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山钓者

唐代五言律句论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07
有《诗词理论》版的首席和副板,什么理论也可以拧歪了!
黑的,可以拧成白的!
红的,可以拧成蓝的。 ...

正本清源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06:54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避忌蜂腰病的诗意指一句之中,第二字不 ...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避忌蜂腰病的诗意指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针叶林,你这是翻译,还是小米粥里掺上老鼠屎

点评

你怎么翻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14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你怎么翻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4-22 06:59
这样理解也行,这是三羊的心病了,四处求告也无人教他,我十年前就告他这么理解了,他不听。 ...

由你和针叶林的一唱一和,一万年也找不到唐朝律诗的律句理论!

点评

第五 诗病     凡诗有八病,其尤可避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此四病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先说说,你的翻译是跟哪个师娘学的?

点评

你在小学里的师娘没教给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17
由你和针叶林的一唱一和,一万年也找不到唐朝律诗的律句理论!

第五 诗病  
  凡诗有八病,其尤可避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此四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19
你先说说,你的翻译是跟哪个师娘学的?

你在小学里的师娘没教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本清源的是,日本鬼子的《二十八种病》的上尾。填入红字四个:
鬼子原版:
  第二、上尾──(或名土崩病。)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三羊改版:
  第二、上尾──(或五十相犯名土崩病。)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





点评

你是画蛇添足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07:20
第五 诗病  
  凡诗有八病,其尤可避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此四病也。
...

你不知道,日本鬼子的《作文大体》是造假的垃圾吗?

点评

错。源头在大唐,但发展会各有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25
正本清源的是,日本鬼子的《二十八种病》的上尾。填入红字四个:
鬼子原版:
  第二、上尾──(或名土 ...

你是画蛇添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27
你不知道,日本鬼子的《作文大体》是造假的垃圾吗?

错。源头在大唐,但发展会各有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要翻译吗?

点评

你怎样理解于是制造出大唐二五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31
这个还要翻译吗?

你怎样理解于是制造出大唐二五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07:28
你是画蛇添足啊~~

古人的五行命病法:
水浑病,谓第一与第六之犯也。
火灭病,谓第二与第七之犯也。
木枯病,谓第三与第八之犯也。
金缺病,谓第四与第九之犯也。
土崩病,谓第五与第十之犯也


=========================
  第二、上尾──(或五十相犯名土崩病。)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07:31
错。源头在大唐,但发展会各有不同。

错。源头在大唐!
这话说的干净利落!




点评

注意,“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7: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4-22 07:33
你怎样理解于是制造出大唐二五律?

这个还要理解吗?
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点评

在羊群中执行二五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43
这个还要理解吗?
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在羊群中执行二五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2 07: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7:41
错。源头在大唐!
这话说的干净利落!

注意,“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08: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不要一不满你意就恼羞成怒,大呼小叫,理论探讨贵在商榷,你又不是赵高,指鹿为马要我们附和,你古文底子簿,这你是承认的,所以理解有误时要虚心,威胁恫吓掩饰不了你的古文基础,这叫服善。
   蜂腰解释前后文都明确是病,你不能因为一句古文卡壳了就不顾其他,用你口头禅就是“管头不顾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8: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4-22 08:33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0-4-22 08:16
三羊不要一不满你意就恼羞成怒,大呼小叫,理论探讨贵在商榷,你又不是赵高,指鹿为马要我们附和,你古文底子簿,这你是承认的,所以理解有误时要虚心,威胁恫吓掩饰不了你的古文基础,这叫服善。
   蜂腰解释前后文都明确是病,你不能因为一句古文卡壳了就不顾其他,用你口头禅就是“管头不顾腚”
三羊肯定不是,你和针叶林才是赵高!
【蜂腰解释前后文都明确是病】?在哪里?


点评

你不会自己看?要告你多少才够,那个老师肯被骂上还得天天教你?你碰的壁还不够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08:4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8:31
三羊肯定不是,你和针叶林才是赵高!
【蜂腰解释前后文都明确是病】?在哪里?


你不会自己看?要告你多少才够,那个老师肯被骂上还得天天教你?你碰的壁还不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09: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4-22 09:3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3:38
何伟棠理论,实际就是打枪之后再划靶。
何伟棠杜撰一个刘滔二四平仄律理论! ...

你也不用蛮牛一样抵死硬颈
刘滔只是提出了二四异声,还真没到平仄的地步,天宝集中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不就更明显由二五异声变成了二四异声么
○调声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二十字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检。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声,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调声上去入声一声虽无平仄的名却已有平仄的实这也是你赖不掉的,你抵死不认账的不过是平仄的确名之后的二四不同的唐代诗话或者说理论的暂缺

中国古代的诗词理论是诗话式的,话中未明言的由所附的诗例上去加于理解,这也是读古籍的一种必要的方法,从诗例的分析中去论证二四平仄两两交替则不会存在啥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9: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09:06
你也不用蛮牛一样抵死硬颈
刘滔只是提出了二四异声,还真没到平仄的地步,天宝集中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 ...

上去入声一声】的声字,应是字的笔误吧!

点评

我所录的版本是一声 一声和一管并无多大的差别,意思都是归一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09: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9:22
【上去入声一声】的声字,应是管字的笔误吧!

我所录的版本是一声

一声和一管并无多大的差别,意思都是归一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9: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09:35
我所录的版本是一声

一声和一管并无多大的差别,意思都是归一类

三羊估计,【上去入声一声】五字,大概是你粘贴进来的!
○调声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二十字一,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检。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上去入声一声,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点评

你这个就是理解性错误了,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这里的一管指的是十个字和二十个字管其一理,而上去入声一声或上去入声一管却是管其一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09: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0-4-22 09:55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9:39
三羊估计,【上去入声一声】五字,大概是你粘贴进来的!
○调声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 ...

你这个就是理解性错误了,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这里的一管指的是十个字和二十个字管其一理【意】,而上去入声一声或上去入声一管却是管其一类也即是归为同一类

从文理上说,上去入一声更通顺,但也不否认存在上去入一管的版本,版本或有所差异在所难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09:45
你这个就是理解性错误了,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这里的一管指的 ...

三羊的理解和你的解释,是一样的,并无不二!

点评

甚好 既如此,则调声上去入声一声虽无平仄的名却已有平仄的实的道理你也不否认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0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0-4-22 09: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4-22 09:55
三羊的理解和你的解释,是一样的,并无不二!

甚好
既如此,则调声上去入声一声虽无平仄的名却已有平仄的实的道理你也不否认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9: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09:45
你这个就是理解性错误了,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这里的一管指的 ...

你这个就是理解性错误了,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二十字,一管亦得。这里的一管指的是十个字和二十个字管其一理【意】,而上去入声一声或上去入声一管却是管其一类也即是归为同一类。
从文理上说,上去入一声更通顺,但也不否认存在上去入一管的版本,版本或有所差异在所难免。



提个无伤大雅的建议:【管】字,解为【类】,不及解为【组】。

点评

解为组明显不妥,声韵都是言类别的,没有言其组的,理也一样,只有同一个、同一类道理的说法,不存在同一组的说法,对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2 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4-22 09: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4-22 09:58
甚好
既如此,则调声上去入声一声虽无平仄的名却已有平仄的实的道理你也不否认了吧 ...

三羊要否认这个,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