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5|回复: 0

龙家小院在此论坛的部分评帖留言(23)

[复制链接]

4649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4
贡献
102642
金钱
1159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5-28 1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5-28 10:39 编辑

1、应天府书院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有自然人文气息,让读者能感受到浓郁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学习了,向您问好。
2、中神通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真实,基本还原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原意。事实上,王重阳才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也是一位抗金的英雄,最隐迹山林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岳飞都那样结果,连韩世忠最后都辞官不干了,明白人看得清清楚楚,封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才不管什么收复河山,这和慈禧的”“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论调如出一辙。这同时也证明了“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可以就中国”,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人民民主专政的意志,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是经过毛主席和马克思两位伟人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的。
3、七绝轱辘体
   谢谢诗友的轱辘体诗,写得很好,很有趣,学习了,向您问好。我也模仿写一首和诗友,聊表心意,如下:
绵绵细雨送忠魂,归位神农本姓袁。
一世操劳解人饿,未遂夙愿待儿孙。

妙手回春救命恩,绵绵细雨送忠魂。
如今扁鹊归天界,世上病魔谁断根?

孟超驾鹤先离去,稍后隆平无体温。
华夏双星回上界,绵绵细雨送忠魂。 
4、怎样让认识与艺术结合
  1)谢谢老师对“怎样让认识与艺术结合”论述,让我更加明白了写诗要减少自身认识局限和人性缺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也明白了一些艺术的处理方法。记得我在刚学写诗的时候,书中看到了练字推敲之法,非常高兴,如此就开始了真正的呻吟和憋诗生涯,还以为这是得法。那时,以为写诗就是形式和文字这点事,还要追求故意标新立异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达效果,现在想想,真的是误入歧途的自欺欺人罢了。 那时也确实怀着虚荣和功利,以为这样下去,再多读几本书就定然写得更好,因为文字工具很重要。并为自己的小有发现而沾沾自喜,现在看来,自己当时就是个井底之蛙,一点世面都没见过的家伙。
      一个人沉浸在自己幻梦中就很难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就没有想一想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写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还是狗屁不通?通过跟老师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就是把读书当成了功利敲门砖的恶果,事实上是对读书目的认知扭曲,如此形成的错误认识和价值观,注定让一个人沉浸在无边的幻梦中。这些连自己干什么都搞不清楚的人,除了贪污腐败也很难做好别的事,这就是社会上经常说的:“除了好事什么都干的人”。而这些人自己却不觉得自身有什么问题,偶尔还想搞些虚荣,于是沽名钓誉和附庸人风雅的人就多了,纷纷写诗的人也多了。他们以为在这个领域也能大搞投机倒把,于是乱七八糟的这体,那体,都出来了。
      这些人之所以成为社会的笑柄,就是认识和情感出现了问题,以有问题的精神面貌,又如何能写出没问题的诗呢?所以他们注定在这个领域成为笑话,可是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这样我就明白,艺术自有其自身的规律,想要真正的走进去,必须有艺术的人生,也只有在这样的人生里,艺术和认识才能形成完美的统一。
2谢谢老师的文章,从立论法和驳论法两个角度,来阐述认识和艺术怎么结合起来。提高认识主要就是学习理论和道理,再通过实践的应用来验证和辨别这些理论,从而既批评的继承旧有的理论,又能通过实践来丰富和修正原有的理论,或者是否定原有的理论,而建立相对更为科学合理正确全面的理论,而这些都离不开实践。
5、悼袁隆平
1)谢谢兄长的诗作,写出了袁老一生的主要科研成果和获奖颇多。可见,袁老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是惠及全球的。让我们共同为袁老致敬,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功业必将和世界文明共存。
2谢谢兄长的留言,就让我们共同悼念共和国的功臣吧。
6过朱张渡(新韵)
1)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好,把“过朱张渡”整个过程和见闻心情,都绘声绘色的表达了出来,让人有一种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学习了,向您问好。也写两句奉友,如下:
惟楚有才难重用,当年流放左徒臣。
于斯为盛朱张会,湘水迎回故里人。
备注:
朱熹属于楚国人。
2)谢谢诗友的留言,您说得对,是我看错了,张栻四川人。
7、诗韵之争
1)谢谢诗友的留言,您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平水韵用了近千年,已经约定成俗了,所以才这样说。文化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新加入的成员有必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好让大家认识你,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并没有别的意思。
2谢谢诗友的留言,其实也可以标的。
3)您说的有道理,《洪武正韵》是明朝的官韵,是强行颁布的。但这样并没有影响平水韵在明朝的使用,毕竟平水韵是写诗的,而明朝考的是八股文。所以清朝建立后,就又改成了以平水韵为蓝本的《佩文诗韵》,今天我们用的“平水韵”实际上就是《佩文诗韵》,两者的不同只是字数的增加,韵部是完全一样的。
4您说得也有道理,是这样的。不过,凡事都有个先后顺序,就像刚到班级的小学生一样,要先告诉大家自己叫什么名字,而不是先要求老师报上名字,这是礼貌,中国人传统的敬老爱幼精神就体现在这里。
5谢谢诗友的留言,这个我无异议。
6谢谢诗友的留言,您说的对,平水韵是一个韵系,比较接近唐宋发音,和今天的语音系统有所出入。今天人觉得麻烦的话可以用新韵,但是想用平水韵的也一样可以,这是个人自由,两者不存在谁否定谁的问题,就像洪武正韵一样,也可以用,不过标明就行了。
7谢谢诗友的留言,您说得固然有理,但约定俗称的东西真的没必要。比如,中国人都用筷子吃饭,用说出来吗?如果有新疆的朋友做了手抓羊肉给大家吃,是不是要说明一下,否则只能还用筷子吃。再比如,外国人吃中餐,如果不想用筷子,或者是不会用筷子,是否要主动说出来,难得要求厨师做西餐吗?可见,到哪里都要入乡随俗,新韵毕竟历史还短,就算对今天写传统诗的来说,也说不上主流,这和当初的洪武正韵的处境差不多。因为一千多年来的诗篇大多数是符合流水韵的,用新韵的话根本没法解释,这关系着继承传统文化。您现在的意思我明白,就是在赌一口气,互相尊重是对的,新韵标注一下就是对读者的尊重,平水韵不用标准也不是不尊重读者,因为古代的诗多是平水韵,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标注了反而很奇怪,这就是主流和新生事物的区别。
8您看,您这就是走极端了,自己不喜欢完全可以不用,为什么要废除呢?难道不适合你的东西都要废除吗?平水韵是近体诗韵的主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客观的事实也就不会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9诗友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您想过没有,新韵为什么叫“新韵”?就是相对平水韵而言的,本身这个名字就是和平水韵的区分。既然要和平水韵不同就要标注出来,否则又拿什么和平水韵区分呢?这是先后顺序的问题,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10难道您刚进教室,需要全班报名给您吗?就像家里的小孩子,出生没多久就要和爸爸妈妈讨论平等吗?
11就像中国成年人吃饭一样,老是说我要用筷子,您觉的这合适吗?难道您是外国人?
12谢谢诗友的留言,您大可以不用,为什么非要废除呢?照您这样说,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传统文化统统都可以废除,因为它们和今天的语言都有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这明显就是主观主义者言论,又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您说呢?
13谢谢诗友的留言,可以共存,不喜欢,自己可以自己不用,有人强迫吗?为什么非要废除呢?
14谢谢诗友的留言,支持不代表无原则和无是非的纵容,这样对新韵的发展也不利。我们学习的人,真正永远支持的只有真理,而不分什么新旧。
15谢谢诗友的鼓励和认可,您说的对,我们都要有包容的态度,没必要做什么强硬的规定,或者是说一些废除的极端言论。新韵之所以要标注,是因为要和平水韵区分,是为了尊重读者方便其阅读,这是文人的礼貌和一直以来的习惯,而不能为了能和平水韵平起平坐就不标准,这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其实写好诗才是最关键的,这个不分平水韵,还是新韵,谁也没有瞧不起用新韵写的诗,所以用新韵写诗的人,完全没必要因此非要废除平水韵而自抬身价。
16谢谢诗友的留言,是这样的。可见,就没有一部韵书是能兼顾古今所有读音的,平水韵总体来说还算兼顾比较好的,因为起码唐宋音是符合平水韵的,这样解读传统诗词文化就离不开平水韵。有些人总是拿平水韵和普通话比,但普通话俗称“满洲官话”,是满清人的 汉语口音,连满州人自己做诗词都不用,偏偏今天的人都非要用,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实际上,他们想用谁也管不着,我们也不反对,毕竟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用普通话写诗是方便一些。但是奇怪的是,他们总是大力打压平水韵,这就是主观主义的心胸狭隘表现,因为他们容不得别人和他们有不同意见。平心而论,平水韵只是和如今的北方口音有些出入,也就那五百多个常用字不太一样。但是好多南方口音,比如广东话,福建潮州话,南京话,上海话等等,平水韵是基本符合他们的口音的,所以南方人用平水韵写诗就容易一些,因为他们的方言里都还保留着入声字的发音。
17谢谢诗友的留言,很简单,因为老生以前也是新生,已经介绍过来,用了近千年已经是熟人,现在已经不需要介绍,现在轮到新生要介绍了。
18谢谢诗有点的留言,您在偷换概念,我说的是如果新疆人到我们这边做手抓羊肉要告诉顾客怎么吃,您说的是新疆人的做客,是两个概念。
19谢谢诗友的留言,您每顿吃饭都要说:“我要用筷子”吗?
20谢谢诗友的留言,我是建议,不是强迫,您是不是太敏感了。
21难道新疆人到内地开店都是您这样的态度吗?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特殊产品不应该吗?
22写诗诗友的留言,我们这样下去就是再说废话,您觉得呢?
23谢谢诗友的留言,既然不搞垄断是最好,那你为什么说要废除平水韵呢?
24您可以随便,我也没有瞧不起您。
25诗友您又在在强词夺理,谁一定要拒绝标注了,这是您说的吧。您懂不懂什么叫约定成俗?
26诗友,咱不说这个事情了好吗?您可以随便。
27诗友不要生气,火大伤肝,您自己可以随便写,想怎么写就这么写,只要您开心就好了,祝多出佳品。
28谢谢诗友的留言,是我在说废话,您没有说一句废话,这好了吧?不要再说这个事了,反正也说不清楚。
29谢谢诗友的留言,您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您自己可以不用,想用什么韵就用什么韵,没人管你。
8段智兴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好。首联写交代身份,及生平的重大改变,引起人的兴趣。颔联,承接上联,写改变后的日常生活状态,很真实,也符合出家人的所为。颈联,继续承接上联,写出主人公的修养一定到了无我之境,又引用佛教割肉喂鹰的典故,这个也是符合原著的,让人能够感受到佛法的无私。尾联,正是对主人公综合素质和修养的总结,可见,主人公修成了正果,已经彻底的战胜了自我。总得来说,写的不错。但您可知,佛法虽然精深,但对于解决现实问题,还是不能总说什么四大皆空,而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从而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彻底把问题解决,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过人之处。也写两句奉友,如下:
出家未必就能空,逃避心魔枉用功。
解决问题须唯物,迎难而上是豪雄。
9、欧阳锋
1)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好,确实如此啊!欧阳锋就像今天的马云一样,成就很大,但却忘乎所以,不知道感恩社会。所以,待他站到社会的对立面时,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江湖也大家的江湖,也就绝不是每一个人的江湖,所以,每一位江湖人士都应该讲规律,而不是通过践踏规则来充盈自己。
2诗友客气了,您如此喜欢武侠小说,应该也是一位向往英雄的人,望以后多多互动和交流,向您问好。
10、以实例说明对联的收脚字规则
1)谢谢诗友的文章,写的很好,具有规范对联写法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也让我了解了什么是长联对,又明白了其中的代表格式,如鹤步格,马蹄格,秤杆格。我想是不是这样,像这种长联只要求每段的韵脚处符合平仄,而韵脚前面的字平仄随意呢?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学习了,向您问好。
2)谢谢诗友的讲解,那我明白了,学习了,向您问好。
11、写诗与怎样明辨是非
1) 谢谢老师对“写诗与怎样明辨是非”的论述,使我勋明白了情感和认识的重要性。事实上,凡事只要能做到实事求是,那就等于坚守住了做人的底线,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要求人首先要自知之明,即良好的自我意识,这即是实事求是的保证和前提,也同样是修养的前提,更是有基本分辨能力的表现。分辨力是认识的最基本能力,这个能力有高有低,直接关系到人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而分辨力既来自于认识的结果,也是对认识正确的保证,同样会影响到情感的健康与否。
      通常有良好自我意识的人,一定不乏健康积极的情感,也许他的认识并不一定到位,但是有情感的保证可以让认识逐渐进步。就比如学习写诗,有些人只喜欢写感情诗,或者只认为感性才是写诗,对于不符合自己认知标准的人,动辄就扣上老干体的帽子,这明显就是认识狭隘而造成的心胸狭隘。但还有另外一些人也喜欢写感性诗,但他们只是当做个人的爱好,并不会认为不感性就不是诗,也绝不会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别人。反而觉得应该时时向别人学习,这就是一种包容的胸怀和情感,也许他们的认识未必到位,但因为有这样的胸怀和情感,因此他们的认识就总是在进步之中。这即说明了认识和情感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情感来自于对先天的直接继承,所以做人一定要有基本的人性温暖,这是认识进步的前提和保障。
        同样我也明白了,看一个人是否有真正的修养和内涵?是否有正确且合理的认识和情感?也绝不能仅简简单单凭别人说了什么就信,毕竟没有自身的证明,一切都显得那么空乏而无力,这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也是分辨是非的关键处。人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入深刻和全面,因为认识的深刻和全面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而不经过实践,谁都不能保证这些。这既是理论指导实践,也同样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即检验道理和明辨是非的唯一途径。
2)谢谢老师是文章,正是如此,好多人都在乱扣老干体的帽子。我前一段时间在一个版块上发了一首纪念袁老的诗,先被其首席版主说成夸大其词,无奈我只能给他提供了真实的数据。其次,夸大其词的问题被数据说明以后,这首诗又被他带上了老干体的帽子。我看到这里,觉得这就是已经无法沟通了的节凑,因为他总能给您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只能给他说些客气话来安抚他那颗脆弱且敏感的心灵,随后我取消了对他们版块的关注。
12七律 贺朋友置备女儿婚事
1)谢谢老师的诗作,让我看到了一场美好的姻缘,和亲友送上祝福的欢庆场面。首联,直抒其事而贺,这是起因。颔联,写出为人父母者对子女婚姻大事的操心和劳累,和家族年轻人也过来相贺,帮忙待客的忙碌场面,这是经过。颈联,作者再次送上深深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这是作者由衷的喜悦之情和感受。尾联,总览全文,强调的婚姻对人生的意义重大,并再次送上了深深的祝福和贺喜。总的来说,全是四联,联联有贺,浑然一体而上合主题。
2)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写诗,颔联写忙,颈联写祝,尾联写愿,层次分明,感情递进,学习了。
3谢谢兄长的留言,让我们共同祝福老师早日康复。
13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谢谢诗友的留言,您说得对,我完全赞同。袁隆平院士的最大愿望就是让穷人吃饱饭,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这种愿望。这种宏愿和能力,在古代任何时候想实现都是不可能的,唯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真正武装起来的人。我们一定要向袁老学习,坚定不移的奉行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信念,做一个想与人为善,且有能力与人为善的人。
2谢谢诗友的鼓励和认可,望以后多多互动,我们也好相互学习。
3谢谢兄长的鼓励和认可,向您问好。我估计全国写袁老去世的诗绝对超万首。因为我发现各大新闻端口,及社会舆论等等,都是讲的这些,这就足以证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一定会受到人民的永运敬仰和爱戴。当年十里长街总总理,今天同样的情形发生在了袁老身上,这不就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敬贤之心吗?我想,喊毛泽东万岁的人民,就更是基于这样的爱戴和感激之情,自发且主动的向伟人表达情意的方式。相比而言,今天好多不作为的官员,竟屡屡称人民为“刁民”,他们从来就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就是差距,是胸怀的差距,更是人性的天壤之别,这样老百姓痛恨他们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4谢谢兄长的教诲,向您学习。是这样的,对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把握证据,再经过科学的分析才能判断。听到的,看到的,都只是事情来龙去脉的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事情的全部。
14、文海相逢
1)谢谢兄长的诗作,内涵饱满,含有深情,非常好,学习了。也些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相逢本是缘,岁月让情坚。
携手与人善,真诚可感天。
2)谢谢兄长的鼓励和认可,也向您问好。
15、浩吉铁路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有感情,并让人感受的到美好的精神,学习了,向您问好。
16、悼念袁隆平
1)谢谢首版的批评和指导,您说得有道理,如果拿出具体的数据分享一下,那就更好了。
2)再次谢谢首版的批评,听您的教诲,我改了一个字,已经用红色标志,向您问好。
3谢谢领导的批评,您说得太对了,我完全赞同,找了一点,请查阅:
水稻是亚洲许多国家的主食。亚洲的水稻播种面积占世界的90%,而中国的水稻播种面积占世界第二。大米也占中国人口粮的60%。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水稻研究领先于世界。即使在整个植物生物学领域,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也处于前沿。今年二月,《自然植物》也发表了一篇社论,称这次演出为“中国"的复兴”。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96193179660215012.html
4谢谢首版的宽宏大量,这个正是我要努力的地方,赋比兴的手法我也要再学习学习。
5谢谢诗友的认可和鼓励,这也是我想说的话,向您问好。
6您说的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5 1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