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发表于 2020-3-20 0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0-3-20 03:56 编辑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3-17 21:30
看了一些帖子,发现您常把语法节奏与诵读节奏混为一谈,这点您与三羊先生犯同样的错误。语法节奏是灵活的,按句子成分决定它们的节奏。诵读节奏是固定的,古风23,格律221,词的领字另为一拍,其他的按格律节奏。
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三、二、二",----------诵读节奏没有这种,也没有任何例外。不信您可问问任何中学语文老师,或者看看教学参考书籍。不存在“诗的节奏独特”,任何文体都是有规律的,不能凭个人喜好去理解。
三羊看到你后面的帖子,才知道你中学语文教师。
王力先生将节奏分为两种,【意义节奏】和【声律节奏】。
中学教材将节奏分为两种,【语法节奏】和【诵读节奏】。
三羊领教:你说的【诵读节奏】,是否就是王力的【声律节奏】?
古人的说法: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
古人的【止·作】,也就今人的【顿·续】。
断断续续,是形成节奏的因素。断续时间长的,是快节奏;断续时间短的,是慢节奏。
王力先生的【意义节奏】,因为,语法的意义与时间的快慢无关,所以,也就形不成节奏。
王力先生的【声律节奏】,因为,声律的交替与时间的快慢无关,所以,也就形不成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