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23|回复: 117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何错之有???【三羊旧帖】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9 08: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19 08:55 编辑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何错之有???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格律诗中流行最广的一个口诀,它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和尚真空的《贯珠集》。其有关上下文是这样的:“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与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中华声律的历史,是由烦到简、循序渐进、继承发展的历史。大道至简、完美无缺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中华声律理论的终极理论。从永明,到大明,历经千年修炼,终得真空正果。
如果说,六朝沈约的声律理论是初级理论、明朝真空的声律理论是高级理论,那么,唐朝元兢的声律理论,则是过渡阶段的中级理论。

    如果说,六朝沈约的声律理论是四声理论,明朝真空的声律理论是平仄理论,那么,唐朝元兢的声律理论,则是四声与平仄交互理论。

    所谓四声与平仄交互理论,依据五言平韵诗来说就是:单句讲四声,双句讲平仄。单句讲四声,节点不是24是25。

    万树在《词律·发凡》中早有著名论断:“平仄固有定律矣,然平止一途,仄兼上、去、入三种,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盖一调之中,可概者十之六七,不可概者十之三四,须斟酌而后下字,方得无疵。”

    但从声律理论来论,大清不大清的大清王朝,做了两件错事。一是,康熙大帝的《词谱》;一是,赵氏秋谷的《诗谱》。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08: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诗律余论》摘抄:
    我在我的关于诗词格律的著作里批评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口诀的片面性。这个口诀大约起于明代释真空的《贯珠集》载有这样一段话:
    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种分析并不完全合于律诗的实际情况,所以王夫之(1619-1692)在他的《姜斋诗话》里批评说: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不可恃为典要。“昔闻洞庭水”,“闻”、“庭”二字俱平,正尔振起。若“今上岳阳楼”易第三字为平声,云“今上巴陵楼”,则语蹇而戾于听矣。“八月湖水平”,“月”、“水”二字皆仄自可;若“涵虚混太清”易作“混虚涵太清”,为泥磬土鼓而已。又如“太清上初日”,音律自可;若云“太清初上日”,以求合于黏(力按,合于黏在这里指合于平仄) 则情文索然,不复能成佳句。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烽烟?”若谓“安”字失黏(力按,失黏在这里指不合平仄),更云“谁起东山谢太傅”,拖沓便不成响。足见凡言法者,皆非法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可见史料来看,王夫之是抨击真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09: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之(1619-1692)
赵执信(1662—1744)
专门研究探讨唐朝近体诗声律的,大清王朝赵执信是第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0: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王船山(1619-1692)《姜斋诗话》
清初·赵秋谷(1662—1744)《声调谱》
当代·王了一(1900—1986)《汉语诗律学》


三人同行,一脉相承。三点一线,袭击真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1: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五言律句来说,
元兢四声律理论是:二五两个声点的四声交替。
(同平不为病)
真空平仄律理论是:二四两个声点的平仄交替。

唐朝元兢四声律,总有4种律句格式: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

明朝真空平仄律,只有2中律句格式:
〇平〇仄〇。〇仄〇平〇。

王船山、赵秋谷、王了一,三位大家三不知:
一不知,唐朝元兢四声律,是近体格律诗的原版律句理论。
二不知,明朝真空平仄律,是近体格律诗的新版律句理论。
三不知,明朝真空平仄律,是唐朝元兢四声律理论的提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1: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诗人八诗家,四韵五言格律诗声律考证大总会

    在下三羊统计按:
唐朝诗人八诗家,五言律诗作品总计九百四十去首,数据来源搜韵网。
四韵五言近体格律诗的认定,依搜韵网标注的“五言律诗”字样为准。

初唐
沈佺期、宋之问,五言律诗147首声律考证,以首为计:
符合【元兢四声律】的百分比:(147- 2)÷147=145÷147=99%
符合【真空平仄律】的百分比:(147-51)÷147= 96÷147=65%
盛唐
李  白、杜  甫,五言律诗200首声律考证,以首为计:
符合【元兢四声律】的百分比:(200-17)÷200=183÷200=92%
符合【真空平仄律】的百分比:(200-76)÷200=124÷200=62%
中唐
白居易、刘禹锡,五言律诗200首声律考证,以首为计:
符合【元兢四声律】的百分比:(200-31)÷200=169÷200=85%
符合【真空平仄律】的百分比:(200-76)÷200=124÷200=62%
晚唐
李商隐、杜  牧,五言律诗200首声律考证,以首为计:
符合【元兢四声律】的百分比:(200-46)÷200=154÷200=77%
符合【真空平仄律】的百分比:(200-71)÷200=129÷200=65%

唐吃明粮行不通,明冠唐戴两头空。

二王一赵谈唐律,是是非非话梦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9 14: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些什么呀?什么明真空声律理论?这句口诀出现在明真空文章里就成了明朝的声律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6: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19 14:30
这是些什么呀?什么明真空声律理论?这句口诀出现在明真空文章里就成了明朝的声律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

这种说法有错误吗?,依照你的说法,怎样才是正确的说法呢,请针板主明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19 2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争论的关键在“论”字的理解上。认为一三五不论错误的人,论字理解为“考虑;顾及”,也就是一三五可以不管平仄。
“论”应解为“看待”,就是不要像“二四六分明”那样看待。这意思就是说一三五不是不管,而是不必像二四六那么死板,那么严格,简单说就是灵活运用,也就是调剂平仄。比如三本应是平,我用了仄,那你就要看后面平仄不变化时会不会出现“忌”,如果有孤平出现,那你五就得调剂成平,这样整句就不会有三仄三平孤平出现。这样理解,一三五不论何错之有?反而让格律诗走出死板,有了回旋的余地。
二四六分明,是硬性的规定。理论根据是一句中平仄相间,一相间,二四六自然分明了。认为它错的,是用大拗句来驳斥它。但你忘记了什么叫“拗”,拗就是病,违反了平仄相间的原理。后来人们不说它是病而说成是变式,但你说变式也还是承认它不合常理,属于“杂”,因此用不合常规的事物来驳斥常规的东西,用特殊来驳斥一般,不觉得可笑么?
所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说的是常规,是正确的。

点评

二四六分明,是硬性的规定。理论根据是一句中平仄相间,一相间,二四六自然分明了。认为它错的,是用大拗句来驳斥它。但你忘记了什么叫“拗”,拗就是病,违反了平仄相间的原理。后来人们不说它是病而说成是变式,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1:59
很好的理解.中国字,中国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0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20 06: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3-19 21:32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争论的关键在“论”字的理解上。认为一三五不论错误的人,论字理解为“考虑;顾及” ...

很好的理解.中国字,中国味.

点评

你是做学问的,与做学问的人交谈,是有共同语言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07: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3-19 21:32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争论的关键在“论”字的理解上。认为一三五不论错误的人,论字理解为“考虑;顾及” ...

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真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律句理论,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
大凡为其附加条件的,都是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自觉不自觉的歪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0 1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20 06:57
很好的理解.中国字,中国味.

你是做学问的,与做学问的人交谈,是有共同语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3-20 10:49
你是做学问的,与做学问的人交谈,是有共同语言的

不要见了汇江的【很好的理解.中国字,中国味】,
就认为你的解释是对的!
你的解释是有毛病的!

点评

仁者见仁,知识有层次,不值得争论  发表于 2020-3-20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0 1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3-19 21:32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争论的关键在“论”字的理解上。认为一三五不论错误的人,论字理解为“考虑;顾及” ...

二四六分明,是硬性的规定。理论根据是一句中平仄相间,一相间,二四六自然分明了。认为它错的,是用大拗句来驳斥它。但你忘记了什么叫“拗”,拗就是病,违反了平仄相间的原理。后来人们不说它是病而说成是变式,但你说变式也还是承认它不合常理,属于“杂”,因此用不合常规的事物来驳斥常规的东西,用特殊来驳斥一般,不觉得可笑么?

------你这段话有误。请你与王力理论对照。

点评

附议!一三五有可论有可不论,二四六分明必须分明。二四六不明则打破律句的平仄交替(启功所谓平仄杆)为大拗,一般当忌。这点上王、启二人观点是一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0 10:38
你说说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2: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20 12:2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0 11:59
二四六分明,是硬性的规定。理论根据是一句中平仄相间,一相间,二四六自然分明了。认为它错的,是用大拗句来驳斥它。但你忘记了什么叫“拗”,拗就是病,违反了平仄相间的原理。后来人们不说它是病而说成是变式,但你说变式也还是承认它不合常理,属于“杂”,因此用不合常规的事物来驳斥常规的东西,用特殊来驳斥一般,不觉得可笑么?
------你这段话有误。请你与王力理论对照。
马芸芸的这一段无误,有误的是这一段的前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0 12: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0 11:59
二四六分明,是硬性的规定。理论根据是一句中平仄相间,一相间,二四六自然分明了。认为它错的,是用大拗 ...

你说说看

点评

王力在诗词格律中说: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2: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只会鹦鹉学舌硬抬杠!

点评

针板还是不错的,你们硬扛没意思,服从道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3-20 12: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0 12:49
针叶林只会鹦鹉学舌硬抬杠!

针板还是不错的,你们硬扛没意思,服从道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0 12: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20-3-20 12:53 编辑


王力在诗词格律中说: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 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 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 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 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 "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点评

尊重王力,但别照搬,正确的继承(主体),错误的(少数)纠偏,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取更高处的东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21:44
原来是这段,很熟悉。王力先生自己没吃透。我原来也是依他所说,但后来发现他没吃透,所以我作新解。他把灵活使用理解成不全面。你可细思。尊重学者,又要不盲目。三羊对学者不尊,我不取。但对王力要一分为二,关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3-20 12:51
针板还是不错的,你们硬扛没意思,服从道理吧

你要和他理论,他是一步不让的。
针叶林死要面子不要理!

点评

我只是借回复你帖之机宣传一些诗词常识而已,并不指望说服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3: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0 12:52
王力在诗词格律中说: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 ...

这就叫连锁反应一脉相承错上加错!
王夫之错了,赵秋谷也错了!
赵秋谷错了,王了一也错了!
王了一错了,针叶林也错了!

点评

这就是你错上加错的根本原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0 13: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0 12:57
你要和他理论,他是一步不让的。
针叶林死要面子不要理!

我只是借回复你帖之机宣传一些诗词常识而已,并不指望说服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3: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20 13:1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0 13:08
我只是借回复你帖之机宣传一些诗词常识而已,并不指望说服你。

三羊批评王力的格律错误,并不希冀你针叶林的认可,但是希冀你针叶林的纠错!

点评

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根基上你就错了。所以你几乎所有论文都是错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1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0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3-20 13:10
三羊批评王力的格律错误,并不希冀你针叶林的认可,但是希冀你针叶林的纠错! ...

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根基上你就错了。所以你几乎所有论文都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0 13: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拗”,不是“错误”的意思。
元稹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所以,作为沈宋的近体诗(律诗),,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稳顺声势”-----“顺”即讲究声律,“拗”即不顺,即古风式的句子。但律诗是允许使用一些古风句即“拗句”的,包括小拗句,大拗句,和特殊拗句,都可以是合格的律诗。

点评

但律诗是允许使用一些古风句即“拗句”的,包括小拗句,大拗句,和特殊拗句,都可以是合格的律诗。-----这段话不管是谁说的,都是老人痴呆,糊里糊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21:39
你说的本身就是自打嘴巴。 “顺”即讲究声律,“拗”即不顺,即古风式的句子。------这个分析得很正确,拗既然是不顺,那对格律来说就是错的,而且你承认那是古风式的句子,既然是古风式的句子那就不是格律句子,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0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3: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0 13:20
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根基上你就错了。所以你几乎所有论文都是错的。。。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偏心中!

偏爱王力没有错,错在偏心实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3-20 13:3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民权素诗话》
凡作七言绝、七言律诗,造句平仄须协。近人往往有一三五不论之拗句,误也。凡七言诗句,第三字若用仄声,则第五字必用平声。盖拗句亦有定格,第一字固平仄不拘,而第三用仄,第五用平;或第五用仄,则第三应用平,此为正法。但此就七言律、绝言之也,其他七古拗句,则平平仄仄下,亦有作平仄平,或平平平者。但无平仄仄平仄仄平之句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3: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0-3-20 13:20
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根基上你就错了。所以你几乎所有论文都是错的。。。 ...

这个算不算【根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0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