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发表于 2019-7-16 18: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7-16 19:19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7-15 23:21
真是蠢不可及,王力这段话是针对‘’我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至于失对,则是更大的毛病,从唐宋直到近代人的诗集中,是找不到失对的例子的。”(在《汉语诗律学》和《诗词格律》里也有类似的话。)这话未免说得太绝对了。‘’的一个纠偏,也就是把话说得过满,律中也有失对的现象也即是后人所论【含王力】的律中带古现象,可能是诗人一时失检,也可能是有意突破形式,北山有个帖上说得明白,律中带古现象可能是一些诗有意突破形式而以为高古。。。
‘’拗黏、拗对正是齐梁体的特点‘’,以王力之诗论而言,齐梁体是属古风的,此即古,拗黏、拗对也不是近体之规,拗对尤为明显近体所避,拗黏现象除变体之折腰体,初唐体也不乏其例,后人论及初唐体是齐梁遗风尚存
律诗的变体和律中存古现象,楼主是否厘清了还是在混淆一气,这才是你该向楼主质疑的
我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至于失对,则是更大的毛病,从唐宋直到近代人的诗集中,是找不到失对的例子的。”(在《汉语诗律学》和《诗词格律》里也有类似的话。)这话未免说得太绝对了。最近读了温庭筠的《春日》: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飞。美人鸾镜笑,嘶马雁门归。楚宫云影薄,台城心尝违。从来千里恨,边色满戎衣。不但“楚宫”句失黏,而且“台城”句也失对。在这种地方,可能是诗人一时失检,也可能是有意突破形式。如果我们说“失对”的情况非常罕见,也还是可以说的,但不能说绝对没有。有些诗人有意模仿齐梁体,如李商隐《齐梁晴云》不但失黏,而且失对。失对的两联是“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按,拗黏、拗对正是齐梁体的特点,是又当别论的。——摘自王力《诗律余论》
显然,王力将温庭筠齐梁体的【失对】,当做近体诗的【失对】来看待的。
三羊认为,这不是【诗人的一时失检】,而是【王力的一时失检】!
卷577_60(春日(一作齐梁体))温庭筠
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飞。美人鸾镜笑,嘶马雁门归。
楚宫云影薄,台城心赏违。从来千里恨,边色满戎衣。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入,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卷540_129(齐梁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仄入平平上,平去仄平平。仄平平仄去,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去,仄仄仄平平。通去平平去,平上仄平平。
|
|