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客

古诗词表达技巧:移情及物

[复制链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移情手法的借助方式

1.拟人

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采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赋予“流水”和“暮禽”人格化,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流在汩汩流淌,晚归的鸟儿飞回茂盛的林木中去栖息,它们似乎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实则体现诗人归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句,作者放眼看远处秀丽的山峰,好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又好像螺形发髻,并将山峰拟人化,似乎它们都面带愁容,发出恨声,实则这“愁容”、“恨声”是作者情感的外泄。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完成移情的古诗词可谓举不胜举,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2.象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醯,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诗人将自身坚持的志行高洁之情推移到富有象征意义的“月”上。又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梅》),作者笔下的“梅”即是作者高洁品行的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3.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通过景物直接将情感呈现于作品中,让读者把握情与景的联系,从而理解诗歌。唐代诗人王维将奔赴济州与友人告别,将离别之情投射于景物而成诗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淇上送赵仙舟》)。赵嘏将一片思乡的情感转移到“残星几点雁横塞”和“紫艳半开篱菊静”(《浪淘沙》)的景象上,读来使人生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运用移情手法,使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首陆游的秋波媚

秋波媚,(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此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身临南郑抗金前线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游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上阕写的就是词人在西北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中面对长安南山登高击筑,凭高洒酒的情景,从而抒发了他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喜悦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阕写遥望长安,期待得到胜利,运用了移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先是移情于南山之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诗人把本无情的自然之物——月,赋予人的感情,它把层层云幕都推开,将天地照得一片光明,南山之月仿佛和作者一样热爱祖国河山。作者又进一步移情于灞桥烟柳、曲江池台,想象它们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这种移情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词的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看下一首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呢? 塑造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漂泊羁旅的愁苦之情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乔吉的构思奇特,写法巧妙,我们从移情及物”这一角度来分析

‘‘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李攀龙的这首诗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也带上了自己的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李攀龙

缥缈直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畔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①李攀龙:明代著名诗人。嘉靖三十二年出守顺德,饶有政绩,三年后被提拔为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这首诗作于陕西任上。(杪[miǎo].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岁~秋~)。

② 白帝宫:白帝为我国古代神话中五大帝之一,位于华山之顶,③苍龙:华山有苍龙岭,高峻狭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颔联、颈联的写景顺序是由近到远、由低到高。作者先写了太华山绝顶的苍龙岭、石马,这是近景;然后极目远眺,只见秦川大地开阔宽敞,秋色尽收眼底,这是远景。同时,作者先写地面上的景物,然后写到万里晴空,夕阳西下,这又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作者仕途通达,在描写景物时带上了积极进取的主观色彩。首联运用反问“为谁雄”,即为自己雄,浓缩了作者此时仕途正是扶摇直上的心态。颔联、颈联描写的景物雄浑壮阔,寄寓了作者成就一番伟业的豪情。尾联直抒登临览胜之情,告诫自己要谦逊,要不断进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一例: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其中,“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是思妇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斜阳欲落末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东去。物我交融,创造出很强的审美效果。
  人的思想感情是息息相通的,诗歌中的形象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应抓住这个连接点,调动我们生活体验的积累,进行移情体验,真切地体味出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无私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19: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推荐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902
贡献
22494
金钱
247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2 2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双关等。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烘托、反面衬托”等。



读古典诗词时,一些自然界无生命、无情无意的事物,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生命,变得有情、有意、有趣、有性格,能微笑、能哭泣、会说话、会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902
贡献
22494
金钱
247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2 21: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3 10: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提升共同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9

主题

6990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718
贡献
7801
金钱
1368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3 15: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深度好文,我建议律师绝句初学者应该认真的读几遍,理解其深意,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写出新意。为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表达技巧:

移情及物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双关等。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烘托、反面衬托”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古典诗词时,一些自然界无生命、无情无意的事物,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生命,变得有情、有意、有趣、有性格,能微笑、能哭泣、会说话、会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牛希济《生查子》: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人的笔下,物都有了人的感情。红豆能相思,花鸟能解人意,都随着人的感情变化,悲欢起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诗中描绘的对象中,都投射着诗人自身独特情感的影子,这些意象仿佛就是诗人的化身,呈现为“物我之间、主客统一,往复回流,互为同化,物我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诗人把自我的情感射到他所观照的意象中,赋予物象以生命化、有情化、人格化,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手法不仅运用在诗词中,也充好运用在绘画中。郑板桥的竹,林逋的梅,,作者都是把自己的情移到物上,达到“物人合一”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7
贡献
298551
金钱
3242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4 1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5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