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刚刚

格律诗研讨

[复制链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1: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论孤雁出群格 (探头韵、衬韵、借韵、孤雁带群格)
  孤雁出群格又叫“探头韵”,也叫作“衬韵”、“借韵”,或称孤雁带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带着一群黑雁振翅高飞。就是首句用邻韵,其余各押韵句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
  唐朝近体诗,最初规定奇句不许押韵。
  由于受古风第一句常押韵的影响,人们要求松绑,于是考试允许第一句也可押韵,但为了不影响等级评定与联数的歧义,便规定第一句若押韵,只能押邻韵,邻韵不计韵数。
  为什么首句不在四韵之数?那是因为格律诗初出时规定奇句不押韵,只能偶句押韵,因此韵的数量按联来计算,两韵表示两联四句,四韵表示四联八句,五韵表示五联十句,六韵表示六联十二句。考试中规定的韵便是如此计算。但在实际写作中,受古风影响,许多人首句也会押韵,这样给考试出了个难题,如果首句也算韵,则律诗会出现四韵和五韵。如果写八句四韵诗,有的考生写了八句五韵,而题目定四韵,如何计分?于是中庸一下,确定首句不算韵,便不会对题目限制产生冲击。但首句押韵是事实,怎能不算?那怎么办?于是又想出一个妥协的办法,押韵可以,但不得用本部的韵,只能用邻韵,这样,既然它不是本部韵,当然不影响韵的数量计算,确实是个好办法。这样格律诗便又增加了首句邻韵通押的要素。所以近体诗便有了第一句邻韵通押的规定。
  规矩执行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变味,樊笼会被冲破。人们写诗也不是都为了考试,因此平时写诗,很多人未必遵从邻韵通押的规定,于是随后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些诗人不仅邻韵通押,连不是邻韵的相近的韵部也通用起来。这样它便为辘轳格进退格孤雁入群格等的用韵铺路,辘轳格进退格就是既可用邻韵的韵也可用非邻韵的韵。然后它们形成一股合力,冲击着格律诗的用韵规范,为后来的词林正韵、曲韵、十三韵、新韵等充当先锋。
  第二种是直接用本部的韵,管它什么邻韵通用,到宋朝时,首句同部韵更加常见。这种情况越到后来越严重,到后代居然也无人再非议了。于是首句邻韵通押最后于是成了空话一句。
  唐宋出现了进退格、辘轳格、葫芦格,第一句押韵自然也应该定个什么格,把两种情况区别开来。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格的人是明代的谢榛。他在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沿用这种说法的今人诗家,如张皓先生在其主编的《古典诗词通论》中说:“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后世称为孤雁出群格。”星汉先生在《今韵说略》一文也指出:“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借用邻韵的韵字,作为首句的韵脚,唐宋几成风气,视为定例,叫‘借韵’,起名号‘孤雁出群’……如冬韵诗起句入东韵,支韵诗起句入微韵,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其实不光是“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在盛唐中唐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等,包括皇上李隆基已经有借用邻韵的律绝。
  但是清代的汪师韩其所著《诗学纂闻》中说:“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他认为所谓“孤雁出群”,是指“末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由此首句和尾句两个名称混乱,造成了后代名称乱用的混乱。按照尊重首创的习惯,我们认为首句还是用孤雁出群为好。
  对孤雁出群的理解,汪师韩于《诗学纂闻》云:“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即谢榛的“孤雁出群”)。然不可通者,亦不可用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话》云“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有用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方可借入,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寒、删韵;先韵诗,起句入覃、盬、咸韵,则杂然不可为训。”而谢榛《四溟诗话》则曰:“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宁用仄字,勿用平字,若子美‘先帝贵妃俱寂寞’,‘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于此可知两点,一是首句不在四韵之数,所以可借韵为之;二是可借的必须是可通之韵。当时的这种规定与进退格辘轳格是有所不同的。
  邻韵通押的出现,本为变体,即杂体,孤雁出群格没有破坏格律诗的偶数句押韵的原则,因此人们也比较认同,用的也比较多,尤其是晚唐两宋。当得到大家认可,便扶正了,成为正体中的一份子。而尾句的孤雁入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破坏了偶数句押韵的原则,所以一般不常用,至今它还是变体,即杂体,不能像孤雁出群一样进化为正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1: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7 18:57 编辑

  (三)、首句以外的押邻韵
  中唐以后,诗人苦于不能出韵的限制,试创了一些突破樊篱的“出格体”,又叫“变体”,出现了什么“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等形式。这些形式允许邻韵通押,但有定规,如“进退韵”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一进一退,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如“东”、“寒”、“虞”等),第四、第八句用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冬”、“删”、“鱼”等);“辘轳韵”是邻韵双出双入,即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葫芦韵”和“进退韵”差不多(本应是两种,但搞得含混不清),也是相邻的两韵间押,但它要求先小后大,像葫芦似的,如第二、第六句押“一东”,第四、第八句押“二冬”,或第二、第六句押“十四寒”,第四、第八句押“十五删”。这些事定了名的还有许多没有名称的形式。
  这些“变体”唐时并不普遍,但南宋时有泛滥之势。
  特别是李商隐有意识地押通韵,他往往东冬通用,萧肴通用,庚真通用。前者如七律《无题》里,押“重”、“缝”是冬韵,“通”、“红”、“风”是东韵。中者如七绝《梦泽》押“茅”(下平三肴)、“娇”、“腰”(下平二萧)。后者跨度更大,如出有名句“雏凤清于老凤声”的七律《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成”、“情”、“声”是下平八庚,“春”、“人”是上平十一真。而在《词林正韵》中,前者属第十一部,后者属第六部。以上可见,唐人在通押上有所突破。
  格律诗的偶句用邻韵都属于杂体诗,叫做杂体格律诗。
  
  (一)、特点
  首先,换韵格律诗属于韵文,那么必须押韵。不能平仄混押。只能平压平,仄押仄。这和传统格律诗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改换了韵脚。
  其次,换韵格律诗,必须论平仄。不论平仄,就不成为格律诗。
  第三,换韵格律诗必须讲粘对。这和传统格律诗是一致的。
  第四,传统格律诗要避讳的,如三平尾、三仄脚、孤平等,换韵格律诗也必须避讳,这和传统格律诗是一致的。
  第五,“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应用,和传统格律诗一致的。
  第六,所谓特定律句“平平仄平仄”的运用,和传统格律诗一致。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换韵格律诗和传统格律诗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是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1: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7 11:47 编辑

  (二)、类型
  【1】、进退格(出入韵、隔句韵)
  (1).特点
  一进一退。
  
  
(2).论源
  进退韵起于晚唐,为唐末郑谷(字守愚,人称郑鹧鸪)、僧齐己(出家前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五代黄损(字益之)等人所订,谓之“进退格”,是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元人方回(字万里)、清人冯班、纪昀等谓之出入韵,唐朝李建勋则称之为隔句韵诗。进退格,又名进退体、进退韵、进退韵格,属于杂体律诗的范畴。古人概念不严密,在此,体、格、韵同义。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宋•胡仔《若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一引宋•黄朝英《湘素杂记》云:“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缪矣。”
  明人梁桥《冰川诗式》卷四云:“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定此等格,未之有诗。”正因为郑谷等生前未有诗,所以进退格的用韵理论虽然提出较早,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北宋早期这一现象才有所改变。有关的论述集中在李师中《送唐介之贬所》点评中,据宋人张师正《倦游杂录》,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唐介为台官,弹劾宰相张尧佐、文彦博,仁庙(宋仁宗)怒,贬唐为英州别驾。朝中士大夫以诗送行者颇众,惟李师中《送唐介谪英州别驾》为人传诵。其诗云:“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天为吾皇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方回说:“唐介子方,上殿劾宰相文彦博交结张贵妃,仁宗震怒,子方谪春州。李师中诚之送以此诗,系用出入韵。”冯班:“‘系用出入韵’。直是走韵,何以巧立名目?”查慎行:“两韵间用,唐人谓之‘进退格’”。何义门:“《缃素杂记》载此诗,谓用韵略,‘难’、‘寒’俱第二十五,‘山’、‘还’俱第二十七,正合郑如所定‘进退格’。《冷斋夜话》以为落韵诗,非是。钝翁略于宋人书,亦误评也。《诗人玉屑》亦收此格,曰‘进退韵格’。” 宋代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言:“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缪矣。’余按《倦游杂录》载唐介为台官,廷疏宰相之失,仁庙怒,谪英州别驾。朝中士大夫以诗送行者颇众,独李师中待制一篇,为人传诵。诗曰:‘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此正所谓进退韵格也。按《韵略》:难字第二十五,山字第二十七,寒字又在二十五,而还字又在二十七。一进一退,诚合体格,岂率尔而为之哉。近阅《冷斋夜话》载当时唐、李对答语言,乃以此诗为落韵诗,盖渠伊不见郑谷所定诗格有进退之话,而妄为云云也。”纪昀:“一韵、三韵用‘寒’韵,二韵、四韵用‘删’韵,谓之出入韵。宋人又谓之进退格,又谓之辘轳韵。究非正格。语语板实,无复风人之致。其事可存,其诗不足道也。”纪昀的“宋人又谓之进退格,又谓之辘轳韵”,是指杨万里对二者的混淆。
  
  (3).用韵形式
  为ABAB。
  有似于古风转韵中的掺韵。进退格是两韵间押(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可称为前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韵母相同或相似的乙韵,可称为后韵)。因为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要注意的是进退格与第一句押不押韵无关。进退格一进一退,再进再退,高低如碧水清波,故能出韵而成格。
  郑谷、僧齐己、黄损虽提出理论,却无实例,但郑谷与僧齐已、黄损制定进退格的用韵格式,并非凭空臆造,而是对前辈诗人创作实践的一种及时的总结,从饶少平的论述与唐朝的例子可知。
  饶少平教授说,进退格押韵方式的形成,有其先期基础。这就是自盛唐以来,受古风的历史性影响,律诗中时有出现的双韵现象,即用两个相邻而又不可通押的韵部的字押韵的现象。
  他举了三个例子,其一,“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馀。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坐见台阶谧,行闻袄祓除。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舟黻功须著,盐梅望匪疏。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唐 李隆基《饯王睃巡边》)这首五言长律在押韵方面有两处不符合格律要求。李隆基写律诗当依据隋人陆法言所撰的《切韵》用韵。(刚刚按  此诗平水韵押六鱼,但符、敷二韵字在七虞部。隋时的《切韵》则鱼为九鱼,虞为十虞。)
其二:“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边风思鼙鼓,落日惨旌麾。浦暗渔舟人,川长猎骑稀。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唐•苏颂《边秋薄暮》)据《唐韵》,“归~稀~机”3字在上平声“八微”韵部(刚刚按  《平水韵》为五微),知此诗押微韵,而“麾”字却在上平声“五支”韵部(刚刚按  《平水韵》为四支)。今天人们所能看到的《唐韵》虽然没有标明“支~脂~之”3韵可以通押,但是,后来出现的《广韵》则标明“支第五,脂,之同用”;“脂第六”;“之第七”;“微第八,独用”,再后来出现的平水韵将“五支六脂七之”合并为支韵,由此可以推断,在唐“微韵”则不可以通押(“微韵”独用,且“八微”“五支”隔远了)。
  其三:“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杜甫《崔氏东山草堂》)据《唐韵》,“新、人”在上平声“十七真”,“筠”在上平声“十八谆”,“芹”在上平声“二十一殷”。《唐韵》中这几个韵部的排列顺序是:“十七真”,“十八谆”,“十九臻”,“二十文”,“二十一殷”。据《广韵》规定的“十七真,谆,臻通用”(“十八谆”,“十九臻”),“二十文,独用”;“二十一殷,独用”,可以推测,在唐代,“芹”字是不能与“新、人、筠”通押的。(刚刚按 《平水韵》新、人、筠在十一真;芹在十二文)
  因此饶少平总结说“由上述3首例诗可以看出,律诗的用韵要求虽严,通常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押韵,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当格律影响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时,诗人们会突破格律的限制,用本来不可以通押的相邻韵部的字押韵,形成一种在韵书规定之外而又为人们所认可的押韵现象。这种押韵现象为后来进退格的创作提供了依据和可供借鉴的范例。”
  其实唐代诗人创作实践中已有这种写法,只是郑谷没有列举实例。
  
  (4).诗例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真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元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真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元
  
  追赋画江潭苑  唐•李贺  (第4首)
  十骑簇芙蓉/冬,宫衣小队红。/东
  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冬
  旗湿金铃重,霜干玉镫空。/东
  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冬
  李贺(约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
  饶少平说,李贺之时,人们用韵已不再依据《唐韵》,而是依据李舟《切韵》。据李氏《切韵》,“蓉”字属“二冬”韵部。根据进退格的用韵规则,首句是否用韵可以撇开不谈。尔后4个韵脚,“红~龙~空~钟”4字分别属于“一东~二冬~一东~二冬”2个韵部。如此用2个相邻而不相通的韵部的字押韵,有规律地一进一退,开了后人进退格之先河。这说明,虽然宋代学者注意进退格是从李师中的《送唐介》诗开始的,但是,李贺才是使用进退格的最早作者,杂体诗歌中从此又多了一个品种。(刚刚悄悄说一句,看了上面有关论述,你还能把《平水韵》当宝去衡量唐人用韵吗?)
  刚刚说李贺并不是进退格诗的最早作者,比李贺更早的孟浩然(689—740)的《田家元日》、姚合(约779~约855)的《送李馀及第归蜀》已用了此法,估计唐朝还可以找出更多的例子。进退格虽然是郑谷等人提出来的,但最早指出这种现象的却是比他早得多的李建勋(872-952),他把这种韵叫做“隔句韵”。
北宋早中期这一现象已比较突出,宋朝最早的进退格诗则是李师中的《送唐介》,王安石苏轼等都有这类诗作,只是没打出招牌而已。最早扛出招牌的是南宋杨万里,用得最多的当然也是杨万里了,但把进退格与辘轳格混淆得最厉害的也是杨万里。比杨万里稍后的释居简等则称为“出入韵”。
  进退格的用韵要求有如下几点:第一,韵部可以是邻韵,也可以非邻韵;第二,所选邻韵之字必须是所谓“声协”者。如:“之”与“微”、“文”与“元”、“寒”与“删”等等;第三,必须两韵相间而押;第四,所谓一进一退,仅限于诗的第二、四、六、八句,与起句无关;第五,起句可用韵,也可不用。即使用韵,也不强求与后面的某2个韵脚同韵。第六,进退格只能用于律诗,绝句只有两韵,无法形成进退格。说可用于绝句者错了。第七,进退格与辘轳格是不同两类,从古以来就有不少人认为进退格与辘轳格是同一类,那是错误的。进退格是ABAB式,辘轳格是AABB式,泾渭分明。
  
  (5).诗例类型
  说明:这些例子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里以《平水韵》为参照物,但唐时用的是《唐韵》或《切韵》,宋时用的是《广韵》。用《平水韵》来衡量的,可能与用《广韵》来鉴定的不同。明代《洪武正韵》与《平水韵》也有所不同,因此用《平水韵》参照明代的例子也靠不住。清初至乾隆期间,虽然多数人已用《平水韵》,但还是有人用《洪武正韵》,《红楼梦》中就有明显的诗例。因此会出现我这里说它“韵不对题”,也许作者其实“韵也对题”的例子。
  A、题目标明进退格的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二  宋•杨万里
    枉看平生多少书/鱼,分明便是蠹书鱼。/鱼
    万签过眼还休去,一字经心恰似无。/虞
    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鱼
    麴生冷笑仍相劝,惜取残零觅句须。/虞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嘲淮风进退格  宋•杨万里
    絮帽貂裘莫出船/先,北窗最紧且深关。/删
    颠风无頼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删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寒
  按  首句韵不计
  
  B、题目中无标识的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冬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东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冬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送李馀及第归蜀  唐•姚合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灰
    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佳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灰
    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佳
  姚合(约公元779~约公元855),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宰相姚崇曾侄孙。
  
  C.题目标明出入韵的
  题目标明出入韵的出现在南宋。
    出入韵寄陆溧阳    (宋•释居简)
    溧阳令尹果谁欤,陆少蓬翁小伯鱼。/鱼
    佳客来时须问字,丈人好处略瞻乌。/虞
    俸钱撙节开家集,官事那容读父书。/鱼
    独欠旧时穷少府,琴堂相对捻吟须。/虞
  这是最早使用“出入韵”名称的诗。
  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佑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谢韩次公赵献可践西湖约  宋•葛绍体
    渺渺钱塘路,相携秋色新。/真
    马蹄沙尾雨,舟楫渡头云。/文
    世道已非古,交情此是真。/真
    羁栖正愁绝,得尔张吾军。/文
  《永乐大典》卷二二六四注:出入韵。(永乐大典(残卷)卷之二千二百六十四【葛元承诗】《谢韩次公赵献可践西湖约》出入韵:渺渺钱塘路,相携秋色新。马蹄沙尾雨,舟楫渡头云。世道已非古,交情此是真。羁栖正愁绝,得尔张吾军。)
  葛绍体,字元承,曾师事永嘉叶适(1150—1223),为潦倒场屋之士。
  
  D. 格不对题,实为进退格的
  大概是因为首句孤雁出群,与第二句同韵,于是有了AA,杨万里便认为是双出。他的七言辘轳格诗,全部都是首句孤雁出群。但五言第一句却又全部不是孤雁出群,因此他归入辘轳格的原因还是有些不清,于是造成后人混乱,以为辘轳格与进退格就是一回事。幸好唐末提出者对二者规定得很清楚,它们是界线分明的。因此下面的辘轳格全是进退格,应该打假。
    碧落堂暮景 辘轳体  宋•杨万里
    碧落堂中夕眺余/鱼,一声哀角裂晴虚。/鱼
    满城烟霭忽然合,隔水人家恰似无。/虞
    坐看荷山沉半脊,急归道院了残书。/鱼
    意行花底寻灯处,失脚偏嗔小史扶。/虞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后一首用辘轳体(其二)  宋•杨万里
    无风无雨并无云/文,今岁中秋尽十分。/文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元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文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閞明月负清樽。/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7 11:50 编辑

  【2】、辘轳格(鹿卢格)
  (1)、特点  双出双入
  (2)、有关辘轳格的资料
又写作鹿卢格,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下》:“此首亦类晚唐,而韵用鹿卢格。”是唐人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用韵方式为双出双入。有似于古风转韵中的掷韵。
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八:“邻韵而协者,诗家间用之,谓之辘轳格,又谓之出入格。或以为宋人始,非也。此自有诗以来有之,盖古人文体宽简,不专以声病为工拙也。”他指出非始于宋朝,这是对的,但他认为“此自有诗以来有之,盖古人文体宽简,不专以声病为工拙也”,是把格律与古风混为一谈,不知道辘轳格只是用于格律诗,而且他把辘轳格、出入格混为一谈。
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大历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辘轳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他指出“格”为“大历以后始有”,并指出辘轳格、出入格专用于律诗,比李治明智多了。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白居易《金针诗格》:“诗有数格,曰葫芦;曰辘轳;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金针诗格》一卷,又名《金针集》,旧题唐白居易著。《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部文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并以此书为伪托,书中引梅尧臣语,即明证。)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青箱杂记》载郑谷、齐己、黄损等定今体诗格云:‘用韵有数格,曰葫芦,曰辘轳,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而葫芦、辘轳未有引证。”它们介绍了三种“格”的发明者,且比较了三种格的差别,都明确的指出辘轳韵与进退韵是两种不同的韵。
今人郭绍虞先生《沧浪诗话校释》在注解“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时亦引用了《缃素杂记》之语,并解释说:“凡两韵相通者,先二韵甲,后四韵乙,为葫芦格。《沧浪》指律体言。律诗只四韵,故不言葫芦格。若律诗先二韵甲,次二韵乙,为辘轳格。两韵间押,为进退格。”这里指出,葫芦格六个韵,应该用于排律,辘轳、进退皆四韵,用于律诗,辘轳、进退应该与绝句无关。
  宋朝袁文《瓮牖闲评》卷五云:“黄太史(指黄庭坚)《谢送宣城笔》诗云:‘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漫投墨客摹科斗,胜与朱门饱蠹鱼。愧我初为草玄手,不将闲写吏文书。’世多病此诗既押十虞韵,鱼、虞不通押,殆落韵也。殊不知此乃古人诗格。昔郑都官(唐•郑谷曾任都官郎中)与僧齐己、郑损(按:郑损当为黄损。)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今此诗前二韵押十虞字,后二韵押九鱼字,乃双出双入,得非所谓辘轳韵乎?非太史之误也。”此用诗例指出辘轳格的特点是前二韵为一个韵部,后二韵为另一个韵部。
  
  (3)、辘轳格的界定
  A、辞书的错误
  《辞海》认为:(辘轳格)亦称“辘轳韵”,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后人或有单辘轳之称,指单出单入,两句一换韵,与进退格同。详“进退格”。------错在1.把辘轳格与辘轳韵混;2.把辘轳格与进退格混。3.用了含混的单辘轳概念,与进退格混。又因为转韵中有单辘轳韵、双辘轳韵和单双辘轳韵,于是又与古风中的转韵混。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古人诗中曾经有双辘轳格的错误叫法,如《沧浪诗话•诗体》的王玮庆《补注》:“案辘轳韵格,有单辘轳者,单出单入,两句一换韵也。双辘轳者,双出双入,四句一换韵也。”明人梁桥《冰川诗式》卷四据唐宋诗歌将辘轳韵法分为单双:“单辘轳者,单出单入,两句换韵。双辘轳者,双出双人,四句换韵。”但它们并没有说是格律诗中的,而《辞海》不加分析以之为参考。
  《汉语大词典》认为: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错在甲韵与乙韵“可通”。
  《中国诗学大辞典》:“律诗的二、四句用甲韵,六、八句用与甲韵相邻而又相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有似辘轳。”《中国诗学大辞典 辘轳体》认为:“八句中四个韵脚,头两个韵脚用一个韵,后两个韵脚用与之相邻的韵,双进双出,叫辘轳格。黄庭坚《谢送宣城笔》、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都是双进双出。” ----错在1.韵“相通”、韵“相邻”。“用与甲韵相邻而又相通的乙韵”;“用与之相邻的韵”2.黄诗的确是双进双出,因而是辘轳格,而杨诗则是一进一退,因而是进退格。
  饶少平教授因此说,《瓮牖闲评》所引黄庭坚《谢送宣城笔》诗说明,在正体律诗中不可通押的邻韵部的字,在辘轳格中则可以用来押韵。正因为在同一首诗中用相邻而不相通的两个韵部的字押韵,才构成了杂体律诗中的辘轳格。如果用可以通押的邻韵部的字押韵,那就是正体律诗,就不会受到指责,也就不成其为辘轳格了。在这一关键问题上,《辞海》错了。《汉语大词典》、《中国诗学大辞典》的编纂者们未加审视,盲目抄袭,以致以讹传讹。
  
  B、历史上认识的错误
  辞书的错误也与历史上的错误认识有关。饶少平教授指出,元朝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认为:“辘轳出入用韵,必有奇句乃可,如李师中《送唐介》诗是也。若句韵寻常,用此何为?又必用韵连而声协者,若‘东’‘冬’、‘寒’‘山’、‘爻’‘豪’、‘清’‘青’之类。今人乃间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吴氏在这里强调了两点:第一,辘轳格必须有奇句。第二,辘轳格必须用“韵连而声协者”,即必须用邻韵声协之字押韵。如:“东”、“冬”是邻韵。“东”韵中的“东”、“同”、“忠”、“功”等字和“冬”韵中的“冬”、“农”、“松”、“峰”等字便是邻韵声协之字。在辘轳格中用这些字押韵是可以的。因此认为有的人用相隔很远的韵部的字押韵,甚至用分别属于上平声和下平声的字押韵,都是不对的。吴氏的两个观点,第一点没有道理。李师中的诗有奇句,不是格律要求使之然,而是作家的水平使之然。第二点“声协”是对的。但韵部也不一定要相邻,属于上平声和下平声也可以,而且他所举的例诗(李师中的诗)不是辘轳格,而是进退格。
  人们对辘轳格的认识,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某些偏差。有的人将辘轳格混同于进退格,上述吴师道用之,谓之辘轳格,又谓之出入格。
  李治说的是辘轳格,强调的却是“邻韵而协”和“间用”。邻韵“间用”正是进退格的用韵方法。
  尤其是代表人物杨万里,他在进退格与辘轳格上就稀里糊涂,严重的影响了后代人对两格的认识。饶少平教授分析了他的五首诗:①《万花川谷海棠盛开进退格》:“四面周遭国艳丛,危亭顿在艳丛中。天开锦幄三千丈,日透红粒一万重。积雨乍晴还楚楚,东风少缓莫匆匆。为花一醉非难事,且道花醴复酒酿。”此诗是进退格。②杨万里《进退格寄张功父姜尧章》:“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牵白石作先锋。可怜公等俱痴绝,不见词人到老穷。”顺序是:东,东冬东冬,是进退格。③《中秋病中不饮用辘轳体》:“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全诗的用韵顺序是:文,文元文元。应该是进退格。④《城上野步用辘轳体》:“初劲无遗暖,晴行失老怀。叶飞枫骨立,萍尽沼奁开。路好仍回首,生泥残敢放鞋。登临不须尽,酉眼要重来。”全诗的用韵顺序是:佳灰佳灰。应该是进退格。⑤《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良辰巧与赏心违,四者能并自古稀。恰到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闭门幸免鸣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正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全诗的用韵顺序是:微,微之微之,应该是进退格。纵观上述五诗,用韵方式完全一样,①、②题目中标明“进退格”,③、④、⑤题目中注明“用辘轳体”。这说明,在杨万里心目中,进退格与辘轳格是同一种体裁,两种不同的名称。
  把第一句的押韵也算进去,也是造成辘轳、进退混淆的重要原因。
  
  C、辘轳格、辘轳韵、辘轳体、转韵的区别
  概念不能混淆。人们对于辘轳格的错误认识,除了将它与进退格混为一谈以外,更在于将杂体律诗中的辘轳格叫做辘轳韵或者辘轳体相混。诚然,在古人的术语中,“格”和“体”有时候是不分的。例如:偷春格可以叫偷春体,然而,将偷春格叫做偷春体,将促句格叫做促句体,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即便是辘轳格的近亲——进退格,叫做进退韵、进退体,也不会产生理解上的分歧。辘轳格就不同了,因为辘轳格、辘轳韵、辘轳体在历史上是三种不同的概念。饶少平教授说,杂体律诗中另有一种体裁叫做辘轳体,杂体古诗中有一种体裁叫做辘轳韵。这种辘轳韵又分单辘轳韵、双辘轳韵和单双辘轳韵。此外,联句中也有一种辘轳体。因此,不加区别地将辘轳格叫做辘轳韵、辘轳体,会使几种不同的诗歌体裁混淆在一起。古代没有人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梳理,一个人一种叫法。古人那么叫也就罢了,我们则有必要将律诗中的辘轳格与古体诗中的辘轳韵、近体诗中的辘轳体区别开来。
  “辘轳格”专门用于格律诗的用韵。
  “辘轳韵”是杂体古诗中体裁。
  比如五言古体《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清人张文荪所辑《唐贤清雅集》谓此诗:“宛转如辘轳,妙无痕迹。”此诗句法奇特,开唐以后“辘轳韵法”。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体已论及“辘轳韵”,明人梁桥《冰川诗式》卷四据唐宋诗歌将辘轳韵法分为单双:“单辘轳者,单出单入,两句换韵。双辘轳者,双出双入,四句换韵。”用于古风,是对的。此诗中“越”、“发”在《广韵》中归于入声“十月”,“巴”、“家”则属于下平“九麻”,前四句每句用韵,而三、四句所押之韵与前二句不同,为单出单入之“单辘轳”;至于“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四句押去声“十三祭”,一组韵;“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又换为下平“十八尤”,因而全诗后半部八句又是“双辘轳”体格。辘轳韵与格律诗中的辘轳格确实有些相似,格律诗的辘轳格只与單辘轳韵差不多,区别的关键在于对韵母的要求不同,因此二者还是不同的。
  “辘轳体”则是格律诗的一种组诗体裁,此体要求写律诗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这公用的一句,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二、四、六、八句。若加三首仄韵的,则叫八仙体辘轳诗。或作绝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若作绝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无需换韵。
  辘轳格能不能叫转韵?“转韵律诗”是汪师韩给辘轳格取的又一个名字。其《诗学纂闻  律诗通韵》云:“又如杨廉夫《益府白兔》用寒、删;《出都》其二用支、微:《乔夫人鼓琴》用庚、青,亦皆进退格。至于《嬉春体》(杨子休官)一章,前四句用‘删’韵‘还’、‘山’转韵律诗矣。”“转韵”又称“换韵”,常用于古体诗创作中,与辘轳格强调的邻韵声协、双出双入不是一个概念。律诗和绝句是不允许转韵的。将辘轳格叫做转韵律诗,会使人们想起古体诗中的换韵方式,使人误以为律诗也是可以转韵的。
  关于辘轳韵、辘轳体以及联句中的辘轳体,我在《杂体大全》中各有专节收集。
  
  D、到底什么是辘轳格
  辘轳本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将辘轳汲水的原理运用到律诗用韵之中,便产生了辘轳格。
  辘轳格是晚唐郑谷等人为近体诗制定的一种用韵格式。其用韵规则是选择不可通押的邻韵部的字押韵。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两个韵字为一组,共两组。
  辘轳格进退格都是诗人们为了拓宽用韵渠道辛勤探索的结果,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在偶句尾字,不能将“虞”“鱼”、“寒”“删”等视作是相通的韵部,否则与首句邻韵相押混了,其次还有的相隔很远,平水韵中根本不承认是邻韵。
  
  (4)、产生认识误区的原因
  产生上述认识误区,饶少平教授认为大致有如下四种原因:
  第一,郑谷等人只是制定了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的用韵格式,而没有这方面的创作示范。遍检现存的郑谷、齐己、黄损的诗集,找不到一篇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作品。在宋人的著作中,黄朝英的《缃素杂记》、吴处厚的《青箱杂记》、袁文的《瓮牖闲评》等介绍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时,只引了李师中的《送唐介谪英州别驾》作为进退格的例证,而没有关于辘轳格、葫芦格的任何例诗。所以,辘轳格选用不可通押的韵部的字押韵,讲究双出双入的用韵方式,在许多人的头脑里是模糊的,时间一长,就容易被淡忘。现实生活中汲水辘轳的工作原理是一出一入,有的人见到用这种原理压韵的诗,便不管是单出单入,还是双出双入,一律看成是辘轳格。于是辘轳格、进退格便混为一谈了。
  第二,大作家对后人的影响。以杨万里为例,他的创作实践极大地影响了后人对于进退格、辘轳格的判断。南宋周文璞有这样一首诗:“野人无事时,常诵极玄诗。写遍千山寺,吟行九曲溪。谁为补天手,同是决云儿。欲去无人问,今宵醉似泥。”“时”、“诗”在“四支”韵部,“溪”字却在“八齐”韵部,“儿”字(音“倪”)回到“四支”,“泥”字则回到“八齐”。这是典型的进退格,可周文璞却认为是辘轳格,因为诗题便标明是《辘轳体》。杨万里在南宋最有影响的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大诗人中位居第二,周文璞是南宋晚期的诗人,与姜夔、葛天民等人是诗友。周氏将进退格当作辘轳格,显然是受了杨氏的影响。清人况澄受杨万里的影响更加明显。他在《杂体诗钞》卷四下过这样一段按语:“《沧浪诗话》谓诗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今观杨诚斋《中秋病中不饮》及《碧落堂暮景》七律各一首,题目标明用辘轳体,又《寄张功父姜尧章》七律一首,题目标明用进退格。三诗用韵一例,或云‘进退’,或云‘辘轳’,盖‘进退’即‘辘轳’也,并无区别”。
  第三,针对辘轳格与进退格混为一谈的现象,有的人提出了单辘轳格和双辘轳格的理论。最明显的例子是清人王玮庆在《沧浪诗话补注》中为辘轳格所下的按语:“辘轳韵格,有单辘轳者,单出单入,两句一换韵也;双辘轳者,双出双入,四句一换韵也。”这种理论的依据是明朝嘉靖年间出版的梁桥的《冰川诗式》该书卷四《辘轳韵法》认为:“单辘轳者,单出单入,两句换韵。双辘轳者,双出双入,四句换韵。”梁、王二人都不知道,不同的诗体有所不同,在古风中这样分单双辘轳是可以的。而在格律诗中,他们所说的单出单入,实际上就是一进一退,这是进退格的用韵方法,双出双入则是辘轳格。
  第四,有的人只知道有辘轳格,却并不懂得什么是辘轳格。他们或许没有读过《缃素杂记》、《青箱杂记》、《瓮牖闲评》等书关于辘轳格的介绍。明人梁桥把李白的《妾薄命》当作例诗列在辘轳韵格内(见《冰川诗式》卷之四),就是明显的例子。让我们来看一看李白的这首诗:“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此诗采用转韵手法,既押平声韵,又押仄声韵,不讲究平仄声的粘对,也不讲究对仗,没有一个句子是律句,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连入律的古风都谈不上,自然不是律诗中的辘轳格。(刚刚按 转韵的辘轳韵与格律诗的辘轳格易混,此就是典型的一例。此诗两个韵字,构成四句一组,规律性强,属于辘轳韵中的双辘轳。)
  
  (5)、如何区别辘轳格和进退格。
  饶少平教授指出,假如郑谷等人只是定出辘轳格的用韵格式,而没有定出进退格的用韵格式,人们把进退格当作辘轳格(即所谓单辘轳格)看待,也未尝不可。问题是,郑谷等人提出进退格、辘轳格在先,梁桥等人提出单辘轳格、双辘轳格在后。既然已经有了进退格这一名称,又何必再要一个单辘轳格来混淆视听呢?为了更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有必要将元人陈樵的两首诗一并列出,作一比较:①《蛱蝶图》:“禁繁名园信所之,深红腻紫共春晖。人疑落叶有生色,我道飞花上故枝。掌上懿姬垂袖舞,屋头故吏窃香归。花中只许秦宫活,未必庄生入梦思。”②《题建炎遗诏》:“解下涂金膝下衣,息患命将墨淋漓。图中吴楚无端坼,月里山河一半亏。银汉经天都是泪,杜鹃入洛不如归。黄衣传诏三军泪,不是班师诏岳飞。”前诗首句用韵。据平水韵,“之”字在“四支”韵部。进退格、辘轳格中,首句是否用韵无关紧要,关键在第二、四、六、八句。此诗的第二、四、六、八句用“晖”、“枝”、“归”、“思”四字押韵。这四字分别在“微”、“支”、“微”、“支”韵部。全诗的押韵顺序是:支,微支微支。虽然是选择两个相邻而不相通的韵部的字押韵,形成此起彼落的现象,但由于不是双出双入,而是单出单入,即所谓一进一退,所以是进退格。后诗首句亦用韵,“衣”字在“五微”韵部。以下四个韵脚的“漓”、“亏”、“归”、“飞”四字,分别在“支”、“支”、“微”、“微”韵部。全诗的押韵顺序是:微,支支微微。虽然也是选择两个相邻而不相通的韵部的字押韵,形成此起彼落的现象,但由于是双出双入,所以是辘轳格。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进退格和辘轳格的押韵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尽管宋人杨万里、元人李治、明人梁桥、清人况澄都认为辘轳格与进退格“并无区别”,但是,辘轳格与进退格就是两种不同的诗体。因此,我们有必要抛弃梁桥、王玮庆等人的单、双辘轳之说,回到郑谷、齐己、黄损的立场上来:“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6)、应当如何看待辘轳格、进退格。
  有的人不喜欢辘轳格、进退格。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云:“诚斋屡用辘轳、进退格,实是可厌。至云:‘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牵白石作先锋。’叫嚣伧俚之声,令人掩耳不欲闻。”翁氏由讨厌进退格、辘轳格,发展到讨厌杨万里用这类格式写出的作品,这不是爱屋及乌,而是厌屋及乌了。有的人认为辘轳格、进退格为律诗的创作增添了人为的限制。清人赵翼《瓯北诗话》引卷四《白香山诗》云:“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大历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辘轳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赵翼正好说反了。从用韵的角度而言,辘轳格、进退格不但没有增加人为的限制,反而是拓宽了律诗的用韵渠道。众所周知,律诗用韵要求很严,这些要求将人们的思想禁锢在狭小的范围内,创作才华不易施展。当这些严格的规定影响到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时,诗人们必定要进行新的用韵尝试。另外,当正体律诗的用韵格式被人们用惯、用熟、用腻的时候,诗人们也往往会别出心裁,巧立名目,开辟出新的用韵途径。多一条用韵途径总比少一条用韵途径好。关于这一点,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副卷之一说得好:“唐韵视今之平水韵,‘冬’分‘馇’、‘支’分‘脂’,似乎狭矣,而有葫芦韵用法,辘轳韵用法,进退韵用法,有嫌韵,有兼韵,有通用,有转用,有叶用,作者犹得辗转言情。平水韵似宽,而葫芦等诸法俱废,则实狭矣。”可以说,辘轳格、葫芦格、进退格的用韵方式,是诗人们为了拓宽用韵渠道,达到“辗转言情”的目的而辛勤探索的结果。从创作的角度而言,作家们长期写作正体律诗,写多了,容易千篇一律,换一种手法,写一些辘轳格、葫芦格、进退格换味,是一种调剂。从阅读的角度,读者们天天读正体律诗,读多了,容易久而生厌,读一些辘轳格、进退格、葫芦格作品,换一换口味,也许会觉得新鲜有味。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在谈到律诗的变体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7)、收集辘轳格例子
  A、题目无标志的
  可见唐人早已有人非循规蹈矩地遵守近体诗一韵到底不换韵的规定了。
    剑  唐•李峤(645~714年)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青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青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庚
    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庚
  
    鹿  唐•李峤
    季札系而去,还从鲁国庭。/青
    周官纪迁地,雷氏善观星。/青
    华藻步光缛,寒芒飞景明。/庚
    庄生真善喻,三等藉传名。/庚
    
  B、题目有标志的
    任以道总干生日 辘轳体  宋•项安世(1129--1208)
    身长如玉脸如童/东,抱朴存真道气冲。/冬
    陇上木牛新拄颊,箧中芸蠹旧蟠胸。/冬
    周正已报初阳匝,商历方开远算洪。/东
    不竞红尘桃李月,雪中桧桧自舂容。/东
  
    送李宪颧江陵师 双辘轳格  宋•项安世
    表铒计已决,艰难人尽非。/微
    犹烦使者斧,往载师臣旗。/微
    万事本无事,一移无不移。/支
    因书汉三府,鸟尽木为迟。/支
  第一首标明“辘轳体”、第二首标明“双辘轳格”,都是双入双出。
  
  C.格不对题的
    次韵杨宰葫芦格  宋•陈造(1133年~1203年)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青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蒸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蒸
  非葫芦格,乃辘轳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3】、葫芦格
  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亦称“葫芦韵”。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葫芦格:一般用于十二句六个韵脚的排律,多为试帖诗。除首句外,前两联用甲韵,后四联用近似的乙韵,先二后四,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道:“律诗只四韵,故不言葫芦格。”
  有宋至清,用于七律中,仅见一篇,但名不副实。
  韵杨宰葫芦格  宋•陈造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青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蒸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蒸
  青韵与蒸韵,但有“先二后四”么?这是“双入双出”的辘轳格。
  (此篇乃“次韵”,可见杨宰也有“葫芦格”诗,惜已佚)
  唐宋只制定了三格,其实唐宋诗人远不止于此,有好几种格式都无归属, ABAA韵有三百多首、AABA韵四百多首、ABBA韵一百多首(我把这三种仿照古风的用韵称之为抱韵,抱韵者就是头尾韵相同,中间包罗一种或两种韵)、AAAB韵(孤雁入群格,但当时没有孤雁入群格这种说法)四百多首、ABBB韵有五百多首(此A诗第二句的)、三韵部几十首,远远多于ABAB进退韵和AABB辘轳韵的五百多首。而且很多还不是韵母相拥的,居然有歌、麻同韵,豪、歌同韵,鼻音n、ng、m同韵。(见天涯论坛的涨跌从容网友与奇诗派的李凡(凉亭主人)的讨论《说下进退韵等》2018-10-19)所以我不由感叹,论坛中天天见人争论古诗中的用韵问题,音随时迁、方言影响、多音字到处都是,凭我们这些古音韵二百五的水平,能论得出子丑寅卯吗?所以我这篇懒婆娘的裹脚带,估计也是徒惹人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1: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7 11:56 编辑


  【4】、孤雁入群格(孤鹤入群格、孤雁混群格)
  (1)、解说
  末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或称孤雁混群格。就好像一只孤单的白雁混入一群黑雁一起振翅高飞)。
  此格唐人早已有人使用,只是无名称。宋朝时没有孤雁入群的叫法,杨万里便把它归入辘轳体(应该说辘轳格,那时辘轳格与辘轳体不分。见《寄题刘凝之坟山壮节亭用辘轳体》)在明代的谢榛在其所著《四溟诗话》之后,后人才依傍孤雁出群格而取名为孤雁入群格,飞雁入群据说是清代的汪师韩在《诗学纂文》中提出来的。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孤雁入群格”不常用,由于是尾句借用同韵母的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破坏了偶数句押韵的原则,所以一般不常用。考试用四韵的话,用了“孤雁入群格”则只有三个韵了,所以人说是落韵。但是,俗话说格不害意,在平时写诗中,诗人因为激情澎湃,为了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一时在本韵部里又找不到准确的字眼,不得已之下,借用邻韵部的字眼作为全诗结句的韵脚。所以说,“孤雁入群格”是一种不常用的“格”,但又是某些诗人在某些场合不得不用的一种“格”。但它与孤雁出群格毕竟不能相提并论,孤雁出群格在历史的积淀中已成为正格的要素之一,孤雁入群格由于天生的弱点,永远也挤不进正格。
  孤雁混群格中混入的韵脚也不是可以乱用的,必须是韵母相同或相似的韵部。
  今韵中把很多发音相近的字合并在一起成一个韵部,已经使格律诗简单化,所以用今韵就没有了“孤雁入群格”的格式。
  孤雁入群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首句不押韵的,一种是首句也押韵的。
  首句也押韵的,情况较复杂,首句押韵与孤雁入群组合有三种形式:BAAAB、AAAAB、BAAAC。
  AAAAB,这里首句的韵同本部的韵,因此不存在孤雁出群格,只有孤雁入群。
  BAAAB,这里首句是孤雁出群格,尾句是孤雁入群,属于孤雁出群格与孤雁入群格相结合,由于首尾韵都是邻韵,全首便成为抱韵。这只是抱韵中的一种,例子便放在抱韵中。
  BAAAC,这里首句是孤雁出群格,尾句是孤雁入群,属于孤雁出群格与孤雁入群格相结合,由于首尾韵不同部,全首便有了三韵。因此例子放在三韵诗中。
  
  (2)、诗例
  A、首句不押韵
    西亭即事  唐·李颀(690?—751?)
    
桃李皆开尽,芳菲渐觉阑。/寒
    鸟声愁暮雨,花色疑春寒。
    倚石攀藤,窥林数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閒。/删
  
      唐·杜甫(712年—770年)
    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园。/元
    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寒
  
  B、首句押本部韵与孤雁入群结合
    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其二  唐·李乂(647-714)
    
宾卫俨相依/微,横门启曙扉。/微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皇飞。/微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微
    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灰
  
    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779年—831年)
    腊酒自盈樽/元,金炉兽炭温。/元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3: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7 13:16 编辑

  【5】、抱韵格
  (1)、解说
  有人说,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虽然“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两种“格”不可以在一首诗里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同一首诗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是不允许同时并用的。原因就是:律诗称为“四韵诗”,它要求一首诗至少使用同一韵部里的四个韵脚。如果在一首诗里,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那么,这首诗同韵部里的韵脚只剩下三个了,显然不符合“四韵诗”的概念界定。
  刚刚说,此说不对。“孤雁出群格”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四韵诗”的,但“孤雁入群格”则无论如何都会影响“四韵诗”,用了它,同一韵部就只有三韵了。因此并不是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一首诗同韵部里才会只剩下三个韵脚的问题。
  雨梦先生也指出:“人云;孤雁出群格及入群格,一诗中不能同时采用。现查得聂绀弩先生诗,首句出群,尾句入群,当然不是孤雁了,故取名【飞雁出入格】。”
  飞雁出入格这个名称倒是不错。但飞雁出入格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用不同韵部的字;另一种是“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用同一韵部的字,这用同一韵部的字与古风转韵中的“抱韵”形式上很相似(比如古风中,一首四句的诗,一、四句押一韵,二、三句另押一韵,后者环抱于前者之中,故称为“抱韵”。),只是这种抱韵与古风中的抱韵却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古风中的抱韵,两韵部的韵母无限制,韵母可以相同,更多的是不相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形成的“抱韵”,两个韵部的韵母则要求相同或相似。第二个区别是古风中的抱韵,两韵部的韵母平仄无限制,“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形成的“抱韵”,两个韵部的韵母则要求都是平声。最本质的区别是古风中的抱韵是转韵,格律诗中的抱韵不是转韵,而是通韵。因此只好把格律诗中这种抱韵称之为抱韵格,以示区别。
  格律诗中抱韵格由三组韵组成,形式丰富多彩,有多种“抱韵”形式。如孤雁出群格与其他格组成的抱韵:孤雁出群与BAAA组成的抱韵;孤雁出群与AABB(辘轳格)组成的抱韵。还有偶句押韵ABBA式的双韵,它前后为一种韵,抱着中间一种韵,更是标准的“抱韵”。还有ABAA、AABA的双韵,虽然B只一个,形式上却是两种“抱韵”。
  A、“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形成的“抱韵格”
  当“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所用的韵在同一韵部时,便形成A/BBBA“抱韵格”。
    久雨  唐•殷尧藩(780年—855年)
    云影蔽遥空/东,无端淡复浓。/冬
    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
    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东
  
    画角东城  唐•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
    河转曙萧萧/萧,鸦飞睥睨高。/豪
    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噀白涛。
    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萧
  
  B、首句押韵与辘轳格形成的“抱韵格”
  首句押韵所用的韵与辘轳格的第二组韵同韵部(因此也无法确定说首句押韵就是孤雁出群格),形成B/AABB的抱韵格。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  宋•苏轼
    初见煌煌秀两岐/支,俄惊落硙雪霏霏。/微
    可烦都尉热承汗,绝胜临淄贫易衣。/微
    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支
    知君货殖誇长袖,满籴千箱待一饥。/支
  
    次韵寅庵四首其二  宋•黄庭坚
    兄作新庵接旧居/鱼,一原风物萃庭隅。/虞
    陆机招隐方传洛,张翰思归正在吴。/虞
    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鱼
    白云行处应垂泪,黄犬归时早寄书。/鱼
  
  C、首句押韵与BAAA形成的“抱韵格”
  首句的韵与多数韵同韵部(因此不能说是孤雁出群格),但第二句韵部不同,这样韵部便是A/BAAA,形成抱韵格。
    送王五昆季省觐  唐•孟浩然(689—740)
    公子恋庭闱/微,劳歌涉海涯。/支
    水乘舟楫去,亲望老莱归。/微
    斜日催乌鸟,清江照綵衣。/微
    平生急难意,遥仰鹡鸰飞。/微
  
    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  唐•卢纶(739年—799年)
    玉人垂玉鞭/先,百骑带櫜鞬。/元
    从赏野邮静,献新秋果鲜。/先
    塞屯丰雨雪,虏帐失山川。/先
    遥想称觞后,唯当共被眠。/先
    
  D、首句押韵与ABAA形成的“抱韵格”
  首句的韵与多数韵同韵部(因此不能说是孤雁出群格),但第四句韵部不同,这样韵部便是A/ABAA,形成抱韵格。
    赠张处士山人  唐•白居易
    萝襟蕙带竹皮巾/真,虽到尘中不染尘。/真
    每见俗人多惨澹,惟逢美酒即殷勤。/文
    浮云心事谁能会,老鹤风标不可亲。/真
    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真
  
    追赋画江潭苑之二  唐•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
    宝袜菊衣单/寒,蕉花密露寒/寒。
    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先。
    角暖盘弓易,靴长上马难/寒。
    泪痕沾寝帐,匀粉照金鞍/寒。
  
  E、首句押韵与AABA组成的“抱韵格”
  组成A/AABA的“抱韵格”。
    刘生  唐•卢照邻(约635-约685年)
    刘生气不平/庚,抱剑欲专征。/庚
    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庚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青
    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庚
  
    春思贻李方陵  唐•卢纶(739年—799年)
    长安三月春/真,难别复难亲。/真
    不识冶游伴,多逢憔悴人。/真
    渐知欢澹薄,转觉老殷勤。/文
    去矣尽如此,此辞悲未陈。/真
  
  F、首句押韵与ABBA组成的“抱韵格”
  组成A/ABBA的“抱韵格”。
    宿延秋庄  (宋•邵雍)
    驱车入洛川/先,下马弄飞泉。/先
    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喧。/元
    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元
    借问尘中友,谁为得手先。/先
  
    蠹书鱼  宋•邵雍
    形状类于鱼/鱼,其心好蠹书。/鱼
    居常游箧笥,未始在江湖。/虞
    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无。/虞
    年年当盛夏,〇了却如初。/鱼
    
  G、首句不押韵,ABAA(颔联韵不同)形成的“抱韵格”
  以四韵计,首句不押韵。第二联韵部不同,杨万里说是进退格(《小憩土坊镇新店进退格》),柴望却说是辘轳体(《重到都门 俲辘轳体》),各人分得不同。其实它可以是独立的一类,属于抱韵中的一种类型,只是没有ABBA那么标准,因为ABAA中B少了一个,A多了一个。
  唐时例已不少,说明在盛唐时,已有人打破律诗只首句通押的规定,即使试帖中也出现这种情况,但没引起人们的重视。
    送殷大入蜀  唐•陈子昂(661~702),
    禺山金碧路,此地饶英灵。/青
    送君一为别,悽断故乡情。/庚  失粘
    片云生极浦,斜日隐离亭。/青  失粘
    坐看征骑没,惟见远山青。/青  失粘
  看,平声;骑,仄声。皆律句,相间又相对,尽失粘,三仄收。
  
    边秋薄暮  唐•苏颋(670年-727年)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微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支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微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微
  
  K、首句不押韵,AABA (颈联韵不同)形成的“抱韵格”
  杨万里虽也很有几首,却没有放到辘轳格或进退格中,可能没引起他的重视。其实它也可独立为一类,而且唐朝时很多。形式与ABAA差不多,没有ABBA那么标准,也是缺一个B,多一个A。
  律诗规定首句可通押,但盛唐时已经不但首联可用邻韵,连颔联、颈联也都可用邻韵押韵,甚至不须邻韵,只要韵母相同的韵部都可大开门户,就连中唐的试帖也出现颔联、颈联或其他联押别的韵部的韵。因此若按近体诗所规定的条条框框去研究格律诗的用韵,那真会很令人无语的。
    客旧馆  唐•杜甫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青
    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青
    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庚
    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青
  这首诗的第六句韵脚是:声,属于【庚】韵,其他三个韵脚亭、青、冥都属于【青】韵。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这是“孤雁出群格”,这是中间第三联押了邻韵(仇兆鳌定名不当,按今天的理论知识应叫抱韵)。
  按照唐律来说,第六句押“声”出韵。科举的时候作诗绝对不能犯这种错误。
  
    江汉  唐•杜甫(712年—770年)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虞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虞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鱼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虞
   “疏”字,平水在鱼韵。“疏”字,又《集韻》孫租切,音蘇。为虞韻。这首诗韵押《集韵》?《唐韵》呢?还是韵押《平水》?
  
  H、首句不押韵,ABBA形成标准的“抱韵格”
  有两组韵,每组两个韵字,是标准的抱韵形式。这种押韵形式太不合格律诗的情理,颠倒了人们对格律诗押韵的认识,可唐朝时便有这种诗,连唐玄宗都亲自带头上阵“搞破坏”,可见古风对格律诗的影响。可惜杨万里写得少,对这种形式也没有留下说辞。
    赐道士邓紫阳  唐•李隆基(685年—762年)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虞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鱼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鱼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虞
  
    北风  唐•杜甫(712年—770年)
    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支
    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微
    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微
    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支
  三句五句失粘。一句拗句。四句六句三平收。五句三仄收。王力说,仇兆鳌《杜诗详注》于《北风》引胡应麟曰:此诗首尾惧四支韵,中间两用五微。尽古体通用,非出韵也。律诗出韵者,《玉山》诗出“芹”字,《雨晴》诗出“农”字。排律出韵者,《赠王侍御契》出“勤”字。尽检点少疏,即作家亦未能免耳。力按,胡氏认为《北风》是古诗(不是律诗),这是对的。“北风”句,“鸿雁”句,“十年”句,“六合”句,“吾慕”句,“时清”句,都是拗句,所以不是律诗。刚刚说,若按王力先生这样严格分析“拗”,则有许多诗该清除出律诗,所以,所收诗例只能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3: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7 18:45 编辑

  【6】、掺韵格
  掺韵指一首诗中交错运用两个以上韵尾。其中有—韵贯穿全篇,其余韵则掺杂其间。用于格律诗也要加个“格”字,因为古风与格律诗的“掺韵”只形式上相似,本质上是不同的。
  首句押韵的很容易形成掺韵格。格律诗中的掺韵格A/ABAB很像进退格,但进退格一进一退的个数是四个,组数是两个,很规则的(ABAB)。进退格加上首句押韵就多了一个韵,因此从偶句来看是进退格,从全诗来说,就是掺韵格了。像A/BAAB、A/BABB、A/BBAB等两韵诗,有四组以上韵的,只要不是抱韵格的,便属于掺韵格。
  
 
 1、A/BABB
  偶句韵是抱韵格,首句押韵的,如果与第二句同韵部,则全诗仍然是抱韵格。如果第一句与第二句不同韵部,则全诗为掺韵格。
    感春  唐•李贺
    日暖自萧条/萧,花悲北郭骚。/豪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萧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豪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豪
  
    寻山  唐•许棠
    蹑履复支筇/冬,深山草木中。/东
    隔溪遥避虎,当坞忽闻钟。/冬
    落叶多相似,幽禽半不同。/东
    群猱呼却散,如此异林翁。/东
  
 
 2、A/BBAB
  偶句韵也是抱韵格,与首句组成掺韵格。
    七律•贡馀秘色茶盏  唐•徐夤
    捩碧融青瑞色新/真,陶成先得贡吾君。/文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文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滨。/真
    中山竹叶香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文
  
    李大夫招饮  宋•黄庭坚
    欲遣吟人对好山/删,暮天和雨醉凭栏。/寒
    座中云气侵人湿,砌下泉声逼酒寒。/寒
    红烛围棋生死急,清风挥麈笑谈闲。/删
    更筹报尽不成起,车从厌厌夜已阑。/寒
  
 
 3、A/BAAB
  偶句韵也是抱韵格,与首句组成掺韵格。
    病思  宋•陆游
    卖剑还山学老农/冬,不堪衰与病交攻。/东
    将军闭户方锄菜,处士携家欲赁舂。/冬
    残齿彊留终臲卼,病腰扶拜苦龙钟。/冬
    壮游谁信梁州日,大雪登城望夕烽。/东

    乐春吟  宋•邵雍
    四时唯爱春/真,春更爱春分。/文
    有暖温存物,无寒著莫人。/真
    好花方蓓蕾,美酒正轻醇。/真
    安乐窝中客,如何不半醺。/文
  
 
 4、A/BABA
  形式像抱韵格,区别在于抱韵格只三组韵,这里五组韵;抱韵只两头相同,掺韵却可多处相同(其中有—韵贯穿全篇)。
  偶句是进退格,与首句组成掺韵格。掺韵格种这种例子是最多的。
    寒望九峰作  唐•贯休
    九朵碧芙蕖/鱼,王维图未图。/虞
    层层皆有瀑,一一合吾居。/鱼
    雨歇如争出,霜严不例枯。/虞
    世犹多事在,为尔久踌躇。/鱼
  
    题南康寺重湖轩  宋•苏东坡
    八月渡重湖/虞,萧条万象疏;/鱼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虞
    许国心犹在,匡时术已虚;/鱼
    岷峨千万里,投老得归无。/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8: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7】、ABBB  A/ABBB
  抱韵格为三组韵、掺韵格为四组以上的韵,ABBB  A/ABBB则为两组韵。
四韵计,首句不算在内。唐已出现。宋朝杨万里和唐士耻称它为进退格(见杨万里(1127-1206)《明发生米市、西林寺,进退格》唐士耻(约1225年前后在世)《效进退律赋水乡三实》)。标准的进退格是ABAB,若ABBB也算,那么ABAA、AABA岂不也是,那孤雁入群的AAAB也是,甚至孤雁出群的A/BBBB何尝不是一进一出?概念得严格,一松则黄河决堤,不可收拾了。按我的理解,唐士耻和杨万里知道它们与进退格辘轳格一样,是特殊的格,但前人只有三种名称,他们没有另外取名,便理解一进一出为其中有一个是可以单独的,因此把ABBB、ABAA、AABA、AAAB、A/BBBB统归予进退格,这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认识到深入,到明人便把孤雁出群分出,随后孤雁入群也分出了,今天,我们对概念的认识更科学,那么其他几类没有名称的也应该另外取名。取名不是创新,而是对古代已出现过的现象进行归纳。
  
  
A、首句押韵
  A/ABBB,首句押韵,全诗不是抱韵的。
    出城  唐•李贺(约公元790-约817)
    雪下桂花稀/微,啼乌被弹归。/微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支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支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支
  
    华严寺望樊川  唐•子兰(810-863)
    万木叶初红/东,人家树色中。/东
    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冬
    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冬
    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冬
  
    无题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
    凤尾香罗薄几重/冬,碧文圆顶夜深缝。/冬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东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东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东
  
  
B、首句不押韵
  ABBB型
    试律诗《秋菊有佳色》  晚唐•公乘亿(终于咸通十二年871)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佳
    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麻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麻
    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麻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麻
    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麻
  
    中和节诏赐公卿尺  唐•裴度(765年-839年)
    淑景风光媚,皇明宠赐重。/冬
    具寮颁玉尺,成噐幸良工。/东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东
    人何不取则,物亦頼其功。/东
    紫翰宣殊造,丹诚励匪躬。/东
    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8: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8】、绝句两韵的
  诗例应该不少(需要大量补充诗例,才能对它的发生发展情况作出准确分析),分为两小类。
 
 A、首句不押韵
  你不会想到吧,首句不押韵的绝句居然也有两韵诗。
    次韵子由岐下诗  宋•苏轼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东
    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浓。/冬
  
    《石头记》第6回的回前诗
    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沃
    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屋
  《洪武正韵》中“肉”与“足”同属一屋,则为同韵部押韵。用平水韵检测便是两韵诗了。由此
  可见平声韵并不是人们眼中的珍宝。
  
  
B、首句押韵
  a、首句与第二句韵部相同
    行宫  唐•元稹  一说王建的《故行宫》(779年—831年)
    寥落古行宫/东,宫花寂寞红。/东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冬
     
    五松驿  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
    独下长亭念过秦/真,五松不见见舆薪。/真
    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文
  
  
b、首句与第四句韵部相同,形成抱韵。
  唐已有之,例子应该很多,本篇收集很不到位,待续
    永王东巡歌  唐•李白
    祖龙浮海不成桥/萧,汉武湾阳空射蛟。/肴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萧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唐•李商隐
    新人桥上著春衫/咸,旧主江边侧帽檐。/盐
    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8: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7 18:53 编辑

  【9】、三韵诗
  格律诗中居然有三韵诗,甚至四韵诗、五韵诗,太跌人眼睛啦,但又事实存在,而且数量不少,律诗类型有ABAC、ABCA、A/BBBC等等,绝句也有ABC,其中有两种是孤雁出群惹的祸。例子再多,它也就是个变格,那么你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一)首句不押韵的
    1、抱韵格   ABCA
    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  唐•李亨(711—762)
    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支
    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微
    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齐
    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支     (抱韵)
  
    教犊偶作进退格  宋•刘子寰(约1224前后在世)
    牛角才及茧,已须穿鼻耕。/庚
    及兹方率性,过此失良能。/蒸
    人道事矫揉,物生殊苦辛。/真
    遂令禅学子,恐惧说无生。/庚    (抱韵)
  前后鼻音相混造成。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  宋•王安石(1021-1086)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删
    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寒
    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先
    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删   (抱韵)
  
    
2、ABCC
    五言•其五  唐•吕岩(唐末、五代)
    要觅长生路,除非认本元。/元
    都来一味药,刚道数千般。/寒
    丹鼎烹成汞,炉中炼就铅。/先
    依时服一粒,白日上冲天。/先
  
    良农  宋•王令(1032~1059)
    良农手足胝,老贾不亲犁。/齐
    歉岁糠糟绝,高门犬马肥。/微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谁尸。/支
    安得悠悠者,来同予一悲。/支
  
   
 3、ABBC
    送李道士归山  唐•崔峒(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
    秋城临古路,城上望君还。/先
    旷野入寒草,独行随远山。/删
    授人鸿宝内,将犬白云间。/删
    早晚烧丹罢,遥知冰雪寒。/寒
  
    发箧得亡友书札  宋•蔡襄(1012-1067)
    宿昔重交义,零落今谁存。/元
    旧情留纸札,永恨入丘坟。/文
    世味薄于水,生涯空似云。/文
    抚孤无力及,流泪复何言。/真
  
   
 4、ABAC
    小憩土坊镇新店,进退格  宋•杨万里  
    下轿逢新店,排门得小轩。/元
    中间一棐儿,相对两蒲团。/寒
    椽竹青留节,檐茅白带根。/元
    明窗有遗恨,接处纸痕班。/删
  ABAC式,杨万里当时把它看做是一进一退。
  
   
 5、AABC
    病中吟  宋•邵雍
    尧夫三月病,忧损洛阳人。/真
    非止交朋意,都如骨肉亲。/真
    荐医心恳切,求药意慇勤。/文
    安得如前日,登门谢此恩。/元
    
    知非吟  宋•邵雍
    今日已前事,知非心可凭。/蒸
    虚言安足道,实行又何矜。/蒸
    无药医衰老,有诗歌圣明。/庚
    纵然时饮酒,未肯学刘伶。/青
  
  
(二)首句押韵的
    1、A/BBCB   孤雁出群格与BBCB组合
    秀华亭  唐•李白
    五言律诗
    遥望九华峰/冬,诚然是九华。/麻
    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麻
    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佳
    何当馀荫照,天造洞仙家。/麻
  第三句拗。
  
    夜行宿湖头寺  宋•陆游(1125年—1210年)
    卧载篮舆黄叶村/元,疏钟杳杳隔溪闻。/文
    清霜十里伴微月,断雁半行穿乱云。/文
    去国不堪心破碎,平戎空有胆轮囷。/真
    泗滨乐石应如旧,谁勒中原第一勋。/文
  
    其二  宋•杨万里(1127-1206)
    饮酒无奇诀,且斟三四分。/文
    初头只嫌浅,忽地有馀春。/真
    身外多少事,灯前子细论。/元
    绝怜青女老,忍冷撒琼尘。/真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  宋•苏轼
    琴上遗声久不弹/寒,琴中古义本长存。/元
    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著痕。/元
    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先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元
  
    过胡骆坑  宋•杨万里
    已被山寒病老身/真,车徒溪涉更艰勤。/文
    雾皆成点元非雨,日出多时未脱云。/文
    猿鸟一声人不见,松杉四塞径无痕。/元
    十分晴暖侬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文
  
    
2、A/BCBB   孤雁出群格与BCBB组合
    晚步吟  宋•邵雍(1011—1077)
    晚步上阳堤/齐,手携筇竹枝。/支
    静随芳草去,闲逐野云归。/微
    月出松梢处,风来蘋末时。/支
    林间此光景,能有几人知。/支    (抱韵)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  宋•苏轼(1037 -1101)
    国艳夭娆酒半酣/覃,去年同赏寄僧檐。/盐
    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岩。/咸
    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盐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黏。/盐
  
    秋日游栖霞庵  宋•赵师秀(1170~1219年)
    乘兴入孤村/元,神凝秋水间。/删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寒
    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删
    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删
  
 
   3、A/BCCC   孤雁出群格与BCCC组合
    游终南山  唐•姚合(约779~约855)
    策杖度溪桥/萧,云深步数劳。/豪
    青猿吟岭际,白鹤坐松梢。/肴
    天外浮烟远,山根野水交。/肴
    自缘名利系,好此结蓬茆。/肴
  
    送王龙图守荆南  宋•王安石
    壮志高才偃一藩/元,更嗟贤路此时难。/寒
    长幡欲动何妨屈,老骥能行岂易闲。/删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删
    知公未厌还随诏,归看功名重太山。/删
  
 
   4、A/BBBC   孤雁出群格与BBBC组合
    东楼  宋•苏轼
    白发苍颜自照盆/元,董生端合是前身。/真
    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真
    小醉易醒风力软,安眠无梦雨声新。/真
    长歌自誷真堪笑,底处人间是所欣。/文    (孤雁出群与孤雁入群)
  
    次韵师伯浑见寄  宋•陆游
    穷乡久客易消魂/元,短发秋来白几分。/文
    梦泛扁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文
    万钉宝带知何用,九转金丹幸有闻。/文
    欲与先生同此计,会营茅舍近江滨。/真(孤雁出群与孤雁入群)
  
    酴醾  宋•杨万里
    以酒为名却谤他/歌,冰为肌骨月为家。/麻
    借令落尽仍香雪,且道开时是底花。/麻
    白玉梢头千点韵,绿云堆里一枝斜。/麻
    休休莫斸西庄柳,放上松梢分外佳。/佳(孤雁出群与孤雁入群)
  
    寄题刘凝之坟山壮节亭用辘轳体(宋•杨万里)
    见了庐山想此贤/先,此贤见了失庐山。/删
    胸中书卷云凌乱,身外功名梦等闲。/删
    一点目光牛背上,五弦心在雁行间。/删
    欲吟壮节题崖石,笔挟风霜齿颊寒。/寒  (孤雁出群与孤雁入群)
  这是孤雁入群格,宋时无此称呼,杨万里把它归入辘轳体(“体”应作“格”),又因为用孤雁出群格,全诗出现三韵。
  
  
  5、A/BCBC   孤雁出群格与进退格结合
    夏夜诚斋望月  宋•杨万里
    山居道是没空庭/青,不道诚斋敞更明。/庚
    万里青天元是水,半轮皎月忽成冰。/蒸
    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庚
    玉兔素娥兼老子,三家一样雪鬅鬙。/蒸  (孤雁出群、进退格)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其二  宋•杨万里
    旧岁新年来往频/真,孤标数面便多情。/庚
    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蒸
    万里海风吹不动,半轮淮月为谁明。/庚
    东坡旧迹无寻处,试问龛中锦帽僧。/蒸  (孤雁出群、进退格)
  
    嘲淮风进退格  宋•杨万里
    絮帽貂裘莫出船/先,北窗最紧且深关。/删
    颠风无頼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寒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删
    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寒
  
  
  6、A/BBCC   孤雁出群格与辘轳格结合
    七言•其九十七  唐•吕岩
    北帝南辰掌内观/寒,潜通造化暗相传。/先
    金槌袖里居元宅,玉户星宫降上玄。/先
    举世尽皆寻此道,谁人空里得玄关。/删
    明明道在堪消息,日月滩头去又还。/删
  
    安乐庙头  宋•杨万里
    谁遣诗家酷爱山/删,爱山说得口澜翻。/元
    千峰万岭争投奔,一陟三休却倦烦。/元
    堆案满前何处著,枯肠饱后岂能餐。/寒
    残岚剩翠浑无用,包寄金陵同社看。/寒
  
   
 7、A/ABCA   抱韵格
    南池  宋•陈丕(只知他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为黄岩县令)
    杂树疏阴覆小亭/青,池塘流水自泠泠。/青
    残荷犹结高秋绿,深柳遍含斜日清。/庚
    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侵
    旧时游侣晨星似,墙角啼蛩不可听。/青   (抱韵)
  按  “听”字为后鼻音的有:1.【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平水韵在平声青部,为后鼻音。2.【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定切,平水韵中在去声径部,为后鼻音。
   “听”字为前鼻音的有:3.【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则为前鼻音,按平水韵应在上声吻部或轸部。4.【廣韻】牛謹切,【集韻】語近切,平水韵应在去声问部。
  “侵”为前鼻音,大约受“听”字影响,成ng、n(m)同韵了(该是方言影响吧)。
  
   
 8、A/BCAA   抱韵格
    王氏生日致语口号  宋•苏轼
    罗浮山下已三春/真,松笋穿阶昼掩门。/元
    太白犹逃水仙洞,紫箫来问玉华君。/文
    天容水色聊同夜,发泽肤光自鉴人。/真
    万户春风为子寿,坐看沧海起扬尘。/真    (抱韵)
  
  
(三)绝句等
  A/B/C
    次韵答宝觉  宋•苏轼
    芒鞋竹杖布行缠/先,遮莫千山又万山。/删
    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寒     绝句中的三韵诗极少见。
  
    闻莺  宋•杨万里
    晓寒顾影惜金衣/微,着意听时不肯啼。/齐
    飞入柳阴深处去,数声只有落花知。/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8: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转韵
  1.特点  
  诗全部由律句组成;三相基本都做到;唯一的就是没有一韵到底,平仄韵交替的转韵。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王力把这种诗叫入律古风。
  古风可以转韵也可一韵到底,格律诗则只能一韵到底。因此转韵诗只能是古风。由于唐朝的古风句向格律诗靠拢,所以就出现了全部由律句组成的转韵古风,或者律句占多数的古风。这是种古风与格律诗结合的实验。
  
 
 2.诗例
    滕王阁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佩玉鸣鸾罢歌舞。仄仄平平仄平仄。(压韵)(非律句)
    画栋朝飞南浦云,仄仄平平平仄平,
    珠帘暮卷西山雨。平平仄仄平平仄。(压韵、对仗)
    闲云潭影日悠悠,平平平仄仄平平,(换压平韵)
    物换星移几度秋。仄仄平平仄仄平。(压韵)
    阁中帝子今何在?仄平仄仄平平仄。(失粘)
    槛外长江空自流。仄仄平平平仄平。(压韵、对仗)
  此诗共有八句,四联,韵脚为渚、舞、雨,/悠、秋、流。采用古风常用的四句一换韵,由仄韵换压平韵。八句有七句为律句。除第七句失粘,换韵之外,和我们看见的七律颇为相似。两组对仗,只是不全是中二联。简直是两首律绝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依照这个格式的。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非律句),汉将辞家破残赋(非律句)。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非律句)。(对仗)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失粘)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对仗)
    山川萧条极边土(非律句),胡骑凭陵杂风雨(非律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仗)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对仗)(失粘)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对仗)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非律句)。(对仗)(失粘)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对仗)
    边风飘飘那可度(非律句),绝域苍茫无所有。(对仗)
    杀气三时作阵云,塞声一夜传刁斗。          (对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一首古风有很多的律诗特点,主要表现在:
  ⑴篇中多是律句,只7个非律句。
  ⑵基本上依照粘对的规则,只3处失粘;特别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完全做到了相对。
  ⑶基本上四句一换韵,每段都象一首平韵绝句或仄韵绝句:其中有一韵是八句的,象仄韵律诗。
  ⑷大量地运用对仗,而且多数是工对。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仄仄平平仄平仄,(非律句)
    黄昏饮马傍交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韵、对仗)
    行人刁斗风沙暗,平平平仄平平仄,
    公主琵琶幽怨多。平仄平平平仄平。(压韵、对仗)
    野云万里无城郭,仄平仄仄平平仄,(换仄韵)    (失粘)
    雨雪纷纷连大漠。仄仄平平平仄仄。(压韵)
    胡雁哀鸣夜夜飞,平仄平平仄仄平,
    胡儿眼泪双双落。平平仄仄平平仄。(压韵、对仗)
    闻道玉门犹被遮,平仄仄平平仄平,(再换平韵)  (失粘)
    应将性命逐轻车。平平仄仄仄平平。(压韵)
    年年战骨埋荒外,平平仄仄平平仄,
    空见蒲桃入汉家。平仄平平仄仄平。(压韵)
  懂诗词的人一看便知,此诗属于古风,全诗共十二句,六联,三次换韵,其中韵脚为河、多,/郭、漠、落,/遮、车、家。先由平声韵换压仄声韵,然后又换压平声韵。转韵方式采用古风中做常见的四句三韵法。
  下面,我们把前八句提出来和我们熟悉的七律对比一下,同时看看粘对等关系:
    白日登山望烽火,仄仄平平仄平仄,——准律句,“日”字仄起,首句不压韵;
    黄昏饮马傍交河。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句, “昏”字平对“日”字仄;对仗句;韵;
    行人刁斗风沙暗,平平平仄平平仄,——律句,“人”字平粘“昏”字平;
    公主琵琶幽怨多。平仄平平平仄平。——律句,“主”字仄对“人”字平,上下句对仗;压韵;
    野云万里无城郭,仄平仄仄平平仄,——律句,“云”字失粘,由平韵换压仄韵;
    雨雪纷纷连大漠。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句,“雪”字仄对“云”字平,压韵;
    胡雁哀鸣夜夜飞,平仄平平仄仄平,——律句,“雁”字仄粘“雪”字仄;
    胡儿眼泪双双落。平平仄仄平平仄。——律句,“儿”字平对“雁”字仄;对仗;压韵。
  观以上八句,前面四句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七律的前面四句是一致的。不同在于从第五句开始换压仄声韵。除了第五句失粘、换韵之外,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七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又和我们所见的古风有明显的区别,我们所见的古风并不要求平仄。而观此诗,显然是有比较严格的格律要求的。其中,首尾二联不要求对仗,换韵的一联不要求对仗之外,其他的皆对仗。没有列出的后面四句也是一样的,除了失粘,换韵之外,和七律的要求是基本是一致的。全诗更象是一首换韵的排律。
  
    秋夜  狂野孤狼
    秋寒半月清,辗转到三更。
    无月也无梦,车声来枕重。
  五言四句平起平收。清更(平)/梦重(仄),符合“三相”要求。
  
    换韵绝句  狂野孤狼
    禅定入心间,八方白玉莲。
    飘然云外雾,日月同居住。
  五言四句仄起平收。间莲(平)/雾住(仄),符合“三相”要求。

    咏蜂  狂野孤狼
    硕果枝梢遍,蜜甜花不见。
    谁人念老蜂,曾踏万山中!
  五言四句仄起仄收。遍见(仄)/蜂中(平),符合“三相”要求。
  
    独坐  狂野孤狼
    清音陶醉我,绿水青山坐。
    捉月酒中寻,扒开万朵云。
  五言四句平起仄收。我坐(仄)/寻云(平),符合“三相”要求。
  
    换韵绝句  狂野孤狼
    我过慈溪正早春,沿街闲逛见佳人。
    容颜可比天仙子,疑是西施魂到此。
  七言四句仄起仄收。春人(平)/子此(仄),符合“三相”要求。
  
    换韵绝句  狂野孤狼
    每逢端午韵滔滔,祭赋怀词当纸烧。
    我把清诗风赋志,汨罗屈子离骚起。
  七言四句平起平收。滔烧(平)/志起(仄),符合“三相”要求。
  
    换韵绝句  狂野孤狼
    手持竹杖千山走,百丈孤峰大声吼。
    一卧斜阳不舍归,白云朵朵九天飞。
  七言四句平起仄收。走吼(仄)/归飞(平),符合“三相”要求。
  
    换韵绝句  狂野孤狼
    一字不安思几昼,刮风下雨常依旧。
    得来丽句自心翩,忘却容颜瘦一圈。
  七言四句仄起仄收。昼旧(仄)/翩圈(平),符合“三相”要求。
  
    秋吟  狂野孤狼
    萧凉落桂秋,雁尽碧云头。
    蝉破千窗月,光添一盏愁。
    登楼无兴赋,闯荡行无数。
    有梦远嚣尘,闲来好观雾。
  五言八句平起平收。秋头愁(平)/赋数雾(仄),符合“三相”要求。
  
    谒山王庙  狂野孤狼
    我往路外路,云从峰上峰。
    高山空寂寂,野寺寂空空。
    照夜全凭月,开门可观雪。
    遥离尘世间,此处安禅阕。
  五言八句仄起仄收。峰空(平)/月雪阕(仄),符合“三相”要求。
  
    送行  狂野孤狼
    闹铃催宴散,分手欲言万。
    美酒大杯斟,白云东岭占。
    秋寒雁字空,日满半坡松。
    心与清风远,随行千万峰。
  五言八句平起仄收。散万占(仄)/空松峰(平),符合“三相”要求。
  
    闯荡江湖也作诗  狂野孤狼
    一闯江湖去,亲朋曾不遇。
    家书五地邮,落笔三千句。
    日月九重天,乾坤八卦间。
    时常吟兴起,甩袖有诗篇。
  五言八句仄起仄收。去遇句(仄)/天间篇(平),符合“三相”要求。
  
    寻仙问道  狂野孤狼
    问道寻仙何处踪?芒鞋踏破几千重。
    穿行草木身为草,站上峰峦我是峰。
    两袖清风朝月啸,一壶美酒当山倒。
    听泉石榻好清心,抛弃忧愁少烦躁。
  七言八句仄起平收。踪重峰(平)/啸倒躁(仄),符合“三相”要求。
  
    清明看山  狂野孤狼
    清明正是大晴天,独上春山作地仙。
    旺冢常于烟处立,荒坟多在草中闲。
    近观龙虎辨真假,远看升腾驰骏马。
    莫道区区方寸沙,须知此处机玄大。
  七言八句平起平收。天仙闲(平)/马假大(仄),符合“三相”要求。
  
    网络即兴  狂野孤狼
    阵阵烟花开瑞雪,骚坛景象使人悦。
    吟诗赤子笔生风,煮酒娇娥眸比月。
    一网真情五键分,满腔热血斗三樽。
    东风起舞艳阳暖,自是山山翠色深。
  七言八句仄起仄收。雪悦月(仄)/分樽深(平),符合“三相”要求。
  
    登高感赋  狂野孤狼
    一来逸兴山前望,放眼孤峰千百丈。
    绝境常于高处观,好诗当向会人唱。
    凡夫难解个中真,愚妇不知弦外音。
    展臂长天聊一啸,空山寂寂更幽深。
  七言八句平起仄收。望丈唱(仄)/真音深(平),符合“三相”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8: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当代用韵
  今天我们对格律诗的用韵放松了。王力说“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6-9 11:02 编辑

十八、无对仗的是律诗吗?
  有一个人说:“就拿律诗来说,绝不能拿对仗作为衡量作品是不是律诗的条件之一。即律诗可以有对仗,也可以没有对仗;既可以一联队仗,也可以四
联对仗(首句不押韵式)。任何人为规定某两联必须对仗都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不懂装懂。”这种无知的人恐怕还不在少数。
  
(一)、唐朝近体诗中不对仗的概况
  1.唐人律诗第三四句常常有不属对者,如李太白“牛诸西江夜”、崔颢《黄鹤楼》诗之类,但是第五六据则多数能对。
  2.唐人五言四韵之律多不对者,七言无之。
  3.乃有七言长律而不对者,如李义山《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梦后作》,此诗调谐响协,若编入古体,则凡笔力孱弱者皆得援以藉口矣,故断其为长律而无疑也。至冯钝吟谓义山有转韵律诗,此乃指《偶成》转韵一篇,特古诗之调平而似律者耳。 (汪师韩 《诗学纂闻》)
  4.宋《蔡寛夫诗话》云:“唐人律诗有彻首尾不对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三:“惟白乐天有通首不对,但平仄甚调者,自编在格诗中。如《重题西宁寺牡丹忆元九》诗云:‘往年曾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今年况作临江别,惆怅花前又独来。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则律诗中又有此一种也,然白之外亦少有作此者。”
  陈仅《竹林答问》把这种情况当做“古律”,他说:“盛唐人古律有两种:其一纯乎律调而通体不对者,如太白‘牛渚西江夜’,孟浩然‘挂席东南望’是也。其一为变律调而通体有对有不对者,如崔国辅‘松雨时复滴’,岑参‘昨日山有信’是也。虽古诗仍归律体。故以古诗为律,惟太白能之。岑、王其辅车也;以古文为诗,惟昌黎能之,少陵其先路也。”他把对仗分为两类,一类是律句诗却通体不对仗,一类是有非律句的诗,通体有对仗的也有通体不对仗的。
  
  但有不少人对无对仗的“律诗”赞不绝口。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许印芳云:“前半不用对偶,乃五律中散行格。又有通首不对者,孟襄阳、李青莲集中皆有之,李集尤多,五律格调之最高者也。(刚刚按  最后这句话很不当,那还要定什么格律要素?)”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解释说:“(五律)又有通体俱散者,李太白《夜泊牛渚》、孟浩然《晚泊浔阳》、释皎然《寻陆鸿渐》等章,兴到成诗,人力无与;匪垂典则,偶存标格而已。”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又‘水国无边际’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清•王士祯评李白《牛渚西江夜》云:“或问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答曰:太白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楊慎《升庵詩話》:“五言律八句不對,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穩貼古詩也。僧皎然有《訪陸鴻漸不遇》一首……雖不及李白之雄麗,亦清致可喜。”
  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對此評論:“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
  刚刚说,这些人对形与质二者界限不清,以质混形,古人尚可谅,今人不可恕。
  
  
(二)、理论分析
  这里分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对仗的,一是有对仗,但不遵从中间两联对仗的规定。
  
1.无对仗的
  八句全不对者后人谓之散体或散行格。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一二七《李供奉集跋》:“有谓《巫山》、《长信》、《牛渚》诸篇,散语不拘对偶,盛唐诸公多用之,谓之散体。”
  唐人不对仗之散行格大抵源自于沈约的《别范安成》,《文镜秘府论》中之二十九种对中谓之总不对对,需要说明的是《文镜秘府论》并不是近体理论。但近体中也有这种情况。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
  钱良择《唐音审体》卷八:“唐人律诗有仄韵者,有转韵者,有通篇无对偶者,其声调皆今体,故皆名律诗。前人论之甚详。今杂于歌行中,盖不得已而从俗,其体则不可不辨。”
  钱良择指出近体诗中有三种特殊的情况,一是仄韵者,一是转韵者,一是通篇无对偶者,但它们全诗皆律句,所以,仍然是律诗。刚刚认为问题出在“律诗”这个概念的不严密上,因为“律诗”“格律诗”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律句组成的便是律诗,那么钱良择说得便没错。但从狭义上来说,律句(即相间)只是律诗的必要条件之一,必要条件“无A必无B,有A未必有B”。没有律句就不是律诗,但有律句未必就是律诗,因为还要符合其他要素。
  所以冯定远(冯班)《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云:“唐人律诗有八句全不对者,亦有用仄韵者。”这个“律诗”观点便受到了后来学者的否定,杨慎、纪昀直接说它是古风。杨慎《升庵诗话》卷二:“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
  纪昀在论《诗法探幽》中的散行格中也指出:“通体谐律,何得云古诗、律诗之间?然则八句不对之律诗,皆谓之古诗矣。”
  赵执信《声调后谱》说:“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手颇尚不循沈宋之格。至中唐以后,诗赋试帖日严,古近体遂判不相入。”宋代的《贡举条式》就明确律诗不允许不对仗、对仗偏枯,甚至连扇对都不被允许。
  格律诗要求相间相对相粘,当这三点都符合,只是没对仗,便有人认为应划到格律诗中。但刚刚认为,某种诗体的辨别,应该是综合的,缺少一个要素,这种诗体便不是正规的(无A必无B,有A未必有B),或者是变式,或者是另一种诗体。格律诗中有一条是专门规定对仗的,全篇不对偶的,怎么能算“对”的一种呢?因此缺对仗的都不是正格律诗。不合对仗就不可能是狭义的格律诗,因都是律句,可视为古体诗的变体。
  一般地说,律诗通篇不用对仗是不可取的,因为律诗的要素中有对仗这条,无对仗便使得全诗形式上散乱无章,没有整齐的美;全篇对仗也同样是不可取的,它使得全诗形式上严肃呆板,没有活泼的美。
  通篇不用对仗,此体极少见到,但盛唐时少数诗人有这样的作品,而且有精品。原因是那时格律诗还没有真正的定型,难免出现这种不合律的“格律诗”。王力先生在《诗律余论》中就指出了这点:至于彻首尾不对那只是律诗尚未成为定型的时候的一种特殊情况。
  有些格律书和格律论文,把这一点说得特别绝对,“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讲对仗。不讲对仗就不能算是律诗。”(吴雨华1989年)因为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不对仗不能算狭义的律诗,只能属于广义的律诗,广义的律诗的本质属性是古风。但分析时希望有“狭义”“广义”的限制词,否则说法显得绝对化、僵硬化,容易争论不休。
  按陈仅所说的一类是律句诗却通体不对仗,一类是有非律句的诗,通体有对仗的也有通体不对仗的。前一类属于广义的律诗,即王力所说的入律古风;后一类属于古风式律诗。这两类都属于古风的范畴,与格律诗都有亲戚关系,但倾向性有些不同。
  
  这种无对仗,在对仗对偶中叫“总不对对”,或“首尾不对体”、“彻首尾不对体”、“散句体”、“散行格”、“无对仗体”、“散格”、“散律体”等。
  《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第二十九,总不对对:
  如:“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幕,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共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此总不对之诗,如此作者,最为佳妙。夫属对法,非真风花竹木,用事而已;若双声即双声对,叠韵即叠韵对。
  刚刚按:例诗只是说明有不对之法,作为诗格的一种列出是不恰当的。联格中根本没有此种说法。而且这首诗的平仄也不规范,难做格律诗的范例用。
  
  根据律句情况,这种诗有全律句的和有部分非律句的,因此他们的本质有所不同。
 
 ①全是律句的,属于广义的律诗。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这首诗通篇不对仗。不过因为写得太美,却备受后世名家推崇。但不管写得好不好,总归不是正格格律诗。
  俞陛雲《詩境淺說》評論《尋陸鴻漸不遇》:
  此詩曉暢,無待淺說,四十字振筆寫成,清空如活。唐人五律間有此格,李白《牛渚夜泊》詩亦然。作詩者於聲律對偶之餘,偶效為之,以暢其氣,如五侯鯖饌,雜以蔬筍烹芼。別有雋味;苦多作,則流於空滑。
  
    舟中晓望  唐•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
  刚刚说,这首历来当做总不对对的典范,其实未必正确,有对仗的。仔细看看第二联,应该是特殊的对仗。轴轳、来往,为互成对;利涉、风潮,为互成对;争、接,动词对。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唐•孟浩然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伤岘山云表观主  唐•孟浩然
    少小学书剑,秦吴多岁年。
    归来一登眺,陵谷尚依然。(登,也可仄声。【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刚刚说,登通蹬。)
    岂意餐霞客,溘随朝露先。
    因之问闾里,把臂几人全。
  
    寄从弟宣州长  唐•李白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
    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有三仄句,但仍是律句)
  
    宿巫山下  唐•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送长沙陈太守 其二  唐•李白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
    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②有不入律句子的
  那对不起,不管有几个非律句,都不是广义的律诗,一概是古风。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有拗句)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施补化《岘佣说诗》评此诗,“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
  
  受孟浩然影响,李白的诗中很有几首这种总不对对的诗。它本来就是不拘一格的人,所以他有总不对对的诗,不足为怪。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有拗句)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有拗句)。
  《沧浪诗话》: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者。
  《古唐诗合解》:此诗以古行律,不拘对偶,盖情胜于词者。
  《唐宋诗醇》:白天才超迈,绝去町畦,其论诗以兴寄为主,而不屑于排偶、声调,当其意合,真能化尽笔墨之迹,迥出尘埃之外。
  说它是格律诗这主要是北大教授袁行霈的观点。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中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刚刚说,平仄也并不稳贴,又无对仗,难入格律之门。诗写得好不好,与是不是狭义格律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质与形的两个不同方面,古人今人在这两个概念上常常稀里糊涂。一提到不對仗的律詩,必然出現李白這一首。《白雨齋詩話•上編•騷壇精選錄•批語輯錄•盛唐詩•李白》夾批:“沈歸愚謂不用對偶,一氣旋折,律詩中有此一格。或云中二聯對意不對詞,自然成偶。非不用對也。其說亦通。”纯粹的拉郎配。
  
    寄上吴王 其一  唐•李白
    淮王爱八公,携手绿云中。
    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
    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有拗句。有失粘失间句)
    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有失粘句)
 
    蕃剑  唐•杜甫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有拗句)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有拗句)
    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有三仄收句)
  刚刚小结  凡有拗句、失粘、失对的,又没有对仗的,我认为难入格律之门,是拿入律古风冒名顶替的,这种诗本来就可以不对仗的。只有全是律句的才属于总不对对的广义格律诗,但也仍然属于变式,不入正格之堂。

  2.有对仗,但不遵从中间两联对仗的规定
  都属于格律诗的变式,也就是杂体格律诗。这种对仗情况非常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仗的各种情况分析
  平仄、押韵有问题的对仗正确也不是格律诗,在此不讨论。如果一首诗平仄、押韵等都没有问题,那就要检查对仗是否合格,对仗的类型非常复杂,下面一一展开来讨论。
  第一组  有两联对仗的
  (1)、中二联对仗
  1.中二联对仗的
  律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即颔联、颈联对仗,标准的格律诗。
  中間兩聯對仗的就是律詩嗎?前提是“如果一首诗平仄、押韵等都没有问题”,我們先來看一首詩:
    晚秋夜坐  王績
    園亭物候奇,舒嘯樂無為。
    芰荷高出岸,楊柳下敧池。
    蟬噪黏遠舉,魚驚鉤暫移。
    蕭蕭懷抱足,何藉世人知?
  這首詩中間四句基本兩兩形式對仗了,也是整飭的八句形式,但並不是律詩而是古風。“園亭物候奇,舒嘯樂無為”兩句平仄有誤,“蟬噪黏遠舉”中“遠”字出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二联中只一联对仗
  2.前半首对仗(一二联对仗的)
  如果把颈联上的对仗用在首联上,就造成律诗前半首用对仗,后半首不用对仗的情况。颈联上不用对仗,而在首联和颔联上用对仗,也是一种罕见的格式,例子极少,也不见人定名。这种体式给人一种感觉,似乎是把本该用在中间两联的对仗,移到诗歌的前半部了。但律诗主要对仗是颈联,颈联不对,总感到不妥,因此,这时颈联仍会采用一些似对非对的句子,以呼应律诗颈联例用对仗的要求,如《客亭》诗中的“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即是。这种对仗是狭义律诗的变式。
    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对)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对)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散,半对半不对)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散)
  
    晓望白帝城盐山  唐•杜甫
    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对)
    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对)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散)暄的本意是温暖,在方言中有松散、松软之意。
    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3.后半首对仗,三四联对仗的(藏春对、藏春格、雀屏格)
  后半首对仗,指一二联不对仗,三四联才对仗。藏春对为散行格之一,“藏春格”在历代诗作中不很常见。网络上这类律诗渐多。这种对仗是狭义律诗的变式。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许印芳云:“前半不用对偶,乃五律中散行格。又有通首不对者,孟襄阳、李青莲集中皆有之,李集尤多,五律格调之最高者也。”
    早花  唐•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对仗)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字对符合,但“风尘”对“客鬓”却是偏枯对)
  仇兆螯说:“此诗上四散行,下四整对,亦‘藏春格’也。”
  
    寄天台司马道士  唐•宋之问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
    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日尚磷缁。(互成对)
    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对仗)
  
    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唐•储光羲
    泊舟伊川右,正见野人归。
    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不对仗)
    岩声风雨度,水气云霞飞。(对仗)
    复有金门客,来参萝薜衣。(对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4.一三联对仗的(偷春格、偷春对、探春对、借春对、换柱对、换柱体)
  第一、三联对仗(首聯、頸聯對仗)为偷春格,这种对仗是狭义律诗的变式。
  一三两联对仗。非格律正格,为别体,有的甚至是古风、入律古风之类。多发生在唐诗中,后人少有人仿。今人学律诗者不宜学,也不必以唐人有此为借口为自己辩护。为此,我对不合律的地方都加了点评,并把平仄不当的对仗称为对偶。
  格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都要对仗,只一联对仗或两副对仗不在其位的都非正规,称之为变式。凡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者,颈联又相对,一首诗中虽仍保持两句对仗,但改变了其中一联的对仗位置,称为偷春体,又叫偷春格、偷春对、探春对、借春对(借取春光。唐时皇帝於冬至日赐百官辛盘,表示迎新之意,谓之“借春”。参阅唐•李淖《秦中岁时记》)、换柱对(意即对仗交换了位置,在不该用对仗的地方(首联)用了对仗,在该用对仗的地方(颔联)未用对仗)。《夢溪筆談》:“次聯不拘對偶,疑非律詩,然起二句明系對舉,謂之偷春格,如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清•吴乔《围炉诗话》亦云:“律诗所谓‘偷春格’者,首联对,次联不对也。”这就是说诗中虽然有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首联和颈联,之所以称之为“偷春格”,是因为“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引北宋•蔡绦《西清诗话》云:“其法颔联虽不拘对偶,疑非声律;然破题已的对矣,谓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明•徐师曾《文体明辩•杂体诗》:“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唐•杜甫《寒食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蘂,想像嚬青蛾;牛女慢愁思,秋期犹渡河。’是也。”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律诗以对仗工稳为正格。有前二联不相属对者;有起联对而次联用流水句者,谓之换柱对;有以第三句对首句,第四句对次句者,谓之开门对(即我们统称的扇对)。为类颇多,孤略举之。有全首俱对者,老杜多此体;有全首俱不对者,太白多此体,皆属变格,或间出而用之。”偶尔也有人叫它折腰体(如此叫则与失粘的诗也叫折腰体相混了)。
  所谓“偷春体”与“蜂腰体”一样,根本不能构成一个单独的“体”,它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而已,因此这个“体”只是一种“体式”、一种“格”而已,称“格”更恰当。
  一般说来,首联用不用对仗与律诗首句入韵不入韵有密切的关系。首句入韵,律诗受到较大限制,对仗用得比较少;首句不入韵,易于选词,用对仗较为自然,用得也多些。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所以首联用对仗的多见于五律,而少见于七律。但首联用不用对仗,主要还是由诗歌内容决定的;用韵不用韵,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在首句入韵的五律和七律之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送贺知章归四明  唐•唐玄宗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对仗)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不对仗)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对仗)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不对仗)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唐•王维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对仗)
    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对仗)
    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施yì)
  
    月三首之二  唐•杜甫
    并点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不逢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半对半不对)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仗)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与诸子登舰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互成对、三仄收)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对仗)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寻梅道士  唐•孟浩然
    彭泽(读仄声)先生柳,山阴道士鹅。(对仗)
    我来从所好,停策夏阴多。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对仗)
    崔徐迹未朽,千载揖(读仄声)清波。(三仄收)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唐•白居易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对仗。湓,此处读仄声)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对仗)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看”“过”皆平声,【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折杨柳•玉窗朝日映  唐•沈佺期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对仗)
    拭泪攀杨柳,长条踠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对仗。思,动词平声,名词仄声。此读平声则三平收了。“历乱”“参差”为双声对)
    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对仗。三仄尾)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前二字对仗)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对仗。第五句三仄尾。空,仄声。)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其中第一句和第五句还是三仄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5.二四联对仗的(隆冬格)
  二联四联对仗。尾联用对仗,其它各联不用对仗的诗例几乎没有。尾联用对仗,减省颔联或颈联的对仗,也难见到。可见尾联对仗不能单独应用,一定要与前面几联对仗搭配使用。这种对仗是狭义律诗的变式。
    自洛之越  唐•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散)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对)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散,半对半不对,后三字对仗)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组  三联对仗的
  叫富对仗,只要中二联对仗,仍然是狭义律诗,中只一联对仗,便是狭义律诗的变式。
  7.前三聯對仗者(垂条(绦)格、丝绦格、前三对格、首联增对体、散脚)
  一二三联对仗。这种对仗很正常,杜甫喜欢用,写作者可学习。
  A.首句不入韵
    宫中行乐词其三  唐•李白
    卢橘为秦树,蒲桃出汉宫。(对)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对)
    笛奏龙鸣水,箫吟凤下空。(对)
    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散)
  
    月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对)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对)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对)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散)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对)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对)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散)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散)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对)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对)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散)
  
    发潭州  唐•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对)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对)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对)
    名商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散)
  
    咏怀古迹(其一)  唐•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对)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对)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对)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散)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对)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对)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对)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散)
  
    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对)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对)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散)
  
    渡荆门望楚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对)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对)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对)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散)
  
    应诏赋得除夜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对)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对)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对)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散)
  
    饯田尚书还兖州  唐•张谓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对)
    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对)
    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对)
    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散)
  
    晚夏归别业  唐•张祜
    古岸扁舟晚,荒园一径微。(对)
    鸟啼新果熟,花落故人稀。(对)
    宿润侵苔甃,斜阳照竹扉。(对)
    相逢尽乡老,无复话时机。(散)
  
    送韩校书  唐•许浑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对)
    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对)
    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对)
    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散)
  
    和令狐六员外直夜即事寄上相公  唐•姚合
    霜台同处轩窗接,粉署先登语笑疏。(对)
    皓月满帘听玉漏,紫泥盈手发天书。(对)
    吟诗清美招闲客,对酒逍遥卧直庐。(对)
    荣贵人间难有比,相公离此十年馀。(散)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唐•王维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对)
    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对)
    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对)
    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散)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对)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互成对)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对)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散)
  
    寄左省杜拾遗  唐•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对)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对)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对)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散)
  
    寻陈逸人故居  唐•孟浩然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对)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对)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对)
    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散)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对)
    北上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对)
    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对)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散)
  
    放言五首 其二  唐•白居易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对)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对)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对)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散)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半对半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B.首句入韵
  因为首句入韵,所以两句尾字皆平
    示獠奴阿段  唐•杜甫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对)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对)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对)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散)
  
    九月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对)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对)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对)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散)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唐•王维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对)
    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对)
    旌旗转衰木,箫鼓上寒原。(对)衰,【韻補】所類切,音帨。
    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散)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辉。(对)
    鹤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对)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对)
    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散)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对)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对)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对)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散)
  
    赴苏州酬别乐天  唐•刘禹锡
    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对)
    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后尘。(对)
    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对)
    江城春日追随处,共忆东归旧主人。(散)
  
    泪  唐•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对)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对)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对)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散)
  
    黄州  宋•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对)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对)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对)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散)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唐•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对)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对)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幹。(对)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8.后三联对仗(尾联增对体、雀屏变格、放头)
  二三四联对仗。艺高者可用,初学者谨慎。
  因对仗行文严谨,故不适合于尾联作结。所以一般尾联对仗,例用流水对或接近散句的半对半不对,以增强流动感,并暗暗回应尾联不对仗的规则。下面引用一篇文章说明尾联应如何对待。
  
  关于律诗绝句末联的对仗与对全诗的收束问题    秦川渭水
  文章大家叶圣陶先生在《开头和结尾》一文中曾经形象而深刻地说道:“在略知文章甘苦的人一定有这么一种经验:找出适当的结尾好像行路的人遇到了一处适合的休息场所,在这里可以安心歇脚,舒舒服服地停止他的进程。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地方。至于所谓‘找’,当然要在计划全篇的时候做,结尾和开头和中部都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如果待临时再找,也不免有盲人骑瞎马的危险。”(《叶圣陶研究资料•开头与结尾》,刘增人、冯光廉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322页)叶圣陶先生还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才是好的结尾。”(同上)文章结尾,应当文虽完而义未尽,使余音绕梁,把回味思索留给读者。倘若文章结尾把话说完,把义表尽,读者读后就会兴味索然,那就是文章结尾的失败。
  在律诗绝句包括五言和七言,特别是五言和七言的绝句结尾一联的写作中,更应特别注意其对全诗的收束作用。
  北大已故著名诗律音韵学研究专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真正彻首尾对的律绝是不多见的。平常总是保留尾联不用对仗,这样才便于结束。王力先生曾引经举典予以论证。他举例说,《四溟诗话》说:“排律结句不宜对仗偶。若杜子美‘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似无归宿。”王力先生说:即以一般律绝而论,结句用对偶,也令人有“似无归宿”之感。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点儿像话没有说完。绝句本来就是断句,还容许有这种说法;至于律诗,就更不合适了。杜甫的律诗,尾联用对仗的虽然较多,但是往往用流水对,语意已完,也就收得住了。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又如《垂白》尾联:“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都是《沧浪诗话》所谓“十四字对”和“十字对”(按即流水对),这样决不嫌没有归宿。另有一种情况是半对半不对,收起来更觉自然。杜甫的《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依我看,尾联正是半对半不对。“艰难”对“潦倒”可以算是对仗;但其余的就不好说是对仗。“繁霜鬓”应以“霜鬓”连读,不应以“繁霜”连读。《佩文韵府》在“繁霜”条下不收杜句,而在“霜鬓”条收杜句,那是很有道理的。(《龙虫并雕斋文集•诗律余论》第一册,原载《光明日报》“东风”1962年8月6日)
  已故著名诗词家刘永济先生也曾引用明•胡元瑞《诗薮》谓“对结者须意尽,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前人对绝句的结句如意犹未尽,则称其为律诗之前半首,后人亦有“半律之讥”。刘先生举唐•孟浩然之《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诗为例说,孟浩然此诗首二句写建德江(新安江流经浙江建德的一段江水)之时地。第三句写远景,野旷则似天低于树。第四句写近景,江清则觉月近于人。合而观之有辽阔凄寂之感,所谓“客愁新”是也。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孟诗是也。不可单赏其写景之工,而不见其客愁所在。再者,孟诗三四两句作对结束,其章法与转变置于第二句末的“客愁新”三字。
  诗词是语言中的精华,通常都比较短小,尤其是作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仅有短短的四句,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律诗仅仅八句,五律八句四十个字,七律八句五十六个字,如果不注意结句的收束作用,就更会给人一种行路人日落无处投宿,只有露宿旷野或街头的感觉。
***************
  提示  尾联多为流水对,非流水对的会点评。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散)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对)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对)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散)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对)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对)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对)
  
    秋兴八首其二  唐•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散)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对)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对)
    请看石上藤罗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对)
  
    九成宫  唐•李商隐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散)
    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对)
    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暗上丹梯。(对)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对仗,非流水对)
  
    五律•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散)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对)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对)
  
    泊楊子岸  唐•祖詠
    才入維揚郡,鄉關此路遙。(散)
    林藏初霽雨,風退欲歸潮。(对)
    江火明沙岸,雲帆礙浦橋。(对)
    客衣今日薄,寒氣近來饒。(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3: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9.一三四联对仗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二  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对仗)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散)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对仗,蠡有三个读音,此读上声。)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对仗,宽对,流水对)
    
 
 10.一二四联对仗
  未找到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7: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组  四联都对仗
  11.四联都对仗
  唐朝的全对诗继承南北朝,多出现在赋得体、应制诗、应教诗、咏物诗、谜语诗中,唐后的赋得体、应制诗中全对诗就渐少了,明后的赋得体、应制诗基本不用全对体了。五言全对诗比七言多,唐初比唐中期多。明清全对诗少见。
  诗例实在多,收不全。这次尽量把有非律句的清除。
   
(1)八句
    ①五言
  A、题目常只一个字,或者题目中有“咏”字。
    山  唐•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峨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禅,仄声)
  
    烟  唐•李峤
    瑞气凌青閤,空濛上翠微。
    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
    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晖。
    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
  
    露  唐•李峤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
    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
    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
    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雾  唐•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稍,仄声)
  
    雪  唐•李峤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石  唐•李峤
    宗子维城固,将军饮羽威。
    岩花鉴里发,云叶锦中飞。
    入宋星初陨,过湘燕早归。
    倘因持补极,宁复想支机。
  
    洛  唐•李峤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
    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市  唐•李峤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井  唐•李峤
    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
    蜀都宵映火,杞国旦生云。
    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
    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
  
    纸  唐•李峤
    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
    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
    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鼓  唐•李峤
    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士声。
    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
    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瑟  唐•李峤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传名。
    流水嘉鱼跃,丛台舞凤惊。
    嘉宾饮未极,君子娱俱并。
    倘入丘之户,应知由也情。
  
    歌  唐•李峤
    汉帝临汾水,周仙去洛滨。
    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
    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
    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
  
    玉  唐•李峤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过,平声)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和,仄声;此句三仄尾)
  
    罗  唐•李峤
    妙舞随裙动,行歌入扇清。
    莲花依帐发,秋月鉴帷明。
    云薄衣初卷,蝉飞翼转轻。
    若珍三代服,同擅绮纨名。
  
    席  唐•李峤
    避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
    桂香浮半月,兰气袭回风。
    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
    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宫。
  
    鉴  唐•李峤
    明鉴掩尘埃,含情照魏台。
    日中乌鹊至,花里凤凰来。
    玉彩疑冰彻,金辉似月开。
    方知乐彦辅,自有鉴人才。
  
    梨  唐•李峤
    擅美玄光侧,传芳瀚海中。
    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
    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
    若令逢汉主,还冀识张公。
  
    熊  唐•李峤
    导洛宜阳右,乘春别馆前。
    昭仪忠汉日,太傅翊周年。
    列射三侯满,兴师七步旋。
    莫言舒紫褥,犹异饮清泉。
  
    春  唐•李世民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失粘)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失粘)
    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失粘)
  
    咏雪  唐•李世民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失粘、失对)
  
    咏霜  唐•苏味道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
    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
    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
    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失粘)
  
    咏井  唐•苏味道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
    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
    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失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7: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B、题目中有“赋得”字样
    赋得浮桥  唐•李世民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失对)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失对)
  
    赋得残菊  唐•李世民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失粘)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7: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C、题目中有“奉教”、“应制”“奉和……应制”“应诏”“奉和……应诏”“赋得……应制”等。
    五月奉教作  唐•李峤
    绿树炎氛满,朱楼夏景长。
    池含冻雨气,山映火云光。
    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
    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
  
    八月奉教作  唐•李峤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
    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
    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唐•李峤
    闰节开重九,真游下大千。
    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
    刹凤回雕辇,帆虹间彩旃。
    还将西梵曲,助入南薰弦。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制  唐•李峤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
    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
    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唐•李峤
    同云接野烟,飞雪暗长天。
    拂树添梅色,过楼助粉妍。
    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
    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唐•李乂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
    叶向朝霁密,花含宿润开。
    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
  又见上李峤的。
  
    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唐•李乂
    青阳御紫微,白雪下彤闱。
    浃壤流天霈,绵区洒帝辉。
    水如银度烛,云似玉披衣。
    为得因风起,还来就日飞。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唐•李乂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
    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唐•李乂
    清跸幸禅楼,前驱历御沟。
    还疑九日豫,更想六年游。
    圣藻辉缨络,仙花缀冕旒。
    所欣延亿载,宁祗庆重秋。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唐•李乂
    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
    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
    合宴簪绅满,承恩雨露滋。
    北辰还捧日,东馆幸逢时。
  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唐•李適
    长乐喜春归,披香瑞雪霏。
    花从银阁度,絮绕玉窗飞。
    写曜衔天藻,呈祥拂御衣。
    上林纷可望,无处不光辉。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李適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唐•赵彦昭
    出震乘东陆,凭高御北辰。
    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
    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
    幸承今日宴,长奉万年春。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一作崔日用诗)  唐•赵彦昭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
    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
    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唐•赵彦昭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
    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
    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
    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唐•武平一
    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
    彩旒悬倒景,羽盖偃乔松。
    玄圃灵芝秀,华池瑞液浓。
    谬因沾舜渥,长愿奉尧封。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唐•武平一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
    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
    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
    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沈佺期
    金榜扶丹掖,银河属紫阍。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西戎非我匹,明主至公存。
  
    咏雪应诏  唐•上官仪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失粘)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五言七夕侍宴赋得归衣飞机一首应诏  唐•许敬宗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破涕开新靥,微步登云梯。
    天回兔渐没,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今夜,复往弄残机。(今字可能误写)
  
    宿羽亭侍宴应制  唐•杜审言
    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
    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碧水摇空阁,青山绕吹台。
    圣情留晚兴,歌管送馀杯。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唐•杜审言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又见许敬宗的,有些词不同。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  唐•阎朝隐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
    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唐•苏颋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媛,仄声)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张说
    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
    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
    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
    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题石壁应制  唐•张说
    绿竹初成苑,丹砂欲化金。
    乘龙与骖凤,歌吹满山林。(吹,仄声)
    爽气凝情迥,寒光映浦深。
    忘忧题此观,为乐赏同心。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一作赵起诗)  唐•钱起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
    玉銮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
    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奉和进船洛水应制(一作孙逖诗)  唐•薛昚惑
    禁园纡睿览,仙棹叶宸游。
    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
    荣生兰蕙草,春入凤凰楼。
    兴尽离宫暮,烟光起夕流。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崔湜
    怀戎前策备,降女旧因修。
    箫鼓辞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
    顾乏谋臣用,仍劳圣主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7: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D、题目中有“奉和”字样。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唐•郭正一
    桂宫初服冕,兰掖早升笄。
    礼盛亲迎晋,声芬出降齐。
    金龟开瑞钮,宝翟上仙袿。
    转扇承宵月,扬旌照夕蜺。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唐•任希古
    帝子升青陛,王姬降紫宸。
    星光移杂珮,月彩荐重轮。
    龙旌翻地杪,凤管飏天滨。(失粘)
    槐阴浮浅濑,葆吹翼轻尘。(失粘)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唐•裴守真
    瑜珮升青殿,秾华降紫微。
    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金屋真离象,瑶台起婺徽。
    彩缨纷碧坐,缋羽泛褕衣。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唐•苏颋
    清道丰人望,乘时汉主游。
    恩晖随霰下,庆泽与云浮。
    泉暖惊银碛,花寒爱玉楼。
    鼎臣今有问,河伯且应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7: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E、一般的题目
    过旧宅(之一)  唐•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失粘)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失粘。此、为,虚字对)
  
    帝京篇其一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望雪  唐•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失粘)
  
    唐大飨拜洛乐章。拜洛  唐•武则天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
    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
    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
    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唐大飨拜洛乐章。德和  唐•武则天
    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
    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
    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
  
    长门怨  唐•徐贤妃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分,仄声)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旋师喜捷  唐•李隆基
    边服胡尘起,长安汉将飞。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三仄尾)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失对)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唐•李峤
    濯龙春苑曙,翠凤晓旗舒。
    野色开烟后,山光澹月馀。
    风长笳响咽,川迥骑行疏。
    珠履陪仙驾,金声振属车。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唐•李峤
    貂冠朝彩振,乌署晓光分。
    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庭虚麦雨润,林静蕙风薰。
    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唐•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  唐•李乂
    宇内文儒重,朝端礼命优。
    立言多启沃,论道盛谋猷。
    顾日琴安在,冲星剑不留。
    徒怀东武襚,更掩北原丘。
  
    送李中丞、杨判官  唐•李嘉祐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
    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  唐•李嘉祐
    沴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扬旌川色暗,吹角水风寒。
    人对辎輧醉,花垂睥睨残。
    羡归丞相阁,空望旧门栏。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  唐•李嘉祐
    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
    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
    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
  
    陈后宫  唐•李商隐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中宗祀昊天乐章。中宫助祭升坛
    坤元光至德,柔训阐皇风。
    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
    睿范超千载,嘉猷备六宫。
    肃恭陪盛典,钦若荐禋宗。
  
    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序入破第一奏
    真宗开妙理,冲教统清虚。
    化演无为日,言昭有象初。
    瑶台肃灵瑞,金阙映仙居。
    一奏三清乐,长回八景舆。
  
    凌朝浮江旅思  唐•韦承庆
    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垂白  唐•杜甫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半对半不对)
  
    禹庙  唐•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登兖州城楼  唐•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唐•杜甫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
    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辞。
    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首联“行子”:1.出行的人。2.称出门在外的人。这联若不以字对,而以结构对,则“新亭”对“行子”,偏正结构名词短语;“有”对“得”,动词;“高会”对“良时”,偏正结构名词短语。全联宽对。因此四联皆对。
  
    秋野五首  唐•杜甫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潜鳞输骇浪,归翼会高风。
    砧响家家发,樵声个个同。
    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唐•杜甫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
    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习池:习家池,指欢宴之处。刚刚分析:此联可看做交股对。“习池”对“归路”,偏正结构名词,“习”与“归”,按字对为借对,动词对;“风景”对“尘埃”,联合结构名词;“异”对“满”,动词对。后三字交叉对。如此全诗可看做全对诗。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赠张道者  唐•韩翃
    采药三山罢,来风五日归。
    剪荷成旧屋,锉蘖染新衣。
    玉粒损应久,丹砂验不微。
    坐看青节引,更与白云飞。
  
    驾出长安 [一作宋之问诗。]   唐•王昌龄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复紫微。
    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  唐•王维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送李判官赴东江  唐•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一作卢照邻诗,一作王勣诗)  唐•王绩
    落日明歌席,行云逐舞人。
    江南飞暮雨,梁上下轻尘。
    冶服看疑画,妆台望似春。
    高车勿遽返,长袖欲相亲。
  
    辛司法宅观妓(一作王勣诗)  唐•王绩
    南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
    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
    云光身后荡,雪态掌中回。(失粘)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失粘)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唐•王勃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
    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失粘)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
    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宿玄武二首  唐•卢照邻
    方池开晓色,圆月下秋阴。
    已乘千里兴,还抚一弦琴。
    庭摇北风柳,院绕南溟禽。
    累宿恩方重,穷秋叹不深。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唐•岑参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于紫云观赠道士  唐•骆宾王
    碧落澄秋景,玄门启曙关。
    人疑列御至,客似令威还。
    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
    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颓颜。
  
    送费六还蜀  唐•骆宾王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
    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
    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
    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
  
    游灵公观  唐•骆宾王
    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
    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
    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九日巴丘登高  唐•张均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唐•顾况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夕阳迷陇隧,秋雨咽笳箫。
    画翣无留影,铭旌已度桥。
  
    贞懿皇后挽歌三首(今存二首)  唐•窦叔向
    后庭攀画柳,上陌咽清笳。
    命妇羞蘋叶,都人插柰花。
    寿宫星月异,仙路往来赊。
    纵有迎仙术,终悲隔绛纱。
  
    湘中秋怀迁客  唐•崔涂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西墅新居  唐•齐己
    渐渐见苔青,疏疏遍地生。
    闲穿藤屐起,乱踏石阶行。
    野鸟啼幽树,名僧笑此情。
    残阳竹阴里,老圃打门声。(阴,仄声)
  
    病愈简刘小村  宋•陆游
    倦馀心似醉,病起首如蓬。
    黄竹断桥雨,白苹长笛风。
    仙仙鸥屡舞,咄咄雁书空。
    孤负秋来眼,闲挑爨下桐。
  
    醉书  宋•陆游
    半年愁病剧,一雨喜凉新。
    稍与药囊远,初容酒盏亲。
    浩歌惊世俗,狂语任天真。
    我亦轻余子,君当恕罪人。
  
    出郊  宋•晁公溯
    寒江多石出,危岸有沙摧。
    短绿行穿麦,高红仰嗅梅。
    故人能共往,胜日可频来。
    春事从兹始,群花次第开。  
  
    白云菴  宋•白玉蟾
    宿雾恋乔木,落花粘瘦枝。
    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来时。
    霁月成相约,凉风解见知。
    僧房安一枕,海气濯冰肌。
  
    感物  宋•白玉蟾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癇。
    事业三盃酒,勋名九转丹。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客中  宋•蔡槃
    举酒吟诗易,居贫作客难,
    一番思世事,半日倚阑干。
    霜重竹篱薄,风高石径寒。
    无言搔短发,望眼到长安。
  
    和王子安至日三首  宋•陈师道
    晨起公私迫,昏归鸟雀催。
    百年忙里尽,万事醉间来。
    竹雨深宜晚,江梅半欲开。
    风灯挑不焰,寒火拨成灰。
  
    後湖晚坐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
    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
    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湖上晚归寄诗友
    蓑笠宜多病,衣冠错致身。
    清愁偏待客,白发解禁人。
    江月深留雪,山梅探借春。
    兴从湖上发,诗为道人频。
  
    老柏三首
    岁月那能记,风霜亦饱经。
    槁乾仍故节,润泽出新青。
    色与江波共,声留静夜听。
    辉辉垂重露,点点缀流萤。
  
    秋怀四首
    山断开平野,河回杀急流。
    登临须向夕,风雨更宜秋。
    急急後飞雁,翩翩不下鸥。
    晚舟犹小待,暮雀已深投。
  
    晚立
    遶舍苔衣积,倚墙梨颊红。
    地平宜落日,野旷自多风。
    禹迹千年後,家山一顾中。
    未休嗤土偶,已复逐飘蓬。
  
    野望
    山开两岸柳,水遶数家村。
    地势倾崖口,风涛啮石根。
    平林霜著色,沙岸水留痕。
    剩寄还乡泣,难招去国魂。
  
    杂题
    泥雪才通脚,烟云复结阴。
    迟留随处处,帘幕静沉沉。
    去雁怀归意,来禽欲好音。
    稍宽沟壑辱,不惮二毛侵。
  
    送王君冕归长安  元•宋褧
    去国三千里,登科二十年。
    盍簪方晤语.分袂忽言还。
    书帙体晨检,诗简息夜传。
    更无吟偪侧,唯有恨缠绵。
  
    雨过  民国•王贻锷
    雨过花增媚,烟迷柳益妍。
    池塘蛙阁阁,荷芡叶田田。
    款段游山路,崎岖落照边。
    羁情入孤旅,独酌负鸢肩。
  
    五律•冰花  今•王应民
    清姿疏媚色,逸品远俗香。
    相和唯邀月,独怜但倚窗。
    多情天可鉴,无价自难量。
    向守三冬信,何沾半日光?
  这首诗四联全对仗,为减少滞涩和呆板,尾联用了流水对和疑问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19: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②七言
  A、有“奉和”“应制”“奉和---应制”字样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唐•宗楚客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旗列禁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宗楚客(?—710年)已是标准的格律诗,无任何失误。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读仄声)千门柳,阁道回看(读平声)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读仄声)物华。
  尾联值得探讨。“宸游”可以是主谓结构,也可以是偏正结构名词短语,如宋•蔡襄《上元进诗》:“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宸游”与“乐事”对。因此如果这联是对仗,那么就是全对仗诗。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唐•马怀素
    玄籥飞灰出洞房,青郊迎气肇初阳。
    仙舆暂下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觞。
    映水轻苔犹隐绿,缘堤弱柳未舒黄。
    唯有裁花饰簪鬓,恒随圣藻狎年光。(失粘)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马怀素
    彩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
    摇风细柳萦驰道,映日轻花出禁林。
    遍野园亭开帟幕,连堤草树狎衣簪。
    谬参西掖沾尧酒,愿沐南薰解舜琴。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李乂
    东城结宇敞千寻,北阙回舆具四临。
    丽日祥烟承罕毕,轻荑弱草藉衣簪。
    秦商重沓云岩近,河渭萦纡雾壑深。
    谬接鹓鸿陪赏乐,还欣鱼鸟遂飞沉。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唐•李乂
    诘旦行春上苑中,凭高却下大明宫。
    千年执象寰瀛泰,七日为人庆赏隆。
    铁凤曾鶱摇瑞雪,铜乌细转入祥风。
    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出了两个“此”)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  唐•李峤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  唐•李峤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
    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
    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
    愧奉登高摇彩翰,欣逢御气上丹霄。
  李峤(645—714年)与宗楚客同时代。对仗没宗楚客严密。  
  
    从幸香山寺应制  唐•沈佺期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
    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
    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祇苑当秋汾。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  唐•苏颋
    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
    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唐•郑愔
    琼殿含光映早轮,玉鸾严跸望初晨。
    池开冻水仙宫丽,树发寒花禁苑新。
    佳气裴回笼细网,残霙淅沥染轻尘。
    良时荷泽皆迎胜,穷谷晞阳犹未春。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唐•郑愔
    晨跸凌高转翠旌,春楼望远背朱城。
    忽排花上游天苑,却坐云边看帝京。
    百草香心初罥蝶,千林嫩叶始藏莺。
    幸同葵藿倾阳早,愿比盘根应候荣。
  
    侍宴隆庆池应制  唐•张说
    灵池月满直城隈,黻帐天临御路开。
    东沼初阳疑吐出,南山晓翠若浮来。
    鱼龙百戏纷容与,凫鹢双舟较溯洄。
    愿似金堤青草馥,长承瑶水白云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6-10 2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B、一般题目
    石淙  唐•李峤
    羽盖龙旗下绝冥,兰除薜幄坐云扃。
    鸟和百籁疑调管,花发千岩似画屏。
    金灶浮烟朝漠漠,石床寒水夜泠泠。
    自然碧洞窥仙境,何必丹丘是福庭。
  
    酬王维  唐•苑咸
    莲花梵字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
    三点成伊犹有想,一观如幻自忘筌。(忘,平声)
    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
    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失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读仄声)星河影动摇。
    野哭(读仄声)千家闻战伐(读仄声),夷歌几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最后一联半对半不对)
  
    黄草  唐•杜甫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人行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听,平声)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等诸公  唐•王维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
  
    题贾巡官林亭  唐•杨巨源
    白鸟闲栖亭树枝,绿樽仍对菊花篱。
    许询本爱交禅侣,陈寔由来是好儿。
    明月出云秋馆思,远泉经雨夜窗知。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  唐•刘禹锡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华,仄声)
    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松  五代•廖匡图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
    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
    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
    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
  
    闲居寄陈山人  唐末五代•谭用之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
    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
    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
    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
  
    赠欧阳叔弼学士  宋•陈师道
    早知汝颍多能事,晚以诗书托下寮。
    大府礼容宽懒慢,故家文物尚嫖姚。
    只将忧患供谈笑,敢望功名答圣朝。
    岁历四三仍此地,家余五一见今朝。
  
    友人依首尾对格赋一律余亦效颦次韵  明•黄淮
    十年冀北淹尘迹,万里瓯东忆故乡。
    春树笼云音信远,圜扉扃月梦魂长。
    旧时亲友多应少,负郭湖田半已荒。
    自愧驾骀犹伏枥,不如鸿雁得随阳。
  说是“首尾对格”,却是宗楚客体。
  
    金陵晓发  清•姚鼐
    湖海茫茫晓未分,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