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1-3
威望786
金钱6700
贡献5759
金牌会员
 
威望- 786 点
贡献- 5759 次
金钱- 6700 枚
|
发表于 2019-11-24 0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韵》不是明朝的“时音”还能是什么音?象《切韵》一样绝非一时一地之音么?你也太高看《正韵》了
《洪武正韵》是在明太祖朱元璋“亲阅韵书,见其比类失伦,声音乖舛”的情况下,提议修纂的。在这两百多年里没人编撰用以确定新规范语音标准的官韵,一直沿用《礼部韵略》。直到明朝建立,为了全面复兴华夏,因此制订一部官韵是势在必行。
《洪武正韵》的编纂原则是朱元璋御定的“一经中原雅音为定”。在洪武八年,新韵书编成,计十六卷,七十六韵,赐名《洪武正韵》。然而,朱元璋对新编成的韵书却甚为不满,“翻阅观览,经其中尚有未谐者”,于是下令重新整理,并任命了一批新的学者校正裁定。
朱元璋对新韵书不满的原因,历史并没有记载,但一定是因为与他期望的“正音”相差甚远。洪武十二年,再编而成的八十韵本的《洪武正韵》正式完工,仍分十六卷。。。--百度
顺提一下,王力批评编纂《正韵》的那班人自己都还没弄明白中原雅音是怎么回事就编纂起所谓的中原雅音来,可想而知所编出的东西自然就跟中原雅音相去甚远。
《正韵》在音韵学上没有地位,其音韵学价值甚至远低于《中原音韵》,其问世的作用对于矫正汉人被元蒙一代强制用《蒙古音韵》而造成的语音大异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