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山钓者

唐代五言律句论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09:58
甚好
既如此,则调声上去入声一声虽无平仄的名却已有平仄的实的道理你也不否认了吧 ...

三羊要否认这个,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09:58
甚好
既如此,则调声上去入声一声虽无平仄的名却已有平仄的实的道理你也不否认了吧 ...

三羊要否认这个,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点评

既然这个不否认,哪唐代的声律模式为平仄二元化你也不否认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9:58
你这个就是理解性错误了,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这里的一管指的 ...

解为组明显不妥,声韵都是言类别的,没有言其组的,理也一样,只有同一个、同一类道理的说法,不存在同一组的说法,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00
三羊要否认这个,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既然这个不否认,哪唐代的声律模式为平仄二元化你也不否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4-22 10:11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0:02
解为组明显不妥,声韵都是言类别的,没有言其组的,理也一样,只有同一个、同一类道理的说法,不存在同一 ...

俺认为,你的解释不及三羊。你若不信,你可以将全文的六个【管】,换成六个【类】字,读读看看。

    凡四十字诗,十字一,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检。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上去入声一。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弦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点评

首先你这样改无意义,其次你也不能这么个改法,如前所述,原文中的管除末句都是理的意思,假设上去入声一管的版本存在,这个管却是类的意思,末句的管跟弦连在一起是弦管?或是其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0:05
既然这个不否认,哪唐代的声律模式为平仄二元化你也不否认吧

声律一分为三说:相·相·相。请问你说的哪一

点评

平仄二元跟相粘、相对、相替有冲突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0: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07
俺认为,你的解释不及三羊。你若不信,你可以将全文的六个【管】,换成六个【类】字,读读看看。    凡四 ...

首先你这样改无意义,其次你也不能这么个改法,如前所述,原文中的管除末句都是理的意思,假设上去入声一管的版本存在,这个管却是类的意思,末句的管跟弦连在一起是弦管?或是其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0: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11
声律一分为三说:相粘·相对·相替。请问你说的哪一说?

平仄二元跟相粘、相对、相替有冲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0:14
首先你这样改无意义,其次你也不能这么个改法,如前所述,原文中的管除末句都是理的意思,假设上去入声一 ...

散了,不在说这个无关大局的小事了!

点评

从文意的理解上来说,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这个管是管he的意思,指的是两条脉络各自管he其上去入相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0: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4-22 10:24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17
散了,不在说这个无关大局的小事了!



从文意的理解上来说,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这个管是管he的意思,指的是两条脉络各自管he其上去入相近
所以,不是见管就能用其它字去替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0:22
从文意的理解上来说,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这个管是管he的意思,指的是两条脉络各自管he其上 ...

三羊使用的版本是【两头管上去入相近】
【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有这种版本吗?即便有这个版本,管字也不是【和】的一字!

点评

是你自个两弦管上去入相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0:16
平仄二元跟相粘、相对、相替有冲突吗

没有句中相替的说法吧!

点评

平仄两两相替你也不懂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31
三羊使用的版本是【两头管上去入相近】
【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有这种版本吗?即便有这个版本,管字也不 ...

是你自个两弦管上去入相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07:11
初唐诗格是指王昌龄的诗格(存文镜秘府论中)吗?那只是标准模式吧?

不是!不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32
没有句中相替的说法吧!

平仄两两相替你也不懂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0:32
是你自个两弦管上去入相近

哈哈!这个问题三羊弄糊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0: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0:36
平仄两两相替你也不懂了吗

在下三羊这的不知道【平仄两两相替】是什么意思!
领教过多次,针叶林闭口不谈!
你能为三羊解惑吗?

点评

这么初级的问题也要针叶林教? 举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而言,平平 仄仄 平平 仄,这不明明白白的平仄两两相替了么? 给你个真诚的建议,以其在唐律是四声还是平仄上跟所有人死犟还不如去研究一下格律诗词中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1:18
你惑的地方太多了,而你自己又不觉。现在又惑在哪儿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1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39
在下三羊这的不知道【平仄两两相替】是什么意思!
领教过多次,针叶林闭口不谈!
你能为三羊解惑吗? ...

你惑的地方太多了,而你自己又不觉。现在又惑在哪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11:01
你惑的地方太多了,而你自己又不觉。现在又惑在哪儿了?

你是只管说,你也未必懂得!

点评

给你出个研究课题:为什么蜂腰病的说法是违背诗律应该淘汰的? 提示:二是句中双数位,五是句尾有韵脚和白脚两种情况,二五各种组合中不能排斥任何一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1: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0:39
在下三羊这的不知道【平仄两两相替】是什么意思!
领教过多次,针叶林闭口不谈!
你能为三羊解惑吗? ...

这么初级的问题也要针叶林教?

举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而言,平平   仄仄   平平   仄,这不明明白白的平仄两两相替了么?

给你个真诚的建议,以其在唐律是四声还是平仄上跟所有人死犟还不如去研究一下格律诗词中的四声碎用遗留痕迹问题还可能有个建树,譬如律诗的避上尾就是四声碎用遗留痕迹,譬如三仄脚句如潮平两岸阔也被认为是四声碎用遗留痕迹,这样的痕迹一直到宋词中都是存在的,譬如沈义父论尚能饭否的饭就指出其必用去声,这也是四声碎用遗留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1:18
这么初级的问题也要针叶林教?

举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而言,平平   仄仄   平平   仄,这不明明白白的平 ...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这两个都不是平仄两两交替啊!

点评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这也还是两两交替了,之所以说两两是汉语词组呈双音节的节奏特性,而节奏的重心落在了后面的字上,仄仄 平平 平仄 仄,撇开其一三五,重心都是X平、X仄、X平 仄两两在交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1:41
平仄两两交替是标准律句的交替情况(对联句中也叫马蹄韵), 平仄双数位交替是一般情况,强调音节节点处平仄交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11:18
这么初级的问题也要针叶林教?

举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而言,平平   仄仄   平平   仄,这不明明白白的平 ...

要是22节奏四字句,或222节奏的六字句,平仄两两交替,或许有这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1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4-22 11:29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1:04
你是只管说,你也未必懂得!


给你出个研究课题:为什么蜂腰病的说法是违背诗律应该淘汰的?
提示:二是句中双数位有平仄两种情况,五是句尾有韵脚和白脚两种情况,二五各种组合中不能排斥任何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11: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1:23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平仄两两交替是标准律句的交替情况(对联句中也叫马蹄韵),
平仄双数位交替是一般情况,强调音节节点处平仄交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11:23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这也还是两两交替了,之所以说两两是汉语词组呈双音节的节奏特性,而节奏的重心落在了后面的字上,仄仄  平平  平仄   仄,撇开其一三五,重心都是X平、X仄、X平   仄两两在交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1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11:35
平仄两两交替是标准律句的交替情况(对联句中也叫马蹄韵),
平仄双数位交替是一般情况,强调音节节点处 ...

你又扯远了,对联中的马蹄韵,你更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18: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4-22 06:55
纪昀:“前拗后谐,亦是古法。前谐后拗,则非法。”

纪昀的表述是今人白话前宽后紧的前身,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23 1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07:07
三羊只知道:蜂腰的二五俩字,异声是法,异声是病!
------说反了吧?同声是病,异声是法-----不过从来未 ...

蜂腰:同声(上去入)是病,异声是避病之方法也,非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4-23 19: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

点评

三羊看清!此段文已明言蜂腰是病!  发表于 2020-4-23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3 1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4-23 19:08
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 ...

【已下,四病】。是哪四病?

点评

八病,此句已指出四病。余下即“哪四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3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