  5.非律句。仄仄仄仄平/汝岂得自由。四连仄。单平失替句(19)句
  6.非律句。平仄平平平/中道还兄门。单仄三平尾句(5句)
  7.拗极句。平仄平仄平/相见常日稀。单仄。单平失替句(5)句
  8.平收特拗句。仄仄平仄平/--单平。失替句(17)句
  守节情不移。阿母为汝求。不足迎后人。受母钱帛多。誓不相隔卿。我有亲父兄。逆以煎我怀。十六知礼仪。郁郁登郡门。主簿通语言。故遣来贵门。作计何不量。足以荣汝身。四角龙子幡。逼迫兼弟兄。阿母为汝求。寂寂人定初。
  仄仄平仄平句式属四拗三救句。唐诗人喜将他作为首句。(初文为唐诗人少用。总共才几十句)
  句例如下:
  三月松作花。苏颋《经三泉路作》
  八月湖水平。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二月湖水清。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北阙休上书。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楚水清若空。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落日临御沟。储光羲《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
  愿以金秤锤。包何《赋得秤,送孟孺卿》
  香帏风动花入楼。王昌龄《青楼怨》
  广陵三月花正开。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
  桂阳年少西入秦。高適《送桂阳孝廉》
  巫山秋夜萤火飞。杜甫《见萤火》
  江头日暖花又开。罗隐《曲江感春》
  劝君莫惜金缕衣。杜秋娘
  雀钗翘揭双翅关。李贺 (此二例2020增加的)
  明代杨慎《升菴诗话》卷二说:“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
  清代许印芳《律髓辑要》说:“〔八月湖水平〕起句拗调。‘北阙休上书’亦然。盛唐人有此拗法,盖三、四字平仄互换。(亦有用作中联者。)”
  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也称此为第四字该平而仄,拗了,则改第三字本仄而为平以救。(初文  不过这种句式太少,占该句系0.02%。故现在写诗,最好不用。)
  (以下为2020增加的)以上诗论,都证明此拗句合唐律。时至今日,对此一对姊妹花都誉以美称:“中平仄平仄”句式称作【锦鲤翻波】,“中仄平仄平”句式称作【太白醉酒】。颇为诗者喜爱。
  平韵诗例:
  别墅  唐•李山甫
  此地可求息,开门足野情。
  【窗明雨初歇,日落风更清】。
  苍藓槎根匝,碧烟水面生。
  玩奇心自乐,暑月听蝉声。
  
  仄韵诗例: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唐•王昌龄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雨梦按:此联为拗极句联。
  
  李处士山居  唐•王维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
  方随鍊金客,林上家绝巘。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山茱萸  唐•王维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3.“平仄平平仄平仄”,是不是律句?  梧桐树边羽  2019.12.4.
  有朋友提问:平仄平平仄平仄,七律这样开头对吗?
  这个句子看上去是失替的,不过我们详细分析,就会知道其实这是个律句的变格而已。
  变格习惯
  因为用在七律开头,那么第一个字就是首句首字。首句首字我们是不需要考虑平仄的,随便它发什么音都没有问题,所以我们忽略它,试着向格律诗的四种基础格式靠近,那么就直接替代成“仄仄”就可以了。
  所以这个句子的平仄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因为第二字为仄声字,收尾为仄声字,那么如果要把这个句子用作七律开头的话,就只能是仄起仄收这种七律的基础格式。
  而我们知道仄起仄收的七律格式首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和我们改过之后的平仄的差别就只在第五字和第六字平仄相反了。(刚刚按  句式源头分析不错)
  其实这是一种大量存在于唐诗中的变格,特别是在试帖诗中出现得多,就是用“平平仄平仄”取代“平平平仄仄”使用,这种代替使用并不会影响句子的通顺,甚至还可能会增加语音变化的灵活性。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点,就把这种现象统一认定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而相对于七言来说,“仄仄平平平仄仄”就可以随时用“仄仄平平平仄平”来代替,同时还为这种特有现象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作“鲤鱼翻波”。(刚刚按  问题来了。非关键处的变化叫变式可以接受。关键处(节奏点上的变化)变了,那是本质发生了变化,能一个轻飘飘的“变格”了之吗?)
  句内拗救
  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可以从拗救的角度来分析的。
  五言中的“平平平仄仄”是平起仄收格式,对应七言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格式。在这种格式中,如果出现“平平仄平仄”,七言出现“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这就出现了二、四位置同为平声,典型的“失替”,是为出律。而七绝如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休问梁园旧宾客”,也是这种典型:“平仄平平仄平仄”。二、四、六位置上平仄为“仄、平、平”,也不合平仄交替。(刚刚按  很客观的分析,就是“出律”。多说无益,就是狡辩。于是下面开始狡辩了。)
  但是我们看到第三个字(七绝第五个字)原本是平声的,都换成了仄声,就是把相邻的两个字发音平仄变换了一下。
  这实际上是在句内完成了拗救。(刚刚按  狡辩之一,非节奏点的变化居然能影响节奏点的变化。)
  我们今天看到“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两种平仄格式的时候,知道是可“鲤鱼翻波”就行,不用视之为出律,(刚刚按  为什么呢?不需要讲个理由么?这是关键处虚晃一枪,想溜之大吉了)更不需要额外去救。
有理论(刚刚按  明明五理论根据,却说“有理论”,哄人呢还是哄鬼?),有示例,而且唐诗中还大量存在这种现象,那么我们现在创作格律诗也可以使用这种变格(刚刚按  可以放心使用倒是真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嘛,他们可这样写,我当然也可这样写。大合理的未必是合法的,要合法,救的拿出理论根据来。)。
  所以,“平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只要用字念起来不挤韵,用这个作为七律的第一句是可以的(刚刚按  拗句诗针对律句的平仄而言的,并不一定是拗句就拗口)。(刚刚按  此文在关键要进行理论论证是却拉稀了。也许“平仄平平仄平仄”真的不“出律”,但你得从道理上让我信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说:下文今天才看到,一看,居然与我看法不约而同。本文我重新给它进行分段。并加按语。
      4.“平平仄平仄”的句调算合律吗?   蒋寅
  我在《金陵生论学》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唐诗鉴赏文章,讲到平平仄平仄的句律,我说是出律,不断有读者留言说它合律,并说这是个常识。
  我讲唐诗欣赏,提到李白《越中览古》“越女如花满春殿”不合律,也有读者指出有悖常识。
  我当然知道这种句律被视为合律的常识,但常识未必就确定无误,正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众所周知就是个有漏洞的常识。
  以“平平仄平仄”为合律的常识,大概出于王力先生讲诗词格律的书。王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将它视为拗的特殊形式,称作“特拗”,并说“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这也是唐人的一种风尚”(第101页)(刚刚按  王先生说是“特拗”,特拗,承认是拗,只不过是特殊的,并没有说它是“标准律句”,我就不相信王力会说它是“标准律句”)。比如我公众号讲的戴叔伦五律《除夜宿石桥馆》第七句“愁颜与衰鬓”就是一例,七律则杜甫《曲江二首》其二第七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是其例。由于这种句律从齐梁体到唐近体诗中都很常见,后人遂视为合律。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称之为“特拗”,也归入律句,相沿为常谈。其实这是误将惯例当成定律的结果,招致今人对格律问题产生一连串的误解(刚刚按  入骨三分)。
  讨论“仄仄平仄平”句律是否合律的问题,首先要明白,格律和惯例是两个概念。格律是需要遵守的定式,惯例是根据实际需要而采取的变通(刚刚说:格律就是格律,惯例就是惯例,惯例永远代替不了格律,哪怕它比格律更强势,也还是代替不了格律)。我们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经过六朝文人的长期摸索,以四种完美的句律(1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平•3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循环叠加而成的。除2式外第一字可不拘平仄,第二、四字为声眼,非常严格,律调和古调从而区分。经过初唐盛行的集体唱和的磨合,粘对规则逐渐定型,就完成了近体诗格律的定型。平平仄平仄一式,二、四同为平声,自然是不合律的。问题是唐人的创作观念以意为尚,不以辞害意是基本准则。为求语意自然,或迁就专有名词,牺牲声律的严谨是很常见的。初盛唐诗中各种出律现象尤不鲜见,当时并不在意(刚刚按  《围炉诗话》就指出唐人重意轻韵)。
  可是为什么在种种失律句调中,唯独平平仄平仄最常用,最醒目,以至于被后人视为合律呢?道理也很简单。四式中,首字除2式外本可不拘,第二字涉及失粘不容变动,句尾也不能变动,一错不成律,那么五字中能够变易的只有三四两字。因此诗中声调所有的变化,无论是拗体还是不得已失律,关键都在于这两个字。1式变作仄(平)仄仄平仄是拗调,若作仄(平)仄平仄仄,调恶不可取。2式变作平(仄)平平仄平,是常见的拗句,若作平(仄)平仄平平,也是恶调,(刚刚按  所谓恶调就是只一个平声)王力先生都说过。3式变成平(仄)平平平仄,二四同调且三平声相连,中间塌陷,只有平平仄平仄相对平衡。4式若变作仄(平)仄仄仄平,中间突起三仄相连,也是恶调,只有仄仄平仄平略可读。但即便是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仄平两句,首字也不能平仄互换,否则变成仄平仄平仄和平仄平仄平,就彻底调散无韵律可言了。唐人作近体诗,首尾两联的声律较为宽松,第七句本来只有仄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仄两式,而我们知道平起入韵式是诗家很少写作的,那么扣除四分之一的第七句仄仄平平仄式的概率,第七句仄仄平平仄式和平平平仄仄式的比例就约为1:2。而仄仄平平仄式如前所说第四字不能变,那么第七句的变化就只剩下4式平平仄平仄这一种变调了。既然唐代三首五律中就有两首第七句是平平平仄仄式,那么因迁就字义而权变为平平仄平仄并且出现在第七句,还有什么奇怪的呢?这就是平平仄平仄一式最为常见的道理。后世的诗律学家未究此义,只见唐人常用,遂将这种权变视为律句的一个拗格,实在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就现存文献来看,王渔洋《律诗定体》大概是最早称这种变化为拗的书籍。王渔洋以明金幼孜《夏日喜雨写怀》颔联“好风天上至,凉雨晓来过”为例,说明:“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既然将平平平仄仄式的三四字平仄互易称作“拗”,那就是视它为律句的一种拗格。关于“拗”的定义,自宋代以来就有宽严之别。严者以声眼不误为拗的底线,声眼一错即为古调(刚刚按  刚刚一向认为就该如此);宽者则不限于声眼,凡诸不合律之格皆属拗(刚刚按    所以有大拗小拗之别)。我是倾向于前者的(刚刚按  心有灵犀),而王渔洋属于后者。
  后来李宪乔《拗法谱》也承其说,将平平仄平仄列为“单拗法”的第一种。但只消看他将所有不合四种“正律调”的变格都归于拗,甚至包括李白“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送侯十一》)这样的全仄句,就知道他对“拗”的理解已宽得无边,很难说与合律有什么关系了。
  王渔洋称平平仄平仄为拗,就等于承认此式合律。他举的例子见于颔联,确实这种句律并不限于第七句,任何一联都可用。像刘得仁《监试莲花峰》也是用于第二联:“当秋倚寥泬,人望似芙蓉。”七律的情形相同,王渔洋《律诗定体》举己作《登金山》为例,在尾联“我醉吟诗最高顶,蛟龙惊起暮潮秋”的“最高”下加按语云:“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所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一例。”王渔洋虽然是古典诗歌声律学的奠基人,但这种看法却出自后人臆见,不足为凭。即以他举出的“好风天上至”一句而言,三四字也不能平仄互易,因为“好”是仄声,三四再互易就成了仄平仄平仄,这样的句律还成调么?五言句律的关键,是句中必须有两平声相连(刚刚按  “平不令单”),这才不至于迫促。只有在首字用平声的情况下,三四方可互易为平平仄平仄(刚刚按  从“平不令单”的角度看,这个特拗句也不算好句式)的格式。总而言之,近体诗格律有定格,有变例,变例只是迁就意义而从权,并非声调有什么特别出色之处。平平仄平仄式虽很常见,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变,并不是对特殊声律效果的刻意追求。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一核验唐诗中使用此式的例子,看看是不是这样。
  也许有的朋友要说,平平仄平仄的句调在试律中也可以使用,这不说明官方也承认其合律吗?我的回答是,唐人考试一向严于出韵(见《唐国史补》卷下“宋五坦率”条)而宽于出律。只要是迁就专有名词,或取其语意自然,都可以变通。所以试律中也能见到平平仄平仄一式。纪昀《唐人试律说》所收陆贽《御园芳草》首句“阴阴御园里”,白行简《金在熔》第七句:“何当得成器”,杜荀鹤《御沟新柳》第十一句“何如帝城里”,均为其例。齐梁体格的仄韵试律放得更宽,徐晓峰《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所举的16首齐梁体格试律中有14首用了平平仄平仄式句律。但问题是现存府试省试之作,并不都是中式的合作。元稹集中有三首试律都在第十一句用了平平仄平仄式,即《数蓂》“尧年始今岁”、《河鲤登龙门》“回瞻顺流辈”、《春雪映早梅》“今朝两成咏”,但我们熟悉的名作如钱起《湘灵鼓瑟》、张乔《华州试月中桂》,却没有一字用拗。其实,在唐人试律中这种不合律根本算不了什么,今存约500首试律中什么样的拗法都有。最惊人的是李勋《泗滨得石磬》,竟然到了无句不拗的地步: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对此喜还叹,几秋怀到今。○●○○○ ○○○●○ ●●●○● ●○○●○ ●●●○● ●○○●○器古契良睹,韵和谐宿心。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沉。自此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 ○●●○● ●●○○○ ●●●○● ○●○○○诗中没有一个严格合律的句子。首句的“潜”字虽也有上声的读音,但唐人诗中都读平声。这样全诗就出现了三次被视为古调典型的三平尾,其余也无句不拗。尽管如此,各句声眼都没有错误,所以仍不算是出律。
  纪昀信奉王渔洋之说,又将它扩展到“拗律每联以第三字平仄互换,乃定格也”,就确定了“平平仄平仄”合律的看法。纪昀由此还发挥道:凡律诗有单拗,“何时一樽酒”三四互换,“小园花乱也”一三互换,是也。有双拗,“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第三字上下互换,是也;皆可以入之试律。他若“向晚意不适,趋车登古原”,“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上句不拘平仄,下句以第三字救之,亦为谐律。故李义山“桃李无言”诗,落句即用此格,然施于今日则骇矣。如此种拗律,今日亦不可效。(《唐人试律说》)唯唐是尊的态度,使他放弃了原则,虽然承认“向晚意不适”以下诸句今日不可效,仍肯定单拗双拗可入试律。实则唐人作试律与一般近体诗一样,都崇尚不以辞害意,清人既然连这类明显的违例都为之回护曲说,那失律的问题就自然不存在了。
  所以论声律必须区分什么是定格,什么是惯例,什么是例外,否则格律就无规则可言了。其实纪晓岚自己是清楚这一点的,《唐人试律说》评陆复礼《中和节诏赐于卿尺》首联“□乎令初吉,欢娱大乐中”说:“第一句'令’字用仄,平仄失调。唐人起结原不拘,如文昌《反舌无声诗》并二四亦不谐是也。今则不可,必不得已,下句当以平仄平救之。”可见他是知道平(仄)平仄平仄一式不合律的,只不过唐人起结两联比较宽松,即便二四声眼不谐也不在意,所以就出现这样的惯例。但既然王渔洋承认这一惯例为合律,纪晓岚《唐人试律说》又从而张扬之,无形中就确认了平平仄平仄一式的合律地位。毕竟《唐人试律说》是清代第一部经典的试帖教材,纪晓岚随后又以《庚辰集》和《我法集》奠定其试帖大宗师的地位,他的鼓吹最终使平平仄平仄一式合律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并通用于试帖诗中。
  事实上,从清代第一部试帖经典《庚辰集》五卷中,已看不到唐人那种恣意率性的句律,大多数作品都远比唐人句律严谨,仅少数诗句为迁就语意使用了拗格句律。如卷一陈德华《禁林闻晓莺》“长乐闻钟声”,汪由敦《蚕月条桑》“闺中携伴侣”,张鹏翀《更达四门聪》“赓飏微意存”,董邦达《芙蓉出水》“应无雕饰嫌”,刘纶《山空气相合》“山山秋色同”,卷二金甡《风软游丝重》“晴丝空际游”、《清济贯浊河》“宁同江出沱”,卷四王鸣盛《残月如新月》“欣逢久照日”,沈业富《蝉以翼鸣》“斜阳无限情”,周升恒《紫玉见南山》“精含朱鸟殷”之类。
  但平平仄平仄一式却一再出现,且多在倒数第二句即五律第七句的位置。如卷一沈德潜《蝉鸣高树间》(六韵)第十一句“因怀傅休弈,幽兴满园林”,卷二金甡《群鸟养羞》(八韵)第十一句“居然富珍膳,宁止备干餱”,金甡《海水献冰蚕》(八韵)第十五句“从教致东赆”,金甡《昭文不鼓琴》(八韵)第七句“惟教伴书策,不遣应钧韶”,第十一句“清音寄山水”,德保《梅花》(八韵)第三句“来从众香国”,卷四裘麟《太阿如秋水》(八韵)第十一句“藏应射牛斗”,陈锷《高树早凉归》(八韵)第十一句“此时对芳树”,褚寅亮《金在熔》(八韵)第十五句“荆扬贡三品”。这只能说是清初以来王渔洋、纪晓岚两人诗学大师误导的结果,而表面上又远承唐人惯例,一切都顺理成章,没有人去质疑其中的道理。卷四韦谦恒《剑化为龙》(八韵)末两联“两美灵终合,千年首重搔”,也是很糟糕的句律。这正是误信三四平仄可易之说的结果。
  时至今日,五言三四字平仄可互易以及由此带来的平平仄平仄合律之说,已深入人心成为常识,却不知道它只是后人习见唐人常用而不深究其理的误解。常用是为了迁就语意,出现在倒数第二句是缘于唐人的写作原则和格律的自然结果。它不具有撼动二四声眼为律句基础的正当理由,所以终究不能成为定格。我们可以承认平平仄平仄是唐人常用的句律,但不能因此说它合律。正像清人冒春荣说的:“律用平仄,固有定体,时亦有变体。”他在《葚原诗话》中列举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苏瓌《兴庆池应制》,李白《凤凰台》,杜甫《咏怀古迹》、《赠严武》、《喜严武见过》,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诸作的失粘之处,肯定“如此数首,七言律之变也”。这种变体,也只能说是例外,没有人会说它合律,道理是一样的。
原载《文史知识》2022年第12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15: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5.何伟棠文章节选
  何伟棠的《永明体到近体》一书名震天下,序言附了徐青与王力探讨特拗句平平仄平仄是不是律句的一封信,如下:
  师长和学友们赐读以后便都来信鼓励、支持。《古典诗律史》一书的作者徐青先生写道:
  大作已读了一遍,感到有材料有分析,很有见地;永明体诗歌材料,《文镜秘府论》的引证,均很有说服力,希你分析更多的材料,完善自己的见解和论证。......你的研究,对探讨诗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很有价值的,看了你的论文后我也联想到:
  ①王力老师所谓“平仄的特殊形式”(平平仄平仄),何以这么特殊,出现率很高,与“平平平仄仄”一样多,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代,认为是合律的律句,我请教过王力老师,由于二四字同声,是否不算律句,王老师批注道:,“唐人试帖诗都用了,为什么不承认其为律句”,所以我写《古典诗律史》时仍承认其为律句的一种常见的变式,但为什么古人特喜这种变式,解释不清楚,从平仄分配上和节奏段上都说不清楚。
  
  ②我作声律分析时发现“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型特别多,而“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式,很少见,因此说当时律联还不完备,主要是一类,另一类是较后起的,这种现象,与你的见解也有密切的关系,请你再作分析和研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